俄罗斯最厉害的黑客:备课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2:29:29

备课杂谈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今人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教师来说,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只有平时认真备课,才有可能上好课。备课需要工夫,备课需要学问,备课需要思考。

1、真心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设计、开展。备课时忽视学生,不顾学生,课堂自然低效、无效,甚至有害。为此,教师备课时(包括上课)要眼中有学生,心中装学生。这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则,其实,众多教师也心明其理,知晓备课备学生。可实际中,有不少教师只是将其挂在口上,说说而已,并不能真正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究其原因,或无学生主体意识,只有教师中心观点;或知道其重要性,但不懂从何下手,不懂怎样操作。

要想备好学生,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了解学生基础。任何建筑都要有基础,进行何种形式的建筑都要针对不同的基础。在窄浅的基础上建高楼大厦,其结果可想而知。同样,不顾学生基础而教师一厢情愿,自以为是的备课,结果必然脱离学生实际,要么拔苗助长,要么抑其成长。为此,备课时,即使达不到让学生始终活跃在心中,也得将全班学生在脑中闪上两遍,尤其要认真考虑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学习活动是否适合他们,适合度有多大,怎样解决等。当然,这里的“基础”主要是指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等。

尊重学生差异。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作为充满生机的学生更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或不言不辞,或喜好表现;或反应迟钝,或思维机敏;或精力易分散,或做事专注;或学习未有好习惯,或各项细节懂规范……承认这种差异是上好课的基础,尊重这种差异是上好课的保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种差异,并针对这种差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活动。最好能在备课中体现出层次性、选择性,预设到多种情况,并为课堂生成做好心理准备。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自我选择的机会,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学习活动中各得其所,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整齐划一,将学生视为同一模子的产品,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把握学生优势。学生基础不同,性格迥异等,也导致了学生优势的差别。他们有的善朗读,有的喜默读;有的好记录,有的勤标画;有的会表演,有的能板书……教师备课时,把握这种种优势,就能清楚学生的劣势,就能设计活动去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用相应的活动去弥补学生的不足,去开发学生的劣势。否则,不分轻重缓急,忽视优劣之处,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不仅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劣势,反而还会抑制学生的长处,打压学生的优势。如此,教师真成了罪人。

关注学生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教师的备课要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进行。要始终考虑每一项教学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哪一方面的能力,具体需要哪些环节,最后能达到何种程度等。这一点在教师备课中有为关键。如果将备课定位在知识搬运上,定位于教师说教上,结果必定阻碍学生发展。而现实中,不少教师正是如此,大有必要更新理念,转变认识,提高能力。

以上四个方面在备课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有站在宏观角度,跳出知识层面,高屋建瓴,才能看清文本中的学生,现实中的学生,课堂中的学生和成长中的学生。

 

2、是否需要“N统一”

备课的最终形式是教案(当然称学案更好)。

若是教师个人真正备课,写成的教案一般能体现个人的特点;若是集体备课,由于个人的差异,写成之后的教案也往往不同;即使是一些学校采用的一人主备,其他人员进行补充的方式,也是会有所区别。其实,教案就是创作,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的结晶。再上升一点说,也是一种艺术。备课中如何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激发感情,如何点拨对话等都存在着当与不当,妙与不妙的问题。备课时如能全局把握,思维深刻,预见性强,善于开拓,就能合理安排步骤,有效启动活动。备课时,如果不能宏观驾驭,与学生、教材心灵交汇,写出的教案肯定枯燥、干瘪,实施起来肯定失败。从另一方面说,既然备课写教案是一门艺术,它就具有了独创性和不可复制性。这是由艺术的特点决定的。

然而,现实中不少学校在要求教师备课时总是规定出几个“统一”;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业布置四统一,或再加上单元测试构成“五统一”。如此,好像给教师备课圈定范围,不致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但这实际上是给教师戴上了镣铐。有的教师失去创造的自由,成为镣铐的牺牲品;有的教师不甘寂寞,在镣铐的哗哗声中跳着笨拙的舞步,有的教师勇敢砸烂镣铐,翩翩起舞,结果被指为叛逆,又是批评又是扣分,内心瑟瑟。

备课写教案真的必须做到“N”个统一吗?

从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的角度看,完全应该,因为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上好课,敷衍备课或不备课难谈教学质量。有此现象的教师,从根本上说丧失了进取心,严格说不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若以这种现象来看那些积极上进的教师,则大错特错。“N统一”实质上是将学生视为无有差异的群体,是静等灌装知识的容器,甚至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

其实,学生是有鲜活生命的存在,是有鲜明性格的个体。教师备课要始终围绕这点进行。不仅要照应不同的班级差异,还要照应到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而且还得与教师的特长、个性相吻合。如此,颇具层次性、灵活性的备课,能使每个教师将其能力发挥到极致,并能表现出超越自我的创造性,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备课,还能给每一名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张扬个性的机会,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人。

因此,学校有必要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写出特色突出、灵性飞扬的教案。

 

3、要正确认识“教参”

“教参”是大家口头上通俗说法,过去称“教学参考书”,现代叫“教师教学用书”。

编者编写此类书,旨在给教师教学提供一个抓手,提供一点借鉴,带来一些启示。

现实中,教师对“教参”的认识不同,导致其使用的方法和效果不同。

在具有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眼里,“教参”是一星火花,一柄拐杖,一种对照物,一种催化剂,一个引路人。

在慵懒散漫,不思进取的教师心中,“教参”是一种权威,一座靠山,一种必需品,一个宝贝,一支指挥棒。

可见,“教参”成了双面刃。前者作“参考”,启迪智慧,生发创造;后者当“依靠”,被动接受,人云亦云。前者积极思考,灵活取舍;后者消极分辨,全盘照抄。前者化静为动,个性鲜明;后者死水一潭,丧失自我。

一本简单的“教参”,体现了使用者的观点、理念,由此也昭示出教学结果的差异。

现实中,有不少教师无“教参”则不会上课,甚至离了“教参”就寸步难行。

其实,这真是误解了编者的意图。倘若编者动机真是如此,这类书不编也罢。教学上是有共性的东西,有共同遵循的原则、规律,但如缺少教师个人思考、个性思维则仍是浅层次的。事实上,现代教育也恰恰提倡个性化教学、智慧型教学,而这正需要教师备课时融进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体会、感情,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教案和个性化课堂。这就要针对“教参”重新思考,重新定位。坚持“先教科书后教参”的基本原则,自己先认真阅读教科书,并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形成自己的思路,设计出符合教科书本义,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再去参看其他相关资料,开阔视野,验正思路,最后再翻阅“教参”。此时看“教参”主要是与自己的课外方案作比较,作“参考”,或补充,或调整,或坚信、或否定。

如果不研究教科书而去翻“教参”,则会先入为主,既形不成创新,也会迷失自我,被人牵着鼻子走。

实质上,教师应练就不看“教参”的本领。相信,叶圣陶、朱自清们教学语文时,没有过什么“教师教学用法”,华罗庚们教数学时,也没用过什么“教师教学用书”;也相信,他们在走上讲台前肯定读过很多的“参考书”,而这些“参考书”并没有编者的一系列“安排”和建议,他们博取众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教法。如此,他们也才成为大师。

看来,大师就是这样逐渐“炼成”的!

 

4、要考虑几个联系

备课并非只关注书本上的条条杠杠,上课也并非局限于书本上的圈圈框框。因为条条杠杠无感情,而备课要有灵性;因为圈圈框框无生命,而上课需要有青春的律动。简言之,备刘相课都应是鲜活的、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底蕴的,是广袤的、丰富的、多维的、开放的。

如此,备课也就有了更广阔的联系空间,有了更广泛的兼窜性。

首先是本学科内部的联系。学科是一个整体,学科一个系统。每一册教科书都是这个整体的一个局部,是这个系统的一个部分。而每一个章节更是这个局部、部分上的一个环节、支点。备课只关注环节、支点,而不联系局部、部分,不观照整体、系统,其结果只能浅层次的,是剖裂的,是孤零零的,甚至是死的。备课需要建立知识系统,创建能力体系。将每一个备课都放入这个系统和体系中,以宏观的视角看备课,前勾后联,进行整合。化零碎为整体,变散乱为系列。如此,本学科的知识链条、能力链条就会联动起来,带动学科的发展、学生的发展。

其实是与其他学科联系。知识的互通的,有些是互补的。如果说本学科是基础,其他学科则是补充;如果说本学科是主角,其他学科则是配角;如果说本学科是树木,其他学科则是必要的水分,一定程度上说,其他学科往往能引学生的兴奋点,智慧点,创造点,故备课时,要在认真钻研本学校的前提下,适时联系其他学科。这种联系应是融洽的,密切的,一体的,不能水油不溶,内外两张皮,更不能为引其他学科而改变本学科的性质。

再次是与各种资源联系。备课就是突显各种资源、展示各种资源,供各种资源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资源单一,效果会打折扣;忽略资源,备课就会空洞、枯燥、死板。课程资源内容很丰富,或课本资源,或自然资源,或有生活资源,或文化资源,或网络资源,或社会资源,或人力资源等。有课内,有课外;有自然,有社会;有物力,有人力;有现实,有虚拟;有静态,有动态;有简单,有复杂……教师备课就要开阔视野,拓宽思维,以学生的发展和创造性为基点,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的资源,并根据需要去开发和创生多种课程资源,如各种课型的设计,如师生本身的资源利用等。

最后与生活联系,生活是一种资源。生活更是教育目的 ,一定程度上说是终极目的。作为资源,它鲜活、亲切、真实,可感,易于产生共鸣,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充分挖掘利用这种资源,学生就会将学习化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愉悦。作为教育目的,教育的培养人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成为能生活、会生活的人,接受生活的馈赠,迎接生活的挑战。脱离生活的备课是苍白的,失去生命力和说服力的,抓住生活才算抓住了关键,也才能使备课气息浓厚,生机勃勃。换言之,一切学科都是来自于生活,备课联系生活,正是教师智慧思考,是学科的理性回归。寻到了根,就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 

 

5、深进去与跳出来

备课有多种层次。

有的浮于表面,只为书本那点知识;有的稍有深入,扩展到书本以外的东西;有的扎得很深,揭示出书本真正的意蕴,形成自己的观点、思想。第一种属于不会备课,第二种有“匠”味,第三种才能够得上大师级。可见,真正的备课需要深进去,并且让自己的多种感官灵敏起来,去发现、去探寻、去品味、去感知、去领悟、去创新,这就好比下水,表层无收获,浅水得鱼虾,只有深水才能捕蛟龙。

备课的深进去可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深入文本的内部,亦即深入教科书的章节篇目之中。深刻解读文本的真正内涵,深入思考文本的深远意义,深切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先行自我感知,初步形成个人意见,然后博览众家,验证、充实、深化个人观点,最后上升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深入作者(编者)内心,了解时代背景,探知其用意,理顺其思路,体悟其情感。用一种置身于作者(编者)地位或与作者(编者)灵魂对话的心态来深入。既有全方位的俯视,宏观的观照,又有相处同等的平视,心灵的沟通、交融。如此,才能真正领会文本实质,并做出合理的开掘、生发。

深进去,是备课的基础,也是备课的根本要求。深进去备课的教师,就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挥洒自由,就能博古通今,披沙见金,就能点拨巧妙,引导到位,就能启迪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做创造性的发现。否则,只能是照本宣科,以讹传讹,或是蜻蜓点水,水湿地皮。最多是引个好奇的事例,讲个幽默的笑话,找点噱头活跃一下气氛。这种课堂要么是死寂寂,要么是无厘头。

但是备课光深进去还不行。一个猛子扎下去,便没了动静,那是迷失自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拨,也很可怕。入得深,还不能忘了广袤湛蓝的天空,天空中明亮温暖的太阳。因此,教师备课除了要有深进去的功夫,还得有跳出来的本领。

跳出来是指跳出文本,站在思想的高度,理论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审视文章,观照文本,将文本放在一个大背景、大系统、大目标上来看待。

将知识、能力等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理解。素质教育重在“素质”,知识、能力都应是素质的组成因子,这些知识必须是活的,而且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方式方法也必须是活的,是灵活的,是带有生机活力的。

将知识、能力等放在课程改革的系统中去结构。课程改革不是针对某一科进行的,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每一科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是围绕学生主体这一中心的。备课时,教师要领会课程改革的动机,自觉架起联结各学科的桥梁,让知识、能力找到理想的落脚点,并融进这个广博、开放的系统之中。

将知识、能力等放在学生发展的目标上去凸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备课当认真思考自己确立的知识点、能力点能否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所采用的方式、设计的步骤是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环。

将知识、能力等放在生活的海洋中去明确。现代教育把学生当成有独立个性的人。是人,就要生活;是人,就应追求美好的生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教师备课时紧密联系生活,同时又要思考自己设计的学习活动,确定知识、能力是否利于学生生活,或成为今后生活的一部分。坚持知识来自生活,又回到生活的原则,让学生能生活,会生活。

将知识、能力等放在文化层面上去建构。文化是个大的范畴,有继承有发扬。文化是一个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成功的内涵所在。其实,文化也并不神秘。语文是文化,数学、物理也是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教师应该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科,并将知识、能力提升到文化的高度上定位,而且组合成学科文化和科学文化。惟知识而知识,惟书本而书本,永难升到文化的层面,也永难上出有深度、有文化气息的课堂。

将知识、能力放在生命的高度上去体现。叶澜教授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教育的生命意识,将备课内容纳入智力发展的体系中,纳入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的新人文本质中,思考每个环节是否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由此可见,教师备课既要深进去,又要跳出来,深进去是基础,跳出来是目的;深进去是开掘,跳出来是提升;深进去是操作,跳出来是调控;深进去是广泛占有,跳出来是系统归纳;深进去实战演练,跳出来是理论统领。鲁迅说“开掘越深,立意越高”,如此才是好文章。我们说“进去越深,跳出越高”,这样的课,才是好课。 

 

6、关注预设与生成

世事都要“预”。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备课自然也要预设,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备课过程就是预设。设想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预想活动情况,预测教学效果。

这是由教育的特性决定的。因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目的性表明教学不能盲目,计划性表明教学不能盲乱。而达此效果的根本途径在于预设,在于教学前的准备。一位伟人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毫无准备,贸然出击,结果注定失败。教师不能精心备课,做好充分准备,上课天马行空随意发挥,效果肯定糟糕。所以教师必须做好预设、备好课,并且尽可能多、尽可能全地考虑到各种情况。按专家的说法是: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简而言之,一句话: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自主,而不是教师表演;考虑学生学法,而不是教师硬灌;考虑智力开发,而不是只传授知识;考虑情感陶冶,而不是强加;考虑素质培养,而不是机械训练……课前考虑的越多、越深、越全面,课堂越灵活,越睿智,越有实效。

由此可见,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认真预设的思想,更要有充分预设的本领。

然而,再聪明、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设到一切方面。因为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身处其中的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是变化着的,是成长着的。这决定了教师课前备课时的预设不会一承不变,相反往往倒会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甚至会与原预设相违背。遇到此情,教师要及时辨别生成的真假,辨清生成的价值,据此而决定是否采用指施,采取怎样的措施。

预设与生成看似矛盾,实质是有密切联系的。预设是为生成做准备,预设越充分,生成越有效。这就好比灵感不会轻易降临没有准备的头脑一样,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现代评价课堂既要看有无充分预设,更要有无精彩生成。只有预设的课堂是死板的,呆滞的,是低效的,只有生成的课堂是草率的,是不负责任的。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兼顾二者,一方面花精力做好预设,作好计划,另一方面认真考虑,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设计“大气”的问题,多给学生留出发挥想像的余地,留出自由建构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