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魏英杰:蔡元培的精神遗产还剩多少?(新京报 2008-1-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4:11:26
蔡元培的精神遗产还剩多少?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1-22 9:34:44 · 来源: 新京报

近日,适逢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北大在蔡元培雕像前举行了一场小规模纪念活动,主题是“抱定先生宗旨传承北大精神”。这句话,让人感慨系之,却也困惑不已:在今天的大学里,蔡元培等诸先贤的精神遗产还剩下多少?
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理念,一直被视为大学精神之普适性原则。这一理念,更与陈寅恪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学术精神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大学立足现代、面向世界的“双核体系”。可以说,这也是“世界各大学的通例”(蔡元培语),丢掉前者的大学不成其为大学,遗忘后者的学者不成其为学者。
然而,在繁复迷离的现实倒影里,普适性原则或精神往往难以把握,乃至于误入歧途而不自知。近日国内高校发生了几起师生纠纷事件,关于师道尊严及“大学之道”的争辩,至今余波未平。
这些事件不尽然是个案,而是充分反映了当前大学体制所暴露的一些问题。这就是,目前的大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与蔡元培、陈寅恪诸先贤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学术精神颇有不兼容之处。
大学何为?究其一点,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地方。无论哪一个时代,大学生(包括走出大学的人)总体而言都是知识素养较高的阶层,也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之一。那么,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社会精英?最佳答案里头,肯定包括“人格独立、精神自由”这几个字。这不仅是蔡元培等前辈教育家的共识,也应是每位大学师者的自我体认与追求。
大学该怎样去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与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予他们必要的宽容与自由的求学环境。可想而知,在一个不宽容、不自由的氛围下求学、成长,往往只可能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缺乏自主意识的“臣民”。
而现在大学里的情形又是如何呢?学者张鸣撰文指出:“一门课及格与否,基本上老师说了算,老师上了讲堂,讲得不好,甚至满口胡言,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制的办法……至于教授所带的研究生,基本上等于家生奴才,要你扁就扁,要你圆就圆,课题全做,家务活全包……”这不无形象地反映了当前大学师生地位严重偏斜,过于压抑学生个性的状况。
说的具体一点,现在的大学体制,对于大学而言实行的是科层化的“行政管理”,对于学生而言实行的是“严父式”的管教模式。———惟独难得一见的是权利平等的现代社会理念。无怪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要这般呼吁:“给他们(学生)以人格和自由,给他们以鼓舞和信心,给他们以关爱和勉励,他们决不是垮了的一代!”
说来颇有意思,近日的纠纷起因于学生逃课,而实际上允许逃课或旁听,还真的就是蔡元培先生当年倡导“兼容并包”精神的具体实践之一。当时,北大规定“各学系有缺额时,均得收旁听生”,而且实行起来大有“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气象。张中行先生在忆旧文章里就提到当时常见的情形:“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无论如何,师道尊严绝不是靠暴粗口、点名、“抓丁”就可以挽回的。
还有一则现在也许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故事。讲的是梁思成先生在老北大开授“中国建筑史”。课上完了,梁先生对堂下学生说:“为了应付公事,还得考一考,诸位说说怎么考好?”结果,举座默然。再问,仍然无人应答。此时梁先生恍然大悟,让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举手,却不见有人举手。梁先生大乐,向台下作揖道:“原来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
由此念及蔡元培、陈寅恪等先生倡导的大学精神,恐怕不得不说:诸先贤的精神遗产越来越无迹可寻了。
□魏英杰(杭州 编辑)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wenyu/1040/2008/01-22/018@093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