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右手扫弦各种手型:诗词联基本知识18讲[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05:40
第七讲 联的基础知识(上)
  

  

  

  楹联就是对联,楹是客厅前面的柱子,对联多张贴在楹柱上,所以叫楹联。其实,对联不一定都要张贴在柱子上,因而叫对联更贴切一些。楹联、门联等应是它的属概念。

  

  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优秀的楹联,完全有资格同诗词一道讽诵,它同诗词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

  

  (一)楹联的称谓:

  

  楹联是左右对称的,就像耳环、手镯一样,所以称“一副”。诗称一首,词称一阕,文称一篇,楹联只能称一副。

  

  一副楹联,包括三个部分:上联、下联、横批。上联又称“出句”或“对首”,竖贴在右边柱子上;下联又称“对句”或“对尾”,竖贴在左边柱子上。横批贴在两柱之间的上方,形成完整的一副楹联。书面对联则不一定要横批。

  

  楹联属格律文体,是由文、赋、诗、词等文体综合衍化而来,尤其与诗赋的关系极为密切。如王勃·滕王阁序(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宋之问·灵隐寺诗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如贴在柱子上,都是现成的楹联。因此,可以说:诗、赋、联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二)楹联的发展:

  

  联的出现已有上千年历史了。据考证,在唐代中叶以后,就有严格意义的楹联问世。

  

  但历史上,认为是中国楹联之祖的却是五代十国的蜀主孟昶于公元965年在宫中贴出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里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说是这副对联才挂出十来天,宋兵就攻破成都,孟昶被俘至开封,不到几个月就死了。事有凑巧,蜀灭后,宋太祖派了一个叫吕余庆的人去做成都知府,而“长春”又是宋太祖钦定的“圣诞节”称号。这节历史曾被载入正史,而这联又被视为“绝命联”和“谶语”。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富有传奇色彩的这副联才被尊为“联祖”的。

  

  到宋代,楹联已由春联扩展到寿联、挽联、灯联、戏谑联、讽刺联等等。文人名士都有联语传世。宋仁宗年间,契丹使者带来上联“三光日月星”求对,苏轼对以“四诗风雅颂”,十分机智巧妙,至今仍传为美谈。吕蒙正曾作一讽刺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意为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含义巧妙深刻。

  

  楹联发展到清代已臻成熟。不仅应用广泛,门类齐全,联家辈出,作品丰富。朝廷重臣如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张之洞等都精于联语。而且出现了象孙髯翁题大观楼长联那样的长篇杰构和历史上第一部联话巨著一梁章钜的《楹联丛话》。

  

  近代楹联在清代鼎盛的基础上,再攀高峰,思想内容更加深广,艺术水准进一步提高。革命言志联、政治讽刺联占有重要地位。革命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洪秀全、石达开、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人都楹联大家。他们的作品,极富战斗性、鼓动性,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三)楹联的特征: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归纳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广泛的实用性。上述这五个“性”的概括,对楹联是非常准确、全面的。鲜明的民族性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和民族气派;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须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独特的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他文学形式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按它的功能分类就可以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社交联、景迹联、言志联、讽刺联、行业联、游戏联、谜语联、广告联等等,各行各业,各种场合,各色人等,无所不用,无所不见。

  

  (四)联的写作要求:

  

  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数字要相等。联有长有短,上下联各只一句(不含分句)的叫短联,各二句以上的叫长联。有的长联长到上下联各几百字、上千字的。但不管多长多短,上下联字数都要相等,长联的句数(包括分句)还要相等,上下联每句的字数也要相等。如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全联一百八十字,上下联各九十字、六句、十八分句完全相等。上下联句长短参差,那是绝对不能算楹联的。

  

  二是句式要相同。句式相同首先要做到词类相当。就是说上下联相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等。其次:结构也要相应。就是说,上下联句型要一致,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一联

  

  江间 波浪 兼天涌, 塞上 风云 接地阴;

  

  (方位词) (名词) (形容词) (方位词) (名词) (形容词)

  

  (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

  

  三是平仄要和谐。所谓和谐就是利用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变化,使句子抑扬调避免拗口。楹联是一种格律文体,要求有音乐美,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调好平仄。说到平仄,必然要讲“四声”。南北朝沈约作《四声谱》,把音韵学运用到诗的创作上来。在现代普通话中,“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归一类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归一类即为仄声。(还有入声,也算仄声)

  

  楹联的平仄和谐,一是上下联在相应位置上的平仄相对(即相反),二是上联或下联本身音节之间(一般二字为一音节)的平仄要交替,这和诗的律句平仄基本相同。这样才能收到抑扬顿挫、回环起伏的艺术效果。

  

  下面举两个例子。(以—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伴 我 书 千 卷; 可 人 竹一 丛。(郑板桥联)

  

  | | — — | — — | | —

  

  万 里 南 天 鹏 翼 ,直 上扶 摇 。剧 怜 忧 患 伤 人,萍 水 因 缘

  

  | | — — | | | | — — — — | | — — | | — —

  

  成 一 梦 ;

  

  — | |

  

  几 年 北 地 燕 支,自 悲沦 落,赢 得 英 雄 知 己,桃 花 颜 色 亦

  

  — — | | — — — — | | | | — — | | — — | | |

  

  千 秋。(小凤仙挽蔡锷联)

  

  — —

  

  第二例平仄标识中,|是表示应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表示应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实际上,平仄声严格要求的是在音节的第二字。

  

  四是语意要相关。就是说楹联的上、下联之间语意是相关联的。上联或下联,只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无论是“正对”“反对”或“串对”,上下联的意脉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反对侵略”用“保卫和平”去对是可以的,因为这两句话有内在联系。如果有“飞雪迎春”去对,那就风马牛不相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