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本吗:梁剑兵:司法改革已经到了危机关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6:56:42


时间:2010-07-02 11:53 作者:梁剑兵 

  ——兼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在哪里?


  我们常说,司法公平是和平年代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失守,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社会动荡、内乱和社会倒退,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目前,我国的司法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形势,已经接近防线失守的临界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隐约闪现,我相信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社会公众对司法机构和人员的不满情绪已经趋向相当高的程度,这种不满将会导致司法公平的大坝决堤。最近发生的枪击法官、爆炸法院和硫酸袭击事件就是一种信号和警告。


  早在2006年,我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就指出,中国社会大众整体上对司法工作的不满情绪是逐年增长的,并且随着时间发展将会越来越高,这将是导致司法公平防线失守的根本原因。我之所以得出这个判断,主要的支撑性论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2004年到2006年,根据国家信访机关的统计和预测,在中央一级的人民信访和上访事件中,涉及到司法审判的上访比例逐年增高,2004年大约占信访总数的40%~42%左右,2005年大约占47%,预计2006年可能接近50%,并且有可能突破社会大众对行政执法的不满程度,成为占上访比例最高的上访因素。


  其次,在2006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在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投票表决的时候,反对票与弃权票的票数将近620票,达到历史最高。随后,这一数据不断被刷新,已经成为表明我国司法公平防线面临决堤危机的主要指标。


  第三,从各种报道和法官的会议发言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法官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我评价不高,起码是没有基本的职业自豪感。在法院系统内部,弥漫着失落、沮丧和失败的情绪。马克思说,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法官的这种失败、失落和沮丧心理来自何方?显然是来自自身职业社会美誉度的降低,来自社会大众的“差评”。这势将进一步降低法官们维护司法公正、实现司法正义的士气。


  第四,“诉讼爆炸”使得地方各级法院不堪重负。据统计,2009年,我国各级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已经接近1200万件,法官数量却并无明显增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法官队伍已经疲惫不堪,接近体力疲劳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一个法官一年210天要完成三、四百件案件的审判工作,试问他将如何保证审判质量,他将如何做到让群众满意?他又将如何在每一个个案上保证司法公正。


  第五,近年来,在我国的民事与经济案件审判中,伪证现象日益突出乃至甚嚣尘上,同时,尤其在基层法院中,办案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现象日益突出并且普遍化。


  第六,在更高的层次上,拟议中的“中国陪审团制度”受到了百般阻挠、千般反对,千呼万唤不出来,这将成为毁灭司法程序正义的断裂点或者大堤溃决的决堤口——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陪审团制度,司法审判就永远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一种异己的、压迫的力量。这种对异己性压迫力量的仇视汇聚起来,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管涌。为防止这个管涌毁坏大堤,必须采取化敌为友、将人民群众请进法院共同审判案件的做法——这就是陪审团,这就是中国司法公平大堤不致溃决的根本保证!


  总之,从西方经验看,以陪审团制度为核心的程序正义乃是司法正义的龙骨和大梁,假如程序正义这根龙骨和大梁断裂了,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我相信最高法院比我更清楚,法学界人士也应该更清醒!——何况我们国家还没有陪审团!!!


  第七,自1998年到2008年的改革拉开了人民和司法审判的距离,这严重地诱发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战线的敌视和敌对情绪,造成了人民大众对司法的“受迫害感”。


  为防止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最高人民法院所采取的各种办法和措施不但收效甚微(社会不满司法程度的增强就是表症),甚至有些紧张过度导致的“制度过敏症”,比如:一方面想尽办法地将法官和社会大众隔离开来,禁止法庭、法官与社会进行接触,另一方面又将任何群众排除在法院的大门之外,拒绝旁听、拒绝公开判决书、拒绝到单位、社会团体中开庭审判。大有将法院改造成一个戒备森严的军事堡垒之趋势。这种“拉开距离”的做法将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为司法公正埋下溃堤的隐患。


  去年,我阅读了卡内提先生的《群众与权力》这本书,它提供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启发,使得我逐渐地拨开迷雾,在歌舞升平中看到了地面下涌动的岩浆,我也明明白白地看到了那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在哪里!


  1981年,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卡内提因《群众与权力》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皇家学院称它为一部“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卡内提先生得到普遍的尊敬——先使他获得卡夫卡奖,后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此书中,卡内提先生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部出发,剖析了人与人(尤其是作为民众的人和作为官员的人)的“距离问题”。 卡内提先生指出,群众与权力的基本关系来源于距离和敬畏,而“距离”往往是导致敬畏与恐怖和“被迫害感”的心理渊源。


  在此书中,卡内提先生说:“我们可以称为被迫害感的东西是群众生活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这是针对那些被看做敌人的人的人一种特殊的敏感多变的愤怒。这些敌人想做什么事就可以做什么事……不论怎样做,他们都被说成似乎这是出于一种不可改变的坏心,出于对群众的恶意,一种企图公开或隐蔽地摧毁群众的预谋。”


  关于群众的这种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恰恰是这种“被迫害感”是导致社会动乱乃至内战的最根本的社会心理原因所在。


  卡内提先生接着叙述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阶层和阶级,这些社会原因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了。……门第、财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会发生变化的。有一种距离却比较持久,这就是统治者与群众的距离。不管统治者是代表奴隶主、封建主还是资本家,统治者与群众的距离总是存在的,不过距离的大小不一样。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前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种距离总的来说是趋向扩大的。”


  “群众突然出现在先前什么也没有的地方,这既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许是少数几个人站在一起,或五个人或十个人或十二个人,不会更多。什么也没有预告,什么也没有预期,突然间出现了黑压压的人群。其他人从各个方向涌向这里,就像所有的大街就只通向这里一样,许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人问起的话,他们也无法回答,但是他们急着要到大多数人在的地方。”


  “群众一旦形成,它就想要更多的人组成。向往增多的冲动是群众首要的和最大的特点,它想把每一个它可以得到的人纳入它的范围。”


  “群众不承认那些在他们面前紧闭的、使他们感到怀疑的房子、大门和锁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如潮的群众奋起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一幕。试问,在社会人民大众充满受迫害感的情形下,难道不会出现中国式的“攻占巴士底狱”的场景么?


  我要说,会的,并且已经出现——不信你就再回顾一下瓮安事件!


  司法改革已经到了危机关头,这种危机主要来自以下根源:


  ——司法官僚制度垄断和独裁审判大权,使得司法审判成为一种人民大众心目中一种压迫的、异己的、敌对的势力。


  ——司法官僚不会利用陪审团制度拉近自己与人民大众的距离,消除弥漫在社会中的敌对和敌视情绪,而这种可怕的情绪和心理的总爆发,将会构成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虽然最高法院新一轮改革为拉近距离、消除人民群众的“受迫害感”采取了各种措施。审判公开、接受舆论监督、旁听公开、判决书上网、“复活”马锡五审判方式、大调解等等,但是都是收效甚微,甚至“工作做了一大堆,群众中的不满情绪反倒越来越多”,失败和失望的心理笼罩着各级法院领导的心头。


  为实现司法公平与社会正义,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消除目前已经广泛弥漫在我国人民大众心目中的这种“受迫害感”。


  那么,怎么消除呢?办法很简单,既然这种受迫害感来自“距离”,那么,消除这种“距离”就是化解“受迫害感”的不二选择!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距离在“那里”(司法集权主义)拉开和加大,我们就应该在“那里”(司法集权主义)缩小和拉近!


  在这方面,引进普通法系的陪审团制度将会对这种“拉近距离”的努力产生一针见血的“猛药效应”——信不信由你!


  (2010-7-2)


  附:一本可能拯救中国司法制度的奇书


  ——《群众与权力》读书笔记


  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 梁剑兵


  书名:《群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


  作者:【德】卡内提著(Elias Canetti)  ;翻译:冯文光、刘敏、张毅;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2


  一、作者及其主要假设


  1981年,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卡内提因《群众与权力》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皇家学院称它为一部“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卡内提先生得到普遍的尊敬——先使他获得卡夫卡奖,后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此书中,卡内提先生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部出发,剖析了人与人(尤其是作为民众的人和作为官员的人)的“距离问题”。卡内提先生指出,群众与权力的基本关系来源于距离和敬畏,而“距离”往往是导致敬畏与恐怖和“被迫害感”的心理渊源。


  在此书中,卡内提先生说:“我们可以称为被迫害感的东西是群众生活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这是针对那些被看做敌人的人的人一种特殊的敏感多变的愤怒。这些敌人想做什么事就可以做什么事……不论怎样做,他们都被说成似乎这是出于一种不可改变的坏心,出于对群众的恶意,一种企图公开或隐蔽地摧毁群众的预谋。”


  关于群众的这种特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了解的并不多,但是只要用心观察,就不难从群众共同体中某些个体自身存在的偏执与偏见中发现。


  二、译者评述


  冯文光先生在《论“距离”(代序)》中对《群众与权力》一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进行了精当、深刻的概括,那就是“距离”——群众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是导致群众对权力产生恐惧感的最根本的原因。


  “一切生命个体都要同另外的个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求生。”(序P1)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两个原因:一个是生物性的原因。人首先也是一种动物,而动物对外界总是有一种天生的警惕情绪,任何直接的触摸、抓碰都会引起动物的恐惧,人也是如此……”(序P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分化、阶层和阶级,这些社会原因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了。……门第、财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会发生变化的。有一种距离却比较持久,这就是统治者与群众的距离。不管统治者是代表奴隶主、封建主还是资本家,统治者与群众的距离总是存在的,不过距离的大小不一样。从资本主义发展以前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种距离总的来说是趋向扩大的。”(序P1~2)


  “从群众与权力的关系的内容来看,主要起作用的是群众的特性。本书的作者认为,群众有如下一些特性:一、群众要永远增长(人数增多);二、群众内部平等占统治地位;三、群众喜欢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四、群众需要导向;五、在群众内部,公共目标会淹没私人目标,只要没有达到目标,群众便会继续存在。”(序P2)


  “群众是天生具有追求平等、抹杀个性的倾向的。”(序P2)


  (我的体会:就中国的政治现实看,这种“群众抹杀个性的倾向”,现在被命名为“多数人的暴政”。这种多数人的暴政在一切中国式样的起义和革命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农民起义还是最近的革命,甚至在企图操纵群众发动未来的暴动中依然如此,这样的社会是很难发育成为一个真正的契约型社会的——但是,发育成契约社会乃是中国保持长期繁荣强大所必需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是一切中国的“主义家”们应该认真思考并回答重大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凡是权力的代表者能比较好地利用群众的上述特性的,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序P2)


  (批注:一个极其恰当的描述性命题,是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真命题。)


  “只要迎合群众喜欢聚集在一起、不断增长的特性,提出奋斗目标,实行平等的措施,就可以掌握群众的心理。”(序P2)


  (批注:一个极其恰当的建构性判断,这个判断是从上述描述性命题中合乎逻辑地推论出来的,因此,也是一个真命题。)


  “在掌握群众方面,宗教做的比较成功。宗教让群众相信遥远的美好的未来,谁对宗教持虔诚态度,谁就能在彼岸获得幸福。群众在他们共同信仰的偶像面前是平等的。”(序P2)


  “当然,群众的这些特性也会随着群众的变化而变化。现代文明开始发展之后,等价交换原则开始贯穿于一切领域,个性的发展有了广阔的基础,彼岸的幸福只是满足一种心理的需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奉行的是利益原则,群众内部的平等也只留下一个形式,(群众内部)实际上不平等的成分越来越大。群众越是发展,群众在宗教仪式上表现出来的信仰、平等就越是一种形式,这时,宗教想激起教徒的狂热就很难。”(序P2)


  “个性、科技和民主意识的发展正在开创一个权力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新的历史过程。”


  (我的体会:这个假设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尚未获得验证。但是,在我国,当下的“互联网政治”应该是验证该假设的一个重大的、即将影响世界的重要实验过程。)


  三、本书的理论结构


  卡内提本人是一个作家,不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家,其著作中所使用的语言也是诗性的、文学化的。“他使用的是一种比喻和警句格言式的表述”,这样的表述运用的不是明确的理论概念和分析,传递的也不是显白的知识。它要调动读者自己的想象和释义。卡内提的群众“理论”因此也被称作是一种诗学或者诗性人类学。


  但是他对群众与权力的观察是颇具人类学特点的,作者搜集了大量的人类现象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其论证视野非常辽阔,使读者不得不折服于其理论和观点的科学性,这使他的理论具有独到之处。


  全书总共十二章,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论述“群众”,第二个板块论述“权力”。


  在第一个板块中,卡内提先生用四章五十节的篇幅对群众的基本特征与分类、集团、集团与宗教、群众与历史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细腻的、几乎让读者感到不耐烦的描述与分析。例如,为说明群众的“集团性”,卡内提先生不厌其烦地列举了许多历史部落的传说、组织、仪式、舞蹈、节日等论据,类似的论据性文字在该书中比比皆是,大约占据全书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第二个板块中,卡内提先生用七章四十八节的篇幅论证了权力的内在结构、幸存者的权力感、权力的要素、命令、转变能力与统治力量、权力面面观、统治者与偏执狂等问题。该板块其实只表述了一个极其浅显的人类学“真理”——“在人群中,谁最终是生还者,谁就是权力的拥有者”。


  第十二章是结语,卡内提以“生还者的过去和未来”为标题,用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调动着读者的潜意识,让读者在朦朦胧胧中产生一种权力幻觉。在这一章,卡内提先生创造性地将全世界的人类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群体,并且认为这四种群体都曾经先后统治了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他们分别是:哀恸式的伟大宗教(我们可以把这种群体理解为教徒)、工业生产导致的繁衍人群(我们可以把这种群体理解为消费者)、战争需要导致的繁衍人群(我们可以把这种群体理解为爱国者)、生还者(我们可以把这种群体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拥有者)。


  总体上看,“卡内提的《群众与权力》是他一生体验与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结果。全书以科学的精神研究了四大主题:群众、权力、死亡、转变,而且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有人的确对群众心理学有过一些探讨,不过还没有什么理论研究。卡内提的独到之处在于把权力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他说:“幸存之际就是权力在握之际。”


  法家梁剑兵总批:我国古代贤人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卡内提先生为这一发自古代的伟大论断作出了科学而深刻的、建立在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基础上的完美解释!


  这样的书,不获诺贝尔奖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