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神奇小子:胡适一生的诸般情,离不开文学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0:31:54
胡适提倡新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的学术兴趣广泛,一生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诸领域成就不凡。他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最高研究机构的首长。胡适几乎什么方面都“适”连政治也“适”,有其舞台。据说1939年他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胡适研究在台湾已有逾半个世纪的历史;海峡的对岸,近十多年来也兴起了对这位安徽学者的研究热。在胡适研究热中,他的爱情与婚姻,也是热点。例如,史学家余英时在细心探索后,写过长文,侦探一般查察他与两位美国女友的婚外情谊。

  胡适这位学者一生的诸般情,离不开文学情;新文学的提倡和写作,是他极重要的生命遗产。

  1

  从八事入手改良文学

  中国的新文学诞生于“五四”时期,胡适和陈独秀是文学改革的主要人物。胡适在1910年到美国留学,已开始思考如何改良中国文学的问题。他曾用白话写诗,而且和几个留美的同学讨论诗的语言,主张用活的语言,也就是用白话。胡适写了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在《新青年》杂志1917年1月号。他认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

  一曰:需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需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主张中国的新文学应该以白话为正宗,以“实写今日社会的情状”。胡适的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多年轻知识分子的注意。后来,胡适自己把“八事”略作修改,第一、三、五条都改为否定语气,变成“不做言之无物之文字”、“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用套语烂调”,于是有所谓“八不主义”。“八事”和“八不主义”的次序稍有不同。

  胡适的见解比较温和,《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一个月,陈独秀在同一杂志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从“改良”到“革命”,可见陈独秀主张甚为激烈。陈氏的口号如下: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要建立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旗帜鲜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主要论及文学的语言和技巧;陈独秀这里则多论及文学的内容。在任何革命运动中,总是要破旧立新,所提出的主张和口号,难免会偏激。陈独秀的口号正是如此。中国古代的文学,尽管有雕琢、艰涩的作品,但写实性强、社会性强的也有很多。站在严格的学术立场来说,陈独秀的讲法是有毛病的。又例如,当时有“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就是打倒孔子思想,以及孔子以后的儒家思想传统。儒家的思想,虽然有其不合时宜之处;但是,把中国近代的积弱归咎于孔子,并不公平。孔子重人伦,主张仁义,这些思想是久而弥新的。

  胡、陈“揭竿起义”,有不少人响应他们。钱玄同、刘半农等认为白话文一定会取代文言文,又猛烈地批判了“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所谓“桐城”,指桐城派的古文,“选学”指《文选》之学;这些都是古代文学的一些代表。提倡白话文的人,用“谬种”、“妖孽”来形容,表示他们的憎恶,誓要和古代文学决裂。
2

  文学改良催生新诗新剧

  文学革命获得颇多知识分子的支持,新的作品纷纷出现。1918年1月的《新青年》发表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的九首白话诗,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1920年1月,由新诗社编辑的《新诗集(第一编)》出版,此为第一本新诗合集。3月,胡适出版了他的《尝试集》,此为第一本个人白话诗集。第一批新诗,正如胡适自己所写的:“还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

  在话剧方面,现代文学最早的剧本是胡适的《终身大事》,于1919年3月发表。先是在1918年6月,《新青年》杂志推出《易卜生专号》。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是欧洲著名的剧作家。胡适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说:“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易卜生的长处,只在他肯说老实话,只在他能把社会种种腐败龌龊的实在情形,写出来叫大家仔细看。”针砭时弊、改造社会人生,是易卜生主义的要旨。易卜生的重要作品,如《玩偶家庭》、《国民公敌》等,都被翻译介绍过来。易卜生主义成为当时知识界流行的话题,乃有翌年胡适根据这种易卜生精神编写的独幕剧《终身大事》。

  《终身大事》发表于易卜生主义的高潮中,很受注意,产生相当的影响。“五四”前后,有所谓“问题小说”,《终身大事》则是“问题剧”,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问题:对婚姻自由的争取。

  3

  “择善固执”开创文学新局面

  新文学诞生的背景,可分为几方面来说。第一,是社会时代的需要。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国弱民困,外国力量入侵,知识分子忧心忡忡。知识分子把当前中国的穷困,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改革”、“打倒”传统文化的呼声,十分响亮。中国传统的文学,也在打倒之列。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主张用白话文来写作,这样才便于一般识字的平民来阅读。

  第二,是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鲁迅说:“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学在二十世纪初期,出现了新的面貌,有各种主义和流派。五四时期的作家,从西方的现实(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吸收了许多营养。现实主义强调写民间疾苦,得到当时感时忧国的作家之认同。浪漫主义强调豪情壮志,当时一些富理想精神的作家,从它得到了鼓舞。象征主义提供了新的艺术风格,当时较有唯美色彩的作家,以为发现了文学的新天地。

  第三,是文学本身的要求。文学艺术贵在创新。五四时期的作家,如果不在题材上、技巧上创新,是很难、甚至不能超越古人的。

  第四,是先驱者的努力。胡适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在思索“诗国革命”的问题,他认为中国以后的诗歌,如果不用口语,不用活的文字,就没有前途。胡适和他的朋友梅光迪、任鸿隽等书信来往,讨论此事。朋友们不同意他的主张,但他坚信自己看法正确。1917年,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后来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鼓吹自己文学改革的主张。他身体力行,在诗歌和话剧方面,写出了白话的作品,开一代的新风气。当时守旧的力量向他攻击,而胡适“择善固执”,加上其他人的努力,终于为文学开创了新的局面。

  中国的新文学,从“五四”到现在,还不到百年,在整个中国二、三千年的文学史中,是很短的。不过,中国的新文学,或者说近百年来的中华文学——内地台湾香港澳门以至全球其他地区的中文文学,作品非常丰富。

  胡适一生的贡献有多项,文学应是最重要的一项。他的白话诗尝试,成品未臻至境;他贬抑古代诗文的说法,也嫌偏激。不过,没有他的革新性主张、他的创意、他的先驱精神、他和文化同志们发挥的影响力,现在中国的文学的面貌,一定不尽相同。在纪念胡适120年诞辰之时,我们不能忘记文学这件胡适的“终身大事”。

  (本文作者系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台湾佛光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