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族论坛地址手机版:善良教育与人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9:40:07

善良教育与人性

(2011-12-15 11:13:08)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促成生命能量的开发和释放,就是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加以启动和引领,就是对人道和人性在人生历程中地位和价值的确定。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起的是引领,托举,启发的作用。

10月4日,山西朔州23岁的教师郝旭东被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10月21日,浙江缙云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被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途中;10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43岁的教授程春明被学生付某用菜刀砍死在讲台上。

据报载,陕西城固县3名初中男生,将一名女乞丐毒打凌辱致死的恶性案件,震惊全国。今年5月6日,王某等3男生吃烧烤时,女乞丐上前讨要,遭3人殴打。5月8日,浑身是伤的女乞丐再次遭3人毒打、凌辱。5月10日,女乞丐悲惨地离开了人世。他们下手之狠毒、下流,实在令人愤慨。是什么使这3名正值学文化、长身体阶段的初中学生变得如此残忍?

时下,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缺少一种应有的“善良教育”。具体而言,即是缺乏对青少年进行博爱、同情、宽容等品质的常规教育。

我们不但缺乏善良教育,更令人叹息的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进行的是阶级复仇教育,而且是直接复仇教育。不如此,就不会有活埋地主的事情;也不会有红卫兵用铜头皮带把老师打得皮开肉绽。暴尸街头;更不会有药家鑫八刀屠戮已经被压成重伤的女孩。

   德国人对孩子进行的“善良教育”值得借鉴。有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粗暴地将上门乞食的流浪者赶出家门,全家人特意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大人们严肃、耐心地启发孩子,尽管穿着邋遢,同样享有人的尊严。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慕强者也许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灵的体现。

我还想起一个叫苏珊的美国小孩,她患癌症化疗后,头发几乎掉光了。出院后回到教室,为了遮住秃头,她戴着帽子,可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教室里每个同学和她一样都戴着一顶帽子,和同学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头上的帽子显得很普通,几乎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原来,老师知道苏珊将重返校园,她提前对班上的同学郑重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帽子,大家都要戴自己喜欢的帽子上学,越新奇越好。”

饭局上听来的一个故事,感动的我一塌糊涂:美国有一个单亲母亲,在富人家里做女佣,一天主人家宴请客人,她把儿子藏在一间主人不大光顾的洗手间里。孩子想把餐盘放到洗漱台上,但他个头太矮,有点够不着,只好放到了马桶盖上,他坐在漂亮瓷砖铺就的地面上,一边唱歌,一边吃着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美味佳肴。

很快,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大厅里,主人没发现孩子的身影,就去问女佣。女佣支支唔唔地说:“我一直在忙着,没时间照看他,也许,或许,可能,他是在外面的草坪上自己玩吧。”
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离开宴会大厅,把整幢房子的所有房间都找遍了,最后在一个位于角落的洗手间里,找到了孩子。主人问:“你怎么能在这里吃东西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孩子答:“我妈妈说,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我准备的单间,今天的香肠太好吃了,我好久好久没吃过了,对了,你是谁呀,这么好吃的香肠我可不能一个人吃,你愿意陪我在这里吃这些美味吗?”

主人强忍泪水点了点头,用最灿烂的笑容面对着孩子,他已经不需要再问什么了。此刻,他想起了当初随父母来纽约的经历,那时他们也很贫寒,也经历过十分艰辛的时期。

回到宴会大厅,主人对客人们说:“很抱歉了朋友们,我现在必须得去陪一位特殊的客人,请大家慢慢享用吧,我不能和你们共进晚餐了。”说完,他装了满满两大盘子孩子能爱吃的佳肴,端到洗手间里,他模仿孩子的样子,也把餐盘放到马桶盖上,也坐在地上,然后对孩子说:“这么好的一个单间和美食,你一个人独享就可惜了,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吃晚餐!”

很多年后,这个孩子也成了成功人士,他不但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也买下了拥有几间洗手间的大房子,进入到上流社会。他以匿名方式捐了很多钱给穷人,他对朋友们说:“我永远忘不了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有一位富人,用他的诚恳与良知,维护了一个四岁孩子的自尊。”

近读林达的《一路走来一路读》,书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的后期,南军主力奥特将军在战场上曾抓住一个开小差的南方士兵,被他的部下深夜带到他的面前。这个士兵又冷又饿,满脸疲惫,不停地解释他不是暗探,只是想家想疯了,趁着夜色逃跑,不料却误入敌阵。这个诚惶诚恐的孩子思家念亲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同样想家的奥特将军,他神情冷峻地向部下吼道:“给这小孩弄点吃的,披条毯子!看这战争,把这孩子整成什么样儿了!”等这孩子吃了东西,暖过身子,他就下令将他送出前线,并叮嘱道:“快回家吧,再别回来了”。

“给这小孩弄点吃的,披条毯子!看这战争,把这孩子整成什么样儿了!”这几句看似家常的话十分关键,它指出了这个故事背后那超阶级、超政治的人道本质。

是什么赋予了这个人化解仇恨的能力?是西方教廷几千年“爱人如己”的诫令催生了将军固有的怜悯?还是仅仅把自身的想家情绪投射到士兵身上就产生了伟大的同情?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当将军手搭凉棚,目含哀矜,说“快回家吧,再别回来了”时,语气有点像拿撒勒人耶稣。

少年英雄保护集体财产的故事,它所发生在1959年,那时挨家挨户地饿死,整村整村地死亡。原来的上等人“地主”,早已在一次次运动中沦为贱民,他们的生活之悲惨,劳动之苛繁,更有甚于贫下中农。

其实王云学偷辣椒的动机不过是出于饥饿。王云学是天生的杀人狂吗?也不是,对这时的王云学来说,如果听凭刘文学拉去见官,那么等着他的就是没完没了的批斗、游街、殴打甚至还会有性命之忧;而与刘文学搏斗,则说不准会吓倒他,从而避免一场灾难的降临,而最终是刘的不依不饶,导致了王狠下杀心。

1959年的王云学只是一个饿得发慌的老人;也许他曾有良田数顷,瓦房若干,也许他曾手拿芭蕉扇,包过“二奶”、“三奶”——像目下许多“成功人士”和“儒商”所做的那样——但今夜当他颤巍巍地掏出一元钱,求告比他小30多岁的孩子“放过一马”时,他只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为生活的重担压垮了肩膀的男人。

但没有人告诉刘文学,地主也是人,更没有人告诉他,在阶级的标准、政党的标准之上还有一个人道的标准。因而他不可能像奥特将军那样说:“给这老人弄个筐子,让他多带点回去。看这阶级斗争,把这老人整成什么样儿了!”因而当几十年的光阴过去,我们重新打量这个意识形态精心打造的英雄神话时,发现刘文学也不过是吃人道德的牺牲品

我们的道德教育有多么失败,身为国人大家心知肚明。我小时侯就有思想品德课,这种课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有,但效果极其不好。我给我国的思想教育下了这么个结论:它叫我们要为共产主义献身,它叫我们做一个“螺丝钉”,它叫我们要好好学习,它叫我们听党的话,它叫我们做许多东西,但它就是没有叫我们怎么做人。如果我们连人都不是了,那我们成了才又有什么用呢?人才人才,先人而后才也。中国的教育本末倒置了!你叫一群人连都不是的畜生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建设和谐社会,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