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网友评价鞠婧祎:人到中年的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36:16
人到中年应该是个成熟和收获之年,也是最难的阶段。往往这个年龄的人大多也是事业有成之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还有工作的繁忙,给他们或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样便使得一些人开始寻找释放、新鲜、刺激来给自己所谓的解压。
  这个年龄的人在沧桑的岁月里,已经把棱角磨得所剩无几,对生活的需求也很现实。很少能被一些诱惑所改变,可是往往在这个即成熟而又显得一些脆弱的他们,也往往会走进情感的漩涡,爱恨交织难以割舍。一旦走入这不能自拔的境地,却是如此的痛苦。
  真正想爱上一个人很难,但一旦真的爱上一个人而又是那么的困惑。爱也不是,不爱也难,也许是爱的阶段不对吧!如果年轻,或是无子无妻,对这种爱还是可行的。然而恰恰相反的他们,却似乎没有了这样爱的权力了,更多的是对家庭的责任,约束着自己。
  一个真正的人,并不是为自己活着。往往是为了他(她)所爱的人活着,为他们所想,为他们付出一切。这样活着似乎很累,但是很坦然、很磊落。虽然心里会有些压抑,但却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我想所有的中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感触,我也相信所有的中年人也都能走出感情上的困惑。祝天下的所有中年人幸福快乐!

人到中年的困惑

李巧英  2010-11-4 14:24:09  分类:个人随笔  浏览:463次  评论(0)

分享该篇文章复制地址举报
人到中年,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也背负着太多的责任。事业小有所成、人生小有所悟,上有父母须膝前尽孝,下有儿女要教育抚养……英国与美国一项联合研究显示,人一生的幸福感呈现 “U”形曲线,年轻与年老时最快乐,中年则坠入低谷,“谷底”在44岁左右。换句话说,人的一生,早期与末期一般感觉良好,中间过程却充满艰险,44岁前后可能是感觉最坏的时候。这段 “考验”即人们所说的中年危机,一般会持续数年。透视下面几个小故事,或许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分析、解读中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事例一
  “我究竟得了什么病?”
  讲述者:霍先生,45岁,国企公司高管。
  今年3月我过生日,亲友和同事们在我家一起庆贺,大家谈笑风生,气氛热烈,我却感到有点郁郁寡欢,高兴不起来。过了不到一个月,曾经参加那次生日聚会的一位同事出事了。他正当壮年,刚刚50岁,竟然在赴外地开会时现场突发心脏病离世。同一时间段,老家的两个舅舅也撒手人寰。随后的几个月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年龄一天天在增加,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整天感到困倦不已,周身不适,身体急剧消瘦,为此心烦意乱。到各大医院进行了详细的体检,显示没有任何问题,可心情还是一团糟,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呵斥下属或与上级顶撞。过去在单位被称为是 “拼命三郎”的自己,怎么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了?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国企从事管理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事业上也算是小有成就,领导也比较器重我,并且有车有房。孩子上了重点初中,学习成绩优异。妻子是我大学同学,这些年在工作岗位上也发展得不错。虽然工作紧张、压力不小,但工作任务都能拿下的自己,怎么会变成这个状态,我究竟得了什么病呢?难道是心理疾病不成?
  本案解读:心理学认为,生命在两个重要时期建立的内在系统,帮助人们保持20至25年充满自信、激情、创造力的生活状态,青春期(12至18岁)形成进取的自我感和友情观、价值观、审美情趣,成年期(18至25岁)形成积极的世界观、社会责任、爱情观以及成就感、事业心……对于进入中年(40岁至55岁)的霍先生而言,周围人的生死离别,让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死亡的存在与不可回避性,过于强烈的死亡意识,令他把一切生活与追求看得无意义,并激发了一种强烈的内在焦虑与恐慌。中年的霍先生,自我感、价值信念以及对生命的信任感慢慢开始瓦解,这种心理上的无意义感受,让霍先生的自身能量不断流失,从而导致了生理上的反应,这种反应更加深了他的内在恐惧感。
  建议:在繁忙工作之余,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能量和抵抗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生死关,努力把关注点放在正在承担的事业和家庭责任上,在乐于担负家庭责任和事业使命的同时,增加一些娱乐活动,及时进行调整,善待自己,以平和、平静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不幸,活在当下,以感恩的心情多看生活赠予自己的美好与快乐。
  事例二
  内外交困的日子
  讲述者:杨女士,39岁,私企财务总监。
  在外人和亲友们看来,我家的小日子过得算是很滋润了。老公是公务员,女儿乖巧听话,学习基本不用操心。还参加了钢琴、绘画、英语等特长班。自己原来在国有单位,工作稳定,但效益不好、收入低,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主动离职到一家私企单位里受聘担任了财务总监,家庭幸福美满,事业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己的苦自己知道。结婚时双方家里的底子都比较薄,买房结婚靠的都是自己贷款。爱人虽然是公务员,工作稳定,但是清水衙门薪资不高。都怪当时心高,要了一套140平方米的高层住宅,他的收入付完房贷费用和日常开支,基本上就没有剩余了。孩子的费用,双方老人的赡养费,车子的费用,基本上都是我自己承担了。自己收入还可以,但做的事情比较细且责任大,私企的保障系数也不高。而且近几年进来的新人都是比较优秀的,深得老板的喜欢,我有一次因孩子生病请了几天假,老板在会议上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提到要提拔年轻人—— 年轻人有活力,负担少。上看不到出路,下又被年轻人追赶,家里时常有乡下的亲友来吃住,不招待怕村里人说三道四,招待确实是劳心费力。这些搞得自己非常焦虑,最近脾气也变坏了很多。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本案解读:俗话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其实,做一名职场女性更是难上加难。对内,需要照顾家庭;对外,则要兼顾工作。家庭的琐事,职场的压力,身体、精神承受的双重压迫往往使职场女性身心疲惫,茫然无措。特别是人到中年,职场女性作为单位的主要骨干以及家庭的栋梁,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承受着各种较大的压力,诸多的困惑常常使她们处于中年危机中。
  建议: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进行定位,调整对生活的要求和指标,根据经济能力做家庭发展规划,减轻生活压力;进行心态调整,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化解来自年轻人方面的追赶危机,不断提高职场竞争力。
  事例三
  “中年空巢”危机
  讲述者:郗女士,47岁,全职家务。
  今年开学的时候,我儿子上了四川的一所大学。安排好孩子入学,我在那里住了半个月,回到家后感到没着没落的,特别没意思。过去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照料我儿子,尤其是考大学的这一年多,儿子成了我们整个家庭的重心。每天的饮食、作息几乎都是围着儿子转,洗衣做饭,提醒起床,开车接送,儿子学到几点我就看书陪到几点,让他吃好休息好能安心学习,目的就是让儿子考个称心如意的好学校。奋斗的日子很忙也很充实,但儿子拿到通知书离开家,我们两口子就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无事可干,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白天到楼下聊天上街,晚上看看电视剧,出来进去的也没什么意思。冷清得不想在家呆。老给儿子打电话,又怕影响他学习,翻来覆去的几句话,把儿子都问烦了。最近开始失眠,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太寂寞了。其实,心理咨询师说得对,不是儿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儿子啊。
  本案解读:每年秋季开学,总有一大批孩子远离父母去外地求学,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个三口之家延续多年的生活被改变,重新回归“两人世界”状态,成为“中年空巢”家庭,这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年夫妻无所适从,产生了情感和心理等问题。以前说起空巢,人们想起的是老年人。但随着现在很多孩子上大学或者出国,家庭出现空巢的时间有所提前。这种空巢家庭和传统意义上的空巢家庭不一样的是,这些家庭的子女还没有成家,并没有完全脱离父母,事实上这是一个空巢的过渡期。相对来说,空巢对女性的影响可能更大。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工作稳定,不需要过多打拼,年轻人的娱乐又不适合他们,很容易出现失落、焦虑等情感波动,在节日期间,负面情绪则会加重。
  建议:父母首先要对子女与自己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二者不是附属关系。子女就像鸟儿一样,幼时依偎父母,羽翼丰满后自然要离巢飞去,子女的离家是其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在子女离家前,父母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现在付出的一切是为了让子女更好地离开自己。为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时间会改变这一切。不要把焦虑投射给孩子、反复给孩子打电话。要知道这种所谓“爱的呼唤”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从心理上接受——子女的成长标志就是离开父母和家庭。要逐渐适应子女离家的现实,重新开始对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尽快找到自己的学习、娱乐方式,构建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应对“中年空巢”危机。
   (此文发表在太原日报2010年10月27日生活版    http://epaper.tynews.com.cn/shtml/tyrb/20101027/1432151.shtml  作者注) www.psy525.cn——525心理网 “公事家事排着队,宴请陪到醉,到家喊真累,上床只能背靠背。”周末和朋友家庭聚会时,看着一边玩得起劲的孩子和唠叨个不停的妻子,人到中年的凌峰这样感慨自己的夫妻生活。“就是啊,女人难伺候啊。真不知道为什么孔子有‘四十不惑’的说法。”朋友唐军附和。男人不行,这句话说起来真是挺让人难为情的。不过,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哥们儿越来越多。
    “眼看着孩子大了,我们家那口子整天不知道忙些啥,日子也乏味了,难道我们的青春就这样过去了吗?”“都那样啊,在他眼里,我可有可无,我看我是白做了一辈子女人……”说起琐碎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妻子也是一肚子的不满。
    聊起私密话题,不“性”的人们总欲言又止。一份针对超过5000人离婚原因的抽查或许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因性生活不和谐导致离婚的占72%。可见,中年夫妻性生活是否和谐,对家庭的稳固和幸福至关重要。学会心理调适,携手爱人相互理解,走过这段崎岖路,性爱困惑的问号才能早一天拉直。
    生理差异导致男女难同步
    一般而言,中年女子的性欲较强,具有积极、主动的特点,而中年男子多表现为消极、被动的特点。这种情况并非男女一生的性反应的表现。
    当男女两性达到40岁左右时,就会形成一明显的性欲差,有人称之为“剪刀差”,如果不了解这种剪刀差,或虽了解但找不到应对的办法,自然而然会产生困惑。40岁左右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子,由于夫妻多年朝夕相处,一切都变得习以为常,相互间的吸引力逐渐消退,另外,如果工作较为繁忙,往往容易给本已单调、乏味的性生活再添点冷淡,由此而招致的紧张气氛就开始了。
    中年夫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更年期。女性的更年期反应较为强烈,除生理变化外,女性对自己容颜的衰老非常敏感,看到自己人老色衰,总是伤感万千,情绪低沉。她们对丈夫的一举一动、言语情感等非常敏感,如果丈夫不再像过去那样殷勤地围着她转,或者在性生活中稍有不满意,她们就认为丈夫不再爱她。女性这种过分的敏感、猜疑,往往会导致性生活不和谐,进而引起感情隔阂、破裂,甚至导致婚姻失败。在性审美观念方面,中年男子往往会怀疑,并偷偷检验自己的“能力”是否衰退,他们最期望雄风不减、青春永驻。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可能期盼有“艳遇”的机会。此时,如果妻子情绪波动过于激烈,家庭矛盾不断,更为他们在性爱追求上的移情别恋找到借口,严重时就会导致婚姻破裂。
    不要每次都渴求完美
    人到中年,夫妻相处多年,激情被一点点淡化,如何正视它,找到解决的办法呢?以下几点意见或可供读者朋友参考。
    对于夫妻间的需求不同,要承认和正视这种生理上的“错位”。男子应注意调理身体,不要等性功能不行了,才急着看病求医。中年夫妻承担着事业和家庭的重担,学会兼顾事业和健康、工作和家庭,不但对保证健康有益,而且可能使夫妻生活“柳暗花明”。掌握合适的性生活频率,做到房事有度。只要性兴奋来得自然而非强刺激下产生,这样的性生活就不算过度。如果一方有“困难”,另一方要理解和支持,在性生活上保持协调。要学会心理调适,相互理解,增强彼此的信心。
    另外,夫妻间和谐的日常生活有助于促进性生活的美满。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相互关照,彼此了解,是加强夫妻感情,融洽情调,增进亲密感的最好办法。夫妻之间,不妨试着改变性生活的方式。长期用一种方式,容易产生厌倦感。双方应不断创新,可以尝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进行地点、不同姿势等。和谐的环境对性生活的美满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杂乱的居室、噪音的干扰、无隔离的设施等,都会严重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和数量。
    还有,夫妻间忌讳将不满情绪带入性生活。如果因一时争吵、生闷气及发牢骚等,而在性生活中不配合对方,或暂时中止性生活,都会给今后的性生活带来隐患。另外,不要次次都求“完美”。不要把一时的性生活失败看得过重,男子一时阳痿,女性偶然达不到性高潮,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时时挂在心上,以免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给以后的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性爱,本是男女之间最原始、最美好的萌动。当激情和浪漫随着时间流逝,庸常的日子里,女人会把大量的感情需要融入性需求中,使得性生活不仅是身体的愉悦,更是爱情的见证。人到中年,生活越发琐碎、平实,“性福”才更要是爱,不能成愁。可以说,每一对夫妻的幸福生活里都应包含着“性福”。
    婚姻的路上,相互体贴、彼此尊重、加强交流是增进夫妻亲密的良方,而提升生活情趣也会有奇效。铺一条柔和的床单,为自己选一件性感的睡衣……这些无言的细节,也许是压抑许久的滔滔江水决堤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