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庄园安卓:六十年巨款案将有终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5:16:29
六十年巨款案将有终结

   《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作者与搜狐对簿公堂

六十年巨款案将有终结

昨天( 7 月 14 日 )上午 9 时 13 分,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敲响法槌,宣布,《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 6 作者,邵连华、路慕光、郑光炎、夏祥生、颜品忠、张丽侠状告搜狐公司及该网站 “ 方舟子打假 ” 专栏作者方舟子(方是民)名誉侵权案,现在开庭。
      因方舟子未到庭,所以在随后的三个多小时的庭审中,原告方的 6 名原告及 5 名律师,只与搜狐公司的两名代理人,就在网上指名道姓称之 “ 造假者 ” 、 “ 骗子 ” ,到底算不算侵权,唇枪舌战。
    虽然昨天在法庭上,原被告都是中国人,但此案的却关系到中国能否从美国花旗银行讨回一个中国人 60 多年前在美国花旗银行存入了 2.5 亿美元,现在这笔存款的本息合计已经达到了 12 亿美元。以至使邵连华愤怒地说, “ 今天跟我们打官司的不该是中国人,而应是美国花旗银行。 ”  
      《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与 “ 金娣存款案 ”

    由北京大学颜品忠教授主编的《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讲述了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贵州省军阀、贵州省原国民党主席周西成将自己的黄金、现金、实物等价值3亿美元的财产,以18个人的名义分别存入了美国花旗银行在新加坡的金城道分行。作为其机要秘书的金娣是其中的存款人之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相继侵占菲律宾、香港等地,并直逼新加坡,花旗银行新加坡金城道分行即将撤回美国本土。周西成提出5000万美元后,将其存款剩余的2.5亿美元交由金娣转存到美国花旗银行纽约总行。
    同时,花旗银行向金娣开具了存款、取款及有关凭证。当时由于战争风险的加大,应存款人确保自己财产万无一失的要求,花旗银行还特别制造了一套做工精致并且又无可对比的存款凭证,票面上注明“特别发行”、“不可销毁”、“无时间限制”、“凭票即付”等字样。这些存取款文件共有一正三副,使用黄金约 8公斤 ,除金版外,还有银版、丝版、五色套印纸版等,共计100余件。黄金版文件上的女人头像就是此款的保管人、当时33岁的金娣。
    由于当时国内战乱频繁,金娣作为这笔巨款的惟一主人不得不辗转藏匿,最终隐居在南方一个小山村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国的全部资产,金娣老人的这笔数亿元的存款也被冻   结在美国。
    1979年,中美两国达成解冻中国在美资产的协议,金娣老人因多年在深山寺庙隐姓埋名、与世隔绝,直到1990年才知道存款已经可以取回。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金娣于是委托他人办理取款。当时的存款2.5亿美元,加上利息,至今已超过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100亿元。
    然而,对于这2.5亿美元的巨额存款,花旗银行中国区有关负责人认为“此事纯属诈骗”。其理由是,凭证中的名称都不是花旗银行在当时的名称;第二,新加坡是1965年独立的,因此在此之前并无一国称为“新加坡”,当时只是马来西亚的附属小岛;第三,惟有一项标志可引述与花旗银行有关,但须指出此标志“○十”是花旗银行在1976年更名为Citybank之后才开始使用的;第四,花旗银行从不出具印有总裁和存款人头像的存款证明;第五,新加坡分行1980年以前没有开展过个人业务。
                           邵连华为“金娣存款案”六次去美国
该书的执行主编、追讨这笔存款的代理人之一 邵连华 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翻开美国作家所著的《瑞斯顿与花旗银行》一书第30页,书中写道:“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最初定名为城市银行(CITYBANK),在美国查询,这个名称沿用到1955年,1955年至1975年改名为“第一城市银行”。美国书中已证明“CITYBANK”是英文的城市银行,而金娣的存款文件抬头就是“CITYBANK”。
    另外,邵连华还介绍说,“金娣存款”案,经多位美国大律师多次到花旗银行纽约总部查询,花旗银行派出一位副总裁接待,先答应3个月结案,后又拖着不作答。无奈之下,我们于1998年5月8日在美国纽约联邦法院正式立案起诉花旗银行。由于两次开庭都遭到美国方面的非法阻挠,所以我们必须再次起动中国的司法程序。这是一起非常严肃的中国公民与美国企业法人之间的国际民事权益纠纷,是中国公民用法律武器维护中国人的合法权益的涉外案件,也是一场事关民族、国家尊严的国际官司。为“金娣存款案”,他曾六次去美国。
                          状告搜狐网站和方舟子索赔150万元
昨天在法庭上,邵连华等人称,今年4月初,方舟子在搜狐网开辟的“方舟子打假专栏”中发表《“金娣存款”文件有致命漏洞》,《“金娣存款”凭证是根据金贺券伪造的》文章,称“或者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或者他们就是造假者,我现在倾向于相信他们就是造假者”之后,许多网友发言谩骂,指名道姓的污辱邵连华、颜品忠是“骗子”。邵连华等认为,这些行为给自己的经济和名誉造成极大损失和伤害,所以将搜狐和方舟子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精神损失150万元。
    6名原告同时还指出,他们是国志愿组成的民间团体,几年来对花旗银行从1902年到1949年,在中国长达47年的历史掠夺和2.5亿美元赖账问题进行研究,并出版了《花旗银行在华掠夺纪实》一书,其目的是让世人了解历史,而且他们的活动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同时表示,至于“金娣存款案”花旗银行存款凭证的真伪,只有经法律手段才能认定。而在此之前,方舟子在打假专栏中称这是一个“骗局”,就是侵权。
法庭上,搜狐公司表示,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是方舟子对此事发表的不同意见,他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文章只是方舟子的质疑,并没有人身攻击。而搜狐有声明,“搜狐网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文中观点”,所以搜狐发表此文不违法。
    方舟子并未出庭。在答辩状中他说,自己的文章是根据公安机关的认定、权威机构的结论、媒体的报道而写的,并非捏造事实,曾有多家媒体如大洋网站、《今日早报》、《城市快报》等报道。他说,“金娣存款案”是个大骗局,而且没有名叫金娣的人,存款凭证是用电脑制版绘制的,有多处错误。
    对于方舟子的答辩状,邵连华说,他确实曾被上海公安局以涉嫌金融凭证诈骗抓走过,是花旗银行报的案,但后来被无罪释放。现在他已就此事向公安部提起行政复议。“公安机关都认定我不是诈骗,方舟子还以我被抓为由,说我是骗子,这难道还不是侵权。”
   昨天,邵连华等人还认为方舟子“打假”没有法律依据。并指出方舟子靠“打假”出了名,成了“打假专业户”,他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专业,也无须调查研究,自己认为谁假就打谁。他自称至今已打了300多起,他还说这只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我们不否认学术界有腐败现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方舟子所谓“打假”的大棒子下, 许多 教授、学者、专家被无故扣上“造假”的高帽子,实实在在侵害了这些人的名誉权,他们就是其中一例。
    昨天,法庭已完成了全部法定程序,法官最后宣布,此案择日宣判。
    另据了解,有学术“打假英雄”之称的方舟子现定居美国。


午报记者 李一然/文 通讯员 曹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