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门绩效考核方案:哈尔滨周边地区婚丧等庆典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02:34
哈尔滨周边地区婚丧等庆典习俗  
      一、婚俗
    男女青年相识、相爱、订婚,除少数由父母做主或双方自由恋爱之外,多数由亲友介绍、媒人"牵红线"。自由恋爱者破除一切陈规,见面后(或在一起工作、或偶然邂逅)就一见钟情,成为知音。由亲友、媒人介绍,双方先了解对方人品、年龄、属相、工作、家庭状况等,认为合适后再见面,称"相亲"。如两人无意见、无忌讳、无父母反对便可相邀处对象。相处时间有长有短,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三五年者常见。相处一段时间后双方认为可以成为终身伴侣时,由媒人出面男女双方家长会面,称"会亲家"。"会亲家"多在家中举行,有的在饭店举行。时兴男女双方各邀请一次,以示礼节。"会亲家"时商定婚事、聘金、结婚日期。聘金多少由男方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用于给女方买电视、冰箱、衣柜等嫁妆。女方家庭也讲究"陪送",一般以家电、家具为多,还时兴给男方买手机新俗。富裕者有的陪送楼房两屋一厨。结婚日期多选在阴、阳日皆双日内,一年四季结婚者均有,以春秋两季为多。常赶在"五一"、"十一"节日期间结婚。结婚前,男女双方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去登记,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到照相馆照婚纱艺术摄影,将情侣间生活亲密画面录像后在婚礼上播放等。婚礼前期,男女双方家庭要各自给亲朋好友发"请帖",女方家多在结婚前日招待亲友,也有提前分期招待的。新娘要到美发院做发型、租用婚纱及"开面"等。女方家要将陪送的物品用车送到男方家,也有送亲时一同送去的。女方家还要请"全科"老年妇女给新娘包"嫁妆",衣物一般包四个红包袱,并准备一只红脸盆盛化妆品、镜子、木梳等。结婚当天,男方家要请乐队、司仪、摄影、录像人员助兴。男女双方还要选好傧相。婚礼当天早晨,新娘要在好友陪同下去做发型(简单)、化妆,回家后穿上婚纱坐在闺房中等待接亲。男方接亲队伍一般在早8时左右出发。路远者女方送亲多在前日到达,住在亲友家或旅店等候接亲。接亲队伍,传统习俗去时人为单数,新郎坐头车,乐队在后,摄像车前后变换往来。城乡接送亲均为汽车,习惯用轿车,少则几辆,多则几十辆者有之。常见用林肯车接亲。到女方家门口后,鼓乐齐鸣,女方家亲友出门相迎,将新郎等接入客厅。在桌上摆4个盘子装有点心、糖果等。3个接亲年轻人陪新郎坐在四周。新郎用筷子挟起点心象征性地吃一口,陪坐者便将点心和糖连盘子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兜内带回去,事后再将盘子送回来。此时,新娘面里坐在闺房床(炕)上,称"坐床",床边坐着未婚姐妹、学友。新郎要给陪坐者行礼并得到满意后方可接近新娘。新娘此时转过身来,新郎为新娘戴花、穿鞋并抱下床,然后向女方父母行鞠躬礼,改口称女方父母为"爸、妈",女方父母给新郎"开口钱"。最后,新娘、新郎与亲友合影,完毕后坐上接亲彩车绕道回男方家。传统习俗,男方家给女方家准备带4根肋骨猪肉,称"离娘肉",女方家留下一半,另一半由男方家带回,至今还常见。车到男方家后,新娘弟弟假意不下车,由男方家给"压车钱"后才下车。旧俗中新娘下车要走红毯、跨马鞍、跳火盆等习俗现已不多见。新娘接来后,先进洞房"坐福",接着在装有硬币、葱、清水脸盆里"抓福","开面",然后由新郎弟弟(或亲属中同辈弟弟)把新娘拉起下地,旧俗称"小叔子拉一把,又有骡子又有马",表示将来能富贵荣华。新娘弟弟(或亲属弟弟)将从娘家带来的灯泡拧到床前台灯上点亮,直到次日白天方可关闭。男方家要给"点灯钱"。婚礼仪式,乡村多在新房前举行,城镇多在酒店举行。新房门两侧贴上金色双喜字,插彩旗,挂气球。天地桌上罩红布,摆放开有鲜花的花盆。司仪按预定时间宣布结婚典礼开始后,先请男女双方证婚人及主婚人、介绍人入场到天地桌后就座。然后奏乐、燃放鞭炮或礼炮,新郎、新娘在傧相陪伴下走进典礼大厅(或广场),宾客(青少年)向新人抛彩纸屑或喷射彩条。以下程序为:司仪介绍一对新人简况,主婚人宣读结婚证书,男女傧相"抢"结婚证书(一般多由女傧相先抢去),介绍人讲话,证婚人讲话,来宾致贺词,新人向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行礼三鞠躬,新人互相鞠躬、拥抱、亲吻、交换礼物、介绍恋爱经过等。新娘改口称男方父母为"爸、妈",并为婆婆头上戴一朵花,婆婆给媳妇一个内装101元或1 001元、10 001元现金(或存折)红包,寓意媳妇是"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万里挑一"。有的婆婆给媳妇"三金"(耳环、戒指、项链)。典礼结束后,新人先回洞房,青少年喜用五谷粮"打"新娘,意为打掉邪气。但多被女傧相用头纱遮住。宴席开始后,新人在司仪带领下,先给送亲者从长辈开始逐一敬酒,然后在给男方家亲友逐一敬酒(一般每桌一二人做代表)。敬酒时,新郎满酒、新娘双手敬酒(或新娘满酒、新郎敬酒),饮酒者未饮之前说一句"祝你们新婚幸福"贺语,随后一口而尽。婚礼进行中司仪、歌手要唱歌,双方亲友也有唱歌助兴。宴席完毕,用车将女方家送亲者送回。接着一对新人还要到河边、公园等处照相、录像。晚间,新人要吃"子孙饺子"、"长寿面"。请全科女亲属铺被,并在床上、被下撒上枣、栗子、花生等,谐音为"早立子"、"花搭着生"。在乡村还保留着青年亲友"闹洞房"习俗,在城内比较少见。婚后3天(路远者不限)夫妻回门,习惯带四合礼,岳父、岳母要款待新姑爷。少数民族婚礼,除保留本民族习俗和禁忌外,大多与现代风俗相同。此外,为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新风尚,县工会、妇联、青年团、民政单位还组织乡村青年集体婚礼,形式简化,减少了铺张浪费现象。但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喜欢结婚热闹、大操大办风气越来越盛。新俗有父母送亲,双方一席办。
    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提倡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婚礼仪式一般比较简单,由男女双方分别招待亲友、同事进行聚会典礼即可。90年代后,一些传统礼仪逐渐回归流行,与现代观念互相融合、影响,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流行的婚嫁仪式。由于东北属满族发源地,仪式中有很多满族婚俗。
    男女双方通过自己认识或亲友介绍等方式确定恋爱关系,近年也有通过通信、上网,由笔友、网友发展为恋人的。经过自由恋爱决定结婚后,双方亲属进行礼仪性见面,称"会亲家",商定婚礼日期、新房布置、费用分担等事宜,男方家庭通常会交给新人一定数量的现金做准备婚礼之用。正式婚礼日一般选在农历日期为双数的双休日,也有专请人挑选吉日的。在此之前,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婚前双方要做好租借婚纱礼服,聘请乐队、司仪、摄录像人员等准备工作。并拍摄婚纱艺术相册,以作纪念。女方家庭提前一天招待参加婚礼的亲友,1997年左右开始对提前日期不作限制。如双方需要招待的亲友较多,就提前分批招待。2000年以后,有男女双方同时同地举办婚宴的现象出现。
    婚礼前一天,新郎准备迎亲事宜。新娘要进行做发型、取婚纱等准备。双方选择自己的未婚好友做伴郎伴娘,又称"傧相"。通常傧相身高不能超过新人,而且伴娘有"做双不做单"之说。日落后,新娘家中请夫妻俱在、儿女双全的老年女性亲属(称"全福人")将新娘的衣物分别包成2或4个红包袱,并备一只红色脸盆盛放化妆品、镜子等,物品数目要为双数,称"包嫁妆"。一般还要在包中放一些硬币、黑白色棉线,预示新娘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富裕,白头偕老。嫁妆包不能系成扣,要用别针别住。男方家确定第二天迎亲的车队、人员,典礼时间等,通知女方,并准备好婚礼时用的花束、鞭炮等物品。
    婚礼当天清晨,新娘要在好友的陪伴下到美容院化妆,回家后换全新内衣、婚纱(多半为租赁的)、扎红腰带,等待迎亲队伍。早饭由母亲煮一碗加鸡蛋的面条,新娘一般吃一半、留一半。男方迎亲车队一般在上午八时左右到达,乐队在女方家门外(楼房在楼下单元门外)奏乐。女方家关闭屋门,称"别门"。新郎和迎亲人员到女方屋门外敲门,一般要等新郎在门外大声叫"妈"并给"别门"的新娘妹妹(或弟弟)红包后,女方家才开门。新郎进门后,先吃几口女方家准备的点心再进入新娘所在屋子。此时新娘在床(或炕)上背面而坐,将婚礼所穿红色鞋子一只放婚纱下,另一只藏于屋内,藏的位置不能高于新郎头顶。床沿坐未婚姐妹、好友,称"坐床",新郎要给她们行礼并按她们的要求表演节目等后她们才起身让位。新娘转身后,新郎要找到两只鞋子,给新娘戴花、穿鞋,抱其下床。随后向女方父母行礼告别,新郎要改口叫女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女方父母给新郎红包,称"改口钱"。在与亲友轮流合影后,新娘由新郎抱出门外,坐上花彩装饰的头车。新娘家亲属中派一男性儿童同坐头车,称"压车",到新房后收红包方下车。近年也有用女孩或一男一女压车、男方家也压车的现象。送亲的亲友也坐到迎亲车里,迎亲仪式即告完成。2003年前,女方父母一般不参与送亲、不出席酒店典礼,近两年则有所改变。
    迎亲车队从女方家出发后,一般先到新房进行"坐福"仪式,即新娘在新房床上坐一会儿。男方家准备装有硬币、葱、清水的水盆,由司仪指挥新人抢捞盆中的硬币,称"抓福",或"捞喜钱"。然后由新郎的弟弟(或相当于弟弟身份的亲友)把新娘拉起来。此后,由新娘的弟弟(或男性小辈亲属)用从娘家带来的灯泡拧到床前的台灯上点燃,这盏灯要亮一夜,到次日早晨才能关闭,男方也要给"点灯"的人红包。举行完这一仪式,大家重新上车到举行典礼的酒店。如果新房较远,这些仪式也可在典礼后举行。
    到酒店后,司仪按预定好的时间宣布婚礼开始。燃放鞭炮、奏乐,新郎新娘在傧相的陪伴下走进大厅,宾客向新人抛彩纸屑,近来逐渐改为喷射彩条;农村婚礼有用谷粒抛洒的。司仪向宾客介绍新人情况,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介绍人讲话,男女双方主婚人分别讲话,祝愿新人生活幸福美满。新人向证婚人、主婚人、宾客鞠躬,并互相鞠躬、交换纪念品。司仪要求新人抢结婚证或表演一些小节目,以活跃婚礼气氛。新娘在婚礼上改口称男方父母为"爸爸、妈妈",并为男方母亲头发上戴一朵花,婆婆要给媳妇一个装有101或1 001元钱的红包,寓意这个媳妇是"百里(或千里)挑一",近年也有给10 001元红包或存折的。完成这一系列仪式,司仪宣布典礼结束,婚宴开始。新人在司仪的带领下从女方送亲亲友座席开始,向每桌宾客敬酒,来宾要等新人敬过酒后方可离席。男方家要准备带骨猪肉、粉条等交女方亲属带回,称"离娘肉";同时女方亲属要拿几个杯子、勺子类物品回去,称"偷亲"。婚宴后新人一般还要到公园等地照相、录像,在这类地方遇到其他新人,新娘间要互换手帕等小礼品。到晚上宾客散尽,婚礼才正式结束。
    婚礼三天(路远为七天)后,夫妻双方要回女方家看望,称"回门"。一般要求早些到家,在女方家吃二或四顿饭,女方家要用婚礼当天拿回的离娘肉包饺子给新人吃。除远途可留宿的外,当天即返回新房,但近年来这种规矩已不太严格。2002年后,回门日期一般改为四天。
    除这种典型的婚礼仪式外,也有较简单的聚会式婚礼、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方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婚礼仪式近年来已逐渐被汉族习俗所同化,差异日渐淡化。
    二、葬俗
    殡葬改革、推行火化(回族除外)对阿城地区丧葬礼仪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尸体的停放、运送直到骨灰寄存一系列活动的社会化服务趋势使守灵、抬杠等传统仪式逐渐简化直至消失,丧葬礼仪也随之简化。但死者亲属穿孝服出殡的习俗还较为普遍,一些传统仪式近年有复兴趋势。
    城镇居民和虽然家在农村、但死者是在医院去世的家庭都会将死者尸体停放在医院的停尸间,由子女亲属为死者换上寿衣。寿衣一般为5或7件,包括白色内衣裤、棉衣裤、黑或蓝色外衣裤等,有事先买料缝制的,也有购买成品的。鞋为黑布鞋,男性死者戴便帽。尸体停放时下铺蓝里黄面褥子,枕头为蓝色三角形,内装烧纸或黄土,上盖七尺长黄布一幅。死者双脚用黑线拴住,称"绊脚丝",手拿馒头和打狗鞭子,口内放压口钱。停尸床前摆放供品,点一盏长明灯。摆放好后子女在停尸间外指定地点烧纸,称"关门纸"。死者一般停放三天,期间每天早晚子女来烧一次纸。同时扎制一些纸制房屋、电器、生活用品等,称"扎彩",男性死者扎一匹马,女性扎一头牛。第三天清晨,雇用殡仪馆灵车运送尸体。子女将尸体抬放到停尸间门厅,放在灵车带来的抬板(称"拍子")上,头朝门外,将死者枕过的枕头烧掉。晚辈亲属环跪,由女儿或儿媳(无子女者由比死者小的女性亲属)用棉团蘸酒擦拭死者双眼、双耳、嘴唇、手心,称"开光",注意不能把泪水滴在死者脸上。开光后,将死者抬入灵车,出门时由四人扯一块布遮挡天光,不能照到死者。然后进行"起灵"仪式,晚辈亲属跪在灵车前,由长子(女)将烧纸用的瓦盆用力摔碎,同时灵车开动,子女亲属在前引路。多子女者由长子打幡,女儿抱遗像。灵车开动后即不能停,引路亲属要到院门外才能上车。灵车行驶途中遇桥需洒纸钱,并用砖石在桥头压一沓纸钱。到达火葬场后由工作人员将死者抬入,在告别厅举行告别仪式,由主持人简要介绍死者生平和参加葬礼的人员,亲友瞻仰遗容后退出,死者入炉火化。火化后骨灰由死者子女捡入一红色布袋,装入骨灰盒。部分死者家属自带红色小棺木,内垫红布,散放一些硬币,称"子孙钱"。放入骨灰前由后辈亲属将硬币捡出保存,棺内余七枚,按北斗状摆放。放入骨灰后盖上棺盖,按左二右一钉三枚钉子,最后一锤在左上角钉入一枚拴红布的长钉。钉棺时子女后辈跪在地上喊"躲钉"。骨灰盒可寄存在殡仪馆灵息殿,也可葬入公墓。同时将"扎彩"及死者的一些衣物、用品烧毁。
    一些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将死者停放在家中,大体程序也与此相同。停灵时家中多雇请乐手(称"喇叭匠"),在亲友吊唁时举哀。家门外按男左女右悬挂黄纸,称"过头纸",按死者年龄确定黄纸张数,出灵后除去。子女亲属每天早晚穿孝服,提食物从家中走到村头再走回来,称"送浆水"。一般在第二天晚上举行"绕棺"仪式,即子女亲属按长幼次序排队,逆时针方向绕棺材行走三圈。起灵后家中要燃放鞭炮,称"撵殃"。
    死者安葬后三天,亲属到坟前烧纸祭奠,称"圆坟"。以后在"头七"(即死后第一个七天)、"三七"、"五七"、"百天"、"周年"和"三周年"时分别在坟前或十字路口烧纸。死者儿子家此后三年过春节时不贴对联、不挂彩灯,以示悼念。直系亲属百日后方可举行婚礼。
    回族死者仍按民族和宗教传统进行土葬,举行"净身"、"裹尸"等仪式。但近年受汉族葬俗影响,砌坟立碑,允许女性亲属送葬,端午节请阿訇"走坟"(即汉族"圆坟")等现象逐渐增多。
    三、生育习俗
    科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的进步,使人们对生育的神秘和恐惧感大大降低,一些生育方面的禁忌和习俗逐渐淡化直至消失,余下的多是一些象征意义的习俗。
    婴儿出生后除直系亲属及医护人员外所见的第一个人称"踩生"者,据说婴儿以后的性格行为会与这个人相似,所以家长往往会请自己敬仰的亲友来为婴儿踩生。出生12天时父母要为婴儿剪胎发,将剪下的胎发用红布包裹,缝在婴儿枕头上,有保护婴儿避免受惊之意。近年也有以婴儿胎发制成毛笔保存留念的。婴儿满月前,父母双方亲友(多为女性)前来探望产妇及婴儿,称"下奶",一般携带营养品及婴儿衣物等,近年来开始送现金。来下奶的亲友不能带钥匙等硬物,不能从产妇房间带走东西,以防把奶水"带走"。婴儿满月时通常要宴请亲友,喝满月酒。产妇通常在这一天带婴儿回娘家居住一天或一段日子,称"躲臊窝"。出门前常用锅底灰和油在婴儿额头点一黑点,并在婴儿颈上挂一桄线,防止婴儿出门后被吓着。到娘家后由婴儿的姥姥将线从婴儿脚下褪出。此后产妇及婴儿即可适当外出。
    四、寿诞习俗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日寿诞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儿童的生日意义侧重祝福,通常由父母长辈为孩子举行小型家宴,购买生日蛋糕、生日礼物,拍摄艺术照片等,祝愿孩子健康成长。中青年人的生日主要是聚会,通常由好友、同事等共同筹备,大家进行聚餐、娱乐、派对等活动,沟通感情,促进交流。老年人的寿诞,尤其是一些整寿如六十、七十、八十等,往往比较隆重,由子女出面操办,宴请亲朋好友,为老人祝寿。较为特殊的是六十六岁生日,由于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说,老人在六十六岁生日时,要由女儿(没有女儿的,儿媳也可)用六两面、六两肉包六十六个饺子,煮熟后向上扔一个、向下扔一个,余下的由老人吃完,以祈求老人身体健康。
【民  居】  概  况  建房看风水、选吉日、竖房架子放鞭炮、房梁上挂铜钱和红布条等旧俗仍在部分保留着。有的还贴上传统对联来避邪、祈求祥和。如:"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上梁)、"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门框)、"稳如泰山,坚若磐石"(上梁)、"吉日安门增百福,良辰立户纳千祥"(门框)。除个别建房由亲朋好友帮工建造外,多由对外包工完成,事先讲好工时费或物料费,完工后一次付清。一般竖房架子上梁时放鞭炮,房主设酒席款待帮工者。开发商建楼房,在施工现场搭建门牌楼,上写有口号、对联等,工地四周插彩旗,请有关单位、新闻媒体参加开工仪式。仪式上由领导讲话、来宾致贺词、放鞭炮或礼炮。大工程开工时称"奠基",施工单位要举办大型庆典仪式,邀请地方官及各界名流参加仪式并讲话,以示荣耀。仪式上还请"明星"来主持并演唱,请乐队、文艺团体演出等。建楼房,一般建完一层放一次鞭,鞭长者达几万头,有的用吊车挂放,响声震天。传统习惯建垡墙、叉墙、拉合辫子墙泥草房不多见,建五檩五鸠青砖瓦房、四合院房已不见,建土坯墙泥草房有之,老房改造换一面青有之。在对青、李家碱土地带保留建平顶房习惯,房顶用碱土一年一抹。新建房屋一般都砖瓦结构、大屋顶,房盖一般采用木(铁)人字架,上铺木板、上白铁皮,也有用红瓦、石棉瓦、水泥瓦、垄铁皮瓦、水泥预制板、水泥捣制盖。平房多秫秸棚抹沙泥,有的钉灰条子、纤维板、华丽板,楼房均水泥棚。建小二楼多将楼梯设在室外,一般焊铁架子楼梯。建平房在房山建烟囱,还保留房山外建烟囱并搭烟囱桥子习俗。山墙外两侧多建厕所,俗称"茅道子"。
    住宅格局  除受城镇、乡村街道影响外,一般建正房,独门独院,有两间、三间、四间、五间、七间等格局。房子南北跨度破除传统7米限制,因地而宜。习惯开正门,开边门者有之,开房山门者极少。农村多在正房两侧前方建厢房,称三合院。城镇习惯在房子四周接门斗、偏厦子。城乡间壁道闸者已为少数。传统习惯里屋为寝室、外屋为厨房。新建房屋多为寝室、客厅、厨房单独隔开。一般平房都建火炕,但建南北火炕带蔓子炕已极少。现代建房厨房多在北侧,建北炕较多。习惯秋季扒炕、抹墙,春秋二季苫房。城镇多为小区花园式建设,住宅楼多为七层。一般设计两屋一厨一厅、三屋一厨一厅,一屋一厨一厅较少。县委住宅楼及志华、老干部局高层住宅楼还设有电梯、监控等设施。
    居室装饰  室外平房有泥面、水泥、瓷砖、马赛克等墙面。室内墙壁装饰档次不同,有涂料、油漆、壁纸、华丽板,墙壁安装壁灯。室内天棚有涂料、欧式棚,安装灯管、灯泡、吊灯。厨房和卫生间墙壁、地面为瓷地砖、马赛克,天棚多安装扣板。在阳台安装晒衣架。寝室、客厅地面多为地砖、地板、地毯,少数家庭地面铺大理石。住平房家庭,少数有墙面糊纸、地面是土地,多数地面铺砖或造革。居室内称"堂屋",传统习俗炕上摆炕琴、小柜、箱子、被隔的仍然很多,习惯放在山墙一侧。地上家具摆设有大柜、地桌,地桌或大柜上摆放掸瓶、帽筒、座钟。现代多摆立柜、组合柜、写字台、沙发、茶几、书架、衣架,写字台上常摆台灯、台历、花瓶、电话等。一般家庭电视机、电脑、电风扇、空调、字画、工艺品等摆挂在客厅或寝室内。住楼房,寝室内放床,夫妻间放双人床,子女长大分室住,放单人床。厨房多在阴面,有上下水、吊柜,用具有电冰箱、煤气炉具、抽油烟机、电饭锅、电炒锅、微波炉、饮水机等,可在厨房内用餐。城乡住平房居民传统习惯喜睡火炕。炕上铺垫,除农村少部分还保留铺炕席习惯外,多改用糊牛皮纸涂油漆、铺造革等。住楼房睡床,有木床、铁架床、钢丝床(席梦思)及沙发床、折叠床等。床上铺垫,由20世纪90年代前的草垫子、棉被、被单,向泡沫垫子、床罩发展。铺盖用品,除普通棉被褥、毛巾被、毛毯外,时兴太空棉被、鸭绒被,柔软、舒适。夏季增加凉席、蚊帐等。
    取暖卫生  冬季取暖还保留糊窗户缝习俗,多用窗户纸糊、胶条封,也有用塑料布全封。城镇楼房一般不糊纸,少数为防灰尘使用胶条封闭。一般平房外屋建锅台、里屋搭炕带攮灶子,通火炕取暖。有的还搭砌砖炉子、火墙、铁炉子,安装土暖气等为冬季取暖。农村中烤火盆、拉风匣习惯已少见,一般有引风机、吹风机。城镇楼房全部为暖气,少数家庭还使用电热风等。室内有卫生间,安装有浴盆、淋浴器、热水器,冬夏可洗浴。有的将洗衣机也放在卫生间内,使用方便。
    【出  行】  车船出行,传统习俗要祭拜神祖以求平安,今已少见。但司机常在驾驶室内挂毛泽东像章、平安锁等吉祥物,春节时在车后贴上"一路平安"、"一帆风顺"等吉祥语,以祈祷平安。城乡交通便利,大客车、面包车、轿车、港田车(老爷车)、脚蹬三轮车均有,火车南北往来车次频繁,群众出门不再犯难。另外,农村家庭有四轮车、摩托车户很多,自行车基本家家都有,甚至几台,上学、下地干活、进城务工等均骑自行车、摩托车、坐面包车。富裕起来的农村专业户和城镇经商老板、民营企业家等还自己有轿车,出行方便。除农民到城里卖菜、卖粮食、拉化肥外,很少有坐马车、驴车、牛车进城。尤其城内开设线车和明达、志华出租车后,招手停车,随时可上下,群众十分方便。在乡村还保留冬季坐爬犁习俗。
【礼  节】  传统礼节,春节时见面作揖习惯在老年人中偶尔可见。少给老拜年、谢恩、吊祭长辈死者时仍有跪拜磕头礼。现代式礼节,见面以相互握手、见面说"您好"为普遍礼节。青年、情侣中有见面亲吻、拥抱之习惯。鞠躬礼,多为学生尊敬教师、长辈或吊祭死者时使用此礼。家来客,多说"欢迎"、"稀客"、"贵客"、"老友"一类话,客人则说"拜访你来了"、"打扰你了"、"串串门"一类话;客人走时主人常说:"多坐一会儿"、"再来玩"、"不远送"、"慢走"一类话,客人则说"不要送"、"请留步"、"有时间去玩去"等一些礼节性语言。学生、青年人见面时多说"你好",分手时多说"拜拜",并用手打着手势。
    【礼  物】  民风中年节、红白之事送礼物习惯较重。贺婚以钱款为主,少者50元,一般100元,多有千元、万元者。礼物有衣物、鸭绒被、毛毯、彩电、冰箱、组合柜、手表、相机、手机、厨房用品等。贺生子俗称"下奶",传统礼物有送鸡蛋、红糖、花布、童衣、被毯等,现代多赠钱款。看亲友、看病人一般以送水果、烟酒、罐头、饮料为多,有的赠钱款。一般年节多给小孩"压岁钱"。店铺开业有赠匾额,但多数赠钱款。
       【生  育】  传统多子多福旧观念现已淡泊,只生一个好、男孩女孩都一样新观念已被老年人、青年人所接纳。孕妇产前要做检查,除少数在家里请接生员接生外,多数到医院接生,而且流行剖腹产。孩子出生前,奶奶或姥姥要给孩子事先做好衣褂、被褥。传统习俗孩子出生后,产妇房门上要挂红布条,禁止生人、男人闯入。妇女"坐月子"期间不能下地。还有男人(丈夫)不进产房习俗。现代许多丈夫都在产房内陪伴妻子生孩子。旧俗孩子生下来3天后,亲友们要给孩子来"下奶",赠送鸡蛋、红糖、花布、衣服、钱款等。现代多在小孩满月后在家或酒店招待亲友,喝"满月酒"。亲友来后送礼表示祝贺。满月后习惯到姥姥家住几天,称做"挪臊窝子"。姥姥要给孩子脖上挂线(多在走时),边挂边说:"头上戴,脚上抹,不活九十九,也活八十八。"孩子回家后从脚上给抹下来。周岁时,要给孩子照相,买生日蛋糕。旧有姥姥做衣褂、姨姨织袜、姑姑做鞋习俗,今仍沿袭,但多买礼物相赠而不做。有的亲友还给小孩挂长命锁、手镯等以示祝福。
    【祝  寿】  旧俗,"儿的生日娘的苦日",给儿童过生日几乎年年如是。习惯给孩子买生日蛋糕、玩具、衣物等在自家过。但给老年人过生日却有年年过者有不年年过者,均根据条件而定。老年人过生日称"祝寿"。传统习俗50岁为大寿,有权势、有钱人家即操办庆寿。现代老年人过生日多在60岁、66岁、70岁、80岁开始大办。生日时间多以阴历为准。生日之前子女们要给亲朋好友发请帖,在家操办者要将室内美化一番,客厅中设寿堂,悬灯结彩,张贴寿字、对联等。书香门第、从政为官者还有送寿幛、书画、诗赋、寿桃等。寿字幛,中间为一个大"寿"字,周围排列99个小寿字,称"百寿图"。对联多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传统词句。庆寿者穿上高档服装,坐在正位。近年流行穿唐服,以示庄重、高贵。子女们多准备老人爱吃的美食佳肴。买生日蛋糕,插上小蜡烛,在音乐声中儿孙们同唱"祝你生日快乐"歌曲,请老人吹灭蜡烛,然后众人鼓掌以示吉祥。开宴时庆寿的老人先吃蛋糕,然后再分给子孙和亲朋好友们共享。习惯给庆寿老人敬酒,并说些祝福吉言。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万寿无疆"、"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庆寿老人在宴席上还要吃"长寿面"或者饺子。旧俗66岁过大寿要包66个小饺子,庆寿者要一顿吃完,一顿吃不完者下顿吃完。现仍有沿袭者。在酒店庆寿比在家庭要热闹。一般要摆宴十几桌甚至几十桌,请司仪主持、乐队伴奏、歌手唱歌助兴。前来祝寿者朋友、同事超过亲属,来者均随礼祝贺。
    【升  迁】  乔迁、升学、参军、晋升等喜庆活动,基本属礼尚往来。乔迁新居时,亲朋好友来祝贺,主人要招待祝贺者,称"燎锅底"。子女考上大学、参军,家长要摆酒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等,多在酒店招待,有的规模同结婚一样大操大办。有的晋级、晋职称后,同仁和朋友前来祝贺,主人也设宴招待,但范围小,并不声张。
    【丧  祭】  传统习俗仍在延续,有的随时代而变化。人死前亲友要给死者"送终",不管多远都要前来看一眼。人咽气前给穿上寿衣,俗称穿"装老衣服"。寿衣有五件、七件,有棉袄、棉裤、衬衣、大衫、马褂等。头戴圆顶帽,脚穿圆口布鞋。有的寿星虽无病,子女都将寿衣准备好,除夕夜晚还要穿一次,表示"得"。穿完寿衣后将死者抬到在地上用板子搭的"拍子"上,头朝外屋门口。一般请专事丧事的人来主持,俗称"出黑"。也有请喇叭手来吹奏,但多在乡村流行。死者口含铜钱、手拿打狗鞭子和打狗干粮、脚绊红线,头前供上糕点(馒头)、水果、"倒头饭"等供品,置灰色瓦盆烧纸,点燃三炷香、长明灯,还要用草编"五谷粮囤"。在大门口挂"椁头纸",表示家有丧事。孝子在房山头烟囱下站板凳背执扁担给死者指路,连呼三声"××,奔西南大路,阴光大道。"众亲人焚纸大哭"举丧"。然后到亲友家报丧,报信者不说"死",而说"老了"。亲友闻讯前来吊唁,有的送烧纸,有关单位送来花圈。孝子(女)身穿白布孝服,孙子辈在孝服上带一个红布条。其他晚辈亲属腰系白布孝带。一般停灵3天,旧俗停7天或更多时间的少见。在乡村还恢复报庙习俗,亲友排成一队,主持人手提水壶领着到土地庙(或庙旧址)哭报死者姓名、生卒日期,绕庙左右各3圈,并浇水、上供品,称送"浆水"。多三日三报庙。乡村习惯当日入殓,城镇死者停在医院里多出殡前入殓。入殓时给死者开光,将死者抬至棺罩(火化棺)前,用被单遮住光,孝子(女)在主持人的指挥下,用棉花醮酒为死者净五官。边擦边说:"开眼光,亮堂堂;开耳光,听八方;开鼻光,闻味香;开嘴光,吃猪羊;开手光,拿宝箱;开脚光,走天堂。"有的入殓时还把死者生前喜爱之物带在身上。开光毕,亲友上前看一眼,然后哭丧,将棺抬上灵车。出殡前一天傍晚,亲友还要为死者守灵。停灵医院者,在家里摆上供品、香、灯、照片,亲人守在供桌前坐卧守灵。出殡时孝子(女)执"引魂幡",亦称"灵头幡",上写"金童前引路,玉女送西方"。跪在灵车前,其他晚辈亲属跪在后面,孝子(女)摔丧盆后灵车启动,各亲友分乘送灵车跟随其后,花圈及扎彩(男扎马、女扎牛)装在最后一车。灵车走后,烧枕头、放鞭炮。途中撒黄纸钱,称"买路钱"。到火葬场后,先由工作人员给死者整容(象征性),罩上玻璃棺放在吊唁大厅里。吊唁大厅横额写有"×××同志(或先生、夫人)遗体告别仪式",玻璃棺放在彩花丛中。孝子(女)站在左侧,主持人、致悼词者站在右侧,亲友站在正面。主持人宣布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奏哀乐,全体脱帽默哀3分钟。接着由领导或知名人士致悼词,介绍死者生平事迹,悼词完毕全体向死者三鞠躬,瞻仰遗容并一一同孝子(女)握手志哀。瞻仰完遗容,孝子(女)、亲友上前看最后一眼,痛哭一场,然后入火化间火化。火化后由孝子(女)捧着与众人到火化场外焚烧炉前,将骨灰盒放在台上,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内,装入死者照片,摆上供品,焚香、烧纸,并将死者衣被放入炉中烧掉,将花圈、扎彩等焚烧。扎彩马(牛)身上披一件死者最爱穿、最好的衣裳,前边站一个牵马童,烧前先用针扎破马(牛)眼,剪断绊脚线,一同烧掉。戴孝者将孝带取下用火燎一下,带回去保存。完毕后亲友们向死者遗像鞠躬,孝子(女)向死者遗像磕头,然后将骨灰盒存放在息安殿。近年农村又兴起火化后将骨灰装入自制小木棺埋葬。小棺材大小随便,按旧俗要"煞扣"、"贴符"。多埋在自家田边地角或荒甸之中。挖墓坑称"打墓子",孝子要挖第一锹土留作压坟纸。墓坑挖好后四周用砖砌上,不留脚印,每角放一个馒头,称四平八稳。木棺放入后再放进长明灯各类供品(多塑制品),然后用水泥板封盖,填土堆圆坟,立碑。烧完纸丧事完毕,主人设酒席答谢亲友。习惯在门前置水盆,从墓地或火化场回来人要先洗手,然后用白酒漱口,吃一块糖。酒席上孝子(女)向亲友致谢并敬酒。丧事后不戴孝布,为表示守孝有的戴黑纱,百天即摘下。20世纪90年代后,县民政局在团山子建立公墓,火化后买墓地安葬者渐多。习俗,安葬3天后"圆坟",用三根秫秸弯曲插在坟上(或骨灰盒),再用红线吊一铜线称"上梁"。第七日称烧头期,要扎"望乡台"。接着还有三期、五期、百天、周年、三周年等祭日。其中以五期为重,传统扎彩有五盆花、车马、房子,现代扎彩有楼房、彩电、冰箱、轿车等。有女儿的,由女儿给扎(买)。祭日均烧纸、冥币、金元宝、香、蜡烛一类,上糕点、水果、烟酒等供品,献鲜花。
    【神  祭】  除夕供灶王、天地、家堂、贴门神、接财神,正月初五送神,正月十五送灯,二月初二祭龙神,二月十九观庙会,三月初三上已日,清明节上坟插柳,四月初八浴佛节,四月十八娘娘、关帝庙会,四月二十八药王生日,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供月,十月初一送寒衣,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上天,腊月二十七上年坟。传统神祭还有二月初十百花节、五月十三雨节、六月初六虫王生日、六月二十三马王生日、七月初七祭牛郎织女星等习俗,今少见。在民间尚有供胡、黄二仙神灵及三月三巫神出马等迷信陋习。民间供观音、娘娘、财神、关帝者较多,除神节之外,常以初一、十五焚香、上供祭日,也有日日焚香供拜者。有些商家、工匠为祈祷神灵保佑,还在店铺里供奉观音、财神、关帝。
    【祥  瑞】  祥瑞有吉祥物、吉祥语。吉祥物有匾额、字画、工艺品等,吉祥语尽是祝福之词、祥瑞好话。节日祥瑞,有龙凤呈祥、连年有鱼、纳福迎祥、合家欢乐、万象更新、吉祥如意、龙飞凤舞、丹凤朝阳、万事如意等。福寿祥瑞,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福星高照、福寿双全、松鹤延年、麻姑献寿、万寿无疆等。婚嫁祥瑞,有双喜临门、新婚幸福、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家庭幸福、早生贵子、观音送子、夫妻恩爱、敬孝老人、生活美满等。升迁祥瑞,有金榜题名、步步高升、官运亨通、前途无量、事业有成、一帆风顺、富贵在天、事事吉祥等。商业祥瑞,有买卖兴隆、恭喜发财、财运亨通、财源广进、一帆风顺、招财进宝、宝聚财丰、陶朱事业、地涌金泉、天开财府、端木生涯、济人利己、裕国便民等。门居祥瑞,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吉门永泰、紫气东来、诗书继世、勤俭传家、国恩家庆、景星唧云、诗书门第、忠厚传家、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登仁寿域、纳福禄林、圭璋世德、麟凤家声、祥迎福地、瑞绕吉门、福地长春、接福迎祥、神荼献瑞、郁垒呈祥、神荼郁垒、福地生金、绵远吉羊、人增福寿;积德栽培心上地,修身涵养性中天;耕读贻谋垂世远,孝慈立教肃家声;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两字,遵司马公家训只在积德一端。其他祥瑞,有五色线、荷包、葫芦、盘长、中华结、生肖牌、平安锁、刀斧具、十字架、毛泽东像章、关帝像、财神像、金蟾等祥瑞物,有的刻印在贺卡、画报、日历、玩具、器皿、首饰工艺品上;有的是友人赠送的字画、吉祥佩戴物。吉祥语多在见面时或宴席上、会议上临时而发。
    【禁  忌】  禁忌除部分具有科学一面外,多数是迷信、愚昧落后陋习。但因这些禁忌产生的历史久远,在人们头脑中扎根较深,不会轻易消失。所以,在提倡科学的今天,仍然部分地保留下来。首志对禁忌已作记述,本志仅作简记,并增补一些内容。饮食,吃饭时忌把筷子插在饭碗上。添饭忌说"要饭"。小孩忌吃鸡爪,说上学不会写字。小孩忌吃猪尾巴,说晚上身后有响动"后怕"。小孩忌吃鱼子,说上学后不会查数。小孩忌吃没见天蛋,说吃了见不了大事面。请客人吃饭、办喜事宴席菜忌做单数。满族人忌食狗肉。朝鲜族人春节忌食狗肉。蒙古族忌食狗、驴、马肉。回族忌食猪、狗、驴、骡、龟、鳖、蚌、蟹及无鳞、无脊刺和腹翅、形状怪异的鱼类。婚姻,订婚忌属相,即"龙虎一刀错"、"白马怕金牛"、"鸡猴不到头",属龙和属虎不能结婚、属马和属牛不能结婚、属鸡和属猴不能结婚。结婚日期忌定在单日,婚礼忌在下午举行。用的东西忌单,如忌燃单蜡烛、忌贴单喜字。忌黑白颜色,忌父母送亲,忌送亲人去双数。蒙古族忌黑、黄颜色。丧祭,寿衣忌双件,丧服忌红颜色,忌下午出殡。春节忌贴对联、年画、放鞭炮、供家堂、挂红灯、穿花衣服、请客摆宴。忌孕妇上坟地。行业,孕妇、寡妇忌上头船。建房忌大门对路口、忌大门对别人家屋角、忌门窗对别人家烟囱。语言,大年初一忌说鬼、死、完了、倒霉、吃药、有病等不吉利话。称谓上不直呼父母等长辈姓名。行为,正月初一忌扫地。正月忌剃头,民间有"正月剃头妨舅舅"之说。正月初五不出门,认为出门不吉利。姑娘(未出阁)忌磕头,民间有"姑娘磕头母家受穷"之说。满族忌戴狗皮帽子。到满族家做客,忌做西边。雨后忌小孩手指彩虹,如手指彩虹说是烂指头。忌小孩双脚踩门槛,认为不长个。忌大人双脚踩门槛,认为不吉利。过年时忌打碎盘碗,如打碎应说"岁(碎)岁平安"。
    【传统节日】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俗称过大年,既是传统节日,又是法定节日,国家规定初一、初二、初三放假3天。包括两周串休,假期可连休7天。春节前一天称"除夕",大尽在腊月三十日,小尽在腊月二十九日,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传统习俗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回来过年,有的是四代人团聚,其乐融融。腊月二十以后便开始办年,习俗有二十一洗被衣(做新衣),二十二把年办,二十三上西天(送灶王),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杀年鸡(还有上年坟),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走一走(看看还有什么要买的),三十晚上坐一宿。这些习俗在乡村仍在保留着。除夕日上午家家贴对子、挂钱、福字、年画、吉祥物(如门神),院内竖高杆挂红灯,室内挂各种彩灯,屋里院外呈现一派祥和景象。有的家中下午悬挂家谱,上供品,燃蜡烛,放鞭炮,焚香磕头,称"祭祖",然后吃晚饭。晚饭必有鱼,寓意"连年有鱼(余)"。除夕夜家家红灯高照、彩灯迷人。一家人围坐电视机旁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或嗑瓜子、吃水果、吃糖果等聊天,尽情玩乐,通宵达旦,称"守岁"。旧俗有手提红灯出门外接"财神",烧香、纸并磕头,将"神"接回家里过年。辞岁前发"大纸",焚香祭祖。年夜饭为吃饺子,多包芹菜肉馅,意为"勤快、勤俭"。饺子里包一枚铜钱或硬币,谁吃了谁有福。晚11时以后开始鸣放鞭炮、礼花,接着吃饺子,零点听新年钟声。少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压岁钱"。但不磕头者也给"压岁钱"。老少都穿上新衣服,特别是人人都要穿一双踩"小人"袜子,以图一年吉利。凡本命年者还有穿红背心、内裤、线衣裤、袜子、扎红腰带习俗。零点以后,打麻将、玩扑克、下象棋、听广播、看电视、跳舞者均有,活动热烈。初一为本家大拜年,多给族人中最长辈先拜年,然后互相拜年,见面都说"过年好"。初二、初三为姑娘、姑爷回门日,亲属间相聚,尽情热闹一番。初四为秧歌会演,男女老少上街看秧歌、逛街。初五称"破五",为春节过完一切禁忌破除。春节期间党政机关还组织领导干部"团拜",给老干部拜年等。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花节。家家吃元宵、挂红灯、燃放烟花。传统习俗在屋里屋外各个角落点小蜡烛(亦称"磕头了"),意为照亮每个角落、驱除鬼邪。县文化馆有时举办灯会、秧歌会、燃放焰火活动。灯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行,以十五为正日子。有时还搞灯赛、灯谜赛,参观参加者十分踊跃。放焰火有时在街心公园举行,有时在河畔举行,烟花五颜六色,变化万千,观看者人山人海。除文化馆外,企业单位有时也举办焰火晚会,既宣传企业声誉还丰富群众生活。看完烟花后,兴致未消的人们又奔向河岸滚雪、滚冰,意为滚去瘟疫,享受乐趣。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亦称端阳节,俗称五月节。家家挂彩纸葫芦、插艾蒿及香蒲,老年人还用金银纸剪成剪子贴在门框上,意为辟邪。小孩手脖系五色线,男女老少带香荷包,吃煮鸡蛋、粽子、凉糕、豆面卷子,给小孩买气球、玩具等。城乡居民无论男女老幼清晨都去野外踏青,是民俗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尤其是县城居民,几乎全城出动。在南大街通往公路大桥的路两旁,商贩密集,路上人流如潮,水泄不通,每年都有民警维持秩序。人们到河边后有的划船、采艾蒿、用河水洗脸洗头,意为除灾灭毒。青年人喜欢前一天傍晚就去野外踏青。多成群结伴而行,在野外点燃篝火,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吃着丰盛夜餐,尽情玩乐。商家也抓住时机,在河畔搭起帐篷,从事烧烤、小吃、照相、游戏等生意。夜晚呼兰河畔,一片灯火辉煌、喜乐欢歌、人声鼎沸气象。有时还举办赋诗会、歌会、舞会、戏曲演唱会等,有群众自发组织,也有文化团体组织。活跃、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亦称八月节。离家在外的人都回家与亲人团聚,回不了家的也在他乡遥祝亲人平安幸福。民间有"八月十五月亮圆,西瓜月饼敬苍天"之说,每当明月升起时,人们就将月饼、西瓜、苹果、香蕉、葡萄等盛在盘子里供月,全家人围坐一起赏月、吃月饼、吃水果,喜庆团圆,享受天伦之乐。
    立  春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俗称"打春"。《节气歌》有"打春阳气转"、民俗有"春打六九头"之说。虽然天气寒冷,但地上冰雪渐渐开始湿润、融化。习惯吃生萝卜,意为"啃春"。也有烙春饼习俗。
    人  日  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为人日子。初七为小孩日、十七为青年日、二十七为老年日,习惯吃面条,意为拴住腿不远走,也意味着长寿平安。
    添  仓  正月二十五为"添仓"日。早晨习惯用谷糠或小灰在院内撒些圆圈、方圈,内放米粒或铜钱,祈求一年粮食满仓。此俗今在老年人中尚存,但很少见。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此时冰雪渐消,天气微暖,"龙王"昂首,不久将听到雷雨声(但东北地区寒冷季节多拖后)。民间仍有用花布剪成圆块和剪断的麦秸串"龙尾",给小孩戴在肩背上,家家还吃猪头肉,以示吉祥、迎节气。习俗这一天要剃头,称剃龙头。
    清  明  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多在农历三月初,也有在农历二月末的。《节气歌》有"清明忙种麦"之说,春耕正式开始。民间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每年县内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园、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清明旧俗又称"寒食节",有住冷屋、吃凉饭习俗,今不见。
    庙  会  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为传统庙会日,尤以十八庙会最盛。庙会之日城乡男女老幼到庙上求神拜佛、烧香祈祷。有"求医治病"、求"生育子女"、来"还愿"、烧"替身"、带小孩"跳墙"、求"官禄"、求"学业"、求"财旺"等。每年庙会日,三光庵、福极庵人潮如流,香火缭绕,热闹非凡。庙上对施舍者还供斋饭,求拜者以此为荣。
    七  夕  农历七月初七称"七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晚由喜鹊搭桥在天河相会,由此流传"七巧"习俗。这天晚上妇女在院中摆上香案,供上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然后穿针引线,看谁手快,表明谁"乞"到"巧"了。此俗今有,但极少见。
    中  元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每年都要给已故亲人上坟烧纸。此日又是佛家举办盂兰盆会的节日,夜晚三光庵等寺庙在呼兰河上放河灯,诵经文超度亡魂。每次放河灯从晚7时起至10时结束,河灯似火龙漂燃十几里,十分壮观,许多男女老幼前来观看。普通百姓也在此时放河灯,以普度孤魂野鬼,寄托哀思。
    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此时正是深秋季节,空气清新,艳阳高照,是人们郊游、登高远眺的季节。此日又是老年节,县各单位组织离、退休老干部集会座谈,互相问候,还组织参观旅游及书画、诗歌比赛等活动。民间还有赏菊花习俗。
    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此时天气寒冷,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说,故有吃用大黄米或糯米等做的"腊八粥"之习俗,意在把下巴"粘住"。此俗今普遍在沿袭。
    送  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也称"送灶王"。晚上把供奉一年的"灶王爷"取下来,在锅台上供上灶糖,然后将"灶王爷"放在灶坑口前焚烧,意为送"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故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之说。供灶王之家要吃灶糖,意在粘住"灶王"的嘴,甜"灶王"的心,使其好话多说、坏话不讲,即"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此俗渐有恢复。
    【新节日】  新  年  公历1月1日为元旦,即新年,国家法定节日,放假一天。各机关单位在门前悬挂"庆祝元旦"、"欢庆新年"等匾额。
    冰雪节  属哈尔滨市地方法定节日。从1994年1月5日哈尔滨市第十届冰雪节起,每届冰雪节放假一天。
    妇女节  公历3月8日为国家法定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县妇联和各系统单位多组织广大妇女参加集会,表彰先进,观看文艺节目,赠送纪念品等。
    劳动节  公历5月1日为国家法定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原放假一天,1999年改为5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除县工会和各系统单位组织活动外,职工放假期间多串亲访友或出门旅游。各机关单位在门前悬挂"欢度五一"的匾额,晚间点亮装饰彩灯。
    青年节  公历5月4日为国家法定青年节,规定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县团委及县内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学校等多举办集会,表彰先进青年、优秀团员,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有时还开展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儿童节  公历6月1日为国家法定儿童节,规定13周岁以下儿童放假一天。城乡各小学、幼儿园都组织儿童、小学生集会,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举办文艺演出、书画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公历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国家虽没有列入节日之内,但每到节日来临各级党组织都举办座谈会、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等活动。党的领导机关及部门挂党旗和"庆祝七一"匾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公历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习称"建军节",国家法定节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每年召开军民联欢会、座谈会,走访慰问军烈属,开展"拥军爱民"活动及表彰奖励等。
    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简称"国庆节",国家法定节日,原放假2天,1999年改为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县内不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各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都挂有"庆祝国庆"匾额,悬挂国旗。有时晚间有焰火、文艺演出等。群众多在此日串亲访友、出门旅游或在家欢度节日。
    【其他节日】  圣纪节  为回族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时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三月二十日。相传此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纪念日。这天,清真寺内装饰一新,虔诚的信徒们前往寺内聚会、相互祝福,听阿訇念经、讲经、赞经、捐献"功德"。寺内则宰牛羊,备饮食招待教徒。
    开斋节  又称"尔代节"。阿拉伯文音译为"尔德?菲土尔"。回族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时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按教规回历九月为斋月。在二十九日期满时,由阿訇登高望月,以"新月"天象确定开斋时辰。如不见月,则封斋至三十日,次日即为开斋节。当日回族聚集在一起相互问候,并以炸面"油香"互赠祝福。此节,按政府规定有工作单位的教徒放假一天。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古尔邦"阿拉伯语"献牲"之意,为回族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时在希吉拉历的十二月十日。古代阿拉伯宗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梦见真主安拉启示他杀子献诚。随后真主感其诚用1只羊代替了他的儿子。此后伊斯兰教徒沿袭为宗教节日。当日教徒到清真寺请阿訇宰牛羊等,相互赠送,并一同念经,礼拜真主普降幸福。此节又称"小开斋"。
    复活节  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该教称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此日为天主教、基督教的节日,均举行大型活动。
    圣诞节  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为少年儿童喜爱的节日之一。头天夜晚称"平安夜",第二天称"圣诞节",第三天夜晚称"狂欢夜"。这天少儿们在父母的陪伴下要到商场买贺卡、奶糖、水果、彩纸等,回家制作圣诞树,装饰彩灯或蜡烛并点燃,以表示吉祥。还向亲友、同学赠送圣诞卡,以示问候。
    情人节  公历2月14日是西方圣瓦伦丁节,也称为"情人节"。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青年男女中流行,常见男士给女士送鲜花、巧克力糖或请吃西餐等。
    愚人节  公历4月1日为西方愚人节,进入20世纪后开始流行。以取笑、逗乐为主要活动,一些青少年采取突然向同事、好友、同学发问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对方答不上来或答错时,提问者将答案告之,并哈哈一笑了之。但参与者极少。
    母亲节  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西方母亲节,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多由子女给母亲买水果、糖、鲜花、吉祥物、衣物等表示祝福,多在青少年中流行。
    父亲节  公历6月第3个星期日为西方父亲节,20世纪末开始流行,但过此节者不多。一般由青少年子女给父亲买些喜爱的食品、烟酒、糖果、鲜花等,重视程度不如母亲节。
    其他庆典
    除婚丧外的其他庆典较少,只有婴儿满月、老人整寿及盖新房上梁时才召集至亲好友聚餐庆祝。主人招待酒宴多在家中自办,宾客赠送礼物或礼金,称"随份子"或"随礼",礼金数目几元到十几元。1990年后,庆典名目逐渐增多,包括子女升学、入伍、搬家、生意开张、生日等等,通知范围越来越大,礼金数额也越来越大,农村从50元到100、200元不等,城市多以100元起,3~500元甚至上千元均有,赠送礼物的已相当少见。人情类支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