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magazine:战略意味着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47:38

  战略意味着什么?

 

多日来,在好多场合研讨战略问题,先是一个成就斐然的上市公司,研讨专业化和多元化,我讲了一个观点,和老总达成了共识,管理是科学,有唯一答案,但管理也是艺术,没有唯一答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决策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是不仅一个方面,恰当时机做恰当事情,才是正确的。

这是一家国有企业,但是却一种特殊的国有企业,它的国有持股人非常大度,它的海外持股者也非常放心管理团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管理团队一心为股东着想,让股东满意。长达20年,做到这一点十分不容易。现在这家公司处于一个重要关头,原来的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找到一个蓝海让自己生存,但做了20年的行业内先进企业,捧的它无法脱身。我的看法是,战略是心智模式。在我看来,战略就是群策群力,就是一种思维方式,让企业为自己成为持续生存的组织而建立的思维方式。具体地说,第一、形成多数人共同的愿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股东与职工利益共同体,为企业持续存在而努力;第二、建立以工作条件为激励的环境,让人人觉得有成就感。以前我从老顾客角度讲过,成就感,它不是钱,而是思想的认同,如果一个组织可以让有贡献者上榜,那么就是对有思想者的最大激励;第三、公平的回报环境。有时老板并不清楚如何给予报酬,这方面的基本原则是,略略高于市场水平就是可以达到最大激励,另外,许多让职工自豪的安全感,声望也是激励。

第二讲战略的场合是管理学院的外事会议。下面是我发言的梗概:

各位同事,管理学院最缺少是什么?最缺少是管理,北大纵横到我们这里“纵横”,表明有人认为管理学院缺少管理,但是,北大纵横也没有研究管理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们以官僚主义机构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有着自己理想的之所,应该说,还有点小儿科。结论是钱白花,白耽误时间,最后搞了一个大笑话,就是管理学院不知道何为管理。为什么说缺少管理呢?先得回答,管理的最底层工作是什么?是管理制度建设,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基点,一是基础制度,就公开的制度。人们说管理学院缺少公开、公正、公平,三个当中哪一个最重要?公开最重要,因为只公开才可能被监督,才不敢不公正,也不能不公平。但是,管理学院缺少的公开的制度,很多问题就是少数决定,甚至形成了奴才制度,一层层包装,然后向下发号施令,遗憾的是,下边的人根本不卖帐,但是上边却不知道。管理制度建立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领导坚持,把一些经验、一些教训让一些愿意总结的同事概括出来,变成制度,对这些人进行提拔或奖励,后面的人就会继续努力。另一个重要的基点是战略,就是方向。方向不是一个说法,而是一个系统,先是有目标,然后有要素,要素主要是人才,特别是内部的人才。

就外事而言,管理学院已经不同于十年前的管理学院,外事工作已经为管理学院的三大战略任务,继续沿用以前的管理方法,期末开开会,发点钱安慰一下已经是时过境迁了,需要从根本上讨论,如何开展国际化。外事工作有三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科研的国际化,这是以前我们认识的,也是外事工作的中心任务,二是师资交流,以前也有制度保证,但是第三个方面-学生的国际交流,我们没有进展。必须要看到这种缺陷将我们资源浪费掉(假期里学校空着)。从管理上说,外事应该采取项目管理,以项目管理方式,列入财务预算,形成一个公平、公开的评审机制,用项目管理方法管理,凡事有财力保证,既可以减少老师的外事负担,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也不会出现因人因事工作的毛病。

既然外事已经成为学院工作战略工作,那么负责专业学位教育的人不到场开会就有问题,认证问题不只是填表,而是后面考评,工作重心的转移,没有专业学位的配合,就无法做到真正走向国际化。学院里每位老师都在为院里承担着许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责任心不是钱可以买来的,因为这些同事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创造力,为学校做事。其实许多同事的潜意识是,学校不是某个人,学院也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发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才有每个人的未来。

这就是我说的,心智模式即战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