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反应团体户外游戏:道法九要琼琯先生白玉蟾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13:57

金城2011-08-29 08:38:46 [举报]


道法九要
琼琯先生白玉蟾编


三教异门,源同一也。夫老氏之教者,清静为真宗,长生为大道,悟至於象帝之先,达之於混元之始,不可得而名,强目曰道。自一化生,出法度人。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近世学法之士,不究道源,只参符咒。兹不得已,略述九事,编成一帙,名曰《九要》,以警学道之士,证入玄妙之门,不堕昏迷之路,人人得道,个个成真,岂不美歟!琼山道人白玉蟾序。
立身第一
学道之士,当先立身。自愧得生人道,每日焚香,稽首皈依太上大道三宝。首陈以往之愆,祈请自新之右。披阅经典,广览玄文,屏除害人损物之心,克务好生济人之念,孜孜向善,事事求真,精严香火,孝顺父母,恭敬尊长,动止端庄,威仪整肃,勿生邪淫妄想,勿游花衢柳陌,勿临诛戮之场,勿亲尸秽之地。清静身心,远离恶党。始宜寻师访道,请问高人。此乃初真之士,当依此道行之
求师第二
学道之士,须是得遇作家,方可明真悟道;得遇真师,方可皈向,传道受法。须是日前揣度其师,委有妙理,源流清切,然后亲近,日积月深,恭敬信向。次宜具状齎香,盟天誓地,砍血饮丹,传授道书隐诀,秘法玄文,佩奉修持。虽得其传,不可便弃,常侍师门,参随左右,求请口诀玄奥,庶无疑难,自然行之有灵。尝闻高古祖师徒弟皈向者,纷纷然甚众。师按察徒弟之心中,有心行不中者不与之,不尽诚者不与之,五逆者不与之,及有疾者不与之,吏曹狱卒、始勤终怠者亦不与之。中有徒弟,若与师心契合,气味相投,随机应化,得度者当以愧心对之。忽遇师门试探弟子,难以难事,相付勾干,或中间不从所求,弟子且莫私起怒心。若生怨恨以貽咎,师之愆,阴过阳报,毫分无失。所得法中神明将吏,亦不辅助。岂不闻汉张良事黄石公,三进圮桥之履,公见诚心,乃传素书,后为君师。若求师者,当究是理。道法之师,始终心意如一,弟子始终亦如一,进道自然无魔。所谓弟子求师易,师求弟子难,诚哉是言也。
  • 金城2011-08-29 08:39:06 [举报]


    守分第三
    人生天地之间,衣食自然分定,诚宜守之,常生惭愧之心,勿起贪恋之想,富者自富,贫者自贫,都缘夙世根基,不得心怀嫉妒。学道惟一温饱足矣。若不守分外求,则祸患必至。所谓颜子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者,贤人也。学道人若外取他求,则反招殃惑也。道不成而法不应。若依此修行,法在其中矣。
    持戒第四
    夫行持者,行之以道法,持之以禁戒。明其二字端的,方可以行持。先学受戒持斋,神明自然辅佐。萨真人云:道法于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彻心寒。千载铁树开花易,一入酆都出世难。岂不闻真人烧狞神庙,其神暗随左右,经一十二载,真人未尝有纤毫犯戒,其神皈降为辅将。真人若一犯戒,其神报仇必矣。今人岂可不持戒,更当布德施仁,济贫救苦。昔旌阳许真君,一困者为患,其家抱状投之於君,君闻得疾之因,乃缘贫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钱封之于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开之。回家,患者开牒得钱,以周其急,其患顿愈。济贫佈施则积阴德,行符之人则建功,皆出於无心,不可著相。著相为之,则不是矣。若功成果满,升举可期矣。
    明道第五
    夫道者,入圣超凡,福资九祖,逍遥无碍之乡,逸乐有玄之境,聚则成形,散则为风,三清共论,玉帝同谈,不属五行,超离三界,此乃证虚无之妙道。欲登此道,先修人道,去除妄想,灭尽六识,明立玄牝根基,须分阴符阳火,如鸡抱卵,出有入无,功成行满,身外有身,仙丹妙宝,随意自取,玉室金楼,随心自化,呼风叱雨,坐役鬼神,嘘气可以治病,点石可以为金,不与凡同,奉膺天詔,证果真仙矣
  • 金城2011-08-29 08:39:21 [举报]


    求师第六

    夫法者,洞晓阴阳造化,明达鬼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行符咒水,治病驱邪,积行累功,与道合真,超凡入圣。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在狐疑。欲祈晴救旱,先择龙潭江海、碧壑深渊,云龙出没之地,依法书篆,铁札投之。如不应,方动法部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祈晴之事在乎诚心静念,运动暘神,召起冯夷风部之神,扫除云雾,荡散阴霾,易歉为丰,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应之随手。驱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审究真伪。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当以诚心召将而驱之。若传人不一,闻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歷而馘之。若遣祟,切不可发送酆都,没后恐有连累,戒之慎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细察其病证,此当给以符水治之。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臟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或嗜欲失节,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气侵则成病,以我正真之气,涤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若患者执迷邪道,可方便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满而证仙阶,而为妙果歟
    守一第七
    近观行持者,间或不灵、呼召不应者,何故?初真行法者累验,广学者却不如之,此非法之不应也,缘学者多传广学,反使不能纯一,分散元阳,登坛之际,神不归一,法不灵应。岂不闻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灵。今志於行持者,必当守一法,而自然通天彻地。不知守玄抱一为最上功夫,但耽於广学,反不能纯一矣。盖上古祖师,虽有盈箱满筪灵书,留之引导凡愚,开发后学。不知师心自有致一之妙,不教人见闻,鬼神亦不知其机,用之则有感通。且法印亦不可多,专以心主一印,治一司,专用一将,仍立坛靖,晨夕香火崇奉,出入威仪,动止恭敬,诚信相孚,自然灵应。切不可疑惑有无,昧於灵台。须是先以诚敬守之,必获灵验。斯为守一之道矣。
  • 金城2011-08-29 08:39:32 [举报]


    济度第八
    学道之人,洞明心地,不乐奢华,不嫌贫贱,不著於尘累之乡,不漂於爱河之内,恬淡自然,逍遥无碍,尘世和同。先当行符治病,济物利人。此可拔赎沉沦,出离冥趣,先度祖宗,次及五道。以我之明,觉彼之滞;以我之真,化彼之妄;以我之阳,炼彼之阴;以我之饱,充彼之饥;超升出离,普度无穷,斯为济度矣。
    继袭第九
    学道之人,得遇明师,传授秘法,修之於身,行之於世,人天敬仰,末学皈依,愧非小事,当知感天地阴阳生育之恩,国王父母劬劳抚养之德,度师传道度法之惠,则天地国王父母师友,不可不敬,稍有违慢,则真道不成,神明不佑。道法既得於身,道成法应,可择人而付度之,不可断绝道脉。须是平日揣磨,得其人可以付者付之。苟非其人,亦不可轻传也,罪有所归。若得人传授,但依祖师源流,不可增损字诀,忠孝之心相契,切勿生人我之心。弟子若负师,天地神明,昭然鑑察,毫分无失。师伪,弟子亦然。若无人可度,石匣藏於名山福地、海岛龙宫,劫运流行,自然出世。予感天地父母生化之恩,诸师传道教训之德,将其所得,册成九事,以警后学。若修身立己,积德累功,上体天心,下利人物,行道成真,超凡入圣。伏望见闻,咸希观览。琼山道人白玉蟾述。
  • 金城2011-08-29 08:39:44 [举报]


    学道第一步习诵《三官经》

    作者:香机道长 
    上元天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玄都元阳紫微宫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万众。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福被万灵。主众生善恶之籍。恩覃三界。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蠢动咸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九炁赐福天官。曜灵元阳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地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青灵洞阳。北都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极四维。吐纳阴阳。核男女善恶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众生录籍祸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离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万罪。群生父母。存没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灵青虚大帝。青灵帝君 
    下元水官宝诰 志心皈命礼 
    旸谷洞元。青灵宫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灾大会。劫数之期。正一法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无为教主。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济无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灵洞阴大帝。旸谷帝君 
    我们最初接触道教经典大多都是《老子》《庄子》一类,往往因其意义晦涩难以真正读通,再者市面上的翻译书籍又多是文人笔调,以阶级、思想、主义而划分,更令人难以琢磨,我们不禁会问神仙第一步究竟是什么经典呢?什么才是能实学实用的基础经典呢?先生们说古之先贤大部分从《三官经》开始,它就是求道阶梯的第一步。 
  • 金城2011-08-29 08:39:57 [举报]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大致称赞的是‘三官大帝’的福德及神通妙用。道家最讲究一个‘用’字,而合适之用往往称为‘妙’。‘三官经’之妙我们则完全可以从其经名得知一二,‘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一本经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区区一千余字就有这么大的效果? 
    起初的朋友往往不信我这句,都说:太玄!太玄!不实际。可我接下来说的都会让他们信服不已。 
    我国信奉‘天地水三官’的历史悠久,《仪礼》《觐礼》就有;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这是我国先民服王道而尊道理神的表现,天地是养育生灵的父亲,而河水是滋润万物的母亲,如何能不尊不敬呢? 太一生水篇开题就以“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这还不能说明么! 回头在说《三官经》的妙处,经文主体第一段: 
    “尔时 
    救苦大仙 在大罗天上 九气紫微天宫 上白 
    道君曰 集会三元 天地水官 三界四府 众圣曹官 考较司 同诸仙众 讲说经法 救拔众生 放大光明 照见天下 万国九州岛之地 江河湖海之内 阎浮世界之中 受苦众生 造恶非善 广结冤雠 多行不足 财交弗明 不敬天地日月三光 呵风骂雨 欺神灭像 瞒天昧地 亵渎圣贤 不敬父母 叔伯六亲 奸盗邪淫 不忠不孝 非礼非义 断绝往来恩路 不敬五谷 秽污遭贱 不行正道 大斗小秤 明瞒暗骗 横言曲语 白日咒诅 怨天恨地 不恤己身 不修片善 天不容 地不载 致生恶毒 多起瘟疫 多招讼非 轻重难逃 故作事因 得此苦报 恶难临身 无处解释 ” 
    开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举头三尺有神明,而神明就是我们人类对错的考较者记录者,同时也说明了此经的由来。 其后更是直接明白的描绘出人的种种恶习,告诉我们受苦众生的因果来由,从正面说他是一种批评,这种批评很直接很了当,从侧面来说他也是我们活在世上的戒条,以上诸多错误过失,或一或二或三四我们都自觉不自觉的触犯过,这也是造成我们生活中种种痛苦,不顺的主要原因。
  • 金城2011-08-29 08:40:11 [举报]


    “于是 
    救苦大仙端简 上告 
    三元 天官曰 善哉善哉 此等众生 遭刑苦难 若有善男信女 皈依三元 斋戒三年圆满 命道转诵此经 三五十遍 千五百遍 踊跃忏悔 悔过愆尤  
    道君曰 即有 
    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于是告下  
    三元天尊 即驾五色祥云 行九气清风 至都会府 云台山上 放大毫光 广大惠力 无边法显 济民救苦 福应万灵 诸天升降 除无妄之灾 解有雠之愆 赐千祥之福 脱九厄之难 离三途之苦 痴蠢康泰 削去原罪 拔除冤根 永消愆尤 父母存亡 沾恩离苦 四生六道 饿鬼穷魂 孤魂野鬼 九玄七祖 未离地狱之中 存亡众生 杻械枷锁 囹圄闭塞 于是 
    地官 至七月十五日 即与狱囚地狱 受苦众生 除罪簿 灭恶根 削死名 上生籍 已去提 未去提 已提至 未提至 已结证 未结证 已发觉 未发觉 逢赦除之  
    地官曰 五刑十恶等罪 永不赦除  
    天尊言 龌龊龃龉 蛇牙虎口 心如锥刀 恶毒之人 鬼眼鬼心 多计巧言 拱瞒痴愚 蠢子何知 割他肉不念他贫 只念己富 肥家润身 使心用心 返累已身 心根结成 罪根难灭 贪财利已 天雷霹雳 瘟气流传 缠害身体 冤愆相并 并及子孙 于是救苦大仙 再告天官  
  • 金城2011-08-29 08:40:32 [举报]


    天官曰 转诵此经 至满千遍 大作踊跃 悔过愆尤 断恶修善 即有地官赦罪 所有恶孽愆尤 俱一赦除 心心忐忑 尽一皈正 恍恍惚惚 耳目心定 神魂安静 精神复旧 罪灭福生 无量功德 其福无边 道君曰 世间众生 招瘟惹灾 毒气流行 众生染着 偕是造恶非善 冤雠相并 致生恶疾 淹延未愈 若诵此经 病即痊愈 若诵经者 至端阳中元之日 即有三元 追回行瘟等众 考较轻重等罪 俱一赦除  
    水官曰 世间夫妇 命犯孤辰寡宿 刑害绝嗣 皆是前生不施 今生受之 若有善男信女 晨夕好静 沐浴烧香 燃灯诵经 修斋布施 悔过消刑 便生端正 有相之男 聪明富贵之子 声镇五湖四海 宿世今生 故作误为 谋财负命 今世为儿取命化财 女人妊娠三朝五日 不行分娩 或在身儿亡 生下儿亡 三六九岁儿亡 十一五岁儿亡 一日一夜 万死万生 俱是冤愆相临 化目化财 骗协财物 化为畜生 若有善男信女 发心施财 斋戒沐浴 转诵此经 悔过愆尤 即使愆尤永释 人鬼分离 产生无难 母子双全 关煞无刑 生长成人 利益双亲 经力宏深 祈福福至 禳祸祸消  
    天尊言 雠人永泮 冤家债主 自消自灭 孤魂等众 九玄七祖 四生六道 轮回生死 出离地狱 即往东极天界 救苦门庭 救苦地上好修行 只有天堂无地狱 阎王一见 不敢高声 童子夜叉 擎拳拱手 牛头马面 总尽皈依 一十八重地狱 狱狱逍遥 三十三天天宫 宫宫自在 超生天堂之境 即无地狱之声 出离地狱 永离苦难 径往人天 超生净土 快乐无量 一去一来 无挂无碍 
  • 金城2011-08-29 08:40:42 [举报]


    水官曰 天下众生 星辰不顺 运限迟留 凶曜冲并 多生疾病 或瘟病相侵 或痢疾疮毒相侵 或肿毒疥癞相侵 气候喉疸相侵 咽喉风毒相侵 泄泻风痰相侵 祖冢瘟气相侵 住基风水相侵 邪师败圣相侵  火眼痨瘵相侵 吐血蛊毒相侵 白日咒诅相侵 刀兵火盗相侵 水渰颠狂相侵 吊颈枷锁相侵 秽门闭瘴相侵 年月日时不利相侵 斫伐坛庙树木相侵 挖坑动土相侵 开基开沼相侵 添新换旧相侵 修前整后相侵 疟疾疹疾相侵 瘟灾瘟气相侵 官符口舌相侵 致生恶疾来缠 众生染着致于丧亡 若诵此经 即使恶疾不缠 吉星相护 凶曜退散 万祸冰消 千祥云集 经通天界 福临人间  
    天尊言 天下众生 江河湖海 舟航商贾 风波汹涌 惊惶忧惧 若诵此经 皈依天地水官 水府众圣 即使风恬浪静 水途安妥 舟航稳载 绳缆坚牢 所谋顺遂 诸圣拥护 万神锡福 于是 
    学道人念到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说《三官经》是学道的第一步了,宝诰中明确了‘致诸仙升降之私。除无妄之灾。解释宿殃。脱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赖’人们未入道况且不能做如斯种种,而我们选择入道更不得不为过去的罪过‘买单’,这单不得不买,买了就能消灾延寿,买了就能赐福赦罪解厄,身上的污垢少了,自然烦恼少了,阻碍少了,我们入道也就轻松了许多,俗语说,祸去则福自来也。更使得信力不足,用心不纯的人望而生畏,先生说学道是枯燥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如果没有‘恒心’‘信心’‘勇心’是根本无法成就的,所以祖师定下入道须诵五百遍三官经,这500的经文就是一个开始,一个小小的试金石。故曰:《三官经》为学道之第一步。以上所说都是我个人的体会,真是无虚,实实在在的好处你能看见。 
    愿大众都能称颂此经。 
    二零零八年仲月二十三恭书于海上黄庭 
    香机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