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ad使用说明书:常青上课的推荐书目 - Atrain.cn茶馆 - 中国建筑考试论坛 注册建筑师|建造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7:08:14
常青上课的推荐书目推荐书目, 常青, 上课 这是上学期常青上课的推荐书目(05-06年的大四中建史),期末考试时总结了一下,并且都有主要内容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建筑十书 Vitruvii
“建筑物必须能满足坚固、实用、优美三大要素。”这句出自维特•鲁威上书奥古斯都大帝的名言,成为千古建筑的原则。而此书中许多看法,至今仍值得学习与称道。
第一本 总论建筑的定义、建筑的价值、建筑的基本规则、建筑造形的构成元素、建筑的地域性、建筑上常用的几何原理等等建筑师训练、建筑的要领、范围、筑成的基本知识为主。
第二本 论建筑材料性质、建筑制图与实体模型,讨论砖、砂、石灰、火山灰、石、木材与长在不同高度之枞树在建筑上的使用。
第三本 庙的规划、种类柱式比例为主。讲解柱子在建筑上的比例、对称与架构:用柱子支撑建筑的重量为后来罗马建筑的特征。
第四本 庙、神殿的柱的细部和妙的格局、朝向为主,论建筑的装饰、风格:内外的搭配、道路规划等。
第五本 建筑类型的介绍,论公共建筑:包括议会、监狱、戏院、澡堂、港口等。
第六本 住宅、农舍、房屋的方位,论民宅与气候的关系。
第七本 建筑颜色
第八本 水与建筑
第九本 建筑与星象、宇宙间的关系,为天文学的观测仪。
第十本 建筑机械与攻城的机具,论建筑缺陷的成因,维修的方法,包括抬高水位、水车、水轮、水帮浦、水乐器、测量仪、投石器、发射台、围城台、两栖登路船、防御法等工程,并指出建筑缺陷最主要在于〞水〞的处理不良,则么处理水的问题等等。

2.走向新建筑 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1887~1965)强调以数学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体现技术的原则。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几乎成为二十世纪现代建筑运动的宣言。这本著作内容庞杂,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前后矛盾之处(这正反映了柯布西耶建筑思想转变的过程),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50年代以前,柯布西耶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他在书中提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运用现代技术,创造居住空间上的最大效率,进而设计规划了巨型的居民公寓,使他的“居住机器”能够最大限度地容纳人口。在具体的设计中去除传统的繁文缛节,大量采用平直的线条,其建筑常常以贯穿整个立面的一行行平行的窗户为标志。这样的房屋,真就像机器一样,可以凭预制件“搭”起来,横平竖直。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赞者称之为简洁,弹者讥之为乏味。
50年代以后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教堂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他认为建筑往往被“贬低到仅仅有功能用途的水平”“这仅仅是构筑物,不是建筑。建筑只有在产生诗意的时刻才存在,建筑是一种造型的东西。”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理解,朗香教堂并非违背他自己制定的现代运动的正确方向,相反正表明了他逐步地接近了他所追求的现代运动的目标。
一、受影响的学派与建筑风格
1. 意大利文艺复兴Palliadio的古典「模矩秩序法则」:
利用模矩的多重关系来打破完整的矩形,对于人类相对度量/旋律的探讨。
2. Garnier的「工业城市」理论:
区分使用观念,建立一座依工厂、文化、生活分开的城市。
3. Perret的「结构理性主义」:
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塑性运用(自由平面),其建筑语言及形式强调「古典理性主义」与高直式特色。
4. 立体主义:
此理论将物像经由分析而再重组,如此建立一个「新视觉」的崭新观念。其中立体的拼贴性与透明性,体与面的自由处理与配置关系,为建筑上面的特色。
5.「德国工艺联盟」中的Bahrens:
对于古典形式的转换,强调古典与现在造型的形式强化与对话,同时在传统语汇中寻找新的材料语言,并将纪念形式在现代建筑中表现与现代化,创造了现代性的新话汇。
二、提出的建筑理论
1. 二元性概念
源自于「摩尼教」世界观,同时呈现两相反方向之手法,如同「虚与实」的对比。纯粹主义(建筑的几何形体化)与自由雕塑的表现主义对比。
2. 新建筑宣言
融合古典(Palladio)之模矩精神及黄金比例与「纯粹主义」中的现代机械美学﹔提出住宅机器的概念,说明「房屋是住人的机器」,强调建筑须遵循用途和机能的原则,强调空间必须遵守计划配置。
3.「新建筑」五原则
A. 底层挑空 ─ 独立基础的柱子架空底层(自然与空间的穿插与渗入)
B. 自由平面 ─ 承重柱与墙分离(墙无需支撑上层楼板)
C. 自由立面 ─ 立体主义的层次性、透明性、拼贴性(可以独立于主结构)
D. 水平窗带 ─ 横向的长窗于柱间展开,窗户水平的环绕四周;强调穿透性;结构系统的合理表现
E. 屋顶花园 ─ 将公共空间与自然于屋顶结合
4.「光辉城市」(The Radiant City)
社会主义的生活共居模式,单元模矩化;前身概念是Charles Fourier的工业世界(1829)与自己的「马赛公寓」;其放弃原本环绕街廊的「公寓大楼」而取代以规律退缩而直线进行的居住形式,以利于标准化生产,单元亦有花园露台及二层楼高之空间,如此便可利用一连续带状居住形式,以工业化模矩完成一种「最大弹性住宅」为空间准则

3.建筑空间论《Architecture as Space》Bruno Zevi
意大利现代建筑大师塞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一书中郑重宣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意] 布鲁诺•塞维 著,张似赞 译,《建筑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布鲁诺•塞维以广以空间概念的角度详尽论述了建筑空间的各个范畴,从历史分析和认知、释义的角度揭示了空间与建筑之间辩证的性和关系。书中作者重点讲述了内部空间对于建筑的实际意义以及对人类生活的相关影响。建筑的特性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以中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建筑艺术并不在于形成空间结构的那部分长、宽、高的总和,而在于那空的部分本身,在于被围起来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所能提出的对建筑的最确切定义,必须是把内部空间考虑在内的定义。美观的建筑就必须是其内部空间吸引人,令人振奋,在精神方面使我们感到高尚的建筑。建筑的内部——围绕和包含我们的空间,决定了建筑物审美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这毕竟是合乎规律的。建筑不单是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认识的一种反映,而且还是生活方式的写照;建筑就是生活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4.符号象征与建筑 Geoffrey Broadbent(暂无)
(英)勃罗德彭特(Geoffrey Broadbent)、理查德•本特(Richard Bunt)、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合著,《符号•象征与建筑》(Signs, Symbols and Architecture),John Wiley & Sons Inc,纽约-伦敦,1980年;乐民成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年5月。

5.时间•空间•建筑
《空间、时间与建筑》全称《空间、时间与建筑――一个新传统的成长》(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理论家、历史学家之一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的经典巨著,是论述现代建筑发展的标准作品。该书用比较方法来研究历史;用空间概念来分析建筑;用恒与变(Constance and Change)来揭示发展的本质;用大历史衬托具体建筑现象,又用具体现象的深刻分析来呼应时代;种种直笔与曲笔的结合,共时与历时分析的结合使人在雄浑的历史感中体会建筑真意。
第一部分 ―― 历史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 ―― 我们的建筑遗产;
第三部分 ―― 新潜能的演进;
第四部分 ―― 建筑中的道德要求;
第五部分 ―― 美国的发展;
第六部分 ―― 艺术、建筑、结构中的时空;
第七部分 ―― 19世纪城市规划;
第八部分 ―― 作为人类问题出发的城市规划;
第九部分 ―― 城市规划中的时空。

6.建筑的复杂性、矛盾性Robert Venturi
自从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1966年发表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以来,出现了后现代派与现代派的对立,引起了建筑界的大震动。1982年,文丘里作了题为《历史主义的多样性、关联性和具明性》的讲话,要与后现代派划清界线。他认为现代运动奠基人“适应他们时代的需要,进行了正主的革命”。而当今的现代派则是“失和歪曲延续过主”。所谓的“失误和歪曲”就是“国际式”的“单一的工业词汇”。
格罗庇斯在《新建筑与包豪斯》一书中说:“如果想要摆脱由抄袭风气或错误理解所导致的实利主义和错误口号的控制,以维持原来的目标,那就必须从内部加以澄清。”一些吸引人的字句,像‘功能主义’和‘适用=美观’,起到将‘新建筑’的正确评价扭向肤浅的渠道或使之完全片面化的作用。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及《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两篇文章中,着重点放在澄清“少即是多”“形式追随功能”“装饰即罪恶”等“吸引人的字句”上。
一、多与少本当因时而异
“方盒子”在现代运动之初是运用新手段,满足新功能所创造的新形式,代表着“新建筑”运动的方向。然而,随着现代运动的发展,新建筑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后,情况就向反而转化,形体简洁、净化得一无所有,“方盒子”则是“把过去的‘创新’变成枯燥无味的翻版。”在这种单调贫乏的环境中,文丘里发出了“少就是厌烦”的感叹,同样也是合乎情理的,多与少本当因时而异,对“方盒子”的态度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把“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绝对化,以此来否定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与继承性,是当今现代派的歪曲和失误,他们喊着“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干的却是把复杂多变的内容束缚在单一僵死的躯壳之中。文丘里正是针对着这种偏颇,“强调形式和功能之间的矛盾和区别,允许形式和功能各行其是,而使功能成为真正的功能。”文丘里提出“形式与功能分离”,是以“使功能成为真正的功能”为前提的。
三、拒绝装饰也是罪过
文丘里并不认为装饰仅仅是形式。他说:“在建筑形式和符号之间的摆动平衡中,我们此时倾向于符号。”这里所说的“符号”,指的就是传达历史信息,从而使建筑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空间工具的“装饰”。他主张“嵌饰作为一种符号来使用,即它的功能基本上不是结构性和空间性的”,而是“两维和绘画的形式”。他认为:“象征性构件(指嵌饰----本文作者注)比起形式,特别是比起结构技术构件来更加灵活,更易采纳。它们较少受到使用、造价和物理稳定性的限制、以及标准化的束缚……。”
复古主义者不承认现代技术形式很难和历史的象征形式协调起来的现实,硬要用钢筋混凝土去再现“大屋顶”这种木构形式;当今的现代派又由于全面拒绝装饰,从而丧失了传达历史信息,使建筑达到多样化的重要手段。文丘里克服了这种片面性,他认为装饰是达到历史主义的多样性,关联性和具象性的手段而重新给予了肯定。
由于材料及施工方法的改变,历史上的建筑形式风格,往往不可避免地只能在装饰上传递信息。被誉为石头的史诗的希腊建筑,楣石上的梁枋、瓦挡都是传达木构信息的雕饰;以拱券为特色的罗马建筑,石质的柱式也仅仅是一种装饰,也就是所谓券柱式;我国砖塔上的层层密檐,也是由木构的飞檐斗拱等空间结构演变而来的两维的雕饰。我们的先辈尚且有胆识,有才华为我们流传下来丰富的历史信息,而拥有无比优越的技术手段与艺术技能的我们,怎能作茧自缚而拒绝装饰?!由于时代的前进,我们不再喜爱那种繁琐累赘的装饰,但我们可以创造与我们时代相称的装饰。当然,如果把装饰的作用夸大和绝对化,是同样还要走向反面的。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头;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文丘里(Robert Venturi)

7.后现代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 CHARJES JENCKS
导 读 —— 再生之死
提到正当后现代主义建筑征服了全世界以后,许多人却宣布了它的死讯。后现代主义在一片热情中诞生,然后过度迅速的成熟,并且被庸俗化、被大量的制造。由于自30年代末期以来,现代主义就一直受制于专业和学术的束缚,因此死亡的观念可以让我们从正统的极权中得到释放。建筑可以再次以文脉、心境、文化、装饰……任何建筑师或业主关切的事为基础。
多元主义对抗单一主义
后现代主义网略 (明确的共识,或是相同的以多元和复合为中心的思考或启发模式)
什么是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对多元主义和复杂性有更多的关切。后现代建筑所包涵的比其被视为一个多层次语言的观念更多,以一种多变的来穿越品味的光谱,因此他寻找一种彻底的折衷主义(eclecticism),或多元符码,简而言之,就是在寻找合适的再现内涵。亦即将建筑形式视为可被大众了解的沟通符号,是与「装饰」、「文脉」及「历史幻觉」相关切。『后现代主义警觉于建筑是一种透过符码的语言,这种符码因此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建筑师与业主的复杂关系再次部分地牵涉了复杂性的科学─符号学(semiotics)』

第一部 现代建筑之死
建筑危机 建筑的危机不在于一个因素,而是在于建筑产制系统中的十一项系统的因素:1.经济领域 2.动机 3.晚近意识形态 4.地缘 5.业主与建筑师关系 6.规模 7.建筑事务所闗系 8.设计方法 9.会计 10.建筑型态 11.风格
单价形式 作者提出密斯?凡德罗及其追随者以少数材料、直单一的几何呈现的建筑外观,是历来最“单价”的系统。这种简约的风格被标榜为理性的(它并不经济)、一体化的(它只适用于少数用功)。这种玻璃-钢盒子己经成了现代建筑做最常用的单一形式,而且标示了全球的「办公大楼」。『作者用反讽的方式书写对于一体化的不适与不认同』
单价形式主义和偶然象征 顶尖的现代主义者愈来愈投入于「隐喻的滑动」,这些建筑师应该提供基本的人文价值:场地、认同、性格、归属。如果我们用的是基于机械化隐喻的语言,如何达到这些?
单价内涵 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不想再扮演社会裁缝师的卑微角色,意欲扬弃那种「腐化的统治品味」而成为社会新秩序中的医生、领袖、先知,然而他们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秩序呢?

第二部 建筑的沟通模式
建筑从古至今原本就具有沟通的基本功能,但是国际式样却将此功能遗弃,Charles Jencks将建筑的沟通模式整理如下:隐喻 词汇 句法 语意学

第三部 后现代建筑
Charles Jencks将历史主义视为后现代建筑的开端,因为人们开始厌倦现代主义建筑的单一化、枯燥乏味布袋任何意义的建筑形式。以历史主义为开端的后现代建筑有以下六种风格:1、直接复兴论 2、新方言(以一种现代主义和十九世纪砖建筑混血的姿态) 3、特定主义+都市主义者=文脉 4、隐喻与形而上学 5、后现代空间(后现代空间边界不明确,局部与整体的转换关系不受限、暧昧、不理性。 引申:中国式的庭园空间暧昧且永远都变化之中。这一点,后现代主义与之相似。如同一个悬宕的迷宫,在事件中的最终秩序,漫无目的的方向从来不会到达一个绝对的目标。后现代建筑也许各方面丰富性和暧昧性都在中国式庭园一样,却无法以同样的精确来表述意义的深度。) 6、彻底折衷的主义(善用所有沟通方法——极端的简约化、隐喻、象征、空间和形式)
迈向彻底的折衷主义,第三版,1981
后现代主义建筑试图沟通的、双重符码的、将传统或本土符码与现代符码相融混。
我们可以把选择风格的依据分成三种:建筑物所要遵守的文脉、必须经由风格强化的功能,以及居住者的文化品味。
综合体:后现代古典主义,第四版,1984
后现代古典主义是一种属于大众的建筑语言,建筑师将隐喻、装饰、色彩、传统、来和大众沟通,而且是一种『新再现』的沟通模式。
后现代古典主义是一种自由的折衷主义,是一种与其它风格并存的类型。简而言之。它是多元主义的领先部门,而多元主义又被视为必要的沟通工具。
新杜斯坎主义─功能模式 新再现─沟通的模式 抽像再现─表现的模式
后现代主义形成传统,第五版,1987
在俗丽和文化深度间的后现代主义,第六版,1991
第六版更新的内容包括现代主义建筑与其使用者的在沟通上的失败,以及后现代主义者以更丰富、更广泛共享的语言--后现代古典主义设法克服此一挫败的企图。
迪斯尼拥抱后现代 都市超大建筑 村庄规画的典范 朝向微妙的都市主义
本书的最后一个版本写于1987年,以一个恼人的注释结尾:后现代主义的商品化。
后现代主义义建筑:试图将沟通的、双重符码的、传统的、或本土的与现代符码相融合而成。透过历史、文脉相互融合。
后现代建筑是1970年代西方的建筑理论,提出建筑除了机能向度外的其它向度的考虑(历史向度、文化向度、说故事、叙事…),后现代建筑论述终于唤醒了大家对于建筑中的象征意涵、文化意涵向度沈睡记忆,后现代主义建筑自然应运而生。

8.城市建筑
罗西城市建筑理论关键点:理性主义类型学和“类似性城市”的思想
罗西在《城市建筑》中提到,城市依其形象而存在,是在时间、场所中与人类特定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实形态,其中包含着历史,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同时,场所不仅由空间决定,而且由这些空间所发生的古往今来的持续不断的事件所决定。而所谓的“城市精神”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中,一旦这种精神被赋予形式,它就成为场所的标志符号,记忆成为它的结构引导。于是,记忆替代了历史。由此,城市建筑在集体记忆的心理学构造中被理解。而这种结构是事件发生的舞台,并为未来发生的变化提供了框架。他自文丘里的历史文脉后又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场所精神。在历史文脉中,创造性的建筑设计可使事物再现其岁月流逝所失去的东西,它以一种异化和同化的作用过程,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而这正是“场所精神”的本质所在。(引申:“十人小组”成员凡•艾克针对现代主义的时空观念和“技术等于进步”的教条,提出场所和场所意义的概念。他认为,在人们的意象中,空间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中去。)
罗西的城市,首先是四维的记忆之城,其次才是三维的物质之城。在这样的记忆之城中,城市建筑首先是作为城市集体记忆的载体存在的。罗西说:“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罗西认为城市是由标志建筑和“母体”建筑(每个城市最普通的建筑)组成,光看标志建筑是不全面的,母体建筑是城市建筑非常重要的基本部分,只有这样才会构成全面的城市印象。

9.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JaneJacobs
“简•雅各布的书对城市规划来说是非常有害的,但我们将不得不和它生活在一起。”
  ——美国公职规划学会(APAO)会长丹尼斯•奥•哈罗,1962
“这本书出版已有35年,但它仍然是一部关于城市如何生存,规划师如何幼稚地破坏良性运行的城市的经典著作。”
  ——亚马逊(Amazon)书评,1996
“这或许是城镇规划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纽约时报》,1998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序
  此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神话,那就是,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金钱——金钱的数目通常以数千亿美元计——那么我们就能在十年内消除所有的贫民区,为那些四处观望的中产阶级找到一个家,为他们找到一个缴税的地方,也许甚至还能够解决交通问题。
  但是请看看我们用最初的几十亿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气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那些奢华的住宅区域试图用无处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无力支持一家好的书店。市政中心除了那些游手好闲者无人光顾。商业中心只是那些标准化的郊区连锁店的翻版。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地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在表面之下,这些“成就”比它们可怜兮兮的表面假象还要寒碜。从理论上说,这样的规划行为应对周围地区提供帮助,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典型的情况是,这些被肢解的地区生发出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为了以这样的规划方式来给人们提供住宅,价格标签被贴在不同的人群身上,每一个按照价格被分离出来的人群生活在对周边城市日益增长的怀疑和对峙中。当两个或更多这样对立的“岛屿”被并置在一起时,就被冠以“一个平衡的街区”的美称。垄断性的购物中心和标志性的文化中心,在公共关系的喧闹之下,掩盖着商业还有文化在私密而随意的城市生活中的式微。
  这样的“奇迹”竟然可以实现!被规划者的魔法点中的人们,被随意推来搡去,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迁离家园,仿佛是征服者底下的臣民。成千上万的小企业被拆,它们的业主们就此被毁掉,却连一点补偿的表示都没有。完整的社区被分割开来,这样做的结果是,收获了诸多怀疑、怨恨和绝望。
  如果说城市中的改建部分以及遍布城市各处的无休止的新的开发项目正在把城市和周边地区变成一碗单一的、毫无营养的稀粥,这并不奇怪。所有这一切以第一手、第二手、第三手或第四手的方式,出自同一碗“知识稀烂粥”。在这碗粥里,大城市的素质、需求、优势和行为整个与那些毫无生气的(小城镇)居住区的素质、需求、优势和行为混为一谈。
无论是老城市的衰败还是新近的非都市化的衰落,从经济上或社会上说,都不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在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中,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中没有哪个部分像城市一样曾被这样有目的地加以控制;政府对城市给予了特殊的财政优惠,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出现如此程度的单一、僵化和粗俗。专家们几十年来的宣传、著作和教导都已经使我们和立法者们深信,如此这样的“稀烂粥”肯定对我们有好处,只要草坪随处可见就行。
评论文章节选:《生与死》的核心思想
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雅各布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
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她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L•克里尔、A•文丘里等不谋而合。
同时,雅各布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雅各布对1950-1960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生与死》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1、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2、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3、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可以说,《生与死》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生与死》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10.比较法世界建筑 Sir Banister Fletcher
英国著名的建筑史家弗莱彻(Sir Banister Fletcher)在他的《比较法世界建筑史》中曾画过一张“建筑之树”图。它的主干是希腊、罗马和罗曼建筑,其他中世纪的、文艺复兴的以及以后的各国建筑是它繁茂的枝叶,主干的最上端是美国的现代建筑,显然他已承认美国建筑是西方建筑体系的嫡传和新的代表。而别的非欧洲体系的建筑则被画在早于或低于希腊的几个分枝上,包括中国和日本。这张图带有强烈的欧洲中心论的色彩,受到很多批评,所以在该书后来的版本(共有十九版)中已被删除。虽然如此,我也希望中国人能够多反省自己。从造型角度去看,中国建筑直到十九世纪还只是用屋顶、柱廊、基座作为造型要素,与二千五百年前的希腊建筑差不多。而用木梁柱的结构施工技术始终远逊于希腊罗马当年的石梁柱、拱券,以及混凝土。

11.建筑理论的新议程<>
《建筑学新议程》:二战后西方建筑理论与历史的回顾,60年代初开始。30年代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起点是文丘里。介绍现代建筑的各个流派思潮。从新现代,解构主义到后工业时代。
书中的要点:
1.对现代主义的批判质疑:起点:文丘里
2.关于意义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建筑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探讨表层与深层,所指与能指的问题。二元并立的逻辑被解构主义否定,解构主义提出:事物的矛盾是起因,结果也是矛盾的)
3.创造与根源:60年代,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到及至。现代主义讲究有序的形态,表现本能的冲动。后现代主义不是为艺术而是为生活而存在,如表现荒芜瘟疫的城市即将崩溃,逻辑荒唐的文字游戏,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不同于早期现代主义的理性,后现代主义冲动优于理性,充满对新事物的愿望,艺术和生活没有区别。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后结构主义”):与当代建筑设计有 关,以消解过去的一切结构为创造新事物的起点。
4.传统的问题:对传统的反思,历史主义
5.类型学与转化:代表:阿尔多•;;罗西,克莱尔(英)类型学:告诉了一种方法,依赖不变的东西,生活形态。
6.文脉主义:城市理论。不光是新与旧的关系,还有环境的关系。
7.政治理论(建筑伦理学)
8.现象学(场所精神)
9.技术
10.女权(建筑所反映的性的问题)

ps.前6点为重点,我觉得以后的课程基本围绕这六点展开

<>
1. Postmoderism: Architectural Responses to the crisis within Modernism
2. Semiotics and Structuralism: the question of Signification
3. Poststructuralism and Deconstruction: the issuses of Originality and
Authorship
4. Historicism: the problem of Tradition
5. Typology and Transformation
6. Urban theory after Modernism: Contextualism, main street and beyond
7. The school of Venice
8. Political and Ethical Agendas
9. Phenomenology of Meaning and Place
10. Architecture, Nature and the Constructed Site
11. Critical Regionalism: Local culture VS. Universal Civilization
12. Tectonic Expression
13. Feminism, gender,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ody
14. Comtemporary Definitions of the Sublime

12.建筑的永恒之道Christopher Alexander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的《建筑的永恒之道》(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是一本建筑学专著。这本书,与《建筑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城市设计的新理论》(A New Theory of Urban Design)等书一起,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充满生机的建筑方法--基于模式(Pattern)的建筑方法。
【内容提要】《建筑的永恒之道》提出了一个关于建筑设计、建筑和规划的新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成员按照他们自己的存在状态设定他们生活的世界秩序,这一古老方式从根本上构成了新的后工业时代建筑的基础,这些建筑由人们创造……
【作者简介】   
C•亚历山大,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最高研究勋章的获得者,是一位有实践检验的建筑师和营造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教授,环境结构中心的负责人。
《建筑的永恒之道》是全面阐述建筑与规划新观点的系列丛书的第一卷。这套丛书意在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来替代我们目前对于建筑、建造和规划的看法,我们希望,它将逐步取代当前的思想和实践。
【目录】永恒之道
第1章 永恒之道 质——第2章 无名特质 第3章 生机勃勃 第4章 事件模式
第5章 空间模式 第6章 有活力的模式 第7章 有活力模式的复合 第8章 特质本身
—— 门 第9章 花与种子 第10章 我们的模式语言 第11章 我们的模式语言(续)
第12章 语言的创造力 第13章 语言的瓦解 第14章 可共享的模式 第15章 模式的真实
第16章 语言的结构 第17章 城市共同语言的演化 ——道 第18章 语言的发生力
第19章 空间的分化 第20章 每次一个模式 第21章 建筑的形成 第22章 建筑组团的形成
第23章 建造的过程 第24章 修整的过程 第25章 城市的缓慢出现 第26章 其超时代的特征
——道之核心 第27章 道之核心

13.东方建筑 布萨格里(Mario Bussagli)
【内容简介】本书追溯了中亚和远东七个主要地区的建筑发展历程。前两章包括印度、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后五章包括中亚、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尽管千百年来这些地区的历史错综复杂,但不可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影响。这些联系和影响不仅仅是风格、形式或技术上的,也是品味、宗教观念和精神上的,这正是作者称之为“多样性的统一体”的原因所在。其中,印度教与佛教的传播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这倒不仅仅是该地区大多数的古代建筑都是宗教建筑。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建筑与雕塑艺术这间的密切联系。在远东地区,最为复杂和精巧的结构往往更多地出现在朝南的农业地带,它证明了一种有意识地追求与自然界相联系的观念,这在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传统寺庙园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目录】一、印度和锡兰; 二、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支那; 三、喜马拉雅地区; 四、中亚地区; 五、中国; 六、朝鲜半岛; 七、日本。

14.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1880—1936
《西方的没落》是德国现代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的历史哲学著作。
斯宾格勒青年时代就读于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一所中学。本书就是他在中学教书时写成的。作者说他于1911年已构思此书,当时他已感觉到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大战的爆发和进展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憾,促使他深深地思考现时代人类的生活,尤其是西方文化与历史的命运。
在《西方的没落》的一书中,斯宾格勒大胆地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即比较文化形态学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这是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土壤中所能产生的唯一的新哲学,从这一世界历史形态学的观点出发,可以很好地审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为现时代的文化定位,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斯宾格勒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各个文化的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只能是研究各个文化的历史。每种文化都有其基本的个性特征,这些基本物征作为文化的灵魂从文化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不同的文化是互不理解的。因而,研究世界历史必须采用“文化形态学”的方法,从贯穿于每一文化的基本的个性特征去把握其形态。把握各个文化的基本特征不能靠自然科学的方法,要靠本能和直觉去理解。
比较文化形态学认为,历史是有逻辑的,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结构贯穿于人类历史中。具体地说,人类历史是一个有机体,每种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历经青春、生长、成熟和衰败四个阶段,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变换一样。各个文化中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只要属于文化形态学中的同一阶段,就是同时代的。
尽管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中仍然存在着“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但他确实是比较早地、比较自学地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西方著名学者。他例举了人类历史上的八大文化,即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墨西哥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认为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并不比其它文化优越。他把“西欧中心论”问的世界史观视为“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认为它应该被他的哥白尼式的世界观所代替。不过,在他看来,除了西方文化,其它文化都已经死亡,只是一种无历史、无生气的存在。只剩下西方文化还处于文明发展的“战国时期”,虽然他也讲西方的没落。
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特别强调历史的宿命.他明确地说,《西方的没落》是他对历史和有关宿命的哲学的一种新的看法。由这种宿命的历史观所决定,虽然他也感叹西方的没落,却还是认为不论人类是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宿命.他的希望只是,这本书能打动他的读者,从而委身于技术、海洋、政治,而不是抒情诗、画笔、认识论,他认为人们只能适应这个技术的、物质的、政治的社会要求。
《西方的没落》一书问世以来,其影响是很复杂的。它既对汤因比这样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影响,又被纳粹政治家和思想家所利用.我们今天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读这本书,进行批判的思考。建议重点阅读导言部分。

15.园冶-- 计成
兴造论
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架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故凡造作,必先想地立基,然後定期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於得体合宜,未可拘牵。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厂,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於因界,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
人所能自主义;需求得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体宜因借,匪得其人,兼之惜费,则前工并弃,既有後起之输、云,何传於世?予亦恐浸失其源,聊绘式於後,为好事者公焉。
《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为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撰。崇祯四年(1631)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园冶》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其内容由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组成。园说下分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部分。全书共三卷,附图235幅,其中卷二是装折中的栏杆图式。(1)、“兴造论”作者阐明写书的目的,着重指出园林兴建的特性是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总的指导思想,需要有一个善于巧妙利用环境来进行创作的人来主持。因此作者把自己的经验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2)、“园说”是全书的主体。作者把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征概括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叙述过程中着意把园林造景的刻划和意境感受联系起来,勾划出中国江南园林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特色。(3)、“相地和立基”
阐述了宅园总体设计的理论。相地论述园址的勘察选择;立基论述园林的总平面布置,涉及主要建筑物(厅堂、楼阁、门楼、书房、亭榭、廊房)和假山等在总平面设计中的考虑程序、建筑物平面要求、适宜的位置和因地制宜的变化等内容。(4)、“屋宇”
从四个方面论述园林建筑物。一是通论,讲到园林建筑物与一般居住建筑物的差异、建筑风格、园林建筑物与园景的密切配合、妙于变幻和推陈出新等问题;二是各类园林建筑物的名称、含义和解释;三是讲梁架结构和它的变化;四是讨论园林建筑物的平面图,计成称之为“地图”,并指出这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也是业主和建造者需要共同商定的一个内容。(5)、“装折”
讨论园林建筑物的装修问题,包括屏门、仰尘、风窗、栏杆等小木作。在装修艺术构图原则上,计成提出了“如端方中须寻曲折,到曲折处还定端方,相间得宜,错综为妙”的理论,很像近代艺术理论中“多样统一”的原则。图例力求推陈出新,反对常套。工艺上也有创新,如“一料斗瓣”即以一种规格的小原件,装配成多种图案的做法。(6)、“门窗和墙垣”
门窗专指砖墙上的磨砖框洞,墙垣有实墙和漏明墙,都用以分隔或透视园林景物。计成提出了因景择宜,式样雅致合时的主张,反对“雕琢花鸟仙禽”。还介绍了白粉墙、磨砖墙、漏砖墙(漏明墙)、乱石墙的施工工艺。(7)、“铺地”
计成提出“废瓦片也有行时”,“破方砖可留大用”。他认为设计得宜,废物不废。并详细论述了乱石路、鹅子地(卵石铺地)、冰裂地以及各种砖铺地的做法。(8)、“掇山和选石”
是讨论假山创作的各种问题。计成系统地、详尽地讲述了假山的施工方法和要点,在技术上重视安全和稳固,总结了桩木基础和等分平衡法等经验;在理论上提出造假山必须深入研究真山水的特征,即所谓“有真为假”方能“做假成真”。并借鉴山水画对自然山岳节理的概括经验,进行“依皴合掇”(按石的纹理来堆叠),这是颇有卓见的主张。计成对假山用石的选择,破除了当时对“花石”(太湖石)的迷信。在扩大用材范围,节约造价等方面,计成作出了相当的贡献。(9)、“借景”
中国古代园林已有应用。计成把借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构图上的借景扩大到意境上的借景。不仅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而且达到了“物情所逗,目寄心期”、“触情俱是”的程度。

16.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李允鉌
【内容提要】全书的重点在总结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并且指出它们和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
1.李允鉌广泛运用中西比较和归纳汇总的方法,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走着不同的道路,各自取得不同的成就,不同的经验。”今人若采用同一种尺度来衡量东西方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的做法是错误的,更不会获得正确的结论。
2.木建筑与石建筑各有短长,难分伯仲。木建筑结构轻巧,经济实用,加工工艺简单,施工迅速;不足是抵御地震、风灾、火灾的能力较弱。石建筑外观宏伟,坚固,留存久远;缺点是笨重,昂贵,施工工艺复杂,建造周期漫长。从纯粹技术角度而言,中国的木建筑丝毫不逊于西方的石建筑。
3.中西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结构风格导致西方人在建筑上着重追求向空间扩展规模,中国人却主要致力于在平面上拓展。
4.李允鉌在介绍中西建筑理论的同时,还从艺术鉴赏角度向读者传授了中国与西方古典建筑不同的欣赏方法与规律。
【目录】卷首语
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建筑的思想和政策/ 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
第二章 总释/中国的文字和建筑/名词和术语的变迁/建筑物的类型和名称/“门堂之制”及其他/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
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宫殿和宫城/礼制建筑/佛寺•浮屠及其他/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
第四章 平面/建筑平面的构成/单座建筑的平面/建筑群平面/典型的平面制式/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
第五章 立面/建筑立面的构图/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台基/ 屋身/屋顶
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结构•构造的设计/结构原则的演变/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构件的形制/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
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柱和柱础/斗拱/雀替•驼峰和隔峰/ 栏杆/槛框和隔扇
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色彩的由来/装饰和彩画/天花和藻井/ 门窗/ 隔断
第九章 园林建筑/设计思想和意念/历史的基础/构图的原则/园的构成元素/“园群”的组织
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非房屋建筑/城墙和城楼/桥及“桥屋”/陵堂与墓室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古代的城市和规则/都城的盛衰和兴亡/城市形状的产生和变迁/城市的内容和组织/道路网和城市的布局
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古代的建筑施工工作/古代有关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和著述/发展的终结和传统的断承

17.《营造法式》李诫
《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刊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全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北宋以前的经史群书中有关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史料加以整理,汇编成“总释”两卷。
第二部分,按照建筑行业中的不同工种分门别类,编制成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即“各作制度”共十三卷。其中包括:大木作制度,即有关建筑物结构技术、构造作法的制度;小木作制度,即有关建筑物的门、窗、栏杆、龛、橱等精细木工的型制及构造作法的制度;石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中石构件的使用及加工制度,石雕的题材及技法;壕寨制度,即有关房屋地基处理及筑城、筑墙、测量、放线等方面的制度;彩画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上绘制彩画的格式,使用的颜料及操作方法的制度;雕作制度,即有关木雕的题材、技法等方面的制度;旋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上使用的旋工制品的规格及加工技术的制度;锯作制度,即有关木质材料切割的规矩及节约木料的制度;竹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中使用竹编制品的规格及加工技术的制度;瓦作制度,即有关瓦的规格及使用制度; 砖作制度,即有关砖的规格及使用制度;泥作制度,即有关垒墙及抹灰的制度;窑作制度,即有关烧制砖瓦的技法。
第三部分,总结编制出各工种的用工及用料定额标准,共十五卷。
第四部分,结合各作制度绘图一百九十三幅,共六卷。
《营造法式》产生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之下,目的乃是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于绍圣四年(1097年)命李诫编修。
李诫于元符三年(1100年)完成编修,崇宁二年(1103年)经过皇帝批准刊印,敕令公诸于世。
《营造法式》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北宋建筑的技术、科学、艺术风格,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建筑业劳动组合、生产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状况。其编纂宗旨和成书过程有以下特点:
第一点,以“参阅旧章,稽参众智”为编书基础。这里所谓“参阅旧章”是指古典文献中有关土木建筑方面的史料,李诫共查得二百八十三条,在法式书中占百分之八。“稽参众智”是指李诫向各行业的工匠调查,收集每个行业中世代相传的口诀经验,并将其整理,总结出各行业的技术制度和管理制度,这方面共计三千二百七十二条,在全书中占百分之九十二。
第二点,以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为编辑各作制度的指导方针。例如,对于结构构件采用材分模数制,以对门窗装修时控制构件的比例。对于砖、瓦等构件则制定出与主体结构相匹配的系列定型制品。对于彩画、雕刻等艺术性较强的工种,则对当时流行的式样、风格加以归纳和整理,并指出其特征和变化规律。
第三点,绘制大量工程图样,用以说明制度。《营造法式》以六卷的篇幅,绘制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套建筑工程图。图样的内容包括有: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即书中所谓的地盘图、正样图、侧样图;构架节点大样图,如一组组斗拱图;构件单体图,如梁、柱乃至一只拱、一个斗的图样;门、窗、栏杆大样图;佛龛、藏经橱图;彩画及雕刻纹样图;测量仪器图。
图样的绘制方法有正投影,也有近似的轴侧图,它使许多失传的技术,不见经传的作法被记录下来,成为人们认识宋代建筑,读懂《营造法式》不可缺少的钥匙。
李诫,字明仲,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出身于官吏世家。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二月。元七年(1092年),他进入将作监任职,直到逝世前的两年离职。李诫的官场生涯,有十七年在将作监,从最下层的官员升到将作监的总负责人,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贡献于将作。
《营造法式》在南宋和元代均被重刊,明代还被用于当时的建筑工程,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权威性巨著。

18.明清建筑二论 -- 汉宝德
——我决定不谈传统与现代,先潜心去了解传统。在留美的几年中,除了上课、写报告之外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图书馆的中国艺术书籍上。没有人指导我,只是因为兴趣所在,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读。读了就写笔记,只此而已,自感中国传统浩如瀚海,实在很难摸到头绪。其中少部份与建筑有关的笔记,就是我回国后写《明清建筑二论》与《斗栱的起源与发展》二文的基本资料。尤其重要的是,我对中国艺术史掌握了一些概念。
——汉宝德先生在《明清建筑二论》中,提到林园在中国南系建筑思想是一种病态,主要是「绝对的精神生活中没有建筑思想的位置」,而「一高耸,在绘画,中画成千仞之气象,本无不可。可是使用在建筑上则不能不令人摇头。……但用一块石头造成『太华千寻』的感觉,用一瓢水造『江湖万里』的气势,甚至『奔泉风流,深严绝壑』,若不是有精神病,则然是做白日梦」(汉宝德,民77,32)。林园建筑,重在艺术的因体取意,其诗情画意的美想,尚是一种空间现象。因为,空间无所谓实体。建筑空间来自实现现实空间的容体,它的艺术性格是风格化,风格化即是对于对象对象的印象,是物因素的印象,如果建筑物要大量增加艺术化,它会扭曲空间力学结构,或是只会增加大量象征性符号的注入,如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但这些都无关空间的实现问题,空间的实现是来自主体,即是主观,也是范畴的。明清以来,为何会导致视觉宇宙缩影化的艺术,其真正背后成因,可能来自是佛学「一念三千」、禅宗「芥子纳须弥」与宋明哲学「气化」聚散的思想(就上面引文,沉括不是光就视点上的说明时,也就有这种「以大观小」的想法)。因此,无论林园或景观艺术,不能单从绝对物理空间来作诠解。如同政治的想象到实际运用,产生万里长城;宗教想象产生了金字塔、巴洛特风格教堂。观念来自形像,而形像来自空间的想象,反之,想象超出观念,这想象是无法构成知识,这属幻觉,是心理,非心灵的实现意识。差异空间的研究有助了解隐含在它背后的历史与社会因素。尤其,景观艺术是理想的空间,对现代性都市化的空间反省,无论在象征或符号化中,雕塑可能比建筑更具效力,雕塑占有空间形式已逐渐脱离它附属于建筑体系的传统,或许有朝一日,反过来将建筑空间风格完成吞噬了。在空间发展意象,原作为神圣化空间的图腾,经与建筑的合作,并为建筑取而代之有几十世纪的时间,却在现代,被现代性与感性的抵捂下,已以新起的景观艺术的形式,重新讨回他们应有的权利。
——中国营造学社是近代中国唯一的古建筑研究的专门机构, 以往论者多着眼其历史研究,事实上它不仅主导了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还主导了对于中国建筑风格特征的阐释。关于梁思成所代表的营造学社的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台湾汉宝德先生他们指出梁的写作是以官式建筑为对象,在史论上受到了西方近代建筑的结构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这一认识不仅对于了解他的史学理论基础和所受的西方学术影响极为重要,也对从认识论方面反思当前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有很大启发。

19.建筑的精神向度 -- 汉宝德 本书是汉宝德先生的第一本集结成书的著述,收录了汉先生在1950~60年代间的评介文章16篇,多为当时主编《百叶窗》《建筑双月刊》《境与象》等杂志时所撰的文稿。内容以建筑思想与情感、建筑理论及历史等思考为主轴。编着二十多年前初读本书,即深为作者笔下流露的对建筑、对人文主义的热情所感,亦着迷于其笔下勾划出的建筑深广世界,而选择就读建筑系。及今再读,即使时空已隔,但作者当初书中一再揭诸的理性思考、人文主义、中道精神等论点,对照作者数十年来的行事、成就,则愈发明晰。先生诚可谓当代最突出的、力行的理性主义者之一。

20.大乘的建筑观 -- 汉宝德
作者在这篇为他的老师贺陈词教授(曾任成功大学建筑系主任)七十寿辰而写的文章中,对自己的建筑思想的变迁作了认真的剖析。原文收录于祝寿文集中,并发表在台湾省建筑月刊《雅砌》今年第五号上。征得汉先生和《雅砌》杂志主编吴光庭先生的同意,现据《雅砌》所刊原文影印重排、发表于此。《雅砌》原刊中有一句话只印了一半(也许比一半多,也许比一半少),因一时未找到原文,只得把所印的半句(十个字)勾去。同时,我们又删去了文中的另两句话。——编者

全文见网页:
http://www.***.cn/forum_print.asp?forum_id=39&view_id=536

21.斗拱的起源 -- 汉宝德 在中国建筑中,斗拱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一方面它是有着极为神秘的色彩的构件,使得一般观众感到无比的华丽,另一面使建筑内行人士,包括执业的建筑师与建筑史家,感到无比的兴趣,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系统的建筑拥有类似复杂的构件,而其发展又如此多采多姿的。由于其复杂,不易窥其堂奥,所以在研究工作上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作者的研究兴趣来源主要是斗拱系统在中国建筑上的功能。自功能的探索,他发现,很多过去一般的说法,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意见,并不十分能令人接受。作者认为,斗拱之于中国建筑虽未必是有机的,但当其始,却必然与我国建筑结构型态的整体,有一种逻辑的关系。

22.建筑四杰(梁思成、刘敦桢、杨廷宝、童寯)
杨永生、明连生编《建筑四杰》,中国建工业出 版社,北京,1998

23.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南朝梁刘勰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分上下两编,各25篇。
  内容全书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4个部分。总论含上编的《原道》至《辨**》5篇,明确提出了其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是全书的“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宗经》3篇是理解全书的钥匙。文体论含上编的《明诗》至《书记》20篇。其中前10篇是论有韵之文,后10篇是叙无韵之笔。讨论的文体约35种。对各体又按“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就其源流演变,及其不同特征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创作论含下编的《神思》至《总术》19篇,剖情析采,论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其中《神思》篇论艺术构思;《体性》篇论作家的风格;《情采》篇论述了作品的文质关系。其详密深刻,远远超过前人。批评鉴赏论含下编的《时序》至《程器》5篇。其中《知音》篇论述了批评鉴赏的方法和态度;《才略》篇从不同角度品评了历代作家的才能与贡献;《程器》篇论述了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最后一篇《序志》,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和原则。
  主导思想
  刘勰继承并发挥了儒家的文学思想,把原道、徵圣、宗经作为理论核心,贯穿全书的始终。认为儒家经典是一切文体的本源,如赋、颂、赞等都源于《诗经》;并从儒家经典的风格特色出发,提出关于文学批评的根本原则:“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每一则又都指出了合乎经与不合乎经的两个方面,来作为他品评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从而给他的理论蒙上了一层经学色彩。
  贡献与影响-《文心雕龙》的创作目的是反对当时文风的“浮诡”、“讹滥”,纠正过去文论的狭隘偏颇。
  ①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品评作家作品。
②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③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
④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24.《画山水序》 南朝刘宋宗炳
宗炳(374~443年),字少文,涅阳(今南阳镇平县)人。祖父宗承,曾任宜都太守,父宗繇之,曾任湘乡县令。《书小史》称:“少文善琴、书、画,行草尤工。”他爱山水,喜远游,曾西陟荆巫,南登衡岳。他将所游历过的名山“图之于室”、“卧以游之”。他曾画过《孔子弟子像》、《颍川先贤图》、《狮子击象图》、《永嘉邑屋图》、《尚子平图》、《秋山图》。宗炳有文集16卷,诗多与画谐趣。文章以《明佛论》、《画山水序》垂名。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画山水序》。
   山水文学在晋代已肇端,但其中往往有玄言的成分。而“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作为一个酷爱山水的人,宗炳也加入了山水诗的创作之中,可以说,他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画论,是出自同一源头的。
   同时,宗炳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位山水画理论家。
   山水画在三国两晋时已经成了独立的画科。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山水画作品,如魏曹髦有《黄河流势图》,东晋司马绍有《轻舟迅迈图》,夏侯瞻有《吴山图》,戴逵有《吴中溪山邑居图》,顾恺之有《庐山图》、《云雾望五老峰图》。这些画虽然久已散佚,但从画题上看,它们无疑是属于山水画范畴的。与此同时,比较系统的绘画理论也已出现。
  在六朝绘画理论著作中,顾恺之的《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谢赫的《古画品録》,姚最的《续古画品録》是可以互相比肩的。而《画山水序》作为我国绘画理论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为中国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奠定了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已经从对人物画的依附中解脱了出来。它涉及到了山水画美学的本体、创作、鉴赏、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出现,对我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美学特征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来,艺术反映生活就是以小见大,以近见远的,是一种不全之全。对于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绘画,更是如此。宗炳在这段话中揭示了绘画中的远映透视原理。其“制小”,但“不累其似”,就是从小中见大来,其强调的重点在于小而似。这是山水画艺术表现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去之稍阔其见弥小”,这就是远小近大的透视原理最简练最精辟的描述。根据这一原理,由于“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作画时,就需“张素绡以远应”,那么“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具体方法是“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样处理好了空间关系,画面才有层次,有纵深感,才会让尺幅天地产生出牢笼万物的气势。宗炳提出的技法和原则,为后世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广泛接受。如姚最的《续古画品録》云:“萧贲含毫命素,动必依真,尝画团扇,上为山川,咫尺之内,而见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势。”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亦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气势磅礴的山水,只有通过透视的原理,才可被笼于方寸之内。宗炳揭示的这一原理和方法,不仅启示了中国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同时,比西方绘画透视法的发明,也早了一千多

25.宣和画谱 宣和年间内府编纂(以上三部乃《园冶》之前与园林密切相关的著作)
中国古代名画著录书。共 20 卷。宋徽宗宣和年间(1109~1125)由内府编纂。序中称:“宣和庚子岁夏至日,宣和殿御制。”
宋初的皇帝都比较注重收藏。太宗初元时就诏令天下郡县搜访名迹,又命待诏黄居 、高文进搜求民间图画,铨定品名。端拱元年 (988),置秘阁于崇文院的中堂,收藏古今名艺。其后真宗、仁宗、神宗皆喜好收藏,使内府所藏的名迹渐趋丰富。徽宗继位后,广征名画,到宣和年间,内府所藏名迹更多,于是便 撰《宣和画谱》,将有宋以来收集的名画6396轴,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鱼龙、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类著录。每类前有叙论,概述各类情况,然后以时代为序,开列画家之名,继以画家小传,对画家生平及画技作简单评价,再次列御府所存该画家之画迹目录。书***著录晋至唐画家 231人。
该书是一部比较丰富完备的书画著录,对考察北宋以前的书画名迹有参考价值。但因为资料采自诸家记录,又由多人分别撰述,内容上有自相矛盾之处,体例不一。正如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评论“亦人系一传,惟画家不尽擅长一门,门类既多,又不用互见之例,终有顾此失彼之嫌”。此外,书中著录书画只列品目而不记载流传与款识,亦是缺憾之处。

26.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十编 -- 李约瑟 Joseph Needham

27.一家言 李渔
《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作者李渔,字笠翁,钱塘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渔是以为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先后在江南、北京为人规划设计园林多处,晚年定居北京,为自己营造“芥子园”。《一家言》共有九卷,其中八卷讲述词曲、戏剧、声容、器玩。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五节。在“房舍”一节中,李渔竭力反对墨守成规,提倡勇于创新。在“窗栏”一节中,提出开窗要“制体宜坚,取景在借”,这就是所谓“框景”的做法。“山石”一节尤多精辟的立论。李渔非常重视园林筑山,他认为筑山不仅是艺术,还需要解决许多工程技术问题,因此必须依靠工匠才能完成。他主张叠山要“贵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他反对那种石多于土或全部用石的石山做法,提倡沿袭宋以来土石相间或土多于石的土石山做法,这也反映了他站在文人园林的立场上,对流俗的富贵气和市井气的鄙夷。他推崇以质胜文,以少胜多,这都是宋以来文人园林的叠山传统,与计成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28..吴良镛书评

29.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苏州古典园林》,作者刘敦桢,湖南新宁县人,1897年生,1968年卒于南京。早年就读于长沙楚怡学校。1913年留学日本,1921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后,在上海华海建筑师事务所工作。1925年任教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1927年,该校和东南大学合并成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立中央大学,柳士英、刘敦桢、刘福泰等在中央大学创立中国最早的建筑系。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此书的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引发了国内建筑界研究园林的风潮,使传统园林的研究逐步普及并推向深入,促进一些城市及时挽救了一批濒于毁灭的古典园林。同时也纠正了国际上曾一度以日本为东方园林代表的片面认识。
  此书于1979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是目前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分为绪论、布避、理水、叠山、建筑、花木以及15处园林实例,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测绘图,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特别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成就。
  “绪论”篇,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以及苏州私家园林的历史,得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园林艺术体系。它在世界园林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亚洲曾经影响日本等国家的造园艺术,而且在18世纪后半期,对远处欧洲的英国等地也有一定影响。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现存的这些园林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并总结出苏州园林艺术特点,如利用自然、有若自然;诗情画意、意境等;还阐述了影响苏州园林发展的地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布局”篇,用现代建筑理论的科学方法,对苏州古典园林布局手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如:景区和空间;观赏点和观赏路线;对比和衬托;对景与借景;深度和层次等都有精辟论述。这些理论为后人研究古典园林提供了科学的尺度和标准。
  “理水”篇,对水在园林中的作用以及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组织园景方面,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各种不同的景色,是我国造园的一种传统手法。”作者详细地从池面处理、池岸处理等进行了剖析。
  “叠山”篇,认为园林叠山受绘画的影响,具有中国山水画式的特点,是中国园林风格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分析了假山规模、形式、布局、作用等后,着重分析了造山与土石的关系、造山与园林环境的关系、山的组合与轮廓、陪衬手法、叠石的基本条件以及叠山的具体手法。
  “建筑”篇,认为“建筑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并以科学的严谨态度分析,发现苏州园林“一般中小园林的建筑密度可高达30%以上,大型园林的建筑密度也多在15%以上,”;因此,他认为,园林的建筑的艺术处理与建筑群的组合方式,对整个园林来说,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园林中的建筑其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由于建筑在园林中担当着不同角色,刘敦桢在论述中特别分析了建筑的使用性质、建筑的造型与组合形式、建筑的色彩、建筑造景的手段等,并分章节分析了“院落”,“建筑类型”,“建筑构造”,“装修”,“家具及陈设”,“墙与漏窗、洞门、空窗”,“铺地及建筑小品”。
  “花木”篇,认为“花木是组成园景不可缺少的因素。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置以不整齐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得到启示。”利用花木的季节性,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是苏州园林中习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大型园林的花木约在百种以上,中小型园林亦有二三十种至六七十种。刘敦桢还分析了花木配置的形式,如:多数采用孤植,也采用一种类树群植或丛植、多种类树群植或丛植;对花木在房屋附近、山水旁的配置手法,文章中也有详细的分析。
  “实例”篇,着重分析了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壶园、残粒园、王洗马巷七号某宅书房庭院的历史、沿革、布局、艺术特点,配有大量图片和测绘图。

30.长物志 文震亨
《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字启美,长洲人,生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文震亨出生书香世家,是明代著名文人画家文征明的曾孙,他能诗善画,多才多艺,对园林有比较系统的见解,可视为当时文人园林观的代表。《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在“室庐”卷中,他介绍了各种建筑类型及装修,并提出两个设计和评价的标准----雅、古。“花木”卷分门别类地列举了园林中常用的四十二种观赏树木和花卉,并详细描写了它们的姿态、色彩、习性以及栽培方法。“水石”卷分别讲述园林中常见的水体和石料共十八节。“禽鱼”卷仅列举鸟类六种、鱼类一种,但对每一种的形态、颜色、习性、训练、饲养方法均有详细描述。

31.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Mafredo Tafuri
曼弗雷多•塔夫里(Mafredo Tafuri)是已故意大利"新左派"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学家,以精深的哲学思辩名扬建筑学界内外。他1935年生于罗马,是威尼斯建筑学院建筑历史教授,也是威尼斯学派(以建筑历史研究室(Istituto di storia dell'architectura)为核心)的旗手,其代表作有《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1968),《建筑与乌托邦》(Architecture and Utopia, 1973),《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与Franceosco Dal Co合著,1976)。其中前者到1990年前已出了八版,其意大利文名为Teorie e storia dell's architectura,1980年由Granada出版有限公司根据其第四版出版了英文第一版(Dennis Sharp翻译)。
《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是塔夫里《设计与乌托邦》的"入门前奏",也是理解塔夫里的起点,它昭示了塔夫里的思维方式与写作态度,也同时体现了他当时的思想矛盾与视角局限。
在《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一书中,塔夫里直言不讳地指出:他倚重的建筑批评(广义上的批评)作为挽救建筑颓境的一种策略已经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屑赶时髦的历史学者、批评家,或试图使批评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学者都充分认识到最易受抨击的是历史批评"。他引用了莫霍利•纳吉的言论把历史批评家的作用比喻为皇家宴会开庭之前提议为国王祝酒的一位衣着华丽的笨伯。在塔夫里的视野中,建筑学面临的危机,设计面临的危机,历史面临的危机,批评面临的危机的是具同一性意义的,他坚持认为应该批判和否定先锋派那种极端的"反历史主义"态度,从而把历史的原则重新引入建筑批评,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之中去。他是怎样阐述历史、批评、设计的融合的呢?
塔夫里首先揭示了批评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境。
  塔夫里通过对现代建筑运动的“解秘”来展开他的详细论证。
  塔夫里的基本思想倾向于来自战后意大利一度占统治地位的实证派的观点立场,即由奎罗尼和罗杰斯首倡的一种对现代建筑运动提出怀疑、挑战和重新评价并要求重建历史的原则的思想和态度。
塔夫里为此提出建筑(广义地说艺术)就是批评这一假说。

32.浮生六记 沈三白
《浮生六记》,清代小说。六卷。系沈复在嘉庆年间所写的一部回忆录。全书以抒情散文写成,撰情入语,感人至深。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故题为《浮生六记》。各卷依次标题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今存前四记,后两记已佚。

此书乃作者46岁时,随同册封琉球国王的使团渡海,在琉球那霸的大使馆中写成。其写作时间在嘉庆十三年(1808)五月至十月。作者身处海外,回顾了自己大半生的遭遇,有可乐者亦有可忧者,感慨万千。
书中以较多的篇幅,记叙了作者和亡妻陈芸的家庭生活。两人志趣投合,互相尊重体贴,伉俪情深,甘愿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自得其乐的生活。卜居苏州的沧浪亭与肖爽楼时,视为“不啻烟火神仙”“如梁上之燕,自去自来”。肖爽楼有四忌,即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亦有四取,即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由此可见其主人之胸襟与雅识。他们虽然身当“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陈芸失翁姑之欢,两次被逐,加上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其理想幻灭,两人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儿子送去当学徒,女儿送人作童养媳。一对美满伴侣,终至悲剧结局。作者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各有重笔渲染,显得凄恻动人。

在这部回忆录里,作者塑造了亡妻陈芸的形象,林语堂谓之曰:“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陈芸是个柔和的女子,内心充满激情。她不爱珠玉首饰,却对破书残画倍加珍惜。古代诗人中她最推崇李白,认为其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她在肖爽楼中招待丈夫爱好艺术的朋友,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而且省俭雅洁。《闲情记趣》一章中记述了一些她的创造与发明。她有意识地与凡夫俗子相对抗,反其道而行之,因之招致翁姑的斥责。临终她也绝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丈夫吐露了心中的话:“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浮生六记》可说是继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的一部佳作。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景,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载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然其时代已距今较近矣。”俞平伯《重刊浮生六记序》,也称赞此书:“虽有雕琢一样的完美,却不见一点斧凿痕。犹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开的图画,却仿佛处处吻合人工的意匠。”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获得《浮生六记》手稿,其时后两记已缺。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韬曾为之题跋,称作者“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以王韬之介将此手稿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此书后有多种版本,1923年北京朴社出版了俞平伯校点本,后附《浮生六记年表》。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排印。此书有英、法、日、德、俄等译本,在海外亦颇传诵。

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美化名著丛刊》,收有《浮生六记足本》,补全之后两记皆是伪作。郑逸梅《清娱漫笔》中之《浮生六记的伪作》及《书报话旧》中之《三种伪书》均有此论。据考证,《中山记历》一卷系抄袭李鼎元的《使琉球记》,加以改头换面。李鼎元是嘉庆五年(1800)册封琉球国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时间比沈复早8年。将李作冒充沈作,真所谓“张冠李戴”。最后一卷,原标题为《养生记道》,“足本”篡改为《养生记逍》,其内容系剽窃张英《聪训斋语》和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抄》等书,拼凑而成。

全文见网页:
http://www.cnbb.com.cn/books/gdwx/FuSheng/index.html

33.《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 美国社会实录威廉•曼彻斯特
【简介】 本书是美国的一部继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作者对这四十年间美国历届政府从诞生到终结全过程中的两党纷争和内部分歧,对这一阶段全世界所经历的每一件大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叙述;同时,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总统竞选、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身亡、尼克松郑入水门事件,到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到演艺界的奇闻趣事、妇女的流行服装、青少年的时髦追求,甚至英语词汇的最新演变和人们的性观念都做了面面俱到的讲述。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从本质上深刻了解美国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全书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应运而起》,从1932年在经济大危机最严重的时刻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2部:《牺牲与变化》,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一直写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这是美国登上***世界霸主宝座的十年。
第3部:《种下恶根》,从I951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结束的十年时间,这时美国处在新的繁荣之下。
第4部:《必得恶果》,包括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总统的在任期,这是越南战争和国内人民运动高涨和社会***激化的年代。
第5部:《尼克松终于上台》,从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写到水门事件。
这五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做是作者对近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的一个粗略的分期。这基本上反映了美国爬出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的“沟底”以来,如何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登上***世界的霸权宝座,然后又经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而急剧衰落的历史过程。书中通过大量事实暴露了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矛盾和弱点及其内外交困、走投无路的窘境,以及美国社会的离心离德、精神空虚和浮游无根的丑恶面貌。但作者不可能彻底揭露美国的本质,特别是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和反动政策,甚至公然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攻击成“亚洲的灾难”,为美国发动侵朝战争辩护。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一再用所谓消费不足的资产阶级观点来进行解释。对美国垄断财团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讲得含混不清,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最后,作者流露出对美国的盛世荣光的怀念和对梦想消失的无限感慨,并为看不到美国今后的出路何在而感到仿惶。在全书结尾处写道:“在干预了国外冲突1/3世纪之后,美国人民再次转而内向,他们要在与世隔绝中寻求安慰,在孤立中寻求复兴。”这些话半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半是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幻想。实际上今天仍然是苏美两霸在争夺世界霸权,美帝也极想重圆逝去的春梦。

1、《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 中建工出版
2、《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罗小未 蔡琬英 同济大学出版
3、《华夏意匠》
4、《外国古建二十讲》陈志华 三联
5、《中国古建二十讲》楼庆西 三联
6、《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 刘敦桢 中建工
7、《说园》 陈从周
8、《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陈从周 章明 主编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编著
9、〈梁思成文集〉中的图
10、〈营造法源〉中的图
11、〈大乘的建筑观〉(名字记不太清了)
12、〈江南六镇〉 阮仪三 河北教育出版社 翻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