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贷骗局临沂:任继愈:“返老还童,我还会选择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8:44:28

任继愈:“返老还童,我还会选择读书”

2009-07-15 11:34:59    作者:     来源: 文汇报   2009年7月11日,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走完了他93岁的人生历程。作为潜心学问的学者,先生埋首书斋,沉潜笃实,体察民情,勇于创新,始终站在学术研究最前沿。他的学术人生,浓缩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引言
  
  我的小学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大家族。我记得我小时候是四代同堂。那种北方传统的封建主义家庭。四代同堂还不分家,就像巴金写的《家》那么一个味道,那么一个家庭。所以,家庭里头呢,看起来是很统一,其实内部很不和睦。你想,那么多人,几十口人在一起,利害关系很难统一起来。我从小就有个印象,这个封建家庭结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阻力。我内心就比较反感。表面上是和和气气,内心是勾心斗角。

  我的小学是在山东上的,有个小学老师我现在都很怀念他。那是七十多年以前的事了。他那种教学方法在现在来说都是很开明的。

  比如说,对青少年的一些很容易犯的毛病,他就敢于提出来解决。比方现在这些中学里面,性教育方面没有,几乎没有师资,不敢接触这些东西。我的那个小学老师就给讲。在六七十年以前很不简单,拿到现在也很先进。

  再就是,他这个小学老师讲语文哪,讲那些基本训练哪,很认真。对于字怎么写,他有一个讲法:你写字是为什么,你是表现出来给人看,既是让人看,你就要写规矩,让人看得懂。它这个教育我到现在都铭记在心。我写的字不漂亮,可我注意让人看懂,是吧。

  我的那个小学老师,他就一再反对那种说假话、吹吹拍拍、风吹两边倒的作风,这些他是看不起的。正直,正派。我那时候读《论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讲到“巧言令色”,他就举了好多例子,指出这可耻,最可耻就是这个。这给人很深的印象。

  读经嘛,小学生记性也好,《论语》《孟子》,我就是小学时学的。都能记得住。

  我在小学时成绩不是最好。有位经常考第一的同学,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没有升学,以后就在邮政部门工作,养家糊口。看来,我的成就,并不是我本事大,而是这个机遇的关系。中学也有这种类似的情况。我学习分数不是最高的,但是我学习的成绩比较扎实。譬如说,我的考试分数不是很好,但是我考完以后总要自己检查检查错在哪里,考试以后我有这么个习惯,看过哪个地方没弄好,没弄对。所以我所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比考一百分的得到的少。所以考试对我有实际的意义,自己上心哪。我不是名义上得到多少分,我的成绩嘛,比那个满分也不是太差。就最终结果来说,应该是这样。

  我喜欢追问一些东西,问到底。我小时候看小孩玩,看蚂蚁在砖上爬,我就把那块砖拿起来,看那个蚂蚁在砖背面怎么不掉下来?寻思它是不是也会感觉到头晕之类……喜欢想一些不切实际的、别人不感兴趣的问题。
  
  我的中学

  我上学的时候,在济南,就我一个人,住在亲戚家里,我父亲的朋友家里,就我一个人。当然,吃啊住啊都挺好的,不过很孤独。我就开始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我坐得住,不是有个热闹就赶去看,也不是什么都能吸引我。

  我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对北大有印象,对那些作家有印象。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念鲁迅的书,如《风波》呀什么的,就是初中开始念的。那时的国文课就讲这些东西,课本里就有。

  我喜欢文学,喜欢鲁迅的作品。……我觉得他看问题比较深刻,透过表面现象,一针见血,有这么一个好处。我觉得鲁迅的文辞也很美,有力量,有功夫。……我喜欢鲁迅的文章,还喜欢鲁迅写的字。

  高中的时候,我到了北平。我那个高中是个比较特殊的一个中学,只办了四年就停办了,那叫北平大学附属高中。

  那时是随便考,敞开了,随便考、随便选,你只考得上就可入学。那时上学,家里钱少的上不起,存在这么个问题。因为我父亲是个军官,国民党军官。供我们几个孩子上学没问题。……爷爷以上的都是读书人。我父亲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这个班出了不少人才。蒋介石下边的什么刘峙呀,顾祝同呀,这些人都是他的同班或者同级的同学。

  (如果再选择一次,假设现在返老还童了,重新开始的话),我还是读书,因为它开智慧,让你不太糊涂,避免愚昧。至少,我看有这么个好处。我这个家庭,老的传统嘛,从明朝以来一直是读书的。读书的路走得最顺。
  
  我与哲学

  (我大学一直是在哲学系。)我觉得哲学重要,自己应该去学。

  我们当时的“哲学概论”是汤用彤先生讲,这是一年级的必修课。哲学是怎么回事啊,启发式的,引起兴趣,这很重要。从那以后,我觉得很值得学。视野开阔了。

  哲学是研究真理的学问。我记得斯宾诺莎有句话,他说“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这个我印象很深刻。

  转到中国哲学史是最后一年,抗战开始了。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占了北平。学校第一步搬到长沙,半年后又搬到云南。有三百学生步行。体格检查说可以,我就报名步行去。当时经过一些很穷困很落后的地方,看到那时鸦片还很多,很盛行,抬轿子的苦力,都食鸦片的。问他为什么吸鸦片,他说吸得起,戒不起。买一盒才一毛钱,要戒的话,一个月不能工作,没饭吃。贫困啊,落后啊。中华民族这么一个苦难的民族!抗战的重担就压在农民的身上,而农民又这么个状况!我就觉得值得研究中国的文化问题,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转向中国哲学史。

  搞中国哲学,我一直没动摇这个信心:中华民族是应该有她自己的东西,不然抗战怎么居然打胜了,顶过来了,怎么一回事情,很值得研究,很值得钻一钻。

  我有一个图章,请别人刻的,孔子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刻的是不敢从心所欲。

  我有一个原则,就是讲自己想讲的话,不要随风倒。

  我只说自己懂了的话,吃不透的话,不要跟着乱嚷嚷,不要跟着瞎说,免得自己后悔。我基本上是尽量做到少后悔。
  
  西南联大的岁月

  我在大学二年级时,钱穆先生教中国通史。《国史大纲》是个讲义。他讲所有的课都很有感情。他在方法上接受王国维那一套,考古学、人类学、文献资料结合起来讲。这是个新方法。

  他的那部书出版于抗日战争第二年还是第三年,在商务出版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前线百万将士”。他不是说献给我的亲人、我的爱人什么的。

  那时在云南,快毕业了,有一次在集会上讲演,冯友兰先生说,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胜利以后我们就是头等的强国,我们要怎么样怎么样。印象深极了。

  当时有些学生受不了这个流亡生活,就要求参军,到第一线去打敌人。钱先生说,你们不要认为我们在后方念书就是苟安,怕死,你要用前线战士的精神去读书啊,你才能读得好,才能报效国家。

  冯友兰先生也算我的老师。不过我在学校的时候选他的课,分数考得不好,七十几分。我的研究生毕业答辩,他是答辩委员之一。他当时去了,给我的分数就高不起来了。我更多的是黑格尔的发展观,这跟冯友兰的体系不大一样。

  冯先生讲中国哲学史,有半年要外出讲课,不在昆明,可这个必修课得有人教。汤先生就说,那就叫任继愈替你教这半年吧。他说可以。汤先生说,你那个课以后就交给他教行不行?他说那不行,不行。他不肯让出来,我在联大一直教选修课,没有教这个专业课,没有教中国哲学史。

  冯先生讲课,一定要讲得出说得清的才算。但是中国哲学有个直观的体悟的东西,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这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你要不提这一部分,肯定有缺陷,要讲吧,语言又有限,总感觉隔着一层讲不透。可冯先生就不承认这个,说这个不算。这个看法就没法弄到一块。

  给我讲哲学史的叫容肇祖先生。胡适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中国哲学不成体系。他贬得太低,所以北大的课叫中国思想史,不叫中国哲学史。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中国有哲学,不是没有哲学。因为胡适是文学院院长,所以课后他有发言权,课程名称都是他定的,内容还是那个内容,换个名称啦。我听过胡适的中国文学史。胡先生很有口才,他跟钱穆先生都很有口才,讲课很有吸引力,听的人很多。当时都是大教室,选课的听,不选课的慕名的也去听。(摘自《世纪老人的话:任继愈卷》,采访人陈明,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我的书斋

  顾名思义,书斋应当是读书的地方。古人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好、追求,以斋名表明自己的志趣。如“潜军堂”、“知不足斋”等。在读高中一年级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后来在北京大学读了三年书。当时北大学生们习惯于个人单独活动,宿舍里只有几平方米左右的地盘,也往往用布幔隔开,互不来往。我在北大西斋住了几年,也有一个单独活动的小天地。“九一八”以后,日本军阀连年生事,北平成了边城,华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西斋那一间宿舍已被日本兵占去,书籍也全部损失。

  抗日战争期间,随学校迁到昆明,开始是当研究生,住集体宿舍,没有自己的书斋。后来留在学校教书,我有了一间书斋,在昆明翠湖边一条小巷子里,住在第三层楼上,面对着西山。在一间斗室里过了七八年。——研究所刚成立时,这里住的都是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师生。这一间房间原是陈寅恪先生的住室。陈先生身体素弱,冬天用纸条把窗户封死。砖木结构的楼房不隔音,难免互相干扰,但大家对陈先生都很尊重,晚上九时以后,他要休息(左右邻居,楼上楼下,研究生的导师如罗常培、郑天挺、姚从吾、汤用彤诸先生都住在这里),大家都不敢高声说笑。有一天,楼下傅斯年、罗常培、郑天挺几位正高谈阔论,陈先生正好在楼上房间,用手杖把楼板捣得咚咚响。傅、罗、郑几位连忙停止了议论,一时变得“四壁悄然”。1941年后,陈先生赴英国讲学,我也毕业,搬进了陈先生住过的那一间斗室。西山的朝晖夕阴,岫云出没,读书倦了,抬头看看远山,顿觉心情开阔许多。那时生活穷,物价涨,“躲进小楼成一统”,倒也读了不少书。埋头读书,自号书室为“潜斋”。有“潜斋笔记”多卷,“文化大革命”中,毁于火。

  侵华日军战败投降,1946年北大迁回北平原址。这时内战已开始,国民党统治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北平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我在沙滩红楼有一间住房兼书房,有书也读不下去。这几年间教授中国哲学史及中国佛教哲学,所研究的内容与现实脱节,这个矛盾无力解决,心情比较苦闷,直到1949年才好转。1952年,北京大学由城内迁往城外,我住在中关园,自己又有了一间书斋。有机会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眼界比过去开阔了,对社会历史与思想的关系看得比过去清楚多了。解放后,社会上对中国古典经籍不大感兴趣,古籍容易收集。我的书斋藏书比过去充实了。又适逢政治清明,物价稳定,又有马列主义为指导,这十年间对我来说,是个读书及研究的好时机。五十年代末开始,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后来又上山下乡,劳动加运动,知识分子不遑宁处。从干校回来,“文化大革命”十年,全国遭难,书房取消了,我已没有书斋,只好睡在书箱叠成的“床”上,右眼失明,在极困难的情况下,勉强从事写作。

  1977年,国家拨乱反正,离开住了二十多年的中关园,搬进了城内,我又有了一个书斋。在这里,给研究生讲课,与学术界的朋友们讨论问题。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相比,恍如隔世。《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佛教史》、《宗教词典》、《中华大藏经》这几部集体编写的书,都是在这个书斋里开始的。

  要做的事还很多,深感力不从心,只好一步一步地前进。在昆明时,书斋为“潜斋”,回到北京,五十年代北大的书斋没有名称,通讯地址写作北大中关园宿舍,取其谐音似可称为“中关虚舍”,因为一半虚度了。现在又遇到政清人和的好时光,本可以多做些事,以弥补十年动乱失去的时间,偏偏眼疾缠身,遵医嘱,为保持目力,夜间不看书、不写字,这个书斋姑命之为“眼科病房”,因近年来不再像从前那样夜以继日地工作,有似病房也。(摘自《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我这个家庭,老的传统嘛,从明朝以来一直是读书的。读书的路走得最顺。”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1、《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是个普通的人,是普通家庭的普通一员,又是在科学上有光辉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科学成就,要有一定的条件,但也不是等待一切条件具备后再干。居里夫人就是一个不等待条件具备,勇于克服困难的科学家。

  很多人经受住了失败,经受不住成功,过了艰苦关,过不了荣誉关。居里夫人始终一贯,自强不息。科学成果归属于个人,还是归属于人类,《居里夫人传》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知识分子要把知识奉献给人民。

  2、《呐喊》

  鲁迅用严峻的目光、严峻的语言、严峻的要求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鲁迅对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爱之也深,责之也切。今天仍在障碍我们“四化”的一大堆绊脚石,《呐喊》时代起作用,今天还在起作用,更加使我们认识到除旧布新的紧迫性。《呐喊》值得再读。(摘自《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
  
  我的爱情

  我在西南联大教书,当讲师。有一个同学叫王维澄,研究哲学史的,北大哲学系毕业,在英国留学的。他是汤用彤先生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是《老子化胡考》,胡就是胡人。这文章写得很好,现在研究道教的,还没有超过它的。这人回来以后,在师范学院当副教授,教哲学史。他爱人在联大附中教语文。有一阵,她生病请假,让我去代课,问我行不行。我们是老朋友,那就去吧。这个中学语文,也是个新问题,教小孩么,试试看。

  我现在这个爱人冯钟芸,当时也在联大附中,教另外一班的语文,我们就这样认识的。

  后来,她又到联大中文系当助教。当时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罗常培等,她当助教。中文系当时有一部《四部丛刊》,中文系与哲学系办公室连着。哲学系没什么书,研究中国哲学史,那个《四部丛刊》很有用,我常去借书。她备课也借书,接触的机会就多了。她的伯父是冯友兰,有时候我到冯友兰家去谈点问题,也常碰上。

  我们结婚很晚,汤用彤先生很关心我们的结婚问题,跑到冯家去,代表我的家长。我家一个人没有嘛,代表我的家长去谈这个事情。中文系的系主任是罗常培,北大的,对我印象还不错,我们住在一个集体宿舍。她在他的系里当助教,两个系主任促成了这事的成功。汤先生有时家里请客,也请我们俩去吃饭;罗先生有时还请我们逛逛昆明滇池公园,这么来往就多起来。当时还举行了一个订婚仪式,证婚人就是罗常培先生。

  汤先生提亲很郑重。那时都穿长衫,他还加一个马褂,很有意思,跑到冯家去。

  汤先生那时候有三个学生嘛,一个结婚了,我和石峻没结婚。石峻跟我同岁,他也为石峻创造机会,没有成。那时老师对学生很关心,流亡时期,国破家亡的时候,师生之情很重。

  山东人喜欢早婚,我小的时候,家里给我订过婚,我退了,也没见过这个人。有这么一件事。

  处理家庭关系,要求同存异,人不能完全一致的。完全一致,限制了两个人的自由,都不舒服。她有她的天地,我有我的天地。到现在为止,写给她的信我不拆,既不看,也不问。对我的信,她也同样,除非我主动有什么事跟她商量,一直是这样。

  对方对你的工作应该了解,了解它的重要性,了解它的意义,这个很要紧。不了解的话,不好办。(摘自《世纪老人的话:任继愈卷》)(编辑:李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