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灭结局:柔软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5:44:12

柔软的教育

我喜欢柔软这个词,它包含着细腻、温柔、坚韧。郑板桥的《竹石》显示了柔软的力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风。”

与老松的厚重、坚忍、成熟相比,竹子显得那样纤细、轻柔、稚嫩。然而正是这貌似弱不禁风的竹子却能笑傲风雪,悠然自得。外强中干的老松即使覆盖着厚重的外衣,伸展着威风凛凛的枝干,也会在大雪中脆弱的豁然倒下。茂密的绿莹莹的竹林里蕴涵着一个秘密,那就是深深扎入土壤的看不见的根系。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人而言,这种根系可以称作素质,称作教养和智慧。教养和智慧看不见,它似沉入海底的冰山。而现实中人的千姿百态,皆被教养和智慧牢牢掌控着。

追溯根系的源头,儿童的教育举足轻重。成长和学习正是儿童自我形成的过程。儿童的成长和他们的儿童世界息息相关。在他们还没有和周围世界形成复杂关系的时候,我们给了他们怎样的教育,他们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自私自利或富有爱心,敢于冒险或谨小慎微,浮躁或安静,幸福感或失败感,情感细腻或粗枝大叶。

人是历史意义上的存在,曾经拥有的生活历史给了我们现在的自我存在的永恒和个性【1】。我们的个体是多层次的,多侧面的。作为大人,我与孩子时代和少年时代不一样。在家中和在朋友的家中也不一样。但是尽管我们的个体特质具有多种形态和不断变化的特点,我们仍然能体验到我们的自我核心存在一种永恒的自我统一性。这种自我统一性给了我们个性的持续性。孩子变成了少年,少年变成了大人,大人变成了老人。但是,来自我们幼年的影响,尤其是我们父母和老师的影响却是留下深刻的印象。【2】范梅南的这段论述揭示了教育的根系决定了一个人的永恒。

记得第一次带儿子去小学面试(面试是分班的依据),他本来是以为去玩的。那位女老师把他拉到桌前,问他汉语拼音字母,他惊慌失措,他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那眼神就和他第一次被打针时向我求救的一样。是我们的教育突然闯入了孩子的生活,还是孩子突然闯入了我们的教师中间。冷冰冰的教室、冷冰冰的黑板、整齐的坚硬的桌子、还有严肃的脸。什么对儿童有利,什么对儿童不利?我们准备好了吗?可能儿童有儿童的意向,他们喜欢教室如家一样,凌乱、温馨,有常青植物、有活动小动物;他们喜欢老师如父母,笑容可掬,跟他们亲密无间。教师的教育意向是什么?黑板和讲台是最好的注解。

有位女同事说她儿子很小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有天夜里,她突然醒来,本能地去摸他的头,原来发高烧了。另一位女同事的故事更让人费解,她的儿子平时打青酶素是从没有事的,但有一次,儿子做过皮试之后,她浑身不自在,她下意识地拉起儿子的裤角,发现腿上全是红色的疹子。我不想去探究这里面的神秘色彩,我只是感受到了身为母亲的伟大,是那份对孩子的真挚骨肉之情在召唤着她。就像孩子睡在自己的卧室里,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跑到孩子那里,生怕出事。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爱,就是失去了自己的天空,从此注定无家可归,他会永远在等,等父母的到来。

我相信好的教育就是一种召唤。让孩子体验到柔软、慈爱、善良。引发邪恶的绝对不是善良,而是冷漠和无情。让孩子柔韧地成长,这是一个永远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