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管理员岗位职责:蚯蚓标准化养殖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16:53
蚯蚓标准化养殖技术

 一、发展蚯蚓养殖的重要意义

      蚯蚓在祖国中医药学中名为"地龙"。 我国古代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蚯蚓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其功能:归经肝脾,清热定惊、化淤通络、利尿、活血。《国家药典》收载药材品种“地龙”,其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道地中药材“广地龙”其最佳适生地即在广东、广西地区。    

目前世界各地关于蚯蚓的养殖及研究开发利用用途,主要是用做药物、化妆品的原料,高蛋白食品,饲料添加剂,高效有机肥料,环保工程。真正成为“小蚯蚓,大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七十年代开始,蚯蚓作为一种神奇的生物资源,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很多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养殖和开发利用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使蚯蚓养殖业及加工业成为用途广泛、市场很大的新兴产业。

   (1)医药方面

   蚯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热、镇痉、平喘、降压、利尿和通经络的功能。日本宫崎医科大学美原恒教授Mihara于1982年报道了从蚯蚓( Lumbricus rubellus)中提取一组具有纤溶活性的蚓激酶。韩国Ryu用日本Mihara的方法从蚯蚓( Lumbricus rubellus)中提取出由六个成分组成的具有强纤溶活性的蚓激酶成分。

   珠海博康药业公司于1999年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国家Ⅱ类新药蚓激酶研究工作,于2002年3月正式取得国家药监局的蚓激酶原料药(国药准字H20020114)和雪通?蚓激酶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20095)国家Ⅱ类新药生产批文。

   (2)食品方面

   蚯蚓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核酸及其衍生物、游离氨基酸,还有微量元素、钙、磷、铁、钾、锌、铜及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达65—70%,远远高于鸡蛋和各种肉类,其中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人类理想的营养来源,是高营养保健食品,而且是纯绿色食品,可以制成罐头、香肠等美味佳肴。世界各国吃蚯蚓的人群在急骤上升,一些先进国家蚯蚓食品异军突起,仅美国就有二百多种蚯蚓食品,我国也正在研制供出口的蚯蚓食品。我国吃蚯蚓食品之风已经开始,有专家预测说:可能有一天蚯蚓将成为人类的主要肉食,市场之大不可估量。

   (3)日化方面

   蚯蚓分泌液有抗衰老,保护皮肤湿润,使皮肤充满活力等功能,是化妆品的好原料,可以制成洗发香波、洗面奶、护肤霜等高级化妆品。该类产品具有增白、润肤、消炎、抗晒、保湿、消斑、抗衰老、去屑、止痒、护发等作用。

   (4)饲料方面

   蚯蚓含蛋白质为70.5%、含脂肪7.9%、糖类14.2%、还有大量的维生素、生物碱等,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畜禽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精氨酸是花生2倍,是鱼蛋白的3倍,色氨酸是动物蛋白的4倍,牛肝的7倍,蚯蚓也是很多水产养殖品种的活饵料。蚯蚓粉是各种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5—10%的蚯蚓粉,畜禽生长速度可提高30%左右,喂蛋鸡可提高产蛋率17—25%,用蚯蚓喂甲鱼可增产20%左右。对虾产卵率可提高51%,成活率可提高30%。蚯蚓粉是各种畜禽动物促进生长发育、促进产蛋、产卵、催奶必不可少的饲料添加剂,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市场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大。蚯蚓养殖业可有力地带动畜禽、水产等其他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5)肥料方面

   随着无公害农业和绿色食品市场的日益扩大,蚯蚓粪成了必不可少的、无可代替的高效有机肥料,蚯蚓粪呈黑色细小颗粒状,属中性有机肥,含氮2.6%、含磷2.8%、含钾2.1%、有机质25—35%,在植保土肥行业应用较多,它具有干净、卫生、无异味、通风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性好,肥力持续时间长、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快、无污染环境等特点。蚯蚓粪既改良了土壤又节省了农药化肥,既提高了产量又生产出绿色食品,真是一举多得。

   (6)环保方面

   蚯蚓对城市生活工业垃圾的清理有着巨大的功能。中国、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研究应用蚯蚓用于环保工程方面。最近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清理基地将在首都北京海淀区建成。在农村大量的农作物秸杆焚烧和各种畜禽粪便对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利用蚯蚓就可以净化环境,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人们若能充分利用好蚯蚓,对城市农村环境保护将起到非等寻常的卓越贡献。

通过蚯蚓养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蚯蚓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积极推进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我市农业科技含量、产业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又配套支持我市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博康药业生产国家Ⅱ类新药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原料药供应,满足国内医药市场需求,造福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发展蚯蚓养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人工养殖的蚯蚓种类

 

全世界蚯蚓品种很多,约有2700多种。我国的蚯蚓品种也有160多种,以它的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可分为:粪蚯蚓、秸秆蚯蚓、水蚯蚓、土蚯蚓、菜蚯蚓。我们可根据用途和饲料来源进行品种选择,我国发展人工养殖较多的蚯蚓是赤子爱胜蚓等品种。

   1、赤子爱胜蚓

本品种属正蚓科、爱胜蚓属。体长60~13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80~110个。环带呈橙红色或栗红色。外观有条纹,体背刚毛对生。有雄孔、雌空各1对,受精囊孔2对,储精囊4对。砂囊大,位于第17~19节。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新疆、四川等省(自治区)、市,常见于有机质、纤维素丰富而潮湿的地方,如造纸厂、糖厂、食品厂的排水沟污泥内,粪肥、腐叶多的潮湿场所。它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适宜人工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蚯蚓良种。

2、红正蚓

本品种属正蚓科、正蚓属。身体呈圆柱形,体色为淡红褐色或紫红色,背部红色,体长50~150毫米,体宽4~6毫米,有体节70~120个,雄孔在第15节,储精囊3对,受精囊2对。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多栖息于潮湿的粪堆、菜屑、腐叶之下,农田中少见。

3、背暗异唇蚓

本品种属正蚓科、异唇蚓属。体长90~260毫米,宽3~6毫米,刚毛4对。环带在第26~35节,呈马鞍形,棕红色。体表暗栗色或灰褐色。受精囊2对,雌孔、雄孔各1对。砂囊大而长,在第17~19节。储精囊4对,受精囊2对,无精巢囊。主要分布于新疆,在大部分省(自治区)亦有生长。大都栖息于有机质丰富、湿润的土壤中,此类蚯蚓肌肉发达,掘土力强,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养殖品种。

4、威廉环毛蚓

本品属巨蚓科、环毛属。体长96~150毫米,体宽5~8毫米,体节88~156个。环带位于第14~16节,呈戒指状。体背侧部青黄色或灰青色,背中线深青色,腹部色泽较淡。雄孔1对,雄孔仅1个,位于第9节腹面中央。受精囊3对,位于第7~9节。卵巢1对,精巢囊、储精囊各2对,砂囊1个,前列腺1对。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北、天津、上海和北京等省、市。江苏省海安县和上海市金山区、松江区等已将该蚯蚓作为主要的养殖品种。

5、华南参环毛蚓

本品种属巨蚓科、环毛蚓属。个体硕大,长120~400毫米,宽6~12毫米,体节120~169个。背部紫灰色,后部色泽教浅。环带呈戒指状。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自治区),四川省亦有发现。多栖息于果园、菜园、花园的土壤深处。野性大,人工饲养须防范逃逸。因体形大,适宜入药加工为地龙。

6、湖北环毛蚓

本品种属巨蚓科、环毛蚓属。体长70~222毫米,宽3~6毫米,体节110~138个。体表草绿色或深绿色,背中线紫绿色或深绿色,腹面浅灰色。环带占3节,戒指状,乳黄色或棕黄色。雄孔1对,雌孔1对,受精囊孔3对。卵巢1对,无精巢囊。该蚯蚓分布广泛,在湖北、四川、陕西、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河北各省以至东北地区均有发现。多栖息在菜园、猪场、鸡场、牛栏周围。受强烈刺激时,蜷曲为绳结状,并排出有特殊臭味的体腔液。

7、天锡杜拉蚓

本品种属链胃蚓科、杜拉蚓属。体行78~122毫米,宽3~6毫米,体节146~198个。背部青绿色或肉红色。环带在第10~13节或第9~14节。每个体节有刚毛8条,对生。砂囊2~3个,位于第12~13节间。受精囊孔1对。该蚯蚓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吉林、北京。

8、大平2号蚯蚓

大平2号蚯蚓是由美国红蚯蚓与日本花蚯蚓杂交而成,属于赤子爱胜蚓的人工驯化品种。体长90~140毫米,体宽3~5毫米,成蚓体重0.5~0.7克,生育期70~90天,寿命可达3年以上,年繁殖率可达300~600倍。趋肥性强,适应性和抗病性都强,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技术易于掌握。但容易退化,须注意提纯复壮。

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在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进行了蚯蚓养殖试验,通过搭棚遮荫、绿化遮荫、蚓床盖草、喷淋水降温等多项综合技术措施,克服了南方夏季高产养殖蚯蚓的技术难题。公司还进行了蚯蚓良种繁育试验,克服了人工养殖赤子爱胜蚓品种出现严重退化的技术难题,所投放的蚯蚓生长、繁殖情况良好。已经初步具备大面积建设蚯蚓养殖基地的高产蚯蚓养殖技术培训示范和提供良种蚯蚓种苗的条件。

 三、蚯蚓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养殖任何一种动物,都必须先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然后跟据它的生活习性进行恰当的日常管理,就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不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盲目的饲养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效益。有时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养殖之前,必须了解所养动物的生活习性,养殖蚯蚓也是一样,要想养好蚯蚓,并收到良好的效益,就必须首先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再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搞好日常管理。

    由于蚯蚓品种较多,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也略有差别,但是喜温、喜湿、喜暗、喜透气、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却是共同的,在此逐一介绍,供养殖者参考。

1、喜温怕冷热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静怕震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喜酸怕盐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如遇到盐碱性土壤或水源,要调整酸碱度。过碱要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还可用2%的石炭水调整,否则蚯蚓不能生存。

珠海市具备养殖蚯蚓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其自然环境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热能充足,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年均日照时数为1991.8小时,太阳幅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平方米,年均气温为22.4℃,全年最高温度达38.5℃,最低温度达2.5℃,年平均气温24℃。雨量丰富,年均降雨量在1700~2200毫米之间,四月至九月的雨量约占全年的80%。

  珠海市的农业耕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河沟纵横,淡水供给充足。所以,该区域的环境温度、湿度、雨量、光照、土壤、饲料等方面均适宜蚯蚓生长、繁殖对环境的要求。

 

四、蚯蚓饲料及基料的配制

 蚯蚓的养殖成功与失败,饲养基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饲养基是蚯蚓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繁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基的质量。

    蚯蚓养殖有“基料”和“饲料”之分。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因此,基料要求发酵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异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饲养基料松散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菌丝等。饲料即制作基料所用的各种动物粪便和各种植物茎叶、秸秆,以及能直接饲喂蚯蚓的,为蚓床直接添加的能源和营养饲料。如:烂瓜果、洗鱼水,鱼内脏等甜、腥味等蚯蚓喜食之物。  

1、饲料的种类

    蚯蚓的饲料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动物饲料;二是植物性饲料:三是垃圾性饲料。以下逐一介绍。

(1)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适中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2)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

(3)垃圾性饲料:即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

2、饲料的配制

    各种饲料经过合理配制才能形成氮碳比例合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的,有利于蚯蚓生长、繁殖的高效饲料或饲养基。

    以大平2号蚯蚓为例,其饲料、饲养基的氮碳比在20—30之间,饲料中蛋白质不可过高,因蛋白质分解时会产生恶臭气味,口感不好,影响蚯蚓采食,给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配制饲养基时,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能超过畜禽类粪便的四分之一,否则氮素饲料成分超标,会产生大量臭味和氨气,不利于蚯蚓采食,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必须搭配碳素饲料,如:木屑、杂草、树叶等。

    饲料搭配的原则是:氮碳比例合理,使氮碳比调整在20—30之间。一般配制原则数据为:粪料60%,草料40%,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少于其它粪料,以不超过四分之一为准,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有营养丰富而全面的有机物质,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但蛋白质又不能过高,超标反而有害。

3、基料的堆制与发酵

    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也是蚯蚓的栖身场所,又是蚯蚓的取食基地,所以堆制饲养基时要合理的搭配和严格的发酵,使基料彻底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气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基料松软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菇菌丝,基料的堆制方法如下:用各种畜禽粪便(粪便料)60%,用各种植物秸秆杂草、树叶(草料)40%,鸡、鸭、羊、兔等粪便(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宜超过各种畜禽粪料的四分之一。草料须切成3—4寸长短,干粪及工业废渣等块状物应大致拍散(有毒物质不能使用)。然后堆制,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20厘米,粪料每层厚10厘米,堆制6—8层约1米高左右,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的太实。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直到四周有水流出停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布覆盖。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可升到60℃以上,冬季早晚可见“冒白烟”。10天后进行翻堆,第二次重新制堆。即上层翻到下层,四边的翻到中间。把料抖散,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发现有白蘑菇菌丝说明堆料过干,需加水调制。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

    这三次制堆共一个月的堆腐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是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前熟期(糖料分解期):基料堆制好喷水,3—4天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被高温微生物利用,温度上升到60℃以上,大约10天左右温度下降。前熟期(糖类分解期)即可完成。此时可翻堆进行第二次制堆。

(2)纤维素分解期:第二次制堆后添加水分,使水分保持在60—70%之间,纤维细菌开始分解纤维素,10天后即可完成。此时可再次翻堆,进行第三次制堆。

(3)后熟期(木质素分解期):第三次制堆后,加水封堆开始进行木质素分解,主要是蘑菇菌参与分解。发酵物质为黑褐色细片,木质素被分解。在发酵的过程中,各种微生物交互出现、死亡,这时微生物逐渐减少,微生物遗体也是蚯蚓的好饲料,这时基料的全部发酵过程已经完成。这时就可以进行饲养基的鉴定和试投。

    饲养基腐熟标准是: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PH值在5.5—7.5之间。

    饲养基投放时,为了稳妥起见,可用20—30条蚯蚓作小区试验。投放一天后进去的蚯蚓无异常反应,说明基料已经泡制成功,如发现蚯蚓有死亡、逃跑、身体萎缩或肿胀等现象就不能使用,应查明原因或重新发酵。如来不及发酵,也可以在蚓床的基料上再加一层腐殖质丰富的菜园土或山林土等肥沃的土壤为缓冲带,将蚯蚓放入缓冲带中,等到蚯蚓能适应时,并已有绝大多数已进入下层的基料时,再将缓冲带撤去。

五、蚯蚓规范繁育技术

 1、优良赤子爱胜蚓的选择及标准

体长:90~150毫米,体宽3~5毫米,体重0.5~1.2克。

体态:体型健壮饱满,挣扎动态刚劲有力,活泼敏捷,爬行速度快,无粗细不均和萎缩现象。

色泽:肉红色或栗红色,颜色鲜艳一致,光泽柔润,体液丰满,无汗珠状渗液现象。

环带:环带发育硕大丰满,性成熟,直接关系蚯蚓繁殖率及后代质量。

敏感:对光温的敏感程度高,其自调适应性最强。

原体:对蚯蚓截体愈合形成的新独立复原整体,无论以上状态特性如何均不得入选为良种,必须选原体蚯蚓。

2、建立优良赤子爱胜蚓繁育体系

建立赤子爱胜蚓原种池——繁殖池——生产基地等分层次的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对赤子爱胜蚓品种不断进行良种提纯复壮,为人工养殖赤子爱胜蚓基地提供大量的优良种蚓。

原种池
 
——选育纯种和提纯复壮,不断培育出保持优良品种特征的蚯蚓原种。

 繁殖池
 
——把原种池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进行第二级纯种扩大繁殖,为生产地提供大量蚯蚓种苗。

——从繁殖池移来的蚓茧或幼蚓进行第三级繁殖,养殖成商品成蚓 生产地
蚯蚓良种繁育工艺流程

 

六、蚯蚓规范养殖生产技术

 1、大田蚯蚓养殖床(蚓床)设计

大田蚯蚓养殖床(蚓床)设计:高度15-20㎝,宽度1-1.5m,长度不限,蚓床之间走道70-80㎝,在两条蚓床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2、投放蚯蚓种苗

选择优良蚯蚓种苗赤子爱胜蚓品种。赤子爱胜蚓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趋肥性强,适应性和抗病性都强,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技术易于掌握,适宜人工养殖。但容易退化,须注意提纯复壮。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蚯蚓良种。

大田养殖投放蚯蚓种标准40公斤/亩,按每年一个周期轮换更新蚯蚓种。

3、蚯蚓夏养技术

关键是在珠海夏季高温期,采取搭棚遮荫、绿化遮荫、蚓床盖草、喷淋水降温等多项综合技术措施,以起到遮光、降温、通气、调湿作用,把蚓床温度降到30℃以内,避免蚯蚓受高温休眠而影响产量。

A.搭棚遮荫:根据珠海的气候情况,选择遮光率90%的黑色遮光网,在大田蚓床上搭建平顶遮荫棚,既遮荫降温,又通风调节湿度。根据初步试验表明:在平顶遮荫棚内,可降低地面以上气温1-3℃,降低地表地温8-12℃,降低地下5㎝处地温7-8℃,降低地下10㎝处地温5-6℃,降低地下15㎝处地温3-4℃。

B.蚓床盖草:在遮荫棚内的蚓床上铺盖稻草和青草,可以降低蚓床内温度。试验表明,气温34℃时,在稻草编的帘子遮荫棚内蚓床上盖稻草和青草的,蚓床表层下6㎝处温度为30℃。

C.淋水降温:在夏季高温期每天早晚2次喷淋水降温,以利于蚯蚓晚上在适和温度与适合湿度环境中爬上蚓床饲料层觅食。

D.绿化遮荫:在蚓床之间种植香蕉树,可起到对蚓床遮荫调湿的作用,同时也可使蚓床形成具有快速通风作用的巷道。

4、采收蚯蚓

采用新鲜饲料喂养蚯蚓,使成蚓都活动在养殖床上新鲜饲料内,采收蚯蚓时,使用叉子将蚯蚓及饲料一起取放置在地面上的塑料布上,在自然阳光下,利用蚯蚓负趋光特性,使蚯蚓下钻,用刮板反复刮取上面蚓粪,直至塑料布上全部是蚯蚓为止。

 

蚯蚓饲料的准备
 
整理蚓床
 
搭建遮阳网棚
 
蚓       床
 
投放蚯蚓种苗
 
蚯蚓养殖管理
 
控制光照、温度、湿度
 
添加饲料、防生物危害备
 
采收商品蚯蚓
 
凉晒干燥
 
质量检验
 
市     场
蚯蚓规范养殖技术工艺流程图

 

七、蚯蚓养殖的日常管理

在蚯蚓的饲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经常性的检查和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给予解决,防患予未然。不要异常现象十分严重了再去处理,那样损失就太大了,还严重影响着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蚯蚓养殖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日常管理

    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要经常保持它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强光照射,冬季要加盖麦秸、稻草或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夏季要加盖湿麦草、湿稻草遮荫降温。要经常洒水,并保持环境安静和空气流通。

2、适时投料

    在室内养殖时,养殖床内的基料(饲料)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成了粪便,必须适时的补给新料,补料一般采用的是上投法,即在旧料上覆盖新料。室内地沟式养殖时,要在地沟内一次性给足基料,在一定时间内定时采收,避免基料食尽后蚯蚓钻入地下采食或死亡。

3、注意防逃

    在室外地沟养殖时,要搞好清沟、排渍、清除沟土异味等工作。一次性给足基料,避免因沟土气味或无料可食而引起蚯蚓逃走。室内架式养殖时,应使架床上基料通气通水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室内饲养架外夜晚加灯光,防止蚯蚓逃出饲养架外。总之,要采用确实可行的防逃措施,以防蚯蚓逃走,给蚯蚓养殖者造成损失。

4、定期清粪

    室内养殖蚯蚓,必须十分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新鲜,这就必须搞好粪便的定时清理,这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大田养殖不必清理粪便,蚓粪是农作物的有效有机肥。

5、适时分群

    蚯蚓有祖孙不同堂的习性,成蚓、幼蚓不喜欢同居,大小蚯蚓在一起饲养时,大蚯蚓可能逃走,同时大小蚯蚓长期混养可能引起近亲交配,造成种蚓退化。当蚯蚓大量繁殖,密度过大时需要适时分群,否则将产生上述不良后果。

6、预防敌害

    黄鼠狼、鸟类、鸡鸭、青蛙、老鼠和蛇等都是蚯蚓的天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加防范。

7、四季管理

    随着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四个季节的管理各自有着重点所在。春季在立春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开始回升,温度适宜,蚯蚓繁殖很快,要着重抓好扩大养殖面积的准备工作,如增设床架、新开地沟、堆制新肥堆等。夏季注意经常抓好降温和通风,初秋露水浓重的季节里,夜晚要揭开覆盖物,让蚯蚓大部分爬出土表层,享受露水的润泽,这对交配、产卵、生长均有好处,晚秋天气开始转冷,要做好防寒准备,冬季当然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

8、投料方法的选用

    根据养殖方式和环境不同应适当的选择投料方法,现将几种投料方法介绍如下:

    上投法:多采用于补料,当看到基料已经粪化时,把新料添加在表层上面即可,此法操作简便,此法弊病是会使床架底部水分过大,而且逐次投料会将卵埋入深层,不利于孵化。

    下投法:此法适用于新设床架,就是将基料铺在新设床架上即可,要采用此法补料,就必须把剩料移出,把新料铺上,再把剩料铺在上面,缺点是操作麻烦,优点是剩料在上面,有利于卵的孵化和通风。

    侧投法:是将剩料蚓床的一头约1/3地方,空出的地方铺上新料,1—2天后成蚓逐渐转入新基料。此时将剩料过筛,将蚓粪筛出。此法简便易行,且能把幼蚓分离出来,便于分群养殖,同时也把卵茧分出进行孵化。

9、繁殖期管理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幼蚓生长38天即性成熟,便能交配,交配后7天便可产卵,在平均温度20℃的气温下,经过19天的孵化即可产出幼蚓,全育期60天左右。在饲养基内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化出幼蚓,它不需要人工管理。但必须长期保持平均温度20℃左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繁殖,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6—66%之间。同时还需防止卵包因日晒脱水而死亡,基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0—60%,不宜太湿或太干,过湿会引起卵茧破裂或新产卵茧两端不能封口。以上均为繁殖管理要点,是孵化率和成活率的基本保证。


八、蚯蚓病虫害的防治

 

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常年钻在地下吃土,疾病很少,只有几种病,而且这几种病都是人为造成的,都是环境条件或饲料条件不当而造成的“条件病”。这些病只要调整一下环境条件就可以解决,几乎不用药物治疗,现介绍如下。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每日农经]地下掘金(4)可综合开发的蚯蚓(20111124) 蚯蚓人工养殖技术

 

特养行业添新丁    独辟蹊径养蚯蚓

《南方农村报》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徐晋佑  曾幼民  冼玉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蚯蚓的开发利用,认识到蚯蚓不仅是蛋白饲料的来源和改土造肥的“好手”,而且还可供人类食用和药用。

人工养殖蚯蚓,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意义,目前在全国虽然有许多地方饲养,但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故此特别约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徐晋佑先生等人撰写如下文章,希对广大蚯蚓养殖爱好者有所裨益。

蚓种选择

人工饲养蚯蚓的种类,可根据饲养的目的和环境条件加以选择。一般地说,为了解决蛋白质饲料的,应选择生长快、繁殖率高和蛋白质丰富的蚓种,如参环毛蚓、亚洲环毛蚓、赤子爱胜蚓、背暗异唇蚓等都可入选;用于改良土壤,疏松下层泥土的应选择抗逆性强,且善于钻土,栖于深层土壤中的环毛蚓属的蚯蚓,故体型较小的异唇蚓属、爱胜蚓属的蚯蚓是一个可选的对象;若为药用,则以饲养参环毛蚓、中材环毛蚓和背暗异唇蚓较佳。

由于蚯蚓对环境条件,如土壤、酸碱度、湿度、温度等要求随着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蚯蚓的选择。

总之,在生产中适于人工饲养的蚯蚓,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要能提供利用价值高的优质产品和利用效果,如蚓体、蚓粪,或其中蛋白质含量高,或具有某些特殊的药用成分及生物化学物质,或有良好的改良土壤和处理废物的良好效果。

2、要有较高的繁殖力,如年产增殖率达300倍—500倍以上。

3、能适应人工饲养环境,如不逃跑,有定居性,耐高密度饲养,适应有机质丰富的饲料等。

  4、有较强的抗逆性,如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不太受季节影响。

饲养方法

  人工饲养蚯蚓的方法很多,饲养方法要根据饲养目的和饲养条件而定,不能强求一律。下面介绍一些适于中、小规模饲养蚯蚓的方法。

盆养法

  利用花盆、塑料盆及其它废旧陶瓷器进行饲养。此法适于室内进行试验研究的小规模饲养,因为此法饲养简便,容易管理,操作方便,饲养条件易于控制,试验数据也容易测定。但是由于盆的体积小,不能多养,因此难于在生产上应用。

盆养蚯蚓时,装入的饲料为盆高的四分之三,每盆投放蚯蚓约100条—200条为宜。由于盆体小、盆内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如饲料易于干燥,温度高低变化明显。因此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可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以保持盆内饲料的适宜湿度。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的地方,以调节盆内的温度。此外,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多以30天—60天为宜。

箱筐饲养法

  这是最常用的饲养方法之一。箱筐的制作材料可以是木材,也可以是竹、荆条、藤条、塑料等,饲养箱长、宽、高的规格有下列几种:60厘米×30厘米 ×20厘米;60厘米×40厘米×20厘米;60厘米×50厘米×20厘米;60厘米×20厘米×30厘米;60厘米×40厘米×30厘米。每个箱筐的底和侧面要有排水和通气小孔,孔的大小以直径0·7厘米—1·2厘米为好,这样既可通气排水,蚯蚓又不会爬走。整个箱小孔的面积可占箱底或箱侧面积的20%—30%。两侧还要有对称的拉手把柄,便于手提操作。箱内饲料的堆放高度约为16厘米,装料太多,易使箱内通气不良;装料太少,饲料易于干燥,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每箱蚯蚓的投入量约5000条—10000条。饲养的规模较大时,可将箱层叠起来饲养,这样可成为立体箱式饲养,但不能叠得太高,一般以4层—5层为宜。

  这种饲养方法占地面积少,使用人力小,管理也方便,生产效率也较高。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故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塑料来制作,这样不但耐用而且规格一致,还利于提高饲养效果。

池养法

  国内饲料蚯蚓多采用这种方法,建池养蚯蚓适用于室内外饲养,饲养池用红砖砌成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15厘米的池。池内外壁不用水泥或石灰粉抹,以保持通气。池底可用水泥地板,也可用泥地面,但要打实铲平。每个池的四角底部留一个小口,以渗出过多的水分,洞口要用塑料网或铁丝网盖住,以防蚯蚓外逃或其它有害的动物入内为害蚯蚓。如果投入的蚯蚓量不大时,可把池分隔成若干个小池,这样不但便于饲养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室内建池饲养可以选择旧猪房、鸡舍,其室内必须保持阴暗和潮湿,光线不宜过强,但要通风良好以免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

土沟饲养法

  在养鱼、养鳖、养青蛙等饲养场内或周围,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60厘米、深40厘米、长度1米的沟,在其周围筑起高出地面20厘米土埂,以防止地面水流入。再将沟底和四周沟壁打实后,放入高30厘米的饲料,再放入蚯蚓3000条—5000条,最后在饲料上面铺上一层杂草,再盖上塑料薄膜,以防日晒雨淋。放进蚯蚓后,要定期喷水保湿,沟内饲料吃完后要及时补充饲料,并且要定期采收蚯蚓。这种方法投资少,收效大,适于供给家禽、鱼、鳖、青蛙的动物性饲料。

另外,在甘薯、白菜、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都可以饲养蚯蚓。

垃圾饲养法

  利用垃圾饲养蚯蚓,既可以处理生活垃圾,又可以收获蚯蚓和得到蚓粪,这种方法在日本、美国和台湾已被广泛应用,收效很大。

  饲养蚯蚓的垃圾要经过处理,先将垃圾进行筛选,去除对蚯蚓生长繁殖有害的金属、塑料、玻璃、石头杂木等,把分离出来的有机物进行堆沤发酵,最后将发酵腐熟后的垃圾作为饲料,放入沟内、池内用来饲养蚯蚓。

日常管理

  放养蚯蚓后,要按照蚯蚓所需要的生活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面几项日常管理工作。

保持适宜湿度

  蚯蚓喜潮湿怕干燥,饲养床湿度应保持在70%,因此必须定期洒水保湿。夏季气温高,饲养床水分蒸发快,可在每天早晚各洒水一次;冬季气温低,水分蒸发慢,可以减少洒水次数,每隔一天洒水一次。无论夏季或冬季,洒水用的水不要用被农药、化肥等污染的池塘和河水,也尽量减少直接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较多氯离子,会毒害蚯蚓。通常可用干净的井水,如果使用自来水,最好先停放一天后再用。

保证足够饲料

  饲料是影响蚯蚓的一个长期的、关键的因素,特别在饲料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饲料不足,往往导致生长缓慢,繁殖力下降、死亡增加等。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饲养床中的饲料已经有80%变成了蚓粪,还要继续饲养时,必须进行补充投料。投入的饲料必须是调制好的饲料,按饲养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投料方法。

  (1)上投法 将饲料投入在饲养床表面,厚约5厘米。这种投料方法简便,由于新饲料中的水分下渗,位于下方的旧料与蚓粪水分往往过多,加上把蚓茧埋于深处,降低了蚓茧的孵化率。

  (2)下投法 即把旧料缩小,在它的一侧投入新饲料,再把旧料的表层(5厘米左右)平铺在新料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旧料中蚓茧的孵化,同时当旧料中的蚯蚓被引到新料中去后,也便于进行蚓粪的清除工作。

  (3)侧投法 把新料投放在旧料的近侧,成蚓很快进入新料中栖息,幼蚓进入慢且少,这样旧料中的蚓茧可继续进行孵化,这种方法有利于成蚓与幼蚓、孵化与饲养分开。

防止敌害

  蚯蚓有不少的天敌,在这些天敌中有专门捕食蚯蚓和蚓茧的。哺乳动物中的黄鼬、猪常用它们的嘴在饲养床中挖出蚯蚓来吃,而老鼠则在饲养床中钻洞,为害蚯蚓。几乎所有的鸟类、鸡、鸭都喜欢吃蚯蚓。此外,蟾蜍、蜈蚣、蚂蚁、土盅等也是蚯蚓的天敌。

  预防方法:(1)在饲养前将房舍、用具用石灰水消毒,杀死附在这里的有害昆虫,同时堵塞各种洞穴,防止老鼠、蛇、蟾蜍入内;(2)在堆沤饲料时加入5%生石灰,把附在饲料内的各种害虫、细菌杀灭;(3)关好门窗,防止猪、鸡、鸭入场。并在饲养场四周撒上生石灰或666粉构成一条防线,防止有害的动物入侵,颇为有效。

  蚯蚓很少生病,但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蚯蚓也会发生一些疾病。如致病性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时,会使蚯蚓产生拒食、拉稀粪等症状。另外,如果摄食了过多的蛋白质饲料时,会发生蛋白质中毒,蚯蚓的环带红肿,分泌粘液增多,甚至蚓体变黑、肿而死亡。蚯蚓生病时,往往在饲养床上不吃不动,或蠕动异常,如转圈或痉挛。平时只要认真检查就很容易发现生病的蚯蚓。并把它捡出来处理。

防治措施:(1)饲料堆沤发酵应彻底,减低含蛋白质多的饲料;(2)在调制好的饲料中加入1%蚓康,或定期用100ppm的蚓康液泼洒饲养床,能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赤子爱胜蚓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

 

   一、赤子爱胜蚓

   1、本品种属正蚓科爱胜蚓属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 Savigny。体长60~160毫米,体宽3~5毫米,体节80~110个。环带呈橙红色或栗红色。外观有条纹,体背刚毛对生。有雄孔、雌孔各1对,受精囊孔2对,储精囊4对。砂囊大,位于第17~19节。它是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良种,适宜人工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蚯蚓良种。

   2、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蚯蚓生长繁殖的环境,应遮荫避雨,避免阳光直射,排水、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无农药和其他毒物污染,并能防止鼠、蛇、蛙、蚂蚁等的危害。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在20℃—25℃,32℃以上停止生长, 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养殖蚯蚓的饲养基土以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宜,最适氢离子浓度为39.81~25.12nmol/L(pH7.4~7.6)。养殖蚯蚓的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以60%—80%为好。

二、赤子爱胜蚓种苗繁殖操作规程

1、赤子爱胜蚓优良蚓种的选择标准

(1)体长:90~150毫米,体宽3~5毫米,体重0.5~1.2克。

(2)体态:体型健壮饱满,挣扎动态刚劲有力,活泼敏捷,爬行速度快,无粗细不均和萎缩现象。

(3)色泽:肉红色或栗红色,颜色鲜艳一致,光泽柔润,体液丰满,无汗珠状渗液现象。

(4)环带:环带发育硕大丰满,性成熟,直接关系蚯蚓繁殖率及后代质量。

(5)敏感:对光温的敏感程度高,其自调适应性最强。

(6)原体:对蚯蚓截体愈合形成的新独立复原整体,无论以上状态特性如何均不得入选为良种,必须选原体蚯蚓。

2、建立优良赤子爱胜蚓繁育体系

建立赤子爱胜蚓原种池——繁殖池——生产基地等三级以上的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对赤子爱胜蚓品种不断进行良种提纯复壮,为人工养殖赤子爱胜蚓基地提供大量的优良种蚓。

(1)原种池——选育纯种和提纯复壮,不断培育出保持优良品种特征的蚯蚓原种。饲料以厚度约15厘米、含水量约30%为宜,密度以每平方米2—3万条蚯蚓为宜。除了换料,平时不要翻动池中饲料。原种池在高温季节每隔15天(低温季节约20天)要彻底换除旧粪料一次,全部换入新饲料。原种池旧料和蚓茧移入繁殖池待孵化。

(2)繁殖池——把原种池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进行第二级纯种繁殖,不断扩大品种数量,为生产池提供大量蚯蚓。繁殖池在高温季节每隔15天(低温季节约20天)要彻底换除旧粪料一次,全部换入新饲料。繁殖池的旧料和蚓茧或幼蚓移入生产基地待孵化。
  (3)生产基地——从繁殖池移来的蚓茧或幼蚓进行第三级繁殖,获得商品蚯蚓产品。
 三、赤子爱胜蚓养殖操作规程

1、选地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以中性或微酸、微碱性为宜的砂质壤土,最适氢离子浓度为39.81~25.12nmol/L(pH7.4~7.6),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20-30%。

2、间作套养,轮茬种养

选择种植香蕉、番石榴、木瓜等水果或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地与养殖蚯蚓进行“间作套养,轮茬种养”。通过养殖蚯蚓改土培肥,通过施用蚯蚓粪有机肥提高所套种蔬菜或水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又有养殖蚯蚓的收入,可显著增加农业种养综合经济收益和良好的农业生态效益。

3、整蚓床

选地后及时翻耕、碎土、整理蚓床,大田蚯蚓养殖床(蚓床)设计:高度15-20㎝,宽度1-1.5m,长度随地块长度而定。

4、投饲料

(1)赤子爱胜蚓养殖饲料种类

①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等各种畜禽粪便。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比在20—30之间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②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

③垃圾性饲料:即指烂香蕉叶杆、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皮、烂西红柿等;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啤酒渣、食用菌栽培料渣、糠醛渣、酒糟、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

5、投放蚯蚓种苗

投放蚯蚓种苗量要适宜,接种以0.1-0.3㎏/㎡养殖密度投放蚯蚓种苗,生产群可加大到0.4-0.5㎏/㎡养殖密度投放蚯蚓种苗。

6、蚯蚓夏养技术

关键是在珠海夏季高温期,采取搭棚遮荫、绿化遮荫、蚓床盖草、喷淋水降温等多项综合技术措施,以起到遮光、降温、通气、调湿作用,把蚓床温度降到30℃以内,避免蚯蚓受高温休眠而影响产量。

A.搭棚遮荫:根据珠海的气候情况,选择遮光率90%的黑色遮光网,在大田蚓床上搭建平顶遮荫棚,既遮荫降温,又通风调节湿度。根据初步试验表明:在平顶遮荫棚内,可降低地面以上气温1-3℃,降低地表地温8-12℃,降低地下5㎝处地温7-8℃,降低地下10㎝处地温5-6℃,降低地下15㎝处地温3-4℃。

B.蚓床盖草:在遮荫棚内的蚓床上铺盖稻草、树叶或青草等,可以降低蚓床内温度。试验表明,气温34℃时,在稻草编的帘子遮荫棚内蚓床上盖稻草和青草的,蚓床表层下6㎝处温度为30℃。

C.淋水降温:在夏季高温期每天早晚2次喷淋水降温,以利于蚯蚓晚上在适和温度与适合湿度环境中爬上蚓床饲料层觅食。

D.绿化遮荫:在蚓床之间种植香蕉树,可起到对蚓床遮荫调湿的作用,同时也可使蚓床形成具有快速通风作用的巷道。

7、赤子爱胜蚓养殖日常管理操作规程

在蚯蚓的饲养过程中,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经常性的检查和观察,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给予解决,防患予未然。不要异常现象十分严重了再去处理,那样损失就太大了,还严重影响着蚯蚓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蚯蚓养殖的日常管理尤为重要。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加强日常管理

要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要经常保持它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强光照射,冬季要加盖麦秸、稻草或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夏季要加盖湿麦草、湿稻草遮荫降温。要经常洒水,并保持环境安静和空气流通。

⑵适时投料

养殖床内的基料(饲料)经过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成了粪便,必须适时的补给新料,补料一般采用的是上投法,即在旧料上覆盖新料。在一定时间内定时采收,避免基料食尽后蚯蚓逃走或死亡。

⑶定期清粪

必须搞好蚯蚓粪便的定时清理,这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都有好处。同时蚓粪是农作物的有效有机肥,可以施用于水果、蔬菜及农作物提高品质产量,或出售蚯蚓粪增加收益。

⑷适时采收或分群

蚯蚓有祖孙不同堂的习性,成蚓、幼蚓不喜欢同居,大小蚯蚓在一起饲养时,大蚯蚓可能逃走,同时大小蚯蚓长期混养可能引起近亲交配,造成种蚓退化。当蚯蚓大量繁殖,密度过大时需要适时采收或分群,提高蚯蚓养殖产量及收益.否则,超过最佳采收期的成蚓不及时采收,则浪费蚯蚓饲料增加养殖成本,并将产生上述不良后果,不到最佳采收期的幼蚓采收了又降低了产量。

⑸预防敌害

黄鼠狼、鸟类、鸡鸭、青蛙、老鼠和蛇等都是蚯蚓的天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加防范。

⑹四季管理

随着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四个季节的管理各自有着重点所在。春季在立春过后,气温和地温都开始回升,温度适宜,蚯蚓繁殖很快,要着重抓好扩大养殖面积的准备工作,如增设床架、新开地沟、堆制新肥堆等。夏季注意经常抓好降温和通风,初秋露水浓重的季节里,夜晚要揭开覆盖物,让蚯蚓大部分爬出土表层,享受露水的润泽,这对交配、产卵、生长均有好处,晚秋天气开始转冷,要做好防寒准备,冬季当然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

⑺投料方法的选用

根据养殖方式和环境不同应适当的选择投料方法,具体几种投料方法如下:

上投法:多采用于补料,当看到基料已经粪化时,把新料添加在表层上面即可,此法操作简便,此法弊病是会使床架底部水分过大,而且逐次投料会将卵埋入深层,不利于孵化。

下投法:此法适用于新设床架,就是将基料铺在新设床架上即可,要采用此法补料,就必须把剩料移出,把新料铺上,再把剩料铺在上面,缺点是操作麻烦,优点是剩料在上面,有利于卵的孵化和通风。

侧投法:是将剩料蚓床的一头约1/3地方,空出的地方铺上新料,1—2天后成蚓逐渐转入新基料。此时将剩料过筛,将蚓粪筛出。此法简便易行,且能把幼蚓分离出来,便于分群养殖,同时也把卵茧分出进行孵化。

⑻繁殖期管理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的动物。幼蚓生长38天即性成熟,便能交配,交配后7天便可产卵,在平均温度20℃的气温下,经过19天的孵化即可产出幼蚓,全育期60天左右。在饲养基内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化出幼蚓,它不需要人工管理。但必须长期保持平均温度20℃左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繁殖,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6—66%之间。同时还需防止卵包因日晒脱水而死亡,基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0—60%,不宜太湿或太干,过湿会引起卵茧破裂或新产卵茧两端不能封口。以上均为繁殖管理要点,是孵化率和成活率的基本保证。

四、赤子爱胜蚓病虫害的防治

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常年钻在地下吃土,疾病很少,只有几种病,而且这几种病都是人为造成的,都是环境条件或饲料条件不当而造成的“条件病”。这些病只要调整一下环境条件就可以解决,几乎不用药物治疗,常见蚯蚓病害防治方法如下: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四、赤子爱胜蚓的采收与加工操作规程

选择最佳采收期适时采收,当蚓床内蚯蚓大部分体重已达到0.3g以上时,养殖密度达到1.5-2万条/㎡时,即可开始采收商品蚯蚓。

赤子爱胜蚓的采收方法:采用新鲜饲料喂养蚯蚓,使成蚓都活动在养殖床上新鲜饲料内,采收蚯蚓时,使用叉子将蚯蚓及饲料一起取放置在地面上的塑料布上,在自然阳光下,利用蚯蚓负趋光特性,使蚯蚓下钻,用刮板反复刮取上面蚓粪,直至塑料布上全部是蚯蚓为止。

赤子爱胜蚓干蚓的加工方法:除去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五、赤子爱胜蚓的包装、储藏、运输操作规程

1、赤子爱胜蚓干蚓

包装:内包装为无毒聚丙烯塑料薄膜袋,外包装为编织袋。每袋净重12.5㎏。

外包装袋印有药材名称、净重、毛重、产地、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等。

储藏:应贮存于通风、避光、干燥、清洁、无异味专用房间内的货架上,货架与墙壁、地面保持50cm的距离,堆放层数为8层以内,防霉、防蛀。

运输:各种运输工具均可运输,但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严禁能与蚯蚓产生污染的其它货物混装运输。上下货时禁止用带钩工具和乱抛乱扔。

2、赤子爱胜蚓活蚓

包装:塑料筐,内垫编织袋,放置蚯蚓+载体,敞口。载体为菌化牛粪和膨胀珍珠岩。

每筐贴标签印有药材名称、净重、毛重、产地、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等。

贮运:各种运输工具均可运输,但运输工具必须清洁、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车内空气畅通,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雨、防曝晒、防污染.严禁能与蚯蚓产生污染的其它货物混装运输。如果全程贮运过程气温均在15-18℃范围内,贮运量可按每立方米50万条计,如高于18℃,则须按每立方米30万条计。在夏季高温季节,活蚓的运输须采取加冰的方法。

[每日农经]地下掘金(4)可综合开发的蚯蚓(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