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培训心得体会:中药煎药服药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06:01

中药煎药服药常识

 

佛手仙人掌编辑     摘自《中医中药秘方网》

 

中药给药煎药服药方法

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加水多少:按理论推算,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的总和。虽然实际操作时加水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但至少应根据饮片质地疏密、吸水性能及煎煮时间长短确定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比一般药物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则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煎煮火候及时间: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适宜。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榨渣取汁:汤剂煎减后应榨渣取汁。因为一般药物加水煎煮后都会吸附一定药掖。其次,已经溶入药掖中的有效成分可能被药渣再吸附。如药渣不经压榨取汁就抛弃,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热有效成分容易损失或破坏而不宜久煎或煎两次的药物,药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会更大,榨渣取汁的意义就更大。
  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或三次。 
  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煎制汤剂还应讲究人药方法。 
  1.先煎如磁石、牡蜕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J1乌、附于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它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 
  2.后下如薄荷、白豆寇、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于、茸茁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筹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人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5.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侥,宜另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四、眼药方法 
  口眼,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眼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㈠ 服药时间 
  迢时眼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扬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确定。 
  清晨空腹时,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眼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饭前,胃中亦空虚。驱虫药、攻下药及其它治疗胃肠遣疾病的药物宜饭前眼用。因饭能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眼用。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和,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迸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的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在睡前给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眼药,急性病则不拘时限。 
  ㈡ 服药多少 
  一般疾病眼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倩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眼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眼药宜小量频服。小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眼药量。 
  ㈢ 服药冷热 
  临床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般汤药多宜温眼。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眼。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 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它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 为宜。另外,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凉药热服者。 
  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

 

煎药及服药法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用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井水则须选择水质较好的。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在容器内浸药令匀,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至于火候的控制,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物的性质和质地,通常发散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都应避免久煎,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文火”略煮即可,以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而补益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较久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药力完全。其他如贝壳、甲壳、化石及多数矿物药入汤更宜久煮。在一个处方中如果各个药物的性质和质地有显著差别,就应当分别先后,次第煎煮,其中的芳香药等则须待矿物、贝壳及某些根类药物先煮沸约10分钟后再放入。有些粉末状药物及细小的植物种子,可用纱布包裹煎煮,使不致浮散,以便饮服。若处方中有不宜煎煮的药物,可另行溶化(如芒硝)然后同煎取的其他药液混合。

  方剂中的液态药物(竹沥、姜汁等)亦不入煎,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得。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三七、川贝母)通常多制成散剂与煎得的其他药物药液同服。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等则当另行烊化然后混合其他药汁服用。服药方法,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是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冷服或凉药热服的。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眼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说来,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而安眠的药物则应在睡前服。无论食前或饭后服药,都应略有间隔,如饭前后1~2小时左右,以免影响疗效。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三次。病缓可服二次;而病重病急的可隔四小时左右眼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千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关系着疗效的好坏,在煎煮中药时要特别注意下列问题。 

  首先是器具,煎药器具以砂罐或瓷罐为佳,切忌用铁、铜等金属器具,因为大多数药材与金属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次是浸泡,在煎药前要先用清水将药材浸泡30分钟,使其软化,然后再加热煎煮,而不能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 

  至于应该加多少水,要根据用药量而定,一般以水面超过药物少许即可,使每剂每次煎成的药液在150毫升左右,为儿童煎取的药量要少,而对热性病者,煎取的药液要适当多些。 

  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了,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煎煮中药的时间也因药性而有所不同,如解表药不能久煎,通常煮沸后15分钟即可;味厚滋养的补益药,煎煮的时间宜长,煮沸后要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左右,以使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另外,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药煎好后要趁热将药汁滤出,每剂药一般只煎两次。 

  还有,要记得金石介壳类中药需先煎,如龙骨、石膏、牡蛎、磁石、龟板、 鳖甲等,宜先煎半小时左右。而另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藿香和钩藤等却要后下。易于沉底焦化和糊化、难以过滤的药物,如赤石脂、青黛,可用纱布将药包好或装入纱布袋内,再放入锅内煎煮。 

  凡贵重、数量少和挥发性强的药物,如珍珠和三七不需煎煮,只要将药物研成细末,再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即可,而对人参、鹿茸等,为了减少损失,加热煎煮。有些胶、糖类药物(如阿胶和饴糖)溶解后粘度较大、泡沫多,煎时会结底焦化,并影响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所以也应该将这类药物溶于已煎好的药液中。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药物,如肉桂末,最好是将其制作片,放入有盖的容器中用沸水浸泡后服用。 

 

中药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除要注意煎煮时间、火候、用水量、特殊煎法、温服、冷服、忌口等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忌用热水煎煮
  如果直接用热水煎煮,中药才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的浸出,也阻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的浸出。正确的做法是先把药物用凉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30分钟左右)再煎,这样有利于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浸润、溶解、浸出。现在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多是自来水,它既不是天水类(雨雾雪水),也不同于地水类(江湖河水),而是经过化学处理的水。为了保证对水的消毒。自来水必须含一定量的余氯,而水质较差的地区,余氯含量更大。氯是较强的氧化剂,同许多有机物可发生氧化作用。由于凉开水已煮沸过,余氯都已挥发,这就避免了余氯对有效成分的破坏作用。同时,在水的加热过程中,由于生水中钙和镁的重碳酸盐分解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药材中有效成分与钙镁离子结合沉淀的机会,使药汁中有效成分浓度提高。所以煎煮中药以凉开水为好。

  二、警惕假煮沸现象
  煮沸是制备中药汤剂的基本要求,而温度达到100℃是煮沸的标准。但有的药液在远未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了,这是因为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理化现象。如皂甙等化学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产生大量泡沫。汤剂中如配伍有紫菀、款冬花、远志、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它们在煎煮过程中也易产生此种现象。判断药液真正煮沸的标准是温度而不是人们常识里那种产生泡沫的表面现象,未煮沸的药液,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完全浸出,在临床上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引起其他问题,因此在煎煮中应加以注意。

  三、合理服法
  中药服法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药物疗效,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必须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服药合理可使体内保持均衡、持续稳定的血药深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现在比较普遍的服法是将头煎、二煎分服。这样做笔者认为不合理,因为头煎药有效成分浓度均较二煎为高,特别是含有易挥发成分和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药物,二煎中其成分含量其微。由于药物含量有差别,直接造成药物血药浓度的起伏,使药物作用忽强忽弱,有碍于疾病的治疗。正确的做法应是将头煎、二煎两次煎液混合后,根据病情分次服用。

 

中药的用药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一两(16进位制)=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一、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药材质地:一般来说,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量的药物量宜重(无毒性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
  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应用方面
  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
  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李杲说它“少则动大便,多则下水”。同是用以泻下,用以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以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
  三、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性别: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病程长短:一般来说,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体虚,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一般来说,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如病重药轻,犹如杯水车薪,药不能控制病热;若病轻药重,诛伐太过,药物也会损伤正气。
  另外,在患者方面还应考虑到患者在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的致密。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对体力劳动者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中药用药禁忌

药物具有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两重性,利用前者、避免后者是选药组方的基本原则。后者就是用药禁忌的问题,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内容。
  一、配伍禁忌
  中药“七情”中的“相恶”和“相反”的配伍关系,均属用药禁忌。有关反药的内容,历代古籍中记载并不一致,被后世公认并影响较大的是金元时期概括的“十九畏”和“十八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其中“十九畏”的“畏”,与“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并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中药炮制的蜜炙法

一、蜜的特征与作用
  蜜有黄白之分。北方的蜜水分少,较浓稠;南方的蜜水分多,较稀薄。夏季蜜如清油状,半透明,有光泽;冬季呈半固体状,伴有淡黄色鱼卵状颗粒,或如炼猪油状。气芳香,味甜。蜜除了营养丰富,能防病抗衰老、延年益寿外,还有镇咳、缓下、润燥、解毒、矫味等作用。
  二、蜜的分类
  1.春蜜较多是洋槐、油菜、桃花、紫云英等花蜜,色淡黄白,黏度大,气清香,味甜,质量较好。
  2.伏蜜较多是枣花、葵花、瓜类等花蜜,色多淡黄或深黄至琥珀色,黏稠度大,细腻,气清香,味甜,质量较次。
  3.秋蜜较多是棉花、荞麦花等花蜜,呈琥珀色至暗棕色,气微臭,味稍酸,质量差。
  三、炼蜜的种类
  1.嫩蜜:将生蜜加热到105~115℃,含水量在20%以上,色泽无明显变化,稍有黏性,取出用3~4号筛网滤过即得,其目的是去其杂质,破坏酶类,杀死微生物,便于存放。
  2.中蜜:将蜜加热至116~119℃,含水量约10%~13%,淡黄色,有黏性。
  3.老蜜:将蜜加热到119~122℃,含水量在4%以下,红棕色,黏性强。
  四、蜜炙的方法
  1.药蜜同时拌炒炙法:将炼蜜加适量的开水稀释,拌入药物待蜜液吸透,置热锅中不断炒至深黄色,以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2.先下蜜后投药拌炒炙法: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置锅中,待蜜液烧沸后投入药物拌炒均匀,炒至液干呈深黄色而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3.先下药后入蜜液拌炒炙法:将药物投入锅中炒热后,放入适量开水稀释的炼蜜液拌炒,炒至深黄色而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
  以上三种方法可根据所炙药的药性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分别采用。
  五、蜜炙药物的作用
  蜜炙不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差异,这与药物性能和所含的成分不同有关,如甘草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可增强补气和中的作用;黄芪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可增强温肺润燥的作用;麻黄蜜炙(药100kg,炼蜜20kg)后,减弱了发汗之力而增强了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和表症已解而喘咳未愈的患者;百部蜜炙(药100kg,炼蜜13kg)后药性变缓和,并增强了温肺润燥的作用,多用于肺燥咳嗽的患者;款冬花蜜炙(药100kg,炼蜜25kg)后,一方面可以破坏其分解甙类的酶,增强甙类之稳定性,有利于药效保存,另一方面可增加甙元的溶解度,帮助促进吸收,同时还能增强其润肺镇咳的作用。
  六、蜜炙注意事项
  1.炼蜜一般指的是嫩蜜,加水量一般是蜜的1/3或1/2,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季节,可灵活掌握。
  2.炙药前应核准药与蜜的数量比例,炙炒时先应用中火炒至药物浅黄色后再用文火炒炙,如出现蜜粘锅而糊焦时应马上将焦糊的蜜用净布擦干净,以保证炙药的质量。
  3.蜜炙的药物应装瓷缸中盖严,置低温干燥之处防潮,并注意防止发霉生虫。

 

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而中医运用中药又常常是组成复方应用,中药材的炮制方法通常又是根据组方的需求而定的。饮片(各炮制品的总称)质量的好坏对方剂的疗效和适应证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药方方剂对方中药物的炮制要求常用脚注方式标明(亦有直接冠以炮制品名的)或在用法中予以说明,这样就把炮制与药方的疗效紧密结合起来了。中药炮制对药方的影响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一 提高药方方剂疗效
  在成方中,各药究竟选用什么炮制品是由药方的功效而定的。中医在临床时,遣方用药和炮制品的选用又是由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的。为了确保临床疗效,通常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⑴增强方中药物的作用:要达到此目的,就须将方中药物进行炮制,使有效物质易于溶出或利于保存,并调整其药性,发挥各自的擅长。如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均需炒爆。中医认为,治痰以顺气治标,健脾燥湿治本;但气实而喘者,以顺气降逆治本,治痰为标。三子养亲汤的适应证恰好是气实而喘,痰盛懒食,故本方的功效是降气平喘,化痰消食。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减弱,而温肺降气作用增强,其降气化痰、温肺平喘之功明显;白芥子炒后过于辛散耗气的作用有所缓和,温肺化痰作用增强;莱菔子炒后由升转降,功效由涌吐风痰而变为降气化痰,消食除胀。方药均与病证相符,可使全方降气平喘、化痰淡消食作用增强。芍药甘草汤有柔肝解痉、缓急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肝阴不足,肝木乘脾所致之腹中拘急疼痛,或筋脉失养,手足拘挛等证。原方是白芍、甘草等量,说明甘草在缓解挛急和止痛方面与白芍具有并驾齐驱的作用,并非是用来调和药性。甘草要求炙用,是因为甘草蜜炙后甘温,一方面与白芍伍用可以酸甘化阴,另一方面又能增强补脾缓急的作用,二药合用,使柔肝缓急、解痉止痛之功更佳。
  ⑵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充分发挥配伍后的综合疗效:这主要是通过净制工序来解决。如山茱萸的核、金樱子的毛核、巴戟天的木心、关黄柏的粗皮(栓皮),均为非药用部分,而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则势必使该药在方中的实际比例大为缩小,不能很好发挥全方作用。如二妙散,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是治疗温热下注的基础方。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是主药;苍术苦温,燥湿健脾,既祛已成之湿,又杜湿邪之源。方中苍术要求制用,黄柏原方要求炒,现多生用。若方中苍术生用,则过于辛温而燥;黄柏若为关黄柏,不除去粗皮,就等于减少了黄柏的实际用量。这样,全方燥湿之力虽然甚强,但清热之力不足,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还恐有湿热未去,热邪反增,先有化燥伤阴之虞。
  ⑶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由于组成药方的中药常常对多个脏腑、经络有作用,但病人通常又并非各个部位都发生病变,临床上有时就嫌其药物作用分散,甚至对未病部位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使药物集中在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常常加入辅料炮制,使其对病变部位的作用增强,而对无关部位的作用减弱。这样既能突出方剂对主脏主腑的治疗作用,又不致于影响其他无关的脏腑。方剂通过药物的配伍,虽然归经不是各药的简单相加,但方中药物归经的变化对全方的作用是有明显影响的。如缩泉丸,方中的益智仁主入脾经,兼入肾经;山药主入脾经,兼入肺、肾经;乌药主入肾经,兼入脾、肺、膀胱经。益智仁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为方中君药,具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三药合用,温肾祛寒,健脾运湿,使全方作用侧重于肾,兼能顾脾。肾气足,则膀胱固,同时健后天之脾又可益先天之肾。故该方的主要功效是温肾缩尿,常用于下元虚冷,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
  ⑷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医疗效果:由于中药通常是一药多效,但在药方中并不需要发挥该药的全部作用,特别是在不同方中,同一药物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如麻黄在麻黄汤中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故原方生用,并要求去节,取其发汗平喘作用强;在越婢汤中,用麻黄意在利水消肿,故生用而未要求去节,取其利水力较强而性兼发泄;在三拗汤中,麻黄主要起宣肺平喘的作用,故原方注明不去节(亦云不去根节),取其发散之力不太峻猛,梁代陶弘景还认为节止汗。若表证不明显者,临床常用蜜炙麻黄,不仅增强止咳平喘之功,而且可以减弱发汗之力,以免徒伤其表;若为老人和小儿,表证已解,喘咳未愈而不剧者,可考虑用蜜炙麻黄绒,能达到病轻药缓,药证相符的要求,可避免小儿服用麻黄后出现烦燥不安或有的老人服后引起不眠等弊端。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宜生用,且用量较大,取其生品气味俱薄,轻清升散,和解退热之力胜;在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升阳举陷,不但用量宜小,且宜生用,取其轻扬而升或助它药升提;在柴胡疏肝散中,柴胡以醋炙为宜,取其升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之力增强。由此可见,组成药方的药物通过恰当的炮制,因作用重点的变化,使全方的功用有所侧重,对病人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药方的疗效。
  二. 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由于方中有的药物某一作用不利于治疗,往往影响全方疗效的发挥,就需要通过对相应的中药材的炮制调整药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病情的要求。
  ⑴消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有的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会因药物某一作用与证不符,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效,趋利避害,或扬长避短。如干姜,其性辛热而燥,长于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在四逆汤中用干姜生品,取其能守能走,力猛而速,功专温脾阳而散里寒,助附子破阴回阳,以迅速挽救衰微的肾阳。在小青龙汤中,用干姜生品,是取其温肺化饮,且能温中燥湿,使脾能散精,以杜饮邪之源。在生化汤中则需用炮姜,这是因为生化汤主要用于产后受寒,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等。因产后失血,血气大虚,炮姜微辛而苦温,既无辛散耗气、燥湿伤阴之弊,又善于温中止痛,且能入营血助当归、炙甘草通脉生新,佐川芎、桃仁化瘀除旧,臻其全方生化之妙;若用生品,则因辛燥,耗气伤阴,于病不利。
  ⑵调整辅助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有的药方中的主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了趋利避害,组方时就在方中加入某种辅助药物,但它并不直接起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是制约主药的不良反应。如调胃承气汤,为治热结阳明的缓下剂,然而芒硝、大黄均系大寒之品,易伤脾阳;又因二物下行甚速,足以泄热,方中用甘草不是泻火解毒,是为了缓其大黄、芒硝速下之性,兼顾脾胃,所以甘草原方要求炙用,取其甘温,善于缓急益脾。传统认为,陈皮和脾理胃不去白,理肺气则去白。在补中益气汤中,陈皮原方注明不去白,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发挥它利气醒脾的作用,使方中补气药补中而无滞气之弊。
  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若组成药方的药物不变,仅在药物炮制加工方面不同,也会使药方的功用发生一定的变化,改变部分适应证。
  如四物汤,为最常用的补血基础方,为了适应患者病情的需要,除了在加减上变化外,还可通过炮制调整它的作用。若血虚而兼血热者,宜以生地易熟地;血虚而兼瘀者,除了加重当归、川芎的用量外,该二药还可酒炙。
  知柏地黄丸为滋阴降火之剂,若阴虚而下焦兼有湿热者,宜以生地易熟地,以免过于滋腻恋湿,知母生用,存其苦味,虽然质润,不致恋湿,黄柏生用,全其苦寒之性,能清热降火而燥湿,还可适当加重茯苓、泽泻用量;若纯属阴虚火旺者,则知母、黄柏宜用盐制,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阴降火作用,泽泻亦宜盐制,取其泻热力增强,且利尿而不易伤阴,并宜减轻茯苓、泽泻用量。
  理中汤为温中益脾要方,凡中焦虚寒者均可应用。但不同情况应选用不同炮制品才能提高疗效。若中焦虚寒而兼有内湿者,除了可加炒苍术之类以外,宜用干姜,取其辛热而燥,能祛寒燥湿;若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呕吐腹痛,或者阳虚出血,除了可加吴茱萸之类散寒止痛或者加阿胶、黄芪止血之外,则应以炮姜易干姜,取其炮姜苦温而守,善于温中,止呕、止痛和温经止血,作用缓和持久。若腹泻明显,方中白术宜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若腹胀恶食,白术又宜炒焦,既可避免其壅滞之弊,又可开胃进食。甘草均宜炙用,取其甘温,补中益脾力强。
  又如白虎汤,本是张仲景治伤寒邪入阳明,由寒化热之证。由于伤寒病,开始是感受的寒邪,寒邪容易损阳,也易伤中,所以立方用药都要注意保存阳气和顾护脾胃。方中石膏、知母足以泻热,用甘草之目的不是清热泻火,而是为了顾护脾胃,防止石膏、知母大寒伤中,故原方要求用长于补脾益气的炙甘草。吴鞠通用白虎汤治太阴温病,则改炙甘草为生甘草,并加重用量。因为温病开始就是感受的热邪,热邪容易伤阴;并且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胃经脉相通,可顺传于胃,致使肺胃同病,其热邪更甚,且多有伤阴现象。用生甘草既可增强泻热作用,又有甘凉生津,兼和脾胃,故在同一方中,炮制品的选用有所区别。
  四.满足药方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每个药方都要作成制剂才能供病人应用,而每一个制剂又都属于某一剂型。由于剂型不同,其制备方法也不同,故对药物的炮制要求亦异。
  汤剂通常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配方。有些药物如黄芪、延胡索等,在汤剂中多要求蜜炙和醋制,若制备黄芪注射液、延胡索乙素片等,则可直接用洁净的生品提出某种成分。川乌、附片等在汤剂或浸膏片中,因要经过加热煎煮,故可直接用制川乌、附片配方;但用于丸剂,因是连渣服用,又不再加热,故需将制川乌、附片用砂烫至体泡色黄,称为炮川乌、炮附片。一方面利于粉碎,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半夏在不同制剂中,炮制要求也不一样。如藿香正气散中的半夏,若作汤剂,则用常规炮制的半夏即可;若作藿香正气丸,则炮制半夏时要严格控制麻味;若作藿正气水,则用生半夏疗效更佳。这是因为半夏的有效物质能溶于水,而有毒物质难溶于水。由于汤剂作好后通常不过滤(或一层纱布过滤),汤液中常混有少量半夏粉粒,若用生品。则可刺激咽喉。丸剂是连渣服用,若用生品,不但不能镇吐,反而有可能致吐。藿香正气水是用渗漉法制备,不会将半夏粉粒带入液体中,用生半夏不但减少了炮制工序,而且生半夏中有效物质保留更多,疗效更佳。

 

中草药的副作用

中草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一般地讲,中草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毒性稍轻些的有:白附子、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马钱子、巴豆、生天南星、生甘遂、闹羊花、天仙子、蟾酥、土木鳖、吕宋果、云轴子、枫茄子、枫茄花,生硫磺、巴豆霜、白降丹、罂粟壳等。当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慎重,如枫前花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剂量过大,常会引起中毒死亡。因此,有毒性的中草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草药的副作用

  那么,平时在中药方剂中常用半夏、天南星、附子、川乌、草乌等,为什么不发生中毒呢?

  一方面是由于对这些药物进行了炮制,如生半夏口服会引起呕吐。唇舌发麻。声音嘶哑等副作用,而生半夏用姜汁、明矾、盐等炮制后,其毒性大为降低。  

  另一方面,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如水银用做主药治疗皮肤癌、宫颈癌时,只能限于外用,严禁内服,不然会发生汞中毒。  

  有些中草药虽然毒性轻微,若使用剂量过大,则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木通有通乳作用,若用其大剂量(50克)与猪蹄同煮,服后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又如白果,因其含有微量氢氰酸,在过量情况下,就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肢体强直、皮肤青紫、瞳孔散大、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十枣丸,就是配伍大枣来缓和甘遂、大戟、芫花这些有强烈泻下作用的中草药,起到减少毒性的作用。对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常配伍甘草来缓和毒性。现已证明,甘草中所含甘草甜素在药理上确有解毒作用,证实了《本草纲目》上记载甘草“解百药毒”的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