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古典舞恋人心:中国教育还是成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25:38

中国教育还是成功的

作者: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中国出不了杰出的人才,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痛。于是国人就把污水泼向中国的教育,教育就一次又一次被改革,但改来改去,还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杰出的人才还是没有冒出来。中国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改革三十年,中国成了世界工厂,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中国制造的商品。尽管中国制造充斥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的农民工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但中国的工厂获得是很微博的利润,中国的工人领得是很微薄的工资。何也?缘于中国制造没有核心技术。
        就拿简单的DVD影碟机来说吧。中国是DVD影碟机的生产大国,但中国没有DVD生产的核心技术。中国每生产一台DVD,需要向国外支付专利费大约8美元,而中国人只能得到大约1美元的利润。
       中国人为什么不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而要为他人免费作嫁衣呢?曰:中国没有创新人才,所以搞不出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品。
        这个国人就不明白了。中国人可以搞出原子弹、氢弹,可以搞出人造卫星,可以让“天宫一号”升天,难道就搞不了像DVD之类的小玩意儿?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国家一穷二白,缺少搞科研的资金,人民大多数是文盲,没有一个像样的实验室。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少量的几个专家领着一群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土法上马,中国搞出了两弹一星和新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都是产生在这一时期。
       改革开放了,国家富裕了,中国不仅不缺科研经费,还有钱大量卖美国的国债。教育大大普及,掏粪工人都有了大学文凭。中国有充足的条件,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但惭愧得很,这时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创造。
       刚刚,中国的“神舟一号”升天。中国在航天领域继续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什么中国搞不了DVD技术,却能在航天这一高科技领域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环境宽松,中国需要的一些设备和技术可以从国外引进。宽松的国际环境让“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潮抬头。有这样思想的人,没有长远眼光,只看眼前利益,认为花大精力、大投入搞研究,不如从国外引进合算。于是,科研项目纷纷下马,这就造成了今天中国没有核心技术的局面。
       虽然国际环境宽松了,但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还是不可能把航天设备卖给中国,而中国的生产又迫切需要人造卫星之类的设备,如中国要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就需要有地球资源卫星。所以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没有全部下马。由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坚持,所以中国在这一领域产生了大量杰出的人才。如果没有美国对中国在这一领域技术的封锁,美国把他们的一些不上档次的二三流卫星卖给中国几颗,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可能被下马,中国在这一领域就不会有什么人才了,也绝对搞不出“天宫一号”。所以当“天宫一号”升天的那刻,本人首先写了感谢美国的文章。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b1a100102dt93.html 
       中国没有杰出的人才,不是教育出了问题,而是发展体制出了问题。中国技术严重依赖国外引进,丢了独立自主的精神。这是中国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最重要的原因。
       就拿简单的建筑领域来说吧。中国前三十年的建筑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建筑的,如人民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等,中国因此产生许多一流的建筑专家。可是近三十年,让中国人“自豪”建筑,都是外国人设计的,如什么的央视“大裤衩”、奥运会的“鸟巢”。难道中国人自己就搞不了这样的东西?就是中国搞得不及外国人,我们就老老实实承认差距。就是中国人的设计比外国人低一个档次又有何不可?难道把洋人的臭裹脚布围到自己的头上就能显出自己的洋气?中国的建筑都让外国人的设计了,中国人只能按设计进行施工,怎么能产生一流的建筑家?中国产生不了自己的一流建筑家,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就只能在洋人的后面爬行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大飞机已经试飞成功,只余下后期的修修补补的工程。这是,中国对外开放了,不论是美国的波音,还是欧洲的空客,都对中国放开了市场。既然造不如买,那大飞机的研究和制造计划就都被下马了,中国至今没有自己制造的大飞机。更重要的是,中国因此也就没有了制造大飞机的人才。
       在现在中国的工厂,技术是外国的,设计是外国的,只有车间流水线上的是中国人,中国人只能按严格的流程工作,在这里怎么会产生杰出的创新人才。
        现在主流专家都说中国人没有创新能力。真的中国人没有创新能力?中国的各个领域使用的都是外国的设计,外国的技术。中国人只能按图纸施工,按规定的流程工作,创新是万万不能有的,中国人如果创新了,那就会出了大问题。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就这样被掐死了。高层次的人才产生于搞基础研究的人才,中国的人才在基础研究的领域已经被掐死了,怎么会产生高层次的杰出人才?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中国的人才难道过剩了吗?非也!中国丢了对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搞得大都是没有核心技术的产业,这样产业有农民工就行了,大学生于是成了社会多余的群体,这就造成了大学生过量而农民工短缺的问题,大学生当掏粪工人都的竞争上岗。中国如果放弃那些没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大搞技术开发和研究,同时可以带动很多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的大学生怎么能就业困难呢?中国怎么会没有创新人才呢?当年中国搞两弹一星,除了少量的几个专家外,依靠的大部分是那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经过实践的锤炼,大都成为一流的专家。中国的人才不是过剩了,而是太少了。
       由于中国大量搞没有核心技术的产业,使得中国的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发现所学知识在工作中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中国学生学到知识没有作用了,中国人读不读书都是一样的。这样,不管你搞什么样的教育改革,能有什么意义?
       再看看中国对教育的投入。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GDP的比例为5.1%,发达国家为5.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为4.6%,印度为3.5%,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为2.3%。中国以最少的钱,支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培养了世界最庞大的精英群体,怎么能说中国的教育失败呢?中国的教育依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一些人认为中国教育的失败,是为了推脱发展体制错误的责任。
        当然,中国的教育也不能说没有问题。教育需要不断改革,这样教育才会有生命力。但中国不改变发展体制,不增加教育投入,谈多少教育改革,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留给后人的,也只能的闹剧和笑话。

(午夜星辰1968/应县章春成)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和出处

欢迎网友光临午夜星辰博客探讨交流


http://blog.sina.com.cn/yxwyxc

http://k.ifeng.com/81098

http://yxwyxc.blog.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