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莎英文怎么读:清蒸汉朝(29)-煮酒论史-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18:53
9、出头之路:先察举,后考试
古埃及人,殷切地告诫他的儿子,读书上进是何等重要:“学习写字要用心,学会了什么重活都可以甩得远远的,还能当名气很大的官。书吏是不用干体力活的,却能指挥别人。……你不是有书吏写字用的玩意儿吗?就是那玩意儿,能把你和划桨摇橹的区分开来。用心学习吧。实在没有什么可与学习相比。在校学习一天,得到的好处一辈子也享用不尽。”
汉朝人的人生观是积极进取的,一首乐府唱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满清那种提着鸟笼子抽大烟、逛窑子的纨绔习气,对于汉朝人来说是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
想要出头,汉朝人有两条出路可以选择,一条路就是从军,或许能在沙场上建立军功,谋个官职回来,但这条路意味着九死一生。
另一条路就是所谓修德、进学,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然后得到地方推荐,参加帝国朝廷主持的考试,最后由各级部门按需录用。
这一条路也不好走。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有参加官吏考选资格,你得有人推荐。谁来推荐?地方官员,所以你的命运,还是掌握在官的手里。
至于选举的科目,第一、二科分别叫做孝、廉,是以德取人的科目。汉朝很注重人的品德,尤其是孝道,所谓求忠臣必出孝子之门,你若能孝顺父母,想来也能忠于国家,这是汉朝式的逻辑。汉文帝本人就是个孝子,母亲薄太后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于是到汉武帝时代,经董仲舒鼓吹,终于设下这两个科目,分别取孝顺和清廉之士为官。后来两科合称为孝廉,东汉末曹操就曾经被推举过孝廉,刘备做豫州牧的短暂时间里面,也推举了若干孝廉,其中一个就是袁绍的公子袁谭。
第三科叫做秀才,从现任官吏中选取政绩比较突出的。
第四科叫做“诏举贤良文学”,是一种特别的选拔方式,不定时,常在灾异之后举行,内容也不限常规,目的是录取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
这只是初试,朝廷也知道,吏治比较清正的时候,地方官们为国求才多一点;吏治比较腐败的时候,地方官们们为己求财多一点。所以推荐上来的孝廉、秀才、贤良文学,究竟是驴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才见分晓。这就是策试,我们今天通常称为“公务员考试”。
策试分两种,地方上所推荐的孝廉们,人数众多、鱼龙混杂,所以实行对策(命题考试)。博士弟子也就是国立大学的高材生们,属于精英,参加射策(抽签考试)。
考试内容也不一样,对于儒生,考察你的学问为主;对于官吏,则考察你的行政能力。
考试结束,考官把优等的答卷呈交给天子阅览,这种程序,后来都成了虚设,但在汉初却是事实。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卷子,就在汉武帝的阅览范围之内,得到皇帝赏识,这才委以重任。
因此,即便有荐举的机会,你也要有真才实学,才能把握住机会。公孙弘小时候给人养猪,苦读到四十岁,又研究《春秋》二十年,终于在六十岁的时候得到博士的职位。匡衡一边做工,一边读书,没钱买蜡烛,凿穿墙壁,借人家的灯光读书。朱买臣家贫,每日砍柴,置书树下而读。负薪回家时,就将书置于担头边走边读。他老婆受不了这份罪,与他离婚。后来买臣发迹,他的前妻又来要求复婚,买臣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
“泼出去的水,如果还能收回盆中,我就和你复婚!”
生活在底层的人,能够通过一条相对透明的途径上升到顶层,有这样的机会存在,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生命力旺盛的标志。这几个人,都从社会最底层一直做到汉朝的高层。这并非个别现象。因为汉朝这一套选官制度,注重的是德、才兼备,而不是门第身份、背景后台。就当时而言,算是很不错的。问题在于“德”的取量太过空泛,就拿孝廉来说,后来几乎成了笑话。汉末有一首民谣唱道:“那些被察举为秀才的人,你知道什么是书?那些被察举为孝廉的人,你为什么和老父分居?号称寒素清白的官员们污浊如烂泥,所谓名门良将更是像鸡一样怯懦!”
到了此时,下层民众的出头之路,也只剩下揭竿而起一条路可走了!
 10、民之发声:贤良的呐喊
汉文帝二年,因为日食的缘故,朝廷下了一道诏,内容是“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正朕之不逮。”
什么意思?汉文帝说天有异象,这是朕这个皇帝没做好,所以请大臣推荐贤良方正能够直言不讳的人,指出朕的不足!
诏书下了之后,果然有大胆的人上书,指责皇帝的过失,汉文帝也大体上给予褒奖采纳。
有事问策贤良,从此成为汉初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为贤良大多来自民间,他们的视线,也能看到百姓的疾苦,他们的言论往往能够体现民众的想法,所以天子必须仔细倾听。
也正因为贤良的呐喊代表着民间的发声,他们的言论相当的尖锐。对于天子和帝国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往往又是逆耳之言,甚至是叫骂之声。
但即便如此,汉初的君主和朝廷,还是能够耐下性子来听听这声音。
盐铁政策大辩论,大汉朝的贤良发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贝的呐喊之声。
六十余名来自地方郡国的贤良文学来到长安,参加盐铁政策大辩论。
所谓盐铁政策,始于汉武帝时代,主要内容是国家垄断盐、铁、酒等专利经营,目的在于广开财源,增加赋税收入,支持反击匈奴的战争。
以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的朝廷一方,坚持盐铁政策的合理性,其中桑弘羊主持帝国财政工作多年,许多财政政策都出自他的手笔。因此他维护现有政策的态度最为强硬,整个会议上发言多达一百多次,主要观点是国家垄断盐、铁、酒等专利经营并没有错,帝国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如果不搞这些官营事业,增加政府的收入,就要增加农民的赋税,反而更会加重农民的负担。目前之所以民间有一些怨言,完全是因为一些地方官不按国家规定的办法行事,造成了一些流弊。只要政府选良吏除流弊,盐铁政策是可以继续执行下去的。
但财政官僚的强硬并未吓退来自民间的这些贤良文学们。茂陵唐生、鲁国万生、汝南朱子伯、中山刘子雍等贤良大胆抗言,提出盐铁官生产的农具粗糙不适用、质量差、价钱贵,农民不愿买,就用木头工具耕田,用手去除草,农田几乎荒芜。官盐更是苦涩难吃,还要强迫百姓以高价购买。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绝非个别官吏的盘剥。官员本是行政、司法人员,现在又开店做起卖卖,自己制订交易规则和价格,百姓完全没有拒绝的能力。所以盐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与民争利,是朝廷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夺百姓的口中食、身上衣。
贤良文学们的结论是,实施盐铁政策的后果,国家固然获利自肥,却动摇了天下之根本,“农民重苦,女红再税”,“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这样下去,天下将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贤良文学的直言抗争,令会场气氛颇为激烈,御史大夫桑弘羊数次被贤良文学们质问得哑口结舌,无言可对。而贤良文学们却意犹未尽,在会议结束后将要回乡之前,去丞相和御史大夫辞行的时候,又与官员们发生激辩。
贤良的呐喊,并未完全取得胜利,手握大权的大将军霍光没有接受贤良文学要求全部罢除盐铁、均输等官营事业的建议,但终究作出了一些让步,如废除官营酒榷和部分铁官。
时为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一代雄主汉武帝已经驾崩辞世了六个年头,大汉帝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