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不用数组拆分工作簿:早园竹怎样栽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2:54:47
早园竹,学名Phyllostachys.praecox. C.d. Chu et C.S. Chao,别名雷竹、早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以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而著名。秆高7-11米,径4-8㎝ ,节短而均匀,长约20㎝。笋期3月上旬至4月上旬,或更早,故谓之“早园竹”。笋味鲜美,是浙、沪一带的早春主要时令菜鲜之一。
气候:
  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水量1250MM-1800MM。

  土壤:
  沙质壤土或红、黄壤土,PH5.5-7.0,土层深50CM以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

  地形:
  海拔200M以下,坡度15度以下,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下水位低于80CM的丘陵缓坡地。

  早竹类栽培特点:
  早竹类包括早竹、各种哺鸡竹和尖头青竹等,都是散生的中小型笋用竹,它们的春笋、鞭笋产量高,品质比毛竹好。由于它们的笋芽形成期迟,而且形状小,故不能采收冬笋

  早竹类的栽培务求基本同毛竹,仅将特点说明如下:

  1、种竹的选择和掘取 宜选二年生秆基直径为2-3厘米的竹做种竹,常有几株竹靠近生长在同一竹鞭上,可一齐掘起。选留强壮的2-3株,成丛种竹造林,成活率高,繁延快,可提早成林。

  2、栽种竹和留母竹的密度 栽种时,整株移植的每亩栽50-70株;移鞭的每亩70-90株。成林后,每亩保持母竹400-450株。因此,每年留养新竹每亩100-120株左右,砍去同数者竹。

  3、竹鞭的处理早竹类留母竹多,竹鞭较浅而密生,发生跳鞭的机会多,不便挖沟埋鞭,可采用铺土埋鞭。用塘泥、河泥等结合施肥于晚秋成冬季铺在竹林地面。
栽培技术
  1、林地整理
  (1)整地方法:劈山,清理林地,全面开垦,清除石块、树蔸、竹蔸。
  (2)整地深度:40㎝
  (3)挖穴:每公顷挖1200-1650个穴,穴长50㎝,宽40㎝,深40㎝.
  (4)开沟:沟宽25㎝,深30㎝,每6-8m开沟一条。
  2、母竹选择
  (1)母竹质量: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的优良母竹。
  (2)母竹年龄:1年—2年生。
  (3)母竹大小:胸径2㎝—4㎝。
  3、母竹地挖掘
  (1)留鞭:来鞭10-15㎝,去鞭20-30㎝。挖时不伤鞭芽和螺丝钉,保留健壮芽5个以上。老龄竹鞭色发黑的不能作母竹。
  (2)带土:每株带宿土10㎏以上。
  (3)留枝:4-7档。砍梢切口平滑不开裂,枝叶浓密可适当修剪枝叶。
  4、移竹造林
  (1)移竹造林:带土鞭平植,深20-25㎝,鞭土密接,上松下紧;浇水保湿,打桩固定。
  (2)造林时间:梅季入梅前后,5月上旬-6月上旬为宜。秋季10月-11月或冬季12月-2月都可以种植。
  (3)造林密度:每公顷1200-1650株。
  5、幼林管理
  (1)水份管理
  栽后连续5天无降水,需浇水一次,每株15㎏,保持土壤湿润。
  (2)松土除草
  一年三次,2月松土10㎝,无鞭处深翻。5-6月深翻30㎝,9-10月松土20㎝。
  (3)合理施肥
  一年施肥三次,结合松土进行。第四年按成林标准。①2月,沟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尿素0.08㎏,第二年施270㎏/公顷,第三年施540㎏/公顷;②5月-6月,撒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复合肥0.25㎏,第二年施450㎏/公顷,第三年施900㎏/公顷;③9-10月,浇施,第一年每株母竹施粪尿5㎏,加水2-4倍,第二年施900㎏/公顷,第三年施1800㎏/公顷。
  6、母竹留养
  留远挖近、留大挖小、疏笋养笋,选留均匀分布的健壮母竹,促使提早成林。
  (1)造林后第一年,每株母竹留种笋1-2株,每公顷留新竹1500-2500株。
  (2)造林后第二年、第三年,每株母生留种笋2-3株,每公顷留新竹3500-4500株。
  7、套种
新造林后前两年可套种豆科矮杆农作物、药材及经济作物,以耕代抚。
  8、竹林保护
新竹6月钩梢,留枝12档。禁止家畜进入,及时补植,防治病虫。冬季摇雪,防止雪压。
  9、早园竹覆盖栽培,即在竹林地面覆盖一些材料,利用微生物繁殖、分解、发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增温,从而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笋芽分化生长,达到提早收获竹笋的目的。

  四、病虫害防治
  1、金针虫俗称铁丝虫,是为害早园笋的主要地下害虫,土温达15℃左右时害虫活动为害,3~4月为危害高峰期。
  (1)人工挖退笋时将害虫直接杀死。
  (2)危害严重的竹林,在笋期过后(4月下旬),用90%敌百虫400—500倍液喷浇或用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2~2.5公斤均匀翻入土层15厘米左右。
  2、竹丛枝病俗称竹扫帚病、雀巢病,发病枝不断长出侧枝形似扫帚或鸟巢
  (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提高抗病力。
  (2)清理林地,砍除重病竹。
  (3)4月之前,剪除林内所有丛枝并烧毁。
  3、竹秆锈病:多发生在竹秆中下部或基部,夏季、冬季病部产生黄色的病菌
  (1)加强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立竹量。
  (2)冬季,清除林内重病竹。
  (3)3月底之前,人工刮除黄色病菌及其周围部分竹清,注意不跳刀、不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