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计划my week安卓版:从恐慌到收获--中国“弱势”产业的入世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02:05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王秀琼 海明威 吴宇)十年前,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弱势”产业;十年后,它们成为竞争和改革的受益者——对中国的银行业、农业和汽车制造业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2001年,中国的银行业刚刚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大量不良资产得到部分剥离,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体上仍资不抵债;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科技水平低;汽车制造业长期享受高关税的保护,产销量小,成本高,质量和服务落后。

    在当时这些中国最不具竞争力的行业,入世后的关税大幅削减、降低外资门槛,一度让业内人士对前景感到恐慌。但现实证明,引入外国竞争者并没有击溃中国的“弱势”产业,反而让它们大有收获。

    今天,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并成功抵御住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粮食自给率始终基本保持在95%以上;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分析人士将上述成功归因为引入外部竞争带来的“鲶鱼效应”、政府大力推动改革和产业振兴、稳健有限度的市场开放以及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中国的银行体系在入世初期还十分脆弱,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仍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并成为支撑经济应对危机、带动复苏的力量,成功通过了这一外部测试。

    “这说明入世带来的竞争压力转化成了市场改革的动力,成为我们提升银行业竞争力、大力推动行业重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动力。”巴曙松告诉记者,“银行业是否能避免受到入世的冲击,关键就在于外部压力能否转化为内部的动力。”

    中国政府在入世前后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巨额不良资产,并自2003年以来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它们注资近800亿美元,助其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先后上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学者张军生认为,根据中国入世时的承诺,中国金融业本身开放程度并不大,因而金融业受到入世的冲击也有限。

    “政府对金融业开放比较谨慎,考虑到了它的承受能力。”他说。

    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高路易也表示,在金融业的一些领域,中国并未完全开放,外资公司在这些领域仍面临一定的市场门槛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