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各大景点:论正念的修习及内观禅法的弘传与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55:57
道  成
(共计:86页;字数:约108,500字)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内容有:一、通过原始经典《阿含经》,亲近并体验佛陀的音声教法,探索修习正念的重要性、方法、次第、原理、及解决可能出现的疑问;二、通过归纳有代表性的几种内观禅法——马哈西、雪乌敏、帕奥、葛印卡等内观禅法的传承和特点,亲近并探索古德时贤,了解他们如何修习正念、进行内观实践,以及如何结合自己的实修经验,传承并弘扬内观禅法;三、《葛印卡内观禅修十日课程报告》,为笔者的一次亲身体验内观禅法修行实践的报告。
回归原始经典《阿含经》,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和体验佛陀的原始教法,尽量少走弯路;归纳几种内观禅法的实践及弘传情况,是为了借鉴古今禅师的内观修行经验,以便沿着“古仙人道”,切实地走上解脱之道,自利利他。内观禅修实践报告,作为本文的有益补充,是为了与大家分享“一次密集型内观禅修的亲身体验”,避免研究陷入哲学化、学术化,而脱离实修和自己的真实体验;更是为了避免研究落入谈玄说妙的空谈之中。
关键词:正念  内观  缅甸  马哈西  葛印卡
序 言
一、研究动机
八正道中,正念的修习非常重要,而且正念越强越好。但欲修正念,必先树立正见。正见为首,正念为助,目的是为断一切烦恼、得解脱。所以佛陀说:正见是首要的。
众所周知,《阿含经》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续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但隋唐时期,由于缺少“四部阿含”与大乘经典结集的资料,在佛教盛行之时,正好是大乘佛经流行的时代,因此隋朝的智者大师在《四教仪》中将《杂阿含经》判作藏教(小乘的别称)、唐朝的法藏大师在《华严五教章中》将《杂阿含经》判作小乘教,致使以后的一千多年,中国的佛教徒很少诵读和研究《杂阿含经》,这种影响甚至波及日本。
十八世纪末,在欧美学者倡议下,各国学者经研究发现,北传的四部《阿含经》、南传的五部《尼柯耶》代表着原始佛教——最早集成的圣典。它是探究佛陀根本思想稀有的教材,是理解佛法特质、从历史流变中回归根本,需要经常回顾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佛教已回归印度本土、远播欧美、影响遍及全世界。正念的修习——内观禅法,也正风靡全球,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宗教、不同领域的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正念减压作为现代身心医疗的方法之一,已经被西方医疗界肯定多年,并被主流医护界、心理治疗和咨询辅导界广泛运用在多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上。
1920年,梁启超先生发表了《说〈四阿含〉》,强调真正想研究佛学的,应当从《阿含经》如手,并提出六个原因。五十多年前,在印顺导师的大力弘扬下,《阿含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自序》中明确指出,“佛法的如实相,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只能从行愿中去分别。缘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见,所以阿含经是三乘共依的圣典”。因为佛陀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济群导师在《我的判教观》中,明确提出“以解脱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标”。平时,他就非常重视解脱道的教法。在今年五月的禅七开示中,他又反复强调修习正念的重要,鲜明地提出“一切法的成就,都离不开正念。”
正念的修习为何如此重要?日常生活中,为何经常失去正念?正念为何难以长久保持?如何修习正念?怎样解决修习正念时,遇到的种种疑问和障碍?南传佛教为何如此重视内观禅法——修习四念处的实践?内观禅法,有着怎样的弘传和特色?
要搞清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追本溯源的方法,回归原始经典《阿含经》,从中寻找答案;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借助于图书馆和网络,查阅三藏典籍、诸位禅师的开示文集、研究者的学术论文,及期刊杂志等信息,厘清修习正念的思路,用以指导今后的内观实践,走上解脱之道,并利益更多有情。这无疑是一条捷径,也是最为有效稳妥的方法。
另外,笔者有幸在今年三月参加了《葛印卡内观禅修十日课程》,可谓体验深刻,获益良多,愿与大家分享,并作为本论文的有益补充,以避免落入空谈。
二、修习正念的实践及研究状况
在今天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仍然非常重视修习正念,即修四念处的内观实践,因为它是达到解脱的“一乘道”,是佛陀开示的根本实修方法。多在内观中心,以禅师开示的方式,现场指导弟子和信众进行内观禅修实践。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许多禅师,在亲自实修的基础上总结的经验——开示集要。如马哈希尊者的《四念处选章》、《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雷迪大师的《阿罗汉的足迹——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则》、帕奥禅师的《正念之道——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葛印卡的《生活的艺术》、向智尊者的《正念之道》、性空法师的《念处之道——大念处经讲记》、焦谛卡禅师的《禅修之旅》、舍弃我禅师的《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阿姜念的《身念处禅观修法》、喜戒禅师的《正念的四个练习》等,有的是禅师自己的作品,有的是由弟子和信众发心整理编辑的开示集要。
对于修习正念的研究,除了国外学者,中国台湾和大陆的法师和学者也有一些研究。如林崇安的《内观禅修的探讨》、《受念住的研究》、温宗堃的《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兼论马哈希念处毗婆舍那禅法》;何孟玲的《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2001年;观慧法师的《四念处禅观之理论与实践》2006年;关则富的《从佛教对经验世界的分析探讨念身与四念处的理论基础及一致性》,2007年;宗宏法师的《汉译<阿含经>四念处之研究》,2007年;曾银湖译《四念处修习纲要》;哈磊的《四念处研究》2006年;乌多拉的《四念处观法》2007年。梁踌继的《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2009年等。他们大都比较重视实践的层面,对正念的修习及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厘清修习正念的思路,以指导今后的内观实践,从而走解脱之道;进而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利益更多的有情。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有二。一是采取印顺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二是借鉴刘坚先生在《中古汉语读本》中提到的“吸取现有研究成果”的方法。
笔者通过在戒幢佛研究所两年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教理,并有了一些初步内观禅修实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希望借助于原始经典《阿含经》、目前可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及接触具有一定禅修经验的内观禅修者,能够研究以下几方面的课题:
1、修习正念的方法、次第、原理及可能出现的疑惑等;
2、修习正念的实践——内观禅法在世界各地的弘传概况
3、葛印卡内观禅修十日课程详情——笔者的内观禅修报告
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今后的实修。正如济群导师多次在开示中反复强调的那样:学佛者应先发菩提心;然后修解脱道;等有了解脱能力,再行菩萨行,利益众生。无论出家、在家,若不想解脱,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应当先打基础,将所学落实于心行,培养僧格;然后一门深入,以解脱为核心,修解脱道;等有了一定的解脱能力,再广学多闻,触类旁通,行菩萨行,弘法利生,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所以,按照导师的指示,两年来,先努力学习各门基础课程,学习教理采取认真听课、如理思维、积极讨论的方式,力图准确理解法义、把握实修要领,并积极参加实践,努力将所学落实于心行,亲身体验佛法的真实不虚。同时,谨遵“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教导,少欲知足,过简朴的生活,保持低调,注意僧格的完善。尤其是因为深刻体验到人生的根本是“苦”,而发强烈的出离心,积极修习解脱道,“以学导修,以修证学”,希望自己能如实踏上“古仙人道”,断除烦恼、迈向解脱。同时,怀着深切的惭愧心、感恩心、慈悲心等,发菩提心,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解脱能力后,能够弘法利生、行菩萨行,引导更多的众生走向解脱。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自利利他,必须重视正念的修习。正如济群导师所说“任何法的修习,都离不开正念”。可以说它贯穿于修行的始终,也是修行的顶点。但目前对于修习内观的方法和次第等,各家众说纷纭,解释多途。加上实修时,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和疑问。为了澄清各种说法,解决实修中遇到的种种疑问和障碍,本文试图到原始经典——《阿含经》中探源觅真。
考虑到南北传《阿含经》原典的不同部派和传承,对经文的诠释不同,因此本文将采取上座部佛教内部的诠释观点,并采取“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南北传的《杂阿含经》、《中阿含经·念处经》、《汉译南传大藏经·大念处经》、《南传巴利文三藏·大念住经》等经论,厘清修习正念的思路,搞清内观实践的方法和次第,以解决实修中遇到的困惑和障碍;同时,希望搞清内观禅法的实践——不同传承在缅甸等地的弘传概况;尤其是笔者参加《葛印卡内观禅修十日课程》,体验深刻,希望与同修分享自己的心得。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指导今后的禅修实践,落实济群导师提出的“一定要将平时所学落实于心行”的修学方针,实现“自己解脱,并带领众生解脱”的自利利他的最终目标。
四、文献综述
本论文所利用的主要工具有:《大正藏·阿含部》、《佛光大藏经·阿含藏》、《南传大藏经·五尼柯耶》。本文主要参考的经典有:1.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原本为英文版);2.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3.汉译《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4.汉译北传《大正藏·杂阿含·607、608、612、633、638-639经》等。
同时,还参考了现当代诸师的文集、著作、学术论文、期刊杂志等。如马哈希尊者的《四念处选章》、葛印卡禅师的《生活的艺术》,、雷迪大师的《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帕奥禅师的《正念之道——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性空法师的《念处之道——大念处经讲记》、向智尊者的《正念之道》、觉音尊者的《清净道论》、杨郁文的《阿含要略》、何孟玲的《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以及济群导师的《我的判教观》、《幸福人生的原理》,恒强法师的《原始佛教之中道》、《阿含道次第讲纲》,梁踌继居士的《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等。
因笔者对教理的理解尚浅、内观禅修体验也远远不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法师、大德不吝指正。
正 论
一、修习正念的基础(基础篇)
(一)何谓正念、正知与四念处(四念住)
马哈西尊者解释“念”有七义:1、随念;2、记忆;3、觉察;4、忆起;5、忆持;
6、紧系(事物);7、不忘。
《大正藏·阿含经》云: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
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杂阿含·607经》)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
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 内身 身观念住,精勤、
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 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
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 比丘正念。(《杂阿含·622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何等为四。谓
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杂阿含·633经》)
《大正藏·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念处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
处……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如是观觉、心、法如法念处。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云:
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
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观身而住,于受
观受而住,于心观心而住,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汉译南传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云: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
就是四念住。是哪四个念住呢?比丘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
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一乘道(一行道),或“唯一的道路”,被解释为五义:1、单一的不分歧的路,2、独行的路,3、佛陀发现的路,4、通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之路,5、到达涅槃的唯一的路。而菩提比丘翻译为“通向涅槃的直接之道”。
四念处也可译为“念的目标”。因为念须有现象为观照的目标,所以就以此现象来安定心。谈到这些现象,它们可分为四种:身念处以念观身体为目标;念处以念观感受为目标;心念处以念观心意为目标;法念处以念观心态——法为目标。
四念处,这唯一的法门,是以念为主的修持。这是因四念处以念为栋梁。它检讨那混乱的心,调整重要的心思,如信心、精进、智慧……并每时每刻注重正确的举动、言谈和意念。
四念处被指导为唯一的法门,因为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净化修持四念处者。众生执著生命,没有此道,他们的心便被那污染众生本性及行为的烦恼所迷惑。这些污染出自邪见,它把丑恶看成美丽,痛苦当作快乐,无常为有常,无我为有我,致使贪、嗔、痴生起,并带来烦恼、悲哀、忧愁。这对众生来说,确实很危险。当众生依此道——四念处修行,他们将见到真理,明了那驯服及把心安定下来的法门,并得到生命中最高喜乐。虽然修行者未得到神圣灭苦之道与果,可是在努力修持中,尚能定下来而不受扰乱。当修行者已断除烦恼,证入正道,即是证悟涅槃。
(二)正念、正知与四念处的关系如何
在以上经典中,佛陀将正念解释为“若比丘内身 身观念住,如是,受、心、法 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将正知(正智)解释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
据此,我们就可以把正念、正知、四念住理解为同义语,即它们都是指比丘无论“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应“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地修习“四念住”。
如果仔细分辨,它们也有微细不同:正念侧重于觉知、觉察,即如实观察身心一切活动;正知是在正念基础上的如实了知;四念处强调应时刻保持对自我身心、外境的觉知、觉察。
当然,也有更详细的区分和解释。举例如下:
1、帕奥禅师的观点如下:
问:念根、念觉支及正念三者有何差别?听说八圣道分的正念是指四念处,是吗?
答:它们都是一样的,拥有不同的名称,是因为佛陀透过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念心所。
他在开示时这样说:八圣道分有世间及出世间之分;四念处之念是属于世间的正念。
正念是忆念目标,而正知则是如实知见目标。例如,忆念眼净色的是正念,而如实知见眼净色的观智则是正知。总之,在修行观禅时,正念忆念诸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不净四相,正知则如实知见之。念不能单独起观照作用,必须与正知配合。
“正知”是指正确地、完全地、平等地观照。“正确地”是确实无误地。“完全地”是从各方面去了解。“平等地”是透过愈来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续进步。
身受心法是正知(观智)的目标,正念取得这些目标,然后正知如实地了知它们。在修行观禅时,正念与正知一直并存,因此佛陀开示说:“比丘以热诚(精进)、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
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不能忆念不忘禅修目标,不能观照“这是无常、苦、无我。因此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正念对于每个生命、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帮助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借着正念的帮助,正知才能够观照,发挥作用。
2、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指出,念即单纯注意,正念即彻底,正知即清楚了知。正知,是在单纯正念的清晰上,增加对目的与事实、内在与外在的完全了知,它是建立在念之上的智与慧。他将正知区分为四种:一是有义正知;二是随应正知;三是行境正知;四是实相正知,即无痴正知。
3、觉音尊者认为,有四正知(四明觉),即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无痴正知。而且,四正知要贯穿于一切日常活动当中。这意味着: 身念处的修行,必须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要全身心的精进付出,才有可能洞见缘起法,彻证无我。
4、马哈西尊者在《四念处选章》中,对四正知(四明觉)的解释如下:
当你要做某些事或说某些话,你应考虑它是否有益于他人,因此只做或说那些有益的。这样的考虑就是益外明觉。即使是有益的,你也应再考虑它是否适合,并只做或说那些适合的,这是合适明觉。这两种明觉如应用在世俗上的事也会有利的。第三是方法明觉。这对于修禅者而言只是无间断地观注那连续生起的色法和心法。当你继续“方法明觉”地观禅,你的定力会变得更强而你会亲自观到一切都在不断生起和沉灭。你非常清楚地明白心色法是多么的无常、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无我主宰。这明白心色法就是“无痴明觉”。
5、徐钧老师在《关于正念》中讲到,目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正念,并非全部正念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观。内观,意为如其实际地看,它是正念的核心内容。
修习正念即修习内观禅法,这也是本论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三)修习四念处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
1、四个譬喻故事
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不能忆念不忘禅修目标,不能观照“这是无常、苦、无我。因此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可理解为:正念对于每个生命、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都很有帮助;借着正念的帮助,正知才能够观照,发挥作用;而要了知实相,必须修习四念处。
《杂阿含经》中多处讲到修习四念处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等: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杂阿含·607经》)
当知如来所说无量无边,名、句、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所谓四念处……一
切四念处经,皆以此总句,所谓“是故,比丘!于四念处修习,起增上欲,精勤方便,
正念正智,应当学。(《杂阿含·612经》)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
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
不异洲依。(《杂阿含·638经》)
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
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杂阿含·633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
令增光泽。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杂阿含·635经》)
另外,佛陀根据众生不同根机而随机说法,常运用譬喻解释教义,指导众生修行正念。如通过四个譬喻:厨师调味、鹰与小鸟罗婆、愚痴猿猴、美女与油钵,以说明修习四念处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以及不修习四念处的危险。
(1)《杂阿含·616经·厨师调味的譬喻》,原文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取自心相,
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辩、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减,
自生障阂。譬如厨士愚痴、不辩,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酸、硷、酢、淡不适
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硷、酢、淡众味之和,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须,
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
不蒙爵赏,亦不爱念。愚痴比丘亦复如是,不辩、不善,于身身观(念)住,不能除断
上烦恼,不能摄取其心,亦复不得内心寂静,不得胜妙正念、正知,亦复不得四种增上
心法现法乐住,本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愚痴、不辩、不善,不能善摄内心之相,
而取外相,自生障阂。
若有比丘黠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时终不退减,自
生障阂。譬如厨士黠慧、聪辩,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酸、硷、酢、淡,善
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尊主悦已,必得
爵禄、爱念、信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复如是,身身观念住,断上
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
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辩才,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终无退减,自生障阂。受、
心,法观(念住),亦复如是。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段是说,愚痴的厨师,因为缺乏辨识力,没有善巧,不会调和众味以侍奉尊贵的主人,结果得不到主人的眷顾。同样,愚痴的比丘因为缺乏辨识力,没有善巧,不修四念处,故不能断除主要的烦恼,不能摄念在心,得不到内心的宁静安详、胜妙的正念正智、四种增上心法(四禅定),无法得到现前的安乐,亦无法得到安稳涅槃。都是因为他不能摄念观察身心的状态,而攀缘外在的境相,自然生出种种障碍。
聪明、辨味灵敏,有烹饪技巧的厨师,能调和众味侍奉尊贵的主人,必定会得到主人的赏赐、眷顾、信任和器重。同样,聪明、具辨识力、有善巧方便的比丘,因为修习四念处,他能断除粗重的烦恼,善摄念在心,内心宁静安详,正念正智,得到四种增上心法,现前住于安乐,也能得到从未有过的安稳涅槃。
(2)《杂阿含·617经·鹰与小鸟罗婆的譬喻》,原文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
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
母境界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
境界而得自在。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垅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鹰
于罗婆起骄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垅中。能得脱以不。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垅大
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恚极盛。
骏飞直搏。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时。罗婆鸟深伏块下。
仰说偈言:
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乘瞋猛盛力,致祸碎其身。我具足通达,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观我智殊胜,摧灭于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
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
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着。耳识声.鼻
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受.念妙触。欲心染着。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比丘。
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
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小鸟罗婆因为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而游于他处,结果遭到鹰的攻击,身处危境。后来,由于回到自处父母境界,才保住了性命。在此,“自处父母境界”即指四念处;“他处他境界”指五欲境界。
(3)《杂阿含·620经·愚痴猿猴的譬喻》,原文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雪山中寒冰崄
处,尚无猿猴,况复有人!或复有山,猿猴所居而无有人;或复有山,人、兽共居。于
猿猴行处,猎师以黏胶涂其草上。
有黠猿猴,远避而去。愚痴猿猴,不能远避,以手小触即胶其手;复以二手欲解求
脱,即胶二手;以足求解,复胶其足;以口啮草,辄复胶口;五处同胶,联卷卧地。猎
师既至,即以杖贯担负而去。比丘!当知愚痴猿猴,舍自境界父母居处,游他境界,致
斯苦恼。如是比丘!愚痴凡夫依聚落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
门,眼见色已则生染着,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皆生染着。愚痴比丘,内
根、外境被五缚已,随魔所欲。是故比丘当如是学:于自所行处、父母境界依止而住,
莫随他处、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处、父母境界?谓四念处:身身观念住,受……
心……法法观念住。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段是说,在猿猴活动的地方,猎人把黏胶涂抹在草地上。聪明的猴子远远地避开它。愚痴的猴子,却不知道远离避开,结果全身被黏住,轻易地被猎人捕获。同样,愚痴的比丘若离开自己的境界——远离父母保护的居处,游荡于他境界时,就会导致痛苦。愚痴的凡夫比丘,走进村落乞食,若不善加守护自身、不收摄根门,眼睛看到美色、耳朵听到妙音,鼻子嗅到芳香,舌头尝到美味,身体碰到柔触,就会生起染著之心。
所以,比丘们必须修习四念处,守护自身、收摄根门。正如依著父母的保护(根本境界)而住,而不游荡到他处。
(4)《杂阿含·623经·美女与油钵的譬喻》,原文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言美
色,世间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观看者不?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告比丘:若世
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又能种种歌舞伎乐,复极令多众聚集看不?比丘白佛:如是,世
尊!佛告比丘:若有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在于一处,作种种歌舞,伎乐戏笑,复有
大众云集一处。若有士夫不愚、不痴,乐乐、背苦,贪生、畏死,有人语言:士夫!汝
当持满油钵,于世间美色者所及大众中过。使一能杀人者,拔刀随汝,若失一渧油者,
辄当断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钵士夫,能不念油钵,不念杀人者,观彼伎女及大众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见其后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
落油一渧,彼拔刀者当截我头。唯一其心,系念油钵,于世间美色及大众中,徐步而过,
不敢顾眄。
如是比丘!若有沙门、婆罗门,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一切心法,
住身念处者,则是我弟子、随我教者。云何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
摄持一切心法,住身念处?如是比丘,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
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
善摄心法,住四念处。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专心正念,护持油钵,自心随护,未曾至方。甚难得过,胜妙微细,诸佛所说,
言教利剑,当一其心,专精护持。非彼凡人,放逸之事,能入如是,不放逸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这段是说,如果有人不呆、不笨、喜欢快乐、讨厌痛苦、爱惜生命、害怕死亡。他端著装满油的钵,从许多美女身边走过,却不敢分心去观赏美女。因为他背后有个刽子手随行,如果他掉落哪怕一滴油,就会被砍头。所以,他只能专心一意,系念专注于油钵,而不敢东张西望。同样,比丘必须修习四念处,正身自重,专心一意,不顾声、色,善于收摄心性,精勤方便,正智正念,才能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伤。
佛陀通过以上四个譬喻故事说明:愚痴的凡夫比丘,若不善加守护自身、不收摄根门,就会自舍所亲父母境界(四念处),而游于他处(五欲境界),生起染著之心;聪明、具辨识力、有善巧方便的比丘,因修四念处,善于收摄心性,内心宁静安详,正智正念,现前住于安乐,也能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伤,得到四种增上心法,及从未有过的安稳涅槃。
2、修习正念的成果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
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
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
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置
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
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们!任何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年,就可以期望有两种果报中的一
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不用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
不用说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一个月……
比丘们!不用说半个月,如果有人依这个方式正确地修四念住七天,就可以期望得
到两种果位中的一种:现生得最上智慧,或者如果五蕴仍然存在,则得不还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
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所以,若能依四念处的方法精进地修习正念,在这一生中的七年、六年……甚至七天,就可能证得两种圣果——阿罗汉或阿那含中的一种。根据注释,这是指中等智力的人。若是智慧完全成熟的人,只要早上得到指点,下午就可能觉悟;若是在下午得到指点,可能在第二天早晨就获得觉悟。读了这一段,将会给我们修习正念,给予极大的信心和力量。
3、修习正念的利益和目的等
《杂阿含经》云:
究竟灭尽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种种不善。(《杂阿含·272经》)
善法聚、纯一满净聚。纯善满具。(《杂阿含·611·613经》)
处父母境界。(《杂阿含·617·6203经》)
身诸苦痛,能自安忍。身诸苦痛,渐得安隐。(《杂阿含·540·541经》)
身诸苦患,时得休息。(《杂阿含·1038经》)
不恐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619经》)
贤圣出离。得不退转。上求安隐,涅槃心住。(《杂阿含·634·629·542经》)
顺趣、浚输,向于远离、向于出要,向于涅槃。(《杂阿含·545经》)
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杂阿含·653经》)
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超越诸魔。(《杂阿含·631·625经》)
当得四果、四种福利。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杂阿含·618经》)
于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观察。 (《杂阿含·537经》)
于须弥山,以少方便,悉能观察。(《杂阿含·538经》)
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福利满足。(《杂阿含·281经》)
以净天眼过天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 (五三九)
马哈希尊者在《四念处选章》中,将修习正念的利益和目的归纳为自利和利他。
(1)对自己的利益如下:
修行四念处虽未达到觉悟的境界,也能得到高尚的幸福。但要得到非凡的益处,应以正念来抑制心意,避开恶业,或因粗心而产生的恶果。
不善的欲念、邪见、烦恼、不端正的行为和愚痴,有时被称为瀑流,因它流入内心,引起泛滥,并将心引向邪道。若有正念,它将阻止不善瀑流进入内心。但要完全阻止它,需要智慧,如同《不变的词经》中世尊的回答:“一切瀑流,念是他们的防御。我说诸流的防护,当以慧来遮。”
佛陀也指出了四念处对世间和精神上的利益。热诚的修行者在修行时,分明地觉知和观察,便能克服贪欲和悲痛。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解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修行四念处,有望在日夜中都有进步,并吸取有益的无缺陷的佛法。常修四念处将拥有分明的五官,纯洁和愉快的面容。当肉体疼痛时,不会身心动摇。常修四念处的比丘,将不会放弃训练的规律,而成为住家人,因为他们的心已倾向长久以来的隐居。正偏知称修四念处者为强人,因他的心通过修四正知而得到解脱。
修四念处是归依自己,而不归依他人。持续不断地修行四念处,将会不断地除掉欲望,对三受有分明的觉知,可得到种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 、宿命通。还可正确地走上灭苦之道——八正道,并拥有已建立的正定,断除烦恼,能知觉自己的心意,经历到完美的佛法,进入解脱的心,将依智慧从恶魔(三界)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有些修行者称为受训者,因为还在继续学习,但已证得四道和三果,成为圣人。已完成修行的阿罗汉,称为专家,不必再受训,因为他们已除掉一切烦恼。
(2)对他人的利益如下:
修行四念处能抑制、警戒自己和他人,能使佛法不衰落。只要还有人修四念处,便是续佛慧命的条件。若要真正了解四念处,并得到以上的幸福,只学习是不够的。除非他真正精进地修行。否则,就不会在修行的道路上得到真理和幸福。
综上所述,修习正念,既可得到世出世间的利益,又可自利利他。世间的利益,如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成就大德大力大神通;出世间的利益,如证得四果,成为圣人;自利,如走八正道,断烦恼,到达涅槃彼岸;利他,如令他人也修四念处,达解脱,即可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所以,修习正念的目的就是为了断恶修善、断除烦恼、得大自在,并能自利利他,使佛法久住。当然,学习教理与实修必须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有所收益。
(四)何人可修四念处?
佛陀告诉阿难和众多比丘说:自护护他者,当修习四念处。年少的比丘、比丘住学地者(未证阿罗汉的在学比丘),乃至已证阿罗汉的比丘,也当修习四念处。
1、自护护他者,当修习四念处。《大正藏·杂阿含经·619经》云:
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
他。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
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
2、年少的比丘、比丘住学地者,乃至已证阿罗汉的比丘,也当修习四念处。
《大正藏·杂阿含·621经》云:
佛告阿难。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
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于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
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知法。
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
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
智。寂静于心。乃至于法远离。
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
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
于法得远离。
那么,已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圣者,为什么还要修习四念处?
《相应部经典六·第八阿那律相应》中,阿那律答众多比丘云:
友等!我对此四念处修习多修故。得大神通。1、忆念一千劫也。2、领受多端神变。3、以清净超人之天耳界,对远近天人之声俱得闻。4、对他有情、他人之心,以心可偏了知,对有贪心者,了知为有贪心……乃至……了知为解脱心。5、对处为处,非处为非处,如实可了知。6、对过去、未来、现在业报之异熟,其处与因,可如实了知。7、对偏行道,得如实了知。8、对多界、种种界之世间,得如实了知。9、对众生之种种胜解,得如实了知。10、对他有情、他人之根上下,得如实了知。11、对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之杂染、清净、出离,得如实了知。12、随念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乃至……具如是行相、名称,随念宿住。13、以清净、超人之天眼……乃至……有情随业……而受者,可了知。14、依诸漏尽而对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
此中摄颂曰:千神变天耳,心处业1与道,世间种胜解,根静虑三明。
同时,我们应当了知,过去、未来以及现在诸佛皆“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无上正等正觉。”《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
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
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
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着.等正
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可见,三世诸佛皆因修习正念而成等正觉。而未证圣果的比丘、年少的比丘、及自护护他者,皆应修习正念。
即使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仍须修习正念,以成就四禅八定、三明六通等。何况其他出家、在家者呢?所以,不难推知,所有修学佛法、追求解脱的出家、在家弟子,都应当修学四念处,向圣者学习,才能断烦恼、自利利他。
(五)修习正念的前行
修习三妙行已。得四念处清净满足。还应于佛法生信、热心出家修道、守护根门、戒行清净、正身正知,并选择安静合适的环境。如《杂阿含·628经》云:
尔时。尊者优陀夷语尊者阿难。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
令不断.不缺.不择.不离.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叹.所不憎恶。何故?
尊者阿难语优陀夷。为修四念处故。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
住。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杂阿含·636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世尊出兴于世。演
说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
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
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
鲜白梵行。我当剃除发须。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
财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
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
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
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
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除五盖恼。
……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
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637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四念处。如上广说。差别者。乃至如是出家已。住于静
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
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鉢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
什么是戒?《清净道论》云:
即离杀生等或实行于义务行者的思(意志)等之法。《无碍解道》说:戒即思戒,
心所戒,律仪戒,不犯戒。此中:完成不杀或义务行者的思,名为思戒。离杀生等的离,
名为心所戒。其次,舍杀生等的七业道之思,名为思戒。舍贪欲而离贪心住等所表现的
无贪、无嗔、正见之法,名为心所戒。
律仪戒,当知有五种律仪:别解脱律仪,念律仪,智律仪,忍律仪,精进律仪。
圆满具足别解脱律仪,是说关于别解脱律仪。防护眼根,成就眼根律仪,是念律仪。
世尊对阿耆多说:
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他们的防御。我说诸流的防护,他们当以慧来遮。这是智律
仪。正当地使用资具等,也包括在这里面。对寒暑忍耐等的表述为忍律仪。不容生起欲
寻等的表述为精进律仪,活命遍净戒也包括在这里面。
上面五种律仪,以及怖畏罪恶的善男子离其所遭的恶事,一切都是律仪戒。
不犯戒,即受持戒律之人的身口等,不违犯于戒。
佛陀在讲安那般那念时,也讲到了前行。《杂阿含·801经》云:
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
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
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所以,要修习正念,就应归依三宝,相信唯有三宝,才能得到救护、断烦恼、得解脱。还应热心出家修道,守护根门,严持戒律(思戒,心所戒,律仪戒,不犯戒),正身正知,并选择安静合适的环境,调节饮食和睡眠等。
基础篇小结:修习正念,应了解一些基本的法相、义理、道次第,明确修习正念的重要性、成果、利益和目的,并须有一定的前行,守护根门,持戒清净,才能有较快成长,得到真实的利益。
二、修习正念的方法(方法篇)
下面试以《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和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等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修习正念的方法、原理和次第。这两部经大体内容相同,也有不同,如前者没有五蕴、四圣谛部分,故引用了《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的内容。
世尊在《大念处经》中介绍了十七种修习正念的方法:身念处六种、受念处三种、心念处三种、法念处五种方法。详如下表:
四念处及
修习方法
修习身念处
有六种方法
修习受念处
有三种方法
修习心念处
有三种方法
修习法念处
有五种方法
修  习
的内容
1、安般念,2、四威仪,
3、四种正知,
4、不净观(32身分),5、四界分别观,
6、九种墓园观。
1、乐受,
2、苦受,
3、舍受
(不苦不乐受)。
1、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2、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3、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
1、五盖,
2、五蕴,
3、六根尘,
4、七觉支,
5、四圣谛。
(一)修习身念处有六种方法:
1、安般念(观呼吸,入出息)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
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
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
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呢?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
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
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
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我当寂止身体
的行动,而入息;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作一次长拉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作
了一次长拉锯;当作一次短的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作了一次短拉锯。
于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持续地就身
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不断灭去的现
象,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四威仪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
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
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
在坐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时时彻知无常(四种正知)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着
僧伽梨及诸衣鉢。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
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又,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著正前方或侧面时,当他弯下身体
或伸展身体时,当他搭衣持钵时,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当他大小便利时,当
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沈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4、不净观(三十二身分)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
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
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
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
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如是比丘观内
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又,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
不净,他想:在这身体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
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
水。就像有只两个口的粮袋,里面装满各种豆谷,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
麻、白米;而且如同有位能分辨这些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可以看到里面所
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绿豆、豌豆、芝麻、这是白米。
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如是比丘观内身
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5、思惟四大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
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地于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
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又,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
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
了一头牛并将它分解成块后,他们坐在十字路口。相同地,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不论
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
大。……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
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6、九种墓园观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鸦所啄。
豺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食半。骨璅在地……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髀
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
碎粖。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
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
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
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鹭
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著在骨上的一些血
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
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骨骸
的筋腱……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
处:这儿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儿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
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堆的骨头……
又,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
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持续地就身
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
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二)修习受念处有三种方法:1、乐受、2、苦受、3、不苦不乐受。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
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
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
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
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
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
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
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
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於快乐的感受。
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快乐的感受。在执著于痛苦的感
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著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
我没有执著於痛苦的感受。当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著於不苦不
乐的感受。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著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于内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
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
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三)修习心念处有三种方法: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
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
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
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
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比丘们!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
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
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
心没有愚痴;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当心广大
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
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
楚了知心不专注;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持续地就内在、
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持续地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
持续地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
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四)修习法念处有五法:1、五盖,2、五蕴,3、六根尘,4、七觉支,5、四圣谛。
1、五盖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
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调悔。内实有疑知
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
法。谓五盖也。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盖观察诸法。当比丘
生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起贪欲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贪欲。
他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
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嗔恚;当比丘不起嗔恚时,他清楚了知:
我不起嗔恚。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嗔恚生起了;现在生起的嗔恚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
嗔恚,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昏沈和睡眠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沈和睡眠;当比丘不起昏沈和睡
眠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昏沈和睡眠。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沈和睡眠生起了;现在
生起的昏沈和睡眠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昏沈和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掉举和后悔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掉举和后悔;当比丘掉举和后悔不
起时,他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和后悔。他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和后悔生起了;现在
生起的掉举和后悔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和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当比丘生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他清楚了知:
我不起疑惑。他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
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
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
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2、五蕴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中没有关于五蕴的观察方法。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云: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然,比丘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
而住耶?于此,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
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
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
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
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
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比丘
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
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
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
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
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于是他于内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于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
外部持续地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
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3、六根尘(内六处、外六处)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
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
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
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
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
法如法。谓内六处。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六内处和六外处观察诸
法。比丘清楚了知眼根,清楚了知色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
了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比丘清楚了知耳根,清楚了知声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比丘清楚了知鼻根,清楚了知香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比丘清楚了知舌根,清楚了知味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比丘清楚了知身根,清楚了知触尘,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
比丘清楚了知意根,清楚了知法,以及清楚了知依此二者所产生的束缚。他清楚了
知,未生的束缚生起了,现在已生的束缚去除了,现在已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
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
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4、七觉支(七菩提分)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
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
者知如真。如是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
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
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
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
观法如法念处。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七菩提分观察诸法。比
丘有念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念菩提分;比丘没有念菩提分时,清楚了知:我没
有念菩提分。他清楚了知,未生的念菩提分生起了;现在已生的念菩提分,增长圆满了。
比丘有择法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择法菩提分;比丘没有择法菩提分时,清
楚了知:我没有择法菩提分……
比丘有精进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精进菩提分;当比丘没有精进菩提分时,
清楚了知:我没有精进菩提分……
比丘有喜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喜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喜菩提分时,清楚了
知:我没有喜菩提分……
比丘有轻安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轻安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轻安菩提分时,
清楚了知:我没有轻安菩提分……
比丘有定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定菩提分;当比丘没有定菩提分时,清楚了
知:我没有定菩提分……
比丘有行舍菩提分时,他清楚了知:我有行舍菩提分;当比丘没有行舍菩提分时,
清楚了知:我没有行舍菩提分……
于是他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持续地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
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
察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持续地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五取蕴观察诸法。
5、四圣谛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中没有关于四圣谛的观察方法。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云:
复次,诸比丘!苦灭道圣谛者何耶?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然,诸比丘!正见者何耶?诸比丘!如实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至苦灭之道,
诸比丘!此名为正见。
复次,诸比丘!正思者何耶?无欲之思,无恚之思,无害之思,诸比丘!此名为正思。
正语者何耶?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妄语,远离绮语,此等名为正语。
正业者何耶?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邪淫,此等名为正业。
正命者何耶?诸比丘!于此,圣弟子舍邪命,依正命而营(活)命,此等名为正命。
正精进者何耶?比丘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不生未生之恶、不善法。
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远离已生之恶、不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
注意、令生未生之善法。起坚决心卖力、精进、心勤注意,令住已生之善法,令不惑乱、
使之增长、充满、修习、成就。诸比丘!此等名为正精进。
正念者何耶?比丘于身观身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于受……
乃至……于心……乃至……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智正念而舍离世间之欲、恼,诸
比丘!此等名为正念。
正定者何耶?比丘去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达初禅而住;灭寻
伺,内心安静,心成专一,无寻无伺,由定生喜、乐,达第二禅而住;更舍离喜而住,
正念正智,以身感受乐,唯诸圣者说:“舍此而正念乐住”达第三禅而住。其次舍乐离
苦,以前所感受之喜、忧皆灭故,而不苦不乐,成为舍念清净,达第四禅而住。诸比丘!
此名为正定。
诸比丘!此等名为苦灭道圣谛。
如是,于内法,观法而住;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
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又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
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著,且不执著世间任何物。诸比
丘!比丘如是,于四圣谛观法而住。
与其相应的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的内容如下:
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呢?比丘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比丘
如实地清楚了知:这是苦、这是苦之集、这是苦之灭、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苦圣谛的解释:比丘们!什么是苦圣谛呢?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
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什么是生?如果有所谓的生,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受生、形
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内外处,比丘们!这就叫作生。
什么是老?如果有所谓的老,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衰弱、老
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比丘们!这就是老。
什么是死?如果有所谓的死,对一切众生而言,在各类的众生中,他们的崩溃、散
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比丘们!这就是死。
什么是愁?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这些痛苦的心态:
忧愁、哀愁、愁苦、深忧及深愁这些痛苦的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愁。
什么是叹?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
息、以及哀号、哀叹的状态,比丘们!这就是叹。
什么是苦?由于身体的接触而生起身体上任何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就是苦。
什么是忧?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生起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
比丘们!这就是忧。
什么是恼?凡是有人不论何时,受到损失或不幸之事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
恼、燥恼这些心态,比丘们!这就是恼。
什么是怨憎会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
触、法,或时时处处遇到不幸、伤害、困难、不安,如果交往、相遇、接触、结合,这
就叫怨憎会苦。
什么是爱别离苦?凡是有人不论何时、何处与所感兴趣、所喜欢、所爱的色、声、
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对那些期望他幸运、富裕、舒适或安全的人,如父母、兄
弟姊妹、朋友同事、亲戚等,与他们分离,不能相见、亲近、结合,这就叫爱别离苦。
什么是求不得苦?对众生而言,他们是受生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
们不受生的支配!他们是受老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老的支配!
受病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病的支配!但愿我们没有病苦!受死
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死的支配!但愿我们永远不死!
受愁、叹、苦、忧、恼的支配的众生,生起这样的欲求:但愿我们不受愁、叹、苦、
忧、恼的支配!但愿我们不再愁、叹、苦、忧、恼!
但这并不是只靠欲求就可得到的,这就是求不得苦。
什么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色取蕴是苦、受取蕴是苦、想取蕴是苦、行取
蕴是苦、识取蕴是苦。比丘们!这就是“总括地说五取蕴就是苦。”
比丘们!这就是苦圣谛。
苦集圣谛的解释: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
它就是贪爱,就是造成不断轮回,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
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比丘们!而这贪爱从哪里生起,又从何处建
立?在身心世界,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
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是诱人的、令人喜
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诱人的、
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
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
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对色尘、声尘、香尘、味
尘、触尘、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对色
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
那里生起、建立。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
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生起、建立。
比丘们!这就是苦集圣谛。
苦灭圣谛的解释:比丘们!什麽是苦灭圣谛呢?
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何处根除、息灭贪爱呢?
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在身心世界中,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身识、意识,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
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在身心世界中,从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所生的受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
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对色尘、声尘、香尘、味
尘、触尘、法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对色
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
那里根除和息灭。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的思惟是诱人的、令人
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生起
的细察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那里根除和息灭。
比丘们!这就是苦灭圣谛。
道圣谛的解释: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呢?那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
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什么是正见呢?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
什么是正思惟呢?就是离欲、不染世乐的思惟,也是没有嗔恨、没有暴力的想法。
什么是正语呢?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
什么是正业呢?正业就是不杀、不偷及不邪淫。
什么是正命呢?就是圣弟子不以错误的方式营取生活,而以正确的方式经营生活。
什么是正精进呢?比丘下定决心,精进努力、振奋心志、全力以赴地投入防止未生
的恶行、不善之心念的生起;去除已生起的恶行和不善的心念;开展未生的善行及善的
心念,使之能生起;保持已生的善念,不使它退失,使之增长、成熟、圆满地开展。
什么是正念呢?比丘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
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爱和嗔恨。
什么是正定呢?比丘舍离贪爱、不善之心念,产生离欲之心,伴随著寻和伺并充满
喜乐,他进入初禅;寻、伺消失,获得内心平静和专心一致,产生离欲和无寻、无伺之
心,充满喜乐,他进入二禅;喜消失後,他住于平等心,对感受完全觉知、时时彻知无
常,并且在身体经验到圣者所说的:“由觉知和平等心所产生的乐”,他进入三禅;在根
除苦乐以及先前的喜忧也消失之后,他因此进入超越苦、乐的四禅,充满平等心和觉知。
比丘们!这就是正定。
比丘们!这就是导致苦灭之道圣谛。
于是他就这样持续地就内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就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同时持续地
就内在、外在的诸法观察诸法。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诸法生起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
法灭去的现象,他持续地观察诸法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诸法!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诸法观察诸法,亦即就四圣谛观察诸法。
以上按照身受心法的次第,系统地介绍了修习正念的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它们大体内容是相同的,如每种修法都要按照先内后外的次序进行观察;但也有一些不同,如:
《大正藏二六经·中阿含卷第二四·念处经》云:“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云:“于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不断灭去的现象,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念处经》中只有观内身、观外身,而没有观内外身。通过比较,《大念住经》的观察更加系统和仔细,似乎更为合理。
(五)《念处经》与《大念住经》的比较
现在就将《汉译南传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1998年版)与《大正藏·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念处经》加以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列表如下:
南传长部·大品·22经·
大念住经=前者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念处经=后者


总说部分:
前者:说明修学四念处时必须的条件:精勤、觉知、彻知无常、去贪嗔;
后者:断五盖、住四念处,修七觉支,得无上正觉。
比丘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过去、未来诸如来,及现在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无上正觉。
身念处
1两者次第不同。
2内容上,后者多了: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光明想、多了空界、识界。
A、观呼吸
B、观姿势
C、时时彻知无常
D、思惟不净
E、思惟四大
F、观墓园九相
A、行住坐卧B、正知C、以善法念治断灭止D、出入息
E、离生喜乐,渍身润泽
F、定生喜乐,渍身润泽
G、无喜生乐,渍身润泽
H、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
I、光明想J、观相K、32身分L、思惟六大M、观墓园相
身念处
前行:
前者:说明修学四念处时的环境和姿势;后者:无
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

身念处
观呼吸:
前者:止身行入息、出息;
后者:止身行息入、止口行息出。
1比丘入息长时清楚了知入息长;2入息短时清楚了知入息短;3出息长时清楚了知出息长;4出息短时清楚了知出息短;5感受全身而入息;6感受全身而出息;7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8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1比丘观身如身。2念入息即知念入息。3念出息即知念出息。4入息长即知入息长。5出息长即知出息长。6入息短即知入息短。7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8学一切身息出。9学止身行息入。10学止口行息出。
身念处
每种修法后都有这段:
前者:观察内部、外部、内外部;观察生起、灭去、生起及灭去的现象;
后者:只有观内身、外身,无观内外身的内容。
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内外部观察身体。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生起灭去的现象,清楚觉知:这是身体!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身念处
界分别:
前者:地、水、火、风;
后者:多了空、识。
思惟四大: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思惟六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身念处
墓地观:两者大致相同
前者:更加详细;
后者:浓缩简略。
1肿胀、瘀黑且溃烂
2被种种生物所食
3骸骨相,附血肉、筋腱
4骸骨相,无皮肉有血筋腱
5骸骨相,无血肉有筋腱
6骸骨相,离散
7骸骨相,白如海螺壳
8骸骨相,多年堆积成堆
9骸骨相,骨头腐蚀成粉
1乌鸦犲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
2骸骨青色。烂腐食半。骨璅在地。
3离皮肉血。唯筋相连。
4骨节解散。足骨.膞骨.髀骨.髋骨……各在异处。
5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粖。
受念处
三受:两者各有侧重
前者:注重是否执著三受;
后者:分别观察身、心,食、无食,欲觉、无欲。
1经历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
2执著于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
3不执著于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
1乐觉、苦觉、不苦不乐觉;
2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
3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
4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
5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6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7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心念处
烦恼与善心:大致相同
后者:增加了 有秽污无秽污、修不修。
1有贪爱、无贪爱
2有嗔恨、无嗔恨
3有愚痴、无愚痴
4心收摄、心涣散
5心广大、心不广大
6心有上、心无上
7心专注、心不专注
8心解脱、心未解脱
1有欲心、无欲心;
2有恚无恚;
3有痴无痴
4有秽污无秽污
5有合有散,6有下有高
7有小有大
8修不修9定不定
10有解脱心、不解脱心
法念处
前者:增加了 五取蕴、四圣谛。
A.观五盖
B.观五取蕴
C.观内外六处
D.观七菩提分
E.观四圣谛
A.观内外六处
B.观五取蕴五盖
C.观七菩提分
通过比较,除了上面表中总结的异同外,似乎还可以得出以下若干结论:
1、前者:是“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的解脱之道;后者:是“三世如来断五盖,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无上正觉”的成佛之道。
2、前者:观呼吸放在首位,比较重视观呼吸。后者多了: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光明想,多了空界、识界,观察的内容比较丰富,比较重视修定及日常的观照。
3、前者:强调修四念处的环境和姿势;后者:无。应与修学环境由兰若转到聚落有关。
4、前者:观呼吸时:“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比较对称。后者:“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不太对称。似乎改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身行息出。”比较对称。
5、前者:观察内部、外部、内外部;观察生起、灭去、生起及灭去的现象。观察内容比较详细具体,似乎对实修更有指导意义。后者:只有观内身、外身,没有观内外身,及观生灭现象的内容。多了“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比较抽象。
6、前者:思惟四大;后者:多了空界、识界,与观身比较疏远。
7、前者:法念处部分增加了五取蕴、四圣谛。看来南传比较重视这两项,并且它们与四念处关系密切。后者:没有修五取蕴、四圣谛,也许是经典流传过程中,文字脱落所致。或者是传承、修法不同所致。
(六)修习正念的原理和次第
透过身体的活动、情绪的感受、心念的活动、 思惟的对象,专注并了知这四个对象本身及其变化,体悟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本质。佛陀称四念处为自洲,教诫弟子应依四念处严心而住,透过四念处的修习,可以证得果位,达到究竟的解脱。这与修习佛法的根本目标一致。《杂阿含经》云:
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修习正念最终能够到达解脱。它的内部原理和次第,就是通过修习正念的前行,令戒行清净、正身正知;然后通过修习身受心法四念处,弃五盖、观五取蕴及内外六处、修习七菩提分等,再进一步观四圣谛,了知缘起法,彻证四法印,了达无常、苦、空、无我之真相,而欣乐涅槃寂静,令心住于正念,最终断一切烦恼,而达明解脱。
下面,引用经典,进一步加以论证。《阿含经》云: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
有过去诸如来……若有未来诸如来……我今现在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
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中阿含·念处经》)
这里的一道,也可译为一乘道、一行道、一入道,它们都是指四念处是“唯一之道”,即三世诸佛皆因修四念住,而断五盖、修七觉支,最后得无上觉。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118经·入出息念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于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与甚多善善证悟之长老弟子共住。
即: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大拘稀罗、尊者大
劫宾那、尊者大纯陀、尊者阿那律、尊者离婆多、及尊者阿难,乃至共其他善善证悟之
长老弟子。适逢此时,诸长老比丘等,正教授、教诫诸新学比丘。有长老比丘等,教授、
教诫十比丘,有长老比丘等,教授、教诫二十比丘。有长老比丘等,教授、教诫三十比
丘。有长老比丘等,教授、教诫四十比丘。彼等新学比丘,受诸长老比丘之教授、教诫,
渐渐了知殊胜之深妙。此时,恰逢其日是十五布萨日,当自恣,正满月之夜中,世尊为
比丘众所围绕,露地而坐。
其时,世尊周见一座默然之比丘众,告诸比丘言:“诸比丘! 我心精勤于此正行。
是故汝等更为得未得,为到未到,为证未证,而以精勤精进。我于四个月后,之迦刺底
迦月之满月,当归来此舍卫城。”
……此地方之诸比丘等,即仰待世尊来舍卫城。而彼等诸长老比丘,即更盛行教授、
教诫新学比丘……时,又恰逢其日,为十五日当布萨,于四个月后之迦刺底迦月之正满
月夜,世尊受比丘众所围绕,露地而坐。
其时,世尊周见一座默然之比丘众,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此众不饶舌。要安立于
清净之真谛。此众是应恭敬、尊重、供养合掌之,如是众为世间之福田也。此比丘众,
少施亦成果多,多施更多,是如是之众也。此比丘众,如世间之不容易见得如是众也。
此众,如为见彼,有持饮料行几由旬之价值,是如是之众也。于此比丘众中,有阿罗汉,
漏尽,得究竟,应作所作,舍弃重担,获得已利,偏尽有结,有正慧而解脱之比丘。于
此比丘众中,有偏尽五下分结,为化生善般涅槃,由彼世界不还者之比丘。亦有偏尽三
结,以微薄贪、嗔、痴,为一来,有唯一次还来此世间,以尽苦际之比丘。亦于此比丘
众中,偏尽三结,有预流不堕恶趣者,决定者,可趣正觉之比丘。
亦有在此比丘众中,有精进修习四念处,精进而住之比丘。亦有在此比丘众中,有
精进修习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精进而住之比丘。
亦有在此比丘众中,有精进修习慈、悲、喜、舍,精进而住之比丘。
亦有在此比丘众中,有精进修不净观、无常想、入出息念,精进而住之比丘。
诸比丘!修习、广修入出息念者,有大果、有大功德。诸比丘!修习、广修入出息念
者,令圆满四念处。修习、广修四念处者,令圆满七觉支。修习、广修七觉支者,令圆
满明与解脱。
然!诸比丘!如何令修习入出息耶?如何令广修耶?如何有大果、有大功德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或住森林,或住树下,或住空屋,结跏趺坐,身向正直,令
现前树立念。彼实有念而入息、有念而出息。或自长入息而知觉,或长出息,而知觉。
或短入息而知觉,或知觉短出息而知觉。我学觉受全身正在入息、出息,我学寂身行正
在入息、出息。我学觉受喜正在入息、出息。我学觉受乐正在入息、出息。我学觉受心
行正在入息、出息。我学寂心行正在入息、出息。我学觉受心正在入息、出息。我学令
心胜喜正在入息、出息。我学令心定正在入息、出息。我学令心解脱正在入息、出息。
我学随观无常正在入息、出息。我学随观离贪正在入息、出息。我学随观灭正在入息、
出息。我学随观出离正在入息、出息。
诸比丘!如是修出入息念,如是广修者,有大果、大功德。
如何修习四念处?如何广修而令圆满七觉支耶?诸比丘!有时,于比丘之身随观身,
有精专、有正知、有念、于世间调伏贪、忧而住。其时,彼念,树立令不失念。时,比
丘精勤于念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圆满念等觉支。彼正有如是念而住;以慧审察、
审思、其法,偏入思惟。其时,比丘修习择法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精进等觉支。
其时,比丘精勤于喜等觉支。其时,比丘修习圆满喜等觉支,为喜意者,身寂、心亦寂。
其时,比丘精勤于轻安等觉支,比丘修习圆满轻安觉支,则身轻安、愉快者心定。其时,
比丘精勤定等觉支,其时,比丘精勤于舍等觉支,比丘修习、圆满舍等觉支。
诸比丘!有时于诸受……乃至……于诸法,随观法,有精专、有正知、有念、于世
间调伏贪、忧而住。……诸比丘!如是修习四念处,如是广修习者,令圆满七觉支。
然者,诸比丘,如何修习七觉支,如何广修习者,而令明与解脱圆满。有比丘由离、
由离贪、由离灭,向舍离,以修习念等觉支。修习择法等觉支……乃至……修习精进等
觉支……乃至……修习喜等觉支……乃至……修习轻安等觉支……乃至……修习定等
觉支……乃至……由离、由离贪、由离灭、向于舍离,修习舍觉支。
诸比丘!如是修习七觉支,如是广修者,圆满明与解脱。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年佛陀指导弟子修学的情形:佛陀于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与许多证悟的长老弟子共住,弟子中的长老比丘教授、教诫新学比丘。
弟子中有阿罗汉(漏尽者)、阿那含(不还者)、斯陀含(一来者)、须陀洹(预流者)的圣者,他们教授、教诫的新学比丘有四十人、三十人、二十人、十人不等;还有修习各种不同法门的弟子:“有精进修习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精进而住之比丘。有精进修习慈、悲、喜、舍,精进而住之比丘。有精进修不净观、无常想、入出息念,精进而住之比丘。”
然而在布萨日,世尊受比丘众所围绕,露地而坐,并对所有的弟子开示说:“诸比丘!修习、广修入出息念者,有大果、有大功德。诸比丘!修习、广修入出息念者,令圆满四念处。修习、广修四念处者,令圆满七觉支。修习、广修七觉支者,令圆满明与解脱。”
接着,佛陀详细说明如何修习入出息,如何修习四念处,如何修习七觉支,而令明与解脱圆满。也就是说,广修入出息念可令四念处圆满,广修四念处可令七觉支圆满,广修七觉支可令明、解脱圆满。如此修习,就能获得智慧,达到解脱。
在此,佛陀教授所有的弟子,如何从修习入出息念入手,然后修四念处、七觉支,最后令明与解脱圆满,并谈到了修习的结果、方法、次第等。《杂阿含经》云:
世尊告诸比丘:云何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乃至不知不见?色无常、苦、变易
法,是为世间世间法。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是
名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见,乃至盲无目者不知不见,其如之何。《杂阿含·84经》
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
明?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
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
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杂阿含·270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变易之法。诸比丘,于一
切行,当生厌离,求乐解脱。《杂阿含·956经》
在此,佛陀强调,世间的一切,名色、五取蕴、内外六处等,一切世间世间法,其实质都是无常、苦、空、无我,通过修习身受心法四念处就可以证得。所以应当“于一切行,当生厌离,求乐解脱”,所有一切法的成就,都需要正念的观照。
(七)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佛陀在经典中极力称赞修行四念住,保持觉知。在《大念住经》中谈到它是一乘道--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忧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和体证涅槃。在此,佛陀开示了一个实用的方法,通过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感受、心、诸法,以发展觉知的能力。
为了探究自身的实相,必须检视自己是什么:身和心,必须学习如何直接观察自己的身心。因此,以下三点必须牢记:
1、身体的实相可通过观想来想象,但要直接体验,必须观察身体内生起的感受。
2、体验心的实相,就要观察诸法。因此,身体和感受,心和诸法都不能分开观察。
3、由于身、心紧密关连,诸法总是以感受呈现在身体上。
佛陀说: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伴随而生。(增支部)
因此,观察感受,是了解身心的方法。佛陀提到五种感受:
1、乐受--身体的愉悦感受;
2、苦受--身体的部愉悦感受;
3、喜受--心理的愉悦感受;
4、忧受--心理的部愉悦感受;
5、不苦不乐受--中性的感受。
在《念住经》中,提到的所有感受,佛陀都是指身体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在此,特别强调身体的感受,因为它们是获得解脱的最近助缘,可直接证果(涅槃)。
在论藏的第七部《发趣论》中的“亲依止缘”中强调了这一事实:
1、身体的乐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2、身体的苦受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3、季节(或周遭环境)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4、食物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
5、躺着和坐着(也就是床垫和坐垫,或躺着、坐着的姿势等)是身体乐受、身体苦受、
体证果位(涅槃)的重要助缘。(《发趣论》,第一册,善三法。)
综上所述,可清楚地了解“感受”在解脱道的重要。身体的乐受和苦受、周遭的环境、所吃的食物、睡觉及坐姿、及所使用的床垫、坐垫等,都是身体持续存在种种感受的原因。如同佛陀在《念住经》中的开示,只要能正确地体验感受,就会成为解脱的最近助缘。
人的本质可分为四个层面:身体和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诸法),它们提供了修行“念住”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为使观察完整,必须检验每个层面,而唯有凭借观察感受,才能达到目标。如此探究实相,将会去除所有的错觉和妄想。
同样,要去除对外在世界的错觉妄想,必须探究外在世界如何与身心现象--自我,交互作用。外在世界与个人的接触只有通过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由于每个根门都包含在身体内,因此,与外在世界的所有接触,都在身体层面。
贪爱造成痛苦,要想脱离痛苦,必须远离引起贪爱的对象——不执取。由于佛陀已经能够检验内心深处的起心动念,了知外在的对象和心中的贪爱之间有个失落的环节,那就是“感受”。根尘相对时,就会产生贪嗔的感受,佛陀以“缘起法”揭示了这深奥的发现:
1、六处缘触(缘六个根门,接触生起)
2、触缘受(缘接触,感受生起)
3、受缘爱(缘感受,贪爱生起)(注:律藏,大品。)
直接造成贪爱生起,和随之而来的痛苦的原因,不是外在的,而是自身内在的感受。因此,要了解内在身、心的交互作用,及外在世界与内在身心的交互作用,了解感受非常必要。
如果只用观想或推理探究实相,很容易忽视感受。佛陀教导的核心是,必须透过直接体验才能了解实相。感受的定义如下:
能感觉到对象的就是感受;它的特性是感觉,它是体验的精髓。
但要去除错觉妄想,必须了解所有现象的三个特性--三法印。必须在自身内直接体验无常、苦、无我。佛陀总是强调无常的重要性。在《自说经》中,佛陀开示:
弥醨!能够彻知无常想的人,即能建立无我想。能够彻知无我想的人,即能现法(在
此生)根除我慢,而达到涅槃。
因此,在修行念住时,对无常的体验--生起和灭去,最为关键。对无常显现于身心的体验也称为内观Vipassana。内观的修行就是念住的修行。
《大念住经》是从观察身体开始。在此阐释了几个不同的出发点:观呼吸,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等。从这些出发点可以循序渐进地发展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但不论从何处开始用功,在到达最后目标的途中,任何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以重要的句子描述——重复出现在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中每一节的结尾。这三个阶段是:
1、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的现象。
2、他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灭去的现象。
3、持续不断地观察到生起和灭去的现象。
这三个句子揭示了念住的修行精髓。除非对无常有这三个阶段的体验,否则不能开发智慧--基于对无常的体验所生的平等心--才能远离执着、达到解脱。因此,为了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念住,必须发展对无常持续而彻底的了解,即时时彻知无常。
要保持时时彻知无常,必须禅观现象的无常(无常觉),即客观地观察身心而不起反应。对于生起灭去的本质(生灭法)的了知不能仅靠观想,那只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或是靠想象,甚至是信仰;对生灭法的了知,必须通过直接体验来完成,即对实相如实了知的智慧。
在此,观察感受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因为通过感受,禅修者非常清楚和具体地体证到生灭。事实上,时时彻知无常,包括自身的所有四个层面。
因此,三个必要特性--精勤、时时彻知无常和觉知,在四念住的每个念住经文中都固定地重复。如同佛陀解释的,时时彻知无常,就是直接觉知感受的生灭。因此,感受在修行念住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否则念住的修行就不完整。
佛陀说:比丘们!感受有三种。哪三种呢?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比丘们!就是这三种感受。比丘们!必须修行四念住,才能完全地了解这三种感受。(相应部)
只有直接体验到无常时,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内观的修行才算圆满。感受提供了连接--让整个身心显露为无常现象,进而趣向解脱。
方法篇小结:通过以上介绍的修习正念的方法、原理和次第,结合觉音尊者等的解释,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正念的修习,一般从身念处开始,以身受心法为念的立足点,通过对自己当下身心现象的观察,进而对与自身有关的内外物质和心理的过程,进行更彻底详尽的观察,就能洞察一切法的无常、苦、无我,亲证透过一切心、物过程,所显露的缘起法,最终彻证四圣谛。
正念的修习原则:1、只是如实觉知身心现象的生灭过程, 而不加人为操控和干涉,除了九墓地观外。2、应先内后外,先自己后他人,观察身心的生灭;按照内观、外观、内外观的次第观察自他;最后再反复进行自他交互的观察,就可以洞察内外一切事物的实相。
除了坐上修外,其余的时间也不能舍弃业处,如身念处的“四威仪”、“四正知”等方法,就是把修习正念贯穿于日常生活。
身念处中的四威仪、四正知、及界作意,可以进行内观;安般与厌恶作意是用来修安止定(奢摩他)的;九墓地,既可以修定,也可以用来修过患随观智。三十二分身,既可以修习安止定(用于厌恶作意时),也可以修习毗婆舍那(用于界分别观时)。
身、受、心念处侧重于各自特性的把握,及生灭现象的观察;法念处则侧重于生灭的过程和因缘的观察。
正念在三十七道品等一切法的修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四念处又是正念得以建立、安住的四个领域。七觉支、四圣谛等佛法的核心内容,须建立在四念处的修习中才能完成。四圣谛,并非只是教理,同样通过修习正念,就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而了悟佛法的真实不虚。所以,把修习正念,定位为成就圣果的唯一之道,是非常合理的。
三、修习正念时可能出现的疑问(探索篇)
(一)正念在《阿含道次第》中的地位
下面,将试图从《阿含道次第》的修习次第中,探寻正念在其中的地位。《阿含道次第》中,介绍了以下几种修道次第:
1、具善人至明、解脱
如是善人具已。便具亲近善知识。具亲近善知识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诸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中·五二·食经》/(《中·五三·食经》,<<阿含部T1>>p.489.3)
2、七清净
(满慈子:)如是。贤者。以戒净故。得心净。以心净故。得见净。以见净故。得疑盖净。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以道非道知见净故。得道迹知见净。以道迹知见净故。得道迹断智净。以道迹断智净故。世尊施设无余涅槃。
(《中·九·七车经》,<<阿含部T1>>p.431.2)
3、八正道次第/十无学
诸贤。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诸贤。(《中·三一·分别圣谛经》,<<阿含部T1>>p.469.1)
云何十法向涅槃。谓十直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长·一二·三聚经》,<<阿含部T1>>p.60.1)
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令众生得清净。离愁戚啼哭。灭忧苦懊恼。便得如法。谓圣正定。有习.有助。亦复有具而有七支。于圣正定说习.说助。亦复说具。云何为七。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习.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谓圣正定。有习.有助。亦复有具。所以者何。正见生正志。正志生正语。正语生正业。正业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贤圣弟子如是心正定。顿尽淫.怒.痴。贤圣弟子如是正心解脱。顿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是为学者成就八支。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云何学者成就八支。学正见。至学正定。是为学者成就八支。云何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是谓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中·一八九·圣道经》,<<阿含部T1>>p.735.2 ~ p.736.2)
4、三十七菩提分
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信道。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杂·七五》,<<阿含部T2>>p.19.3)
下面进行分述:
1、具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生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1)具善人:学佛人须具足、圆满善人(修十善)的品性,才能信佛入道。
(2)亲近善知识:防止亲近恶知识、尤其是伪善知识(打着佛教旗号,追求名利者)。
(3)闻善法:防止听闻恶法,尤其要防止听闻相似佛法。
(4)生信:对正法生起坚定的信心,具足信根、信力。
(5)正思惟:如理思维,确立正知正见;
(6)正念.正智:正知正见指导下,可成就正念.正智。
(7)护诸根:防止六根对六尘时,产生染污,三毒等烦恼。
(8)三妙行:持戒,身口意三业如法如律,与善法、无漏法相应。
(9)四念处:三妙行具,可成就四念处。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
(10)七觉支(分):念.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
(11)明.解脱:觉照身心活动,对佛法通达无碍;断一切烦恼。无论佛、辟支佛,在解脱 层面上是相同的,即断一切烦恼,解脱随眠、缠缚、结使等烦恼。
杨郁文在《阿含要略》中,也同样讲到这种修道的次第:
正念正智→ 护根→ 三妙行→ 四念处→ 七觉支→ 明、解脱具成。
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根;具护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
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如是,此明、解脱展转具成。
修习七觉分之先行:具善人→……→ 四念处→ 七觉支
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具亲近善知已,便具闻善法;具闻善法已,便具生信;
具生信已,便具正思惟;具正思惟已,便具正念正智;具正念正智已,便具护根;具护
诸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
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
(若亲近)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未生贪欲盖不生,已生者令断;未生嗔恚、
睡眠、掉悔、疑盖念不生,已生者 令断。 未生念觉分 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未
生 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闻深妙法:
年少比丘供养奉事长老比丘者,时时得闻深妙之法;闻深法已,二正事成就……身
正及心正。……尔时,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分满足已,于法选择,
分别于法,思量于法。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乃至舍觉分修习满足。
正思惟:
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贪欲盖 不起,已起贪欲盖 令灭;未起嗔恚、睡眠、掉悔、
疑盖不起,已起嗔恚、睡眠、掉悔、疑盖则断。未起念觉支 则起,已起者 重生令增广,
未起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则起,已起者 重生令增广。
2、七清净:
(1)戒清净:持戒清净圆满。
(2)心清净:修业处,成就止观;南传四十业处:主要成就止,也成就相应的观。
(3)见清净:了知名色法本质,不依它们起有情之想(破除有身见),起我见、我所见。
(4)度疑清净:依十二缘起消除对三宝的怀疑。
(5)道非道知见清净:道,能通义。了知什么是道、非道,什么是相应的方便善巧。
(6)道迹知见清净:了知正道路况,通达行道智慧,解决路上问题,顺抵目的地。
(7)道迹断智清净:即智见(四道智)清净。具备依道迹断烦恼所需的智慧。
是否每个人都要按照七清净的次第修行呢?回答是不一定。
雷迪大师在《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中谈到:
四种类别的人:正如《人施设论》与《增支部》中所说的,遇见佛法的人可以分为四类:敏锐的智者、广说的智者、未了的行者、文句的行者。
敏锐的智者,亲自遇见了佛陀,并且只要听见简短的开示,就能证得神圣的道与果。
广说的智者,只听闻到简短的开示,是没有办法契入道与果,还需要详加解释,才能证得道与果。
未了的行者,纵使听闻了简短的开示,或者经过详细的解说,还是无法证得道与果;他必须精研教义,然后日以继夜地修习,这样才可能契入道与果。未了的行者,还可以根据修行的阶段,细分为许多类别,这是根据每位修行人在证得道与果之前所必须经历的修行阶段,以及每位修行人先前获得的波罗蜜,所克服的烦恼来加以区分的。这些类别,包括了必须修习七日禅的行者,乃至于必须修习长达三十六年或六十年之久的行者。
对于必须修习七日禅的行者而言,还可以再为许多分种。有的在生命的第一、二阶段(青年、中年),经过七日禅修,就可以证得阿罗汉的,要是在生命的第三阶段(老年)才修习七日禅,只能证得较低层的道与果。然而,所谓修习七日是指全力以赴,如果不是处于最精进的状态,就会因放逸的程度,延缓了证悟的时间,届时,七日可能会延长为七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如果今生的修习不够密集,因而不能证入道与果,那么,此世与佛法相逢的期间就不可能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唯有来世与佛法再相逢的时候,才可能解脱;如果没有遇见佛法,就不可能证悟解脱。一位修行人获得佛的授记,就是指与佛法相逢,能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一位修行人纵使积累了足够的波罗蜜,但是没有获得授记,就不能确定会再与佛法相逢,或者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这是考虑到,有些修行人是有潜能在七日精进禅修中证得道与果,可是并没有获得授记。同样的考虑也可以适用到,那些有潜能在十五日乃至较长的时间精进禅修,证得道与果的修行人。
文句的行者,纵使遇见佛法,并且全心投入法的研究与修行,还是不可能在今生中证入道与果。他的一切作为,只是积累习气与潜能而已。这类的行者不可能在今生当中,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要是他在修习止或观的时候,往生了,并且再生为人类或天人,届时,才可能从此世与佛法相逢的机缘中,由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以上就是佛陀所说四种类的人。
上述所提人的四种类别当中,敏锐的智者与广说的智者,只要听到开示,就可以证得预流道果以及其他较高阶的智慧。对于这种类别的人而言,修习“法”并不需要依照“戒清净”、“心清净”等的修行次第。
因此,必须指出,像“戒清净”、“心清净”等记录在三藏经典当中的修行次第,是针对证入预流道果之前的未了行者与文句行者所提出的。这些修行次第,对于人的前三种类别而言,远比证得更高层道果,还来得重要。即使阿罗汉圣人已经走过这些修行次第,在证得阿罗汉道果之后的阶段,这些修行次第是用于“现法乐住”的目的。
未了的行者,如果实实在在地修习“三十七道品”,其中包括了四念住、四正勤等,他可以在今生成为预流道圣人。不过,如果他在修行上松懈了,只有当他转生天界之后,才有可能成为预流道的圣人。当他离开法(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住等,不幸往生了,就佛法来说,他是整个迷失了,不过,要是能遇见未来佛,还是可以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文句的行者,如果在今生能够实实在在地修习法(三十七道品),来世转生天界之后,就可以在现阶段的佛法时期证入解脱。
既然期待未来佛的人,他们的修行是为了累积波罗蜜,就没有必要严格遵循巴利圣典所展示的修行次第:戒律、禅定与智慧。换言之,他们不应该在圆满戒律之前,松懈了禅定的修行,或者在具足禅定之前,延迟了智慧的修行。面对“七清净道”的次第:一、戒清净,二、心清净,三、见清净,四、度疑清净,五、道非道清净,六、行道智见清净,七、智见清净,他们不应该在前一阶段未圆满之前,便松懈了其余清净支的修持。既然他们尽可能地累积波罗蜜种子,就应该将戒律、禅定、智慧累积到极致。
正如巴利圣典所陈述的,圆满修习“戒清净”之后,才可以修习“心清净”,圆满
修习“心清净”之后,才可以修习“见清净”,圆满修习“见清净”之后,才可以修习
“度疑清净”,圆满修习“度疑清净”之后,才可以观“无常、苦、无我”。这样的修
行次第是指,想要在今生中迅速成就道与果。
然而,对于那些无法激起此种努力,只能累积波罗蜜种子的人,只须把握当下,
因而不能说在圆满“戒清净”之前,不能修习心清净。甚至,在猎人、渔夫的例子中,
也不应该要求他们放弃原本的职业,否则便不能修习禅定与直观……我曾遇见一位渔夫
经过努力修行,可以流畅背诵巴利圣典,《摄阿毗达摩义论》的注疏以及《发趣论·缘
起章》。这些成就便构成了“明”的基本要求……全心全力忆念三宝的神圣特质,就构
成了“行”的种子;全心全力观照三法印,就构成了“明”的种子。
由于忽视当下的价值,而失去获取“觉”的机会。有些老师,只按照表面、单一
的意义来理解巴利圣典中“七清净”的修行次第,忽视了当下的价值,甚至宣称,除非
先圆满了“戒清净”,否则的话,修习禅定与直观,纵使费尽心力,也不会证得任何道
果。有些不了解的人被这种说法误导了,因而产生法障。
这些人不知道当下的本质,因而失去了证得“明”的机缘,这“明”的种子,只有
遇见佛法的时候才可能证得的。即使在过去漫长的轮回中,虽然佛法比恒河岸边的砂粒
还多,他们遇见佛法,却没有获得“明”种子的基础。这里所提到的种子,是指足以长
出健康、强壮幼苗的种子,当中还有许多不同的成熟度。
这里也有不够成熟的种子。一般人不知道他们持诵的意义,或者知道意义了,却不
了解正确的修行方法:或者依照习惯、传统来数念珠,藉此忆念佛陀的神圣特质以及三
法印,如此方式所获得的种子是不够结实的、不够成熟的。如果机缘足够的话,这些不
成熟的种子,还是可以在来世继续予以成熟的。
修行禅定,出现了“遍作相”(禅定前所预备、觉知的相),修习直观,直到证入“色”
和“名”,这就是充实成熟的种子。修行禅定,出现了“取相”(某种禅定的心的相,但
仍不稳定、不清晰),修习直观,取得了“遍知智”(知三法印),这就是更为成熟的种
子。修习禅定,出现了“似相”(完全地清晰、不动的心的相),修习直观,产生了“生
灭智”,这样的种子就成熟到了极点。如果禅定与直观能够更进一步,就可以证得更成
熟的种子,带来更大的成就。
3、有学八支和无学十支:
有学八支,即八正道,对应四预流支;无学十支,即十无学,对应五分法身。如下表:
有  学  八  支  (世间,有漏)
无  学  十  支  (出世间,无漏)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正见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亲近善士
听闻正法





(戒清净)

(心清净)









解脱
解脱知见
法次法向
四  预  流  支
五  分  法  身
(1)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八条圣者之道),是八种通向涅槃解脱之正确方法和途径。
1)正见:谓有施、有斋(清净)。亦有咒说(为施者说法令得利益)。有善恶业。有此
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涅槃)、善去善向(趋向涅槃)。此世彼世自知自
觉自作证成就游。为见邪见是邪见者。见正见是正见者。即如实了知世出世间因果,审
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也就是佛法的正确知见:无常、无我、空、缘起业果等。
2)正志:正思维。若见邪志是邪志者。若见正志是正志者。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
3)正语:若见邪语是邪语者。若见正语是正语者。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
切虚妄不实之语。 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语。
4)正业(身三):若见邪业是邪业者。若见正业是正业者。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
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业。
5)正命:若见邪命是邪命者。若见正命是正命者。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
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
6)正方便:正精进。通过适当的方法、途径、手段,成就相应善法,断恶行善。
7)正念:六根对六尘时,对所缘境明记不忘,保持觉察。即如实观察身心一切活动。
8)正定:定指善心一境性,又称为寂止、三昧。基于前七支而成就的定,称为正定。
即将善心安住于所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2)四预流支(分):预备进入法流(八正道)应具备和成就的四个支分。它是为成就八正道之道前基础。入流分者有四:即亲近善知识.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依四预流支,入流者可成就四不坏净——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即可证初果。四不坏净是信力的表现。
1)善知识:依“生厌、离欲、灭尽”可判断真正的“多闻、法师(善知识)、法次法
向、正道、涅槃等”。还可观察其上师、同伴、弟子是否为善知识。
2)如何闻法?一心听经-→闻持法(闻而能持、忆持不忘)-→闻法观义思维。
闻法八心:佛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世尊为彼说如是法
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胜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
3 )内正思惟:如理如量(适时、适度、适量)思维,掌握相应方便善巧,可成为力
量、事半功倍、改善生命品质;
4)法次法向:法(总目标),涅槃;次法(小目标),助道法、资助法、支分、善法;
向,趣向。为证涅槃,走在道上,向涅槃逐渐趋进。
(3)十无学:得阿罗汉果之无学人所成就之十种无漏法。即: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1)正见:与无漏作意相应之慧。
2)正思惟:与正见俱起之思惟。
3)正语:依无漏作意所生之四种清净语业。
4)正业:依无漏作意所生之三种身业。
5)正命:远离诸邪命,即如法之活命。
6)正精进:欲乐正勤,勇猛堪任。
7)正念:心中明了,于诸法不忘失。
8)正定:心安住于所缘、不散乱。
9)正解脱:欲心解脱。知恚.痴心解脱=断除一切烦恼。
10)正智:知欲心解脱。知恚.痴心解脱=与断除一切烦恼相应的智慧。
(4)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五分法身是佛及阿罗汉所具备的五种功德。1、戒身:无漏之身语业。2、定身:无学之空、无愿、无相等三昧。3、慧身:无学之正见正知。4、解脱身:与正见相应之胜解。5、解脱知见身:无学之尽智、无生智。无学位所证得之尽智、无生智为解脱知见。
《杂阿含·1242经》云:
如是。比丘。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威仪具
足者。斯有是处。威仪具足已。而学法具足者。斯有是处。学法备足已。而戒身.定身.慧
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具足者。斯有是处。解脱知见身具足已。得无余涅槃者。斯有
是处。是故。比丘。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仪满
足。乃至无余涅槃。
五分法身是渐次成就的。《中杂阿含·49经·恭敬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当行恭敬及善观。敬重诸梵行人。
若比丘行恭敬及善观。敬重诸梵行已。具威仪法者。必有是处。具威仪法已。具学
法者。必有是处。具学法已。具戒身者。必有是处。具戒身已。具定身者。必有是处。
具定身已。具慧身者。必有是处。具慧身已。具解脱身者。必有是处。具解脱身已。具
解脱知见身者。必有是处。具解脱知见身已。具涅槃者。必有是处。
4、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道品)
雷迪大师在《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中指出:
如果三藏经典是佛陀四十五年说法的精华,根本要义的结晶就是“三十七道品”,
它构成了三藏经典本质。如果再加以浓缩,就是“七清净”。如果再把“七清净”浓缩,
就是“戒律”、“禅定”、“智慧”。这些称为“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也
合称为“三学”。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即有助于菩提(知、证悟)的修行法。它包括:
(1)四念处(四意止):观身是身,观受是受,观心是心,观法是法;
(2)四正勤(正断、意断):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3)四神足(如意足):欲神足(对善法生起欲乐)、勤神足(精进不懈地努力)、心神
足(通过修止达心一境性)、观神足(在正见基础上如实观照所缘境)。
(4)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对降伏烦恼、引入圣道具增上作用。
(5)五力:由五根增长产生的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不轻动为根,能催服为力。
根能破恶法生善法、生起力用,故称力,力建立在根的基础之上。
(6)七觉支(分):念.择法.精进.喜.猗(轻安).定.舍。
(7)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我们知道,四圣谛是佛法的总纲,其中的道谛就是指三十七道品(广说)、八正道(中说)、七清净(中说)、三学(略说)等。所以,以上的分法,是从修道的道谛而分的。
关于四圣谛,那烂陀长老在《觉悟之路》中这样解说:
第一谛说的是苦,一切有情皆有生老病死,没有一人能幸免于此四种不可逃避的痛
苦。简而言之,五蕴之身即是苦之因。苦之因是贪或执著,这是第二圣谛。第三圣谛就
是苦的彻底终结,即涅槃,为佛教的至高理想。涅槃是由全面消除所有形式的贪欲而实
现。四圣谛必须通过修习八正道,即第四圣谛而了证。此无上圣道是通向涅槃的唯一捷
径。它避开两个极端,即削弱智力的极端自我苦行,以及阻碍道德发展的极端自我享受。
正见:对四圣谛的正确知见。就是对自己的如实了知,这是佛教的关键。
正思维:正确的意念、观念,可去除染思惟,发展净思惟。
正语:去除谎言、谤言、恶语和绮语。
正业:戒除杀、盗和邪淫。
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虚伪之行被认为是出家人的邪命。
正精进:有四:已生之恶令消除,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
正念:是对身,受,思,意根进行不停的意念。消除欲望,及常乐我净等错误概念。
正定:制心一处。以渗透智观,一心不乱作为一种强大的助力,使人如理知见事物实相。
于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为智慧,三四五为戒,最后三个为定。
通过以上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四圣谛中的道谛,即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四念处、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七清净和三学等,是从不同角度而分的,它们的修习离不开正念。正念与它们的关系非常紧密,并且构成了完整的修道次第。
具体来说,五根中有念根、五力中有念力、七觉支中有念觉支、八正道中有正念。五根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信根与慧根,精进根与定根要取得平衡,而念根却是越强越好。依信力,可成就四不坏净,证初果;依精进力可成就四正断;依念力可成就四念处,依定力可成就四禅,依慧力可成就四谛。依四预流支,入流者可成就四不坏净——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即可证初果。
正念在三学中属于定学。只有通过修习正念,才能彻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所以,四圣谛虽为佛法的总纲,但并非只是教理,必须通过修习正念来证得。
按照南传佛教的观点:圆满的正见就是对四圣谛的准确而完整的理解。四圣谛本身就是从对名色(身心五蕴)的实际观察中,总结得出的。如果对某些观察的对象,不能如实认知其“苦”的本质,正见就不圆满。须通过对名色的不断观察和思惟,正见才能逐渐圆满。对于过于“细微”的观察对象,如与色界、无色界的离欲定或欲界近行定相关的禅支的观察,还须获得相应的世间定。所以,要获得圆满的正见,闻、思、修是必不可少的。
按照《清净道论》的说法:进入实修前,必须了解“蕴、处、界、根、(圣)谛、缘起”,这也是南传佛教公认的观点。因为名色非常复杂,没有经验的观察者,很难将其分辨清楚。如果没有关于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施设法方面的知识,很难通过自己的观察理出头绪。若连善心、不善心、无记心都分不清,怎能通过观察心中烦恼的流转,增加对四圣谛的理解呢?四圣谛、十二缘起,必须借助对名色的实际观察,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而非停留在理论上。
综上所述,可以说正念的修习遍于一切法中,没有正念,一切法都不能成就。由此可以了知,佛陀为什么将正念称为断烦恼、得解脱、证涅槃的“一行道”,即“唯一的道路”。
(二)修习正念的前行,为什么要持戒清净?
因为不持戒会带来许多过患,如“不堪能离失念、不正知、乱心。有五衰耗。一求财。所愿不遂。二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在所至处。众所不敬。四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身坏命终。当入地狱。”而持戒将有五功德:“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声闻律大约有以下几种:
1、别解脱律仪(波罗提木叉律仪,止持,五八十具戒)
别解脱:受不同律仪,得不同解脱。律仪,戒律(止持+作持)+威仪。
律仪:六根对六尘,不起贪嗔,了知一切无常。何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
(1)正语(口四):若见邪语是邪语者。若见正语是正语者。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语。
(2)正业(身三):若见邪业是邪业者。若见正业是正业者。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业。
2、活命遍净戒(正命)
(1)正命:如法取得生活资具。以正当方法获得生活必需品(食、衣、住、医药)的戒,它依正见、正方便、正念而成就。
若见邪命是邪命者。若见正命是正命者。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命。
(2)净命自活:应避免四种邪命食:下口食(口朝下。宅地明、畜生明)、仰口食(口朝上。观星相)、方口食(口向四方。做间谍、做媒等)、四维口食(口向四维。巫医)。
3、资具依止戒:如法受用生活资具。
正当使用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药),以智慧成就。如何通过受用资具断除烦恼。
4、根律仪:与以上三支(别解脱律仪、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互为扶助。
(1)云何不律仪。凡夫眼见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2)云何律仪。眼见色时,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见色过患。能舍离。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即:六根对六尘,不起贪嗔,了知一切无常。如律如法,持戒清净。保护六根,正知外境。
(3)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守护→执持→修习。
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 善护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见色(声香味触)已,不取于相、细相(色相、随形好)。眼根若不防护,则为贪、忧、不善法侵入,故彼防护而行道,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觉味已、身触所触已、意知法已,不取于相。乃至意根律仪。
根律仪即防护根门,非常重要。又分三种:
1)无上修根法:依舍(平等住)修六根→根尘识相对,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如实知。→寂灭、胜妙、为舍→离厌、不厌→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四果三向,如实了知,修四念处→得正念正智(行舍智,世俗最高智)→依舍(平等住)修根(与舍心相应)→无可意不可意、无厌离不厌离→寂灭、胜妙→苦、无常、无我与三解脱门相应→圣种智→涅槃。
2)贤圣修根法:依对治(根尘识→触→受想思)。根尘识相对,于不可意色不厌离;于可意色厌离。心善调服、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
3)学人修根法:依惭愧心、出离心。在修行路上,尚未见道、见法、见谛。根尘识相对,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
5、四威仪(威德,内涵修养;仪则,尺度规范):
四念处经、沙门果经、大念处经、身随念经,均讲到四威仪(可修身调心)。
根律仪,内在;威仪,外在。戒清净、四威仪,可调身。
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它是日常应遵循的仪则,可调身、训练正知正念。《摩诃止观》有调五事:身心息食睡。
(1)行如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行走时应:身体正直,举止庄重、自在安详;眼望正前方地面约二米处,不东张西望;两手自然下垂,双脚不踱官步,不脚跟拖地,发出声响;心中正念(行知行,忆念三宝等)。
(2)站如松:头正、眼睛平视、肩放松、垂手收腹、脚与肩宽、呼吸均匀,保持正念。
(3)坐如钟:全身放松,上身正直、挺胸收腹、不前冲后仰,左倒右斜。精神集中,心存正念,保持威仪。可全跏趺(双盘)、半跏趺(单盘)、散盘。
(4)卧如弓:应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不得散手脚、散乱心、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即应带着正念入睡。
威仪的功德:1可除障净心、精进修行不懈怠。2可得轻安、不易疲倦、令他生信与敬、诸贤圣皆会称赞、容易如理思维、与戒定慧相应。3有利于培养和保持正念正知。4可少做恶梦,有助于睡眠中修行。
不威仪的过患:平时不威仪→放逸、懈怠→道心退失→无正念→与善法不相应→导致世人对三宝不敬→一时精进的功德很快漏失。
修四威仪的目的:起心动念须谨慎,不放逸懈怠,严肃庄重、保持正知正念。
另外,想成为善人、认真持戒、保持正知正念,必须保持精进、不放逸。杨郁文在《阿含要略》中,提到精进、不放逸的重要性:
六触入处 善自防护: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善自摄护,尽心令灭;若好田苗,
其守护田者不自放逸,阑牛入境,左手牵鼻,右手执杖 遍身槌打,驱出其田。
修四意断(四正勤):无放逸比丘修四意断;云何为四?于是比丘若未生弊恶法,
求方便令不生;若已生弊恶法,求方便令灭;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若已生善法,
求方便重令增多。终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断。
不触烧、不害、不恼一切众生:云何无放逸行?所谓不触烧一切众生,不害一切众
生,不恼一切众生,是谓无放逸行。
(三)正念与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
正念的修习与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究竟有什么关系?下面做些探讨。
《阿含道次第·七清净》中的“行道智见清净”,提到以下观智:
其次以八智而到达顶点的观及第九谛随顺智,是名“行道智见清净”。此中:八智
即解脱于染而行正道及称为观的(1)生灭随观智,(2)坏随观智,(3)怖畏现起智,
(4)过患随观智,(5)厌离随观智,(6)欲解脱智,(7)审察随观智,(8)行舍智。
(9)随顺智与随观是一同义语。是故为欲成就于此(行道智见清净)者,当从解脱于
染的生灭(随观)智开始,于此(九)智而行瑜伽。
雷迪大师在《阿罗汉的足迹——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则》中谈到:
修持七清净道,就等于是修持三十七道品。尤其是心清净道,只与遵循“禅定行者”
的修行人有所关连。道非道智见清净道,只与“增上慢”的修行人有所关连,这些修行
人虽然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他们却认为自己已经证入。
戒清净道、别解脱清净道、行道智见清净道、出世间智见清净道,就会牵涉到许多
种类的修行人。
有关五种清净道,戒清净道是在“戒蕴道”之下处理的,这也包括了行持“活命戒”。
心清净道包括身念住的安立。有些修行人以观呼吸安立身念住。如果一位修行人不
论什么时间、不论身体处于何种姿势,都可以专心贯注在呼吸上,身念住就已安立。
有些修行人安立身念住的方式,是按照《长部大品·大念处经》所说的四种身体姿
势:行走时就思惟行走……有些人则是以对身体运动的正知正念来安立。此外,有些
人是以观照身体的三十二分来安立身念住。在此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
称为“皮的五法”。如果能在这些身体的部位上,稳定自在地观照,那么,不论身体处
于何种姿势,都可以安立身念住。专注力也可以指向身体的骨骸。专注力如果可以稳定
地安立在头骨上,身念住就安立了。如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地区分出身体的色蕴与名
蕴,而且专注在这种功课的力量非常稳定,那么,身念住的功课就完成了。
在此,我们精简地介绍了身念住的方法。
若修行人可以分析地觉察出地水火风空识六界,就算完成了见清净道的功课。
如果可以清晰地觉察出上述六界的生起原因,别解脱清净道的功课就算完成了。他
必须清晰地觉察到地水火风空的生起原因,是业、心、时、食,而六识生起的原因,就
是知觉的六个对象。
行道智见清净道是指无常、苦、无我三法印。如果可以在上述所提及的六界中,清
晰地觉察到三法印,就算证入行道智见清净道。
出世间智见清净道地是指四种道智。
以上,简要地说明了五种清净道。
三十七道品是佛陀的遗产,已成为佛法中无价的宝石。
马哈希尊者在《内观基础》 中,对内观的过程和要素,做了如下详细地介绍:
要获得圣道,要由内观之道开始。内观之道始于“名色分别智”,接着达到“缘摄
受智”。继续修习,将获得“审察遍知智”,在此阶段行者乐于对观照的事物进行反思。
在内观中,仔细观照审察它们,有学识的人常花长时间这样做。如不审察,就继续观照,
注意力变得轻快。若对观照的事物如何生灭,看得很清楚,就达到“生灭随观智”。
在这阶段,观照变得容易,生起光明、喜悦、宁静。经历意想不到的体验,感到非
常喜悦快乐。开始禅修时,行者不让心到处飘荡,有很大的困难。心已习于飘荡,大部
分时间无法观照,没有一件事如意,有时需很困难的挣扎。但对老师的强大信念,良好
的意愿和决心,使行者跨越这些困难。他现在达到“生灭随观智”阶段,一切都很顺利,
毫不费力,顺畅地观照,观照令人愉快而生起光明,充满喜悦,并起鸡皮疙瘩,身心轻
安,非常舒服。观照对象好象自动跌入个人的正念,正念也好似自动集中在对象上。一
切都被观照着,不会疏失或忘记观照。每次观照时,注意力都非常清楚。如注意某件事
物,并思惟它,这是轻而易举的。如观照以前听过的无常、苦、无我,它们变得了了分
明。因此你会想弘法。你以为你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弘法者。但如果你没受教育,你将是
一个很差的弘法者。但你一心想要弘法,甚至可能变得爱讲话。这就是“理想的涅槃”,
为行者体验的,但它不是真的圣者涅槃,可称为“相似涅槃”。
明白的人证得不死的境界。禅修如爬山。从山脚下爬起,不久会感到疲倦。下山
者会鼓励你:已更靠近。所以你虽疲倦,而继续爬。不久,你到达有树荫的地方休息,
凉风吹来,你的疲倦消失,周遭的美景吸引着你。你恢复精神继续向上爬。“生灭随观
智”是你休息的地方,以便你向上达到更高的内观智慧。
那些尚未达到此智慧的行者可能会感失望和气馁,有人离开禅修中心,认为习禅毫
无益处,因为他们还未发现“行者的涅槃”。因此,禅师须鼓励到中心的初学者,希望
他们最少达到此智慧。很多人在我们的劝导下获得成果,不再需要鼓励,充满信念,并
决心努力修习,直到最终目标。
“行者的涅槃”,即非凡人的喜悦或超人的享乐(超越普通人所能经历的快乐)。人
们从教育、财富、家庭生活获得各种快乐,而“行者的涅槃”超越这些快乐。有位行者
曾告诉我,他曾放纵于各种世间的快乐,但没有一样超越他从习禅所获得的快乐。
但只有这样吗?不是,你需继续努力修习。你继续观照,当你有了进步,事物不再
以形状和图像的方式显现,你发觉它们总在不断地消失。任何生起的事物都在你观照的
刹那消失。你观照“看、听,弯曲、伸出”,它们迅速消失。被观照的对象如此,就连
观照的意识也与之一起消失,一对接一对地消失。这是“坏灭随观智”。
每次观照,它们迅速消失。长久观照到此现象,让人感到害怕。这是“畏怖现起智”。
接着你找出这不断消失的事物的缺陷,这是“过患随观智”。当你继续观照,你对这些
现象感到厌离,这是“厌离随观智”。
因此,见到这一切,多闻圣弟子厌离于色,厌离于受。(《中部》、《相应部》)
你的身体曾经令人感到喜悦,或坐或起,或来或去,或曲或伸,或说或做,一切似
乎非常美好。你以为自己的色身是可靠的、令人喜悦的。现在,你观照它,看到一切都
在消失,不再认为它可靠。它不再令人喜悦,只是愚钝的、令人厌倦的。
你有过身体与精神的乐受。你曾经想:“我正在享受,我感到快乐”。现在不再感到
愉快,当你观照它们时,它们消失了,你感到厌倦。
你曾认为“想”很好,但现在它也在观照时消失了,你对它们感到厌倦。
“行”涉及身、语、意的行为。认为“我坐、我起身、我去、我行动”,就是执着
于“行”。你也曾认为它们很好,现在你见到它们消失,你厌恶它们。
你曾经乐于思考。当刚来禅修中心,却被告知不可以想别的事情,应不停地观照,
他们并不悦纳。现在你看到念头、想法,如何生起与消失,你也厌倦它们。
同样的情况发生于你的感官。你现在对六根门生起的事物都感到厌倦。有些是极度
厌恶,有些是有某种程度的厌恶。于是生起驱除它们的意愿,因为它们不断生灭,它们
不好,最好全部灭尽。这是“欲解脱智”。“一切都灭尽”是涅槃。欲解脱是渴望涅槃。
想要涅槃应怎样做?要更努力地不断习禅,这是“审察随观智”。经过特别努力修
习,无常、苦、无我的特性变得更清楚,尤其是苦。
审察之后,你将达到“行舍智”。现在,行者非常舒适,无需很努力观照就能顺利
进行并非常有效。坐下来习禅,开始用功后,一切将顺利进行,如同钟上好发条,就可
自动地走。在一个小时左右,不需改变姿势,可连续用功而不中断。
证得此智慧之前,可能会受到干扰。譬如你的心可能被引向听到的声音而受干扰。
你的心可能飘荡它处,习禅受到干扰。痛苦的感觉,如疲倦、热、疼痛、痒、咳嗽出现,
受到干扰。你需要重新来过,直到一切都很好,不再受干扰。你可能听到声音,但不必
理会,继续修习。出现任何事情,仍照常观照,不再受影响、打妄想。
这样,可能会生起令人快乐的景象,但你内心却无喜悦或快乐生起。你遇到苦的目
标,但不会觉得苦或恐惧。痛苦感,如疲倦、热、痛,甚少发生。即使出现,也并非难
以忍受。你的观照来得更有力,一旦获得这种观智,痒、痛和咳嗽就会消失。有人甚至
治好了严重的疾病。即使病没有完全康复,当你认真观照时,会感到轻松。因此,在一
小时左右,观照不会中断。有人可以连续观照两三个小时而不中断,并且身体不会感到
疲倦。时间在无意识中流逝。
在炎热的夏天,如能获得这种观智非常好。当他人因炎热而呻吟时,努力的行者不
会感到炎热,一整天似乎转瞬即逝,这是非常好的内观智慧。但可能有危险,如过份的
忧虑、野心或执着,假如这些无法祛除,就不会进步。
一旦它们被祛除,圣道智慧就在那里等待你去证悟。如何证悟呢?
每当你观照“上升、下降、坐、触、看、听、弯曲、伸出”时,都是一种精进努力,
这是八正道的正精进。同时有觉察的念力,此为正念;还有定力,它能透入所观照的目
标,并使心固定在目标上,这是正定。这三项归纳于正道中之定学。
同时还有寻心所,它配合定力,使心着于观照目标。这(寻心所)是正思惟。同
时还体证到一切内观所见只是移动、非认知(即色法),或只是看、认知(即心法),是
生灭法、非恒常,等等。这是正见。正思惟与正见构成正道中之慧学。
构成戒学的三项为:正语、正业、正命。这在你受了戒,但尚未修习内观时就已清
净具足。除此,你对观照的目标没有妄语、恶行和邪命。因此每当你观照,你也在完美
正道的戒学。
在每个觉察中,都包含八正道。它们形成内观道,一旦执取被祛除即可显见。你须
逐渐准备此道,直到达到“行舍智”。当此观智成熟、强壮时,时机一到即可达到圣道。
当“行舍智”成熟、强壮时,你的观照变得更敏锐与快速。在如此快速的觉察中,
突然间,你进入安宁的境界,即涅槃,它非常不可思议。你预先并不知觉,你也不可能
在它显现时,加以审查,只有在它发生后,你才知道到达了涅槃。你会审查,是因为你
遇到了不寻常的情况,这是“省察智”。这样,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是你通过圣道
证悟涅槃的过程。
因此,如要证悟涅槃,重要的是努力修习、脱离执取。对于常人,执取随处而生:
看、听、触、注意时,他们执着事物为永恒、快乐、美好、灵魂、自我、人。我们要努
力修习,以完全脱离这些执取。努力观照一切的生起,一切所见的、听到的、触到的、
想到的。继续如此修习,执取消失,圣道生起,直达涅槃。这就是其过程。
如何培育内观?应以观照五取蕴来培育内观。
为何、何时观照五蕴?当五蕴生起时,观照它们,以便不会执取。如果无法在名与
色生起时观照,执取便会生起。我们执着于它们,以为它们是永恒的、美好的和自我。        如果在名色生起时加以观照,执取就不会生起。只是单纯地观照,一切皆为无常、
苦,只是过程。一旦执取消失,圣道就会生起,直达涅槃。这些是内观的要素。
关于三学、七清净、十六观智的关系,《清净道论》做了对比,如下表:
《清净道论》:三学、七清净、十六阶智对照表
三学
七清净
十六阶智
戒学(喻如树根)
一:戒清净
定学(喻如树根)
二:心清净
慧学:蕴、处、界、根、谛、
缘起(喻如土地)
修观(喻如树干)
三:见清净
四:度疑清净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
六:行道智见清净
介于六与七
中间
七:智见清净
1:名色分别智
2:知名色的缘(法住智)
3:三法印智
4:弱的生灭随观智
4:成熟的生灭随观智
5:坏随观智
6:怖畏现起智
7:过患随观智
8:厌离随观智
9:欲解脱智
10:审察随观智
11:行舍智
12:随顺智
13:种姓智
14:道智
15:果智
16:返照智
有人曾经问帕奥禅师说:您教导我们先辨识全身四界的十二个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然后直接修观禅,以圆满七清净的最后五个清净,才能证悟涅槃。但现代也有一种修法,说是源自佛陀的教法,从观受入门,相同地全身去观受,直接内观受为无常;强调当下内观即可,也不须辨识究竟名色法。这种修法能获得禅定与涅槃吗?符合《大念处经》的修习吗?
帕奥禅师这样回答说:
大家正在听《大念处经》的开示,应自己判断该修法是否符合《大念处经》的修习。
在《六处相应·一切品·不通解经》中,佛陀说“于一切不知解、不通解、不离欲、不
舍弃者,则不得灭苦……于此一切知解、通解、离欲、舍弃者,则善能灭苦。”
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彻地了解一切属于五取蕴的名色法之后,才能够断除对名色
法的贪爱而灭苦。
在《长部·大因缘经》中,佛陀说“阿难,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
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以及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好比
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
回。除非能用以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砍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缘起轮),否
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禅修者必须先个别地辨识组成五取蕴的一切名色法,获得名色差别智;
必须正确地、如实地知见名色法的因,即缘摄受智;
在观禅阶段,即从思惟智开始,必须彻见一切色法、名法及其因之无常、苦与无我
三相。于诸观智中,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的作用,是审察辨识一切名色法及其诸因之无
常、苦与无我三相。所以此二智亦称为审察遍知。从坏灭随观智开始的观智只看到一切
名色法及其因的坏灭,以及这些行法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由于应断的烦恼于此暂时
受到观智断除,所以,它们亦名为断遍知。
只有在如此观照一切名色法之后,禅修者才可能证悟圣道。
关于观照“当下刹那”一词,需要稍加解释。我们不可能观到自己在这一剎那生起
的心。为什么?因为在一个心识刹那,只有一个心生起,而它不能取自己为目标,但能
取另一个心为目标。就好像无法用一只手指尖碰它自己,但能用它来碰另一只手指尖,
所以“观照当下的心”,其实是指观照刚刚过去的心,并不是观照正在生起的心。
经中所说的“观照当下”,是指在修到生灭随观智成熟时,禅修者能够很准确地照
见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名色法的生、住、灭三时,这即是观照“当下刹那”。举例而
言,某一个名法在你前世的某个时候生、住、灭,而你也能够很准确地观到它在那一剎
那生、住、灭,那么你就是在观照“当下刹那”。
帕奥禅师还谈到:对于受,也应当依照无常等七种随观来观照:
无常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常的,而不是常的,因为受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
苦随观:应当观照受是苦的,而不是乐的,因为它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
无我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我的,而不是我,因为在受当中没有恒常的实体存在。
厌离随观: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厌离受,而不会喜爱受,这称为厌离随观。
离欲随观:不断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就能暂时舍离对受的贪欲。
寂灭随观: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就能暂时去除烦恼。
舍遣随观:如此观照能使你舍弃受,而不执取受,并且使你的心倾向于涅槃。
以上,只是引用了一些材料,试图分析正念与三学、七清净、十六阶智的关系。虽然,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比较复杂,但不难看出,正念的修习,的确贯穿于一切法的修习中。要想证涅槃,唯有修习正念,对名色、生灭、过患等对象进行不断地观察,才能把握因缘、了知无常、苦、无我之理,进而厌离、欲解脱,然后达到随顺、任运的地步,证得五分法身,最后才能得到解脱。
探索篇小结:现在将以上解脱证果的过程做一归纳:
我们需要解脱的是轮回、痛苦和烦恼。但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生活的微细处做起,持戒、修定、开慧,才能得大自在,得解脱。无论修什么法,都应不忘修习正念——不断觉知和观察。应认识到人生的本质是苦,依四谛法修习,向内求,并做相应加行。应认识到,身心才正是修行的道场。即:
向内审察→观察日常生活的烦恼痛苦→认知苦→保持正念→认清苦的本质→找原因→认识业果和轮回的过患→欲解脱→正精进→修八正道→持戒、修定、开慧→发现不正见,则以正见对治→时刻提醒自己走在解脱道上→断除烦恼→证果→正解脱。
四、修习正念的实践(内观篇)
(一)内观禅法概述
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提到,二十世纪初,缅甸的明贡西亚多为了亲证所学的教法,积极寻找无须拐弯抹角、而能直达最高目标的禅修体系,走遍全国,遇到许多教导禅修严格的人,但都无法得到满意的指导。直到最后终于遇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已入圣道、确定可达究竟解脱者。他向圣者提问,却被反问:“你为什么在佛语之外寻找呢?佛陀不是已经宣说过唯一的道路——念处吗?”于是,明贡尊者谨记这个指示,研究经文与传统解说,深入思维,并精进修行,终于了悟它的不共特色。他的修行成果让他相信已找到过去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可达最高觉悟之明确有效的修心方法。他从自己的经验发展出修行的原则与细节,后来成为教授弟子的教材。在他1955年3月18日圆寂时,许多人相信他已达究竟解脱——阿罗汉果。而他的弟子马哈西尊者,更是将念处禅法推广到全缅甸和全世界,使成千上万的人在他明智与熟练的引导下受益。
印度的葛印卡老师在演讲中,依据阿育王在2300年前刻在石碑上的字:“人不应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谴责其他信仰。相反,一个人应该有许多尊重其他宗教的理由。每个宗教皆应以仁爱、慈悲、善念为本”,告诉我们:面对人人都存在的烦恼,唯有“纯正的法”,才能帮助我们去除内心的杂染、摆脱束缚、培养慈悲之心,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并最终走向解脱。而这“纯正的法”,就是对自身实相直接的体验、观察的技巧,就是内观(Vipassana)。
修习正念的实践——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过程。一开始,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观察身心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这条法的道路,对于全宇宙普遍性的问题而言,正是普遍适用的治疗药方;而且不是只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内观静坐的最终目标是证得完全的解脱和全然的觉悟。它的目的决不仅只是为了治疗身心上的疾病。可是许多由心理或情感因素所引起的病症都会被根除,这些均是心净化过程的副产品。事实上,修习内观可以根除三大苦的根源:贪爱、瞋恨与愚痴。透过持续不断地练习,静坐可消缓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对愉悦或不愉悦的境遇而不平衡的生起习性反应的旧有情结一一被解开。
虽然内观技巧是由佛陀所开展出来,但这并不等于只限于佛教徒才可以修习。也绝对没有必要改变信仰。此内观技巧建立于此基本要素,那就是全人类都遭遇与面对相同的困难与问题,而能根除这些问题的技巧必定要是普遍性适用的。很多来自不同宗教的人都已体验过内观静坐所带来的利益,亦发觉和本身的信仰毫无冲突。
密集内观禅训课程,能使修行者解脱。因此,想到它的好处,就该全力以赴,修学才能圆满成功。所教的禅修法皆以四念处——修习正念为基础,四念处是伟大的世尊,以及历代有成就的佛弟子所采用的修行法门。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缘与他们采用同样的法门修行。
1、南传佛教在汉地的弘传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地。由于在佛教传入之前,汉地已有较成熟的世间善法弘传,在对待前贤的教法时,汉人习惯于六经注疏的治学方式,导致一批在印度没有的、与汉地文化传统结合得十分紧密的、新的宗派在汉地出现。会昌法难之后,大量义疏毁于一旦,使得从印度传入的、必须依赖各类义疏的各宗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逐渐式微;而那些新生的、汉化程度较高、又对经论的学习持轻视态度的宗派,逐渐成为汉地佛教的主流,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了千年之久。
20世纪初叶,随着国门的逐渐开放,千年来一直闭门造车的汉地佛教界,开始接触到从来没有的、非汉文化圈中的佛教宗派,给汉地佛教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南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首先应该归功无与伦比的开拓者——太虚大师。他曾于1928 年和1939年两度访问斯里兰卡、缅、泰等南传佛教国家,1940年6月,在汉藏教理院所作的报告(后以《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当今菩萨行》成文)中,从一个忠实的大乘佛教行者的角度,对斯里兰卡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现状,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嗣后,大师一手促成了汉地与斯里兰卡佛教互换留学生和法师的协议。
由于太虚大师的鼎力相助,原属汉藏理学院的了参法师(1916-1985)等僧侣被派遣到斯里兰卡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1946年,了参法师到达斯里兰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便开始在斯里兰卡巴利文学者般若难陀的指导下,接替在斯里兰卡为法捐躯的法舫法师,担任《法句》的翻译工作。1953年,新译出的《法句》在香港出版,得到教界一致的好评。了参法师于1957年回到大陆,由于环境所限无法过如法的戒律生活,为护戒故,法师舍戒,仍以“叶均居士”的身份,在中国佛学院从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学及圣典的翻译工作。他以玄奘法师建立的法相系统和译经原则为本,先后完成了《清净道论》和《摄阿毗达摩义论》这两部在汉地(包括台湾)南传佛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足以指导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相关的宗教实践的、“教科书”式的藏外佛典的翻译工作,为汉地南传上座部佛法的弘扬,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与此同时,以季羡林、金克木两位先生为核心的北大东语系和中国社科院东亚研究所也培养出了郭良鋆女士、邓殿臣先生等一批巴利文学者,将巴利三藏小部中的《经集》、《长老偈》、《长老尼偈》和《本生》的一部分,翻译成汉文。
台湾也有许多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等地。由于太虚大师、印顺法师等新一代精通义理的僧俗行者,对原始佛教及以《阿含经》为代表的部派佛教教法的推崇,以及阿姜查、佛使比丘、罗侯罗·化普乐、马哈希、帕奥等高僧大德景行及著作的感召,许多僧侣及居士也奔赴南传佛教兴盛的缅、泰等地,学习南传佛教的义理及基本禅修方法。同时南传佛教的大德也开始应邀在台湾弘法。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酝酿,台湾地区的南传佛教,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并开始借助网络等向大陆辐射,使得大陆的南传佛教于九十年代起,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南传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势头却很迅猛,特别是台湾地区。台湾元亨寺以水野弘元主持日译的《南传大藏经》为蓝本,参照南传各国的巴利原本,译出了汉译的《南传大藏经》,可惜这个译本质量不高。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在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又在2005年与美国西来大学合作,设计制作电子版的《佛光大藏经?阿含藏》,经过两年研修、测试,终于完成。除经文外,后有附录《阿含经汉巴对照表》,并加入电子大辞典等,使《佛光大藏经》在实用性能上超越了其它电子大藏经。
这与缅、泰等国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数百年乃至千年之后,才有本民族文字的巴利三藏译本问世相比,汉地信众十分幸运;与此同时,以杨郁文先生、曾银湖先生、李凤媚女士等为代表的一批通达巴利文及佛教义理、可以利用巴利原典进行比较深刻的义理研究的僧俗学者也已显露头角。
南传佛教核心的修行方法——内观,在台湾地区已蔚然成风。阿姜查、马哈希、帕奥等各系禅观,在台湾都拥有许多修行者,形成了百花齐放之势。而且出现了教授禅观的本地南传僧俗行者。除了南传行者外,许多汉传佛教的行者也纷纷到南传禅观道场取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门弘传天台止观的台湾天台宗大德妙境长老(已故),在宣传本宗修法的同时,对南传止观大加赞誉;在新加坡弘传汉传佛法颇有成效的广超法师,对南传系的内观也颇有兴趣,目前他在大陆弘扬的禅观方法,属于吸收了大量南传成分的北传教观。同时南传佛法的兴盛,也推动了汉地新起的以汉译四部《阿含经》中,所包含的种种知见为其理论基础的各类新阿含宗的发展。
大陆的内观发展较晚(近二十年),汉地学习南传佛法的多数人——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大都接受过现代教育,这恐怕与大陆目前还缺乏南传佛教的专修道场有关。近年来,印度居士葛印卡的内观团体,开始在大陆的一些缘分成熟的寺院举办短期内观训练班,目前已移到福建长汀市的南禅寺(原为福建福鼎市的资国寺)。戒谛蜡长老、恰米西亚多等来自缅、泰的佛教大德,也多次应邀前来大陆,主持短期禅修活动。
与此同时,大批大陆僧俗行者也陆续到缅泰等国的禅观中心求道,其中以Mahinda比丘、宗净法师为代表的汉地出家行者,已经从缅甸学成归来,并承担弘法和教授禅修的任务。在以真衍法师为方丈的江西靖安宝峰禅寺,和以大愿法师为方丈的广东四会六祖寺,多次举办了由缅甸的禅师为业处导师的南传佛教禅修营。同时,以真衍法师、包胜勇居士、杨忠明居士、徐均居士、赵桐居士等为代表的一批正信的僧俗信众,也默默地做出了卓越的无可替代的贡献。按照这个发展势头,可以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在汉地看到一些如法如律修行的、“原汁原味”的南传上座部僧团。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纯粹的解脱道教法。其面向普通信众的通俗弘法理念(人天乘)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主要特点是少欲知足、布施、忍辱、持戒和禅修,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上,都与北传佛教各宗存在明显差异。目前这些通俗弘法工作也在汉地逐渐开展起来。
2、缅甸内观传统简介
如今,缅甸是内观修行风气最兴盛的地方。从十九世纪开始,缅甸就有许多以缅文撰写的、关于内观修行的著作相继问世。这些著述,深入浅出地含摄了教理与实践,作者有:敏东王的内政大臣乌波莱(1829-1883),及许多著名的禅修比丘:替隆尊者(1786-1860)、图考尊者(1798-1880)、雪进尊者(1822-93)、涅敦尊者(1831-1910)、澎豆吉尊者1829-1883)等。可以说,近代缅甸内观修行传统之嚆矢,便是起于这些内观著述的作者。
在这些早期的禅修老师当中,替隆尊者(1786-1860)是极重要的一位,许多在敏东王时期兴起的宗派,在溯源传承时,皆追溯至被认为是阿罗汉的替隆尊者。敏东王十分尊崇替隆尊者,视尊者为佛教比丘教、行、证的典范。他原想延请替隆尊者到当时的首都曼德勒长住,并主持“净化僧伽”运动,但被替隆尊者婉谢,“净化僧伽”运动改由尊者的弟子主持。替隆尊者著作等身,撰有《修行方法》等六十四本缅文著作。
绍承十九世纪的禅修传统,二十世纪初叶至中叶时期,缅甸出现许多内观禅修老师,如雷迪尊者(1846-1923)、明贡尊者(1869-1954)、孙伦尊者(1878-1952)、莫因尊者(1873-1952)、乌铁吉(1873-1946)、乌巴庆(1899-1971)、韦布尊者(1896-1977)、唐卜陆尊者(1897-1986)、莫哥尊者(1900-1962)、马哈希尊者(1904-1982)等。其中,雷迪尊者与明贡尊者,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二十世纪中后叶,闻名的禅修指导老师,大多直接受学于他们或其弟子,至少也受到二人著作的影响,而有着某种程度的传承关系。雷迪尊者与明贡尊者的道场分别在缅甸北部(上缅甸)和南部(下缅甸),形成近代缅甸“北雷迪、南明贡”的两大修行传承。 二十世纪缅甸最伟大的禅师之一,马哈希尊者,他的老师就是明贡尊者。
明贡尊者(1869-1954),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后来还俗,十七岁时再次出家,之后至曼德勒及下缅甸等地学习三藏、注疏。受具足六年之后,因为家庭因素而二度还俗,并于一年多后,即1896 年第三度出家。这次他跟随的老师是闻名的阿雷都亚尊者。阿雷都亚尊者的老师庆都亚尊者,是敏东王所敬重的替隆尊者的学生。在阿雷都亚尊者的指导下,明贡尊者开始禅修的学习。1905 年,当他三十七岁时,因为有了自己的寺院,而离开阿雷都亚寺院,且于四十岁时,成为禅修老师。1911 年,他的信徒为他建立了近代缅甸第一座禅修中心。明贡尊者除了以教导念处禅修闻名外,他也是博学的巴利学者,撰有《弥兰陀注》、《导论注》、《功德衣的裁判》和《涅槃论》。值得一提的是,明贡尊者曾在《弥兰陀注》中,提出由比丘僧团,授与比丘尼具足戒的可能性,提倡恢复上座部比丘尼的传统。
缅甸的内观修行,在这些杰出的禅修导师的努力下,开始逐渐普及,并形成全国性的修行风气。不仅影响了缅甸国内外的出家众,更是吸引了许多在家众,也一起投入追求解脱的行列,因此它也被学者称为“在家众禅修运动”。 这个运动的发展,透过马哈希内观方法的弘传而达到顶点。
3、止观与内观
何为止观?“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烦恼)”。止,梵语奢摩他,为禅定别名,即止息妄念,令心专注一境。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观,梵语毗钵舍那,即如实观照诸法。
禅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修定”即“修止”;“修慧”即“修观”(修习内观)。
何为内观?内观,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是“洞见”的意思。它是佛陀教导的精华,是对他所说的真理的实际体验。佛陀经由实修内观,而证得这个体验,所以内观就是他主要的教导。他所说的话,是他内观体验的记录,同时也是如何修习、体验真理,实现目标的详尽指导。
马哈希尊者这样阐释内观与止观的关系:
有人以为寂止就是内观,有人以为内观跟寂止一样,有人把内观说得太艰深而难以实践,他们的听众心中充满困惑,为了让这些人受益,我们将说明内观的要素。
禅观的目的何在?如何培育内观?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两种禅修:寂止禅和内观禅,即修定和修观。《清净道论》中介绍了四十个修定的对象,称为四十种业处,包括: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界定、食厌想、四界差别。还有内不净观——三十二身分,这些都是寂止禅,不是内观。其中,只有观呼吸(安般念,入出息)和四界差别想与内观有关。
正念于呼吸是开展寂止,但也能培育内观。然而《清净道论》将它包括在四十种习禅业处中,因此也称寂止禅。 观体内的四大,虽然是寂止禅,但它可以开展内观。
如何培育内观?回答是:以观照五取蕴培育内观。众生的精神与物质特质为诸取蕴,可能由于贪欲而乐于执取(爱取),或因邪见而错误执取(见取)。一旦观到它们的实相,便不再执取,就是这样培育内观。
阿姜念对修毗钵舍那(内观禅)的总结如下:
(1)开始学习毗婆舍那时,应有清晰地认识,即任何存在只是由身心构成。
(2)身心状态只发生在自己身上,故须在每一刹那的当下,都能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其本质。
(3)禅修的对象必须是不间断的身心状态,而且始终是当下的状况;如果感受出现,就检查它;如果追踪中断,不要忧虑,只要重新再来,继续检查身心状态。
(4)在练习中,禅修者必须注意,不要生起欲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发展某些内观,只要注视身心状态即可。
(5)不要同时检查身心状态,应分别检查,而且永远是当下。
(6)守住站、坐、行与卧这四种主要姿势,避免次要的动作。
(7)如果有必要改变姿势,在改变之前,要确定知道移动的理由或原因。
(8)使用平常姿态与姿势,并检查每个平常姿势与心理状态。
(9)试着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与移动来加速内观,这种欲望会障碍内观。
(10)当练习时,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不要说没有必要的话;除非必要,不要改变姿势;除非必要,不要吃东西。
(11)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了解动作的必要理由,并看到如何被痛苦强迫去做。
(12)“禅修是件特别的事”,应舍弃这种感觉。它并不追求什么,只是检查动作的原因与身心的特性。
(13)不要想透过禅修,求得诸如喜乐或宁静等身心状态。
(14)毗婆舍那禅修者必须像一出戏剧中的观众,不要想去指挥剧情,只是留意地看着身心状态进入意识的流动,此种平衡的刹那,将导向智慧。
(二)马哈西内观简介
1、马哈希西亚多略传
马哈希西亚多(1904-1982 )对上座部佛教教义与内观禅法有深远的影响。他出生在上缅甸雪布的谢昆村。雪布曾是缅甸前王朝的首都。他六岁的时候,开始在村里的一所寺院学习经教,十二岁时出家为沙弥,法名为梭巴纳(意思是具足优雅和庄严),在二十岁时(1923年)受具足戒。由于他的聪颖过人与认真学法,紧接着三年,顺利通过政府举办的初、中、高三级的巴利文考试。1928年他到曼德勒,接受多位博学的和尚的教导,1929年他应邀到毛淡棉的唐渊伽寺教导佛法。但那个时候他却极渴望实修禅法,因此,他仔细研究《大念处经》及其注释,并记住其要领。 1931年马哈希西亚多和一位比丘仅携带三衣一钵云游,寻找教导实用禅法的明师。在离毛淡棉不远的打端,他发现一位有名的禅师明贡西亚多,即刻在那里接受密集禅修训练。明贡西亚多的老师是替隆西亚多的弟子,而替隆西亚多曾在雪布一带教化,他被认定是具足禅那及神通的阿罗汉,但他的内观禅法却未在雪布发扬开来。马哈希西亚多在此发现替隆西亚多禅法的传承是很意外及喜悦的事。
马哈希西亚多在明贡西亚多座下精勤地禅修将近一年。其中有一段近四个月的期间不发一语、避免全睡,经行时都不错过观照每一个肢体的动作,那时的身心状况还是保持着极警觉及健康状态。明贡西亚多的指示是:已开展了七觉支,身心疾病被排除掉了。
在那段禅修期间,马哈希西亚多已获得圆满的内观智。因唐渊伽寺住持病危,一通电报敦请他尽速回寺,他才结束禅修。在住持过世后,马哈希西亚多是寺内戒腊最高的比丘,他除了帮助照料寺务之外,还教导佛法两年后,满十年戒腊,才正式接任住持之职。
1938年,因日军侵犯,政府当局下令住在飞机场附近的居民,包括唐渊伽寺寺众都必需撒离,以免挨到轰炸。于是马哈希西亚多得到回故乡谢昆村教内观禅修的好机会。回乡后,他住在马哈希寺,当他成名之后,他的名字就以“马哈希西亚多”之名被传扬开来。他在寺院教导内观禅法,起初有三个人依照他的教导努力密集禅修,各个都获得某种程度的内观智。接着有五十人参加禅修,其中也有多人获得内观智,马哈希西亚多宣扬内观初步获得了成功的结果。
1945年间,在马哈希西亚多居住邻近的雪布,几乎天天遭敌机的空袭,在那期间马哈希西亚多完成巨著《毘婆舍那禅修手册》,兼顾教理及实修,阐释四念处禅法。本书只有五分之一被译成英文“Practical InsightMeditation”(实用内观禅修)。马哈希西亚多的主要禅修对象(业处)是观腹部起伏,但起初在教导时,受到不少的批评与攻击。因这个方法未曾在经典上记载。观腹部起伏,是由马哈希西亚多所提倡而广为人知,因此许多人误以为是他发明的。事实上,他在1938年开始宣扬观腹部起伏之前,这禅法已流传一段时间,这也是明贡西亚多及其弟子采用的禅法之一。
马哈希西亚多采用观照腹部起伏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一、容易观照、下手。二、容易辨识及容易获得专注。三、观照腹部起伏,就是观照身念处的风大,可直接观察法的本质。四、在传承上为明贡西亚多所采用的方法。五、行者统一采用相同的方法。对那些观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观腹部起伏当做禅修对象;对观照力已强化的行者,则开始观六根对境界的生灭。对参加禅修的行者来说,观腹部起伏并非强制性的,对那些习惯用安那般那念(观呼吸)的行者,他们被允许固守他们的心在鼻端,观照呼吸的进出。
二战结束后,缅甸于1948年脱离英国而独立。1949年,缅甸总理乌努及乌囤,邀请马哈希西亚多到仰光乌囤设置的禅修中心,教授佛法及禅法。目前,禅修中心每天早上三点起床,可禅修至晚上十一点,静坐和经行交替修习,全面开展内观,但需避免陷入专注的禅定。禅修中心建议全心投入至少 6至12周的训练,即使是初学者,也可经由这种密集训练,迅速开发正念与内观智。静坐时,以观腹部起伏为主要对象,但生起较强烈的身心现象时,可转移禅观到生起的身心现象,并对它进行标名称念,如:“痛、痛”,但避免对身心现象进一步的认同或介入思惟。这个辅助的技巧,对行者收摄心念有不少帮助。禅修中心由起初的约5.5英亩,扩展到20英亩,建筑物由6栋增至70栋以上。马哈希西亚多的禅法迅速开展。至今,在缅甸境内就有几百处密集禅修中心。而在美国、英国、澳洲、印度、尼泊尔、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日本,也有马哈希禅法的教导。
1954年,缅甸佛教在国家赞助下,举行“第六次结集”,它的意义在于兴隆上座部佛教,提高缅甸独立国的地位。在这次结集中,马哈希西亚多被委任一个重要的角色,即担任三藏经典最后的审订人之一。在审订过程中,若遇到文法、语源和措辞用字的问题,其他人都会征询他的意见。在朗诵、审察、勘校、编辑三藏经典之后,还继续详加订正注疏部分,总共审订117册,每册约350页,为期二年多。1956年,亦即佛历2500年,完成了这历史性的任务,使新版本的藏经完成了更有可读性、明白及可查究的特色。
1957年,马哈希西亚多获得政府封赠“最高大哲士”的荣衔,这荣衔是赠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满二十年戒腊者,当时缅甸已有五十多人荣获荣衔。
马哈希西亚多一生中,共有八次出国:1952年到泰国、柬埔寨、越南;1953年、1959年到印度、斯里兰卡;1957年到日本;1959年到印尼;1979年到美国、夏威夷、英国、欧洲;1980年到英国、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1981年到尼泊尔、印度。
在所有的弘法活动中,他永不疏忽他的禅观,小心地观照任何起身动念。这种认真的修行态度,使他具有特别的智能,给予行者最适当的指导。他的强固正念,使他具有强健的身心精力,和对法的精妙理解。甚至到了老年,他的读写和研究能力都未减退。1982年 8月14日,马哈希西亚多死于一次严重的心脏病,而前一天晚上,他还向一群行者开示。马哈希西亚多的过人才能,与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当代佛教大师之列。
2、马哈西内观禅法的弘传
在缅甸,马哈希尊者教授纯正的四念处内观禅,始于1947年。无论当地人或外国人,只要充满信心、谦虚、热切诚恳地修学,皆能获得成就。通过修内观禅,就可印证经典所说:任何人如果修习四念处,只要七年乃至七日,便可望得到两种圣果位之一,当生证得阿罗汉(彻底解脱的圣人)或证得阿那含果(不还者)。
这是一套最有系统、安全、清晰、直接、明确的方法。如欲学习内观禅,先要放下将曾经学过的方法技巧,像一个空且净的杯子,才能接受净水,谦虚诚恳地学习,依照禅师指导,切莫轻视单纯单调的坐禅——观腹部起伏,行禅——观脚步提起、前进、放下,如果无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观照觉察到身心生灭的真相,更难把握观照日常生活中迅速如闪电般生灭的因缘。
《内观基础》源于马哈希尊者在1959年的一系列演讲,1961年发行成书,多次再版。  读者可从本书看到演讲是针对在家众的。对他们而言,微妙的内观禅修是全新的知识,因此,尊者力图讲得易懂、直接,把听众从分别止禅(奢摩他)和观禅(毘婆舍那)的简单阶段带到深奥的法义,如实相与概念、刹那的心念和心路历程、修心的次第和体证涅槃。
他从“内观是什么、如何培育内观”开始,然后教导他们如何开始用功,如何提高,如何避免陷入修行的陷阱,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知道自己确实知道。听众因而受到激励、鼓舞,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踏上通向涅槃的圣道。
佛教是一个实用性的宗教,要人们在生活上实际奉行,而不是门外汉惯于想象的另一种形而上学系统。它考察有情的各种苦,发现苦因,开显苦的灭除,并指出消除所有苦的道路。任何渴望解脱的人,都能走上这条道路,但必须自己努力,迈步前进,没有人能免费载送别人,到达永恒的平静。《法句经》276偈云:
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随禅定行者,解脱魔系缚。
意思是,你们应该自己努力,佛陀只是指出正道而已,奉行此正道并禅修的人,可以解脱无明的桎梏。
什么是解脱之道呢?佛陀在《大念住经》中告诉我们,建立正念是通往解脱的唯一道路。而建立正念,正是马哈希尊者长期努力阐释,并广为传播的整个内观修行系统的基石。
弘扬内观不同于弘扬其它的佛法。如道德或形而上学的部分,精通经教的人就能做得到。然而内观禅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才能令人信服。佛陀(或更精确地说是菩萨)本人经过探索圣道、发现圣道、亲身仔细体证,然后才依据他自己的经验教导众生。 《相应部》云:
诸比丘,我发现过去正觉者通行的古道,我沿着那条古道前往,当我前往后,我完
全地了解了实相,我告知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
马哈希尊者本人沿着佛陀指示的道路,亲自体证了法,然后依据他的亲身体验给信徒讲法。信徒们也得以亲自体证法。他在本书中提到:
在这里的听众,有很多是达到这阶段智慧的行者。我不只是从我个人的经验而言,
也不只是从我的四十或五十个信徒的经验而言,而是数以百计的人的经验。
佛法的一个特性是“亲证”。二千五百年来,已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亲证”。当今世界各地的禅修中心,已有成千上万的人亲证佛法,必将还有成千上万人要来亲证佛法。发愿修行的人解脱之后,接着要做的,就是去觉醒大众,并在他们前进的路上伴随他们。
本书将解脱之道的蓝图展现出来,如著名的学者在缅文版序文中所说:
这不是一本给读者消遣的书,而是一阶一阶趣向更高智慧的参考指南。
现在,内观不需特别介绍,每个人都说内观很好。但在以前,人们还以为内观是比丘和隐士修练用的,而不适用于他们。开始传授内观时,有一段艰辛的过程,现今这种情况已经改善。今日人们一直请求讲内观,但是当我们告诉他们内观的简单事实,他们似乎无法欣赏它们,有人甚至离开,我们不应该责难他们,他们没有禅修背景了解任何东西。
3、马哈希毗婆舍那禅修法
(1)生活作息:每天早上三点或三点半起床,至晚上十点或十一点休息,大约一小时静坐,一小时经行。禅师对于初学、精神失调或患病者,会较为宽松、缓和,不一定完全遵照时间表。身心各方面状况良好的禅修者,必须完全按照时间表,丝毫不得马虎、放逸。在面谈报告时,禅师对禅修者的态度是否真诚、热切,是否在专注地修学,五根、五力是否平衡、调和,以及成熟度等,能够清晰地了知,疏而无漏。严肃有力的禅师甚至会现金刚忿怒相,以警策懈怠者,这是禅师为鞭策我们向上,发自内心的真切慈悲的表现。因为长久在世俗中受到污染,养成散漫、怠惰、苟且偷安、我行我素、自作主张、傲慢、偏见、主观等种种恶习,皆会在禅修中暴露无遗,这是一场辛苦而又有趣的拉踞战。
(2)起居:道场提供会基本所需,如电风扇、蚊帐、草席、被垫、毛巾被、热水壶、杯子、碗盘用具、静坐垫子、医药等。另随个人所需自行添加衣物用品。
(3)禅修期间的开示(说法):每周至少一次,有些禅修道场甚至一周四次,皆用英文,各国禅修者聚集在说法堂内聆听。禅师会讲述佛法、禅修要领,并针对一些特别状况加以指导。开示之后,禅师会留一段时间,让禅修者发问。当发问讨论热烈时,时间会稍做延长。若个人还需请求禅师协助,可于讨论后,私下向禅师请益。
(4)内观禅修报告:在禅修期间,应当面向禅师做禅修报告,报告时要虔诚地合掌于胸前,报告的内容和顺序简述如下:
1)坐禅时观照腹部起伏(膨胀上升和收缩下降)的全部过程。
2)身体任何部位明显强烈的感受变化。
3)内心生起任何的念头,如幻想、计划、贪瞋等。
4)精确的专注:对身心呈现的目标,加以观察和分别。
5)是否发现新的经验及要点。
6)简洁、清楚、诚恳地述说。
7)把握时间,每人约5-15分钟。
通常每周有两次面谈报告,时间在下午2至3点。如果外国人多,每个人报告时,平均只有 5至10分钟,在短短的时间内要明确、清楚地报告。初学者不易掌握要领技巧,可事先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再前去报告,较为妥善。出家男众先做报告,要按排队先后次序进行。约2至3人在报告室依次报告,其余的人在另一室静候。如果轮到自己,可安详缓步地进入报告室,然后在适当位子跪下,缓慢柔和地跪拜三次,即可开始报告。
(5)马哈希尊者关于毗婆舍那禅修法的开示
1950年,马哈希尊者在缅甸仰光开示了毗婆舍那禅修法,大致内容如下:
毗婆舍那的修习,就是禅行者努力正确地了解自己身心现象的本性。身体的现象是
最能清楚地加以觉察的对象。觉察整个身体是由一团物质特性(色)组成。心理现象则
是心识(名)的活动。不论何时,只要看、听、嗅、尝、触、想着它们,就可清楚地觉
察到正在发生的名色。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觉知它们。
每次看、听、嗅、尝、触、想,都须注意它,但在开始练习时,无法注意到发生的
每件事,所以,须先注意比较明显且易于觉察的事件。
随着呼吸,腹部起伏永远是明显的,这就是风界。先由注意腹部起伏开始,专注地
观察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落下。若动作还不明显,可用手掌触摸腹部,不改变
呼吸,不刻意缓和、加快它,更不要猛烈地呼吸,否则,你会疲倦。稳定地呼吸,并随
时注意起伏,而非口头记诵。
在毗婆舍那中,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觉知。从腹部起伏的开始到结束,就像你
用眼睛一直注视着它。用意识与动作本身协调一致的方式,加以观察,就像石头击中靶
心一样。当观察腹部起伏时,心可能会游荡到别处,须通过觉知并观察它,心就会停止
游荡,然后再回到腹部的起伏。
总之,须觉知任何心思——幻想、思考、计划、快乐、厌烦、高兴、沮丧……其实
只是一连串相续的心识活动而已,所有这些心识活动叫做“心念处”。当心识生起时,
注意活动发生的原因,加以注意时,它就渐趋消失。然后再回到腹部起伏。
禅修时间长了,身体就会有僵硬、灼热、疼痛、疲倦等不舒适感,这些都是苦受,
它们是“受念处”。若疏于这些感受,就会认为:我僵硬、我疼痛、我不舒适……其实,
并没有“我”,只是一连串不愉快的感受而已。就像一连串相续的电波脉动、点亮的电
灯一般。不愉快感一个接一个生起。禅者在刚开始禅修时,这些感受可能会渐趋增强而
产生改变姿势的意愿。
“忍耐通往涅槃”,所以禅修需要耐心,否则,频繁改变姿势,三摩地的定境就无
法开发,内观也无法成就,就没有通往涅槃的道果。对身体上不愉快的感受,尤其要有
耐心。尽量不要马上改变姿势,持续地进行观察,这些感受将会消失,即使强烈的感受
也会趋于消失,然后再回到腹部的起伏。
如果实在难以忍受,当然就要变换姿势,但也要保持觉知:想变换、手臂举起、移
动、接触……身体摇摆、脚部举起、移动、肩背曲落……都要保持觉知。等心静下来后,
再回到腹部的起伏。不能有间断,先前动作与后续动作,先后三摩地定境,先后的智慧
之间,一定要连贯。只有这样,禅修的境界才会持续提升,最后达到成熟。
整个过程就像“钻木取火”,唯有精进不断地摩擦两根木条,才能获得必要的热能
产生火焰。同样,毗婆舍那的觉知也须连续而不松懈,不间断。
如果痒、难以忍受、想抓,就应当觉知痒、难以忍受、想抓,而不能立刻去抓。
如果忍受着,痒通常会消失,如果痒并未消失,当然可以去抓。然后再回到腹部的起伏。
无论行住坐卧,都要觉知,还要像衰弱的病人一样,缓慢地行动,禅定和内观才会
胜妙,所以要温和渐进地行动。虽然眼能看、耳能听……但要收摄身心,就像没看到、
听到一样。
走路时,注意脚步的提起、前进、落下,无论右脚左脚,慢走快走,上坡下坡,都
应觉知。坐下、躺下时,注意手臂、腿部、身体的每个动作。阿难尊者就是在躺下的瞬
间成为阿罗汉的,这就是禅修者必须时时觉知的道理。若无任何动作,只是静止,就再
回到腹部的起伏。即使到了睡觉时,也不应放弃正念,直到睡着。应当觉知昏沉、想睡、
眼皮沉重、眼睛刺痛……也许会昏沉消失、眼睛明亮起来。
初学者不要做太多卧式禅修,以避免睡着。他应多经行、静坐禅修。到了睡时,则
以卧式禅修,注意腹部起伏,就会自然入睡。真正严谨的禅修者会限制睡眠时间,大约
四小时左右就足够了,这是佛陀所许可的“中夜”(睡眠时间)。初学者可以延长到六个
小时,就足够健康所需了。醒来时,应立刻恢复正念,觉知:清醒、想起床、调整腿臂、
抬头、坐起、穿衣、整理床铺、开关门户、洗脸、洗澡……否则,仍然回到腹部起伏。
志在证得道果、正智的禅修者,只有睡觉时才休息。
用餐时,必须注意整个过程:看着食物、伸展手臂,举匙、碰触、舀取食物、送入
口中、咀嚼、吞咽、放下手臂……
将以上归纳起来,只要注意几件事:快走时,注意右步、左步;慢走时,注意举起、
落下;静坐、躺下时,注意腹部起伏。若心游荡,就注意生起的意识活动,然后回到腹
部起伏;当僵硬、疼痛、痒的感受生起时,予以觉知,然后回到腹部起伏;曲伸、移动
小腿,俯仰头部,摇摆或挺直身体时,都要觉知,然后回到腹部起伏。
当持续觉知时,会注意到愈来愈多的事。刚开始,心游来荡去,不会觉知许多事。
心不游荡时,就锁定在觉知的对象上,正念与觉知的对象是一致的。此时,并没有所谓
的人或本体,只有觉知的对象及念住的心意活动,还会明确证知身心现象是同时发生。
清楚地觉知念住的对象只是物质特性,念住它的则是心的特性,叫“名色辨识智”,
这是毗婆舍那的开始。持续精进地觉知,就会得到区别因果之智,叫“缘摄受智”。接
着会观察到一切现象快速生灭,了知一切都是无常的,叫“明无常随观智”。接下来就
是“明苦随观智”,证知一切无常都是痛苦的,自己也会遇到身体上的各种困苦——痛
苦的积蕴。然后,将确信一切身心现象,皆以自身的规律运作着,不受任何人意志的控
制,不构成本体或我,这叫“明无我随观智”。
当证知一切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时,就会证得涅槃。过去一切诸佛、阿罗汉和
圣弟子就是遵循这条正道而证得涅槃的。所有禅修者都要走这条正念之道,才能成就道
果、涅槃,圆满波罗密(完美的德行)。并期望体验到贤圣的三摩地(由禅定所产生的
心意宁静),及诸佛、阿罗汉和圣弟子所亲证的智慧——这是从未体验过的。
事实上,在修习内观一个月、二十天、十五天,就可能体验到。有特殊波罗密的人,
甚至在七天之内,就可能体验到。若禅修者想安住于证得的信念中,解除萨迦耶见(我
见)和疑法(犹疑不定),并免堕恶道,就必须继续保持正念,精进禅修。
(三)缅甸雪乌敏内观简介
1、一位禅修者的报告
有句话说:做缅甸人,就要做佛教徒。缅甸人给人的感觉是温纯友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由于国家对外不开放,所以缅甸的佛教仍能保留纯朴、注重修行解脱的传统。虽然缅甸是个贫穷国家,但人民都乐于做布施和供养,随处都能见到寺庙和佛塔。虽然有修福报的,也有修解脱的,对缅甸人来说佛教和他们的生活似乎是不可分割的。
雪乌敏内观中心座落于离仰光市中心约45分钟车程的郊外,距离机场只有30分车钟程,是一座新落成的禅修中心。除欠缺大自然的环境外,禅修中心的设施算是十分完善的。主持Shwe Oo Min 老法师是马哈希法师的大弟子。由于年老体弱,中心的工作已交由他的弟子Tejaniya法师负责。
南传禅修是四念住的修习,这里所教导的是直接观心﹙正念在心﹚的技巧,方法简单但并不容易修。虽然是马哈希的派系,但不采用标签法,动作亦无需刻意放慢,只需保持自然。由于观心需要较敏锐的觉察力,禅修者若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心,便由观察较明显的身体感觉入手,如观呼吸,脚部的移动等来训练,直到懂得观心,再去观心。
每天3点半起床,除早餐和午饭后有一小时休息外,早上4点到晚上9点半,需要连续不断地修习。行禅与坐禅各1小时,交替进行,每隔一天向指导老师报告修习的体验。修习靠个人努力,没有佛法的开示,老师亦不会教导佛学理论。禅修者有实际体验报告时,老师才会指出存在的问题。
禅修导师,Tejaniya法师大约40多岁。在他面前完全没有拘束的感觉,他强调轻松、自然,但需努力。从修习体验报告中,法师能简单直接地指出修习上的偏差。
由于是小组团体接见,所以能同时分享到他人的经验。才知道原来不同性向的人在修习上会有不同的问题,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修习有期待,希望达到什么,或想得到某些体验,又或者把禅修弄得复杂化。法师说:“一般人是因为想要得到什么才去努力,禅修者的学习态度是:我努力,但我什么也不想要。”老师亦强调修行是个别性的,所以对不同的禅修者有不同的指引。每个人有不同习气,处于不同修行阶段,所以老师对别人的指引未必适用于自己。小组报告经常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有次生病,由于不断观察着身心状况,所以整个生病过程的身心状况都清楚知道,发觉有正念地生病时是可以完全没有苦的。当身体变得虚弱无力时,心亦都变得懒惰,不愿作无谓的攀缘,思想活动也平息下来,反而感觉很平静。对一切事情只是去知道,不会起反应,只会去做当下要做的事情。知道生病便去吃药,知道吃了的药不适合便换过吃第二种药;觉得冷时便盖被子,盖了被子仍觉冷,便感觉着那冷的感觉;觉得热时便扇凉;吃不下东西时便等过一会再吃,再吃不下时又再尝试。过程中没有情绪反应。当身体恢复健康时,心的活动会跟随着体力又再活跃起来,才体会到马哈希法师说过禅修者要像病人,原来指的是如病人的内心,处于无力反应的状态,心只会知道及接受一切发生的事情而不起抗拒和执取。
生活在物质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贪的本性便容易看清。贪欲的生起是完全被动的,当眼睛或思想上接触到某些东西时,“想要”的感觉便会生起。“想要…”的感觉不断推动身体去做一些事情。内心那个“想要…”的感觉是盲目的,它是不会分辨时间、地点、价值和客观环境的问题。无论想要的是吃一顿丰富昂贵的日本菜或几片饼干,那种“想要”的感觉都是一样的。明白到无需要压抑或纵容这个“想要”的感觉,若去压抑表示不能如实地面对自己,只会做成内心的搏斗。若纵容它又会令自己懊恼后悔。了解到这是心的本性,只要能够觉知它的生起﹙当心够清晰的时候是完全可以看到这个“想要”是怎样生起的﹚,那时自己便有选择的机会--观察实际环境,看看是否要满足它。对治贪欲唯一的方法是要在它出现时去察觉它,这个“想要…”的冲动也是会生灭的,若能认清楚和察觉它,看着那股冲动一会儿它便会消失的。当然同样的这个“想要”它会重复出现,只要有正念和耐性,这个“想要”便不会再有力量的了。
禅修中心内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生活,有时候心会纳闷,希望快些返回香港,有时候又会很感恩及很享受那种生活,希望时间不要过得那么快。这让我看到心是那么善变和不可靠的,它一时要这样一时要那样。但这就是心的习性。
在这里的修习是从每天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无论行住坐卧、进食、纳凉、上厕所都要保持正念地去看着心。持续的正念能使心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中。长时间内心处于没有太大起伏的状态时,心变得比以往清晰,便能看到内心微细的东西。时常去检查自己的心,内心的贪欲、瞋恚、愚痴、自大、嫉妒…… 便无所遁形。接受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再看一下,知道这不过是心识的活动过程而已,便能轻轻放下,内心回复原来平静的状态。认识到原来并没有一个操控者在指使着心识的活动,心只是不停地在反应着,各种的心理现象不断的生起消失。很深的体会是我们的心原来本是平静的,只是贪欲与思想互相勾结,令情绪欲望膨胀,使心偏离平静和谐的状态。这令我明白到心灵的快乐是本来自有,不假外求,只要有正念,安住于当下,轻快自在随时都在那里。这不同于追求外在的快乐,物质的快乐需要依赖外在的人和事,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当尝过一次快乐的经验后,便会期待下一次的快乐,结果因此而被束缚。当心知道什么也不用做,内心的平静是常在的,它便不会再往外寻找。
生活在八正道之中,正见、正思惟、正语……简单规律的生活,令身心安稳而祥和,同时体会到八正道原来是真正能灭苦之道。总之,这次参学非常顺利,真的很感恩自己能有这个学习的机会,更感谢所遇到的人、事及各种助缘。禅修技巧比以前更清晰,实际修习上的体验,令我更有自信地继续走上那心灵成长的道路。
2、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禅修时最重要的一件事,当你修行时:
不要过于努力专注,不要去控制,
不要企图制造任何事物,不要强迫或限制自己。
不要企图制造任何事物,但也不要拒绝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然而,当事情发生或停止发生时,不要忘记它们,要对它们保持觉知。
企图制造某件事是贪,拒绝正在发生的事是嗔,不清楚某件事正在发生或停止发生是痴。
只有当观照的心没有贪嗔或烦恼、焦虑时,宁静(直观)的心才会升起。
你必须反复检查自己修行时的态度你必须同时接纳并观察好与坏的经验。
你只想要好的经验,你连最微小的不愉悦经验都不想要,这是否公平?
这是正法之道吗?不要有任何期望,不要渴求任何事物,不要焦躁不安,
因为,如果你的心中有这些态度时,你将很难修行。
你修行时为何这么努力的专注?你是否想获得什么东西?
你是否期望什么事情发生?还是期望什么事停止发生?
很可能你存着这其中一种心态。
如果你的心逐渐感到疲倦,你的修练方式一定有些错误。
当你内心紧绷时,你不能修练。
如果你的身心渐渐感到疲倦,是你应该检查自己修行方式的时候了。
修行是以觉知和领悟(或理解)的心来等待和观察,
不是思惟,不是回想,不是批判。
不要抱着想要得到某物,或希望某事发生的心态来修行。
这唯一的效果是将使你自己疲累。
修行时,你的心应该是轻松与平静的。你的身和心都应该感到舒适。
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使你得到良好的修行。你拥有正确的态度吗?
修行就是:不论发生任何事,好事或坏事,接受它,放轻松, 并且观察它。
你的心正在做什么?思惟?还是保持觉知?
你的心现在何处?在你自身里面?还是外面?
这颗观看/观察的心是否有正确的觉知?还是只有肤浅的觉知?
你并非试着将事情转变为,自己期望的状态;你是尝试去了解当下发生的实相。
不要被自己的意念烦扰,你修练的并不是要停止思惟,
你修练的是:每当意念生起时,你要觉察并且接纳它。
你不应该排斥观照的对象(正在发生或正被觉知的现象/事物),
你应该知道并觉察因所缘境而生起的杂念,如此这般地消除它们(烦恼)。
只有当你有信念/信心时,精进才会生起。
只有当你有精进时,正念才会持续不断。
只有当正念能持续不断时,定才会成就。
只有当定成就时,你才会了解到事物的实相。
当你开始了解事物的实相时,你的信心会因此而更加增强。
只要将注意力放在当下,不要追忆过去!不要计划未来!
观照的对象并不重要,在幕后运作的那个心--从事于觉知,也就是说,
那个观察的心--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你抱着正确的态度来观察,你所观照的对象就是正确的对象。
(四)缅甸帕奥禅林简介
1、帕奥禅林概况
(1)禅林位置:帕奥禅林是一所注重教导和实践止观禅修的上座部佛教寺院。禅林位于缅甸南部蒙邦毛淡棉市南郊15公里处的帕奥村,以村名作为寺院之名。帕奥禅林创建于1926年,现在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国际禅修中心,并且还在不断扩建之中。
(2)气候:帕奥禅林滨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分为热、雨、凉三季。从二月到四月为热季,天气干燥炎热,但有风,最高气温约38℃;从五月到九月大约五个月为雨季,有时连续十几天下雨,空气湿度大,蚊虫较多,但并不热,气温在22℃~30℃之间,适合禅修;从十月至次年的一月为凉季,凉爽而不寒冷,气温在20℃~28℃之间,十二月底的最低气温也在15℃左右,非常适合禅修,许多旅游爱好者,也趁此凉季,入境观光旅游。
(3)住众:缅甸与泰国等其他南传佛教国家一样,盛行短期出家的风俗,连戒尼也不例外。同时,缅甸佛教界云游参学之风颇盛,所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帕奥禅林的住众人数随着季节而略有变化,但一般都维持在七、八百人左右,其中上座部比库有四百位左右。在缅甸新年(阳历4月13日——17日),人数有时可达一千多人。
从1990年开始,有外国禅修者前来帕奥禅林求法,到1995年最多时有三十来位,如今已增至一百多位,其中华人占半数以上,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还有来自斯里兰卡、韩国、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希腊、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的禅修者。
(4)禅林构成:帕奥禅林由下院、中院与上院三部分组成。下院的建筑主要为早期禅林的原来规模,加上近十年来不断扩建的新建筑,如今乃老比库、十戒尼、八戒尼、北传比丘尼、女居士们居住和禅修之处。目前兴建了一座大型的三层多功能新禅堂——“慈住法堂”,可供女众坐禅、诵经、闻法及居住之用。
中院为别住院,即需要忏除桑喀地谢沙罪的比库进行别住、马那答以及出罪的地方。由于帕奥禅林僧团持戒之精严在缅甸有相当的知名度,故常有远道而来请求别住的比库。
上院地处丘陵,全寺以山为界,占地523英亩,为森林所覆盖,称为“庄严山寺” ,比库僧团主要于此居住与禅修。从下院进山,须经过小坟堆、橡胶林、军区射击场等,步行约二十来分钟即可到达。
(5)大禅堂:庄严山寺的主要建筑有大禅堂、禅师寮房、三层图书馆、医院、诊所、托钵堂、两层斋堂、巴利语学校等。
山上的大禅堂已于2000年2月竣工使用。大禅堂坐东南向西北,依山而建,两边各有山岭向外伸展。其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气势雄伟,风格颇具典型的缅甸传统特色,禅堂顶还耸立着一座造型仿蒲甘古城阿难达寺的金佛塔。
大禅堂取名为“法住界堂”。意即界、界场,为僧团举行甘马之处。因为陆上界场必须建立于相对独立之处,所以在禅堂四角,共立有八块大石块——界相(界标,标相)。在举行授具足戒、诵戒、自恣等僧甘马时,尚须拔除电源等,以示与外界隔绝。
大禅堂分为两层,下层为在家居士坐禅之处,亦可供经行。上层为比库们坐禅、诵经、举行僧甘马之处,当中供奉着一尊铜铸佛像,四面墙上装有大纱窗,既通风又明亮。其室内空间可容二、三百人坐禅共修。
(6)孤邸:在庄严山寺茂密的树林中,分布着近300间(2007年)独立孤邸(寮房),目前还在陆续增建。
这些孤邸多数为简陋的高脚小木屋,但近年来也新建了愈来愈多附有浴厕的大孤邸。禅林尊重外国禅修者,特别给予优待,所以外国禅修者(包括在家居士)基本上每人可以分配到一间孤邸,以便不受干扰地独处禅修。而许多缅甸比库则要两人一间地共住在图书馆一、二楼的集体宿舍,甚至要在大禅堂、斋堂等处睡地铺。
(7)饮食:在缅甸、泰国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每天上午都能见到身缠黄褐袈裟的比库在沿街托钵(即接受他人布施的食物),这是佛陀在世时流传下来的古风。
帕奥禅林由于远离村庄,外出托钵来回要花上约两个钟头的时间,而大部分比库主要把精力用在禅修上,所以在饮食方面采取寺内托钵的方式,并分别于下院的长廊与上院的托钵堂两处进行。饮食由各地信众排期供养,并由戒尼和居士们负责安排打理,有时则是斋主前来亲手供养,一日两餐,过午不食。
由于禅林内华人较多,所以也特别提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菜式。所供应的食物为含有及不含葱蒜的无蛋素食。除饭菜粥面等主食外,还有奶茶、咖啡、时令水果、糕、饼、糖等。
(8)作息时间:帕奥禅林为典型的禅修道场,禅修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全年无休,无所谓节假日,甚至连缅甸新年也不例外。每天有将近八个小时的坐禅共修时间,此外的自修时间禅修者可选择经行(行禅)或继续坐禅。
以下是帕奥禅林的作息时间表:
3:30 am          起床
4:00~5:30 am    早课与共修
约5:45 am       早餐托钵(具体时间依明相而定)
7:00~7:30 am    清洁孤邸
7:30~9:00 am    共修
9:00~10:00 am   禅修报告
约10:10 am      午餐托钵
1:00~2:30 pm    共修
2:30~3:30 pm    经行
3:30~5:00 pm    共修
5:00~6:00 pm    禅修报告 (女众)、作务与自修
6:00~7:30 pm    晚课与共修
7:45~8:45 pm    缅语开示
(9)戒律: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比库们的生活谨遵佛制戒律,不得随意取舍。南传佛教认为:对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进行增删修改,作为上座部佛弟子,必须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正法、律而遵行。正因如此,南传上座部佛教才相对完整地保持世尊正法、律的纯洁性和正统性,使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比库僧团修持生活的风貌。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座部佛教寺院逐渐分为经教寺院和禅修寺院两种。相对来说,经教寺院多数位于城市村镇,比库们以研习经论、教导沙马内拉和村民为主,持戒较松,有些甚至还接受金钱、抽烟等。禅修寺院多数位于森林、郊外,比库们以修习禅观为主,持戒较严,有些道场甚至不持金钱。
帕奥禅林是禅修寺院,其僧团属于缅甸的水金派。在这里,戒律不是只拿来研究的,也不是只挂在口头上的,而是应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凡不持金钱、不非时食、不沾烟酒、半月诵戒、犯戒忏悔、雨季安居、如法甘马等,一切生活规范,皆以戒律为准则。
在帕奥禅林的戒尼被要求守持十戒,故称为“十戒尼”。她们身披深褐色尼衣,有别于他处披粉红色尼衣的八戒尼。
帕奥禅林中也有几十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地的北传僧人,包括北传比丘和比丘尼。不过,由于传承等方面原因,北传僧人无法参加上座部僧团的诵戒、授戒、自恣等甘马。禅师对于真心前来禅修求法者,无论南传北传,皆表示欢迎。若北传僧人有心想进受南传比库戒,禅师一般会同意,但却要求受戒之后必须终生披着南传袈裟,持守佛制戒律。
2、帕奥禅师
(1)简介:帕奥禅师,法名伍·阿金纳(意为“习行”)。缅甸人为表示尊重,一般不直接称呼法名,而称他为“帕奥多雅西亚多”,意为“帕奥禅林大长老”。
禅师于1934年6月24日出生在缅甸中南部伊雅瓦底省兴答达镇雷超村。1944年5月(10岁)于该村的萨林寺依止伍·索那长老披剃出家受沙马内拉戒。从1950年开始,尊者在多位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巴利语与经论,并且在沙马内拉时代即通过了三级巴利佛法考试。1954年5月10日(20岁)于兴答达镇的耶吉戴迪寺礼请明嘎喇西雅多·伍·般雅长老受比库戒。1956年,22岁的阿金纳尊者参加僧伽会考,获法师(达摩阿闍梨)资格。
经过了十多年研习经教的生活,尊者于1964年(30岁)开始转向禅修实践。他跟随数位当代长老学习四界分别、入出息念、观业处等多年,随后于达通镇内明达拉山附近的岛外居森林、木冬镇的心乐丛林寺,以及叶镇附近的阿新丛林寺等处,度过了17年简单刻苦的潜修时光。于此期间,尊者依据巴利圣典及其相关注疏,深入研究禅修理论,并配合止观实践,同时兼修头陀行。
1981年7月,帕奥禅林前任住持佩窦西雅多·伍·阿嘎般雅长老病危,邀请阿金纳尊者(47岁)前来照看禅林。长老去世后,尊者成为帕奥禅林的第三任住持。1983年开始,不断有禅修者前来求法禅修。因其教法殊胜,目前前来求法禅修者已增至数百人,其中有许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众及禅修爱好者。
现于缅甸国内,除毛淡棉的帕奥禅林总部之外,还在首都仰光的丹林、上缅甸的曼德勒 及眉妙、下缅甸的巴固 、帕安、叶镇、达威等多处设有分部。
1996年,帕奥禅师受到缅甸政府的肯定,获颁业处大阿闍梨(大禅师)称号。
1999年,政府又颁授予帕奥禅师在禅修教授方面的最高荣衔——至上的业处大导师。
(2)教禅:帕奥禅师自幼接受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教育,精通巴利三藏及诸注疏,也背诵了很多巴利语经论,所以当他在讲经及开示时,常依据缅甸传统,先背诵一段经文,再依注疏解释。
在上院,禅师每天都会有两次固定的时间教禅,有时甚至还带病教禅,为法忘躯的精神确实让人感动。禅师能说流利的英语,在教禅、佛法传授等方面皆没有问题。
禅师教授禅法耐心、慈悲又不失严谨,对禅修者在禅修中某些关键之处的严格把关与检查,更可体会到禅师的丰富经验与善巧教授。只要禅修者依循教导踏实禅修,自能渐渐体会。
2006年,帕奥禅师因考虑到正法的薪传及年高退隐禅修等问题,特指派了一批完成止观禅修学程的比库为业处导师(禅修导师)。现禅林中共有近十位负责指导住众禅修的业处导师,其中外国男女住众由一位能说流利英语的缅甸比库和一位中国比库负责,禅修者可以不必担心语言沟通问题。
(3)著述:帕奥禅师于教学之余,曾以8年时间完成五本共四千余页的巨著《趣向涅槃之道》,其内容为:(1)、《入出息念与色业处》;(2)、《名业处》;(3)、《缘起》(4)、《相、味、现起与足处》;(5)、《维巴沙那(附:止业处)》。
以上五大册是缅文的著作,目前已由缅甸的觅智尊者翻译为英文,但尚无中译本。
近几年来,帕奥禅师常受邀请至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日本、美国、英国等地弘法与指导禅修,其讲稿曾由寻法比库(陈思槟)、德雄比库等弟子翻译、整理成书,并陆续在中国广州、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印行流通,有关帕奥禅林止观禅法的内容也逐渐被介绍到中文世界来。
目前已印行出版的禅师中文著述(非卖品)有:《智慧之光》、《如实知见》、《菩提资粮》、《去尘除垢》、《正念之道》、《显正法藏》(旧版名《转正法轮》)。
3、止观禅法
(1)次第:佛陀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说:“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习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完全修习慧,则心完全从诸漏中获得解脱,这就是——欲漏、有漏、无明漏。”
戒、定、慧三增上学是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必经次第。
在《中部·传车经》中,又提到欲证悟涅槃的禅修者,必须有次第地培育七种清净,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与智见清净。其中,戒清净即增上戒学,心清净即增上心学,其余五种清净即增上慧学。
帕奥禅师所授禅法,严格依照巴利三藏及其注疏,特别是佛音尊者所编着的《清净道论》,故也有人誉此禅法为《清净道论》的传承。在帕奥禅林,禅修者应按照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的禅修次第,以“戒清净”为基础,进而修习定、慧二增上学,亦即止(奢摩他)和观(毗婆舍那),其目标是“现见涅槃”。
(2)止业处:对于初学者,禅师一般会教导“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念、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这两种止业处作为入门方便。如果选择修习入出息念,禅修者在证得四种色界禅那之后,可进一步修习“三十二身分”、“白骨想”,并以“十遍”依次证得色界四种禅那,再修四种无色定,接着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护卫业处”(修慈心、佛随念、不净观、死随念)等,完成“心清净”。
(3)观业处:必须以止业处为基础。在修观业处前,先须修“四界分别”直至见到色聚。然后,开始辨识与分析色聚至究竟色法,再逐一辨识眼处、耳处等六处及头发等三十二身分中各类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修习“色业处”。然后再以辨识与分析禅那速行心路过程及眼门等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的心与心所,修习“名业处”,辨识内外诸行并无我、无人、无有情等,而只是一组名色法而已,从而成就“名色分别智”,证得“见清净”。
接着,在稳固的禅定力支持下,以追查名色法之因的方法逐渐向过去逆观,见到过去世之后,找出造成今世结生(果报五蕴)的过去因――无明、爱、取、行、业﹝有﹞,以此因果关系来观修“缘起”,并尽自己能力辨识若干个过去世,以及未来世乃至证悟阿拉汉果并入般涅槃之时。透彻地辨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六门五蕴的前因后果,从而成就“缘摄受智”,证得“度疑清净”。
观业处的所缘(目标、对象)是苦圣谛和苦集圣谛。苦圣谛即五取蕴,亦即名色法;苦集圣谛即名色法之因,亦即缘起。观业处必须在此基础上,透彻地观照诸行法(有为法),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等究竟名法、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次第地成就各种观智,乃至断除烦恼,亲证寂灭涅槃。
(4)特色:整个禅修体系紧扣巴利经论,教理与实践紧密结合,严谨系统,环环相扣,次第清晰,目标明确。巴利经论既是实践的指南,又是检验禅修的标准。在禅修过程当中,证入何种禅定、达到哪一阶段,乃至证悟何种果位,禅修者自己清楚。对于掌握一定经论基础的禅修者来说,在禅修过程中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但对于经论基础较差的人来说也不用气馁,只要认真依照业处导师的指导,修到某种阶段而有了实修体验之后,再来学习《阿毗达摩》和其他经论,其时已经是“胸有成竹”的了。
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帕奥禅师并不认为其所授禅法是所谓的“帕奥禅法”,因为他只是将它从巴利三藏与注疏中提取出来而已。而巴利圣典所指导的修行方法,正是佛陀本身修行的方法,也是佛陀在世时指导弟子们的修行方法。
(五)印度葛印卡内观禅法简介
1、葛印卡简介
葛印卡老师的祖籍是印度,但他在缅甸出生、成长。他在缅甸时很幸运地与乌巴庆长者相遇,并向他学习内观技巧长达十四年。葛印卡老师于1969年移居印度,传授内观法门。虽然当时的印度仍有严重的宗教分岐,但葛印卡老师的课程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各阶层人士。此外,很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士,皆前来参加内观课程。
葛印卡老师在印度及世界各国传授了三百多个课程,学生数以万计。1982年起,葛印卡老师开始委任助理老师协助他指导课程,以满足课程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葛印卡老师的领导下,世界各地均成立了内观中心,包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纽西兰、法国、英国、日本、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尼泊尔、中国等。 他的简历及活动情况如下表:
1924
出生于缅甸曼达垒的印度家庭。
1944-55
经商致富,任印侨商务主席。但患偏头痛,医石无效。
1955-69
经由缅甸最高法院吴强敦法官的引荐,向著名乌巴庆长者学习内观法门(毗婆奢那)。除了治好其多年的偏头痛外,并净化了心灵,体验到内观法门的殊胜。
1969
经由乌巴庆大师授权,往印度孟买传授内观法门。全心投入弘扬此法,长期举办十日内观,度化印度各阶层人士。
1969-75
在印度各地举办一百多场十日内观,影响很大,欧美人士也来学习。佛法成功地反哺印度。
1975-76
首次在印度的JAIPUR监狱,对120位受刑人及资深警员传授内观法门,成效卓越。
1976
在印度孟买的IGATPURI成立第一座国际内观中心,命名为DHAMMAGIRI,可容纳六百人参加内观,每月举办二期,学习者甚多。
1977
在印度的JAIPUR监狱,再次对受刑人传授本法,RAJASTHAN大学的研究报告肯定了内观的效果。
1982
在世界各地开始由助理老师配合录像及录音教材,传授内观十日课程。
1990-94
在印度的JAIPUR及SABARAMAT的监狱,传授本法。教育当局评定:值得推广。
1994
一月在新德里的TIHAR监狱,对三百位受刑人传授本法。四月在十三位男助理老师及二位女助理老师的配合下,葛印卡大师对一千多位受刑人传授十日内观课程,其后每月定期举办二场,并有许多戒毒的实例。
1995
至今欧美等地已有数万学员参加过十日内观课程,葛印卡大师本人亲自指导四百多场,并举办公开演讲。在印度每场有近千位听众。如今内观中心在印度有九处,在美国有四处(麻州、德州、加州、华盛顿),尼泊尔有二处,澳洲有四处,其它如缅甸、中国、法国、英国、日本、泰国、斯里兰卡、新西兰等都有内观中心,欢迎各界人士参加。
2、葛印卡内观的师承传统
毘钵舍那,简称内观,是由释迦牟尼佛所传下,在阿育王时期,由须那迦及郁多罗二位尊者传至缅甸。二十世纪初期缅甸最有名的雷迪尊者将此法门依次下传:(1)铁吉老师 (乌铁) (2)乌巴庆老师 (3)S.N.葛印卡。1969年,葛印卡老师将此法门反哺印度,其后遍传欧美、日澳、泰国、尼泊尔等地。此法门直接对治烦恼习气,效果甚佳,广受欢迎。
3、葛印卡老师的荣誉封号
(1)巴利研究所赐与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名号:智能海。
(2)缅甸僧团国家中心执行部门以及 Kya Khut Waing 寺赐与名号:世界之上师,法道
传播师,摩诃优婆塞。
(3)全印比丘僧团赐以名号:正法代表。
(4)仰光Karen Pariyutti寺赐与名号:现代妙法阿育王。
(5)前缅甸政府赐与名号:广闻者。
(6)缅甸联合政府赐与名号:伟大正法炬旗。
4、葛印卡内观的特点
内观是能将苦从根拔除的方法,是生活的艺术,每个人因而能对社会有正面的贡献;是净化心灵的方法,使人能以宁静、平稳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紧张、困难和问题;内观不是基于盲目信仰的典礼或仪式;不是知识上或哲学上的满足;不是休闲、渡假或社交的机会;不是对日常生活磨难的逃避。
追本溯源,体现了佛陀时代的传统,所教的是正法:解脱之道,具有普遍性的纯正的法。遵照传统,绝无宗派之分。葛印卡内观的方法,吸引了不同背景的人士:不同宗教、无宗教信仰,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
《葛印卡老师文集》中谈到如下内容:
佛陀的教导方法非常吸引我,我也非常欣赏老师的教导方法,他说:我只是帮助他
人,我不断把我所有的好处给出去。这就是佛陀美妙的方法,只是给,而不期待任何的
回报。对于成百上千的内观学员,我只是帮助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如此而已。
印度教徒可以终其一生称自己为印度教徒,无论是回教徒、基督徒,我不会介意。
只要走在八圣道上,修守戒、正定、智能,净化心念,那他就会成为快乐的人,解脱的
人。我很高兴看到他快乐,这是佛陀的精神,也应该是每个追随者的精神。
感恩回报并不表示要使所有人都称自己为佛教徒。假使不修习守戒、正定、智能,
就得不到任何好处。重要的是,把佛陀纯净的教导带回到印度,不是去复兴这个宗教,
或那个宗教,佛陀的正法与宗教派别无关,若强调派别,则人们(印度人)不会接受。
帮助人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帮助他们修习守戒、正定、智能,这就是全部。这不
但能帮助印度,也能帮助整个世界。当然,因为佛出生于印度,在此成佛、传法,并且
传到世界各地,使人们受益。得到益处的人,对印度应该都有感恩回报之心,但法必须
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印度有亿万人口,全世界有更多的人。这项传法的工作已进行了二十八年,所接触
的人数,只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但这传法的工作已开始进行,愿这工作继续进行。我们
需要更多的人,在法中成长,不只在印度,还要把法广传到世界各地。
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法,就是探讨内在世界的方法。这是一条实修之道,可审视自我身心的实相、揭开和解决隐藏的问题、培养未使用的潜能、并为自己以及众生谋幸福。
弘传篇小结:以上介绍了内观禅法的弘传概况,尤其是在中国的弘传概况。并着重介绍了缅甸的马哈西、雪乌敏、帕奥,及印度的葛印卡内观禅法,它们各具特色。根据宗净法师的介绍,马哈西内观禅法更偏重于身、受念处,即所观察的对象;雪乌敏内观禅法更偏重于心、法念处,即观察的心及心的内容(法);这两者又被称为“纯观禅”,因为现在社会环境变化巨大,要想找到合适安静的修四十业处的环境,非常困难。当然,“纯观禅”并非不需要修止。而帕奥内观禅法则强调必须严格按照《清净道论》的方法,修戒定慧三学,才能达到解脱。所以,修习内观者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抉择。
五、葛印卡内观禅法十日课程报告(报告篇)
前面讲过,内观,洞见之义。它是佛陀教导的精华,是佛陀亲证的对真理的实际体验。内观,是佛陀体验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如何修习内观、体验实相的详尽指导。
内观,被形容为灵光一闪的洞见,或是对真理的观。事实上,内观者靠渐进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达到直观的洞察力。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内观,必须将自身的感受当作专注的对象,对其做系统、冷静地观察,才能揭开身心的全部实相。
佛法的教理及内观的方法也许大家都能接受,但究竟如何了解并遵循佛陀的教导?虽然佛陀的教法都保留在三藏典籍中,但如果缺少了实际的修习,要诠释佛陀的内观教法,就会变得空洞和十分困难。
事实上,只有用身心去体验时,宇宙才真正存在。宇宙从来不在别处,它一直就在当下。探索身心的当下,就是在探索整个世界。除非仔细探究内在的世界,否则永远无法了知实相。观察自己,就能直接体悟实相,并学会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应对一切。
葛印卡老师所教导的内观法,就是探讨内在世界的方法。这是一条实修之道,通过内观可审视身心的实相、揭开问题的实质、挖掘潜能、并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笔者有幸在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学习期间,学习了许多基础课程,尤其是阿含方面的课程,还跟随宗净法师学习了《大念住经》,并参加每周两次的禅修实践。此外,还参加过几期禅七,对内观有了一定的体验。
今年3月,笔者又有幸参加了《葛印卡内观禅法十日课程》。它属于密集型禅修,禅修期间,对禅修者的行为,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由于有良好的环境,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发菩提心的法工,免费的食宿,完善的管理,加上自己的努力,可谓体验深刻,获益良多。
现在愿将这些体验与大家分享,并作为本论文的有益补充。笔者相信,与实修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内观实践,这就避免了纯学术研究的性质,能够深入贯彻济群导师所说的“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指导方针。
目前,《葛印卡内观禅法十日课程》每天都在全世界的葛印卡内观中心,不断地被各界人士所体验、运用和实践着,受到世界各地广大禅修者的欢迎与支持。
它是否符合佛陀在经典中介绍的方法和原理,读者可以进行比对研究和体验。笔者通过自己的体验,认为它是有益的、切身的、具体的,深刻的,而且有立杆见影的效果。无论对今后的内观实践,还是对今后的弘法和寺院管理等,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葛印卡内观禅法十日课程报告》将介绍此次的因缘、经过及葛印卡老师的开示要点。
(一)葛印卡内观禅法十日课程报告
报告者:道成,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
日期:2010年3月3日——3月14日
地点:福建长汀南禅寺葛印卡内观中心
指导老师:台湾 王老师
早就听说福建有葛印卡内观禅修中心,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参加,但却很难找到机会前往。一是因为课程较紧,二是因为报名人多,很难报上。这次,接受界文法师的建议,恰好利用寒假,又终于报上了名。我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介绍:
假如您有机会,能抽出十天时间,放下一切,住到一个安静的与世隔绝的地方,不
受任何干扰。这个地方提供基本的食宿,而且随时有人帮忙,让你住得还算舒适。你只
要避免与他人接触,并且除了必要的活动之外,在你醒着的时候,都闭目凝神、将心专
注于一个选定的对象之上。你愿意来参加这样一次内观禅修实践活动吗?
于是,3月2日,我怀着期盼的心,前往福建长汀南禅寺葛印卡内观禅修中心。3月3日晚八点抵达南禅寺,由事务长和法工(法的工作者)接待。报到后,大家开始止语,并一起到禅堂静坐,听葛印卡老师的开示录音,他主要讲了这十天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要求:1、十天内学员之间不能讲话、打手势及眼神交流,不能有身体触碰。遇到任何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可以找事务长,禅修上的问题可以找指导老师解决。只有最后一天,也就是13日10点钟以后,才允许学员之间相互交流。2、过午不食。初次参加者受五戒,下午可以喝些稀汤,吃点水果;老学员受八戒,严格持午。3、手机、笔记本、电脑一律上交,由中心保管,学习结束后退还。不允许阅读、写作,及与外界有任何交流,目的是保证禅修效果。4、严守作息时间,每天打坐约12个小时,很少经行。5、必须参加全程的课程,不能中途退出。
为何制定这样严格的行为规范呢?葛印卡老师在开示中这样解释:
修行与自律:透过观照,内省身心而自我净化,过程绝不容易,学员必须下很大的
功夫。学员必须经由自己的努力,方可得到自身的体验,其它人绝不能代劳。因此对自
愿认真修习、遵守行为规范的人,这技巧才会有效益。行为规范是为了保护修行人、使
他们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制订的;所以是修习内观的一个基本部份。
十天的时间的确很短,必须深入潜意识的最深层面,学习如何根除深埋着的各种复
杂情结。此技巧成功的秘诀就是持续不断且摒绝外缘地修习。因此行为规范等约束是根
据实际需要而设,并非仅仅为了方便指导老师及法工的服务工作,亦不消极反映任何宗
教的传统或信仰。确切地说,它是依据数以千计的修行者多年的实际经验而制订的,合
乎科学及理智。因此,遵守规矩能营造出有利的气氛;反之,就会被妨碍。
学员必须从头到尾参加整个课程,不可中途离开。其它规则亦须详细阅读并作仔细
考虑,自认为能诚实谨慎地遵守所有行为规范,方可报名参加。还没有下定决心全心用
功的人,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更会干扰到其它想认真修行的人。若被接受成为学员,
必须了解若难以遵守规定,以致未能完成整个课程而中途离开,是非常不利及不明智之
举。同样,若学员不遵守规矩,经一再提醒依然再犯,则会被要求离开。
尽管规定很多,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行为规范及注意事项均贴在公告栏、楼梯旁、房间内,所以不必问,只须照做即可。9点多,禅修结束后,事务长安排好住宿,立即就寝。
因为报名前已反复确认,事先也知道相应的要求,我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所以一切都比较顺利。我们三个比丘住一间房,有热水器、卫生间,每人有个衣柜。其他用品,如被褥、拖鞋、面盆、坐禅的坐垫、盖腿的毛巾被等内观中心都有。个人只需带些日常生活用品即可,如换洗衣服、水杯、毛巾、饭碗(个人专用,可防止疾病传染)等。
作息时间表:是为了成就学员能够持续修习而设计的。建议学员严格遵守,以求达到最佳成果。具体如下:
早上
4:00
清晨起床钟
4:30~ 6: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6:30~ 8:00
早餐及休息

8:00~9:00
大堂共修
9:00~11: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11:00~12:00
午餐
下午
12:00~ 1:00
休息(可向助理老师个别提问)
1:00~ 2:3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2:30~3:30
大堂共修
3:30~ 5:00
在大堂或自己房间禅坐
5:00~ 6:00
茶点

6:00~7:00
大堂共修
7:00~ 8:30
葛印卡老师开示
8:30~ 9:00
大堂共修
9:00~ 9:30
大堂提问或回寝室就寝
9:30
就寝--熄灯
注:其实,只允许在大堂,或关房禅修,不允许在自己房间禅修。
1、第一天(3月4日)观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
观呼吸,即对呼吸的觉知,是最适于探索内在实相的方法,即观察入出息在鼻部的进出。由于以前训练过,所以比较容易上手,但还是经常打妄想。对我来说,最难的是每天打坐约12个小时,一直担心自己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因为我的腿很僵硬,颈椎、脊椎、腰椎也有问题,不要说双盘,连散盘都难以坚持1个半小时以上。所以,来之前我还专门去按摩颈椎、腰椎,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来。
中午,指导老师王老师检查新生的进度,我们三个比丘一起进去,王老师简单问了修习的情况后,就和我们一起训练了几分钟。下午,新生可喝点稀汤,吃个水果——苹果、梨或香蕉;老生什么也不能吃,只能喝点茶,必须严格过午不食。因为我持午有1年多了,下午一般也只吃点水果,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为了坚持禅修,我还是按照新生的做法,没有严格持午。第一天还算比较顺利,腿疼难忍时,我就换腿;颈椎不舒服,就轻轻地摆动头部。我知道,应尽量不动,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
不过,我很清楚:任何时候修习内观,都有实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日常生活中,会有无数的意外、困难、威胁发生,从而影响内心的平静。修习内观,并不能保证不会遇到困难,但可以尽快找到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1:开始时的障碍——内观禅修的目的——为何以呼吸作为入手处——应注意事宜
每个人都在追求安详和谐,但处处不如意是生命的根本问题。佛陀通过亲证,发现了洞见自身实相、远离忧悲、解脱痛苦、得大自在的方法——八正道,任何人都可遵循的自然法则——无论出家、在家,无论哪个宗教,有无信仰。然后他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并强调唯一能够直接体验真理的方法,就是向内观照,观察自己。
内观的最终目的不是集中心念,心的专注只是助力,帮助引导到更高目标——净化内心。根除内心所有的污染与不净,从痛苦中解脱,得到完全证悟。来此参加内观禅修,是在学习生活的艺术,学习如何使内心安详与和谐,并带给他人安详与和谐。学习如何快乐地生活,同时一步步提升心灵,达到清净自在的最高喜乐,无私无我,充满慈悲,随喜他人的成就,心境平等不二。
直接体悟实相最重要。认识自己,从表面、粗重、明显的实相,到细微的实相。呼吸,是踏上这个旅程的良好起点,是任何人均可接触、可供专注、且能接受的禅修对象。人从生到死、时刻都在呼吸。开始练习时,禅修者要在安静的的房间内坐下,闭上双眼,身体保持舒适端直,注意力才不会分散。一旦安静下来,将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才会发现自己身上最显著的活动就是呼吸:入息和出息。不过,内观并非是在练习呼吸,而是训练觉知。不刻意控制呼吸,但要有意识地觉知、观察呼吸:长短,重轻,深浅,要尽可能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分心、不中断。
一旦开始练习,就会发现非常困难,有很大障碍,而且不舒服。刚刚把心定在呼吸上,疼痛就转移了注意力。努力控制心里的杂念,千头万绪却涌上心头:过去的回忆、未来的计划、各种希望和恐惧,总有某件事会勾起念头,过一会才发觉自己完全忘记了呼吸。然后,再接再厉、重新开始,但一眨眼却发现不知不觉间心又溜走了。心是如此千变万化,无法控制,极不安定,不断离开观察的对象,而转移到其它对象上去。
念头有时毫无条理地生起,迷失在无明、虚幻及错觉中,这叫痴。即使有条理,也往往具有乐或苦的所缘,进一步执着则形成贪和嗔。内心就是这样充满了贪嗔痴,及由它们发展而来的许多烦恼,令人痛苦不已。
伟大的佛陀发现,无论心里产生任何情绪反应,呼吸会变得粗重、身体会有感受。通过正确地训练,就可培养出观察呼吸和感受的能力,以提醒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凭借这种来自内心最深层的平等心,就有能力采取正面、积极、创造性的行为,远离恐怖和愤怒,保持平静沉稳,合理地解决问题。一旦被负面情绪控制,就会产生痛苦;善于觉知感受,就会使自己和他人安详快乐。
注意事宜:静坐应在室内,利于进入心的深处;遵守所有的规定;避免饮食过量,防止昏沉;止语,有任何疑问可请教指导老师、事务长;不掺杂其他方法,给这个方法以公平的试验机会。
要善加利用这段时间、这个机会、这种修行方法,让自己从贪嗔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享受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2、第二天(3月5日)观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
仍然是观呼吸。我发现了一些问题:1、由于我们的旁边就是公路,一辆辆车从公路上飞驰而过,打坐时受到干扰,很难入静。2、中心要求必须全程参加,不得中途离开。由于报名时告知我们是十日课程,但其实加上报到的3号和离去的14号早上,应该是十二天,而我必须于十三日离开,也就是比规定提前一天离开。3、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时间表,规定一段时间可在房间打坐,但法工还是将我请到了禅堂,但禅堂里除了车辆的干扰外,我们坐位旁边的过道上总有人走过,也造成了干扰,所以感到不舒服。
其实,我是希望自己坐不住时,可以在房间靠着墙、或躺下休息一会儿。如果在禅堂,不能靠墙、更不能躺,连换腿、摆动头部,也会影响他人。
早就听说第二天比较难以忍受,看来似乎是真的。白板上贴了一张表,就是希望中午与老师交流的学员可以登记,我希望和老师沟通,于是就登记了。
午饭后,12点,我带着以上问题向老师报告。老师告诉我:1、噪音等要慢慢适应,随着内观的深入,会逐渐解决;2、老师同意我13日下午可以离开;3、答应给我间关房(本来只向老生提供),但不允许在房间内用功。后来,事务长告诉我,国外都是一人一间,可以在自己房间用功。但国内是2、3人一间,有的学员会在房间讲话,故不允许在房间内打坐。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2:放之四海皆准之善与恶的定义——八正道:戒与定
比第一天稍好些,但许多困难仍在。心如此不安、狂燥,必须有耐心、毅力、持续不断地用功,这是成功的秘诀。
心的习性,就是一直惶惶不安,妄念不断。所以,必须改变心念瞬息万变的模式,从觉知呼吸开始,学着去活在当下。发现注意力分散时,要有耐心,心平气和地再将注意力转回呼吸。失败了,就要一试再试。和颜悦色、不勉强、百折不挠地一再练习。毕竟,一生的习惯不可能在几分钟内改变。
修行必须靠自己,没有人可以替代。佛陀说:
诸恶莫做(不做任何罪恶、不道德的行为),众善奉行(只做虔诚正当的行为),
自净其意(净化内心),是诸佛教(这是觉悟者共同的教导)。
佛陀所说的法是真理、定律,即普遍的自然法则。法的修行之道,即八正道,八圣道,任何人借此都可以成为高尚贤圣之人。八正道分为戒定慧三部分。戒是道德规范,除去不当的言行;定是发展主宰自己心念的行为;慧,是智慧、洞察力,可完全净化内心。
持戒非常重要,戒是八正道的第一阶段。八正道中戒有三项:正语、正业、正命。
正语:不说谎、不诽谤、不说无意义的话,只说诚实坦白、和谐团结的话。用词柔和、悦耳、仁慈、温和、有礼、合宜。即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
正业:正当的行为,远离杀盗淫。遵守戒律、不伤害任何生命,充满慈爱、光明磊落。
正命:正当的谋生手段,不犯五戒,有责任心,通过服务他人获得生活所需。
内观课程中的持戒:五戒、八戒、禁语、不互相干扰、感恩心、全力用功。
八正道中定也有三项:正精进、正念、及正定。
正精进:是禅修的基础。心容易被贪瞋痴所征服和动摇。心力增强,能让心变得坚定不移,成为有用的工具,检查最细微的层次,揭开并去除习性。这需要反复、持续不断地努力,同时要耐心和宁静。这就是培养如何觉知实相的方法,即正精进,有四个要领:
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
不犯五戒,就是开始持戒。持续用心专注呼吸,体验实相,无贪嗔,就是修定。让心更敏锐,深入潜意识,根除不净,就是在修慧。
避免分心或心不在焉,不让自己远离实相。有念头生起时不要管它,应再次将注意力放在入出息上。这样就能培养系心一处、不分心的能力。
正念:同样,观入出息也是修正念的方法。痛苦来自无明,心随境转,因看不清实相,心大部分时间都在胡思乱想,迷失在贪嗔中,对眼前视若无睹。然而,当下最重要,人不可能活在过去或未来,只能活在当下。如果对当下一无所知,不仅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错误,也绝不可能完成未来的理想。相反,如果能培养出觉知当下的能力,就能以过去为鉴,指引未来,达成所愿。
正法就是活在当下的大道,须培养觉知当下的能力。觉知呼吸,就能觉知当下的实相,体悟终极的实相,深入了解未知的部分,让潜意识成为意识。呼吸就像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人可以控制呼吸,甚至暂时停止呼吸;然而不去控制呼吸时,它也会继续运作。
当专注于呼吸时,心就会远离贪嗔痴。这纯净的一刻虽然短暂,却非常强而有力,它挑战了过去的习气。长久累积的习气被搅动,呈现出各种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阻碍着觉知。这时,可能对进步缓慢感到不耐烦,这是贪的现形;或感到生气或沮丧,这是嗔的表现。有时感到昏昏欲睡,有时则情绪过于激动,有时会对老师、教法、自己的禅修能力产生怀疑,意志动摇,甚至想完全放弃。但如果坚持,种种不舒服感就会渐渐消失,修行会变得愈来愈容易。其实,一些习气已从心灵表层被根除,开始感到内心清静,已经踏上解脱之道。
正定:观呼吸,可培养对当下的觉知。而维持这种觉知,就是正定。觉知呼吸时,要维持不中断地觉知,是极其困难的事。尽管有坚定的决心,觉知却总是不知不觉地溜走。就像喝醉酒的人,努力想走直线,却总是东倒西歪地。由于无明和妄想,才会不断活在过去和未来、贪爱和嗔恨之中,很难走在时时觉知的正道上。
做为内观者,要有智慧,面对困难不灰心,知道要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气需用时间,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成功。如果觉察到注意力分散时,再回到呼吸,就已经开始改善胡思乱想的习惯。通过不断练习,胡思乱想的时间愈来愈短,而持续觉知的时间会愈来愈长。
定力增强,会感到轻松、喜悦、充满活力。呼吸也会变得柔顺、规律、轻浅。心会变得宁静。佛陀也提到各种禅那的境界。佛陀在开悟前,也曾修习过四禅八定——心灵高度专注的禅那境界。终其一生,佛陀始终没有间断地修习禅那。但是只靠禅那不能解脱。因此佛陀强调,它只是用以培养洞察力的基石。内观者培养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体验轻安喜悦,而是训练心的专注,用以体认自身实相,并去除导致痛苦的习气。这就是正定。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3、第三天(3月6日)观呼吸(出入息念,安般念)
由于昨天老师的回答解决了我的困惑,所以感觉好多了,也能用上功了。中午和晚上请教问题时,我向老师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并向老师请教盘腿的问题。老师告诉我,时间久了,如果连散盘都感到不舒服,可以放下腿,变成坐姿,因为内观不是为了练腿。不过,盘腿容易使注意力集中。我问老师,由于颈椎、腰椎有问题,身体和头总是不由自主地摆动,应如何克服?老师回答:应尽量不动。难受想动,是嗔心的表现,因为不舒服,不想要,所以就想动。其实,无论腿疼、颈椎不舒服等,都是心理作用,因为当你站起来时,腿还疼吗?不疼。所以,疼痛是过去的苦受在内心的积累,当疼痛出现时,应积极观察它、面对它、解决它。我又问老师,按摩对治疗颈椎病有效吗?老师回答: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如果修内观,就不需按摩,到时病痛会自然消除。但切记:治病不是内观的最终目的,只是副产品。
老师的回答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的困惑。以前虽然知道应尽量不动,但由于不舒服,忍不住,所以不由自主地想动,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应尽量不动。如果不停地动,会增加嗔恨的业力,不但不能消除痛苦,反而会增加痛苦;如果运用内观进行观照,痛苦就会逐渐消除。
后来了解到:南禅寺是女众道场,据说有两个禅堂同时修内观,各有一位指导老师。一个是南禅寺女众禅堂,指导老师从印尼来,大约有80人在禅修;我们这个禅堂,主要接待外来的男女众,此次大约有100人,指导老师从台湾来,男众在西侧,大约有70人,其中出家众有5人;女众在东侧,大约有30人。男女众严格分开打坐、就餐。
晚上9点禅修结束后,是指导老师答疑时间。如果有问题可以留下提问,每人大约3-8分钟。我每次都尽量参加,因为有许多感受和疑问。老师很客气,一般都让出家人先问,坐高凳子,与老师相对。在家人提问时,须坐在座垫上向老师请益。
我每次都将最明显的感受告诉老师,同时提出最困扰的疑问。老师非常有经验,也很和蔼,总是耐心地回答每个人的问题。他还允许我提问后,旁听他与其他同修的问答,他人的疑问,也许正好也是我的疑问。这对我帮助很大,快速解决了我心中的许多困惑。
同时,我发现无论指导老师,还是事务长、法工,他们都很辛苦。比如中午吃完饭,我们可以休息了,他们却还要安排与学员的交流;晚上答疑结束后,他们还要开会,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我们的食宿是免费的,指导老师和法工们的工作也都是义务的。所以,我带着感恩心和惭愧心,更加精进用功。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3:闻慧、思慧、修慧——四大——无常、无我及苦
为何修定不足以解脱?因为修定只能使心念纯净,将烦恼暂时伏住,并未彻底根除。要达到解脱,须去除内心深处的不净,就要通过内观清除。
只要贪瞋的根仍在心里,就不能享有真正的安详。持戒虽有帮助,但不能只靠意志力去把关;培养定力确实有用,但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的根本、污染的根源。只要这些根仍旧深埋在潜意识中,就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快乐,也无法解脱。
佛陀开悟,是因为他有了重大发现:要深入内心,铲除贪瞋痴的病根,必须进行智慧的训练,这就是内观——培养洞察力,观察自身的实相,最终达到痛苦的止息。佛陀发现这个方法而获得解脱,并终其一生,以此法教化众生。它是佛陀教导中独特之处,也是佛陀最重视的部分。佛陀曾一再强调:以戒得定,则定力有成且殊胜;以定得慧,则智慧有成且殊胜;以慧作根基,则远离烦恼与不净。
只有开发智慧,才能在自我放纵和压抑的两种极端之间,找到真正的中道。持戒,可避免不正当的行为,避免内心的强烈激动;修定,能使心平静,成为有利的工具,以便检查自己;但唯有培养智慧,才能透视内在的实相,远离一切无明和执着。
慧是八圣道的第三阶段。包括正思维和正见。
正思维:只要维持觉知,就可以开始修习内观。随着对呼吸的觉知,贪瞋渐渐平息,心变得平静,并且开始思惟“法”及离苦之道。刚开始观察呼吸时所产生的困难已经过去。
正见:是真正的智慧。通过思惟,了知真理。但还须亲身体悟,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真理是实相,唯有亲身体验,才能洞察最终实相,止息苦恼。
智慧有三个阶段: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就是通过阅读、闻法得到的智慧,终究非亲身体悟的智慧,只能算是借来的智慧。
思慧,是知性上的理解,对听闻和阅读的说法,思考其是否合理、有用、实际,觉得满意才会信受奉行,仍然非洞见,只是把听来的智慧,予以知性的判断。
修慧,来自于对真理亲身的体验与领悟,修证而来的智慧,可改变内心的本质,继而改变人的生命。修慧是透过直接体验,将法运用到生活中,让人受益。唯有修慧,才能断除烦恼。所以,葛印卡内观法特别重视修慧。
闻慧和思慧的益处在于激励并引导人走向实证的修慧。如果对闻慧,毫不质疑地接受,就会成为证得实相的障碍。同理,如果仅满足于思考、研究及理解真理,却不直接体悟,那么思慧也将成为解脱的障碍。
每个人必须自己努力,真理需要直接实践和体验,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使心解脱。就连佛陀的开悟,也只能使他自己解脱。佛陀说:必须自修、自悟;已到对岸的人,只能指出那条路。这三种智慧中,前两种并非佛陀的创见。佛陀对世间独一无二的贡献,就是教导人们去亲身体悟真理,从而培养实修的智慧。这种对真理的直接体悟,就是“内观”的修持方法。
过去习性反应的累积:保持觉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新的习性反应和痛苦的方法。不再起习性反应,就不会再造痛苦之因。但过去累积的习性反应,仍会带来痛苦。
过去的习性、个人的喜好与偏见,扭曲模糊了对内在、外在世界的认知,故中性的感受,立刻变成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再对这个感受起盲目反应,就会制造新的习性,继而扭曲以后的认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每当生起盲目反应,就会加强它的慣性。每当贪嗔生起,就会强化内心滋生贪嗔的倾向。一旦这种内心模式定型,就会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该如何根除旧有的习性反应?必须对内观修行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大:现代科学家已经确认了佛陀的发现,实验证明整个身心及物质世界都在不断地振动和燃烧。世间一切瞬息万变,刹那生灭,都是无常,但因变化快速连续,从而造成了恒常的幻相。要想打破幻相,唯有向内探求。通过内观,可以发现身体的每个细胞都以极快的速度生灭,并呈现出物质的基本特征——四大:地水火风。软硬的特性(地)、粘着的特性(水)、冷热的特性(火)、以及动的特性(风)——于是身体就会呈现各种感受。这些感受生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所吃的食物、居住的环境,或心中生起的任何念头。同样,心的活动,就是习性反应。习性反应,可以解释为“形成”,包含“形成的过程”,及“所形成的东西”。心识的生起, 皆源于盲目的习性反应(行缘识)。
无常、无我及苦:在观察觉知中,很快就会领悟到感受的无常。每一时刻,在身体的每一部位,都有感受生起,每种感受在不断变化,心更是瞬息万变,心理变化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又消失。身心状况,同外部世界一样,时刻都在改变,这就是身心的实相:变化无常。通过无常可了知事物瞬息万变的本质——万物都摆脱不了无常的定律。
随着对无常的了知,无我的智慧也会随之显现。没有“我”,没有我所执着的“我的东西”,包括自己的身体,一切都在不断生灭。假如执着于“我”、“我的”,执着于任何无常、短暂、幻想、以及不可控制的东西,就会产生无尽地痛苦烦恼,结果毕竟都是“苦”。因为瞬息万变的事物非“我”能够主宰,通过观察感受,就可亲身体验这些实相。
对无常、无我及苦有了深刻体验,智慧也将显现于日常生活,就可透过表相,探求实相,走出虚妄执着,健康快乐地生活。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4、第四天(3月7日)上午:观呼吸;下午:内观
上午要求缩小观察范围,更加专注,而且坚持一小时不动。前三天半,观呼吸,面积由大到小,感觉从粗重到细微,主要练习心的专注。这是真正进入内观法之前的预备阶段。其实就是训练定力,将观察目标集中在鼻端很小的范围内,觉知入出息、及入出息的长短、冷热等变化。如果哪里疼痛、不舒服,就观察那里,等到疼痛、不舒服感消失,然后再回到入出息上。我以前训练过,所以并不感到困难。
下午开始进入真正的内观,就是从头到脚观察全身的感受,目的是通过观察,了解身心的实相,这就是内观。葛印卡内观法比较重视修受念处,因为人往往对苦受产生嗔心、对乐受产生贪心,从而造业。通过内观,觉知三受,以对治贪、嗔、无明。
前三天半,受五戒、八戒,观呼吸,系心一处,再加上许多严格的行为规范,主要就是修戒和定。下午进入内观,就是观察全身的感受,这就是内观,即修慧。
内观法是从每个角度观察实相,面对的不是修改过的自我形象,而是整个未经删剪的实相。观察自我的实相,往往是痛苦的,甚至令人难以接受。
其实,我知道,感到疼痛、不舒服是好事,这恰恰是对治它、解决它的好机会。所以,我在向老师报告时说:我正在观察、觉知、享受着痛苦。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4:如何修习内观——业的法则——心行的重要性——五蕴——                    保持觉知和平等心是离苦之道
第四天非常重要。大家已经开始探究各种感受的实相,过去由于无明,这些感受引起各种烦恼,但感受同样可以作为根除烦恼的工具。
注意:应当按照一定顺序移动注意力,扫描全身,不留空白,因为全身都有感受,但需要开发。不应跳过观察的部位,而将注意力移动到感受强烈的部位,否则会漏掉许多部位。将注意力从头移到脚一般大约需要15分钟。不要在某个部位停留太长时间,最多不要超过2分钟。注意力的范围大约在2-3吋。先观察身体的表面,等全身有了感受,就可深入观察身体内部。通过这种方法,可在整个身体上找到感受。
什么是感受?任何身体的感觉都是感受。自然、普通、平常的身体感受,无论苦乐、粗细、清晰与否,不要忽略任何感受,只须去体验、觉知、保持平等心。
练习内观,通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历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激动的情绪或是早已遗忘的想法和往事又会升起,随之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练习观入出息时的障碍,如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时又会重现,力量更为强大,令人无法维持对感受的觉知。
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观呼吸上,让内心再次平静,使心变得更为敏锐。内观者要有耐心、不屈不挠,重新培养更深的专注力。要了知,正因为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被搅动了,才会浮现到意识表层。渐渐地,以从容不迫的持续努力,使心重回宁静和专注。激动的想法或情绪一旦消逝,就可恢复对感受的觉知。通过反复练习,强烈的感受会消融成平稳、细微、最后化为一种瞬间生灭的振动。
内观教导我们死亡的艺术:如何安详、和谐地死去。就是要学会做此刻的主人,活在当下,不再产生习性反应。
应如何远离痛苦呢?只有通过觉知和平等心,这是内观修行的两个重点。通过觉知,打破意识与潜意识的樊篱。其实潜意识一直在活动,而意识却不知道。当潜意识浮现时,就轻易打败了心,通过内观,就能令心变得清醒、觉知、远离无明。
保持平等心,不对任何感受和体验,生起粘着或排斥之心。觉知任何感受而不起反应,不再贪嗔造业,就不会增加痛苦烦恼,只以平等、平常心客观地观察每个现象。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5、第五天(3月8日)内观——觉知全身——从头到脚
要求从头到脚一点一点观察身体每个部位的感受:冷热、痒痛、酸、涨、麻等。
我按照要求从头到脚观察,一般观察一遍需要10分钟左右,但有的部位我却没有任何感受。后来老师问我,是否找到感觉?我反问老师,如果觉知某部位后发现没有任何感受,那么算有感觉,还是没有感觉?老师说算有感觉。于是我回答,那么应该说我找到了感觉。
我发现自己竟然坚持下来了,原来担心自己一天根本坐不了12个小时,但没想到居然做到了,所以非常高兴,看来困难终究都会过去。慢慢地,我感到不需太费力就可精进,不再挣扎,全身放松、参与而不执著,就能全神贯注地练习。这时,严格的行为规范成了有利的支持;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过去。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5:四谛——缘起
我们已经从在限定范围内观察呼吸,到观察全身上下的感受。
练习内观,通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历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激动的情绪或是早已遗忘的想法和往事又会升起,随之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练习观入出息时的障碍,如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时又会重现,力量更为强大,令人无法维持对感受的觉知。
当我们开始观察第一圣谛——苦谛时,苦的原因很快会清晰地浮现,我们也开始观察它,这是第二圣谛——集谛。如果原因根除,则苦就会根除,这是第三圣谛——灭谛。要根除苦,就要有所作为,这是第四圣谛——道谛,离苦之道。
人从生到死要经历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恚、爱别离、五取蕴苦。
对五蕴(身心)的执取是苦因,执取产生我执。通过十二因缘可以了知轮回之理。痛苦始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另一个苦因是习性反应——因无明蒙蔽而累积的贪嗔反应(造业),然后发展为执取,导致种种不快乐,最后形成生死轮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以,痛苦的三大根源是无明、贪爱和嗔恨。离苦之道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通过缘起法则,可从轮回中解脱。
集谛的根源在于无明。从无明开始的十二缘起,揭示了生死轮回的真相。
如何打破十二缘起的连接,脱离轮回?可以从感受这个环节下手。
为什么选择“感受”作为观照的对象,以打破十二缘起的连接呢?因为透过感受可直接体验真理。六根对六尘时,各种感受立刻产生。佛陀形容根尘相对、产生感受的过程:
两木磨擦即生热、并迸出火花。同样,乐触产生乐受、苦触产生苦受、不苦不乐触,产生不苦不乐受。
感受是体验世间一切现象的关键。要培养实修的智慧,必须培养对感受的觉知。身体上的感受,和心理状态息息相关。任何心理状况,如想法、概念、想象、情绪、记忆、希望、或恐惧,浮上意识表层,感受就会跟着生起。每个想法、情绪、内心的变化,身体上会伴随着相应的感受出现。因此,观察身体上的感受,同时就观察着内心。
感受是心身交会的十字路口,感受发生在身体上,同时它也是心理运作的过程——四种心法(受想行识)之一。它由身生起,由心感受。如果对感受不清楚,则对实相的观察,永远不完整、不深入。身心的接触,都会产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由于心缺乏足够的专注力,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感受。练习观入出息后,心就会变得敏锐,而培养出觉知,就能逐渐清楚地体验全身所有的实相。
通过内观,修行者学会不再起习性反应。此时,心识之流不会立刻停止,旧有的贪嗔习性反应就会生起,浮上心识的表层。如果对此生起好恶的习性反应,就会制造新的贪嗔。如果不起盲目反应,旧有的习性反应就会消逝、灭去。如此,保持平等心,让过去累积的旧有习性反应,一个接一个地升到心识的表层,以各种感受呈现出来,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被根除。
每个习性反应生起又灭去,如此循环不已。只要贪嗔的习性仍然存在,因缘成熟时,潜意识的习气就会生起贪嗔反应。通过内观训练,可渐渐改变这些习性反应,以平等心观察每个感受,逐渐削弱并除去贪嗔习气。某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相应的痛苦就会解除。
这是一条离苦的大道。只要不起盲目反应。一层又一层的旧习性反应就会被根除。从而能享受从痛苦中解脱的快乐,直到全然解脱,无限快乐。
内观就是要训练,使心不起习性反应。须知,当下最为重要。何时开始打破习性,痛苦也会开始被解除。要想达到目标,必须靠自己用功。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6、第六天(3月9日)内观——觉知全身——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
要求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一点一点观察身体每个部位的感受:冷热、痒痛、酸、涨、麻等。疼痛难忍、不舒服感似乎又回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本来疼痛已经减轻了许多,可是又开始疼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后来,老师告诉我,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腿痛不已,通常会立刻产生厌恶感,希望疼痛立刻消失,但往往痛得更厉害。于是,身体的疼痛变成心理的更大痛苦,所以疼痛是长久以来在内心累积起来的,上面一层消除了,感到轻松了许多。继续观察,因缘成熟,下面的又浮现出来。所以,这是好事,应保持平等心,继续观察、觉知。
老师还强调:观呼吸时,只能观察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或调整呼吸。同样,练习内观时,只要观察身上的感受即可,有规律地移动注意力,先从头到脚,然后从脚到头,从一端移到另一端。但在整个过程中,不刻意寻找或避免某种感受,而是如实地观察、觉知全身出现的感受,无论感受是冷热、轻重、痒、悸动、紧、胀、压力、疼痛、刺痛、脉动、或振动等,不追求任何特殊的感受,只是如实地观察自然生起的各种感受。
按照要求,我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进行观察。刚开始时,只在身体的某些部分有感受,而其它部分没有。后来我知道,这是因为觉知尚未完全开发,所以只能体验强烈的感受,而觉察不到细微的感受。
然而,轮流专注于身体的每个部位,观察全身,不让注意力被强烈的感受吸引,经过训练,专注力就会增强,就有能力系心于选择的对象。然后,运用这样的定力,系统地观照全身每个部位,不必迅速略过感受不明显的部分,跳到感受较强的部位。不贪恋某些感受,也不刻意避开其它感受。渐渐地就能体验到身体每个部分的感受。
后来,我发现这些部位逐渐连成一线,并随着观察部位的移动,似乎有股气流,也在身体内移动,最后也连成一线。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6:培养对感受的觉知及平等心的重要性——四大与感受的关系                    ——物质生起的四种原因:五盖
六天过去了。佛陀教我们接受苦,还教我们脱离苦。
诸行无常。当洞见无常之理时,就脱离超越了痛苦,这是一条净化之道。
苦的直接起因,就是造业——心的习性反应,贪嗔等烦恼的积累。心的习性反应是,乐受则迎,苦受则拒,因此总是激动不安。
由于心比身变化更快,更为无常,于是对外境: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如各种景象、颜色、气味、味道等,常常产生盲目的习性反应,接着产生贪嗔、痛苦、轮回。
如果了知痛苦的根源在于盲目的习性反应,就会努力不再起习性反应,故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学会观察并改变自己。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逆境,负面的习性反应——恐惧、嗔恨会油然而生,恐怕还没觉知,就被负面情绪所控制。每个习性反应不仅被前导的心理过程所牵制、制约,同时也牵制、制约后续的心理过程。
保持觉知及心的平衡,是停止新的习性反应和痛苦的方法。不再起习性反应,就不会再造痛苦之因。
修行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遇到阻碍,有五大敌人——贪、嗔、昏沉睡眠、掉举恶作、怀疑。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修习内观,就可对治以上五盖。因为内观是自然的法则,觉知和平等心是对治烦恼的利器。要以全然的信心与彻底的了解来用功,把握当下的机会,以解脱烦恼痛苦,享受真正的安详与快乐。
练习内观,通常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经历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同时,激动的情绪或是早已遗忘的想法和往事又会升起,随之带来心理或生理上的不舒服,甚至痛苦。更有甚者,练习观入出息时的障碍——五盖,贪、瞋、昏沉、不安、疑等,此时又会重现,力量更为强大,令人无法维持对感受的觉知。
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观呼吸上,让内心再次平静,使心变得更为敏锐。内观者要有耐心、不屈不挠,重新培养更深的专注力。要了知,正因为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被搅动了,才会浮现到意识表层。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7、第七天(3月10日)内观——觉知全身
今天要求同时观身体对称部位的感受,还要求在生活中修行,无论行住坐卧,都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动作。其实,我早就这样做了,对此并不陌生,没有任何障碍。
通过持续观察,精进努力,身体不再那么痛苦不堪,难以忍受。我渐渐发现随着观察部位的移动,那股气流也在身体上迅速流动。我忽然感到,这有点类似气功,好象是在打通经络,担心是否会出偏。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与气功不同,不是用意念,而是通过觉知,体验当下的身体感受。内观时不必尝试了解感受的起因。它们也许缘于外在的环境、坐姿、痼疾、体弱、或是所吃的食物等。原因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觉知当下身体的感受。
我尽量做到保持觉知,无论坐上、坐下,经行、吃饭、休息,都尽量保持觉知。那股气流的移动似乎越来越快,全身也越来越热,好象全身的细胞都被激活了。气流通畅,自然病痛减轻了许多,难怪人们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7:对微细与粗重感受保持平等心的重要——觉知的持续不断——
五个朋友:五力——信心、精进、正念(觉知)、定(专注)、智慧
七天过去了。内观修行有两个重点:觉知与平等心。
内观者必须同时培养觉知与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前进。必须觉知到整个身心最细微的本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专注于身心的表面现象(如身体的动作,或心里的念头)是不够的。必须对全身的感受培养觉知,并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
也许,修行者只能在瞬间觉知到身体上的各种感受的实相,不再生起盲目反应。即使如此,也会有极大的效果。随着持续不断地练习,保持平等心的时间将逐渐增长,不断起反应的心理慣性被打破,旧的习性被根除,直到不再有任何盲目反应,心就从痛苦中完全解脱。
内观者必须同时培养觉知与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前进。必须觉知到整个身心最细微的本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专注于身心的表面现象(如身体的动作,或心里的念头)是不够的。必须对全身的感受培养觉知,并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
即使出现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如果从容不迫地持续地努力观察,使心重回宁静和专注,激动的想法或情绪一旦消逝,就可恢复对感受的觉知。通过反复练习,强烈的感受会消融成平稳、细微、最后化为一种瞬间生灭的振动。此时,最大的危险,是将这种舒适的体验当作目标,须知感受瞬息万变,一切无常,故不应贪着,应保持平等心,无论对于粗重的或是微细的感受。
接下来,大家应该对身心进行全面地观察,无论是在坐上、坐下,无论行住坐卧,都应保持觉知。要做到这些,需要五个朋友的帮助。即五力——信心、精进、正念(觉知)、定(专注)、智慧。
没有信心,就会产生怀疑而举足不前,无法用功。但不能盲信,要真正了解皈依三宝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信仰,还需要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精进,即努力,也不应盲目,必须认清方向,否则会误入歧途。保持正念,可以觉知当下的实相。专注,可以时刻保持对当下实相的觉知。智慧,这里主要指修慧,通过亲身体验身心的实相,才能开发智慧,并对所以感受保持平等心,最后走向解脱。
内观的目的,是使我们正确地生活,保持心的平静、安详和快乐,并过着愉快、健康、美好的生活。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8、第八天(3月11日)内观——觉知全身——觉知与平等心
要求观察全身感受,并且通扫全身。老师特别强调“如实观察,保持平等心”。不论感受是苦是乐、是强是弱、是异是同,皆与禅修不相干。内观者所要做的,只是客观、如实地观察。无论痛苦的感受有多难受,愉快的感受多吸引人,都不因任何感受而分心或黏住,要以不执着的心观察自己,就像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一般。
内观可说是一种精神的断食,由此清除过去的习性。保持觉知和平等心,不再起盲目反应,不再累积任何习性反应,就开始了净化的过程。
了知觉知与平等心的重要容易,但要做到却并非易事。因为过去的串习力量强大,会想尽千方百计干扰正念的修习,这令我有了“如同一人与万人敌”的感受。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8:业的增长与灭除法则——平等心是最大福报,让人过着真正自
主的生活,将有快乐的未来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一切行、心理状况都是无常,有着生灭的本质。它灭去,接着又生起,不断重复,这是业增长的过程。如果培养观智,客观观察,增长的过程就会停止,接着开始根除。业不断生起,若持续地以平等心觉知,它就不断失去力量,一个个消失灭去。业消除多少,就得到多少快乐,直到业完全消除,将获得无限快乐,彻底解脱。所以,关键是了知无常,不对负性感受起习性反应,始终保持平等心,则行不会增加,反而会一个个减少,这是灭除的过程。
通过体验这个过程,就会发现旧习性消失,痛苦逐渐减轻,证明它是有效的。
体验实相是佛法的要旨。身心就是不断生灭的过程,若产生执着,就会痛苦。如果体验到它的无常性,执着就会消失,这就是内观者的工作:观察体内不断变化的感受,了知无常的性质。当感受生起时,不起任何习性反应,只是让它生起又灭去。旧习性会浮上表面后灭去。旧习性和执着停止,痛苦也会停止,才会获得解脱自在。这是长期的工作,必须不断用功,每走一步都会获得一步的利益。唯有不断努力、耐心、持续地练习,才可以抵达目标。
觉知和平等心,能令心得到净化。无论体验到快乐、痛苦,重要的是不起贪嗔之心,不起习性反应,就不会造成新的痛苦。当所有的习性反应一个接一个地被根除后,心就会彻底解脱。有位圣者说过:习性本无常,生灭为本质。生起并根除,快乐随现前。
真正的智慧,是透过直接体验内在深处的真理而得到的了悟。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如实观察实相,而生起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就能从痛苦中解脱。任何身体上的感受,都能生起对无常的体认,止息贪嗔的习性反应,客观地观察实相,不再制造痛苦。
我们必须先检视自己的缺少,内心没有杂染,保持清净,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佛陀说世上有四种人:
从黑暗走向黑暗:没有智慧,充满抱怨、愤怒、嗔恨、敌意,只会带来更多痛苦、黑暗;
从光明走向黑暗:有地位、金钱、权势,但因没有智慧,无明而自大,只会走向黑暗;
从黑暗走向光明:处境很糟,但有智慧,以平常心尽量改善,不带敌意,充满慈悲;
从光明走向光明:有地位、金钱、权势,又有智慧,以爱心、慈悲造福他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通过内观,可培养对感受的觉知与平等心,成为当下自己的主宰,开创光明的未来。
愿大家享有真正的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
9、第九天(3月12日)内观——觉知全身
通过训练,我的腿及全身已不那么痛了。今天由遍扫全身,改为穿透式扫描,前后、左右地交替进行。通过训练,虽然还会觉知到身体的疼痛,但当超越它时,我体验到了身体的“空”,及“身痛心不痛”的感觉。心变得非常宁静,像清澈的湖底般静谧,清晰地倒映出周边景致,同时让人澈见它的深处,内心充满积极、肯定、美好与安详。身体的每个细胞,心理的感受,似乎在不断变化,的确没有一个真实的、永恒不变的我存在。此前,也明白无常的道理,而现在通过内观,可以直接体验到无常的感受,并非仅限于思维和推理。
有时,可能由于精进过度,会大量流汗,遍扫全身的速度很快。但接下来,会感到疲惫和昏沉,提不起精神。这使我认识到,修习时保持心理平衡,及对治五盖的重要性。
通过今天的内观实践、听老师的开示、与王老师的交流,我终于了知内观的关键所在:从粗糙到细微,开始享受通体流畅之感;然后流畅之感突然消失,再度体验紧张、不愉快的感受,或没有感受,心里再度紧张。如果此时产生厌恶之感,证明还不了解内观,因为只想趋乐避苦,痛苦就不会消除。消融后粗重感再度出现,意味着进步而非退步。保持平稳,观察感受,对习性反应保持平等心,使旧习性消失,根除贪瞋和无明,就会一步步走向解脱。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9:将内观应用于日常生活——十波罗蜜——舍离、持戒、精进、
般若(智慧)、忍、真谛(真理、实相)、坚决、慈心(无私的爱)、平等心、布施。
应如何远离痛苦呢?通常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内心就失去平衡,开始产生负面情绪,于是痛苦不堪。如何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不自寻烦恼?如何保持安详与和谐?
一些有智慧的人发现,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如起身、喝水,数数字等。
但深入实相、探究到究竟真理的内观者发现,转移注意力,只能在意识表层感到安详和谐,并不能将负面情绪铲除,反而将它压抑在潜意识内,并不断积累,迟早会如火山一样爆发。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不回避、不压抑,敢于面对它、观察它、解决它,负面情绪就会失去力量,无法主宰我们的心。
开悟者发现,每当内心产生不净烦恼,呼吸会变得不正常,身体会产生生化反应,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观察呼吸和感受,通过觉知和平等心,不对任何感受和体验,生起粘着或排斥之心,客观地观察每个现象的生灭,对一切泰然处之,保持心的平静,不再盲目起习性反应,就会采取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行为,逐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痛苦和烦恼,走向解脱。
要达到最终目标,必须圆满培养十种良好的心理特质,即十波罗蜜——舍离、持戒、精进、般若(智慧)、忍、真谛(真理、实相)、坚决、慈心(无私的爱)、平等心、布施。
我们的十日课程,就可以同时修习、增长这十种波罗蜜。大家在这里得到的一切都是他人布施捐献的,吃住、教导也完全免费。接下来轮到我们有机会为他人做布施了,无论多少,视个人能力,只要心正,都有利于增长布施波罗蜜。我们不期望有任何回报,只想着让他人也有机会体验法的利益,并解除他们的痛苦。
当这十种波罗蜜——十种良好的心理特质臻于圆满时,就会达到究竟的目标。
要持续修行,一点一滴地增长所有的波罗蜜,在八正道上不断前进,不仅为自己的利益和解脱,同时也为了众生的利益与解脱。
愿一切苦难的众生都找到纯净的正法,得到解脱!愿一切众生快乐!
10、第十天(3月13日)内观——觉知全身
今天上午修慈悲观。此前因为我经常修慈悲观,所以并不陌生。修慈悲观可以对治嗔心,使心柔软、调柔,效果很好,建议大家多修习。不过,我通常按照自己总结的方式来修:
愿我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同修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南禅(西园)寺人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长汀(苏州)人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福建(江苏)人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中国人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全球人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愿十方三世一切有情快乐,远离痛苦,究竟安乐!
十点多,禁语解除,学员可以进行充分交流。我同这里的一位长住比丘进行了简短交流。他在南禅寺已经半年多了,好象打算继续待下去。因为不允许连续参加内观课程,所以他平时可以做事务长、法工等。其实,做事务长、法工,服务大众,并不妨碍修习内观,反而成长得更快,因为这是在实践中修习内观、培养慈悲心,可迅速增长波罗蜜。
据我了解,有的法工已经参加了十多期十日课程,非常赞叹他们。
下午将看介绍内观的VCD,后来我了解到,全印度的监狱都给犯人开内观课程,令人激动,真是慈悲的法流啊。学员将于14日早上必须离开。
因为假期已满,就要开学了,我必须下午离开。于是中午抓紧时间,捐助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现金和物品(刚到时就想捐助,但不被允许)。王老师告诉我,葛印卡老师坚持不收费:无论教授内观,还是食宿等,均不收费,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问题,保证所传的法的纯正性。所以,内观中心有如下规定:
根据纯净的内观传统,课程得以进行,主要靠捐献。只有曾参加过《葛印卡内观十
日课程》的学员的捐献才会被接受。第一次来参加课程的学员,可在课程的最后一天或
其后捐献。
依靠从中得益的人的支持,课程得以开展。因为希望他人也能受益,故可根据自己
的经济状况及意愿捐献。这些捐献是全世界各内观中心举办课程的唯一资金来源,并非
由富裕团体或个人资助。无论老师或工作人员都是自愿服务而没有分毫报酬。如此,内
观得以纯正地推广,不含丝毫的商业色彩。捐献不论多寡,助人的意愿才更为重要:我
参加的课程是靠过去学员的慷慨捐献,现在也让我为未来课程的费用付出一些,使他人
也能分享这份法喜。
回程车票是事务长、法工帮助订的,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我与事务长、法工、其他学员进行了简短交流,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法,但通过禅修确实得到了切实的体验和法益。甚至有人还问我在哪里可以学习佛法,并参加禅修。我向他们介绍了苏州西园寺。
另外,我还与在大殿值班的沙弥进行了交流,他平时看大殿、扫院子,事情不多,以自修为主,也可隔一期参加内观禅修。在门口流通处值班的沙弥尼还告诉我,这里的常住不上早晚殿,平时就是内观禅修。
我终于踏上了回苏州的的路。回头望着南禅寺,真的非常感谢这里的常住。据说主持也是顶着压力坚持举办内观禅修,因为所请的指导老师都是海外的,会引起当地公安局的关注。指导老师有台湾、缅甸、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大多是华人,他们都在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都是义务地无所得地把佛陀纯正的法,传播给希望解脱痛苦烦恼的人们,切实地实践着菩萨行,自利利他。这使我深刻体验到走解脱之道,与行菩萨行并不矛盾,只是不同的修行阶段。正如导师济群法师所说,“先发菩提心,再修解脱道,等有了一定的解脱能力,然后行菩萨行”。
葛印卡老师和王老师告诉我们:内观者所经历的过程,可比喻成外科手术,就像刺破蓄脓的伤口,必须切开伤口,压挤伤口,除去脓液,这是非常痛苦的事。但若不如此做,伤口永远无法痊愈。一旦除去脓液,以及它所造成的痛苦,伤者就能重获健康。同样,凭借这十天的课程,内观者除去心中部分的紧张压力,就能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
内观的过程带来内在深处的改变,这种改变在课程结束之后,仍须持续进行下去。内观者会发现,从课程中所获得的任何内心的力量、任何所学到的东西,都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让自己获益良多,并且对他人也有好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丰富和快乐。
但是,未参加过课程的人,千万不可自己在家中通过阅读内观手册,代替参加课程。因为禅修是严肃的事,特别是内观修行方法,它涉入心的深处,不可随便儿戏。学习内观最好还是参加正式的十日课程,有适当的环境及老师协助学习及禅修,如果有人不顾此警告,想通过阅读内观手册自学内观,那完全是自冒风险。
葛印卡老师开示要点10:修行方法回顾
十天过去了,让我们回顾一下所学的内容。
开始是皈依三宝:佛法僧。佛为觉者,发现觉悟之道的人;法具有普遍性,所发现的觉悟之道,将人导向解脱;僧为无数依此方法修行的前贤大德,以及通过修习,根除习气到某种程度的人。你们是以这样的了解而皈依三宝。
接着受持五戒,这是修行的基础。戒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能令身心清净,便于用功修行。持戒能培养正定。定是慧的基础,有了智慧,可以洞察内心深处,令心净化。
接着是放下自我、虚心受教,包括遵守课程规定及作息时间,完全按照佛陀及指导老师的教导,这是为了给这个修行方法一个公平的实验机会。否则,充满怀疑就无法正确修行。但不是盲信,有疑惑可向老师请益,解决疑问。
然后修行观呼吸,目的是培养心的控制力和专注力,即正定。要求只是观察自然的呼吸,目的是为了探究身心的实相,从粗到细。
然后开始进入内观禅修,以培养般若智慧,洞见自我的本质,净化内心。内观即如其本然地观察实相,从头到脚观察自然的感受,由表及里,直接体验身心虚幻不实的本质——刹那生灭,一切皆无常。通过这样的体验消融自我欲去除贪嗔痴,走向离苦的道路。
通过内观,体验“我”、“我的”现象的真本质。现象有身心两个方面。内观者从观察身体的实相开始,为了直接体验实相,必须感觉到身体,即觉知全身上下的感受。所以,修习“观身念处”的同时,必然涉及“观受念处”。同样,离开心中的心念想法,也不能体验心的实相,因此,“观心念处”的同时,必然涉及“观法念处”。
无论探究“我”的身或心,都离不开感受的觉知,这是佛陀的独特贡献。根尘识相对产生受,从而导致贪嗔的习性反应、造业和轮回。
修行四念处,在每段结尾都有重复的内容。包括几个阶段,第一(坚实)阶段:是分别体验到生起和灭去,禅修者觉知到坚实的实相,即粗重的感受;第二(消融)阶段:是同时体验到生起和灭去,粗重感消融成为微细的振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灭,身心的坚实感也消失了。强烈的情绪和感受都消融成为振动,这就是身心的实相——不断生灭,没有实体。第三(行舍)阶段:只有体验到身心架构的消融,才能去除对身心的执着。没有执取,就进入行舍阶段。埋藏在潜意识中的杂染浮现于心的表面,这是进步而非退步,以平等心观察,贪嗔等烦恼就会一个个消失灭去,身心由此得以净化,一步步走向解脱。
无论起点怎样,都须经历这样的阶段,才能到达涅槃之境。
任何情况下,平等心都很重要。千万不能将内观禅修当游戏,尝试一个又一个修行方法,每个都浅尝辄止,这样永远达不到目标。你可以尝试不同的修行方法,也可给这个方法两、三次试验机会,但不要一辈子都在尝试。当找到合适的修行方法,就要认真修行,以达最终目标。
(二)报告篇小结
此次参加《葛印卡内观十日课程》,通过听葛印卡老师的开示录音,及王老师的交流,可以总结出以下内观要点:
1、洞察究竟实相,修戒定慧,走向解脱
练习有三个阶段:学会这个技巧,知道怎么做和为何而做;实际练习;洞察实相,依此技巧可观察实相,迈向目标。
刚开始从身体各部分、四肢及各器官进行观察,会发现有紧硬的固体、柔软的流体,有动有静,会感受到体温与气温的不同,以及产生的喜好,偏见及贪瞋。
继续觉知,原先被忽略的细微感受会显露出来。不同部位感受不同,这些感受不断生灭。此时已超越表层,但只是粗显实相的整体构造,还未从贪瞋中解脱。
继续觉知,可体会到感受变化的本质,通体有细微感受,不断快速生灭。无论观察内在的血液、骨骼,固体、液体或气体,丑陋或美丽,会觉察到一团不能区分的振动,这正是体内结构的究竟实相:不断变化、生灭。
同样,内心的实相也可穿透,达到细微层面。比如,内心依过去的习惯,生起好恶之念,然后重复并加深这种反应,发展成贪瞋之心。如果加以观察和觉知,它也会消融。一旦强烈的情绪消融,变为细微的感受,情绪就失去控制力。
经由身心表面坚实的消融,可体验到身心究竟的实相:唯有振动、生灭。
经历过这种实相的人说:这世界是火、是烟、它正在燃烧、正在振动。
要达到消融阶段,内观者必须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当消融发生时,非常愉快,疼痛消失,感得安详、快乐。佛陀形容它:体证到身心的生灭,可享受喜乐和轻安,将证得和圣者一样的无死。但这样的愉悦,并非最终目的,必须再接再厉,才能体验超越身心的究竟真相,而达到完全的解脱自在。
我执,是最大的痛苦。通过内观,可洞见无我、无常、苦。无常的实相不能只在知识层面上接受,或通过盲信而接受,必须亲身体验。同时,应了解自我幻化与痛苦的本质,才能建立走向解脱的正见,这才是真正地了知无常。
当戒定慧三学达到极致,内观者便可体验到解脱的智慧,否则不可能洞见实相、解脱痛苦。在修习内观前,须具有一定的智慧,哪怕先从知识层面上认识苦谛,才可能生起想努力解脱痛苦的念头。所以佛陀说:正见是首要的。
八圣道的第一步是正见与正思惟。必须正视问题并决定解决它,才有可能修习,并走在正道上,遵照戒律,端正自己的行为。通过觉知呼吸,可培养专注力和定力;通过观察全身的感受,可培养解脱的智慧。
当亲身体验到实相时,正见再度成为八圣道的第一步。透过内观的修习,了知无常的本质,便可脱离贪瞋痴三根本烦恼。有了纯净心,就不会伤害他人,反而会对所有人充满善意和慈悲。内心的平静依靠严格持戒,及专注力。定力越强,越有深入的智慧。如此良性循环,才能走向解脱之道。修习戒定慧、八圣道,需要注意平衡。
2、葛印卡内观特别重视修慧、受念处、觉知和平等心
现在我们所修的这种内观法是按照戒定慧三学的次第而修。通过持戒,改善身语意三业,净化身心;通过修定,精进用功、培养正念,系心一处,培养专注力;最后通过内观,树立正见,了知无常、苦、无我之理,如理思维,开发智慧。
如果以平等心观察身体的痛苦,或暂时脱离“我的痛苦”的错觉,或客观地观察痛苦,就会体验到痛苦也在变化,不断生起、灭去。通过亲身体验,了知这个道理后,痛苦就再也不会击倒、控制我们。无论它很快消逝,或徘徊不去,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以不执着的心观察它,不会再将身体的痛苦转化为心理的痛苦。通过不断地觉知,维持平等心,就可从痛苦中解脱。苦的起因在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在无知的黑暗中,心对每种感受生起贪瞋反应,从而制造无数痛苦的种子。
如何才能打断它的因果之链呢?过去,由于无明而造业,因造业而轮回,身心的痛苦也不断累积。无论自杀、去除六根、六尘,都无济于事。根尘识相对,必产生受。所以,这正是苦的因果之链可以被打破的地方。
感受是关键的一环。只要有感受,就会产生好恶之心,接着会增长为强烈的贪瞋之心,最后变成执取,产生无尽的痛苦。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就变盲目的习惯。通过觉知每个感受,同时培养平等心,只是冷静地观察感受,不再产生好恶、贪瞋、执着。以智慧而洞见:它是无常的,正在不断地生起、灭去。
因果之链被打破时,痛苦就会止息。不再产生贪瞋反应,苦因就会消失。苦因是心念的行为(意业),即贪瞋的盲目反应。所以,应保持平等心,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自然就会停止造业、轮回。佛陀说:诸行都是无常。若能洞见此理,即能远离苦厄,此乃净心之道。
诸行无常,即无论身体上的感受,或是心理的变化,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若通过内观的修行,以修慧观察这个真理时,苦就会止息,因为远离了苦因,放弃了贪瞋的习惯。这就是解脱之道。所以,若能觉知身体的感受,又能保持平等心,心当下就会自在解脱。
刚开始内观时,这种自在可能只会偶尔发生。通常心还是随着习惯对感受起习性反应,导致贪瞋和苦的循环。但经不断练习,念念分明的心就会从保持几秒、几分钟,持续到很长时间。这就是止息痛苦烦恼的方法。
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并非漠视他人的痛苦,而一味追求自己内在的平和。如果想真正帮助他人,必须保持平和的心,还要有智慧。所以在采取行动前,须先检视自己内心是否平静、安详、和谐,是否充满爱与慈悲,才能真正利益他人。作为内观者,既要超然,又要慈悲而冷静。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可有效地帮助所有的人。
3、修习内观的目的在于解除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
葛印卡老师每晚的开示都很精彩,他在开示中,也在《生活的艺术》中告诉我们,修习内观可以带来真正的快乐。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面对生命的起落,保持心境平稳安定,不动摇,不瞋恨,不烦恼,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无论发生什么,都能面对它,不紧张,不压抑、不贪瞋、全然放松、发自内心地微笑、了知一切无常,始终保持内心的安定与平和,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明白自己是主人,没有任何事可以击败自己,微笑地接纳一切,不是消极地疏离,不是逃避生活的困境,这是平等心,也是真正的解脱,透过内观的修习,当下就可获得。
能从盲目的习性反应中解脱,才能采取对自他有益的积极行为,培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有了纯净心、平等心(舍心),就会产生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的善意与爱心(慈心)、同情他人的失败与痛苦(悲心)、随喜他人的成功与好运(随喜),这也是修习内观的必然结果。
给他人快乐,才会带给自己快乐。分享自己的安详快乐,体验解脱的喜乐,同时也希望他人能体验安详快乐,远离痛苦,这是最大的善。
通过修慈,从内心深处自然地生起善意,慈悲会变得强而有力,产生安详和谐的气氛,利益众生。佛陀说:净化内心,能获得圆满的智慧。
经历喜悦、平静、觉知、彻悟、安乐,培养平等心,就能享受生命。愉快时,觉知并尽情欣赏;不愉快时,也不会沮丧,设法了解实情,找出解决之道。
随时保持灿烂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安详、平等与善意、了知无常、心情放松,就可拥有更为丰富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愉悦和快乐,这就是法的目标。
4、体验解脱、证得涅槃
解脱是可能的。人可以从习性反应、痛苦中获得自由。佛陀说:“经验超越身心世界,不是此界、彼界,不是日月,我称它无生无灭、无住无生死。它不需要支持、培养、根基,这是痛苦的终点”。“有一个无生、无成、无为、无条件的存在。若非如此,将无法从有生、有成、有为、有条件中解脱。”
涅槃并非只是死后的状态,它是此处此刻可经验到的。用否定语的措辞形容它,并非因它是负面的经验,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方式形容涅槃。每种语言都有描述身心现象的用语,却很难描述超越身心的现象,只能权且用“它不是什么”形容涅槃。
事实上,试图形容涅槃毫无意义,只会带来混淆。不必讨论或争辩它是什么,重要的是体验它。佛陀说:能消除痛苦的原理,在于必须亲自实践。
证得涅槃时,涅槃才是真实的,此时所有对涅槃的争辩都变得没有意义!
必须穿越表面的实相,经历身心的消融,逐渐止息贪瞋和执着,才能接近解脱的究竟实相,最后自然到达涅槃的境界。不必渴求,或怀疑,所有正确修习正法的人,都会到达这个境界。涅槃何时出现,无法预料,唯有持续观察、不起习性反应,只须向目标不断前进。法的利益不仅在未来,当下就有结果。正确修习内观,远离习性反应,就会体验到安详与解脱。涅槃原本存在,不需培养。只须培养心的最佳特质——平等心,无论体内、体外发生什么变化,始终保持平等心,就可全然觉知实相、证得涅槃。已达解脱的人说:
贪瞋痴的息灭就是涅槃,灭除内心的贪瞋痴,就能体验到解脱。
最后,请允许我以一行禅师的话结束正论部分:
我们经常疏忽,从正念的道路上溜走。我们发誓,实践觉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快
乐,修习微笑和专注的呼吸。乐此不倦,我们生活在正念之中。
让我们回来,生活在这美妙的当下,在心灵的花园种下美好的种子,构筑智慧和慈
悲的基石。我们沿着专注之路,践行谛观和理解,澈见万物的体性,最终从长劫生死的
束缚中解脱出来。我们学习和言爱语去照料别人,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在傍晚,我们将快
乐的根须四处伸展,帮助别人解脱痛苦。
结 语
根据以上所述,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切法的修习与成就,都离不开正念。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不能忆念不忘禅修目标,不能观照无常、苦、无我。因此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正念对于每个生命、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帮助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借着正念的帮助,正知才能够观照,发挥作用。
前行准备:修习正念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树立正见。还须持戒清净,选择安静整洁的环境,还要热心正知地修习正念,这样就会减少干扰和障碍,取得好的效果。
掌握技巧:在修习正念时,可能会遇到许多疑惑,如修习正念的方法、次第、原理和技巧等;还可能遇到种种障碍,如腿痛、五盖等。应当了知,修习正念虽有完整的次第,但更应注意把握当下的觉知和观照。对于所有的疑惑和障碍,解决方法有四,一是回归原始经典,从中寻找答案;二是查阅其他经律论三藏、工具书、及佛陀和佛弟子的传记、开示集要等;三是借鉴近现代,及当代诸位法师、大德的内观经验,及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阅读他们的传记、开示集要和论文。还可以通过音像资料,或直接亲近他们,得到他们的指导。四是亲近身边的师长、同参道友,虚心学习、相互交流和启发,共同增上。
这样,就会减少障碍、解除疑惑,少走许多弯路,更有效地修行。
不忘实践:虽说应当亲近善知识,但还须“自依止、法依止”。以手指月,若没有手指,就看不到月亮,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应当下就投入实践,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起心动念,应时时处处不忘修习正念。因为毕竟手指并非月亮。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应当了知:其实每个人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烦恼——唯一真正的敌人。唯有通过不断地修习实践,才能验证佛法的真实不虚,并做到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而走向解脱。
融合各宗:无论修习任何法门,目的都是为了自利利他,所以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通过修习正念,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各宗的教义,如“一心不乱”、“活在当下”、“万法皆空”、“一切唯心造”等,真正做到融合各宗,避免与各宗及不同教派搞对立。
积极弘法:除了通过修习正念,断烦恼、追求解脱外,还应不忘发菩提心。通过修习正念,自己得到切实利益之后,还应把这种方法介绍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断烦恼,走向解脱,利益更多的人,才能令正法久住。正如马哈西尊者、葛印卡居士等,他们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内观中心,接引了许多出家、在家众,甚至完全不了解佛教的人,接引他们来参加禅修实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及很好的效果。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弘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尤其是他们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等,值得我们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一、佛教典籍
《阿含经》,《大正藏》第1-2册。
《大念住经》(1998年版),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
元亨寺译本《汉译南传大藏经·念处经》。
巴利《长部·大念处经》。
元亨寺译本《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四·第一一八·入出息念经》。
佛陀教育基金会编 汉译《南传大藏经·五部》
二、佛学专著、丛书
济群导师:《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71-181页,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济群导师:《我的判教观》、《人生五大问题》,人生佛教小丛书系列 第四辑,2009年。
杨郁文:《阿含要略》,东初智慧海丛刊,1993年。
觉音尊者:《清净道论》叶均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5年4月第四版。
马哈希尊者:《清净智论》,溫宗堃译,台北 南山放生寺印行 ,2006年6月版。
马哈希尊者:《四念处选章》法藏讲堂昌印,sujiva法师 编辑。
马哈希尊者:《内观禅修——基本和进阶练习》。
马哈希尊者:《法的医疗》,溫宗堃译,法雨道场印行 ,2005年版。
雷迪大师:《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阿罗汉的足迹——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则》。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帕奥禅师 :《如实知见》,弟子合译,香港佛教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
班迪达尊者:《就在今生》,附录二《五盖及其对治法》;附录三《观智的进展》。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果儒法师译,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
焦谛卡禅师:《炎夏飘雪》,果儒法师译,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
恰宓禅师:《毗婆舍那禅——开悟之道》,果儒法师译,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
约瑟夫·葛斯丁:《回到当下》,果儒法师译,慈善精舍印行,2009年版。
德·向智尊者:《正念之道》,台湾像树林文化·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喜戒禅师:《正念的四个练习》,赖隆彦译,香光尼众佛学院印行,2009年版。
印·葛印卡老师:《开示集要》,1984年;《慈悲的法流》,1993年;《生活的艺术》。
威廉·哈特:《内观——葛印卡的解脱之道》,内观禅修基金会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美·乔恩·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雷叔云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美·乔恩·卡巴金:《此刻是一枝花》,润秋译,文汇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易之新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9年版。
日·玲木俊隆禅师:《禅的真义》,蔡雅琴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美·萨姜米庞:《心的导引——宁静安住的禅修之道》,周和君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泰·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Vara Dhamma 译,高雄净心文教基金会,1997年版。
泰?阿姜查:《如实之道》、《静止的流水》、《我们真正的归宿》、《森林里的一棵树》等。
泰·佛使比丘:《生命之囚》,1988年。
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曾银湖编译:《四念处》,大林静舍印行,2001年。
玛欣德比库:《缅甸帕奥禅林简介》,修订于帕奥禅林,2007年。
性空法师:《念处之道——大念处经讲记》。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丛书》,第124册《解脱道论》;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丛书》,第132册《佛学与科学论文集》;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印行,共132册,1998年。
《南传佛教三藏简体中文版丛书》,云南佛教协会、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总佛寺、曼听佛
塔寺、中国南传佛教网 印行,共7册,2008年12月。
三、学位论文、论文集
恒强法师:《原始佛教之中道》,《戒幢文集》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梁踌继居士:《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尚未出版),2009年。
何孟玲:硕士论文《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大学,2001年。
林崇安:《受念处的研究》,自《佛学论文选集》,国立中央大学,1996年。
温宗堃:《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兼论马哈希念处毗婆舍那禅法》。
关则富《The Four Satipatthanas in Early Buddhism》,2001年。
观慧法师:《四念处禅观之理论与实践》,2006年。
宗宏法师:《汉译<阿含经>四念处之研究》,玄奘大学,2007年。
哈磊:《四念处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
乌多拉:《四念处观法》,四川大学,2007年。
《闽南佛学院研究生论文集》,第一辑,2005年。
第七届吴越佛教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暨东南佛国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2009年。
《觉群学术论文集》第一辑,253页,《〈杂阿含〉述评》,2001年。
四、期刊
《人世间》,2009年,总第14期。
《人世间》,2010年,总第15期。
《法音》,2001年,第5期、第12期。
《普门学报》,第46集,2008年7月。
五、电子辞典、网络资料
《大正藏·阿含部》,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605-639经》。
《大正藏·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念处经》。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
《汉译南传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
中国南传佛教网
觉悟之路网站
国际中文内观网http://www.chinese.dhamma.org
中国大陆内观网http://www.vipassana.org.cn
后 记
首先,非常感谢常住和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感谢研究所为我们请来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可以说我是怀着感恩心、惜福心和惭愧心度过了两年中的每一天,实在是受益非浅!
两年来,我们学习了许多课程,尤其是与《阿含经》及解脱道有关的课程,如《佛法概论》、《印度佛法史》、《阿含道次第》、《大念处经》、《佛陀传》、《法句经》、《南传佛教概论》等。同时,我还利用假期自学了《阿含要略》、《清净道论》、《摄阿毗达磨义论》等。
尤其是从第二学期开始,我们有了禅修课,大和尚、济群导师要求我们坚持每天打坐。在宗净法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禅修实践。但我遇到了很大的障碍——腿痛、全身不舒服等,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在此期间,除了参加每周两次的禅修活动,及每学期的禅七外,我还利用假期参加了几次禅七实践。尤其是2010年3月3日至13日,利用寒假参加了福建长汀南禅寺的《葛印卡内观中心·十日禅修课程》,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印象很好,同时解决了禅修实践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和障碍。
本论文的撰写虽然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确定选题就化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本论文是本人两年来的一次学习汇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每天大约化10个小时,共计约300多个小时,终于在2010年7月1日初步完成。在此写作期间,承蒙三宝加持,以及各位法师、老师的支持,总体还算比较顺利。
两年来,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长济群导师多次为我们做开示,将修学的核心及要点一一道明,使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研究所的法师和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加上佛学沙龙的讨论,使我们对法义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
撰写论文期间,在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思路和技巧等方面,均得到了济群导师、成峰法师、恒强法师、界文法师、王建军老师、梁踌继居士、楼晓尉居士等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在禅修实践方面,还要感谢宗净法师、明嘉法师、葛印卡内观中心的王老师的热心指导和答疑,他们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实修中遇到的疑惑和障碍。
两年时间虽然过得很快,但在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长济群导师、教务长成峰法师、训导长恒强法师、监学宗志法师以及界文法师、宗净法师等诸位法师和老师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关怀和指导下,所幸自己非常珍惜时间,在学修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天法喜充满。同时,对解脱道和菩提心教法及内观禅修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了正常上课、上殿过堂、出坡、皈依共修和禅修外,我还发心做事,服务大众,感恩报恩,并积极组织、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以调节身心,学修并进。具体如下:
1、在济法师的倡导下,2009年2月28日,我与宗志法师等发起成立了佛学沙龙。坚持每周讨论一次,共举办44次活动,并做记录和录音;围绕所学课程进行讨论;通过事先准备、讨论和向嘉宾请教,巩固加深了对所学法义的理解,解除了许多疑惑,纠正了不正见,使心缘于正法和戒律,增强了学佛的信心和道心,增进了交流和相互理解,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并每学期提交一份沙龙报告。
2、在大和尚、济法师和成峰法师的关怀和支持下,2009年10月27日,我与刘斌居士等发起创立“书法兴趣小组”。成峰法师特邀著名书法家庄希祖老师为我们做了12次书法讲座,丰富了大家的学修生活,培养了兴趣,净化调柔了身心。
3、在河北廊坊白塔寺受戒期间,发心行堂,打扫宿舍、水房、大殿等公共区域卫生,并与发心戒兄共同努力改善生活环境;通过严持戒律、服务大众等,克服了因环境带来的疾病和心理困扰,改善了心行;最后还发心为大家做了通讯录。
4、作为学习委员,还发心将所学的许多课程,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及时与大家分享这些资料,帮助大家考前复习。
5、响应所长济群导师的号召,经常学练太极球、问身功,并教同修练习,调节了身心。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得益于住持普仁大和尚、所长济群导师的悲智双运的加持,得益于常住和研究所各位领导、法师、同修的关心和支持。
再次衷心地感谢西园寺常住!感谢研究所!感谢普仁大和尚!感谢济群导师!感谢曾经给我们上课的每一位法师、老师!感谢各位同修!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和老师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再次表示感谢!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道    成
2010年7月9日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