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哭长城:多读经典——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0:39:23
 多读经典——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2)

儿童读经教育手册

文章转自:http://www.panming.com/index.htm  在此深表谢意!

 

所谓“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的简称。什么是“经典”?又怎么“诵读”呢?而且又何必强调“教儿童”去读呢?在现代的社会中,这是颇为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其实,这是吾人祖先所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既一举而对个人与社会有多种利益,又合乎人类学习心理的自然发展。适当地恢复读经教育,是中国现今教育的新尝试与新希望。

吾人所推广的“儿童读经”理念,包含三个重点:从教材方面说,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教法方面说,就是“先求熟读,不急求懂”;从教学对象说,则以儿童为主。这样的“教材”是重要而现成的,这样的“教法”是简单而有效的,又正好是配合儿童的心灵发展而施教。所以从一开始,吾人即相信这种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又很容易推广开的。

我个人思考此问题已有二十五年之久,家庭小规模实验也已十年以上,长期地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证实其可行,才正式在社会上“推广”,期望激起风气,普遍施行。目前的“推广”工作,最主要的办法是借助於这本“读经教育说明手册”来宣说观念,以鼓励有心人士开班教学。近年来此种风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若持续其效应,则将是“重新回归文化本位”的运动。回归文化本位,不是顽固,也不是墨守,而是希望保住自我传统的活力,以求更有能力深入了解他人的文化,吸收消融,两相综合会通,为人类开创更充实饱满的文化。

由於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需求渐次复甦,认同并希望进一步了解“读经教育”内容的人越来越多,吾人也愿这种理念广为周知,所以编写这一本小册子,对读经教育与实务做一详备的介绍。因为就读经教育之特性而言,不论在理论上或实务上,都是非常自然而简单的,所以凡是将本手册看完一遍的人,一定都可完全了解——不但可增长其对读经教育的信心,并且立即可以成为儿童读经的指导者。

我诚挚的希望从现在起,先以“社会教育”“才艺教育”的方式在体制外推广。渐渐地走入学校,以“课外”“课间”的补助教育方式,为老师们所接受。时机成熟时,将可正式纳入体制,编入课程。这种长期的愿望,需要社会上热心文教人士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段过渡时期中,家长若想建立起孩子的心灵免疫力,让孩子不受社会污染,想教出一个明礼义、有教养的“君子”,则请在课外立即开始教导“读经”,勿因为要等待体制改变而失去了教育的适当时机!

请读者诸君耐心地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将本手册看完,并参与於儿童读经之教育,则儿童甚幸,社会甚幸!如无充足时间,嫌理论部份大繁,亦可从实务部份先看。(第四、六、七等节)

第一节读经问题之出现

    “读经”本来没有问题,但自一九一二年开始就出现了问题。一九一二年元月十九日,国民党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可见,虽然清末是实施新制的小学堂,也还是读经的。同年五月,又下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於是不仅没有读经的学生,也消灭了可教读经的教师。同年七月,且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的议案。他认为祭孔是宗教迷信,而想以“美育”来代替“宗教”,学校祭孔之风气从此断绝。这连续的三个动作,对民族文化的继绝所关甚大,是中国教育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大事。等到一九一七年,白话宣言出来,一九二○年小学语文课全面改用白话文后,我们国人便渐渐连一般古文都看不来,更不用说“读经”了。

这八十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敢(也真不会)读经了!而中国人是不是因此更理性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教养是不是因此更提高了?是不是因为充分西化而更受外国人之敬重呢?当然历史不可重覆实验来做比较,不过在一般人的心中,总难免有一些隐约的痛楚。切身的问题是:他的语文程度不够,他看见左右的人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他的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其次是:感受到社会正义的日渐消亡,君子之风的日渐远去,短视近利,诈虞日盛。尤其是近来犯罪率的增高,犯罪年龄层的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显示出人心极度的空虚,人生方向感彻底的失落!这其实就是整个社会只顾发展经济,而未能相对的提升国民文化教养,所必至的后果。知识份子也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没有自我文化的民族,托钵乞怜的结果,纵有再大的天才本事,终究不能参与於世界文明的创建,而永为其他民族所轻贱。

穷则思变,剥极必复。我想:这应该是对八十年来的文化心态做反省的时候了!或许社会上其他的人各有其想法与做法,而我,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尤其是“文化教育”的落实。这是固本培元的工作,虽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傲,必贻明日之悔!

而真正要使教育落实,则不能是空喊口号,不能是表面浮华。必须自小者近者切实做起,亦即从根基做起!这小者近者,而且又是最根本最切实的教育革新,即是:普遍恢复读经的教育。尤其要自儿童时期即开始,因为等到初中高中性情“沸腾”起来时,就来不及了,与其到时“扬汤止沸”,不如及早“釜底抽薪”,此即古人所说的“童蒙养正”。“养正”之方,应以读经为最方便!以这一种最简易可行但却最实际有效的办法,从根本做起,来救助文化、扶持人心。可行与否,有效与否,我现在愿提供我个人的浅见和实验的心得,请社会上关心文化教育者共同思考,共同检验!

第二节读经之意义

    首先,就教材说,“读经”就是“读最有价值的书”。

“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所有知识份子共认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给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它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搏造文化、推动历史的动力核心。

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所说的“经”,定义可较为宽松些,亦即说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而且其价值性亦可以由个人的认定去选取。只要你认为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即可自己选为“读经”之教材。(不过,你如果真正读破万卷之后,可能你也会同意古人之选择!)

为什么非要提倡读经,非要鼓励选读最有价值的书不可呢?因为我们所说的“读”是“熟读”的意思。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的吸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较迅速的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作一个较为全面性、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要启发理性、开拓见识、陶养性情,除“读经”外,恐怕别无切实可行之方了。

所以,“读经”教育的提倡,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在我们现代的社会里,已是刻不容缓。在“读经”的新闻见报后,一位七十几岁的周弘道老先生特地来见我,对我说,他四十余年来,时时想着如何挽救这个社会的文化,总是想不出一条路来,现在看到有人提倡“读经”,他认为这是唯一的有效之方。可见对自我文化的自觉与响往是不分年龄与宗教,甚至是不分学派、政党及经济阶层的。

不仅中国本土需要提倡“读经”,海外华侨社会,想要延续中国文化命脉、维护书香家世,也需要让其子弟“读经”。尤其如果祖国要在开发经济的同时,照顾到文化人心的恢复,最简便有效的办法,还是得从现在起给儿童“读经”,二三十年之后,人心自然较为敦厚,国家也有安邦济民的大才可用。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中国人的世纪即将展开,希望那时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天地之心、生民之爱的民族,希望那时的中国,是一个真正的礼义之邦,带给世界真实的和平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