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都乐队:格律诗基础知识漫谈》—白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9:00:39
格律诗基础知识漫谈》—白杨 第一次跟大家共同探讨近体诗基础知识,我也是总结前人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编辑而成的。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们共同探讨吧。下面我们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

一、我们为什么来学诗词,我们在诗词中能得到什么?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远古的学风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自己的人性修养。通过知识来开阔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胸襟。更充分地认知自我、认知社会、认知自然万物。从而使自己把握幸福的能力提升;

然而,今世的学风呢?是把学到的知识当作一种工具,或谋职或谋人。谋人就是取悦他人,得到他人的赏识,再贬低一点,就是想得到一份能在人前显摆、哗众取宠的资本。

那么,我们学诗词应该取古还是取今呢?我认为当今社会啊,取古早晚会饿死,取今最终会被人骂死。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是,二者兼取,既要修心,又要打拼。但是,我们现在来学习诗词的目的,应该从于远古的那种学风;因为我们需要用诗词知识来修心,来沉淀我们处于困境时的自省,来积蓄我们在逆境中的力量。

所以,我们来学诗词的目的应该是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二、学好诗词需要什么?

第一是汉语语法基础;

第二是大量地阅读;

第三是细心地感悟;

三、我们来谈谈格律

什么是“格律”?

格律,就是格和律的合称。

格∶平仄、字数、对、粘、对仗、压韵、起、承、转、合,合称为“格”。这里的“对”与“对仗”不是一个概念。这里的“对”是指平仄相对;而对仗(对偶)是指字的词性、词组的形式相同。

律∶音律、声律、韵律,合称为“律”。压韵和韵律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两码事。

压韵∶凡压同一韵部的字,就叫压韵

韵律∶指如何用韵;比如, “倒韵”“串韵”“走韵”“僻韵”“窄韵”“险韵”等,就属于韵律的范畴。

“僻韵” 冷僻字或意义不明者

“窄韵”词性单一,缺乏灵活性;

“险韵”韵部字少,如:三江  

“倒韵”颠倒用字

“串韵”窜韵,从一先跑去二冬之类,属窜韵

“走韵”,就是拿著韵书,一个一个挨著韵部来压韵,就好象走路一样,一步接一步 。

以上所列,在律诗创作中尽量避免。就拿险韵来说,韵部里的韵字本来就少,写绝句、七律都勉强,要是写长律就无韵字可用了。

律诗的格律,定型于宋朝。 唐诗遵的是唐律,有些地方,唐诗和近体诗的格律是不一样的。我的老师说,按唐律分析,《唐诗三百首》里的诗,没有问题,都是正确的。

有人问为何唐诗很多不符合近体诗的要求,因为今天我们说的格律,是已经定型的宋代格律,不是尚未完善的唐律。唐诗符合近体诗要求的,粗略估计,大约在35%左右。65%是不符合近体诗的要求。

四、平仄规律性

平仄的规律在句子中一般采用马蹄韵。

马蹄韵,顾名思义,就是马蹄踏路的“滴滴答答……”声,我们把马蹄的节奏运用到汉字音律中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无限延伸下去”我们规定一个音节里有2个汉字,也就是“滴 = 平平,答 = 仄仄”,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意地从这个无限延伸中截取某一段,

比如截取七个字的形式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截取五个字就是:平平仄仄平。

为什么大多数形式是截取5、7这样单数呢,“滴”,是马蹄抬起来,“答”,是马蹄落下去。

我们截取单数字,难道是让马蹄抬起来后不下落吗?或者马蹄落下去就不抬起了吗?

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刚才所截取的都是半句,还有另一半没有截取与之相对呢。于是,我们就要考虑“格律”中的“对”,即平仄相对。

例如:前半句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后半句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两个半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再说说“粘”,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连接,就像藕断丝连一样,虽然藕断了,但藕丝还相连”,我们讲一首律诗是一个整体,为了避免律诗从格律上断裂,我们就运用“粘”来相连接。

我们刚才说过,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是前后两个半句达到了平仄相对的要求,那么既然已经达到了完整,下面的句子怎么继续呢?不怕,因为我们可以用“粘”的办法来解决,来继续我们的新开始。

那么这个新开始的句子应该与谁相粘连呢?我们应该按照句子的排列顺序去粘。比如我们把已经写好的两个半句编号为:前半句为1,后半句为2。

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我们将要写的句子编号为3,那么我们这个第3句就要“粘”第2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平平仄仄仄平平④。

平平仄仄平平仄⑤,仄仄平平仄仄平⑥。

仄仄平平平仄仄⑦,平平仄仄仄平平⑧。

这里的粘的意思是,第3句子的平仄要与第2句字的平仄相同。

但是律诗是8个半句组成的,所以在粘的句子编号上,我们可以推出下面一个定式:第3句粘第2句,第5句粘第4句,第7句粘第6句。

我们直观地看一下:(这是七律的一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平平仄仄仄平平④。

平平仄仄平平仄⑤,仄仄平平仄仄平⑥。

仄仄平平平仄仄⑦,平平仄仄仄平平⑧。

通过看上面的例子,我们又发现了问题。既然③和②相粘,那么应该平仄完全一样啊?这里还有一个格律规定,就是3、5、7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2468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

另外我们再仔细注意一下,就是12345678句中,左右上下相邻的句子中第2/4/6字与相邻的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对的。左面的是平,那么右面的就是仄;上面的是平,那么下面的就是仄。

这就是律诗的要求,前后两句的2、4、6位置上的字相对,上下两句2、4、6位置上的字相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3,5不论,2,4,6分明”在单句中的含义。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按照马蹄韵的截取方法为什么会出现如上面例子中③④⑦⑧句的格式呢?

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平平仄仄仄平平④。

仄仄平平平仄仄⑦,平平仄仄仄平平⑧。

就是因为3、5、7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左右上下相邻的句子中第2/4/6字与相邻的第2、4、6字的平仄必须相对。

我刚学律诗的时候也想不通这个问题,后来我就学马走路,但是马是四条腿,而我是2条腿,走着走着我就跑起来了。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马起步时候,确实是嘀嗒嘀嗒的,后来马跑了起来,蹄声就乱了。后来我把所悟跟老师说了,老师说我比马聪明多了。其实,按照王力老师的说法是为了前后句补充音节,使得一个联的音节达到和谐。

五、说说“孤平”“三尾”对诗句节奏感的影响。

按照音律,七律一句共七字,分别为1234567,每句的音节是:12、34、5、6、7,共五个音节。一般一个语素为一个音节.大家以后读、写诗的时候,注意看一下七字一句的,都是按照这个音律来读、来写的。

如果在这样的句子:仄仄□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不论,则就可能犯孤平。

如果是这样的句子:平平□仄平平仄,如果第三字不论,则就可能三平头。

如果是这样的句子:仄仄平平□仄仄,如果第五字不论,则就可能三仄尾。

如果是这样的句子:平平仄仄□平平,如果第五字不论,则就可能三平尾。

律句中忌讳三仄尾、三平尾。三平头和三仄头,虽不算犯规,但也不是主张之列。因此,第3、5字还是可以选择论一论的。不过,容许偶犯,偶犯的概念是,偶尔为之,如果是因为内容偶犯一下,则是许可的。

一切文章都是以内容为主。 在内容和犯孤平,这样的忌讳之间,个人选择内容。

解释两个名词:失对和失替

失对:是指两个对应的句子,在2•4•6位置上字的平仄不符合对句平仄的规律。

失替:是指单句的2、4、6字的平仄没有“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交替运用。

六、对仗中注意的问题

工对和宽对:

在律诗中我们大多数使用宽对。

工对:就是格式要非常严格,不管是格律上,还是词性上都要求工稳。比如: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再比如:

      急水与天争入海,乱云随日共沉山

宽对: 相对于工对而言,要求不是很严格。比如: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时”和“别”的词性不同。所以不成工对,这类就是宽对。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归白发   其实是白发归。与入扁舟其实不太相对。但是这个联依然属于宽对,符合要求。

大家都知道词语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方位词等等。平时使用频率高的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及数词。这些词大家都不陌生,应该非常熟悉的。在对联中,动词是不可缺少的。少了动词,句子就缺乏生动,容易呆板。因此,合理使用动词,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五字句中,至少应该有一个动词,最合理的是两个。在七字句中,至少应该有两个,最多不得超过三个。

数词,有实用的,有虚用的。

如:  五岳,中的“五”这就是实的。

再如: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里的三,就是虚的

又如:五湖四海           既可实指,也可虚指,

当然还有一字多种词性的。

如:清     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还可作形容词。

道光年间,有幅对联: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上句的动词分别是“有、留”,下句的动词分别是“无、照”

其中的清和明,本来是形容词.但在这对联里,实指了清朝和明朝.以形容词喻作名词.上下工对.对联中的词性,有暗变的手法.前面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再举一例:  

莲子心中苦  莲子的莲,实际是 (怜)的意思  

梨儿腹内酸  梨儿的梨,实际是(离)的意思    (暗变,名词变形容词)

词语有自己的词性,但关键是看使用在句子里是怎样的去使用。意境对联的出句,没有规定,关键是看对句者自己怎么去理解。

对联,可以内容相似、相近、相同、相反。

唐伯虎纪事中有一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路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我们先不考虑重复的“洞”字。这里的数词,上句也好、下句也好,都是实指。

对联的用数,在通常情况下,与普通文章的用数,没有什么不同。但普通文章的用数,比较自由。而对联的用数,却要受到限制。上联几个数字,下联就必须几个数字。否则就不能成对。这样一来,对联的用数,就不能不作一些特殊的处理了。

有这样一幅联:

收百八景于目前,数山水林峦,万叠芙蓉环薄雾

登卅六峰之顶上,看画图烟雨,半天楼阁启凌云

百:实际是一百。卅:实际是三十。这就是一种特殊处理的方式,上下皆作特殊处理。

再看一联:

           奉东晋大亨,瑰宝增辉三百字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这里的三百和二千,都与实际不符.如此用法,叫作取整。

另外有一种相反的用法,化整为零。

如:

   七鸭游湖,数数三双一只   

   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这个就是化整为零。

数字联,还有一种 计算,比如:

二七慈悲喜舍身,感湘土群声持诵   

四八庄严微妙相,应麓山万众瞻依   

上联指观音出家的年,下联指观音化身  。此联见长沙岳麓山古麓山寺观音阁。这个就是计算,二七等于十四。

我们来看一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大家看,这联数词的位子,半、绝。工不工?OK,看词语的话,那半和绝是形容词了,对吧?但是,我现在所说,半,在这里是数。绝,也是数词。绝,就是大到不能再大量的意思。所以,这联事实上是工对。

西湖有一联,数字较多。  

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大家看看,这联里的数词,是虚还是实?全联用了四个数字。“三面”=三潭印月。再告诉大家,这联是描写“三潭印月”。虚虚实实,到底如何,在你心中也。

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方位词附属于名词,颜色词属形容词了。

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对联的基本原则:实对实,虚对虚。

例如,中央电视台一九八二年春节征联出句。

碧野田间牛得草=

评冠军的对句是:金山林里马识途

各以三个文化界人名相对。

如:成都杜甫草堂有一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著对留是动词。

如:

       挺身登峻岭

       举目点遥空  

“遥”对“峻”是形容词。表示空和岭的形态。

峨嵋山报国寺联:

  我奉雪山为赠品

  君收云海作诗声   君指游客。和我是代词相对。

史学家范文澜堂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其中,句对年是量词。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自 对 更  是副词。更表示程度。自表示范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原和本,因和为都是介词。前者表示状态。后者表示原因。

七、单独说说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对偶的诗句在诗意上就像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

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如:忽闻哀痛诏,又下盛明朝.

又:可惜欢吴地,都非少壮时.

又: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再举例说明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

很多流水对上下句分别是两个连贯的动作。

例如: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流水对在律诗对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是比较不容易弄出来的一种对子。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的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

关于流水对,有这样一些说法:

“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流水对使一首诗结构紧凑,如果是用在担当著拓转诗意的重任的颈联,常可使整首诗意像流动,习习欲飞。” 

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

八、简单地聊一下律诗的写作

谈到写作,我要说一点,就是律诗由于篇幅短小,七律不过才56个字,根本无法与诗歌、散文相比。那么,律诗却能在如此小的篇幅里,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和畅达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以小见大,是以情感人。

一支花开而知春来,一叶凋零而知秋近。一滴泪能释千古愁,一展眉峰能悦满怀情。

那么律诗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的呢?是写作的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

写一首律诗,一定要做到谋篇在先,动笔在后。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

比如你想表达对春天处处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你不能一开篇就自私地只考虑你的感受,就“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啊”。这样写就是把你的所见所闻省略掉了,你没有把文字当作向导来让读者看出你的所见所闻。所以,你应该首先写出你所处的地点,该地点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引发了你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就是诗的逻辑性。

所以写诗一定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

另外,在作品中一定要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只有真感情,你的作品才会打动人。没有感情的凑字,文字是苦涩凝滞的。

我们要用情感让文字在你的笔下活动起来,兴奋之时,文字在舞蹈;苦闷之处,文字也在浅愁。不然,你没有感情的凑字,不仅你感到受罪,文字也会跟着疲惫。读者呢,能有啥心思去品读呢?

还有一点,就是你看到的景物取舍方面,也要用心去选择,把对你欲抒发的情感有用的景物挑选出来作为重点描写,这对于你的作品吸引人有很大帮助。

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

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

我下面列出几个句子,请大家说一说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

1、        他背着手,在甲板上踱来踱去。

2、        他看见柳树下两位老者在下象棋。

3、        他听见远处传来汽笛声。

4、        他喜欢玫瑰花。

5、        失恋的痛苦,让他此生不忘。

6、        远处的飞瀑传来雷鸣般的巨响,瀑布湍急地流下来,砸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宛如一道长虹。

大家说说:(六班长-浙江--方:1,2,3,6景语,4,5情。答,略。)

那么,通过分析上面的几个句子,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写文章就是作者在说明什么、议论什么,不管你写的是自己,还是别人,或者其它事物,文字都是出于你的笔端,是你在叙述、在议论、在说明,所以针对这些文字来说,你自己的感触最多,然后才是读者。而针对每个字、每句话是否蕴含了情感,你自己最清楚。所以,在判断景语还是情语的关键就是:不以你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被你叙述出来的文字就是景语;虽然这个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你的想象、判断之后得到了一定的情感升华之后,那么这些文字就是情语。你比如说,“远处传来的汽笛声”,这句描写就属于直接叙述,是把你听到的状态反映出来了,所以就属于景语;再比如,“他喜欢玫瑰花”这句就是你在表述议论,是通过你的心理去加以判断而说出的句子。

当然,这些都属于直观判断景语和情语的直观判断法,严格地讲属于断章取义。但是,作为我们初学律诗的朋友来说,这就是一个台阶,以后你们会随着学习迈上更高的台阶,那时候你再回头读读这些,你会觉得这些漏洞百出。

还有一些句子,如,比喻句“月光清如水”,这些句子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要看你前后句子的受否加入了感情色彩。单单地拿出这一句来说,属于景语。因为这属于一个形容,是把月光形容成水。是凡作比较的两个事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内涵,月光的清亮与水的清纯就存在相同的内涵。你不能说月亮能发光这个部分和水作比较吧,因为水不能发光。所以“月光清如水”这句中的“清”是两者共同的部分,不能说作者在这句上加进了情感。

这类的句子还有“她象花儿一样”,这个句子两者的共同点就是“美、漂亮”。以花的美丽来形容她的姣好容貌。所以,是凡景语一般都是所见所闻,情语就是所思所感。

我希望大家写一首习作时,都要把你自己看见的、听到的客观,与感觉到了、联想到的主观,都融入到一首诗里来。这样做对写绝句非常有好处。

题目的重要性

如果把一首诗的写作脉路比作一根藤蔓,那么写作之人就应该充分利用你的两只手;一只手牵着藤蔓的头,另一只手要顺着藤蔓的茎捋下去。诗的题目就相当于藤蔓的头,这个题目的拟定是相当重要的,题目拟定的不稳不准确,诗句就如同无源之水,迟早会干涸。

一种是命题写诗,另一种是阅读资料或者看图,自拟题目写诗。

在平时的创作中我们一般会遇到两种情况,

针对命题,我们要认真去思考题目,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经历或者以前的知识去补充这个命题,补充就是扩句,比如命题是《春夜》,那么我们可以去给“春夜”扩句:

在一个什么样的春夜,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让你回忆到了什么,通过回忆和眼前的现实,你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针对自拟题目,你不要急着去命题,应该先把你所见事物和所产生的感情、感悟,先一条条叙述出来,然后再去归结出题目来。

所谓的立题立意,意思就是说,把题目拟定准确,然后再用后面的句子去丰富你的题目中隐含的意思。这个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联想力。

有时题目里明确地安排了重要的线索,正文的章法安排是基于题目的交代而进行的,所以读懂题目非常重要。

有些初学者对题目不够重视,随便安个题目拉倒,这样的作品不仅浪费了题目,也是不懂章法安排与题目的关系。

章法的安排与题目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章法就是写文章的方法,比如叙述方法、在文章中使用赋比兴,句子的对仗等等一些技巧。

我们再说一点与律诗有关的擦边球啊。

我们都知道一块磁铁具有磁场,当你手里拿着磁铁去接近被吸引的物体时,这个被吸引的物体其实在磁铁磁场的作用下就会向磁铁靠近,最终吸附在磁铁上。那么我们每个人呢,也有个磁场,你的朋友就是被吸引的对象,你的朋友越多,说明你的磁场辐射面越宽广。

再比如QQ群同样也具有磁场。我们学院的人数就很多,说明我们的磁场就很广有些群的磁场就显得很小,是因为群设置不能太多的原因。制度对磁场的影响很大的。

比如一夫一妻制度。就对“我想明媒正娶好多老婆;她想名正言顺依靠很多老公”的磁场的扼杀。不遵守这个制度就是违法。

那么诗词呢,同样也具备磁场,细化到每个诗句,每个字,都有一定的磁场,所以我们在组词造句时,要去炼字,就是让字句的磁场发挥到极致的地方。但是组词造句是有一定的章法所约束的,

比如7言每句7个字,5言每句5个字,这些都是章法格式,不能滥造,不能乱组。那么怎么办呢?于是,我们就要用炼字的方法,按照逻辑性找到最匹配的字来增加磁场,累积整句的磁场。每个句子的磁场增加了,那么全诗的磁场不就相应的宽广了吗。感染面不就扩大了吗。这就是诗句为什么要炼字的原因。具体如何炼字,这需要去习作去实践。

九、最后我们来分析一首诗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意,大家以后律诗的8句排列格式最好是这样的)

这首诗作于长庆三或四年(公元823或824年)春,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因为题目里已经交代了地点钱塘湖(西湖),时间是春,行就是游览。所以下面对于时间、地点、干什么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直接写所见所感。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北贾亭西”就是很好的起笔。它紧接着题目而写,先交代作者游览的具体地方是“孤山寺,贾亭”,孤山位于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山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临览胜的好地点。贾亭在当时也属于西湖名胜。北和西是指白居易游览到具体方位。

“水面初平云脚低”是说白居易在登临名胜后看到的当然是西湖的水了,《新白娘子传奇》中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西湖的水啊波连波,初春涨潮哦秋冬落。”因为是春季,正式湖水涨潮的时候,所以诗句中用“初平”来形容。湖水初平,水光潋滟,与天边重重叠叠的白云相互连接、相互映衬。

白居易把湖水波光白云的倒影作为云脚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低”,水中白云的倒影当然比天空的白云低了。大家看首联是不是景语?

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对”,

我们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与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对的,符合律诗要求。后面的诗句,每两句相对也是一样的。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首先我们看,颔联与首联之间是否发生了断裂。

首联的“水面初平云脚低”描写的是湖面,而颔联描写的是湖岸,都属于西湖的事物,而且从摄像角度上分析,首联好比先用了一个广角镜头,增加了景深范围,而颔联就是把镜头拉近,只描写岸边柳树上的柳莺和岸上衔泥的春燕。两联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没有发生断裂。

其次,我们分析颔联是不是景语?很明显,这两句也是很直观地写白居易所见“早莺在树上鸣叫,燕子在岸边衔泥”,没有一点情语的痕迹。所以颔联依旧是景语。

第三,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粘”,

我们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与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同的,这就是下句与上句相粘了。符合律诗要求。后面还有两处相粘也同理。

第四,我们分析颔联的逻辑性。

白居易用了“几处”早莺而不是“处处”早莺,用了 “谁家”而不是 “家家”。这里面其实包含着逻辑关系,如果用“处处”那么便不能与“早莺”相匹配,“处处”说明莺鸟已经很多了,这也不是初春的景象,同时也与首联的“水面初平”自相矛盾。同理用“谁家”而不用“家家”也是这个道理。另外这个逻辑关系还延伸到颈联之中。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先看看逻辑性“渐欲”“才能”这个两个词的使用,说明花开的还不是很多,草长的还没有很高,“渐欲”和“才能”,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才能:刚刚能够够上,这也是初春的景象,与“水面初平”是相符合的。

其次,我们分析颈联是不是情语。

白居易从前面两联中的观景,一下子进入到思景,是主观意识的推断了,那么我们把这种进入到主观意识的语言称之为情语。这就是说颈联是情语。

第三,我们把颔联与颈联结合起来看看是否对仗。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依据我们学过的对仗知识来断定,这两联符合对仗要求。

第四,我们看看颈联是否与前面的内容发生了断裂。

我们看到颈联仍然围绕着西湖而言的,所以并没有断裂。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里是全诗的一个总结。用了一种收网的方式概括前面的所见所思。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湖东”的方位词与起句中的“贾亭西”遥遥相对,白居易站在贾亭面朝西看西湖,是以白居易为中心点,那么湖岸就在白居易的西面,但是如果以西湖为中心点,那么白居易看到的自然是西湖东岸了。所以,在尾联中又使用了主体换位的方法进一步表达。而白沙提也正是湖东的景观。这正是给全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首诗由浅入深,借景抒情,从景色中抒情,又从情中映景,以景色做结,显得轻快明丽。被后人评价很高,为什么呢?——写的好呗!

一所大学开设了《周易》课程,一天上课铃敲响后,老师走进教室,拿着一个罗盘在班里绕了一圈,嘴里神神叨叨地,也不知道说的什么,一会走上讲台对学生说了一句:“今天不宜上课,同学们,请下课”。朋友们,请下课!谢谢大家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