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乐无邪去世原因:宁静的史铁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29:07

             

  蒋子丹:宁静的史铁生 木子a编辑

  

  作者:蒋子丹 点击数:71 时间:2011-1-5 来源:《南方周末》

   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那种作家。也许因为他特殊的身体状况给了他人所不及的感悟力。

   史铁生的出语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性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副健全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了,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思想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思想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起,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这时候,我们忘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惟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循循善诱,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稀少。史铁生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惟其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个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犁清明下种的农事,也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

   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作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心态的某种崇敬。

   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会长久地怀想下放地穿着开花棉袄吹唢呐的穷吹手,也会在梦里一次次梦见被他使唤过的老黑牛与红犍牛,他激赏刘易斯步态的美感,羡慕刘易斯的力量与速度,他对已经去世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对一直关怀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感激之情,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作者简介:蒋子丹,女,1954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湖南。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海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曾任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海南省政协政协常委,海南省人大常委。现为广州市文联专业作家。

  

  附媒体:史铁生和2010一起离去

   “……有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史铁生,从我们这里走了!他,用自己充满磨难的一生,见证了生前的两条诺言:能呼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而当他临走时,又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捐献器官)像接力那样传递给了别人!”北京宣武医院脑外科凌锋教授,如此郑重地对所有医生护士们说道。昨日凌晨3时46分,著名作家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享年60岁。(成都晚报记者 滕杨 陈成)

   “职业是生病”

   逝后部分器官将捐赠患者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个用残疾的身体、坚韧的意志“照亮人类的心灵”的史铁生,在2010年最后一天,迎来了一生“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从21岁就开始瘫痪,后来又患了尿毒症。他曾自我调侃,“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长期的病痛带给他太多苦难。史铁生曾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而史铁生,他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

   据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透露,前日下午6点多,史铁生从医院做完透析回家后,感到头疼、恶心,并呕吐,后一直昏迷,被急救车送往医院。他再也没有醒过来。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业余在写作”

   一生执着叩问“生与死”

   许多读者是从小学语文课本接触到史铁生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入选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入选高一语文课本,更是感动了万千读者。至今仍记得课文《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却又饱含伟大母爱的作品,催人泪下。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双腿,当时的史铁生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却不知道“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母亲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笑,让史铁生懂得了“活着”。

   由于长期的病患,史铁生有了对生与死更多的思考。因为时刻面对死亡,一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经历苦难,“死亡和苦难”一直是史铁生写作的母题,这也让他成为中国文坛最为独特的一位作家。有人评价,“他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名人寄哀思


   余华:1996年我们在瑞典,有老朋友来看他,带来一碗红烧肉。他舍不得吃,等大家到齐了,每人分一小块(当时西餐吃腻了)。这就是铁生,得到一点点就会感恩,拥有一点点就要和朋友分享。

   周国平:这个轮椅上的哲人,就这样突然走了?不可能,绝不可能! 我祈祷,我拒绝,我失声恸哭。在这一瞬间,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世界荒凉了,我失去了人世间最好的兄弟。

   毕淑敏:惊闻铁生走了,万分哀痛!又一想,铁生和妈妈感情极深,妈妈比我们更爱他,铁生就到天上和妈妈相聚了,只在人间留下他仁爱精美的文字,供我们永远思念!

   洁尘:史铁生是自己非常敬重的作家,“苦难和悲悯心铸就了他的伟大。想来在天堂里,他能站能走能跑,再也不用去医院了。安息!”

  

  

  史铁生生平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河北省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经历,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