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值的计算公式:[征文大赛02]从隆中对战略之得失看刘备、诸葛亮其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18:27

『三国纵横』[征文大赛02]从隆中对战略之得失看刘备、诸葛亮其人

访问数:6817 回复数:41
 
楼主
回复
作者:云海孤月 发表日期:2006-2-26 9:07:37  从隆中对战略之得失看刘备、诸葛亮其人
    
    世人甚推诸葛亮,千古隆中对,未出茅庐而定天下三分。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统一天下的战略,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分天下,二路取中原。”
    
    刘备对此是如何看得呢? 那就有必要认识一下三国历史中那个真实的刘备,应该说,刘备是个人物,绝对不象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个只会哭来哭去,没有主见,让诸葛亮牵着鼻子走的人。
    
    曹操不是个恭维人的人。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这么赞叹刘备,不是没有原因的,。
    
    刘备三顾茅庐,君臣知遇,大家都认定刘备自得诸葛亮后,终于如鱼得水。其后,联吴抗曹,占荆州,取西川,平汉中,三分天下,都是诸葛亮的功劳。
    
    其实不然。三国演义过于抬高诸葛亮,而忽略刘备的谋略,谁说刘备在未得到诸葛亮之前困顿潦倒?将不过关张赵云?卒不过数千?止有新野一小镇?
    
    刘备投靠刘表时的情形,先主传中有记载:“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另外还有一件事,在曹操大军压境,刘综已经投降的情况下,诸葛亮仍劝刘备攻打刘综,说荆州可有。原文是:“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
    
    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刘备为刘表守荆州北疆,先守新野,后镇樊城,皆荆州北部重镇。刘备当时的军队之盛,人气之旺,连刘表都恐惧。从诸葛亮话中可以听出,刘备绝对有实力取荆州。第二,先主大败曹军于博望,说明刘备的军事实力及战斗力并不差。刘备的博望之战,是在三顾茅庐之前,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干系。这说明,刘备的境地,并不比以前的磨难来得窘迫。
    
    刘备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却总能抓住机会,东山再起,刘备有很多次是从更为艰难的困境中奋起的。
    
    怒鞭督邮,谁干的呀?不是那个猛张飞,而是他刘备本人。刘备出身寒微,织席贩履,却能举义兵,讨黄巾立大功,以一个安喜县小小县尉缚杖督邮,豪气凌云,弃官亡命。
    
    又能以一个待罪之身,再讨黄巾,因战功,得高唐令,二次起家。响应诸镇,从讨董卓,英雄之命播于四海,才得以坐领陶谦之徐州。吕布趁他与袁术争锋之时,袭取下邳,刘备隐忍不发,居小沛,暗通曹操,联合曹操杀吕布复仇。在许都拒绝曹操拉拢,受衣带诏,借讨袁术之机回下邳起兵,再次起家,被曹操击败,依附袁绍,再依刘表,再投孙权,终于从荆州翻身。
    
    曹操奸诈,智计绝伦,犹得不到枭雄之称,我们一定要认清真实历史中刘备的枭雄之姿。不读书,喜犬马,讨黄巾,鞭督邮,领徐州,枭吕布,受衣诏,背曹操,叛袁绍,弃刘综,借荆州,袭西川,登帝位,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刘备,一个名副其实的汉末枭雄。也只有这样的刘备,才配得上曹操的千古评语:“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和诸葛亮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象汉高祖刘邦一样,刘备是个桀傲不训,不安份的人。比照以往的经验,纵使没有诸葛亮,刘备照样能够东山再起。诸葛亮并非一个将才,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谋人员,刘备有知人之明,史评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从他对诸葛亮的委任看,他一直是把诸葛亮做为一个参谋人员来看待的。赤壁之战后,“先主遂收江南,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刘备得西川后,“备领益州牧,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军议校尉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每逢征战,他总让诸葛亮留守大本营,刘备伐西川,诸葛亮守荆州,刘备取汉中,诸葛亮守益州。刘备伐吴,诸葛亮照旧留守。因为刘备认为诸葛亮非将才。我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法正!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蜀汉第一臣,不错,正确!但他不是刘备心目中的第一臣。法正死得早,如果他寿命长一些的话,蜀汉后期的历史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了。
    
    许多人会说,你乱讲,你胡说。但是只要仔细看一遍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上面记载得很明白。法正比诸葛亮更能得到刘备的心。
    
    试看: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首先是性格,刘备是什么性格的人呢?“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这是史书中的刘备。法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已者数人。”法正有德报德,有怨报怨,性情中人。而诸葛亮呢?“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很长的一段评语,就说,诸葛亮是个公正,严明,细心,瑾慎,这么一个人。诸葛亮和法正谁的性格更象刘备呢?
    
    其次,从官职上看。刘备进入益州的时侯,“备领益州牧,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益州太守。军议校尉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从这上面看,诸葛亮比法正稍微大了那么一点,但是法正更有实权。刘备自立为汉中山王后,任命了几个大官,一个是许靖,为太傅。许靖这个人,刘备不喜欢,之所以封这么大的官,是因为许靖有名望,有虚名。另一个是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呢?没有加官。第二年,法正死了。第三年,刘备称帝了,诸葛亮做了丞相。
    
    再次,刘备伐吴败后,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自己心里很清楚,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对于隆中对的战略方针,刘备最看中的不是三分天下,而是二路取中原。刘备有雄心壮志,欲统一天下,他怎么会看中一个三分天下呢?所以取益州,只是他为最后平定中原做准备。
    
    刘备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决策一步步走下来,得荆州后,取西川,完成了诸葛亮所讲的三分天下,但后面的战略决策却导致刘备统一天下雄心的破灭。
    
    三分天下,隆中对之功,二路伐魏,隆中对之过。诸葛亮的失误就在于他把思维拘泥于古代,拘泥于楚汉之争的秦末。他认为长安,关中地区,仍是曹操的一个腹心地带,所以他提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兵出于秦川”,即他用主力攻击关中地区,而令偏师出荆州,来牵制曹军。这其实是一个大错,东汉时期,长安便不再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被洛阳取而代之。到东汉末年,曹操的大本营应在许昌,破袁绍之后,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应在邺城。曹操根本就不怕你刘备去取长安,而是害怕关羽得樊城,这也是曹操轻易便放弃汉中,回师洛阳的原因。
    
    刘备取汉中实际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决策,他为隆中对所误。因为要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必须取得汉中,然后效仿汉高祖刘邦出秦川,取长安,成霸业。曹操破张鲁,得汉中而不取西川,他所忧便是在于宛洛,许昌地区,怕自已深入蜀地,被抄了后路。
    
    以偏师与曹军主力相争,失败是必然的,就象水淹七军战后,曹操欲迁都。司马懿和蒋济所指出的,“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之失。”曹氏集团并不怕关羽这支偏师。刘备将大军屯于汉中,与曹操争一无用之长安。使曹操得以弃汉中不顾而回师洛阳,就算当时孙权不出兵袭取荆州。曹操的主力回洛阳,关羽注定要失败。徐晃已在偃城战败过关羽,曹操驻兵摩陂,都不用亲救樊城,曹军士气大振,关羽何胜之有?刘备的大军在汉中有什么用?这难道不是诸葛亮主攻方向的失败?隆中对主攻长安失误,使得曹操可以放弃汉中,以主力之师对抗关羽,怎能不说是战略上的一大失误。
    
    假如刘备不是让关羽取许昌,而是自已亲统大兵取许昌呢?在刘备取得西川之后,他的最佳的军事战略,就应该是以黄忠或其他将领为疑兵打着他的旗号,虚张声势去取汉中,吸引曹操的汉中和关中地区的军队。而自已统率大军与关羽直取许昌,让诸葛亮留守荆州。那么这个结果,只能是曹操迁都邺城,最后统一中国的大决战,在河北展开。但就曹操是死于樊城之战的三个月后,刘备取得河北决战的胜利,攻取北方,最后南下灭掉孙权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刘备就是刘备,当他发现曹操轻易便放弃汉中回师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了隆中对战略的失误。所以他并没有趁胜取关中,攻长安。而是命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什么意思?上庸在哪里?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备就是要打通一条通往襄阳去的捷径,以驰援樊城的关羽部。
    
    关羽死后,他一意伐吴,决不是为了关羽,是为了荆州。因为他明白了,荆州一丢,进取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不可能实现了。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会相信出秦川,取关中,还会成功。刘邦时代,关中地区是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人都劝项羽定都关中的。而三国时期,那地方早就不是人烟阜盛的大都市了。别说诸葛亮没有攻下长安,就算他打下长安,也没有用,诸葛亮早就得到关中大部分土地了,可靠关中能得天下吗? 刘备伐吴只为得到荆州,为什么没有同意孙权的求和呢?看看希特勒攻打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就知道了,什么叫被胜利冲昏头脑。
    
  诸葛亮其人,军事才能一般,他不是名将。什么叫名将?一般意义上讲以少击众,以弱胜强,才是名将,最起码你要有不错的战绩。
  
  诸葛亮生平指挥过的战役只有平南中蛮孟获和六出祁山之战。唯一一场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胜仗即平南之战。“七擒孟获”实在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因为当时汉人士风强悍,武器凯甲精良。乌桓二十万,曹操一战平之,化南匈奴为五部。鲜卑柯比能强大,曹彰一人镇之。刘备凭其威望,蛮族无一人敢反,伐吴时,随意征调。六出祁山之战,更是军事史中的败笔,诸葛亮拘泥古法,不知变通,无论对手是谁?曹真也罢,司马懿也罢。不管你是谁,我就一条道。挡住了我的去路,我就没辙。气人家不过,让人家把自己气死了。回顾中华将领,稍有点名气的,其战绩那个比诸葛亮还要糟糕?
    
    但我们不能凭借这个,就贬低诸葛亮,诸葛亮绝对有长处,刘备也没看走眼,托孤还就托对了。诸葛亮绝对有大局观,谋深虑远,司马懿是个人才吧?是个名将吧?司马懿看过诸葛亮安的营垒后,叹道:“天下奇才也!”每次遇到诸葛亮,就只会固守,绝不出战。为什么?因为诸葛亮治军,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兵法中讲得好,“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和诸葛亮正面作战,绝对讨不到便宜,如果你固垒不战,诸葛亮就没有别的招数。司马懿就是看中了诸葛亮的这个弱点,活活把诸葛亮给拖死了。
    
    名将能想到的,他诸葛亮都能想到,但他就缺了名将身上的一样东西。赌性和气魄。太谨慎了,韩信,名将吧?井陉之战怎么打的?一万对二十万,用几千人背水一战,他诸葛亮敢吗?刘裕,名将吧?京口建义,怎么建的?拉了一百号人,愣把京城建康攻下来了。他诸葛亮敢吗?打死也不敢。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他就这样的一个人,一心仿效刘邦,却学不来韩信,韩信暗渡陈仓,袭取长安。魏延依样划葫芦,献计兵出子午径,袭长安,他不敢。在综合国力处于下风的时候,只有出奇才能致胜,他懂,他想过,可他不敢。
    
    诸葛亮一生只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隆中对的二路分兵,害得刘备不仅未能一统天下,还搭上他和关羽的性命。可刘备就是刘备,一句责备话不说,诸葛亮能不深以为恨吗?他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北伐中原。这一对千古知遇的君臣,君为臣误而不恼,还要托孤,还要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刘备也是无奈的死去,他知道,诸葛亮不是他刘备,蜀汉政权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
    
    北伐注定无功,他和刘备是心中有数的,出师表中说:“先帝深虑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当知臣伐贼,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刘备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猛士,是大丈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织席贩莒而胸怀大志,曹操高官厚禄与其情同兄弟,孙权设下温柔之乡,都不能泯灭他的志向。曹操挟北征之威南下,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数败之下,决不屈服。永安托孤,矢志北伐。也许有人会问,永安托孤,并未让诸葛亮北伐呀!可知已之间,不用把话挑明,便心心相映,刘备讲,“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把诸葛亮比曹丕,又讲大事,这个大事,难道不是北伐中原的大业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何等样的悲壮。
    
    但刘备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努力,有一点机会,就要去争,至死不渝。而诸葛亮也死抱住他得关中霸天下的那套战略方针不松手,为了对得起刘备,为了证明他取关中,定中原的正确,六出祁山,累死五丈原,死后选个接班人继续干,也能九伐中原,两人的这份执着,足以让人叹息流泪。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意盎然之中的一场隆中对,造就刘备、诸葛亮悲喜的一生,却成就了纵论千古的三分天下。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5:00:00  晕,诸葛亮哪有一辈子学韩信啊?他是学商鞅,对诸葛亮的认识还停留在小说上,其实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当一名军事家。
  --------------------------------------------
  《向诸葛亮借智慧》连载五
  
  公元214年初夏的成都“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刘备大军破雒城、占绵竹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眼下,益州牧刘璋唯一的指望,就是汉中张鲁的救兵快快到来。忽有人报,说城外有人马来了,刘璋连忙上城观看,却见城下来了一员大将,面如傅粉,细腰身宽肩膀,白袍银铠,手执长枪,您猜来人是谁,他就是三国当中有名的上将马超马孟起。刘璋看到马超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早和汉中的张鲁商量过了,由马超带领汉中一支军马来救成都。现在救星总算来了!!
  
  刘璋正要派人开城门迎接救星,却万万没想到事情突然之间就起了变故!只见马超在城下拿鞭子指点刘璋说:“我今已归降刘皇叔。公当速速投降,避免生灵涂炭。如果再执迷不悟,我就要派兵攻城了!”
  
  这话对刘璋犹如晴天霹雳,一转眼救星就成了灾星。光一个刘备就够难对付了,再加上一个马超,这可到底如何是好?刘璋当时面如土色,哎呀一声就昏倒在城上。
  
  身边众将忙把刘璋救回府中。于是,在刘璋的办公室里,一场有关何去何从的激烈争论开始了。刘璋手下的益州太守董和是个主战派,他说:“我们城中尚有部队三万余人,粮草足够支持一年,绝不能投降。”
  
  谋士谯周却说:“最近流行的童谣说:若要吃新饭,须待先主来。投降正合天意。我们不可逆天行事。”
  
  一番话说的另外两个主战派黄权和刘巴大怒,上来就要杀谯周,刘璋连忙给挡住了。正在这混乱的时候,那边又来消息了,说蜀郡太守许靖关键时刻起了二心,居然要跳城墙投降刘备。这成什么体统!刘璋脑子一片混乱,大哭着回了内宅。
  
  各位,早在隆中对当中,诸葛亮就给刘璋下结论了,说刘璋暗弱,什么叫暗,就是没有远见,缺乏洞察力,什么叫弱,就是性格软弱,缺乏决断力。诸葛亮真的没有说错刘璋。
  
  大家看看,刘备是刘璋请来的。用现在话说,相当于请了一个分公司经理来帮自己抢市场,结果市场没抢成,公司反而被人家给夺权了。危机时刻,刘璋打没决心,降也没决心,手下那么多能人一个也用不起来,就剩下放声大哭了。
  
  这就是中国俗话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拿破仑也说过:一头雄狮带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雄狮。就刘璋这位近视眼的绵羊,你给他再优秀的雄狮也没有用。最后,刘璋哭了大半宿,第二天终于开城投降。至此,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立足荆州、占领益州的战略目标完全实现。
  
  不过胜利之后,往下的戏却不好唱了。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刘备借机占西川,用咱们老百姓的眼光看,其实相当于一家人过好日子,担心有劫匪来抢劫,所以就请邻居过来帮忙看场子,结果劫匪没来,邻居却做了劫匪,把家里东西都抢了。孩子们哭着喊着要和他拼命,可是性格软弱的家长却说算了,就给他吧!您想想,就算家长愿意给,那些气红了眼的孩子们谁肯罢休?
  
  刘备和诸葛亮占领成都之后,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
  
  我们来估算一下兵力,刘备起兵入川有2万多人,从葭萌关一路打到成都,扣除战斗损失的,还有分出来沿路占领各个州城府县的,到了成都兵力所剩最多也就10000多,诸葛亮从荆州带来25000人马,按照同样的估算到成都城下能有15000也就不错了。外加一些降卒,再加上马超接近20000人的部队,刘备诸葛亮包围成都的时候,部队总人数多说也就5万人,而且这五万人里张鲁的降卒、刘璋的降卒又占了三分之一。
  
  再看刘璋,前边说了,成都城里有精兵三万,粮草充足,训练有素,又熟悉地形又有群众基础,加上董和、黄权、刘巴等忠心耿耿的将领,这个实力真的是不容小看。就算刘璋投降了,你刘备和诸葛亮进了成都,万一这些刘璋手下这帮兵将要闹起来,那局面也是不堪设想的。
  
  蛇吞大象,吞下去容易,消化起来可就难了。
  
  什么叫成功,胜利以后还要有下文,这才叫成功。所以,占领成都以后的局势给诸葛亮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实,做事情从来都是这样,分好分,合却不好合,搞不好就会出大问题。我们看到过很多例证,有太多的公司,都是在合的过程中两败俱伤的。
  
  那么如何消化西川这块难嚼的肉饼呢?新官上任先做什么?诸葛亮和刘备共同策划了一个方案。什么方案呢?就是要稳定局面,先稳定人心,要稳定人心,先稳定干部队伍。只要把干部队伍稳定住了,那整个组织也就有了“定海神针”。这个经验非常值得今天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借鉴和学习。
  
  那么,新官上任要稳定干部队伍,面对这么一大群干部,有反对派,有投降派,有荆州的,有益州的,有原来的红人,也有现在的亲信,真是五花八门,究竟应该用什么策略把他们管好呢?孔明采取了三个有效策略。。。。
   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5:04:00  策略一:由远及近,先严后宽。
  
  刚进了成都,诸葛亮就对刘备说:“现在西川已经平定,一城难容二主,需要赶快将刘璋送去荆州。”刘备说:“我们才得了蜀郡,立刻就赶人家走,恐怕不太合适吧。”
  
  诸葛亮说:“刘璋就是因为软弱才丢了西川,现在主公你要学他,心软误事,恐怕我们也难以长久。”于是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安排,任命刘璋做振威将军,又设了一个隆重的欢送宴会,打发刘璋带上一家老小到南郡养老去了。有人觉得诸葛亮这个做法有点手狠,其实孔明这个做法是非常英明的。
  
  新领导上任了,原来的领导不管是提拔了,还是退休了,都应该赶紧办理交接、离开单位,这是基本原则。否则,两个领导都在,那咱这个单位到底谁说了算?群众听谁的?而且就算老领导支持新领导工作,万一有人打老领导的旗号出来闹事怎么办,到那个时候就说也说不清楚了。稍有不慎,就会伤了和气,搞不好,还会出大事。
  
  所以,诸葛亮把刘璋送走的举动,既是为了维护刘备,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刘璋。现在走,大家还有和气在,还有面子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送走刘璋以后,诸葛亮拟定了一份新的干部名单。《三国演义》第65回对这份名单有一个详细的记载。原文是这样说的:“严颜为前将军,法正为蜀郡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义为营中司马,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各位,定西川之后的封赏名单中,有名有姓的,合计40多人,前26个,全是刘璋的旧部,封完了以后,才开始封赏原来荆州干部。特别是第一批任命的7位干部都是刘璋旧部,而且我们还看到了三个刺眼的名字,就是当初三个强硬的主战派董和、刘巴、黄权,这三位全在第一批任命之列,而且给的待遇很高,一个掌军中郎将,一个左将军一个右将军。
  
  为什么对这些曾经的反对派要高看一眼,给待遇要先给他们呢?这就是策略。先封赏和自己有过节、闹过对立的人,公公正正给他们一个待遇,然后再给自己人,这一招叫做给待遇由远及近。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稳定人心的方法。
  
  这个策略为什么管用呢?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幼儿园老师分苹果,老师说:“小朋友们吃苹果啦!”小朋友们一下都挤过来了,老师说:“排队排队。”可是孩子们都急着要吃,没人排队,现场乱作一团,怎么办?老师有办法,拿起一个苹果对角落里那个平时表现一般,最近还挨过批评,正在那抠鼻子的小朋友说:“大家看,牛牛最乖,我先给牛牛。你们谁听话好好排队我就给谁苹果。”这样一来小朋友们一定会排队,大家一边排队一边看牛牛和他的苹果,因为看着牛牛,就得到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呢?就是:连这么滥的人都这么大苹果,我再差也比他强。于是大家心里都有了底,自然就好好排队了。相反,各位想,老师发苹果,小朋友们都急着要吃,老师专门挑一个大的,给长得最漂亮平时表现最好的妞妞说:“来宝贝,这苹果是给你的。”这下可坏了,很多小朋友就得到一个信息,“只有表现成那样才有机会吃苹果,看来我们没机会吃了,我吃不上你们吃不上。”于是几个调皮孩子一使劲,把苹果框给掀地下去了。
  
  所以,给待遇一定要注意顺序,尤其是时间紧,人员多,大家又都急着要,我们一定要先给心理距离远、交往不多、看着不顺眼、甚至有过节的人,先给这些人一个公正的待遇,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安心。奖励董和黄权几个人的高明就在这里。它让所有人都得到一个信息:连这么死硬的反对派,都能得到应有的待遇,我们还急什么。这样一来,争的不争了抢的不抢了,组织就安然度过了一次人事危机。
  
  做完干部工作,接着诸葛亮又拟定了治国的法令。《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诸葛亮定的刑罚比较重,法正就提建议说:“当年高祖刘邦入关中约法三章,黎民百姓都感恩戴德,希望军师把刑罚放宽一些,以争取民心啊。”
  
  诸葛亮回答说:“您的意见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秦朝用法残暴,老百姓心生怨恨,所以高祖用宽仁就能得民心得天下。而眼前,我们的形势却大有不同。” 那么有什么不同呢,刘璋搞管理,关键的问题就是有恩无威、只宽不严,他不是残暴的问题,是放纵的问题。
  
  所以,《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说了一段非常高明的话,这段话里边,包含着管理的精髓。大意是:刘璋暗弱无能,管理不严,制度残缺。搞管理不是搞慈善,不能一味靠恩宠收拢人心,你总提拔他、总奖励他,给习惯了他并不感恩,一旦没了,他就会产生怨恨。西川管理的弊端都是从这一点上来的。我现在先推行法制,只有法度严格,被表扬了才知道光荣;只有待遇有限,被提拔了才知道感恩,
  
  这个策略叫做先严后宽。人性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坏入好易,由好入坏难。比如穷人富了比较容易承受;富人穷了却很难承受。如果把人的一生分成两半儿,你随便问一个人,是愿意前30年富后30年穷呢,还是愿意前30年穷后30年富呢?所有的人都选择后30年富。管理也是一样,一开始严厉些,以后慢慢变得宽和了,人人会称赞领导的仁德。如果相反,一开始宽厚,以后越来越严厉,必然会导致人人怨恨。
  
  
  人都是喜欢先严后宽的。做领导要吃准这火候,当领导要从冬天当到夏天,一开始要冷着脸,讲制度、讲原则、讲权威,随着时间的推移,等权威树立了,流程理顺了,可以适当有所缓和,脸色逐渐缓和下来,个别条款可以有所放宽。如果一开始跟大家特亲密,勾肩搭背称兄道弟,那么以后工作就没法做了。你不提要求工作完不成,你提要求他就恨你!这就是先严后宽。
  
  由远及近、先严后宽是非常有效的待遇策略。在给完待遇以后,孔明先生紧接着要做的就是人员安排的问题。在安排使用人员上,诸葛亮运用了两个有趣的技巧,值得我们分析一下。这些技巧是什么呢,我们把他总结一下,叫做上敬下威,重用分开。
  
  策略二:上敬下威,重用分开
  在刘备定西川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刘璋属下的的军议校尉法正。平定西川以后,法正被刘备任命为扬武将军、蜀郡太守。《三国志》记载,我们这位法先生一旦发达了,那可了不得了!过去的小恩小惠和过去的小仇小怨都记得清清楚楚,那真是报恩的报恩报仇的报仇,一点都不含糊!而且表现得有点过分了。有人就到诸葛亮这里汇报,说:“法正太强横了,应该批评教育他一下。”
  
  诸葛亮怎么说呢?《三国志》原文是这么写的,孔明先生说:“昔主公困守荆州,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赖孝直为之辅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
  
  意思就是,我们主公当年困守在荆州,北畏曹操,东怕孙权,全靠法正辅佐主公有了这么大的成就,我们就不要禁止人家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了。你看看,孔明不但没有批评法正,而且还捎带着表扬了一下。
  
  为什么诸葛亮要这么做呢?有人说,是诸葛亮和稀泥,没有原则;有人说是孔明畏惧法正,不敢和法正正面冲突
  
 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5:05:00  其实,诸葛亮这么做不是畏惧,也不是没有原则。诸葛亮这么做是有道理的。道理有三个:一是法正当时是刘备的红人,刘备看法正特别的顺眼、特别的宝贝,那真是春天看着像花、秋天看着像果,夏天对着像冰、秋天摸着像火。一天到晚“孝直孝直”叫着,十分的亲密。如果你诸葛亮刚刚掌握了政府工作的大权,什么事都不做,一上来先收拾刘备的红人,说轻了是不知轻重,说重了就是唱对台戏。这样会极大影响班子团结。
  
  第二,法正有那么多贡献,如果事业刚刚成功,就把人家给贬下去,周围人会怎么看,益州归顺的干部们会怎么想。大家会觉得你这不是卸磨杀驴吗,我不给你干了!!这样,就容易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进而影响政权的稳定。
  
  第三,法正不是糊涂人,也不是没有准则的人。法正的祖辈父辈都是优秀的知识分子,清高有才,人品学问都很好。法正从小受家庭的熏陶,他人格品格都是好的。即使做事有点过火也是一时糊涂,根本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激化矛盾,只要稍加提醒,完全可以自己纠正。
  
  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从班子团结、干部稳定和当事人接受这三个角度出发,诸葛亮才选择了温和的手段,面对法正的问题,不但没有批评教育,而是表扬了几句,表扬中带着提醒。孔明的话传到法正耳朵里,果然他自己就收敛了。
  
  这种方法叫做敬服。要让人服从,其实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威服,就是使用武力,使用强制力,甚至不惜用对抗的手段,让对方不得不服从;另一种就是敬服,就是使用温暖的方法,从肯定角度出发,让对方自己主动服从。
  
  诸葛亮运用的就是敬服的方法。对于那些层次高、有基础、本质不坏的人,一旦发现了些小问题,都可以使用敬服的手段,这样舒舒服服就把毛病改了。
  
  比如,我们让家里孩子扫地,要不要恶狠狠地吓唬——你给我扫地,不扫就是懒虫!看看你一副慢慢吞吞的样子,又肉又磨,你整个一个肉夹馍!快干!
  
  这样的方法不好,一方面给孩子贴了不良的标签,让他自信心下降,觉得自己本来就很差,干脆破罐子破摔的了;另一方面又会让他感觉到,家长就是在找茬在挑刺,他就会针锋相对,明明能做也坚决不做!
  
  相反,你想,如果我们先肯定两句,说——“今天作业写得不错啊,继续努力。另外腾点时间一起扫地吧,你上次扫的地特别好,干净整齐,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呢。”这样一来,不光地扫了,而且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热爱劳动有自信的好孩子。温暖的手段永远要比冷酷的手段更有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威服不如敬服,高人善于用温暖的手段让人心服。诸葛亮正是用这种方式来管理法正的。
  
  荆州干部中还有一个人,也引起了孔明的格外关注。他的名字叫许靖。刘璋投降前,许靖是前任的蜀郡太守,而且当时的舆论评价说许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足以成为人才标杆,用现在的话说,许靖属于偶像派实力派结合的人物,有很多粉丝啊。
  
  不过许靖的为人做事却欠火候,刘备进兵成都的时候,刘巴黄权等人忠心耿耿,坚守岗位。而许靖则选择了脱离岗位,偷偷跳城墙逃跑,到刘备这边来投降。这件事情让刘备很反感。但是后来许靖居然官封太傅,位置在诸葛亮以上,而且诸葛亮带头对许靖恩礼有加,十分敬重。见面的时候甚至身行大礼。蜀汉政权里边,诸葛亮只拜两个人,一个刘备,一个就是这位许靖。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对许靖这么敬重呢?这就是一个策略,叫做重而不用。
  
  我们经常讲重用,这个人要重用,那个人不可重用,其实重和用是两个概念,重是给地位、给尊重,用是给权力、给资源。
  
  许靖虽然受到这么高的礼遇,连诸葛亮都要大礼参拜,身份是太傅,也算领导班子成员。但是你说他有权力吗,能调动部队、管理政府或者参与人事安排吗?不能。他没什么具体的权力。
  
  那为什么让他进领导班子呢,因为他名气大、影响力强、号召力广,他进了班子,我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能顺势增加,这叫借光。如果把他排挤在外,那我们自己的声誉也会受影响。所以,对于知名度、美誉度很高,但是价值观不一致的干部,可以采取重而不用的有效策略。
  
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5:43:00  诸葛亮学兵法是为了管理军队,他的那些兵法都是为了治军而定的。可后人非要把他定位成军事家,他也无奈,他的北伐完全是为了保护蜀汉内部各派的团结稳定,还有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实行的伪北伐。其实诸葛亮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只要保全内部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偏安一隅啊,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诸葛亮是治世乱世皆能臣。有人说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可笑之极,要杀也是刘备杀,能跟关羽争夺权位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刘备。关羽才不稀罕丞相位呢, 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7:19:00  如果刘备打完汉中发现了什么的话,他就应该马上发主力部队转移到荆州去啊,可他没有啊,他打完汉中后急着称汉中王呢,称汉中王后的一个多月里关羽才出兵打樊城的。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把主力转移过去吧?按楼主所说的,不取汉中直接带主力部队从荆州攻到洛阳的话曹军会往哪跑啊?还不是往汉中啊?兵分两路是没有错的。而且都是主力,平分军力,其实诸葛亮一直都把自己的位置定位在萧何,而不是韩信,看到法正能成为刘备的韩信,诸葛亮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和他比高低呢,韩信的下场是什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谋士的下场一般都不太好,需要用人的时候肯定是礼贤下士,等到霸业可成了谋士反而成了怀疑的对象,而萧何这样的人物是至始至终都不可缺少的,况且诸葛亮这样的旷世之才,(我是说管理方面的能力)不是法正这样的人能够具备的呀。刘备死的时候蜀汉政权多乱啊,也只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安国了。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是尚书令,但诸葛亮留守成都呀,我看此举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想取悦一下法正,好让他更好的充当刘备的韩信,因为这些职位的安排,刘备都跟诸葛亮商量的。因为任职中许靖地位最高,法正最有权势,许靖这个人刘备很反感,但是在汉中他很有名气,威望高,所以诸葛亮决定用他,刘备听了他的了,可见这一切都是诸葛亮安排的,像法正这样的人如果当了丞相那还了得?蜀汉直接就亡了。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17:49:00  其实诸葛亮是思想家,在当时局势来看,曹操和诸葛亮的思想都是进步的正统思想,是对老百姓有利对统治阶级不利的儒法混合的思想,正因为这个思想对当时的统治阶级很不利,所以实行起来很艰难,逆流而上,所以曹操临死前也是非常的无奈,他也知道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力不从心,当曹操一死他的思想也随之结束,曹丕登基后为了巩固基位,为了得到当时的士族统治阶级的支持,恢复了汉末的儒家思想了,这个时候在蜀国诸葛亮依然在坚持他的思想,相当的艰难,所以诸葛亮死后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都怀念他歌颂他?就因为诸葛亮治理的蜀国制度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实惠。他的几次北伐,其实也是为了巩固他的思想的统治地位,因为他的思想只能用他的权力来落实,他的一生不是在跟司马懿斗,也不是为了实施隆中对,他的一生都在跟当时已经很堕落的儒家思想斗啊,希望楼主重新认识诸葛亮,然后用你的文学修养来为诸葛亮传播诸葛亮的鲜为人知的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因为很多人崇拜诸葛亮都没有崇拜到实处。 作者:范烂成灾 回复日期:2010-7-11 18:44:00  刘备也是个伟大的革命家,一生为了匡扶汉室,很多人以为刘备匡扶汉室是为了当皇帝,其实他真的是为了拯救国家,为了拯救已经堕落的东汉末的中国,所以说他也是伟大的革命家。他深知拯救国家要用思想,他请诸葛亮出山不单单是因为隆中对,而是救国的思想战略统一。所以诸葛亮才高高兴兴地跟着刘备出山了。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堕落不堪的旧王朝,建立新中国。曹操也一样,孙权就不是革命家。所以刘备、曹操、诸葛亮、荀彧都是进步分子。法正嘛,首先自己就不守法,境界低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