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辰r50质量如何:母亲的玉米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8:23
玉米粥在我们家乡豫北俗话叫作“糊涂”,大约是它黏黏的形态与浆糊有些相似,所以大家对做错了事、说错了话的人的善意笑话就是:“你今早上又喝‘糊涂’了吧!”。但是,玉米粥是我几十年来觉得母亲做得最有味道的家常便饭!
  每年秋天,当玉米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母亲总是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的玉米地,挑选那些没有虫蛀和病变的上等玉米穗子,回到家里用锥子一穗一穗地进行手工脱粒,在太阳下晒干了,送到村子里的磨坊里加工成金黄色的玉米糁子。这样,我们一家人总是能够在秋天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就可以吃上新鲜而又香甜可口的玉米粥了。母亲做的玉米粥有两大类:一类是不加任何佐料的甜玉米粥,另一类是加入其它佐料的咸玉米粥。对于这两类玉米粥,我觉得咸玉米粥应该是甜玉米粥的再加工利用,是母亲爱好节俭的习惯才有的另类玉米粥。
  甜玉米粥做法相对简单一些。当水烧开的时候,母亲总是左手端着一碗玉米糁子,右手拿着勺子,当玉米糁子往锅里流淌的时候,母亲的右手左右晃动,把玉米糁子打得很散、很均匀,这样,就避免了因玉米糁子下锅不均匀造成的玉米粥里出现“疙瘩”的问题,喝起来更加顺畅。这样的熟能生巧的技术我现在也没有学会。当玉米糁子下锅以后,需要小火进行慢熬,小时候的我常常自愿做母亲的“火头军”。也许我这个“火头军”总是不那么称职,常常走神,“地锅”里的柴火忽大忽小,母亲不得不一个劲儿地提醒我。当一家人吃完玉米粥以后,我这个小小“火头军”就会得到一个奖赏:那就是可以享用玉米粥下面留下的锅巴。那锅巴的味道现在想起来是那么美妙,即使因为我的不专心有些已经发黑、发糊,现在超市里出售的锅巴却永远赶不上它味道的醇正。这,大概就是儿时的我为什么自愿做母亲的“火头军”的小小心思了吧!
  咸玉米粥的做法复杂一些,变化也比较多。前面我说过,咸玉米粥应该是甜玉米粥的再加工利用,在过去粮食短缺、生活贫困的时候的确是这样。那时候母亲总是怕我们吃不饱,影响身体长高,甜玉米粥许多时候做得多的都喝不完。我们吃不完,母亲也舍不得倒掉,就变着法地做成咸玉米粥,较好地调剂了饭菜的口味。比如,早上的玉米粥喝不完,母亲就常常在中午做成咸玉米粥,我们就不会“厌食”了。咸玉米粥最有风味的,就是加入一种叫做“水萝卜”野菜的那一种,我们的童谣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水萝卜棵,水萝卜棵,一棵打‘糊涂’一碗多”,可见这种野菜对咸玉米粥的独特用处。每年初春,我就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到麦地里挖这种野菜,回到家里母亲总是择好后用水洗干净,待咸玉米粥快做成的时候放到锅里。吃着加有黄豆、海带丝、葱花、香油和自己“劳动成果”“水萝卜”的咸玉米粥,甭提有多高兴了!记得有一次,母亲急着去地里干活,做好咸玉米粥自己没有来得吃就走了,我们姊妹四个吃了个精光,母亲不得不吃些凉馒头充饥。现在,每每提到这件事,我心里就感到几分愧疚,但母亲的脸上总是充满了幸福和自豪:“我总是怕你们吃不好,看着你们吃完了,我心里其实很高兴呀。说明我做的饭好吃!”
  咸玉米粥最有名气的,在我们豫北大约就是“糊涂面条”了。据说有一位重要领导人到我们豫北视察,对“糊涂面条”就爱不释“口”,称赞有加。其实,“糊涂面条”原来也是人们节俭才有的一种家常便饭——就是把早上吃不完的甜玉米粥和中午吃不完的面条掺杂在一起,加入其它佐料而形成的一种咸玉米粥。过去,母亲也常常这样做。不过,既然“糊涂面条”如此有名气,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过去的“剩饭”的尴尬境况,在大厨们的精心加工下,成为了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精致小吃。
  现在,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了,随我们搬到了县城居住,那种“地锅”风味的玉米粥和锅巴也渐行渐远、很少能够吃到了。对我的故事,孩子们也常常不大相信,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那段贫困的生活,怎么能够品出我对玉米粥的深深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