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天下奉一人: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6:47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 发布日期:2009-08-25  ]

陈 燕 

  摘 要: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殊性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博物馆以社区为基础, 以原地保护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保护和展示, 并强调文化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在采用生态博物馆模式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 须正确认识这一理念, 遵循保护性、原生态、选择控制、社区参与和效益回报原则, 以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博物馆; 旅游开发原则

  民族文化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具有强烈异质性的民族文化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是高品位文化旅游的客体对象。但是,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 在促进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开发的同时, 必然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特别是随着现代旅游大潮的风起云涌,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矛盾愈加突出。所以, 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共同发展成为一大难题。况且, 民族文化是一项特殊资源, 山水有形, 文物有迹, 而民族文化中的很多成分, 如民俗与风情, 主要体现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化事象上, 因此, 促进民族文化产品化的同时, 保留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 营造真实的民俗氛围, 比山水风光游和文物古迹游更难, 也更需创新性开发模式。

  一、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型模式

  在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 曾涌现出民族(俗) 博物馆、民族(俗) 村等开发方式。民族(俗) 博物馆是一种静态的开发和保护, 作为旅游产品, 缺少生活性与参与性。民族(俗) 村有旅游目的地的异地模拟式主题公园型和民族聚居地的就地展示型两种, 前者虽“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荟萃精华”, 但缺乏真实性, 商品化味道过浓; 后者虽是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露天博物馆, 但因以单个民族村落为开发保护对象, 未考虑整个社区环境, 故一旦游客大量涌入, 将无法应对, 且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而生态博物馆是目前较被认可的一种民族文

  化旅游持续发展新型模式。生态博物馆理念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 是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博物馆领域的反映。法国生态博物馆运动倡导者乔治?亨利?里维埃定义说: “生态博物馆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当地人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 “民族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某一民族的自然、社会、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 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原生态性。与传统博物馆相比, 生态博物馆建立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以现实社会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浓郁文化色彩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典型社区或乡村为对象的文化生态保护展示区。二是民众性。生态博物馆扎根于民众的社区里, 社区居民与其所创造的文化和其所改造的自然和谐相处, 是这一切的拥有者、享受者、管理者和保护者。传统博物馆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建设和管理, 而生态博物馆则是当地民众的事业, 必须有社区民众的积极参与, 在政府支持控制下与专家科学指导下, 以民主方式管理, 最终走上由当地民众全面管理和依靠民众自身力量进行发展的道路。三是原地保护。传统博物馆采取文化脱离原生地的保护方式, 但生态博物馆并非一座人工建造的文化展馆, 而是根植于现实存在的活文化与孕育该文化的生态环境之中, 对文化实行彻底的原地保护。即与传统博物馆相比, 生态博物馆是以社区为基础, 以原地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四是整体保护。一般而言, 社区面积为生态博物馆的面积, 整个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都受到整体保护。生态博物馆往往由社区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资料信息中心三部分组成。资料信息中心为科学研究服务, 起着文化展示与传播的功能, 同时也是社区集体活动场所及社会服务场所。整体保护社区文化与自然遗产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 选择几处代表性场所或地点进行原状保护, 做好科学的记录、标志; 第二, 通过建筑物或其他固定设施的选择, 梳理社区变化发展过程; 第三, 搜集、整理、记录居民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物品及其它工艺品; 第四, 以多种方式详细记录其它有特色的经济、社会、信仰和游艺等民俗文化事象。五是动态发展。“民族文化的保护, 必须是基于本民族自觉、内在的意愿, 不是‘冻结’, 更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限制, 发展也并非外来的开垦, 而更应强调自动的演进。”生态博物馆处于现实之中, 联系过去和未来, 重视经济变革, 强调文化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固然是保存文化生态区域内的历史和现状, 但并不排斥按一定规律接受外来影响, 是在动态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质。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不仅要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也要吸收优秀的现代文明; 不仅要关注文化本身, 还要重视经济、生态、社会等各要素, 实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总之, 在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时, 生态博物馆避免了传统民族(俗) 博物馆的静态性, 消除了异地模拟型民族(俗) 村的虚拟性, 克服了单一的就地展示型民族村落的孤立性, 对于规模宏大、特色突出或在同类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无疑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模式。1995年,中国和挪威联合创建了亚洲第一座民族生态博物馆即贵州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 开创了我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保护民族文化的先河, 并在无意中开辟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新型发展途径。之后, 贵州陆续建起堂安侗族、镇山布依族、隆里汉族等生态博物馆, 形成生态博物馆群, 成为贵州旅游的一大特色。目前, 我国已有十多个生态博物馆,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和内蒙古等地区, 正在保护与开发着苗族、布依族、侗族、傣族、彝族、瑶族、蒙古族、汉族等多种文化活标本。

  二、生态博物馆旅游运用原则

  (一) 保护性原则

  生态博物馆首先是民族文化的保护模式, 然后才成为旅游开发的新型途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易损性, 为尽量减少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影响, 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 开发第二。两者的辩证关系是“保护性开发, 利用性保护, 开发是保护的手段, 保护是开发的目的”。不仅要保护民族文化本身, 尽量避免或减少其遭到有形或无形的破坏, 还要保护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使民族文化拥有旺盛的生命源泉。

  为将保护落到实处, 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区群众、专家学者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我国旅游业属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宏观控制。生态博物馆在我国古老村寨中的产生是政府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和专家热情思想的产物, 当然, 政府也将其作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开发手段。但是, 政府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 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通过规章制度乃至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实际保障, 并大力宣传, 逐步提高全社会的传统文化认识和保护意识。政府也可以利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吸收民众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如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选取代表组成“社区民族原生态文化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 制定了符合传统乡风习俗的《章程》, 使该制度在群众中具有约定俗成的作用,执行效果显著。投资经营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企业不仅是文化开发的重要力量, 也必须承担起文化保护的重大责任, 在旅游开发与经营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而忽视长远效益, 不能只讲经济效益, 而不管环境效应和文化效应, 务必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特性及其主人的权益, 切忌过度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及民俗庸俗化。云南西双版纳傣园、“中缅第一寨”勐景来等民族村寨旅游成功经营的背后正是投资企业对文化保护的重视与实施。社区群众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根本主体, 要全面激发这一最终保护力量, 必须树立起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科学认识及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因为只有这样, 文化传承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群众才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才能从容面对外界主流文化的冲击, 其表演和展示就不再是一种暂时的出售而是一份永久的自豪和内心的自我享受。为协调各方利益, 切实保护民族文化, 必须由政府主持, 企业和村民参与, 共同制订各项章程, 规定各方的责、权、利, 从而协调好政府、企业、村民的利益关系, 最终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生态博物馆不仅要实现遗产保护的社区化, 还要具备遗产保护的专业化, 为此, 需要文博专家及其它学者介入到生态博物馆里来。专家们以科学的方法和视野对这一文化活体进行科学的研究, 不仅从开展记忆工程上对村民进行专业化培训, 通过实践培养村民自己的科学家, 还直接加强了生态博物馆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展示传播水平, 并从思想上提升村民对自己文化价值的科学认识和保护的自觉性, 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旅游者对旅游地民族文化也具有保护责任,有义务
  以尊重态度遵守景区行为准则, 做到文明旅游。生态博物馆要真诚欢迎旅游者, 因为他们的到来激发了村寨活力, 给村寨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并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内蒙古敖伦苏木生态博物馆备有流动的文化大篷车, 不仅把旅游者从机场接到大草原, 而且在车上就可以浏览生态博物馆的各方面资料, 这算是善待旅游者的一种努力。

  (二) 原生态原则

  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品位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极具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旅游资源与产品。“民俗旅游就是到民间旅行”,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民族文化是动态发展的, 民族文化旅游重在氛围的体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建设民俗风情旅游项目, 要高度重视文化内涵, 本色表现文化的原生态性, 切忌民俗文化庸俗化。事实上,做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生态性就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利用性保护。纳西古乐被称为“音乐活化石”, 它奇迹般地保存了唐宋以来的一些古典乐曲, 并经数百年的发展变化, 形成了汉族古典音乐和纳西民族音乐相融合的独特风格。不仅前往丽江的中外游人要去听古乐, 纳西古乐还不断走向世界, 曾远赴英国、挪威、奥地利等许多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 多次震撼世界乐坛。纳西古乐的成功在于其产品化过程中始终坚持文化的原生态性,保持古乐原来的纯正风味, 并坚持以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与高寿老艺人于一体的传统演奏方式, 坚持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 是真正“未被污染的中国严肃音乐”。

  (三) 选择控制原则

  选择, 即选择开发对象。生态博物馆模式一般适用于资源规模大、特色突出、在同类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民族文化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并且, 在开发对象选择上, 应选择优秀、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控制, 即把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强度及游客进入数量控制在资源、环境和社区居民等各因素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要进行有效的旅游控制,首先要明确旅游容量大小, 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容量:旅游容量=旅游者使用面积/个人平均标准

  每日可接待游客=旅游容量×循环系数

  循环系数=每日开放时间/平均游览时间

  在上述公式中, 个人平均标准根据当地的经验来确定。当旅游区达到或接近旅游容量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景区承载压力: 一是限制进入控制, 即限制汽车停车量或禁止汽车进入, 规定入口处游人售票数量, 建议预约进入时间等。二是价格控制, 即不同季节、不同时间, 门票价格不同, 对外宣传旺季高价。三是分流调控, 即对旅游者进行空间、时间上的划区引导, 如通过天然小路、厕所、服务点、信息中心等设施布局进行划区分流, 或通过开辟替代型产品, 进行游客分流, 达到控制旅游者人数的目的。四是采取“轮流开放,分区休养”, 即将整个生态博物馆划分成若干部分, 轮流开放, 分区关闭, 进行恢复、休养。对于控制管理, 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是个很好的范例, 获得了“绿色环球21”认证。九寨沟风景区通过实行游客进入数量限制、环保型绿色观光车、季节性价格等措施, 尽量避免了旅游旺季环境超载的问题, 减少了游客对景区的负面影响, 从而促进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及藏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管理。

  (四) 社区参与原则

  生态博物馆注重民众性。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community - involved tourism development) 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纳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 12 ]社区居民参与当地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 不但有利于营造旅游地浓郁的民俗风情, 增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生态性, 提高旅游地吸引力, 且更为重要的是, 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业, 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实现旅游扶贫目的, 为自觉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族文化提供经济动力; 另一方面, 有利于社区居民对本土民族文化价值的科学认识和重新评价, 从而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促进对本土文化的自觉保护与传承。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丘北普者黑仙人洞彝族村等民族社区, 由于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 不但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 保护了生态环境, 而且使民众充分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当地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加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逐渐实现旅游、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社区参与并不是全体村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 而是部分直接参与。可按一定标准选拔一部分村民直接加入到生态博物馆旅游管理与服务中来, 大部分村民则通过选出代表组成“生态博物

  馆民主代表委员会”, 借助民主表决等方式间接参与旅游发展。村民受益也并非全体村民直接参与旅游业获得收入, 除部分直接参与者外, 大部分村民还是通过分红等二次分配补偿方式得益。

  (五) 效益回报原则

  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模式, 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保护, 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保护拥有资金保障,旅游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必须回报到社区民众、资源和环境之中。每年从旅游经营的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门款项, 一部分用作社区旅游分红, 使社区民众获得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 另一部分作为资源保护和发展资金, 一方面用于保护和修复古迹、建筑等有形的民族文化遗产及维护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为民族文化研究、传习经费及开展民俗旅游项目的费用。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剧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