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深圳 招聘:于丹:旅游中遇见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自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46:59

游是个很道家的概念,翻开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庄子也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

首先,我的概念就是旅和游是两件事,旅可以是一种外在的行程,比如说现在的旅行社也会组织浪漫之旅、体验之旅、夕阳红之旅。但是我认为游是个人心灵的事情。我们现在不缺乏旅,但是有时候缺乏游。游是个很道家的概念,翻开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庄子也说人生就是“乘物以游心”。把现实空间物质空间,如同乘车一样穿越了,最后达到心游万仞,所以我们不能总在有旅无游的状态。我们要真正能够完成心灵在景区受到某种激荡,然后想着怎么样能够把这种激荡转化到你自己的一种生命成长中去。

我认为人在旅游中,最高层次的邂逅那就是你突然遇见了你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自己。

我现在旅游的时间和机会比起上学时代多多了。我去各地讲学,除了讲学之外,我一定要去我最想去的就近的地方。比如4月初我在印度,4月中旬我在北欧,最后从希腊回来。这种过程就一定是工作吗?我认为既然必须得完成工作,那么可以由旅游和工作达到平衡,反正也要到千山万水之外,何必不去看一看呢?当人的心灵境界和你的世界相匹配时,就不会觉得压力那么大了。

旅游是养心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旅游其实就是你生命中一种邂逅,一种相逢,你总会在旅游中邂逅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我把旅游分为三层境界。最浅的一层:你邂逅了你从没看过的风景。千山万水、奇异风俗,你能蓦然相逢,这是缘分;比这更高一层的是:你邂逅了一种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比如,你突然看到了某个地方保持了一种原始质朴的生活,或者一种精致典雅的生活,或者这个地方保持了一种狂欢,那个地方保持了一种天真。我曾经从巴黎飞到圣保罗,那种感觉就是,你刚告别巴黎那种特别精致的城市,突然到了巴西那种狂欢里面,这就是邂逅了一种生活方式;而第三种,也就是最高的一个层次是:我认为人在旅游中,最高层次的邂逅那就是你突然遇见了你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自己。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穿越山水与固有的生活方式,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像孩子一样特别天真快乐。在旅游中,我可以变得如此哀伤,我也可以激情澎湃,还可以如此温婉,所有这一切,就是完成了对自我的邂逅。所以我认为,工作压力大,但更得去看千山万水,不然怎么达到一种平衡?

坦率地说,10年前,我很喜欢去丽江,大概五六年前就不大去丽江了,再去云南,我会去腾冲这些地方,丽江的商业化速度让我惊讶。

 


 

我对我要去旅游的地方会有三点期待:第一,就是这个地方得保持它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好多景区变得越来越趋同,就像城市的打造。我到过好多城市,特别是那种中小城市,很喜欢介绍自己是小上海,小香港。我特别不喜欢这种定位,你都这样了,那你自己是谁?就像现在好多地方都说我们打造了什么什么,都是在仿效别人。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的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性,以及能否持续化发展。现在太多地方由于过度开发失去持续性。坦率地说,10年前,我很喜欢去丽江,大概五六年前就不大去丽江了,再去云南,我会去腾冲这些地方,丽江的商业化速度让我惊讶。所以说任何发展旅游的地方都不能太过分商业化。

第二点期待,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质不要是僵死的。一个地区的文化不应该是写在解说牌上的,或者是零散在几个景点上的,应该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被人易于接受的。因为没有人去旅游是为了受教育的,我们现在旅游是为了快乐,为了身心愉悦,不能说旅游中必须得有导游解说,必须手里有什么东西才能让我们了解名胜古迹。我们这种文化应该是举手投足之间,给人一种身心的体验,因为旅游时不仅仅使用眼睛,所以我希望文化是活生生的,成本比较低的,易于提取的,可以耳濡目染,身处其中,给人一种深刻的体验。什么叫体验?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你能够深刻进入,并有一种深深热爱。

第三点建议是:景区毕竟是大众旅游景区。所以景区的文化可以原汁原味,但是景区的服务设施得舒适方便。


我想咱们能不能有这种应季的旅游产品,成本也不高。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人能进入其中。

我曾经在德国,去过法兰克福周围山上的小村镇,那里都是酿酒的地方。我去的时候刚刚新酿下葡糖酒。我特别感动的是,去的时候小镇外面到处都摆着大量刚酿好的酒,那些酒都不是纯色过滤过的,都是浑浊的乳白色的,齁甜齁甜,含糖量特别高,旁边放着不高的那种一次性塑料杯,还有一个盒子提示1欧元一杯。小镇上基本没人,偶尔能看到穿着巴伐利亚裙子的姑娘。我走着走着就拿起一杯扔一欧元,走到底下,又扔1欧元喝一杯,杯子又扔了。我发现国内的景区很少有这样,在景区里就是喝个茶都要进茶馆排队,我想咱们能不能有这种应季的旅游产品,成本也不高。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人能进入其中。

你能问一只鸟,两只翅膀是左边重要还是右边重要?对我来讲,读书和行走就是我的两个翅膀。

人在旅游时候的那种体验,哪怕是非常著名的名山大川,还是可以去体会他的与众不同。我经常和我的学生们说我上庐山的感受,按说庐山是一个非常知名的景区,我到庐山的时候是11月,已经深秋,又是下午4点,雾重云深,到处都是一片浓浓的暮霭,天色已经黯淡,又很冷,我下车的时候觉得空气攥一把都能滴出水来,一呼吸满鼻子都是云雾。庐山的朋友领着我穿过锦绣谷,穿越边哨所,一直走到庐山顶上时,时间已经是5点半,眼看着天色完全黑了,突然有那么一个时刻,你就一步跨入了满眼的阳光中。接近夕阳的那个时分,有种特别浓沉的璀璨,那种金灿灿的铺天盖地,我从来没有在深秋相遇过那么蓬勃的阳光,然后人整个置身阳光的时候往下看,一大片无边无际浓沉的雾海。然后你看到奇松怪石全都在雾海之中,那个时候你就能懂得毛主席说的:“暮色苍茫看劲松”。就是远处云雾笼罩,雾海千奇百怪,简直什么样的比喻都无法形容那种气象。那个时刻,我很感慨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阳光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在它很高的地方。人如果一直往上走,你要相信你一定会遇到阳光。走近阳光回头一看,刚才困扰你的云雾就成了眼前审美的一道风景。人为什么会被云雾困扰?那是因为站得还不够高。所以我站在庐山山顶,想起李白写庐山的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是何等气象,人不站在这种地方,你以为能写出来吗?

 所以你不能问我,在你的生命中,是读书重要,还是旅游重要?你能问一只鸟,两只翅膀是左边重要还是右边重要?对我来讲,读书和行走就是我的两个翅膀。而且如果你不站在庐山顶上,你没法懂得李白诗歌的境界。你不穿云破雾,你就不会知道置身阳光,俯瞰云雾时的那种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