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团队的创意:机会均等不等于弱肉强食?(转载的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7:37:14

机会均等不等于弱肉强食 (转载的文章)

(2006-12-07 17:56:38) 转载▼分类: ★流行经典观点

    最近总听到有人评论说,和谐社会就是机会均等的社会。听起来没什么错误,其实则不然,片面强调机会均等实际效果是强化了社会不公。
    我国最先试验机会均等原则的是宋朝,从宋开始确立的考试制度,让所有读书人都能以考试形式进入国家权利机构。这是为了解决汉唐以来每每由门阀贵族势力扩张所导致的危机,尽可能的杜绝用人为亲情况。可是从宋开始,到清末取消科举为止,这种以机会均等原则创建的制度却缔造了一个千年不变的固定阶层——士族。
    美国历史学家伊沛霞在她描述中国宋代婚姻和妇女生活的《内闱》一书中提到找女婿时写到:科举考试在宋代变的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况导致选择理想的、政治上有前途的女婿的渠道变了。在唐代,上层家庭注重为儿子娶到出生于世族高门的女儿。到了宋代,最向往的、有时代特征的婚事是为女儿找到一个有才干的青年男子。公认的可能找到的最好的女婿是科举考试发挥出色、即将担任高官的人。
    人和人生下来是一样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成长环境的不同却能拉大人与人的差距,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由一开始的"机会均等"而选拔上去的社会精英,很快就是开始自我繁衍,而这样家庭里诞生的孩子更适应这种"机会均等"的考试系统。所以到了清末,读书人和多数不识字的劳动者之前差距悬殊。士族的子弟无论朝代更迭,总是能够进身权利阶层,并且在相近地位的家族中通婚;而下层劳动者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偶尔会出现几个范进中举式的喜剧,多数是文盲之间的通婚,然后诞生新的文盲。
    这就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社会的中上层停止了和下层的交替,下层民众很少有机会进入中上层,仿佛他们生来就应该是奴隶。所以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儒辜鸿铭先生甚至认为,普遍的文盲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本是为了使社会流动性不受阻碍,人人都拥有均等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资取得进步,的理想而创造出的人才选拔制度,最后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导致了一个长存不废的精英阶层的诞生,而在此之前的世家大族很难有超过百年的延续。
    任何选拔的手段和方法都不能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要选拔的目是使能干的人来支配不太能干的人,并由于有了所谓的"机会公平"而把这种只配变的理所当然。竞争的社会不应该是实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应该恰恰相反。更有才能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义务,部分通过再分配来提高才干欠缺者的相对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对于机会均等必须这样来诠释:它并不是说人们在对社会上层特权的竞赛中,有权享有公平的起点,而是指人们有权在努力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公平地享有一份生活中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