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服务理念图片:于丹语录(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58:45
于丹语录(五)2011-05-17 16:23

   『论语』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论语』 心得之一:心灵之道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论语』 心得之一:处世之道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心理学上有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是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样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这种所谓的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种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处世态度,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哀,戒之在得。”

  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而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修养;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

  也就是说,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论语』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

  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跟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为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的最好。

  『论语』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

  黑格尔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论。

  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刚读小学的时候,他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艳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温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没有忧伤的。其实这就是正的结果。

  但是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是出现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岁的时候刚刚步入社会时,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觉得成人世界欺骗了自己,觉得生活中满是丑陋、猥琐、卑鄙和欺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

  那么走到三十岁,应该是人生 ”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来岁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觉得一片惨淡。

  三十而立的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不是一种征服,而是山川对我自我的提升。

  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岁以后,就是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

  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关键是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种内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了。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其实就是把学习的各种道理,最后达到一种融会和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就该进入孔子所说的“耳顺”的境界了。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个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虚心倾听各种声音,并站在别人的出发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

  你的年龄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还有社会年龄。如果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已经建立了明晰的内心价值系统,已经能够把社会给与的压力变为一种生命反张力,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淡定从容。。。。。。那么我们说,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