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培训心得体会:华裔政治家成中日“爱国青年”靶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7:59:51
马本座 发表在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
11月22日,我从北京出差完返回东京后,随即联系日本唯一的华裔政治家(参议员、行政刷新大臣兼公务员改革大臣)莲舫,邀其开通新浪微博。此前虽有河野太郎(原法务副大臣)、竹中平藏(原金融大臣、经济财政大臣)等先后落户,但莲舫若能开通,将是日本现任大臣级阁僚中的第一位。
莲舫生于日本,父亲为在日台商,母亲是日本人,她直到18岁才入日本籍。1995年辞掉电视台新闻女主播,前往北京大学留学两年。2004当选国会议员,2010年以171万票全国最高票再次当选,且创下参议院选举史的纪录。她行事风格雷厉风行,被誉为是“日本的希拉里”,有分析认为,日本若有望出现首位女首相的话,非莲舫莫属。
11月25日下午,莲舫开通新浪微博,其“特殊身份”格外引人注目,开通微博后的反响也超出所料。Yahoo、2NN频道、Live door、Record China、Research China、MSN新闻等很快就以“要闻”或“即时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在日本推特(twitter)上这些报道被大量转载,台湾中央社、《中国时报》、《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莲舫事务所也接到媒体问询。
相对而言,主流媒体的报道多停留在“陈述事实”,但在这背后,一股民族主义情绪在中日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孩子他爸是中国人还是日本鬼子呀?”、“汉奸!”、“死硬的台独分子混到日本政府里当差!”、“最后一次警告你,台湾是中国的!”、“你来微博有什么目的?别给我们洗脑,不会上你当的!”、“放过银魂!汉奸该被绞死!”、“祖上是给侵华日军捐战斗机的,还有脸来开微博!切腹吧你!”、“数典忘祖的台巴子!滚回日本!”、“小鬼子进村了!”、“小鬼子,你给我记住,钓鱼岛是中国的!”
“この売国奴が!!”(这个卖国贼!!)、“お前は国籍を中に変えろ!日本から出てゆけ!”(把国籍换成中国吧!滚出日本!)、“やっぱり中国のスパイだったか?!”(是中国间谍啊?!)、“日本から追放しろよ!マジむかつく!”(驱逐出境、真他妈火大!)、“日本をいくらで中国に売るつもりなんだ?”(打算把日本多少钱卖给中国?)、“こういうバカを国民審査で国籍はく奪!”(这个混蛋应接受国民审查,剥夺其国籍!)、“やっぱりお前は中国人なんだよな!売国野郎!”(你果然是中国人啊!卖国的混蛋!)、“所詮、中国人ということ。正体をあらわしやがったな!”(归根到底是中国人,真面目终于暴露了!)
显然,中日“爱国青年”都如同找到了一个绝好的靶子。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中国的“爱国青年”视莲舫为所谓“汉奸”、“小鬼子”、“台独分子”,日本的“爱国青年”也几乎如出一辙,认为莲舫是“卖国贼”。
而实际上,莲舫在生活中是一个贤妻良母,她每天早上都坚持五点钟起床,为一对龙凤胎做便当,每次都做四五个菜种,以保证营养;作为政治家,她最关心的是如何削减政府及公共事业的财政浪费,推动行政革新及公务员改革,以及充实健全社会育儿及养老保障制度。
中国“爱国青年”眼中的“汉奸”莲舫,在就任行政刷新大臣的记者会上,曾因未遵照惯例对日本国旗鞠躬而遭炮轰;她给两个孩子取名都很“中国化”,女儿叫“翠兰”,儿子叫“琳”,希望他们不要忘记作为华裔的根;她也曾因将“钓鱼岛”称作是“领土问题”而被大肆批判,因为日本政界硬要贯彻一个“共识”:“钓鱼岛”是内政,不存在所谓外交意义上的“领土问题”。
日本“爱国青年”眼中的“卖国贼”莲舫,却也从不吝啬对中国(注:准确地说是对“中国政治”)的批评,她接待陈水扁访日时的所谓“台独言论”,除有迎合台湾领导人与作为台湾后裔身份的考虑外,更重要的是中国大陆的价值观、政治制度架构及文化生态让她无法认同“台湾统一”。
然而,莲舫最开始还是成为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口。进一步讲,这种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障碍。当下的民族主义更接近“民粹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主张,不如说是一种情绪或情绪化的意识形态。
日本的民族主义属于传统的产物,对待中国问题,日本媒体最喜好的论调往往是“中国崩溃论”或“中国威胁论”。那些拥有话语权的政论家们借助媒体,频频警告日本政府不要屈服于中国的压力,这些言论会对外务省等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因为作为传媒大国,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10份报纸中,有7份在日本,日本每天售出的报纸为5150万份,仅《读卖新闻》就达1200多万份,《朝日新闻》、《日经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等都稳定维持在500万至1000万份,报纸普及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而且约九成的日本人相信媒体所言,媒体对民意的影响甚大。
在中国,除了体制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外,“网络民族主义”不论是在中国外交决策方面,还是国内舆论形成、推动民众采取现实行动方面,都达到令中国政府和对象国政府、媒体及民众高度关注的程度。产经新闻在《日中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文中写道:“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反日网站在迅速增加。他们通过有组织地发表评论,已经对官方媒体的论调和中国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纳坦?夏兰斯基是在其著名的“镇中心广场测试”理论中指出,“镇中心广场自由集会的活跃程度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主程度”。以此为据来进行衡量,显然中国的政治生态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但随着互联网、博客、微博等工具的出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正处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传播的外延已无限扩大,社会话语权在转移且在发生质变。全球传播也让任何一国网民的不当言论都会迅速被他国获知。中日虽在地理上是“一衣带水”,心理距离却比任何其他国家都遥远。信息上的不对称,及媒体在传递信息时有意无意的歪曲和放大,让中日之间遇到问题时往往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背道而驰。
值得欣慰的是,当莲舫在百忙之余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点滴,完整真实的莲舫慢慢还原时,支持者和友好的笑脸多了起来,身边的日本人也多持赞赏的态度。也许,这就是希望,一种未灭的希望。
蔡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