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岗前培训心得:邓聿文:信访问题不在于渠道而在于结果(东方早报 2008-7-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48:31
早报自由谈 |
信访问题不在于渠道而在于结果
2008-7-28 2:04:38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邓聿文
吉林四平市副市长日前发博文,质疑杭州市近日实行的“市长信访联络员制度”与现有信访制度抵触。7月20日,杭州市信访局刊登有关公告,称杭州市的市长和副市长们,今后每个人都要聘一名信访联络员,“以便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社情民意”。(7月27日《成都晚报》)
尽管我不认为杭州市的这一做法与现有信访制度相抵触,但我还是支持四平副市长的此一质疑,他的质疑不但反映了一个官员应具备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敢于通过媒体表达出来(后来就此事他接受了记者采访),这在如今的官场是颇为不易的。而我之所以支持他,其实还不在于此。
当下信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访部门发挥不了疏导民意、解决民困的作用,而其原因,又在于信访机构的附属性,它并不具有相应的行政职能和权力,也不是单独序列的国家机构,其处理信访事项的权能有限,不可以也不可能去解决本应由负有一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办理的社会事务。所以,尽管我国信访机构众多,几乎每个政府公职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能够解决问题的也只有千分之二。(2004年11月4日《南方周末》)
市长们通过聘请民间联络员所获得的一些信访信息,其实从政府庞大的信访机构同样能得到,而且更多。如果得不到,市长们就应该反思其中的原因,这些信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有必要存在,等等。当然,有人会说,“联络员制度”并未排斥市长们从传统的信访渠道获取信息,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补充,而不是要取代后者。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它可能衍生的后果,我认为与其去聘请信访联络员,不如针对现有的信访问题加以改造。
近年来,我们在检讨制度时,每每会陷入这样一种错觉:某项制度不好,不是从制度本身去寻求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总是别出心裁,在矛盾和问题之外,搞一些能获取舆论关注的“革新”,并美其名曰“制度创新”。像一些地方搞的手机短信反腐,还有信访工作中的“部长夜谈”之类,都是这样。说穿了,很多这样的新名堂,并非是为解决问题而去,其本意就是为了表达一种姿态而已。
实际上,人们之所以有问题不走诉讼之路,而宁愿艰难信访,就在于信访的成本相对比诉讼低。特别是有时出现的司法不公,使人们不信任司法,因而明知信访也解决不了问题,但总抱着一线希望,看能否遇到“包青天”。这就是人们的真实心态。所以,要减少信访洪峰,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还在其次,更为根本的是加强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以及改革司法,降低人们的诉讼成本。当然,从工作出发,不是说信访制度不可以先改,但主政者必须明白,信访问题在信访制度之外。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4/userobject1ai1052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