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欣赏醉墨之珍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00:35




欣赏醉墨之珍品
     
  酒是很多人喜好的东西,它与艺术的关系也十分亲密。酒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们人生快乐之源,它已融进了才子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诱发物,如“李白斗酒诗百篇”。然而,酒在书法家那里,也同样是舞墨激情的催生剂。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神品,正是他在醉意之中提笔一气呵成。 

 

 


  唐朝张旭有“草圣”之称,其草书与李白诗歌、裴旻舞剑一起被誉为“三绝”。张旭酒醉之时,往往癫狂性起,以头发濡墨书写大字,酒醒之后,自以为神奇。杜甫作诗赞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饮中八仙歌》),可见他酒酣不羁的轻狂之态与肆意挥洒的豪放之气。

 

 

  

  怀素和尚与张旭同名,亦好饮,酒后作书之势如旋风骤雨,急流飞瀑,一泻千里,“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宣和书谱》)。后来,书法史上就有了“癫张醉素”之美称。

  清人郑板桥虽说清廉一生,刚正一生,是诗、书、画三绝的文艺大家,他对酒也同样是情有独钟。他在《自遣》一诗中写道:“看月不妨人去尽,对花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正是他得心应手之势。
  书法得酒如此神奇,似乎真有“神力”相助。细细考究这一定是很自然的事。因为酒很有刺激性,几杯落肚,人的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随之兴奋,情绪逐渐激动高亢,饮酒者也就开始舒畅自由起来,平日里被理性约束的情感得以释放,犹如野马肆意奔腾,正像唐朝诗人钱起所言:“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一个真实、大胆的“自我”呈现出来现。
  文人们往往对人生感慨良多,有一种急于宣泄的心理渴求和创作冲动,借助酒力又多了几分冲破常规戒律、自由抒写性灵的勇气和胆力,于是笔尖挟情感如狂涛龙蛇飞舞,真情流淌于纸帛之上,其气势之盛,速度之快,情绪之激昂,远非平日可比。他们所留下的醉墨,其线条之圆转流畅,风格之豪放纵逸,气韵之生动传神,自然非酒醒后所书之可及。
  书家对酒后疾书似乎乐此不疲,往往借酒“煽情”、“壮胆”,去感受酒的奇妙和魅力,体验人生快乐,获得精神愉悦。南宋陆游,戎马倥偬一生,由于每每受投降派打击,并不得志,忧愤苦闷之时,常借酒后之醉墨,发泄胸中的磊落不平之气,表现自己跃马挥戈横扫敌阵的英雄气概。在“绿酒一举累百觞”之后,他多次领略了“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写出淋漓放纵之词章”(《醉后草书歌诗戏作》)的轻松与畅快。

  当然,文人的醉后所书之字,因了醉意渲染,就只能是龙飞凤舞的行草了。苏轼说“醉里题诗字半斜”。贯休也说“醉来把笔猛如虎”。行书和草书笔画相连,气势不断,理所当然成为他们驰骋情怀的理想世界。
  醉后狂书,酒催情生,势借酒起,是自然而然的事,所谓水到渠成,要学是学不来的。此中之关键并非在酒,在乎书者的文化、思想、胸襟、胆识、情怀等。再者,即使无酒,只要胸中有股豪气,意气风发,也会“下笔如有神”。

 

  

  当年,伟人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雪》横绝千古,其书法也是笔力纵横、矫捷奔放。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这首词及书法,不知征服了多少人。有人想压倒这种气势,也想“醉墨”一番,最终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所以,醉墨之功夫,其实在“墨”外,平时没有厚实的积累,你即使喝上十桶酒,“神”也不会瞥上你一眼,你泼出了“墨”,也许只是一团杂乱的黑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