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宣传方式:红楼梦性爱揭秘-黛玉的性冲动抑止【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19:58

红楼梦性爱揭秘-黛玉的性冲动抑止【23】

 

 

                                                                 黛玉诗中的自恋倾向


    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敏捷多思的年轻女性,她的身世又是那么的悲凉孤凄。寄居贾府,目睹其他兄弟姊妹的怡怡亲情,深感自己的孤弱无依,处境艰难。她欲追求一种平等的自由的婚姻爱情生活,但无人作主,又处于封建礼教的重重压迫之下,无法尽意地向意中人倾诉自己内心压抑的情愫,便只有钟情于诗赋,在此中表述不为人知的心迹。在《红楼梦》一书中,她作过不少的诗,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物我同一,有一种强烈的“自恋”倾向。

 

    美国学者CS霍尔所著《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一书中,说:

 

    “自恋”(narcissiam)是弗洛伊德用来表示人们自爱倾向的专门术语。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他迷恋上了自己倒映在水塘中的影子。当我们说某人有自恋倾向时,我们就是指他过分热衷于孤芳自赏。

 

    经常出现在林黛玉诗中的意象,便是花了。花,美丽、芳香、纯洁,同时又容易凋谢,古往今来的诗人,大多能从花的这些特征中获取灵感,寄托情思。不同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学识、见解,掺合进去,便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意味。

 

    林黛玉的咏花的诗,自有其独特性。

    她的《葬花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27回中,黛玉在怡红院因访宝玉而吃了“闭门羹”,含泪返回潇湘馆,想起自己孤苦凄清的身世,无限伤感,吟成这首《葬花词》。次日早晨,独自一人,怀着无限愁思,来到曾和宝玉一起葬花的桃花冢前,掩埋一地落英,感花伤己之情难以自抑,便一边哽咽,一边低吟。

 

全诗如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阁,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自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全诗共五十六句,浩浩荡荡,一气呵成,我们可以从中感觉黛玉情绪波涛的一泻而来,才气茂实,妙语连珠。全诗以花喻人,人花一体,这是显见的。细细读来,更有另外一层意思在。其一是写出她的长期受压抑的苦闷优愁,主要是一个年轻女子的爱恋无所寄托,飘飞不定,“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其二,写出造成她长期受压抑的冷酷环境,缺少真挚的友谊和爱情,无人可说,无处可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其三,写出年纪渐长,青春易衰,渴望有知己相恋相爱的愿望渐成泡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其四,表达了他对宝玉的怨艾,居然没有开门迎接她的叩访,这种冷遇对她敏感的心灵是一种挫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连她最挚爱的人也这样对待她,她怎不伤心落泪呢?其五,透出一种少女的自矜,她对“死”这个重大问题的表述,是源于假如真正的爱不可获得,那么生也就失去意义,属于终极目的的死就显得非常的庄严和神圣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知是谁?”反过来说,黛玉对死的形式的注重与追求,正表现她对生的形式(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的注重与追求!

 

    她的咏白海棠和菊花的诗,亦与《葬花词》的感情脉络息息相通,自怜自爱,愁闷难遣,清高俊逸,不染尘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菊影》)。这哪里是写花,活脱脱就是黛玉本人的写照。

 

    假若说黛玉上面的这些诗,尽管表现出了她刻骨铭心的身世之叹,以及对爱情追求的种种困难,但还潜留着一线希望,因为宝玉不断地向她表明心迹,使她获得一份温馨的安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地观察到宝钗在贾府长辈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还有一些熟悉的美丽的女性命丧黄泉,尤二姐的吞金,尤三姐的自刎,都告诉她一个事实,柔弱的女性是如此地容易受到摧折,加上自己的悲病交加,身体日弱一日,开始在心中产生一种强烈的绝望。这种绝望在《桃花行》一诗中,非常明确地表现出来。连宝玉读了,也深深感受到此中透出的“哀音”(第70回)。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阳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疑碧。

雾里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送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掩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桃花行》通篇表现的是黛玉自身存在形式的凄惨、冷酷、绝望,生命的脆弱、衰微。它与《葬花词》不同的是,并不对死的形式作一种关注,连一个“死”的字眼也没有。对死的淡漠,恰恰说明她对这种生存如同死去的生活的极端诅咒与否定,表现出她已经能直面这毫无希望的人生与世界,亦不对未来抱有期待出现奇迹的心理,故用语比《葬花词》来得平缓——绝望后的平缓。试看结束句的“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与《葬花词》的结束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相比,便可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当然是由于诗人对人生对社会思考的不同层次所造成的。

 

    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一书中,说广义的自恋,“也可以包括一切性冲动经过抑止或禁锢后的变相的表现,这种表现有病态的(歇斯底里症的一部分的表现,或许就是),也有常态的,例如艺术与诗文的表现”。林黛玉的自恋倾向,当属“常态”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