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传读后感:女性血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5:39:28
 http://zy.qm120.com/j14i/cpqs/7qvr/ 什么是气血虚?怎么补呢?发布时间 2009-6-13 13:18:00 来源:医糖网 阅读次数: 2194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对贫血及其相关病证的论述古已有之。但中医却没有单一的定义贫血,而是将其列入血虚”的范畴,将气与血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血虚是由于气虚所致,而血虚又反过来加重了气虚,导致气血两虚证。那么什么是气,什么又是血呢?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存在是通过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如血的生成和运行,气不足(即气虚)或气的运动失常,人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而血在中医里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其在人体内运行,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血不足(血虚)就会导致人体缺乏滋养。

  
中医学认为世间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面,气血也不例外。中医讲气属阳,血属阴,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互根互用,相互依赖。只有气血调和,人才健康无病。那么气血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中医认为气对血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

1、气能生血,血的组成与生成过程离不开气和气化功能;

2、气能行血,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气虚则会导致血行迟缓、血行不利、甚至血瘀;

3、气能摄血,气能够固摄血,如果气虚不能固摄,就会导致许多出血病,这也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而血对气主要是载气和养气的作用,气要依附于血,而血又不断为气提供营养,使气发挥作用。

所以,气虚就会导致血行不畅、出血,导致血虚;而血虚则会导致气虚。气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方,从而出现气血两虚、气虚出血、血随气脱,最终导致血虚、出现贫血,影响人体健康。   


血虚又称营血不足证或血液亏虚证,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证候的总称。血虚证是气、血、阴、阳四大亏虚证之一。  

 
我国古代的医学论著《内经》对血的生成、运行及生理作用,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书中指出,血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微(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其精微经心的赤化,形成红色液体物质,即成为血。《内经》关于血的生理功能、临床表现、治疗法则等一系列论述,对血虚证的病因及病理阐述、辩证和组方用药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不同血虚病症及血虚兼夹病症的不同治疗方药,书中的方药仍被现代中医临床所使用。

  
唐宋时期的《诸病源候论》提出血虚证的某些新的临床表现,书中叙述了五劳、六极、七伤中的血极等血虚证的严重表现。到了明清时期,对血虚证的理论、辩证、治疗、用药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清代医学家唐容川提出了阴阳水火气血论,论述了气血与水火的生理、病理、治法的关系。对于血虚证的临床症状的描述更加丰富。可见血虚及相关症状的研究在中医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  

 
贫血属于中医学血虚”、萎黄”、虚劳”以及血证”范畴,它以面色无华或萎黄、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疲劳乏力、手足发麻、女子月经量少或衍期而至、舌质淡、脉象沉细无力等为主要表现。所以说,血虚证与贫血,前者是中医证候的名称,而后者是西医的定义名词。血虚证不一定就是贫血,但贫血病人常表现有血虚证。

     
气血的生成,一是靠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是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此乃导致气血两虚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即为脾”具有对饮食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而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此是脾的生血影响。


因此,脾虚在血虚证的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治病求其本”的原则,健脾则利于血虚的改善。同样,贫血属血虚证,虚者则应补之。但补不但应从气血两补入手,还应健脾助运。气血是互生互根的,补血当先补气,气血的生化又需要靠脾的运化,而且补血之品多粘腻,有碍吸收。所以,健脾益气还能够舒塞,帮助吸收。因此,气血同补,健脾助运,补不碍滞,是中医调理血虚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医改善贫血的总则,贯彻于治疗的始终。下表就详细地列出了各种血虚证的治疗原则。 贫血各症的治疗 贫血类型 治疗原则 气血两虚 健脾益气,滋养气血 脾胃气虚 健脾助运,益气养血 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滋阴填精 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壮阳益精。

  
综上所述,对贫血的防治最为根本是气血同补,双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注重身体的调理,真正实现益气生血双循环,健康美丽两相宜”。  

 
【贫血自测】  

◆ 容易疲倦  
◆ 常出现头晕眼花现象  
◆ 脸色苍白  
◆ 唇、舌、指甲色淡无华  
◆ 女性月经不规律、经量多  
◆ 心慌心悸  
◆ 指甲脆、易碎  
◆ 四肢冰冷  
◆ 皮肤干燥、角质化  
◆ 常出现耳鸣现象  

 
健康提示 ——如果您符合上述4种以上情形,请注意预防贫血,最好到医院做健康检查。

贫血各症的治疗


贫血类型 治疗原则

气血两虚 健脾益气,滋养气血
脾胃气虚 健脾助运,益气养血
心脾两虚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肝肾阴虚 滋养肝肾,滋阴填精
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壮阳益精

综上所述,对贫血的防治最为根本是气血同补,双管齐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注重身体的调理,真正实现“益气生血双循环,健康美丽两相宜”。


 女性血虚要分情况调养血虚和贫血不是一个概念

  贫血:在临床上,贫血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

  血虚:当体内的血液量不足,或即使血液数量足够、但血液对身体各处的濡养功能减退等状态,被称为血虚。

  Reason1:脾胃虚弱

  中医观点:很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譬如说饮食经常没规律、长期腹泻、经常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等,或是为了保持身材的苗条而挑食乃至节食,长此以往导致身体内的营养物质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供求。而食物的养分是血液产生的源头,如果它们出现了问题,也就是造血的原料出现问题,不用多长时问,血就会不足了。 Reason2:过度消耗

  中医观点1:久视

  眼睛个头虽小,但却是人体血液消耗的大户。它们每天相当于拍摄上万张的照片,尤其是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上班看电脑,路上看手机,下班看电视……这些电器屏幕对眼球能量的消耗远远高于书报、花草。中医认为,眼睛得到充足血液才能滋润,经常用眼则使血液消耗过多。

  解决之道:

  做眼保健操。通过刺激穴位处的经络,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排除障碍,使经络疏通有利于加强血液循环,松猢艮内肌肉,消除眼睛疲劳。从现在开始,每天下午拿出5分钟做眼保健操,给眼睛、也是给脑子一个休息调整的时间。

  闭目用眼睛写“米”字也是锻炼眼睛的好方法。具体做法是:闭目,按照“米”字的笔画顺序,利用眼球转动重复写;也可以顺序写完后,再从“米”字的最后一笔倒着写回来。

  中医观点2:久思

  思考是一件很耗费血液的事,工作过劳,思虑劳神太过,就会使血液损耗过度,造成血虚。有的人原本头发很好,却因过劳易脱发或早白,就是过于用脑致血虚、头发失去血液濡养的实例。

  解决之道:

  工作用脑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就在饮食上准备些方便而补血的食物来平衡一下吧,例如党参和枸杞子。党参嚼起来有一种淡淡的牛奶糖味道,是所有补药里最没有火性的,长期服用不会上火,同时还可以把气血补足;枸杞子是补精血最好的食物。每天的服用量不超过30克就好。   严重贫血者,还极易过早发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症状。血足,皮肤才能红润,面色才有光泽,女性若要追求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必须重视养血,养血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神养: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身体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所以,应该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

  2. 睡养:保证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要学会科学生活,养成现代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

   3. 动养: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

    4. 食养:女性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 ( 铁、铜等 ) 、叶酸和维生素 B12 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5. 药养: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可用党参 15 克、红枣 15 枚,煎汤代茶饮 ; 也可用麦芽糖 60 克,红枣 20 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 ; 还可食用首乌 20 克,枸杞 20 克,粳米 60 克,红枣 15 枚,红糖适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 贫血严重者可加服硫酸亚铁片等。

  此外,还应该根治出血病症。女性患有月经过多、月经失调以及肠寄生虫病、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痔疮或反复鼻出血等疾病时,均要及早就医,尽快根治。防止过多流产,可少消耗许多血液,也是妇女保证健美身体的一项重要条件。

防血虚试试民间补血秘方2009-12-22
  • 中年血虚该如何养2009-12-22                                                                                               

    -1.阴虚体质养生法
    -2.阳虚体质养生法
    -3.气虚体质养生法
    -4.血虚体质养生法
    -5.阳盛体质养生法
    -6.血瘀体质养生法
    -7.痰湿体质养生法
    -8.气郁体质养生法

  • 四类“虚人”的冬补方案2009-11-12
  • 枸杞子炖羊脑告别血虚头痛2009-11-11
  • 血虚患者需补血养生2009-10-16
  • 男人朋友别让血虚害了自己2009-10-16
  • 血虚体质如何养护?2009-6-26
  • 如何调养中年血虚2009-5-8
  • 女性血虚要分情况调养2009-5-8
  • 血虚怎么办2009-5-8
  • 血虚的症状2009-5-8
  • 女人的养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