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书汇报ppt:水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44:28

水的智慧(一)

 

古语有云:水滴石穿。水,乃至柔之物,却偏能以柔克刚。因为它懂得坚韧,懂得持久,更重要的是它懂得方法,再陡峭高峻的重山,它也能九曲十八弯绕出群山环抱,在弯曲中求得生存,在弯曲中发展壮大。它警醒我们:即便险阻重重,你也可以避其锋芒,突破弱点,不必在现实的礁石上撞个粉碎。

水的弯曲灵动,不是让人随波逐流,而是教人入世的艺术。

水的崎岖窕窈,是叫人不要做扑火的飞蛾,而做适者生存的强者。

水的智慧,是禅,是道,是太极,是蛇一般的弯曲圆滑,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在这种智慧中,我们可以打造不一样的人生。

水的智慧灵活。

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并且,越是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而卑洁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自甘流向低洼之地;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从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周济天下。”

“雾虽无力,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成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功成身退。”

水的智慧(二)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

若藏于地下则含而不露,若喷涌而上则清而为泉;少则叮咚作乐,多则奔腾豪壮。

水处天地之间,或动或静;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

水遇不同境地,显各异风采;经沙土则渗流,碰岩石则溅花;遭断崖则下垂为瀑,遇高山则绕道而行。

水,可由滴滴雨水雪水而成涓涓细流,而成滔滔江河,而成茫茫海洋。
    “
智者的智慧当如乐水之灵感,时间如流水,我们要珍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百姓如江水,为官要慎笃,《孔子家语》云: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水是美丽动人的,《红楼梦》中言,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台湾民歌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水也是多愁善感的,清新飘逸的仙湖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时,词中高手如李煜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之叹。

水是交友的榜样,君子之交淡如水

水也是处世的辨证,水至清则无鱼……”

水中有哲理。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江海之所以能为五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五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以其无次易之也。

水,是位辨证哲人。

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

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

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

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煅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

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

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有道意。

禅语曰:善心如水

水利万象万物,善心备焉。

水凭渗透性强而滋润生物;水靠浮力大而可行舟船;水凭流动不息而改善环境,让地球充满生机;水可降温,水可去污;水可驱动机器,水可以发电生能……水的作用无数,水之善心无边。
   “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文化。

流水不腐莫不是暗示人要想身心健康就得常运动?

饮水思源”;岂不是暗示人们不要忘本?

顺水推舟是昭示人们要善于顺情吧?

高山流水是知音,行云流水为妙境。

让我们如鱼得水,领略人生的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善心的智慧当如水之充满善意。

水止则能照蓝天、草木、万物;水静柔而动刚,水绝不怨天尤人,只怀一颗善心平常心。

人生处世当如水,善待一切,灵活、善变,不妄求环境适应自己,而善使自己适应环境。

人在世上不顺多,当学水之能潜、能涌、能流、能奔、能升能降,适境而生,适境而居。让心永远呈现如宁静的森林池水

水中有禅味。

水的智慧(三)

 

水的智慧”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

这个世界并没有阻力,只有不知道像水一样变化的人。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善于用水作战,曾经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号。他曾经写过“水五则”:

一、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每一个人在各种环境中的活动,其实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别人,因为我们也是环境中的一份子,别人是你的环境,同样你也是别人的环境。当你觉得别人不好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推动别人也这么看待你。所谓你如何待人,人就如何待你就是这个意思。同理,我们的活动也在推动着这个自然,你如何对待自然,自然就如何对待你。我们污染环境,环境就污染我们的心灵以及肉体(让我们看到丑恶,让我们得各种奇怪的疾病等)。

只是,水是在完全自我的活动状态下,并无形中推动别人的,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去给予而非奢求得到。而我们人类却是有意无意,或好,或坏的去推动别人。而很多时候确是为一己私利。

二、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人从出生到死亡,也是一直在探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即使表面上有些人是静止不前的,其实也是在探求自己方向。每一个人在每天都会问自己无数个为什么?有明问的,也有暗问的。有知道的为什么。也有不知道的为什么。这些所有的已知的,未知的为什么。明的,暗的为什么。都是我们在探求人生的方向或者生命的道路。

水的探求方向是为了大海,而人类的探求方向又是为了什么?有多少人问过自己?

三、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清除的,是水。

人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也同样会发挥百倍千倍的力量去清除,只是人的清除确实破坏性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更是以神的力量去破坏。当我们具有神的力量的时候,却在跟多的内在的阻碍面前却低下了高贵头颅。记得曾经看过关于神为了阻止更多的人进入神界,于是就把成为神的秘密藏于人的内心。于是乎,人类到处往外求通往神界的道路,却始终不愿往自己的内心寻求。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内在的阻碍总是让我们无能为力。

而水则不同,无论水本身的污染到什么程度上,它通过不断的前进和洗刷,最后也能还原与本色。而水的还原来于它自己的力量与自然的配合。水是一个平衡的力量,能柔,能刚。能包容万象,更能容纳自己。而人却不能容纳自己。因而人总是外求,外解,而不内求,内解。

四、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人也有清洁的能力,只是人更多的清洁是向外的,而水则是内外皆清。

人也有宽大的度量,只是很多时候却不能宽容自己。

人不能接纳污浊,却总是以污浊的眼光甚至污浊的内心对待周遭环境以及自己;而水却能接纳污浊并能清之。

五、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  
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人总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里失去其的目标,甚至失去其本性——善。而水则不同,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变化,其目标,其本性永不褪色永不变迁。

水的智慧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固然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但善于变化,最后能取得胜利。

这个世界并没有阻力,只有不知道像水一样变化的人。

 

水的智慧(四)

 

平衡是一种水的智慧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从这所恶,故几于道。可能大家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句话,引用的人极多,角度也不一样。但如果我们用来说它是一种平衡的智慧,它就非常形象了,也非常的精准。

水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是不争的,它始终在暗处,不突出自己,没有自己的主体性,不刻意突出自己。

水的这种特性,是一种对的隐喻。表明了一种莫始所终,莫知所始的状态。

建筑用的标尺用的是水来表示平衡,水是最公平的,水是最懂平衡的,它是一种内生之道,讲求万事万物内在的运用机制。

水是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与万物发生关系的。是最讲求与自然万物生态的平衡关系的。现在我们常讲,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实际上就是讲企业与大自然的合谐共处,讲求一种平衡的关系。

心灵失去平衡,思想必然荒芜。

身体失去平衡,病毒必然缠身。

社会失去平衡,动乱必然频现。

国家失去平衡,纷争必然不断。

因此,平衡如水一样敏感,如水一样公平,如水一样若隐若现,如一样感受着一个机构与团体的健康发展。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对水的理解。而朱熹这样解释孔子这句话的喻意,叫智者乐山,为什么呢?因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达于事理就是心智在人的全部生活及其目标的每个意识角落自由穿行。“周流无滞”就是心智对战略实践的全面而内在的把握,我们内心的智慧特征,与水的特征是相似的。

水一方面是柔软的,一方面它是坚硬的。世界上任何事物,水都可以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

 

水的智慧(五)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坚强。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圆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精神,一路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因此古人有联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为天  

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为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同样的观点还见于《荀子·宥坐》,它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正如余秋雨在《都江堰》中所言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一切成功的治水方案都是因为人领悟了水,应顺了水,听从了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出现天人合一,无我无私,长生不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道。

上善若水。重温着先贤的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至柔之中体现至刚、至净、能容、能大;于悠然、恬静、淡然中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实乃水之魅力,也是为人之至高境界了…… 

水乃万物之源!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至柔之中体现至刚、至净、能容、能大;于悠然、恬静、淡然中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实乃水之魅力,也是为人之至高境界了……”

水中有哲理。

水的智慧(六)

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是道家精神的体现。水对于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水则失去人类,我们就无法生存,水和空气还有阳光是我们生命体必须的三个要素,三生万物,水是最寻常的也是随处可见的,是不可或缺,致关重要。水是简单到根本不必提及,也重要到根本就必须提及。水中带着智慧,带着灵魂,带着希望,带着信念。

水是低调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就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经,时而湍急,时而缓慢,时而咆哮,时而诉语,时而大浪滔滔,时而水声袅袅。成为水做自己的水,也不争功,也不喧嚣,默默地,静静地存在着,流淌着。不因身处高山险滩而高傲,也不因小河悠悠而卑微。

水是利他的

没有什么东西能离开水,水可以灌溉庄园,水可以滋养万物,因为有了水才有了我们,我们都应该感恩于水,是它带给我们生命,带给我们美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繁衍,传承。水有利于万物同时万物成就了水的伟大。

水是有形的

水是什么,是一颗水珠,是无色无味的一种物质,放到方形罐子里就是方形的,放到圆形的罐子里就是圆形的,它可以有任意的形状,它是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水无常形,却始终如一。

水是柔弱的

水至柔,它晶莹剔透,它柔软不堪,看看小河沟中的水,是一汪水,一滩水,明天你没有看到它就消失在暖阳的空气中,我们没有任何人关注到它的存在,是那么的渺小与安静,虽然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水是易变的

水在寒冷中是冰,在灼热中是汽,它可以是一座高大无比的雪山,也可以是无法抓住的一缕轻盈的轻烟,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可以小成一滴水,大可以成为海洋,它可以坚如磐石,也可以随风而逝,不留下任何的痕迹。

水是刚强的

一滴水是无所谓的,可是由百川千湖汇聚成的大江大河就是刚强的,坚硬的,充满力量的,它能覆盖一切,能移山倒海,能波涛汹涌,能所向披靡,会产生惊天盖地的力量,它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一种能量,能够改变它想要改变的一切事物。

水是善良的

水不因为你不善而它就不善,不因为你善而让你更善,它不知道分清对错,不知道好与坏黑与白,它善待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是美善的还是丑陋的。用善意的眼光去面对每一个人,它善待一切生命,平等看待一切生命。

水是无形的

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带给你一切,带给你想要的,我们被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我们不知不觉的离不开它了,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离开它。它如影随形,感化万物。它就是事物中隐秘的秩序。它看不见摸不到可却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我们。

水是不朽的

没有人能改变它,没有人能理解它,没有人知道它,它是什么,可是我们根本就离不开它,毁灭不了它,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没有一切。道可道,名可名,这就是一种道家说的道,是那么简单有是那么不可或缺,即是那么好理解同时又是那么难以理解。它存在最简单的事物之中可确是那么的重要,是一切的道理,是一切的源泉。

 

 

水性智慧(七)

 

水哲学地存在,智慧地生存。

水性独有。水几乎覆盖了整个的地球,没有什么比水更重要的东西了。水是生命之源,造化万物、滋养众生,孕育了这个生机蓬勃的世界。地球之所以绚丽,水之功也。离开了水,这个世界将是一片灰暗和死寂。

 

水性变易。水易变,也善变。水之无形,亦如大象无形的道理一样。它没有自己固定的形态,因地而变,因时而变,因物而变,因温度而变,无时无刻不在变,无地无处不在变,多姿多彩,变数万端。水流变不止,不舍昼夜,它每天都是新的。

 

水性包容。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滔滔洪水;不论是天上降水,还是冰山融水;不论是净水,还是污水,大江大海一概接纳,从不拒绝或选择,豁达大度,胸襟宽阔,虚怀若谷,包纳、承载万事万物,与之融合共处,和谐相伴。

 

水性柔刚。水至柔至刚,知雄守雌,韬光养晦,进退有节。水柔若无骨,软若无物,无方无正,无楞无角。水击之不散,砍之不断,焚之不亡,吹之不去。水静如柔美处子,动如万钧雷霆。水轻易不露锋芒,不争强好胜,而是将自己隐藏起来,含蓄、内敛而低调,以柔弱之躯,行刚强之实。

 

水性执著。水锲而不舍,流淌着永恒和不逝。水从亘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亿万年来从未停息过。不论冬夏春秋、寒来暑往,不论世事沧桑、日月轮回,它都始终如一地流动着,没有一刻的歇息。水归大海,哪怕遭遇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矢志不移,坚强不屈,百折不挠。滴水看似单薄无力,却铁骨铮铮,永不言弃,一滴一滴,积年累月,竟会将坚硬的岩石滴穿。

水性借力。海啸借地震之力,洋流和海浪借风之力,潮汐借日月之力,云雨借太阳之力,江河借地势之力。水富智慧,自身没有力量或势力不足时,它会巧妙地借力借势,从而使自己拥有了大力大势。

 

水性尚善。水具有高尚的品德,不以独有而自傲,不以珍贵而狂狷,想生命之所想,急生命之所急,无私地奉献自己,默默地润滋万物,虽功大至伟,可不索取,不求功。水谦让卑下,厚德载物,把高位和风光让与他物,而走下走低。水完美无过,崇善品,存善心,行善举,成善功。

 

水性淡泊。水性清淡,清得通体透明,淡得无色无味。水简简单单、坦坦荡荡。水,天然无饰,不求华贵,不慕虚荣。水,简约地生存,简单地美丽,如清秀的处子,没有涂脂抹粉,安之若素,从从容容,潇潇洒洒。水懂舍得之理,它舍去和远离了浓烈、灿烂、奢华和庸俗,拥有和亲近了清纯、平静、安详和高雅。

 

水性所具有的八种智慧,即独有、变易、包容、柔刚、执著、借力、尚善和淡泊方面,诠释水道之理,讲述人道之实,点醒智道之机。

 

水性就是人性,水道就是人道。从水性中参悟人性,从水道中体认人道,当会有一个智慧的提升和生命的认知,于成就事功有助,于完满人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