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音标是什么:- 不亏待自己- - 冯磊 -今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1:35:08

不亏待自己

  • 发布日期: 2011-12-07 00:00
  • 作者:冯磊

  在网上闲逛,看到有人发了个帖子,标题叫做《忠于自己》。这四个字,瞬间刺了我一下,一下子让我回到了二十二年前。

  那年秋天的一个清晨,父亲哑着嗓子对我说:“你已经十六岁了,自己的历史自己写吧!我没有能力供你读高中了……”于是,中考成绩非常优异的我选择了去读中专。

  后来,参加工作,从事的却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扭扭捏捏做了很多年,一直不开心,却始终无力改变境遇。

  人生在世,遭遇尴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止是我,类似的问题相信人人都曾遇到。只是,有时候夜里睡不着,我经常抚摸着肋骨宽慰自己:“伙计,加油干吧……”

  按照卢梭的理论,人生而自由。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接触乃至融为一体就是再和谐不过的事情了。而人之所以不自由,原因在于个人的欲望过于强烈,以至于背负着所谓的理想,不停地做蜗牛式运动。所以,人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是世俗的法则。

  卢梭说的确实在理儿。但问题在于,如果卢梭没有华伦夫人的资助,就靠自己的一支笔,即使饿不死也要饿个半死。敢问,《社会契约论》和自然主义从何而来?再不然,让卢梭到现代社会里来,一套房子就够他奋斗终生的。——所谓具体环境下讨论具体的问题,这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面对现实,生存总是第一位的。面前的棒子面粥固然不好,但总还是要喝的。

  这样写下来,并不是要与卢梭唱反调。恰恰相反,一个即将渴死的人,临死之前最希望得到的还是一碗水。换言之,一个生活在现代物质社会里的人,如果正常的话(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最希望得到的还是自由,最希望亲近的还是自然。

  这,是人性使然吧。

  千百年来,人类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陶渊明宁愿过贫困的生活,也不愿意陷入俗世的窠臼里去。《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宁静。这些所谓的“稀有动物”,在人类社会日益机械化和程式化的生活环境里,悚然于人类的异化和对自然的背弃。他们,是自然之子。

  不背弃良知与道德感,也是忠于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

  夜半无人的时候,往事一件件浮现在眼前。那些该做或不该做的,该说或不该说,都可能放电影一样反刍一遍。季羡林说,做人“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真话不全讲”,其实是被现实生活“逼”出来的人生经验人生在世,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逼表态。那么好了,不说假话,只说真话。此外,如果条件不允许,那就吞吞吐吐、说半句留半句好了。——真话都说出来,没准就要得罪人,说不定还要有更严重的后果等着你。所以,被逼无奈的前提下,就说半句吧。再不然,说点“今天天气哈哈哈”也很好。这是老人们的经验,在热血青年们看来,或许不足取。但,比起栽赃陷害、巧言令色和溜须拍马来,其实是要光彩多了。

        不说假话,尤其不说坏话,也是忠于自己的一个重要原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