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南定理实验总结:浅谈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及其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2:53:19
浅谈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及其开发――成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探索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骆俊波
图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5月24日开幕。
摘要:成都农村地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等多种形式,新形式下加强对这些农村民俗的开发和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成都地区农村民俗开发
对民俗这一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所有口承文化都是民俗”。[1]“民俗主要是指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巫术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2]本文涉及的民俗内涵是指“民间流行的风俗”。
图释:山西锣鼓。
对民俗的研究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如果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北京大学成立歌谣征集处作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起点,我国民俗学也已走过近90年的历程了。”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以顾颉刚、钟敬文等为首的七位著名学者联名发出‘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其后,民俗学经历了恢复重建、逐渐壮大、发展中兴的阶段。”[1]但是,对于成都地区农村民俗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部分的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实施对成都地区农村民俗产业化开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少。鉴此,本文拟对成都地区农村特有民俗作一简要介绍,并对新形式下农村民俗的开发和利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成都地区农村民俗
农民是民俗的主要载体,然而随着农村的巨大变革,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的社会身份开始出现分化,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在对农村民俗作介绍的时候仍把农民理解为传统农业劳动者。
乔润令先生认为民俗具有以下风格和特点:民俗是绝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民俗是通过模仿、暗示、交流、群体压力等社会互动的方式学习而得的;民俗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鼓动人们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于社会来说,民俗可以对它进行整合,民俗具有维持社会一体化的功能。根据不同的标准,民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中国民俗学会把它划分为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和民间文学八大类,每一大类下面又分为多个方面的小类,有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四季节日民俗、婚姻习俗、寿诞习俗、丧葬习俗、竞技民俗、俗信、民间诸神、谚语、谜语、等几十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对成都农村建筑方面、饮食方面、婚姻方面、民间文学方面富有特色、流传较广的民俗进行摘要介绍。
图释:爱沙尼亚舞蹈。
(一)建筑方面习俗
成都民居在建筑单体上讲究因地制宜,以中轴线布局,屋顶采用青瓦坡式屋顶处理。色彩上,成都民居的木结构部分大多突出材料的本色,一般在立柱上涂成黑色,门窗以浅褐色或是枣红色为着色基调。这种色调上的处理使得成都民居在外观上古朴而富有生机,在格调上清新而淡雅,同时又不失富贵之气。成都民居的精华之处还在于其院落式设计,院落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成都民居的基本特征。这种院落式的设计表现出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结合力,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文化和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这些特色的有一些特殊的民俗符号。
1四合院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可避风雨。
2.龙门口又称龙门子,指四合院总进出口处修建的与院子相连的建筑。形式似亭非亭,似坊非坊,大小如一间屋子,不住人,只供人进出。旧时,墙上多绘制或雕塑二龙戏珠图,有的将檐挑、匾座雕成两条张口含珠的龙头,含驱邪纳吉之意。[3]
3.天井古指天花板,亦称“承尘”、“藻井”。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取名“天井”。
(二)饮食方面习俗
人们常说吃在四川,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烹饪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享誉中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熣灿的明珠。成都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日三餐的习惯,以米饭为主食,蔬菜和肉食为辅,其饮食当然地具有川菜风味,同时也具有不同于普通意义上之谓川菜的乡村特色。
成都各色小吃
1.滤米饭将米淘洗后放入锅中,加水煮至半熟,连汤舀入筲箕中过滤,将半熟的米饭倒入铁锅中,加少许水,以微火慢慢烘熟。或将半熟的米饭倒入木甑中上盖,放入铁锅中加水蒸熟。
2.罐罐肉将猪蹄、猪腿洗净去毛,在微火上烧烤一下,用不上釉渍的土陶瓷沙罐盛装,加大半罐水放入黄豆或白豆,加少许米,依次放上拍碎的生姜,花椒,陈皮,葱白等作料,用小的炭火慢慢地煨熟。
3.九大碗指九道菜,谐音“九”的吉祥,民间有“做九不做十”的说法。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儿诞生、老人寿辰等喜事,农村都要办一顿丰盛的酒席。旧时,除猪肉外,或鸡或羊必上满九碗,故此称谓。后来发展演变为上九道菜,依次顺序为:干盘菜、凉菜、炒菜、镶碗、墩子、膀、烧白、鸡、汤菜。
4.鸣堂是饭菜馆的一种辅餐侍席世术,分为空店鸣堂和侍席鸣堂两类。前者是在店内无顾客时,幺师站在店堂门前,对街上往来过客吆喝着介绍店内设施、技术、菜目等。后者是从顾客进店门开始,将客人视为“上帝”,自己充当个从,围绕吃喝而开展的一系列辅餐工作的鸣堂。
成都茶社
5.盖碗茶整个茶具由茶盖、茶碗、茶托三件组成。多为瓷器,茶托也有金属制成的。茶托下中有一圆形凹坑,茶碗圈足刚好放入其中。当茶客在茶馆坐定后,掺茶的师傅就会一手提开水壶,一手夹一摞茶具来到桌前,先将茶托子挨着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把装好茶叶的茶碗一一放在茶托上,左手扣住茶盖,右手提壶嘴一翘,要求卤上滴水不洒。最后把茶盖翻过去将碗盖住。茶盖讲究盖而不严,既可保温,又能透气,并可用来搅动碗中茶水,调匀茶味。隔着茶盖品茶,可免茶叶入口,既科学又艺术。
(三)婚姻方面习俗
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婚礼对于青年男女的社会作用非常巨大,在古代,完整的婚礼还有严格的程式要件。现在,成都农村仍然保留了某些传统婚俗。
1.看人户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经媒人介绍双方情况后,如双方都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便会择吉日“看人户”。男方看女方,一般在集镇上,经人指点,男子悄悄在远处观看女子的容貌、身材、有无残疾等。女方看男方,要郑重、具体得多。一般是先定下时间,由女子的大姑、小姨等人一道去男家做客,男家买肉打酒,热情款待。女家除看男子人品、身体状况外,还要看房屋好坏、家境贫富等情况。看人户为旧时民间婚姻成败的重要一环,如双方满意,便算“看起了”,如不满意,称为“没看起”。[4]
2.添箱遇女子出嫁,亲友和近邻中与新娘相好的未婚姑娘们,都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常见礼品有镜子、热水瓶、化妆品、被盖、毛毯等。家中都要置办一套嫁妆,如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可不置其他嫁妆,但必须置办两口箱子:一口红色木箱,一口皮箱。
3.闹洞房闹洞房是对新婚夫妻的一种祝贺方式。在民俗中,人们认为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为了趋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势的阳气,才闹洞房的,所以民间俗语说“人不闹鬼闹”。宴客后,晚上众亲友聚集新郎家闹洞房,由一能说会道、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或自发地组织,出点子,串节目,让新郎、新娘表演各种节目。通常有“夫妻啃苹果、共啃喜糖”等增添喜庆;也有由新郎、新娘共端茶盘,敬客人和父母时,有开玩笑者不轻易接茶,每人要向新娘出一难题,要她说一些不便当众启齿的话,或做一个滑稽动作,或来一段“绕口令”,彼此“讨价还价”,有时一个难题花几十分钟,以掀起庆贺高潮。
(四)民间文学方面习俗
根据中国民俗学会的划分,民间文学可分为神话、史诗、传说与故事、民歌、笑话、民间戏曲、谚语、谜语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成都农村的民俗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一定的特色,民歌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蜀绣
“民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民歌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生活歌。”长江流域“农民一般要种两季或三季,劳动强度非常大,为此,他们很自然地产生了以唱歌调节情绪、解除疲劳的自发要求。”田歌就是一种在劳动中产生的民歌,四川的薅秧号子就是田歌的优秀代表。[5]
被称为“歌师”、“歌伯”或“歌匠”的民歌手极具即兴编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传说的长篇唱词。每到种植的忙季,他们就会被请去唱歌。其形式是:歌师二至三人站在田头,一边敲锣打鼓(也有不用锣鼓者),一边相互对歌。由于插田劳动是从早到晚,歌师们的歌也就要唱上一整天。为了给干活的人适当解除疲劳,他们常常要唱一些有趣的故事,或临时海阔天空地编一段笑料,以取悦于劳作者。有时,他们又发号施令,或请大家休息、吃饭,或指挥大家移动作活的位置。以往,为了更好地鼓动干活者,主人有时一次请两个‘歌班’,让他们‘打擂台’比赛,哪个班唱得好而且多,就给他们奖钱奖物。当然,除了歌师‘对歌’这种形式之外,也有采取歌师与众人间你领我合这类歌唱方式的。[5]
二、新形式下成都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传统农业劳动者身份发生改变。农村传统民俗对于农民的社会意义降低,农村传统民俗的经济价值还没有得到有效展现,传统民俗的保存、继承和发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给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产业化开发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一)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意义
开发农村民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除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品需求以外,无论从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的角度,还是从新农村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的要求看,农村民俗文化产业都是较为合适的载体。”[5]
第一民俗文化开发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
据2004年的统计,成都市有11060万总人口而农村人口就接近700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过大、农业就业比重过高、产业结构不够协调、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但是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淳朴自然的农村民俗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的城里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可以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为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餐饮、住宿、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和自助式民俗生活等民俗服务,可以使农民成为民俗旅游的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这样就可以在农村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甚至是不离土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确保农民长效增收。
第二开发农村民俗文化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致关重要
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乡风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他们有着自己五花八门的知识,就象民间传说那样繁杂缤纷。他们有自己的哲学、法学,有自己的历史学和社会学。无论是对于天气的变化与农作物的收成、古老的传说和古今的皇上、合格的婚礼与幸福的家庭,甚至饭菜和性生活,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知识和精神理解。这些知识尽管充斥着天人合一,生死轮回,历史传统和神话传说,但却是非系统、非科学和世俗的,是真理与民俗,浅薄与荒谬的结合。”民俗对于农民和农村的特殊意义促使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农村民俗的引导和开发。“这是旧事物旧观念存在的最深厚土壤,风俗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陈规陋习是束缚农民手脚于黄土地的无形枷锁。”[2]如果我们不注意民俗的这种消极作用,加强对农村民俗的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扎实占领农村阵地将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继承和发扬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摈弃那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对农村民俗进行产业化开发,让市场对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进行选择,使民俗受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使农民为了推销“文化农产品”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还可以促进村风民俗变得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开发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叫“民间文化遗产”,农村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年初向社会公示,四川共有27项、成都市有蜀锦制作技艺、漆艺、蜀绣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虽然没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但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给成都的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不过情况并不容乐观,正如冯骥才所说,“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商业化,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年轻人出来打工,使在农村传承的文化失去了继承人;有钱后盖起新式住房,也使千姿万态的村貌失去原样;大规模的旅游,更使很多民俗因为商业表演,失去了原发的冲动和情感;还有文物贩子,大量从遗存丰富的地区淘宝。”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民俗可以使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自觉地爱惜它,传承它,发展它,由此使民俗文化保持不竭的魅力。
(二)成都农村民俗文化开发的运作
产业化是民俗文化开发和发展的途径。“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而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文化生产与营销。”[7]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开发农村民俗的重要方法。乡村民俗文化要立足市场、“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进行营销,发展民俗旅游,对以下一些方面要给予适当注意。
第一政府的作用
农村民俗是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注意把各家各户的小生产与广阔的大市场顺畅地对接起来,这样才能营造民俗氛围、产生规模效益。在这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评估,精心设计,制定发展规划,以保护资源,实现农村民俗资源可持续开发、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一门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专门人才,人才是关键;必须依靠市场带动旅游,市场开发是突破口;民俗旅游业是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比如交通、通讯、食宿、休闲、娱乐、购物、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建设不可或缺,这都需要钱;资金是支撑。因此政府要重视人才,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开拓市场,重视营销,争取更多客源;多方集资,加强设施建设。
但是,农村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就是按照经济的法则和方式而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的文化生产与营销。”政府不能替代市场行为,“政府行事的边界应限于进一步提升公共设施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信息技术平台,提供公共信息享用的优先服务;建立健全旅游市场机制和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协调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农民的利益。”[8]民俗文化开发也不可能全由政府投资和扶助,农村集体组织要依靠自身千方百计多方开拓投资、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特别是积极吸收外来投资,这也是民俗文化开发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旅游开发模式
一是主题农园、主题文化村落模式。[9]游客可以观赏主题景观,在主题农园、主题文化村落中得到休闲、放松的同时还可了解其生产、加工过程,获取主题景物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三圣乡“幸福梅林’’的开发打造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二是参与、自助式生活服务模式。今天,尽管城市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人们却正在逐渐远离自然,不知道农令时节、瓜熟花落,对于城里人来说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们承认社会分工的优越性,但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对城里人却总是有着原始的诱惑。城市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使农村生活的“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更具吸引力。迎合城里人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提供农舍居住服务、农村饮食提供服务、种植技术培训服务、田园出租服务等民俗开发项目。成都农村的民居、滤米饭、罐罐肉、盖碗茶等民俗为这些项目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三是特色农村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服务模式。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10]
四是举办特色节日民俗活动模式。对于某些外地人和部分城里人来说,到农村体验居住和参与农事活动可能没有时间,普通意义上的民俗观光又缺乏特殊的兴奋点,民俗节日正好给他们一个到农村去的理由。双流的黄龙溪火龙艺术节、梨花节、枇杷节、红提葡萄节、美食旅游节、亚洲婚礼文化节、草莓节等就是非常成功的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转见于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I[J]。民间文化论坛,2004,(4).
[2]乔润令.山西民俗与山西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3]龙门口[DB/OL].四川123民俗文化频道,/2006-07-23
[4]魏兰.看人户——汉族婚姻习俗[DB/OL]。http://Scnews.newsSC.Org,2006-06-20/2006-07-23
[5]乔建中.中国传统音乐[DB/0L].中国文化信息网,/2006-07-23
[6]刘晓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封其时[N].经济日报,2006-07-05(11).
[7]艾斐.文化的民族个性与产业化途径[N].人民日报,2005-10-27(9)。
[8]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一一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9]王云才。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以新疆巩乃斯河谷为例[J].地理学报,2005,60(4)·645-655.
[10]李明泉.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0L].四川社会科学在线,2005-11—30/2006-07-23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之一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和村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指导下,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谋划的一次关于农业、农村和村民综合改革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文化建设居于核心层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关涉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建设的难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对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都经验研   究”课题组第二调研小组在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的指导下,赴成都市北部的一些典型乡镇、村组和社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入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成都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在全国的前列,并且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作为典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意图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详细了解和把握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发现不足,找出问题,思考对策,提出建议,从而为当地党委政府进行决策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分析和现实依据。
(二)选点说明
我们坚持全面与典型相结合的抽样原则,将成都市所辖19个区、市、县分为市区、近郊和远郊三个圈层,随机从市区圈层中抽取金牛区,从近郊圈层中抽取新都区,从远郊圈层中抽取了金堂县和都江堰市。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已经取得良好成效并且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3个镇(都江堰市石羊镇、崇义镇、新都区斑竹园镇)、4个社区(新都区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忠义社区、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以及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2个村(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和崇义镇大桥村)。这样,我们调查的样本,从距离市中心区域远近看,囊括了市区、近郊和远郊;从样本地区的行政类型看,区、市、县齐全;从样本点的层次看,既包括了乡镇,也有农村新型集居形式社区,还有作为传统农村类型的村组,较好地实现了全面考察与典型剖析相结合。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坚持听、看、问、访相结合的原则,以发放《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为主要调研方式,辅以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典型、农户随机访谈等具体调查方式,大量接触了受访地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力争获取的信息全面、客观、真实、有效,为总结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准备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以新农村文化为调查的主要方面,从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乡风情况、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调查。同时我们也认为,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跳出文化视野和框架来审视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所以我们还对受访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二、受访村(社区)镇基本情况
(一)三镇基本概况
1、崇义镇基本情况
崇义镇东与郫县新胜镇、唐昌镇接壤,西与都江堰市聚源镇相连,南接都江堰市土桥乡和郫县花园镇,北与都江堰市天马镇为邻,东距省会成都市25公里,西至都江堰市区12公里,全镇幅员面积29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居委会,党支部45个,党员1282人,17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00多户,总人口2.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00人,主要民族汉族,耕地面积2.9万亩,受惠于都江堰渠走马河,徐堰河自流灌溉,镇内平畴沃野,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卉苗木、蔬菜等,主要养殖有牛、生猪、鸡、鸭、鹅、兔等。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5所,共有学生3235人。有市属医院1所,村级合作医疗站6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6个,文化宣传队1支,派出所、法庭、税务所、信用社、邮电、电信等事业单位齐全。
崇义素有“钢门窗之乡”的美誉。都崇,鑫威,纷云,四维等钢门窗龙头企业四十于家。名牌产品占据着西南市场和远销远东国际市场。
崇义—崇德尚义之镇,崇义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秦汉之时便具雏形,唐宋以降,在明历十七年开始有崇义之名。因其地处要冲,下接成都,上通灌口,便成其为著名的西道驿站。著名水利专家官兴文、保路勇士张捷先、国学大师罗伯济名垂青史,一代大儒严君平曾在此长久地居住。崇义,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城镇。崇义人立足优势资源,坚持以“三个集中”推动“三化联动”的发展思路,突出“崇德尚义、和谐包容”的崇义精神,着力构建“和谐、魅力、文化”名镇。
2、石羊镇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石羊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之间,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距成都32公里。南距成青路2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石羊镇是都江堰市中心集镇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黑石河和沙沟河穿境而过。镇境南北长约11公里,     东西宽约8公里,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泊江河,黑石河夹镇而过,金马河从镇域东侧流淌,农业灌溉以岷江自然灌溉为主。北与翠月湖镇接壤;西邻世界自然遗青城山,与青城山镇、安龙镇相连;南与柳街镇交界;东与温江区玉石镇与金马河隔河相望。全镇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98亩,人均耕地0.72亩。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为4.8万人,
幅员面积地势平坦,海拔635米。石羊镇素有兰花之乡,川芎故里之美誉,仅内遗存有古青城县遗址、花蕊夫人出生地和川西名刹马祖寺等众多古青城特色的历史人文沉淀,镇域内大量种植兰花,花卉苗木、庄头、盆景,仅上规模的兰花苑就有50余家,庄头、盆景园60家。举办一年一度三羊年会、桃花节、马祖寺庙会。
3、斑竹园镇基本情况
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位于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腹地,平畴沃野,河流如带,如一枚镶嵌在毗河之滨的璀璨明珠,系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幅员面积47.91平方公里,辖27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总人口48118人,是典型的城郊结合的生态型、田园式小城镇。在新一轮发展战略中,斑竹园镇抢抓新机遇,确定并实施“一路一城一基地两园区”发展战略,按照“超前规划,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前景诱人”的十六字方针,抓好精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城郊休闲旅游服务为主的田园宜居城镇。
2006年全镇完成工商税收4658万元,引进区外到位资金5.92亿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8.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5242元。全镇现有规模企业27家。产业布局为:食品业有福建达利食品公司、香港协力魔芋园区等;医药业有通灵中药饮片精选有限公司;包装业有润康医药包装公司等,金属制品业有平禄金属制品公司;通讯设备业有前宏通讯;家具业有蓉城床垫、国龙家具、圣洁尔;造纸业有金香城纸业、安舒实业公司;纺织业有蜀峰线业、富润化纤,服装业有双舒服饰;机械加工业有大洪通铁厂、四川送变铁塔厂。在新的历史时期,斑竹园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镇的第一要务,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同心同德,快马加鞭,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谱写着一曲曲恢弘的乐章,描绘出一幅幅隽美的画卷。
(二)三社区基本概况
1、斑竹园镇忠义社区
成都新都斑竹园镇忠义社区,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腹地,成都市北十公里,平畴沃野,河流如带。我社区位于斑竹园镇场镇中心,幅员面积1.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 320亩,社区人口2488人,847户,9个居民小组,党员48名。社区坚持“扶优、扶强、扶支柱”的原则,全方位培养和发展优势企业、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以服装加工,食品业、家具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体系,其中包括七大产业、40多个门类,各类大中小企业近130家。2006年人     均纯收入6300元,2007年预计达到7300元。集体可支配收入100万元。辖区内有物流交     易中心(农贸市场)两个,连锁超市3家,服装针纺、建工建材、餐饮娱乐、美容健身等       企业(个体工商户)130多家。
2005年撤村建社区以来,社区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合理布局中心城镇建设,按照“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环境优美、前景诱人”的十六字方针,这里打造生态型、田园式精品小城镇;坚持“ 一街一景观、一巷一特色”,按城市化功能要素配置基础设施,侧重加强场镇开发区建设、旧城改造,完善道路、路灯、绿化、排污及水、电、气、光纤网络,配置街名 、门牌号、宣传栏、休闲广场等城市设施。建成西南设计院科创中心、专家别墅    群、毗河生态商住区和川西民居示范区。
2、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基本情况
斑竹园社区下辖斑竹园、柏水两个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4000余人。其中,      常住户852户,居民1500人,暂住人口2500人,辖区有知名企业福建达力公司、西南设计院、中小学四所,幼儿园四所,敬老院一所。社区设党支部、居委会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4年12月10日直选出居委会主任一人,委员二人。社区街道居民小组4个,居民小     组长4人,社区文化骨干28人注册文体辅导员6人,业余文化队伍2支58人。
居民委员会下设: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治保安全、民事调解、计划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卫生等多项委员会。
斑竹园社区建立的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斑竹园镇中心场镇斑竹园大道,占地9.8亩。斑竹园镇党委、政府2002年3月队员文化中心原有资源通过调剂、改建,形成了以文化宣传、     教育培训、办证服务、社区管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六大功能。社区开办的主要服务项目:文化茶园、便民餐厅、幼儿园、广告部、建筑维修队、家政服务部、老年优待证的办理,城镇低保申办,农村低保金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劳动培训中心、会务中心、参加服务人员49人。
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一所,各类图书2000余册,报刊20余种。书画展厅一座,定期展出镇内外专业和业余诗、书、画作品,每年举办两次大型书画展,并免费对外开放。文化中心设市民学校,家庭教育学校,每月8、18、28日为居民学习日,每年邀请专家举办两次健康教育和法律教育家讲座。
3、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
新都区龙桥镇渭水社区是一个涉农社区,位于龙桥镇南端,距成都市仅9公里,交通便利。辖区面积约2.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75亩,社区下辖12个村民小组,人口2380人,其中党员69人。各类企业有近百家,2005年,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33元。
2006年初,渭水社区首批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社区两委根据社区实际    情况,科学地制定该社区的发展规划,多角度、全防卫地开展工作,为建设一流社区,打造和谐新渭水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社区两委在对以前两个旧的村委会办公室和活动中心进行拍卖后,通过企业赞助、社区投入、政府扶持等方法,共筹集资金238万元,在位于老成彭路观音桥的非耕地新建了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半年的改造,昔日的荒滩、残次林变成了今日崭新漂亮占地面积约9800平   方米的多功能社区。社区里还修建了大型会议室、医疗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双语幼儿园、健身广场等,既美化了社区环境,也丰富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如今的渭水社区已是“小桥流水人家、社区美景如画”。
社区通过自筹和政府扶持的办法,共筹集资金360多万元用于社区村道、水利、有线电视、自来水和天然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探索成功的模式,使新农村建设有了看得见的变化。
4、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基本情况
成都市金牛区青羊北路街道社区始建于1983年,是成都市建立得较早的居民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有人口约2万人,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商业繁荣的纯居民住宅社区。社区内现建有社区党支部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社区内现有文明单位14家,建成率达100%,  五好文明家庭达95%,  安全文明楼幢96%,安全文明经营户达95%。。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社区       信息服务站建设,投入资金60余万元,占地220平方米,购置电脑60台,在省文化厅、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社区中组织了两支社区群众艺术团队伍,并根据社区群众的年龄、爱好组建了秧歌队、合唱团、时装表演队、乐队、舞蹈队等,在活动规模上做到“月有小型、季有中型、年有大型”,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推陈出新,在形式上做到灵活多样,按季节特点,举办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联欢、重阳敬老、寒暑假少儿读书活动等,每年社区大型文体活动均在2次以上。同时,建立了青羊北路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中心内设置了中老年舞厅、社区图书阅览室、健身房、书画室等,为群众提供消费低、服务周到的活动空间。此外,在社区的公共地段修建了4处小游园,建立了7处开放式免费健身场所,街道形成了集工业、房地产、科技、教育、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格局,街道工业增加值达2608万元,销售收入12214万元,街道财政收入达720万元。街道经济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注册资金过亿元,财政税收有望突破千万。街道自1992年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区以上表彰达100余项,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住宅小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社区”、“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街道”、“省级文明片区”、“四川省社区就业先进集体”、“四川省五好文明社区”、“市级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注:调研走访的主要对象是来该社区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具有农民身份或农村背景的人员。)
(三)两村的情况
1、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基本情况
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原白云、长梁两村合并而成),由农业部中国柑桔研究所命名为  “中国脐橙之乡”。白庙村位于金堂县东南、三溪镇政府东南方,距县城赵镇35公里,幅员面积5.43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全村辖31个组,耕地面积3813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2213亩),总人口5089人,1381户,人均耕地面积0.75亩,以脐橙为主的经济作物      达80%以上,脐橙种植面积2.8万亩,年收入1120多万元,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86元。
白庙村一年四季花果同树,由脐橙和橘柑杂交而成的新品橘橙,春天亦可采摘成熟鲜果。专业户农家各自在相邻不远的坡地围绕小型人工湖修建了一片别墅“农家乐”式的独户独院民居住宅。白庙村每年举办东西部联动的“脐橙节”。镇村统一改造了学校,建了超市,设     立新型合作医疗站签约90%以上,镇府出资120万元、村民自筹100万元,专门为赴外省打工村民的留守老人儿童建立了托管服务机构。到2007年全村一、二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生   活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村风文明,村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
2、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
大桥村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崇义镇,西距都江堰市城区13公里,东距成都35公里,国道317线和成灌高速从村旁经过, 都江堰渠系之一走马河经本村流向成都。清乾隆时走马河上建有一座石桥(石桥早已毁,现为钢筋混凝土桥)叫大石桥,故本村得名大桥村。大桥村地处四川盆地中西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夏而不热,冬而不冷.这样的气候极适宜食用菌的生长,四川是全国可以全年生产优质金针菇的地区。  全村幅员面积3.69平方公里,共有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30户,总人口3321人,有劳动力2190人,其中常有200余人在本镇的钢门窗厂工作,250余人在外地务工,主要从事铝合金和 防护栏安装作业。
目前全村共有食用菌种植户91户,种植各种菌类300多万袋,种植大田磨菇187亩,主要生产金针菇、黄背木耳、香菇、平菇、鸡腿菇等,年生产食用菌1000吨左右,其中黄背木      耳(干品)105吨,在调查中大多农户反映金针菇、黄背木耳、香菇、鸡腿菇的销路好,许多商贩直接就到农户家中收购。全村因种植食用菌人均增收260元,并解决农村劳动力300余人,户均年纯收入15000元左右
三、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向受访地金牛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金堂县的2个镇、3个社区2个村庄发放调查问卷共100份,收回91份,回收率为91%,清除无效问卷9份,剩余8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2%。
(二)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1、受访对象的性别构成
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对象男性比例为54%,女性比例为46%,男性受访者比重较大,需    要说明的是在调查中许多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接受访问,是造成受访者男女比例不太均衡的主要原因。据调研小组目测,受访地区实际女性比例和男性基本持平。
2、受访对象的年龄结构
从受访者的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年龄段的受访者比重最小,仅占3.4%, “40—60岁”和“60岁以上”年龄段的受访者成为本次调研的主体,分别占到受访对象总数的40.3%和34.7%,二者之和为75%,这清楚地表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成为受访地区人   口的最大组成部分。
3、受访对象的文化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已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到41.2%和 26.4%,二者之和为67.6%,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比重为18.1%,而大专以    上文化程度仅占4.6%,另外还有将近1/10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文盲半文盲。数据表明受访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但是考虑到受访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本次受访者以40岁以上  的中老年人为主等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受访地区人口的实际受教育程度要略高于本次调查结果。
4、受访对象的职业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地区人口从事职业已经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以从事传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比重为35.4%,其次为个体经营业者和做工者,比重分别为19.2%和26.8%。其     他如干部,教师等职业也占一定比重。受访人群从事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5、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1)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上学等原因,受访地区留守人口中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基本与全国情况吻合,这给文化建设多样性活动的开展  带来了一定困难。(2)受访地区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了绝大多数 (67.6%)这一方面决定了受访地区人们文化需求层次应该整体偏低,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基  础抓起,不能贪大求洋,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受访地区在国民教育程度偏低的条件下,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久性,不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3)通过对受访者职业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出,受访农村人口从事职业有了较大程度的   分化,趋向多元,这是一个可喜局面,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人们职业不同对文化需求类型和层次的不同,力争调动所有不同职业人们的积极性,确保他们都能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三)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与态度
1、受访对象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程度有着巨大的反差。在问卷中有75.2%的干部声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非常了解”,回答“听说过而已”的干部只有4.4%,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普通群众中只有7.6%的人声称自己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非常了解”,超过半数以上(58.1%)的人回答自己“听说过而已”。另外还有20.4%的干部和34.3%的普    通群众回答了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一些”。
2、受访者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渠道
调查显示人们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是高达83.1%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这一途径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 其次选择村委会会    议”途径也占到1/5强(21.4%),值得关注的是超过1/10(10.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从“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信息中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这表明“外出务工人员”为受访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的认知
从图7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持相当正面和肯定的态度。有88.6%的受访者认为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出于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的考量,有67.3%的受访者选择了“提供村民文化素质”选项,只有23.5%的受访者认为“促进农村    社会经济发展”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总体来看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机评价积极肯定。
4、您认为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图8所示的受访者对当地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认知调查结果与对中央目的的认知形成一定的反差,55.6%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的  任务”,还有44.2%的人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自己的政绩考虑”,只有28.3%的受访者   认为当地政府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是“真心实意提升村民文化娱乐生活”,而该选项在受访者  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的评价中高达88.6%,这是令人吃惊和费解的。
5、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干部中对农村文化建设持“乐观”态度占到81.6%,评价“一般”的为16.1%,只有2.3%表示“悲观”,没有干部表示对此“不关心”。而在普通群众中“乐观”看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仅为39.2%,41.5%的群众评价“一般”,令人焦虑的是分别有9.2%和10.1%的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或“不关心”态度,二者总计占受访人数的19.3%,如何引导这部分群众成为支持者、响应者、参与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6、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知
从图10反映出来的受访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知情况看,有50%的受访者认为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靠村民自己,认为应该靠政府的受访者比重为38.8%,也有11.2%的受访  者认为在农村文化建设这场大戏中“村委会”应该唱主角。
7、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六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1)在受访地区农村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态度是有所差异的。调研显示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非常了解,并且态度积极乐观,而超过半数以上普通群众则表示对农村文化建设只是“听说过而已”,且对其前途谨   慎乐观,分析其原因,与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信息掌握的稀缺有关,不了解导致不关心,不关心导致不乐观。(2)政府基层组织功能发挥的不足,受访者绝大部分都是从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上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情况,而从“村委会会议”等正式途径了解信息的则不是很多。(3)基层政府公信力有待加强。受访者对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持相当积极肯定的态度,而很大一部分群众对当地政府搞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却保持质疑态度,这表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的公信力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基层政府应该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与群众以心换心,赢得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理解。(4)我们也可喜地看到很大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村民自己和其自治组织村委会,二者比重之和为61.2%,这表明村民有信心和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新农村文化。
(四)农村文化生活现状
1、受访者当前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调查显示,受访者当前文化娱乐的形式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有89.6%的受访者表示看电视、电影是其主要的娱乐方式,有70.4%的受访者也选择了“打麻将、扑克”,而将“参      加文体活动”作为主要文化娱乐方式的受访者的比重也超过1/3强,选择“读书、看报”的仅为16.4%。“上网打游戏”也有5%的比重。
2、受访者所在村(或社区)组织的主要文化活动形式
图12显示村(社区)组织的主要文化活动有44.2%的受访者选择了“村镇组织秧歌队  等”,形成一枝独秀态势,“放坝坝电影”、“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节”、“农业科技学习”、“各种性质的比赛”等活动形式也有1/4左右的受访者选择,依次分别占到总数的27.8%、25.4%、26.6% 和24.3%。有4.1%的受访者则认为村(社区)“从未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
3、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人的年龄状况
从调查结果看,村(社区)的集体文化活动参加者主要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      到比重的51.8%,“30-50岁”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占不到3成 ,参加最少的是“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比重为2.2%还有比重为11.2%的是青年人。
4、受访者认为村里的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村(社区)文化生活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活动类型太少”,有62.4%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其次为受访者“不感兴趣”为45.3%,3.5%的受访者也选择    了“文化活动水平不高”,11.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集体文化活动中还存在“其他”问题。
5、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近5成(48.6%)的受访者认为活动“经费太少”是集体文化活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37.3%的受访者将“村民主动性不高”作为选项,也有16.4%的受访者选择了“村里组织不力”,还有20.4%的受访者认为是其他原因导致了集体文化活动存在诸多问题。
6、受访者所在乡镇是否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乡、村干部做此题)
调查显示95.8%的受访者(乡、村干部)声称自己的乡镇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只有4.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这样的规划,无回答“不知道”的受访者。
7、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随着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进入农村,受访者的文   化娱乐方式呈现出一定的多元趋势,但是农村中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看电视、电影、录像”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其次就是打麻将、打扑克。(2)受访者所在村(社区)组织的主要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力求多样,如组织农业科技学习,各种形式比赛等,但组织秧歌队呈现出一支独秀的场面,这与当前农村文化参与者老年人占绝对多数(58.1%)有关,参与者结构的单一制约了文化多样性的开展。(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和受    访者对村(社区)组织的文化娱乐形式不感兴趣是集体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最主要是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和村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很好地被调动起来,村民还是一个被动的文化活动受体。(4)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表示所在乡镇有新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不论是否科学可行,这都是个良好的开端。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
1、受访者所在地图书馆(图书室或文化站)拥有情况:
调查表明,74.5%的受访者认为村(社区)拥有图书馆(图书室或文化站),有17.4%的受访者认为乡镇才有,5.5%受访者则认为只有县上才有,只有2.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图书  馆和文化站。
2、受访者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频率
图18表明每天坚持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受访者只有7.4%,一周去一两次的受访者为27.4%,有3成的受访者是一个月才去一两次,更值得深思和反省的是有35.1%的受访者声   称自己从来不去村(社区)的文化站或图书馆。
3、受访者所在地图书室或文化站的主要设施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地图书室和文化站“各种书籍”仍然在唱主角,有96.2%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其次是棋牌室为58.6%,值得欣喜的是还有31.3%的受访者声称所在地图书  室和文化站里面有互联网(包括远程教育)等先进设施。
4、受访者去图书室或文化站的主要目的
从图20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去所在地图书馆(文化站)的目的是去“下棋、打牌”,89.2%的人选择了该项,占绝对优势,36.1%受访者声称自己去图书馆(文化室)是要想“读书、看报”,而只有14.5%受访者是要“获得信息”,上网聊天的受访者占到2.1%。
5、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电视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比例高达70.1%,其次为去图书馆、文化站看书,读报,比例为20.8%,听广播也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有2成半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作为信息传送正式途径的“村里公告”和“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则比例偏低,分别为9.2%和6.4%,另外还有1.6%的受访者声称网络也是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6、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部分(74.5%)村(社区)都有自己的图书室(文化站)。(2)宝贵的文化基础设施资源浪费严重,三成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不去图书室(文化站),三成受访者声称自己一个月才去一到  两次。更为严重的是就是在去图书室(文化站)的受访者当中有89.2% 人表示自己主要是   去下棋或打牌的,选择“读书、看报”等文化活动的受访者不到四成。因此村(社区)图书馆建设要避免形式主义,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引导村民多读书、读好书。(3)一些图书室(文化站)配置了网络等现代化的设施,但是利用率极低,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图书室(文化站)内有网络设施,但只有1.6%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4)调    查显示,受访者获取信息的管道呈现多元趋势,网络等新型媒介进入了受访者的日常生活,但电视、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凭借着方便快捷的特点,仍然是受访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和农村自治组织(村委会、居委会)对村民传输信息功能有待加强。
(六)受访地区的乡风情况
1、受访者对受访地区社会风气的评价
从图22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65.4%)受访者对受访地区社会风气的评价为“一般”,只有约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受访地区社会风气很好,还有13.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受访地区社会风气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评价是“差”或“很差”。
2、受访者对社会风气主要问题的认知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赌博盛行”、“讲排场比阔气”、“不讲卫生、破坏公物”等方面,比例分别为64.8%、56.7%和31.5%。还有24.6%的受访者选择“迷信活动普遍”、15.8%的受访者选择“社会治安不好”也值得高度关注。此外“不尊敬老人”、“不爱护小孩”、“ 邻里关系不好”、“ 离婚率高”等选项也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选择,分别占到9.7% 、6.4% 、 8.1% 和4.4%。
3、受访者村(社区)开展过乡风建设活动情况
数据显示,56.4%的受访者认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经常开展向风建设活动,27.4%     的受访者声称只是为了迎接检查才“偶尔”开展,还有16.2%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开展。
4、受访者对乡风建设活动作用的评价
从图25我们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乡风建设活动的作用持保留态度,只有27.4%的受访   者认为这些活动对乡风建设的“作用很大”,53.1%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而认为“没有作    用”的受访者占15.5%,“很反感”的占到4%。
5、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村(社区)的社会风气一般,“讲排场、比阔气”、“赌博盛行”“ 迷信活动普遍”的不良社会较为严重,“邻里关系不好”、“ 不尊敬老人”等不良社会现象仍然存在。实现乡风文明任重而道远。(2)乡风建设活动,如文明户、五星户的评选较为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当地开展这些活动的方式、程序、目的不同程度地遭到质疑,人们对这些活动的作用评价不积极肯定,甚至有人认为是形象工程和形式主义,十分反感。因此乡风建设活动在严把“质量关”,杜绝作秀和搞形象工程的基础上,不仅要创新现    有形式,而且应该探索新的方式、途径和机制来赢得民心。
(七)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1、受访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状况
调查显示,78.9%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事例,12.9的受     访者认为“没有”这样的事例,只有8.2%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2、受访者对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最大影响的评价
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确实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有35.5%的受访者认为“挣到了钱,能改变农村文化生活条件”是最大的影响,28.6%的受访者认为影响最大的     应该是“带回了城里的一些新观念、新技术”,也有31.8%的受访者认为外出务工致使“没    有了参加文化活动的人”,认为“影响不大”的受访者只有4.1%。
3、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虽有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但还未形成规模,受访地政府基层组织应该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业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铺平道路。(2)外出务工人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人员外出务工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观念等有利因素,也是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后继乏人,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有足够的智慧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影响,充分调动和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需要
1、受访者最希望村里举行的文化活动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希望村(社区)办的文化活动集中到“放电影”、“看戏”、“农业科技学习”等几项上,比例分别是64.2%,53.3%、36.5% ,选择“扭秧歌”的受访者占26.5%,选择“普通文化知识竞赛”的受访者最少,为6.2%。
2、受访者希望村文化建设注重的方面
从图29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最希望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技能培训中心”、“娱乐设施”、“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比例分别为63.2%、61.5%和53.4%。“体育     设施建设”也是受访者希望农村文化建设中着重加强的方面,比例为43.6%。选择“图书馆建设”的比例为34.2%
3、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1)电影、看戏等传统文化娱乐项目在农村文化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电视的普及并没有减弱村民看电影、看戏的热情,作为一种集体文化活动,看电影、看戏的作用和效果是电视等家庭式娱乐方式无法替代的。(2)随着农村社会发展,村民感到了知识技能的欠缺,农业科技学习活动受到欢迎,1/3强的受访者最希望村(社区)举办农业科技学习活动,63.2%的受访者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当地政府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了解和回应村民的这种文化诉求,紧抓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3)基层政府大力加强的农村图书室(文化站)和农村自治组织经常开展的“秧歌队”没有受到追捧。图书馆建设不受垂青与农村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甚至变相为人们搓麻将、打牌的场所有关。而“秧歌队”没有成为热门与其成为人们的经常性娱乐项目有关,造成了村民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好事办好”,杜绝走形式主义,注重实效,真正利用好、发挥好来之不易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作   用。
(九)受访者及地区的经济情况
1、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状况
从图30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大部分都在2800元以上,占到45.1%,,其次为“2300—2800”段,大约有二成半,还有大约一成的受访者声称自己的年人均家庭收入在“1800-2300”元之间,1800元以下段受访者选择很少。
2、受访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种植业或养殖业收入”和“务工收入”比例分别为51.2%和46.7%。家庭副业(农家乐、小生意)也是受访者家庭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比例为15.4%。“家庭工业”、“政府补贴”和“租赁收入”都占不到一成。
3、受访者安排经营项目的主要依据
数据显示受访者在安排经营项目时的主要依据是仍然是“随大流”、“凭习惯”,二者比   例分别为47.1%和22.2%,其次是根据“自家需要”和“去年行情”,比例分别为10.4%和10.3%,“合同订单”和“分析当年市场行情”选项分别占到3.2%和3.6%,“政府命令”则没有人选择。
4、受访者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村(社区)都“有一些”集体经济,这一比例为64.3%,有13.1%的受访者声称所在村(社区)经济经济状况“较好”,而22.6%的人则认为所在村(社区)没有集体经济。
5、受访者村(社区)集体经济的来源状况
从34图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集体经营收入”     和“集体土地、房产出租、出售收益”,二者比例分别为64.5%和36.8%,其次是“其他经营性收益”和对“农户的集体提留金”分别为11.1%和16.5%。外来企业资助也占6.5%
6、受访者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用途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集体经济最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组织村民进行文化、技术学习”比例分别为64.2%和46.7%,其次是“进行生产性投资”和“为村民交纳社会保障金”比例分别为27.4% 和22.1%。“领导干部办公、招待费用”也有16.2%的受访者选择。
7、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呈现出多样性,但只有5成多在2800元以上,这与成都市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 4925元还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中国人  “财不外露”的文化习惯,受访地区实际家庭年人均收入应该大大高于调查结果。(2)受访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还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打工收入,说明受访地的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调整,当地政府必须下大力气调整传统的产业机构,为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受访者安排经营项目是仍然是“随大流”、“凭经验”,说明受访者还是经验性的农业文化经营模式,缺乏对市场和信息的掌握的决心、勇气和能力,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个有知识、懂技能、会管理的新型村民的要求。(4)大部分受访村(社区)都有一定的集体经济,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半公共产品,必须由当地政府和村集体来供给,没有雄厚的集体经济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好是很难想象的。从调研结果来看,村集体经济的用途大都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是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监管机制确保集体经济用于集体事务中。
(十)受访农业户生产经营相关情况
1、受访农业户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时的求助对象
调查显示,受访农业户在遇到生产难题是首先选择向“有经验的村民”请教,这一比例占到46.8%,其次才是“找当地农技人员”和“自己找资料摸索”,还有10.6%的受访农业户选择看“电视,农技杂志”解决。令人费解的是仍有8.8%的农户表示“听天由命”。
2、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对您受访农业户的生活改善程度
调查表明,国家免除农业税和对粮食直补对受访农户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作用不是很明显,只有不到2成的受访者表示对他们的生活改善程度很大,作用“很明显”,有79.5%的受访者认为作用虽然有,“但是效果不明显”,还有1.4%的受访农户认为对他们的生活改  善没有任何效果。
3、受访者村(社区)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图38显示,受访者所在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主要为“公司(加工公司和贸易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模式,二者比例分别为56.4%和40.5%。其次是“农场、养殖场+农户”模式为24.4%,“能人+农户”模式也有15.3%的受访者选择。
4、受访者认为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
调研显示,受访者认为能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农业科技”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二者比例都超过了50%,分别任63.4%和50.6%。其次是“提高村民素质”,      比例为36.7%。“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农产品价格”也分别有2成受访者选择。
5、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受访农户遇到生产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向有经验的村民请教”,其次才是“找当地农技员”,这一方面中国农业的经验型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农技员兼职和“专业不专”有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提高当地农技人员的薪酬水平,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粮食直补和免除农业税确实对村民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总体看作用不很明显,还应该根据中央“多与,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加村民收入。(3)受访者村(社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实现了多样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等现代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占据了优势地位,但是应该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不断转化经营模式,不断活化受访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为农村新文化建设不断奠定新的物质基础。(4)受访农户认为能促进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农业科技”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这表明受访者认    识到了农业科技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生产链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十一)受访非农业户生产经营相关情况
1、受访非农业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的资金来源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非农业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款”,二者分别占到56.4%和36.1%。其次是向“银行贷款”比例为27.8%,比例最小的是“政府扶持性贷款”,“ 其他”资金来源为2%。
2、受访者对目前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5000元)能满足程度
数据显示,目前政府提供的小额贷款(5000元)还是“不能满足”受访者贷款需求,      有69.8%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项,只有8.6%的受访者声称“能满足”,还有21.8%受访者认为    可以“基本满足”。
3、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提供多大的贷款额度
调查显示,54.6%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提供贷款额度应该在“12000-20000元”之间,有20.2%的受访者选择了“20000元”一项,其他两个选项都在二成以下,比例分别为11.4%和13.8%。
4、受访者目前在生产经营中最缺的要素
图39显示,“资金”、“信息”、“技术”是受访者最缺乏的三项生产要素,比例分别为  56.8%,30.1%,23.5%。“政策支持”和“有经验的劳动力”也有20.4%和18.2%的受访者选择。
5、调查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者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戚朋友借贷,政府的扶持性代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是数额太少,不能满足受访者的需求。政府必须将扶持性贷款的额度扩大到12000-20000元左右才能满足受访者的需求,当然以现在基层政府的财政实力,这样做可能是极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政府转变思维,创新扶持方式和机制,以求适应受访者对资金的需求。(2)受访者在生产经营中最缺乏的还是“资金”,如果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和方式解决了受访者的资金瓶颈,很可能就可以搞活农   村经济这一盘大棋局。“信息”和“技术”也是受访者在经营中缺乏的生产要素。这就要求     当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注意信息平台的搭建和技术技能的培训,使生产、市场的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受访者,受访者的科学素养和管理技能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强。
(十二)受访地区的社会政治情况
1、受访者目前最担心的问题
调查显示,受访者目前最担心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孩子的教育费用太高”、“养老问题”等三方面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0.8%、46.8%和28.1%,其次是“住房问题”、“社会风习变坏”和“就业问题”分别为11%,10.2%和7.6%。
2、受访者对目前的医疗费用的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94.2%)受访者认为当前医疗费用“太贵”,只有5.8%的受访者     认为“适中”,没有人选择“不贵”。
3、受访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大部分参加了农村社会合作医疗,这一比例为89.6%,但是仍有1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参加。
4、受访者对当前养老金作用的评价
数据显示,有22.6%受访者认为当前的养老金可以“基本上满足”生活需要,只有8.3%的受访者声称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生活,而且还有剩余,有69.1%的受访者认为“不能满足”基本生活。
5、受访者村(社区)孩子因缺钱(如非义务教育阶段)失学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村(社区)仍存在一些因为缺钱而导致孩子失学的情况,但是不是普遍现象,比例为11.5%,8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村(社区)没有这种情况。
6、受访者村(社区)因孩子上学而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所在村(社区)仍然存在一些因为孩子教育而导致家庭贫困的现象,这一比例为23.4%,这也正是受访者视“孩子教育费太高”为最担心的问题的原因。
7、受访者对所在村(社区)干群关系的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干部和普通群众对当地干群关系的评价有一定反差,88.6%有干部身份  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认为“一般”的只有10.2%,而只有3.5%的普通群众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更多的(67.3%)选择了评价“一般”的谨慎态度,仍      有13.2%的普通群众受访者认为当地干群关系不融洽,而干部受访者则没有人选择该项。
8、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1)受访者头上仍有“医疗”、“ 教育”和“养老”所构成的“三座大山”,与城市不同的是“住房”问题没有成为受访者最担心的问题,而换成       了“养老问题”。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问题都属于人的低层次需要,而文化    生活则属于高层次需要,政府只有想方设法协助受访者推翻头上的“三座大山”,农村中的   文化生活才能真正成为需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顺利开展。(2)受访者头上的“三座大山”的形成与农村中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位有关。受访者几乎全部认为当前医疗费太贵,不能承担,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表明当前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让受访者进入体系的不便甚至门槛;养老金也有近七成受访者表示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养老金制度也有待完善。(3)受访地区仍然存在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等现象,图45显示23.4%的受访者认为有因教致贫的现象,但图44显示只有11.5%的受访者认为有孩子因为缺钱而失学,这表明“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  心,人们在教育上已经尽力了,政府必须检讨当前的教育制度。(4)干部与普通群众在干群关系评价的分歧和反差必须认真对待。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群众观、政绩观和公仆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了解民情,设身处地为群众谋福利,才能形成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
四、调查地区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调查显示,受访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极探索新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子,开展各种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一)政府重视,多方筹资,大幅改进文化设施。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保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   和文化事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受访地区政府不约而同地都将改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使受访地区农村文化硬件水平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我们在白庙村调研时了解到,金堂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实施了广播电视 “村村通”、“光纤镇通”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建立市级无线数字电视差转     台,在187个行政村组建新农网,试点建设“移动信息村”,新装村村通电话40000户,截         止2007年5月,金堂230个村社恢复了农村广播,19个乡镇开通了主光纤线路,全县所有村社基本实现GSM信号的全境覆盖,电视信号入户率达到60%,33000余户农户分享到了有线电视服务。按照“一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一乡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一人一册”的目标要求,新建了金堂县文化馆、图书馆和电影院,开展了5个中心镇综合文化站的达标建设,新建村(社)活动中心(综合文化活动室),投           建便民书店,在条件比较好的白庙村还兴建了村民文化广场,配套建设村(社)广播室、体育健身路径、村民放心商店、生资店、村民夜(网)校、文化茶园等,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在崇义镇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崇义镇仅2007年上半年就投入18000元建成   了面积为130平方米的新农村便民书店,投入50余万元建成总面积为500平米的5个村级   文化活动室,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改进,极大地改善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为大力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载体和物质条件。图17显示了我们对“村(社区)图书馆(文化站)的拥有情况”       的调研结果,表明有74.5%的受访者认为村(社区)有文化站(图书馆),只有2.6%的受访     者认为没有。这很好地反映了受访地区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改进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效。将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行条件和突破口的做法值得肯定。
(二)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大力开展文化活动
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大量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依托和实施路径。调研中我们了解  到,受访地区都将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抓手,在丰富村民娱乐生活上狠下功夫。青羊北路街道社区积极组织社区群众艺术团队伍,并根据社区群众的年龄、爱好组建了秧歌队、合唱团、时装表演队、乐队、舞蹈队等,在活动规模上做到“月有小型、季有中型、年有大型”,在内容上突出主题、推陈出新,在形式上做到灵活多样,按季节特点,举办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节日联欢、重阳敬老、寒暑假少儿读书活动等,每年社区大型文体活动均在2次以上。崇义镇在2007年上半年就成功举办了  “五下乡”活动,春节联谊活动、崇义镇春台会,崇义镇老年体协农村文艺巡演,崇义镇圣庵村新农村文化服务队文艺汇演,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暨第二届时装周汇演,庆祝建    党86周年生日暨“惠民行动”文艺演出,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清明放水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等文化活动。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每年都要举办大型书画展,并免费对外社区居民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市民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建设活动,将每月8、18、28日定为居民学习日,组织居民进行学习,打造学习型社区,每年邀请专家举办多次健康教育和法律教育讲座。都江堰市石羊镇除了举办各种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外,每年还举行三羊会、石羊兰花节、徐渡挑花节、马祖寺庙会等比较大型的节会文化活动。三羊会,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场镇街头红灯高挂,彩旗飘扬,商贸繁华,文娱活动热闹非凡,羊灯、狮灯、龙灯腾空起舞,秧歌、采莲船遍街游动,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石羊镇也因为“三羊会”等节庆文化活动,赢得了“河西重镇”的美誉。这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给受访地农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向外界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魅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动力。
(三)管好两头,抓住中间,着力培育建设主体
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地区人口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打工或上学,留   在农村的大部分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个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如文化需求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最突出的还是使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出现结构性缺失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受访地政府积极应对,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着力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路子。在白庙村我们了解到,针对留守儿童和老人,金堂县推出了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新举措,金堂县教育局指导各中学小学成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站,设立悄悄话信箱,配备专门的教师对来信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开通“可视通”电话、“爱心”电话,接受留守儿童来电咨询,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适时联系,加大对“留守儿童”关心、教育与引导的力度,尽可能减少村民工的后顾之忧。针对“留守老人”政府也想方设法,通过成立老年协会,老年人救助中心等措施,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找趣事来说服和沟通群众,吸引老年人群体参与文化活动,变“负担”为“财富”,极大地调动了老年人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例如白庙村由政府出资120万元、村民自筹100万元,专门为赴外省打工村民的留守老人、儿童建立了托管服务机构。通过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照顾和关怀,一方面使他们得到社会的温暖与爱护,另一方面也管好了农村人口中的两头——老人和儿童,促使他们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农村文化建设离开了农民工这个建设主体的不可想象的,石羊镇针对本镇农民工较多的实际情况,从关爱农民工着手,开展“真情奉献农民工”系列活动,并  逐一落到实处,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向农民工发放维权服务卡。服务卡明确了工会维权方式并公布了市总工会、石羊镇总工会、劳动保障所、司法所以及全国的维权联系电话。服务卡的发放使农民工和工会零距离接触,更有效便捷地向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镇总工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从2007年5月20日起,集中用40天时间对全镇19个村、社区和42个     企事业单位的农民工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并录入微机管理,使工会组织全面系统地掌握全镇农民工情况,开展一系列对农民工的协助维权、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服务。石羊镇总工会两委委员分片走访村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家庭和生产情况,以及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做什么,并定期编发《农民工走访日记》。上述活动成效显著,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既维护了农民工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其学会了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又没有让外出农民工觉得自己是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局外人。
(四)文经结合,文旅联姻,实现文经良好互动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没有一个受访地区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当作是单纯的文化建设活  动,而是力图创造性地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与发展、搞活当地的经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与旅游联姻,效果显著、成效颇丰。如金堂县三溪镇利用脐橙产业的独特优势,在如何将经济产业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问题上做文章,连续在白庙村举办了“农户科技日”、“万亩生态脐橙农家赏花节”、“农村劳动技能竞赛”,“国优脐橙形象大使选拔赛”等大型活动,还协办了“国优脐橙节”等大型活动,石羊镇徐渡的桃花久负盛名,政府通过举办桃花节,开展赏花、品桃等活动,既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镇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受访地区一方面推广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亮出了自己的品牌,扩大了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石羊镇党委政府更是提出“工业强镇、商贸活镇、文化旅游兴镇、农业产业化富农村”的发展思路,规划编制了古青城文化旅游项目,谋划、带动和建设新农村文化。据石羊镇领导介绍,这个项目将斥资20多亿元来打造。古青城文化旅游项目将包括石羊镇、安龙镇、柳街镇等,还包    括已有的翠月湖和即将打造的花蕊湖和青城湖。按照发展计划,3年后,整个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将形成道山、圣水、生态、田园四大主题片区,重新打造的青城湖、花蕊湖、翠月湖也将同时呈现在各方游客面前。青城古县遗址将是未来景区最富特色的看点。通过2—3年   努力,把该项目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在国内外形成“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参佛马祖寺,寻闲古青城”的浓厚观念,最终实现客源国际化。通过打造“中国古青城文化旅游区”实现经济、文化、旅游的互动发展和良性运转。
(五)抓“大”放“小”,创新思维,形成建设新型理念
农村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集文化、教育、广播、计划生育、科技、兵、青、妇、卫          生等工作为一体,融思想教育、科技普及、信息传递、文化娱乐为一炉,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要放弃“小文化”思维,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受访地区开始突破了村(社区)文化站(图书室)工作只是搞搞唱歌、跳舞、写字、画画等小文化框框,以“大思想、大文化、大服务”的理念,建设集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村民家庭文化为一体,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的“大文化”。调研中了解到,金堂县努力把村落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美德、经济生产模式等都纳入思想文化工作范畴,在特色文化村的带动下,形成村村都有特色文化,为乡镇文化站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出路。三溪镇白庙村施行的“改路、改厕、改水、改线、改垃圾处理”“五改”工作和“五         统一两配送”(统一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使用、肥水管理和采摘;配送化肥、农药)工作方法都是在“大文化”观念的产物和成果。同时在“大文化”理念下,受访地区都在积极建设中心集市,跟城镇一样,村民们在那里办商店,进行物资交流,信息交流,它集政治、商贸、文化、教育、卫生和农村手工业于一处,成为受访地区村级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教育、卫生和工商业中心,明显地显示出了它完整的社会性。
(六)打造典型,做好示范,有序推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政府必须树立一些   示范、着力打造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总结示范村镇的经验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适时、有序地将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开,以求新农村文化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我们在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调研中获悉,金堂县力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步步为营”“步步为赢”,做法扎实、稳妥。金堂县于2006年出台了《金堂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金堂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村参考标准》、编制了《金堂县“十一五”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金堂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县整体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制定并实施了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以典型示范为龙头引领推进全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2006年按照“4+2”(4个县级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模      式,2007年按照“11+2”(11个县级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模式,循序推进金堂全县        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白庙村就是金堂县近年来树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新农村文化的典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好的思路和做法。白庙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试点,坚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紧紧围绕规划抓落实,围绕项目抓发展。以精品脐橙出口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建国家级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变经济产业优势为新农村文化发展优势,大力打造和宣传精品脐橙品牌和农业生态文化观光旅游,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居住条件极大改善,村风文明,村域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以突破5000元大关。白庙村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和农村文化进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象具体,触动人心,白庙村的成功极大地鼓舞和刺激了其周边村镇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七)城乡牵手,共享共建,两轮驱动文化建设
调研中我们发现受访地区都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置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通过城乡互动互融,实现新农村文化共建共享。我们在新都斑竹园镇调研,当问到是否有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时,一位村民略带炫耀地给我们讲述了前不久在他们家门口举行的成都市信息化惠民行    动现场会暨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启动仪式。后来我们得知这次启动仪式上,成都电信为首批信息化惠民行动的100个“成都市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站”授牌,并向14个区    县的示范村、社区捐赠了一批“三农百事通”终端设备。在启动仪式现场,村民们纷纷登上“信息化大篷车”体验网上冲浪和信息查询。忠义社区村民就农业种植等问题与农业专家进行了咨询并得到了专家的现场指导。通过这种城市对农村的“送文化”形式,忠义社区的村民得到了很多信息和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致富的信心,这种新文化建设方式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金堂县,据悉,金堂县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深入市镇乡村、农家院落,开展了赞金堂、书金堂、写金堂、画金堂等系列文艺创作活动。县书画协会、楹联协会到乡村文化赶场,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添光留彩;县摄影协会、书画协会、韩滩诗社,深入到农村,办画展、作诗词,“文化”绕田间、进农家、入学校;“文化科技服务车”,常年奔走于城乡,传播文化科技法律知识,送电影到农家院落,2005年完成“坝坝电影”2400多场,其他各种常下乡活动36次。图书流转35606人册、举办科技展,送致富信息进农户家门,举办各类村民技术培训近百次,还设立农技服务热线,开展“绿色狂飙”行动,启动科技入户工程。这种城市文化下乡活动与农村自发的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双翼和两轮,极大地推进着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八)深挖传统、展示特色,文化建设多姿多彩
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得以扎根和茁壮成长的沃土,受访地区纷纷挖掘自己地域的传统  文化和地域特色资源,打造新农村文化建设精品。竹是斑竹园的特色之一,斑竹园镇的竹类品种繁多,以产斑竹、慈竹、荆竹等闻名于世。尤其是斑竹,已有几千年的栽种历史,三益桥附近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就描绘了当时竹子的栽种情景。斑竹园也因此得名。打造竹文化内涵,培育竹编品牌也成为是斑竹园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有了竹文化这个魂,斑竹园镇的竹编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竹编书柜、门帘、内外墙装饰等远销全国各地。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唢呐艺术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但面临着人才失传的困境,为了保住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特色,当地政府主动与当地学校联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在学生中培养唢呐人才,保护民间文化。当前白庙村的唢呐艺术呈现出一片兴盛繁荣的景象。都江堰市的石羊镇也是通过挖掘当地优势资源,丰富和繁荣农村文化,在石羊镇境内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遗存了“古青城县城遗址”、“花蕊夫人出生生长地”、“川西名刹马祖寺”和镇域内众多的名人古迹,其历史人文沉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石羊镇大力挖掘、树立和弘扬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大镇、文化强镇,近两年来分别邀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先后召开了花蕊夫人研究会,“打造川西文化重镇”座谈会的相关会议,在都江堰市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4月开机拍摄连续剧《花蕊    夫人》。同时石羊镇也依靠着成片的花卉基地、万亩生态农业基地,着力打造都市之外的“世外桃源”,让人们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追寻悠久的历史文化、领略玄妙的禅寺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对当地特色资源的彰显,受访地区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可谓多姿多彩,各有风骚。
(九)倡导文明,更新观念,强化村民国民素质
新农村文化建设最终是要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村民。村民国民综合素质是否提高是检验新农村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指标。受访地区都将提高村民素质,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金堂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突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主题,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以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法规约束有机结合为途径,以典型示范、城乡共建、警民共建、村校共建等为手段,开展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文明家庭”等系列“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三溪镇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先进理念提高村民素质,比如通过编写乡土教材,打油诗,顺口溜等形式,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句“半边街,吊脚楼,垃圾丢到框框头”的顺口溜,使讲文明,讲卫生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村民的思想中,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的改善又推动了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溪镇白庙村以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为产业支撑,利用文化广场开展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使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了明显的加强,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同度显著提升。村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证和建设主体。
五、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调研表明,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清晰明确,建设路径科学可行,特色鲜明突出,成效十分显著,总体上值得肯定。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受访地区在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以重视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一)认识存在偏差,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处于从属地位
调查显示,受访地区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新农村建设的四个方面看,新农村文化建设从属于其他几个方面,特别是从属于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调查发现仍然有人持有“文化发展自然跟进论”,认为农村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农村文化自然就发展好了,不需要单独建设。有人持有“文化建设配角论”,认为农村中当前的最主要任务是将农村经济搞上去,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仍是大部分受访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持有的主导性思维。更有人持有“经济文化发展对立论”这样的落后观点,认为搞新农村文化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抢夺本应该投向经济建设的资源。其次,从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关系方面来看,新农村文化从属于城市文化,由于城市文化相对于农村文化来说,先进性、现代性和丰富性的优势都是不可比拟的,调研发现,受访地区出现了简单否定农村文化,一味调动城市文化资源取代或替代农村文化的倾向,这种做法值得特别重视和认真反思。再次,从农村文化新与旧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新农村文化在农村中仍然没有占主导地位,这体现在旧的文化建设思维模式仍然十分强大。调查显示,受访地区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一切指望、依靠国家和政府。存在着不“唯实”,只“唯上”的思想,不顾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根据上级意愿,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盲目求大求快求洋。另外还表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对封建迷信活动和传统文化消极方面缺乏应有的批判和科学的鉴别。
(二)资金缺乏普遍,新农村文化建设后劲乏力
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必不可少,另一方面由于其半公共产品性质,回报周期长,成效不可能像农村经济那样立竿见影,因而搞新农村文化建设一靠充分重视,二靠大力投入。然而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受访地区,不管是镇、社区还是村普遍认为当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缺乏,建设后劲不足。我们在调研中拿到的某乡镇的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上半年文化、体育工作的情况汇报”中几乎每一项工作结束后就会涉及资金问题,出现“肯请上级部门给予资金支持”、“恳请市财政支持”、“基层政府         缺乏资金,缺乏后续发展力”等字眼。在石羊镇与镇领导座谈时,一位副镇长也道出了该镇打造“中国古青城文化旅游区”最大的困难,筹措足够资金。调研所得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图14反映了当前受访村镇文化建设存在活动“类型太少”村民“不感兴趣”等问题,图15则反映了受访者认为存在这些问题原因的认知,调查结果表明有高达48.6%的受访者  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资金缺乏”,导致了当前受访村镇文化类型较少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调研的受访地区大部分都是有着各种产业支撑,又是政府着力打造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典型和示范,资金尚且是最大问题,那么那些属于大多数的,没有产业支撑,也不是建设样板和示范的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缺乏”问题可想而知是何等的严重。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在“僧多粥少,普遍饥荒”,而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有限资金的投向问题,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少干一些“锦上添花”的行为。
(三)活动单调乏味,农村文化生活仍然比较枯燥
调研显示,虽然受访地区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村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多年来,由于村民总是“听的好话多,得的干货少”,特别是在文化生活方面国家对村民的欠债太多,亏空很大,因此农村中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显得比较贫乏。加之当前农村中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趋于多样化,从调查数据看,从事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虽然仍排在第一,但是比例仅为35.4%,个体经营者和做工者分别占到了26.8%和19.2%,干部和教师分别占7.6%和4.4%,人口从事职业的分化和多样决定了,人们文化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差异性,要求用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内容和文化方式去供给和满足这些不同的文化需求。但是一方面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严重“资金缺乏”,制约了多样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很多乡镇干部仍然存在所谓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组织起村民唱唱歌、跳跳舞、扭扭秧歌,“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就把文化建设的事干了”,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搞文体活动的认识和倾向,没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思考、做调研,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简单化,粗糙化。图12显示村(社区)组织的主要文化活动有44.2%的受访者选择了“村镇组织秧歌队等”的选项,形成一枝独秀态势,其次为“放坝坝电影”为27.8%。而其他诸如“组织农村科技文化学习”、“组织各种比赛”、“组织文化节”等选项都没有超过1/4。这表明造成当前农村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调枯燥的局面,既有来自客观因素的制约,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人们特别是受访地区领导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
(四)使用效率低下,文化基础设施短缺与浪费并存
虽然受访地区通过大力兴建、改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几乎都兴办了图书室(文化站)等重要的文化公共设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了必要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但是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后续资金、运营管理不当、搞形象工程等原因,这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运转情况十分不尽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有的图书室(文化站)只是作为面子工程,应付上面检查,备有多套牌子,那个部门来检查,就挂起那个部门的牌子,这样的图书馆实质上处于“无屋无书”状态;有的图书室(文化站)虽然建立起来了,用途也比较单一,却因为无钱购买相应的书籍,里面几乎没有像样的图书,图书室没有书,名不副实,处于“有屋无书”状态;还有些受访地区的图书室虽然有屋、有书,但是图书室(文化站)吸引不到村民,里面很少有人,处于“有屋有书无人”状态;另外一些受访地区的图书室(文化站)里面虽然也有村民在活动,但是村民们很少有人读书,看报,而更多的是在打麻将、斗地主,喝茶、聊天,把图书室(文化站)当作第二棋牌室或第二茶馆。调研数据分析部分的图18充分说明了,    村民对好不容易才兴建起来的图书室(文化站)的关顾频率和利用效率。调研结果显示,只有7.4%,受访者坚持每天都要去图书室或文化站,一周去一两次的受访者为27.4%,有3     成的受访者是一个月才去一两次,更值得深思和反省的是有35.1%的受访者声称自己从来不去村(社区)的文化站或图书馆。图20则反映出了受访者去所在地图书馆(文化站)的目    的,89.2%的受访者去图书室(文化站)是为了“下棋、打牌”,只有36.1%受访者声称自己去图书馆(文化室)是要想“读书、看报”。这种现象让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个十分尴     尬的局面,一方面农村中兴建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于巨大的村民文化需求来说还处于十分短缺状态,另一方面村民对兴建起来的宝贵的文化设施又利用不足,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五)态度上热下冷,村民建设主体性有待提升
调研显示,受访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整体呈现上热下冷的局面,乡镇干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积极肯定,与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有着较大差异。图9显示的调研结果来看,干部中高达81.6%的受访者对农村文化建设持“乐观”态度,评价“一般”的为16.1%,只有2.3%表示“悲观”,没有干部表示对此“不关心”。而在普通群众中“乐观”看待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仅为39.2%,41.5%的群众评价“一般”,特别令人焦虑的是分别有9.2%和10.1%的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或“不关心”态度,二者总计占受访人数的19.3%。造成普通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冷淡态度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是,普通群众的新农村文化的主体地位别忽视和漠视,受访地区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基层政府在文化供给方面有着简单粗暴的“为民做主”的做法,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真正倾听、反映和满足普通群众对文化的诉求,普通群众由一个理所当然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沦落为一个被迫接受政府文化“喂食”的受体。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喂食”行为,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普通群众对政府行为的反感和质疑。图8显示,有55.6%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还有44.2%的人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自己的   政绩考虑”,只有28.3%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是“真心实意提升村民文  化娱乐生活”,这表明当地普通群众对于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的努力是不很认同的,认  为政府之所以如此热心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出于对自己的考虑,属于“虚火伤身”,而不是真   心实意提升村民文化生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重塑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必须真正将村民,将普通群众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尊重他们的文化诉求,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普通群众也渴望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人。调研表明,受访者认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村民自己和其自治组织村委会的比重之和为61.2%,这表明大部分村民有信心和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新农村文化,有决心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六)支撑条件欠佳,新农村文化建设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行为,必定要受到其所处环境的制约。农村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和支撑条件。调研显示,受访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条件不佳,外部环境有待优化。从问卷数据分析的图30来看,受访者家庭年人均收入呈现出多样性,但只有5成多在2800元以上,这与成都市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 4925元还有一定差距。收入水平的低下致使村民对于文化需求进入所谓的“ 低层次均衡陷阱”,就有村民对我们的调查不以为然,告诉我们,“我喝喝茶,打打麻将就可以了,还需要啥子文化”。这就是这种文化需求低层次均衡陷阱的具体体现。调研表明,    受访地的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调整,受访者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还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打工收入,事实表明,没有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积累的大量资金的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不可想象的。调研也表明农村中社会建设情况,也没有给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农村居民面临着“医疗”、“ 教育”和“养老”所构成的“三大困难”,对照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都属于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只有当这些需   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人才会追求文化生活等高层次需要。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顺利进行必须着手解决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所构成的建设环境和条件的问题。
六、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总结已有的好的经验做法,吸取教训,正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理顺建设思路、制定发展战略,运用恰当策略,不失时机地将新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提高认识水平,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思想决定行动”,认识是实践的先导,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认识到新农村文化  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改变对文化建设的固有思维。首先,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关涉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件;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看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农村政   治文明的“导航灯”、农村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用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农村文化建设理出思路、进行规划、制定制度,完善政策,统筹安排,营造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杜绝农村文化建设“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其次,切实扭转部分干部群众的“文化建设观”。要从思想认识上纠正一些干部群众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二者关系上的“先后论”、“虚实论”、“经济配角论”、“不能兼顾论”,真正理清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政治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树立农村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关系的“协同发展观”、“相互促进观”、“保驾护航观”。要真正认识      到只有农村文化得到发展,农村经济才能良性运行、农村社会才能有序进步、村民群众才能和谐相处,进而安居乐业。第三,戒急戒躁,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必须认识     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长远性和艰巨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调节约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不一蹴而就,不搞一刀切。
(二)准确理解内涵,加强新农村文化精神层面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稳定的内容庞杂的系统工程。要进行农村文化的建设必须认识农村文化这个建设客体的科学内涵和宽泛外延。我们认为所谓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建构一个符合国情、民情,体现社会主义思想主导地位的新型现代农村文化体系,从而加速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实现农村社会和村民现代化的过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如此宏大,决定了其外延也极其宽泛。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上涵盖和囊括了农村社会从文化设施到各项制度再到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所有一切,是一个具有物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位一体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系统。这个系统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为精神层,因为它关涉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衡量一个文化是好是坏的决定性因素,规定着一个文化的属性。其次为制度层,一个文化体系中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性质决定。再次为文化的物器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这个顺序正好颠倒。很多受访者将新农村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农村文化设施、文化载体、文化形式及文化物器层的建设和创造,而对于文化制度层的建设则涉及甚少。对于文化精神层面如社会主义理想树立、公民意识的培养、村民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养成方面则涉及更少。正是这种对文化建设内涵和外延,以及他们结构层次的认识偏颇,导致了受访地区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却出现价值迷失、社会失信、信仰危机等不良现象。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该加大对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建设力度,利用当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构建、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有利时机,加强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民主法制意识教育充实文化精神层面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创新融资模式,破解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瓶颈
经费问题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短缺的局面,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沿用过去那种全靠政府拨款的办法已是不合时宜,而解决的办法只有建立国家拨款、社会筹集、自身积累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市财、乡镇财政列支专款,用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应像发展教育事业一样,建立一种刚性的财政支出机制,以确保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不低于城市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速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政府的对于新农村文化的投入不能简单地直接拨款,而是建立“文化项目建设以奖代补代拨”机制,鼓励和刺激村镇自己筹措资金兴办农村文化事业。二是引导村民增加文化消费支出。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改变农村重人情消费、轻文化消费的不良消费习惯,在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激励和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积极增加村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支出,促成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的全面繁荣。三是引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投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村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村民的文化经营活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内要充分整合社会的积极参与意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兴建文化,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渠道,扶助国家资金共同兴办把办文化事业,为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对外引资和先进技术,引导外资投向新农村文化。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谁投资,谁受益”为原则的投融资机制,组建多渠道投入的各类新农村文化发展基    金和专门以经营农村文化为主业的投资公司,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
(四)执行民主决策,科学制定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把它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统一检查,象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一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首先,民主决策,力争科学。在制定当地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时,要广泛征求农村各界意见和建议,听取群众特别是普通村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和看法,尊重他们的呼声,力争在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中反映他们的意志,在广泛听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专家学者论证会,对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和评估,力争使其科学、合理、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规范执行,狠抓落实。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一旦制定出来后,一定要规范执行,狠抓落实,通过定期检查、绩效评定、政绩考核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今后的新农村文化建设都按照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展开,减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其连贯性和持续性,保证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再次,加强激励,重在考核。要把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执行好、落实好,对官员的激励和考核是关键。应该在乡镇和村的每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的时候,组织上要根据当地的新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对照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相应目标,给他们立军令状,明确岗位责任,同时向老百姓公布。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同经济建设的指标一样,作为检验、确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量化考核内容,验证他们“两手抓”的实绩,以决定他们的晋升和去留。
(五)积极迎接挑战,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要素建设
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有能力、有条件高于全省,快于全省,有责任和义务为四川省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表率、当好示范。进一步加强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加大对农村文化要素的培育力度。第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文化靠活动,体育靠比赛”,新农村文化活动, 在形式上要不断实现创新,在时间上注重科学合理,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多样,可以    利用农闲、节庆、集市,并根据时代特点和村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农村文化活动的内涵,在活动中要坚持创作入手,不断推出群文新作,做到常办常新。同时加大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成都市大专院校云集的文化集聚优势,大力加强大中专学校进行文化下乡,把先进文化带到农村,帮助农村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第二,要构筑文化建设阵地。成都市新农村文化阵地,通过不懈的努力虽有所加强和改善,但是还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必须着力加强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重点文化阵地的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通过文化阵地的大力建设,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阵地保障。第三,要培养建设人才。人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要素,当前成都市的农村都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必须坚持“内培外引”的原则,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乡、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养村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造就更多更优秀的文艺骨干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农村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给人才以相应的待遇和以应有的回报,促使农村中“外流”人才“回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新农村文化事业中来。
(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村民的建设主体地位
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必须回答农村文化建设依靠谁,为了谁,谁是建设主体的问题。我们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为当地村民,新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人的建设,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切实放在村民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身上,做到“以文化之”,“以文化人”的效果。改变过去农村建设中见物不见人的做法,改变对村民的漠视和轻视。充分调动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和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村民、相信村民、依靠村民,使农村文化建设来源于村民、根植于村民、服务于村民。广大干部应该带着对村民的感情、对村民的恩情,真正搞新农村文化建设,搞真正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到权为村民所用,情为村民所系,利为村民所谋。从村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出发,谋农村文化建设、促农村文化建设,让建设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而不是少数人。只有把村民放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才能做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村民的文化利益。农村文化建设对村民有无吸引力,吸引力大小是农村文化兴衰盛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强调农村文化建设中村民的主体地位,还应该包括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尊重村民群众自己的意愿,善于听取村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想村民群众之所想,急村民群众之所急,不搞“强制执行”、“推土机”、“一刀切”,不把农      村文化建设当作政绩工程来抓。而要将村民培养成为有理想、会技术、懂经营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服务主体、受益主体。将村民欢迎不欢迎、村民喜欢不喜欢、村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新文化建设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农村的主体是村民,农业的主人也是村民。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村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建设新农村文化,关键是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正确引导村民由文化消费的“受体”向文化消费的“主体”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更好地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群众自娱自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七)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关键在党。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首先,农村党组织要完善自身的组织文化建设。利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党员先进行教育的有利时机,经常开展党员文化活动,特别是要开展文化结构中核心精神文化层次,努力完善自身文化素质和党组织的文化培育,广大党员要带头和科学文化知识,使党组织的文化建设的过程称为党员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过程,要带都学习马克思主义,使党组织的文化建设成为广大党员学马克思主义、懂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过  程,做到对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用,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做出表率、当好示范,开好路、带好头。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次,农村中党组织要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抓紧抓好不放松。用   求实的态度和执著的精神有规划、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抓落实,每年要切切实实办几件文化建设的实事,扎扎实实解决几个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让广大村民群众看到文化建设的实效和好处,认识到文化建设是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好事。第三,要注重发展和培养有文化建设能力、本领、兴趣的农村优秀分子充实到党的组织中来。通过把有资质、有潜力的    农村年轻优秀分子培养为农村文化精英和文艺骨干、再把这些文化精英和文艺骨干发展为党员,然后将他们在选拔培养为党在农村中的领导干部进而领导农村文化建设这样一种选拔培养模式实现农村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从而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八)把握核心问题,积极探索成都市新农村文化的创新模式
新农村文化必须重点在“新”,要建设新农村文化必须对农村现有文化进行革新和改造。必须认识到创新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创新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最真实、最深刻的动力因素。农村文化创新要在理论创新的引导下,站在整个国家创新的先导位置和上游环节,要锻造创新理念、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引领创新风气。首先,必须重视当代新农村文化的创造。成都市新农村文化的创造,一是要加强以思想创新为核心的理论创新,按照农村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回应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创造新的文化理念、淘汰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观念。二是要改变“城市中心主义”观念。改变“城市中心主义”观念引导艺术家们走向农村,深入农户,把想象力的根须深深扎在农村现实的大地里、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大力创作一些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三是要加强以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加大成都市文化体制改革力度,解放和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其次,要重视成都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成都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成都农村更是完整地保有其内容与形式,这是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依托的对象。但是不能用民粹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必须以现代理想审视它,发掘其意义,彰显其价值,发挥其功能,将穿越千年的农村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精神,从而激活其生命,使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真实对话中得到批判性的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再次,是对于城市文化的乡村化改造。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形式,具有不可阻挡的前行势能,对农村区域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必将对农村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如何吸收优秀城市文化,将其进行适时适地的乡村化改造,让新农村文化成为既是城乡一体、与时俱进的,又是独具特色,自成品格的新型文化,而不是生吞活剥地照搬,搞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强行焊接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九)重在综合治理,努力培育新农村文化建设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支持。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农村社会的综合治理,进入“文化视野”认识新农村文化,跳出“文化框架”建设新农村文化。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一方面,由于新农村文化属于半公共产  品,其供给主体理应是乡镇政府或者村委会,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通过有效调    整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大力发展当地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才能有资金和实力提供优质的农村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可以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刺激其文化需求和文化欲望,帮助其跳出“文化需求低水平均衡陷阱”,增加对文    化消费和支出,从而为新农村文化创造有良好的条件。其次,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要切实改革农村存在的对农村文化建设有制约作用的行政管理制度,特别是要理顺涉及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党政、政事、政企、事企关系,淡化有关文化单位的事业和机关色彩,促进文化行政部门只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体制环境。再次,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良   好的社会环境。要切实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以及教育体制,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有加大力度切实解决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几大难题,免除后顾之忧,村民才会对新农村文化有消费需求、参与欲望和建设热情,村民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才能最终发挥和展现,新农村文化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附录:部分访谈笔录
访谈时间:2007年6 月 7日
受 访 者:石羊镇故城村村民
访谈地点:石羊镇故城村一个茶馆
访 谈 人:李玉峰
问:大叔,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察,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答:好的。
问:咱们镇是文化古镇,文化建设应该搞得不错吧?
答:可以,我们这是花蕊夫人出生生长地,还有古青城县城遗址、马祖寺。
问:这些都是古文化,我们镇有没有自己开发的现代农村文化呀?
答:有。每年都有三羊会、石羊兰花节、徐渡桃花节、马祖寺庙会等。
问:咱们镇主要经济收入从哪来呢?
答:你是问村民吧?
问:是的。
答:我们这里是兰花之乡,川芎故里。很多人种兰花,做花卉苗木、庄头、盆景,比三圣乡不差呢,村民主要收入就靠这个。
问:我们种兰花遇到技术问题时,一般找谁呢?
答:找有经验的村民帮忙。
问:没有农业科技站吗?
答:有,只是没有找村民来得快,学得会。
问:平时村民文化活动多么?
答:不少。扭秧歌,喝茶,打牌,跳舞,放电影只是不经常放了。
问:村里人还喜欢看坝坝电影吗?
答:喜欢,怎么不喜欢呢?只是有时候觉得搞农村文化,有些好东西给搞没了,呵呵。
好的谢谢!
访谈时间:2007年6月3日
访谈地点: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
受 访 者:斑竹园镇斑竹园社区居民
访 谈 人:薛一飞
问:大哥,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察,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答:嗯!
问:我们刚才在咱们社区走了一圈,看到咱们社区的文化建设搞得还是很好呀!
答:我们这里是社区,比一般的村里肯定是强很多的。
问:很地方的文化活动比较单调,不知道咱们这里办得怎么样呢?
答:我们社区的活动还是挺多的,你们可能还没有到我们社区的文化中心去,我们有自己的图书馆,书很全,也很新,每年都有几次书画展,还会请外面的专家来做讲座。
问:咱们社区图书馆经常有人去吗?
答:人好像不是很多,我是经常去。
问:咱们图书馆里通网络吗?
答:有。
问:社区居民用得多吗?
答:很少,都是孩子在打游戏,聊天。
问:我们看咱们这里的学校不少呀?
答:嗯。幼儿园、小学、中学全有了,孩子上高中以前不用出社区。
问,孩子上学要花不少钱吧?尤其是上了大学后?
答:那倒是,家里有上大学的一年要不少钱。
问:那我们社区居民家里有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不是很大喽?
答:经济压力有,但也还能承受,我们这里有个企业,不少人在那工作,还有社区服务中心有时可以介绍工作的。
好的,谢谢!
访谈时间:2007年 7月 5日
访谈地点: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路旁
受 访 者:金堂县三溪镇白庙村村民
访 谈 人:李玉峰
问: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察,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答:问吧!
问:您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吗?
答:知道!
问:咱们村文化活动多吗?
答:多呀!平时总有。
问:那主要是些什么活动呢?
答:扭秧歌、唱歌、跳舞、打牌、喝茶、搞比赛。
问:还有其他的吗?
答: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是我们这的“脐橙文化节”,很多外面的人都来,到时镇里村里就有很多活动,有技术交流、脐橙交易会、文化晚会,借着“脐橙文化节”我们农家乐也跟着火了!
问:咱们这里都种脐橙吗?
答:差不多家家种。
问:种脐橙就是我们主要经济收入吧?
答:嗯,主要靠种脐橙,也有出去打工的。
问:外出打工得多么?
答:也不少。
问:他们一般出去多长时间?
答:一年吧!都是过年的时候回来。
问:那打工村民家里的老人孩子谁照顾呢?
答:以前是没人管,现在好了。
问:现在村里管了?
答:嗯,村里有托管服务中心,谁家的老人孩子有个大事小情的也都有村里照应。
问:我们村里有没有自己做生意的呀?
答:有,但是不多。
问:我们做生意资金从哪来呀?用自己的积蓄,向朋友借,还是贷款?
答:多数都是用老本,不够的向朋友借。
问:为什么不贷款呢?
答:贷款数额太小,还很麻烦。
好的,谢谢!
访谈时间:2007年6月19日
访谈地点: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村民家里
受 访 者:大桥村村民
访 谈 者:薛一飞
问:阿姨,您好!我们是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的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察,想跟您了解一些情况,可以吗?
答:嗯
问:您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吗?
答:听说过
问:那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的?
答:听新闻,还有镇里面的宣传。
问:您认为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体现在哪里呢?
答:喝茶,打麻将,唱歌,跳舞吧。
问:您认为现在村里搞得文化建设怎么样?
答:不知道,有了活动,我们就跟着凑热闹。
问:平时这些活动村里组织得多么?
答:还可以,闲的时候就有。
问:忙时大家都是种田吗?
答:嗯。
问:我们这的村民平时主要还是靠种植业吗?
答:嗯。我们这里中蘑菇金针菇、黄背木耳、香菇、平菇、鸡腿菇,产量高,而且好吃,买得很好,几乎家家都种。
问:咱们的收入主要靠种蘑菇吗?
答:嗯,其他的也有。
问:还有做什么的呢?
答:村里有钢窗厂,有不少人在那打工。
问:您刚才说我们这主要是靠种蘑菇,那我们种蘑菇遇到问题时,比如说遇到病虫害,培育新品种时,是怎么解决的呢?
答:找种过的人问,让人家给看看。
问:那咱们村里没有农业科技员吗?
答:有,但是大家还是爱找邻居问。
问:大家种蘑菇遇到问题时,没有人自己去图书馆找资料吗?
答:不太清楚,有吧?但是可能不多,自己看书太慢,而且也弄不懂,还是手把手教来得快。
问:镇里的图书馆大家常去吗?
答:不清楚,我是很少去,不方便,也没什么东西,很多书都用不上。
好得谢谢!
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之二
挖掘特色文化  促进农村文化经济互动发展
——对成都市古镇、农家乐文化建设的调查
在任何时代和地区,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先进的文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帮助地区文化的建设。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脱离,许多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不能创造经济财富,特色文化也由于经济的落后,资金的短缺而逐渐消亡。为了进一步摸索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特色文化村镇以文化特色的开发利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的途径,在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主持下,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都经验研究”课题组的一个调查小组,对成都市部分古镇、农家乐进行      了调研。有关情况及问题分析如下。
一、调研说明
(一)调研目的
我们认为,文化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成都市具有文化特色的乡镇应该抓住自身的文化优势,以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型农民的培育。因此,我们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成都市特色文化乡镇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资源开发等情况,发现特色文化乡镇在文化经济互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据此探索特色文化乡镇文化建设的思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对策建议。
(二)选点说明
成都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许多村镇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留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成都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集中修建的乡村民居和传统的集市贸易促进了场镇的发展,形成了成都周围大大小小的众多古镇,成为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双流县的黄龙溪镇、邛崃市的平乐镇、金堂县的五凤溪镇是成都市有名的历史文化重镇,其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成为我们古镇文化建设的调研对象。成都市农家乐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已经成为成都旅游的特色产品,也是成都市以特色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民的典范。锦江区的“五朵金花”是全国首个AAAA级乡    村旅游风景区,郫县友爱农科村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因此这两个地方成为我们对农家乐特色文化调研的对象。本次调查共包括以上5个县(市、区)的5个镇(街道办)的8个村(社区)。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我们坚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原则,采用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典型、走访村组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具体调研方式,广泛接触乡镇基层干部、普通农户,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四)调研内容
特色文化村镇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情况,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情况,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
二、调研地的基本情况
黄龙溪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东经103.58,北纬30.17。东与籍田镇相邻,南与彭山县净皇乡交界,西接彭山县府河乡,北靠永安镇.镇区距成都市区42公里,双流    县城34公里,华阳镇28公里。镇域面积 50.34KM2,2004年7月并村后辖古佛、东岳、华严、嘉禾、皇坟、响水、川江、大河8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黄龙溪镇是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国家级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川省风景名胜名镇、双流县唯一的一个旅游开发区。
平乐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与水口、油榨、孔明、临济、道佐、火井等镇乡毗邻,辖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        189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2万人(其中集镇区0.93万人)。幅员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平乐镇是国务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  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也是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平乐镇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申报中已通过评审,是邛崃市2000年实施的“一山一城一镇”中的  “一镇”,准备逐步打响“南丝绸之路第一站、茶马古道第一镇”、“全面历史文化名镇、全     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成都市重点镇”等众多品牌。
五凤溪镇位于金堂县、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交界处的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滨,在成渝铁路的五凤溪站附近,与简阳市接壤,距成都市市区1个小时车程,是典型的山地小镇。五凤溪镇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共由五条街道组成——金凤街、青凤街、草凤街、白凤街、小凤街,加上旁边一条小溪相伴,遂名曰五凤溪镇。五凤溪镇拥有人口    29.2万人,人均年收入为3010元。五凤溪镇曾经是沱江上游的主要码头,镇内不但有关圣宫、南华宫、观音堂等四座庙宇(前两者尚残存些许),更有基督教堂一所。古镇的建筑多     为木结构建筑,建筑物保存相对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五朵金花”是指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原三圣乡)的五个村庄,位于成都市南郊7公里处,车程仅需10分钟左右。“五朵金花”占地约为12平方公里,花卉种植面积     有8000余亩,景区内拥有各类旅游景点50余处。当地农民在政府的扶持下分别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农民多年的种植习惯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和“荷塘月色”五处相得益彰而又各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景区。2006年4月,“三圣花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5月,又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基地,“三圣花乡”、“幸福梅林”也被评为“200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已经成为成都及其他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位于成都平原的中部,东接成都市区20公里,西距都江堰30公里,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盆景之乡的核心地带。周围有成灌高速、温彭快速通道、另外还有县道郫花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农科村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周围有走马河、清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汉大儒扬雄(字子云)出生并安葬于此。农科村全村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共辖11个社,686户,2310人,现有      耕地面积2400余亩,人均耕地1.02亩。村内长年经营农家乐有3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16家,日接待能力上万人次。农科村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围墙的公园”,先后获得     了“中国盆景之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AAAA级景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等荣誉称号。
三、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向双流县的黄龙溪镇、邛崃市的平乐镇、金堂县的五凤溪镇、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郫县友爱镇5个县(市、区)的5个镇(街道办)的8个村(社区)的农村居民发放问卷100份,回收86份,回收率86%。清除无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93%。
(二)受访农民基本情况
1、性别和年龄结构
本次受访农民中,男性57人,占71.3%,女性23人,占28.7%,男性所占比列略高。从年龄结构看,18到40周岁的比例最高,有35人,占到43.7%。其次为40到60周岁,有        27人,占33.8%。(见图表1)
2、受教育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占到40%,其次高中文化程度20   人,占到25%,大专文化程度15人,占到18.8%。(见图表2)考虑到样本因素,我市农民       受教育程度应高于本次调查结果。
(三)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状况分析
1、对新农村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1)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
调查显示,29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非常了解,占36.3%;41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了解    一些,占51.2%;10人只是听说过新农村文化建设,占12.5%。(见图表3)
(2)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渠道
数据显示,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是农民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其后依次是村委会会议、邻居间的信息沟通、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信息等。(见图表4)
(3)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态度
数据分析显示,68.8%的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持乐观态度;23.7 %的人对待新农村文化  建设的态度是一般;3.8%和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持悲观态度,3.7%的人根本不关心新农村文化建设。(见图表5)
(4)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①、特色文化村镇由于经济的发展、家用电器的普及,使农民能通过现代技术及时了解到国家的政策,从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所了解。同时,地方政府的宣传力量比较薄弱。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信息来自村委会会议。②、新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农民对于都认为政府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农民的利益,是为了提升农民的文化,同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持乐观态度,这同时也表达了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信任。但仍有五分之一的农民认为当地政府是出于自己政绩考虑和完成上级任务才做此项工作。③、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自动性不强,将近三分之二的农民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依靠政府,只有三分之一的农民认为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
2、农村文化生活的现状
(1)当前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调查显示,当前特色文化村镇农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是读书、看报,其次是看电视、电影、录象,参加文体活动,打麻将、扑克,上网打游戏等。(见图表6)
(2)主要文化活动形式
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特色文化村镇(或社区)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多种形式的文化节,农业科技学习活动,村(镇)组织秧歌队,组织各种性质的比赛,放坝坝电影等。(见图表7)
(3)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人的年龄构成
从受访农民所反映的情况看,集体文化活动中,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上的农民。而30     岁以下的农民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只占少部分。(见图表8)
(4)文化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受访农民反映的文化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村(镇)组织的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水平不高。同时,文化生活中还存在形式主义严重,文化娱乐活动供需不对应,农民不感兴趣的问题。(见图表9)
(5)文化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
调查显示,特色文化村镇文化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在农民看来,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组织活动的经费太少,农民的主动性不强。同时,也还存在着村(社区)组织不力的问题。(见图表10)
(6)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根据我们对52名乡、村干部的调查显示,25名干部认为本村(镇)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21名干部认为本村(镇)没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还有6名干部不     知道本村(镇)是否有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见图表11)
(7)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①特色文化村镇的农民拥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被调查村镇农民闲时占首位的娱乐活动是读书、看报,说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迫切需要丰富其知识和技能。②特色文化村镇(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节,也有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的农业科技学习活动,还有秧歌队等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农民生活,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③特色文化村镇文化活动的发展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如80%以上的农民认为农村文化生活中存在着文化活动类型少,文化活动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容易影响农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认同,从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主动性不强。④村镇领导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还不够,村镇干部对于发动群众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得明显不足。除此之外,经费太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障碍。⑤村镇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作为当地的行政机关,要进行好一项活动,必须有建设的总体规划,但是有三分之一强的干部认为本村没有新农村文化建设总体规划,还有一些干部不知道是否有规划,作为干部,这样的认知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有效开展。
3、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及利用情况
(1)图书馆(或文化站)拥有情况
调查显示,85%的人都知道有图书馆(或文化站),其中,45%的人认为村里就办有图书    馆(或文化站),28.8%的人认为乡镇上才有文化站、图书馆,11.2%的人认为只有县及其以    上的地方才有;还有15%的人认为没有图书馆(或文化站)。(见图表12)
(2)去图书馆(或文化站)的次数
调查显示,农村图书馆(或文化站)的利用情况整体上还是比较好的。81.3%的人都或    多或少地去过图书馆(或文化站)。不过,更需要注意的是,18.7%的人是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或文化站)。(见图表13)
(3)去图书馆(或文化站)的目的
调查显示,农民群众去图书馆(或文化站)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51.3%的人去图书馆   (或文化站)是为了读书、看报,35%的人是为了下棋、打牌,13.7%的人是为了去上网聊天或打游戏。(见图表14)
(4)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①、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加强。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85%的农民都认为已经建有图书馆(站),只不过并不是85%的农民都认为村上都建有图书馆(站)。②、互联网等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开始走进农村。一些离乡镇比    较近的年轻农民也喜欢到镇上的网吧上网。一些家庭经济富裕、有条件的农民家里也配置了电脑,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娱乐和交易。
4、乡风情况
(1)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83.8%的人认为社会风气是比较好的,16.2%的人认为社会风气差。人们认为社会风气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见图表15)
(2)开展乡风建设活动的情况
调查显示,乡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是比较好的,农民绝大多数都知道开展过活动,比如:文明户评选活动,和睦家庭建设活动等。而且,他们认为开展这类活动有助于促进乡风建设。(见图表16)
(3)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风气方面,83.8%的人都认为社会风气较好,   这与特色文化村镇注重乡风建设,经常开展乡风建设活动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有农民表示,目前的社会风气总体上较以前是有下降趋势的。如家庭关系不和睦,邻里关系相对冷淡等现象仍然存在。
6、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1)农民需要的文化建设
调查显示,农民普遍希望文化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面是当地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他们认为应加强图书馆(或)文化站建设,娱乐设施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互联网建设,技能培训中心建设。(见图表17)
(2)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
调查显示,农民普遍希望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他们希望文化活动能与科技学习相结合。(见图表18)
(3)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色文化村镇由于经济普遍发展较好,人们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的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渴望知识,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农民的需求既是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也是特色文化村镇社会发展的良好趋势所在,所以必须重视农民提升文化生活,要求获取知识等方面的需要。
(四)特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开发状况分析
我们调研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状况,着重从各地的旅游资源,民风民俗资源状况,农业资源状况,部分特色民居、古建筑状况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1、旅游资源状况
文化和旅游是一对联系紧密的伴侣,文化作为旅游的平台,是旅游的灵魂,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会变得空洞和乏味;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旅游业的支撑,很多地方经济难以发展,文化传承、保护、被认知等目的也很难达到。所以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时,充分认识和了解各镇的旅游资源状况十分必要。
我们调研的5个镇(街道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于别处的风景。(见图表19)
图表19  五镇(街道办)旅游资源状况
地区
旅游资源
黄龙溪镇
古镇风景区;成都南出第一水码头;6 株千年以上的古榕树和一株千年乌柏树;蜀风牧山文化旅游走廊所辖的古镇蜀风文化旅游基地;湿地生态公园;水上娱乐项目;黄龙溪影视展览馆。
平乐镇
古镇风景区: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镇外有景”,四大风景区: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
五凤溪镇
古镇风景区;千里沱江的重要古码头;百年皂角树;五凤桃花风景区。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花乡农居”盆花、鲜切花观赏区;“幸福梅林”梅花文化基地;“江家菜地”农耕文化体验区;“东篱菊园”菊花文化基地;“荷塘月色”荷塘美景和优美田园风光观赏区。
郫县友爱镇
盆花、苗圃,自然风光,田园景致。
2、民风民俗资源状况
千百年来,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和生活实践过程中,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得各个地区形成今日具有各自特色的人文状况与人文景观。(见图表20)
图表20   五镇(街道办)民风民俗资源状况
地区
民风民俗资源
黄龙溪镇
火龙会;溪狮灯;牛灯;幺妹灯;腰鼓;川江号子;编花帽、打草鞋、草编、手推石磨、铁艺
平乐镇
威风锣鼓;农民唢呐;竹麻号子
五凤溪镇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蜀绣
郫县友爱镇
3、农业资源状况
在农村文化中,农业文化或者说农业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文明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生活资料日益丰富为物质基础的社会文明。一般而言,农业文化主要包括农业种养方式、农业资源状况、农业景观三种,具体地说,就是包括以自然力转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土地耕作、作物栽培、畜禽繁育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特征的物资生产文明;以及农业人口的繁衍、进化,农业生产关系的进步和发展的社会文明。由于资料收集的困难,这里仅仅选择农业资源状况来反映农业文化。(见图表21)
图表21  五镇(街道办)农业资源状况
地区
农业资源状况
黄龙溪镇
成都麻羊;沙地瓜;茶叶;韭黄;豆萁;水果
平乐镇
优质粮油基地;出口商品果基地;万亩竹海基地;花秋茶叶;生态野生笋
五凤溪镇
优质水果种植基地,2万余亩桃、梨、碰柑、黄金果、脐橙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花卉;蔬菜
郫县友爱镇
花卉;盆景
4、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状况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心理千差万别,乡村居民的房屋以及古建筑在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见图表22)
图表22  五镇(街道办)特色民居、古建筑状况
地区
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
黄龙溪镇
四川名居建筑;古龙寺、潮音寺、镇江寺、大佛寺、观音寺;汉代崖墓古墓葬
平乐镇
川西古代四合院之精品——银家大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李家大院、徐家大院、李家老院、朱家大院等;宋代古建筑
五凤溪镇
仙泉井;安凤桥;王爷庙旧址;五凤码头;火神庙;龙凤井;来凤楼;刘氏宅院;关圣宫;半边街;吊角楼;观音堂;江西馆;南华宫;贺麟书院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
郫县友爱镇
扬雄故居
(五)特色文化村镇经济建设方面情况分析
1、家庭年人均收入
调查显示,成都市38.8%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以上,20%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900元以下,16.2%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900——1300元之间,11.2%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2300——2800元之间,7.5%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1300——1800元之间,6.3%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1800——2300元之间。(见图表23)
2、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农民们收入的最大来源是务工收入,比例达到了31.3%,其次是种植业或养殖业收入,占23.8%,家庭副业(农家乐、小生意)收入占18.7%,租赁收入占12.5%,家        庭工业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都占7.5%。(见图表24)
3、村集体经济情况
调查显示,50%的人认为村集体经济状况较好,27.5%的人认为村有一些集体经济收入,22.5%的人认为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见图表25)
4、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集体土地、房产出租、出售权益收入是村集体经济的最重要来源,占40%,其次是集体经营收入,占23.8%,外来企业资助收入占13.7%,其他经营性收益占13.8%,     来自农户的集体提留金占8.7%。(见图表26)
5、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用途
调查显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占51.3%,用于生产性投资方面占23.8%,用于领导干部办公、招待费用方面占18.8%,用于组织农民进行文化、技术学习    方面占16.3%,用于为农民交纳社会保障金方面占5%。(见图表27)
6、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旅游收入状况
我们对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乡村旅游收入状况进行考察,就是要发现农科村发展“农家乐”以来,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农科村发展“农家乐”以来,乡村旅游收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见图表28)
7、黄龙溪镇游客接待情况
分析黄龙溪镇游客接待情况,也是籍此反映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数据显示,黄龙溪镇在古镇文化开发之后,接待游客人数是屡攀新高。(见图表29)
8、三圣街道办事处“五朵金花”资金投入情况
“五朵金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引各个投资主题投入资金用于改善环境,修建道路,整治农居风貌,使“农家乐”的经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见图表30)
9、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特色文化村镇的经济发展仍需要加强,而且占将近一半的人的家庭收入来源于务工收入和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家庭副业、租赁收入、家庭工业收入等方面收入较少,这说明农民创收的方式来源依然比较单一,特别是被调查的村镇都拥有特色文化资源,其特色文化资源还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特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的总体特征
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与农村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他的特性在于文化资源是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基础,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的方法、路径、可持续发展等,都必须依赖于特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因此,把握特色文化村镇文化资源的总体特征有助于特色文化村镇本身及其文化建设整体思路的形成。
1、原生性
成都是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巴蜀文化的发祥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原生性特点。我们调研的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的原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地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受工业化影响程度低,自然生态良好,古树成林,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如五凤溪镇和平乐镇的花楸村。第二,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不扭捏、不做作。农家乐保留了川西平原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特色古镇保留了大量的川西民俗文化和场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第三,村镇居民传承着古老的观念、习俗,民风古朴,邻里团结,保持着优秀的传统。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古朴的乡风民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完全融合无不体现着这一特点。
2、延续性
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从古至今,还将继续延续。我们调研的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的延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特色文化可以追溯到很远的时期,经历了无数个岁月的洗礼延续至今。如黄龙溪镇的“烧火龙”源于东汉,盛于南宋,在南宋时期创作了“火龙灯舞”。经过对火龙灯舞的扎制、装饰、舞姿、配乐,表演程式的      完善,到元朝便广为流传开来,世代相传,构成了今天的“火龙灯舞”,成为黄龙溪古独具     特色的一项大型民间文化活动。第二,很多古代修建,为适应特殊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防敌御敌的需要,其设计的科学性、巧妙性即使在今天也无法超越,成为建筑史上的典范,其设计思想值得后人学习,并使之发扬光大。如五凤溪镇的刘氏宅,厨房上面开一天窗,烧柴烧煤煮饭时烟、油气由天窗自然抽出,该房已使用100余年,厨房墙壁至今无油垢烟垢,其设计堪称一绝。
3、脆弱性
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无论是自然文化资源还是人文文化资源,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剥蚀下,在社会加速发展和信息一体化的挑战下,在市场经济和无序改造的冲击下,都显得十分脆弱。第一,现代社会人为因素的破坏具有灾难性后果,它可以加速文化的消亡,这在特色文化的物质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黄龙溪古镇,人为的在古镇中挖水景工程、改造原有建筑,使得黄龙溪古镇与洛带古镇、安仁古镇的建设风格几乎完全一致。一张图纸,几镇和用。“千镇一面”,使这些古镇反而丧失了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农科村也有类似问题,其风格打造与“花香民居”如出一辙。第二,人文文化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同化、融合,也容易在开发过程中被歪曲、曲解。如“五朵金花”地处城郊,其乡村气息正在受到城市文化的侵蚀。如其饮食文化已很难看到乡间的“九大腕”,而路边的餐饮全市城里去的“双流老妈    兔头”、“梁鸡肉”等外来餐饮,而类似“曾家花园”一类的地方特色餐饮与外来餐饮相比却少多了。
4、动态性
文化资源是活的资源,它的数量、质量、状态不是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存在并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形成,并随着岁月的推移不断发展变化。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所变化。第一,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既有陈陈相因、代代相袭的特征,又随时代的变化不断革新、发展。如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饮食习惯不断趋于卫生,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地科学化、文明化,风俗习惯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变,如麻将文化的逐步弱化。第二,文化资源随着文化的多元碰撞和多层次开发不断变革和发展。如“五朵金花”和农科村随着城市文化的交融发展,过年时已多了几分现代文明的休闲,而少掉一些川西农村传统新年爆竹声声的喜庆。这两个地方的建筑、环境也加入了不少现代文化的创意,而改变了川西坝子的安详、平和与朴实。
五、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特点
我们调研的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发掘、整理、继承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还吸收了优秀的现代文明;不仅关注文化本身,还重视经济、社会等关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形成了自身特色,为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做法
1、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创建特色文化村镇
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都是它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是民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有机统一。成都市的特色文化村镇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善于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以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品牌的形成。
如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特有的古朴环境氛围独具地方文化特色。黄龙溪镇集田园风光和古镇风情于一身,具有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和完整的民风民俗。因此,黄龙溪镇以古庙、名木、水码头的古镇风貌和打更、放生会、龙舟会、烧火龙、观音会等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地方文化,创建以“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为品牌的历史文化名镇。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巍然卓立于白沫    江畔的千年古榕,极具川西风情的沿江吊脚楼,错落有致的临江水码头,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店铺交相阡陌,横跨江河的清代“乐善桥”,展现出川西水陆商埠的古老风韵。因此,平     乐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绿色生态美食一条街(福惠街),竹编、布画、草鞋、根      雕等民俗风情一条街(长庆街),展现古镇夜景、竹麻号子表演、李家大院祭祀等活动,创     建以“茶马古道第一镇”为品牌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五凤溪镇也依托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庙宇会馆、古桥梁、古墓葬、古渡口,以及厚重的名居名人等传统文化打造特色古镇。
农家乐文化以农业文化资源为基础,发挥农村田园风光的优势和民间文化的特点,成为以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和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相结合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形式。三圣乡的“五朵金花”,以“乡村”为特色,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花乡农居”的红砂村成为了国家4A级风景区,以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为主导;“幸福梅林”的幸福村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的大安桥    村以认种庄稼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城里人体验农耕文化的休闲产业,实现城乡互动;“东篱菊园”的驸马村突出菊花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 ”的交融;“荷塘月色”的万福村以上千亩荷塘的美景和优美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家纷至沓来的创作基地。郫县农科村是“农家乐”的发源地。走进农科村,郁郁葱葱的绿色扑面而来。道路两旁,青枝翠竹,绿草如茵;农舍前后,蜂飞蝶舞,暗香浮动。依托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致,农科村乡村旅游在不断发展壮大,“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的农家乐模式已成为一、三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典范。
2、抓好特色文化建设,加强先进文化传播
先进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的各个侧面都以先进文化为支撑。独特性是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特色文化镇的文化建设,是完成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任务,必须高扬其地方文化的个性品质和鲜明特色,尊重历史与传统的积淀,并给予发扬光大。同时,这种特色文化必须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社会成员的最根本利益,因此,独特性和先进性并举,是特色文化镇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成都市特色文化镇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贯原则与做法。
平乐镇花楸村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坚持“保持乡村本色,凸现文化特色”的开发原则,对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理念予以保护,对乡村文化本着自然生态的原则予以发展:对李家大院等古民居群进行保护和修复,展现精致建筑文化;恢复重建省内最大的祭天台和祭天广场,重现昔日祭祀文化;保护千年古茶园,恢复修建御茶房,尽现千年茶风;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家乐,突出天然、朴实、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保持村寨原始风貌以及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在保持特色文化的同时,平乐镇还以古韵宣传栏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方式宣传大到和谐社会、基层民主、社会主义荣辱观,小至社区文明公约、居民道德观等先进文化和思想。如题为“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区文明一点歌》(“住在社区幸福点,热爱社区多一点;遵纪守法记住点,       保护环境勤快点;爱岗敬业奉献点,服务群众热心点;勤奋学习创新点,增强体魄健康点;敬老爱幼做好点,扶弱助残多帮点;诚实守信多讲点,家庭和谐谦让点;勤俭自强自信点,邻里团结互助点;你一点,我一点,共建社区快乐点。”)就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诸多先进文化思想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歌谣,置于古韵宣传栏中。农科村利用“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AAA级旅游区”等文化特色,注重      旅游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提出了“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城市文明+城市生活”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模式。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盆景盘扎、民间厨艺展示、剪纸、舞狮龙等主题活动。还不失时机地开展如豆瓣文化节等一系列各具主体的农民文化节,在特色文化中为农民带来了先进理念。
3、以特色文化为发展基础,以多元投资为资金保障
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农民的共同参与。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辟投资渠道,走上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的发展之路。
“五朵金花”在发展过程中,由政府先期投入,用于改善环境,修建道路,整治农居风貌,使“农家乐”的经营具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区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投入9745万元,市级部门投入1800万元,合计11545万元。其中,建设花乡农居1670万元,幸福梅林3561万元,江家菜地1680万元,东篱菊园2100万元,荷塘月色2534万元。随着环境打造,基      础设施改善,大量社会资金纷纷介入,参与项目运作。目前,“五朵金花”吸引社会资金投     入达1.67亿元,其中,花乡农居1亿元,幸福梅林0.4亿元,江家菜地0.1亿元,东篱菊       园0.01亿元,荷塘月色预计为0.16亿元,后续社会资金正以强劲的势头,源源不断的参与到打造“五朵金花”之中。农民在“五朵金花”的发展中,通过对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公司制发展改革,农民揣着股份进城,失地后仍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采取集资入股的办法,让不靠路边的农民占有20%的股份,享有15%的保底   分红,保证农民在参与经营中分享收益,极大提高了农民建设特色文化村镇的积极性。农科村建立了多元投资机制,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县政府集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万元,改扩建等级旅游环线公路13公里,完成8.5公里供水、供气、排污等管网建设和6.8公里旅游干线绿化、亮化、美化等景观营造。在财政投入引导下,农家乐经营业主不断加大投资,改善设施,提档升级。镇政府和经营户按7︰3的比例共同出资1000多万元,对农科村建筑单体和农家院落进行风貌综合整治改造,   提升了农科村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进了天津凯立中华盆景园、今日田园和天津杰诺康集团等10个项目,协议投资5.7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3亿元。多元投资推动    特色文化村镇建设日趋完善。
4、以文化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
在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中,文化要素已经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参与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交融,经济活动的重心已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的层面上,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日益显现。
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的“五朵金花”走的就是一条以文化提升产业的道路,把现代文化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首先,“五朵金花” 大力发展都市休闲经济,使文化产业与农业产业相得益彰。如“幸福梅林”挖掘的梅花传统文化,“荷塘月    色”被赋予音乐、绘画艺术内涵,“江家菜地”的农耕文化,“东篱菊园”展现的“环境•人       文•菊韵•花海”的菊花韵味,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吸引市民体验、休闲的文化活动,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增长,由每亩种粮食年收入2000~3000元,种花或蔬菜年收入4000~5000元提高到上万元。锦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由2003年的4426元增长到2004年的5311    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此外,“五朵金花”模式,还巧妙地将文化产业与     农业生产嫁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发展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和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个,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3个。幸福村利用幸福梅林种    植有230余个品种22万株梅花规模和优势,开发梅花系列旅游产品,形成梅花产业链。平    乐镇花楸村2003年,村民纯收入不足1500元。花楸村确立了“茶竹富民,旅游兴村”的战略,利用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川西最大清代古民居群里家大院、徐家大院,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和千年古茶树群,有清代造纸作坊遗址和竹编文化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旅游文化特色镇的一个亮点村。根据“旅游兴村”这一立足资源、发挥特色的的发展战略,引入民间资金,成立平乐古镇旅游投资开发公司,以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产业,很快使平乐旅游业的优势凸现。花楸的茶文化也有千年历史,素有“万担茶乡”之美誉。花楸村以茶文化发展茶叶产业,以建设生态观光茶园为模式,发展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乡村度假旅游,茶叶品牌也随着花楸的名气增长而驰名中外。“文君牌”、“花秋牌”两大名牌的20多个茶叶品种,多个产品荣获部省级名优茶称号。2004年,“花秋御露”被评为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指定用茶,“花秋御竹”、“花秋雪蕊”也喜获    国际金奖,畅销省内外及美、日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四川省文君茶业、四川省花秋茶业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成品茶4000吨,其中优质茶叶2000多吨,销售总额2亿元以上。
(二)基本特点
以上村镇在特色文化村镇建设中的做法是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道路的有益尝试,开辟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源生态文化,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间协调发展的独特道路。从上述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文化建设上的一些共同的特点:
1、政府推动与农民自发组织相结合
文化建设的任何改革与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更离不开政府的培育和打造。成都市特色文化发展较好及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政府都普遍重视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黄龙溪镇专门成立了加快黄龙溪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共双流县委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黄龙溪建设与发展的意见》,高度重视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乐镇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积极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挖掘“平乐竹麻号子”、“平乐孔明灯”、 “平乐竹编”历史文化资料;三圣街道办事处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发乡土文化,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早在几年前,当地政府就意识到三圣乡农村的花资源有可能成为一个产业发展优势后,投资建设,变三圣乡单一的鲜花生产为吸引市民赏花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为三圣乡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因子;友爱镇农科村村委会招商修建了扬雄文化广场,以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号召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在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积极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过程中,村民也能切身感受到文化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利 益,积极拥护、热心参与。黄龙溪镇嘉禾村群众自发成立火龙队,想在农忙时增加一些经济收入。1999年,黄龙溪火龙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先后赴安徽、上海、海南表演、比赛,        历时108天,吸引了100余万中外游人。2000年5月嘉禾村组建成立黄龙溪火龙表演艺术   团,先后参加二ООО年神卅世纪游庆典“古堰神韵”,古镇黄龙溪“千禧运动会”及双流     县黄龙溪镇“千禧古镇群龙闹春”庆祝活动。2001年,黄龙溪镇开始开办火龙节,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香港《星岛时报》、《成报》、《香港商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等众多新闻媒体给予报道。黄龙溪镇火龙这一历史悠久的黄龙溪文化,在群众的开发利用下,成为黄龙溪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有效扩大了黄龙溪的知名度名度,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2003年,利用三圣乡红砂村农民种花的习俗,    成都市在这里召开了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农民曾华美利用政府补贴改造自家农房,办起了简单的“农家乐”,在花博会的第一天就收入600多元。从此,三圣乡的农户以当地的花    文化为契机,积极兴办农家乐,如今三圣乡的“农家乐”数量已经超过320家,群众都积极投身到“农家乐”特色文化村的建设中。
2、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但对其他地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广告宣传效果,而且使得农村政府、集体或个人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建设的再投资,从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又引起经济的加速发展,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良性的循环发展和互动效应。
农科村农家乐最初形成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农户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吸  引游客前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购农家物。90年代初,成都市民      逐渐富裕起来后,开始寻找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休闲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农科村农家乐的品牌逐渐打响,村民们通过农家乐文化掘到了发展第一桶金。友爱镇政府看到了农家乐文化的发展优势,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农科村改造建设总体规划,体现“古蜀文化之乡、川西民居风格”两大特色,突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盆景之乡和东方兰花艺术”三大主题,集中交通、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先后投入2600万元,改造基础      设施,调动村社和农户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农家乐的发展,使村容村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村民们从以前最爱的麻将桌旁坐到了以农家乐经营管理、花卉栽培技术等为内容的村民培训学校的课桌旁。农家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在镇财政投入的引导下,农家乐经营业主不断加大投资,改善设施,提档升级。镇政府和经营户按7︰3的    比例共同出资1000多万元,对农科村建筑单体和农家院落进行风貌综合整治改造,提升了  农科村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2005年,农科村的农家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富裕了的村民们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倡导现代文明新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村”荣誉称号。多年来,村内无刑事案件发生,基本形成“夜不闭户”的安全和谐的社会秩序。有文化,懂技术,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才能的新型农民群体正在凸现。农科村走出了一条农家乐文化致富,发展旅游兴村,一三产业有机结合,依靠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三圣乡“五朵金花”、黄龙溪古镇、平乐     古镇都经历了与农科村类似的发展道路。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这既是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3、文化活动特色鲜明、形式多样
文化资源如同自然资源一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我们调研的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都以本土的地域文化为支撑,开展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平乐古镇以“古”闻明,“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民居、古作坊、古驿道、古风俗”,无不诉说着它的悠悠历史。因此,平乐镇以 “古”韵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现代文化活动。以李家大院、徐家大院、朱家大院三个历史悠久的大院为中心,以李显殊等文化中心户为依托,建立了三个文化大院,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和宣传活动,全年开展活动次数不少于12次,吸引农户参与率达50%。由教师、退休老干部组成文学协会,     带动全村群众开展学文化、学书法、学绘画等活动,搜集整理古民居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由文艺演出队整理编排为《竹麻号子》、《花楸茶歌》、《采茶舞》等节目,成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配套文艺节目。利用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定期开展茶叶管理、竹编技术、旅游发展、卫生知识、电脑知识、法律知识和文艺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全年开展各类培训不少于20次,培训面不低于50%。五凤溪镇以文化文明,不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对     现代文化也同样十分注重。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现代文明。五凤溪镇的文明艺术培训学校是基层文化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有效方式。文明艺术培训学校是根据社区居民自身文化程度现状,自编本土适用教材,引导全体居民学习先进文化。采用“百地千联熏陶法”、“百标千卡入户助记法”、“百元千岗布阵法”、“百四千问习题法”、“百拜千求请神法”、“百户千人争先法”,开展文明劝导专业、劳动力资源开发专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专业、互动构和谐专业    的学习,把文化、学习融入居民的生活。三圣花乡为了更好地将现代文化与传统农耕文化、花卉文化融合,提高三圣花乡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以及举办梅花节、菊博会等,并举办了创意无限的“荷花节”,变单一的农业生产为赋予深厚文化内涵的休闲文化活动,同时在景区对农民进行技  能和文化培训,如举办蜀绣讲座,课堂设在“三圣花乡”旅游景点内,以开放形式教学,学员们边学边刺绣,并欢迎游客现场观看,农民自己也能从中体验乐趣和获得收入。
4、文化建设成为村镇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在调研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建设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花楸村是平乐镇的一个边远山村,地处邛崃西南深山之中,海拔1100多米,距成都100多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远郊山     区农村。全村1750余人,零星地分散在将近12平方公里的高山上,到处悬崖峭壁,深沟高峡,“人穷坡陡山难翻,有女不嫁花楸山”是昔日旧貌的真实写照。由于山高坡陡,整个村     子没有良田,更没有工矿企业,为谋生路,年青力壮者大多外出打工,留守村子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只能守着丰富的资源,过着贫穷的日子,到2003年,该村村民的纯收入不足1500元,百姓的生活非常艰难。2003年,村两委会成员在镇党委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联系当地茶竹文化历史悠久、古镇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并存的实际,确立了“茶竹富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通过实施环境整治、调整产业结构,依托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以生态环境、古民居院落、花楸贡茶等地方文化资源为特色的乡村旅游。这种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乡村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但对游客市场来讲,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是一个统一的形象。这个地方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经营特色、服务质量、文化品位等,任何局部的印象都会带来游客对整个地区乡村旅游的肯定或否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更新经营理念,是发展旅游,提升旅游印象的灵魂。因此,花楸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十分重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一是培育当地村民,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促进从传统农耕思想向现代文明转变,提高环保意识,改变陋习,提升修养。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设立村民技能培训中心,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特别是农家乐的管理、经营,并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力度,促使他们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二是倡导新风尚。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创建特色文化村,让平安进村、健康进村、法律进村、文明进村、科技进村、文化进村。依托花楸贡茶、清代古民居群等文化资源,筹划并举办川西山地民俗文化节,展示民俗文化,提高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大力开展“争创文明户”争当“旅游标兵”活动,激发群众的自豪感,村民精神面貌新,乡村文化气息浓,全村群众人心思进,邻里百姓和睦相处,旅游形象不断提升。
从平乐镇花楸村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离不开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文化建设中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保护,可以实现以文化特色的开发利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实现农村的文化价值项经济价值的转化。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了当地先进文化知识的普及、新风尚的形成,客观上为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色村镇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文化底蕴,营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六、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成都市特文化村镇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思路明确,特色文化发掘有力、产业建设初见成效、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民精神面貌不断改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特文化村镇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这些困难和问题将影响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特色文化建设观念偏差明显
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既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一些村镇干部及群众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对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上观念出现了一些偏差。偏差一:文化与经济各自为阵,互不相关。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形成一种固定的认识,认为文化的功能就是搞教育,是精神教化,从而单纯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忽略其商品属性。而且不少人认为文化与生产力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看不到或没有足够重视农民素质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看不到地方文化特色对区域经济的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把本地区的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如五凤溪镇是享有东方“黑格尔之父”美称的世界著名黑格尔哲学家贺麟先生的出生地,“沱江号子”成为成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   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未能被打造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偏差二:重硬件建设、轻软件管理。这一偏差,具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普遍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热衷于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甚至不顾当地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和农民收入低的现实,盲目追求“上档次、上规模和高规格”,一味作秀,搞形象工程。结果,辛辛苦苦       建起来的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因负载累累无法添置必要的文化用具和书刊而形同虚设,已建立的文化站(大源)因为无专人管理而使设施荒废。如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农科村修建了漂亮的文化站,却缺乏足够的电脑与书籍;各地的文化站和文化大院都存在无专人管理,开放时间过少的问题。因此,调查中,又超过30%的村民一个月才去两次文化站,有将近20%的村    民从来不去文化站。由于对电脑等现代化设施不会使用,只有13.7%的人使用电脑,而且几乎都是用来上网聊天或打游戏。偏差三:“锦上添花”做法多,“雪中送炭”行为少。从成      都市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对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支持面却并不十分合理,对于那些在规划试点范围内,基础比较好,已经取得成绩,摸索出路子的地方,     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较多。如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平乐古镇。但一些地处偏僻,没在政     府规划试点范围内,本身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政府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就比较小。金堂县的五凤镇就属于这种情况,本身远离成都和金堂,自身力量比较薄弱,又少有外界支持,即使有一些特色村镇文化建设的想法也难以付诸实践。
2、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不力
当前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普遍都走了一条以特色文化为精髓,以旅游开发为重点的发展道路,利用文化资本进行经营生产活动,最终将剩余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并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这样的道路涉及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特别是完整、全面的的旅游开发需要各方面的综合配套,这些配套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化资源开发。而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条完善的旅游文化产业链。第一,特色饮食文化开发力度不强。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特色,但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却忽略了这一点,饮食特色没有特色。如“猫猫鱼”黄龙溪和平乐都有,其做法、味道如出一辙,没有各自特色;奶汤面、焦皮肘子分别是邛崃和黄龙溪的特色饮食,应该在当地形成一种饮食文化与招牌。然而,不但平乐街头的奶汤面不多,并且这些面和肘子为什么是特色,没有任何介绍,且各家口味相去甚远,没有形成统一的特色地域饮食文化;“九大碗”是成都农村中很重要的饮食文化,在三圣乡、农    科村的乡村旅游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我们调查发现,这些地方却很多是外来的餐饮企业占据了当地的饮食市场,“九大碗”等传统乡土饮食却难的一见。第二,特色民间歌舞产业化力度不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音像、影像技术的发达和快速发展,使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有了新的开发渠道和手段,《刘三姐印象》、《云南印象》等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而成都特色文化村镇中的“五朵金花”、“茶马古道第一镇”、“千年水码头”、“竹麻号子”、“沱江号子”等特色文化资源都未能得到有效、精湛、上档次的开发。第三,文化工艺产业尚未有效开发。文化工艺产品可以充分依托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旅游纪念工艺品,给农村的民间艺术、匠人和投资方都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纵观成都市的特色文化村镇,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工艺品。稍有一点名气的旅游产品就是黄龙溪的芝麻糕和三圣乡的花卉,这些还不是旅游纪念工艺品,且文化附加值低,难以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3、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特色文化村镇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文化资源注入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当地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成都市的特色文化镇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特色文化产业还有许多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按照目前的状况分析,特色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第一,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能力不高。特色文化村镇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内涵深厚,在外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地方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直接面向市场的不多,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的精致程度也不高。例如,黄龙溪镇的水码头已经有上千的历史,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但其文化却并未开发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如修建码头博物馆、开发仿古旅游),    黄龙溪码头至今仍然只是游客上下船的一个普通渡口而已。“竹麻号子”、 “沱江号子”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如再现当初创作过程的原生态歌舞剧)转化为  具有极高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化产业,但目前遗产也仅仅是遗产。第二,特色文化人才断层现象十分严重。由于一些民间工艺制作所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少,生产周期长、费工费力等原因,以致参与者不多,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很少有人问津;一些民间原生态文化,也因在当代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而少人问津。此外,大量中青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也造成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后继无人。这些都导致了一些民间工艺和传统文化艺术出现人才断层。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竹麻号子”、 “沱江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     地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唱;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村民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上的农民。而30岁以下的农民参加集体文化活动的只占21.3%,16岁以下的只占7.5%。
4、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力度不强
文化资源虽然具有矿产资源所不具备的开发无限性和相对环保的特征,但如果随意开 发,任意改变,仍然会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影响到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后代子孙对特色文化村镇的持续建设。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的确还存在着一些对旅游文化资源不经认真设计、精心论证,粗放式开发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关于成都市的“古镇开发热”。在成都市众多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践    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粗放式旅游开发已成为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在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不少古镇为了追求短暂经济利益,在对古镇资源缺乏深入调查、全面  科学论证与科学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就匆匆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程 度地存在着轻视古镇文化遗产保护的现象,导致了古镇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的破坏或丧失。如黄龙溪古镇中本来没有水道,却大兴土木在路两旁人为的挖掘水道,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风貌。并且,成都市一些古镇开发者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经营理念,在开发中盲目跟  进和模仿,使古镇失去了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载体和淳朴、和谐的古镇意象,  失去了个性和魅力,形成了“千镇一面”的格局,古镇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在这种粗放式开发下显得支离破碎。如黄龙溪古镇的定位是“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平乐古镇    的定位是“茶马古道第一镇”,就应在建镇特色、旅游产品等个方面显示出不同的文化特色。黄龙溪镇应体现码头文化,平乐镇应体现茶马古道的集市文化,而不应该象现在,感觉两个古镇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休闲方式上,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第二,关于农家乐的特色不“特”。成都由于是休闲消费城市,因此市民们都爱去农家乐。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成都市的农家乐出现了“一窝蜂”式开发,导致历史、民俗、农耕文化内涵丧失,失去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生命力。成都市的“农家乐”最大的旅游功能就是“喝茶+麻将”,就连国家级乡村旅游4A风景区“五朵金花”的旅游项目也多为或果蔬、或花卉,再加棋牌    与品茗。现有的旅游产品季节性强,趣味性差,活动的参与性小、雷同且长期不变,游客随旅游次数的增多而满意程度降低,一旦新的旅游产品出现,客源就大量流失。在农科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农科村无论从建设风格、产业模式、旅游功能都和“五朵金花”大体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地域特色等与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结合不紧密,将导致成都市农家乐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呈现出有旅游无特色,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七、进一步加强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1、政府打头,加强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新型农民的培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发 展、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反过来,特色文化村镇经济的发展不但对其他地区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广告宣传效应,而且使得特色文化村镇政府、集体或个人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建设的再投资,从而从紧农村文化建设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特色文化村镇文化的进一步建设有引起经济的加速发展,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良性的循环发展和经济互动效应。经济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因此,在特色文化村镇的经济文化互动建设中,政府应作为第一“责任人”,做到:      第一,提高认识。政府要认识到,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进一步繁荣。要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内涵、特色文化开发的阶段性、特色文化开发的程度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做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做出能很好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互动的规划和具体措施。第二,落实责任。责任是否能落实,是特色文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特色文化村镇政府要加强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力度,加大各级党组织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落实有关部门责任。研究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特点,并将特色文化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党政班子政绩考核之中。第三,加大投入。目前特色文化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上的投入不能立即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特色文化市场体系的发育也不完善。因此,村镇两级政府必须加大对特色文化建设的公共品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投入等,并由此带动个人、外来者对文化建设的多元投资,促进当地文化经济的持续发展。
2、充分论证、把握内涵,搞好特色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充分的论证,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没有可再生性,一经开发后,如果出现偏差,就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对其背景的深入了解,也会在开发中出现对历史的歪曲。因此,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成都市各级政府都应做到:第一,充分论证、制定规划。在对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之前,要组织有关专家部门认真研究论证,把握不同的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依据成都市各地区的不同情况以及各种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策略,制定不同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切忌不经过科学论证、实地考察、科学规划就轻易的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第二,抓住特色,综合开发。特色文化村镇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历史古迹、山川河流、民族特色文化产品等乡土文化资源都可以贯穿于特色文化村镇观光、饮食、娱乐项目、文化纪念产品等各种开发方式中去,进行综合开发。如对民间艺术表演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针对传统的、民间的、纯粹的文化原汁原味复原,发掘历史上的艺术表演形式,也可以把握其内涵进行再创作,形成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节目,作为特色文化村镇旅游节目的一个亮点,同时它还可以开发为音像影视作品和出版物,成为精致的旅游工艺产品。
3、抓住特色,合理开发,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在提升特色文化村镇知名度,促进特色文化村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应对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文化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给与高度的重视。第一,培育和发展文化企业,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名牌、有规模、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特色文化资源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有特色、上层次的高质量开发,形成原产地品牌,实施特色文化产品品牌的资本化运营战略,获得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资产增值。第二,建立特色文化村镇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培养相关优秀人才十分必要,要有计划地重点加强文艺创作、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鼓励支持文化经营管理人员学习深造,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参与和开展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面向社会广泛吸引国内外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等优秀人才来特色文化村镇发展文化产业。第三,调整文化产业及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特色文化村镇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结构调整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市场导向,提高其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减少对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闲置浪费,以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要以资产为留待,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配置。
4、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探索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的长效机制
特色文化村镇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果特色文化村镇的发展难以持续,特色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构建特色文化村镇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好特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第一,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合理的规划是特色文化村镇发展的关键。建议成都地区通盘考虑所有特色文化村镇的位置与布局。每个特色文化村镇应成立专门的“特色文化建设委员会”,统管统抓,考虑特色文化村镇自身的规划与布局,将特色文化村镇为基点的   经济区域,按功能划分为旅游区、工业区、农业区、生态区,按区建设,抓整体经济效应,明确功能定位,引导有序开发。第二,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支撑。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离开了文化产业的支撑,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就会应为缺少经济利益的刺激、缺少经济收益无疾而终。因此,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挖掘特色文化经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村镇的发展。第三,抓住比较优势,打造地方特色。在建设特色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抓住比较优势,形成鲜明特色。如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应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小城镇;民间工艺突出的地方,应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基地;农业文化显著的地区,应着力打造农业观光场所;建筑风格独特的地区,应着力打造统一的建筑风格村镇等。第四,坚持资源保护,注重生态环境。在进行特色文化村镇的建设时,应按照自愿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通过上述努力在成都市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特色文化村镇建设中建立一个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独具特色、自我发展的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特色文化村镇的特色文化开发设想
在成都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中,人民群众创造了各具本土特色的浓郁的文化,这些文化在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这些特色文化在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以及现代思想提出的新的要求,发展特色文化必须了解人们需求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创新,不断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
1、饮食文化的开发
几千年来的文化决定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吃——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生活要素,人类永远都要奉守“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成都市民好耍、好美食,“吃”成为成       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成都人把餐饮当作娱乐的一部分,这一饮食习惯造就了特色文化村镇饮食文化开发中“餐饮”与“文化”的最佳结合。因此,饮食文化应作为特色文化村镇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加以开发。首先,要体现特色文化内涵。如诗人的故乡可以开发“饮食与诗歌”为主题的特色餐饮,特色农家乐可以开发“饮食与健康”为主题的特色餐饮,特色民      俗镇可以开发“饮食与民俗”为主题的特色餐饮……即便是菜单,也可以加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东坡肘子、春色满园),成为追求菜品的艺术境界、给食客提供美味和精神享受的重    要载体。其次,要打造特色饮食品牌。品牌是地方特色的名片,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各个村镇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饮食品牌,并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如郫县在打造特色饮食文化过程中就以“郫县豆瓣”为品牌,不断创新饮食品种,开展各种饮食文化活动,如民间厨艺展示,形成农科村农家乐旅游的一大亮点。再次,要更新餐饮经营方式。饮食的经营方式使游客能否体验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美丽的田园风光与传统的饮食文化结合,能使游人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享受喧闹都市中难得的宁静,如吃坝坝餐就是一种在乡村文化基础上演绎的独特的餐饮方式。
2、民俗文化的开发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古朴神秘、特色鲜明,是特色村镇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所在,也是特色文化村镇的竞争力所在。不管是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五凤溪古镇还是温江区“五朵金花”、郫县农科村,他们都在其悠久而独特的发展里程中,积淀了极其深厚和独    特的民俗文化。但是目前个特色文化村镇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还停留在初期阶段,需要挖掘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寻找民俗文化开发的多层次载体。首先,深挖民俗文化内涵。成都地区民俗资源丰富,各个特色文化村镇都有其独特的民俗,要注重对这些民俗的调查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如成都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邛崃的“竹麻号子”、“瓷胎竹编”、黄龙溪的“火龙灯舞”等都名列其中,推动了民俗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其次,开发形式在特色中创新。民俗文化的开发形式要不断创新,可以举行大型民俗活动,建立民俗博物馆,开发定期或不定期的民俗展览、复古当时情景或者举办各种关于民俗知识的竞赛等活动。如平乐古镇可以整体打造为“茶马古道” 民俗古镇,穿古衣、吃古饭(菜单使用古名词、餐      具使用复古碗)、说古话(当地方言保留了入音,正带有古语特色)、开展古民俗活动,打造为类似于主题公园的特色文化古镇。再次,注重民俗技艺的传承。要注重民间民俗艺人的挖掘和培养,民间民俗艺人在民俗文化中起着联系民俗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与普通群众相比,他们更能体验民俗文化的精髓,更乐于去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同时,建议成立专门的民俗艺人培训学校,使民俗文化不再因为沿用代代相传的方式而容易失传,让民间技艺的传承真正制度化、体系化。
3、节日文化的开发
节日文化是特色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当地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民间技艺等的集中展示日,广泛涉及生产活动、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等各个领域,包含了地方特色文化、生产习俗、饮食和服饰文化等诸多内容。现代商业性“节 ”一方面能提高与改善政府与企业知名度,另一方面能提高企    业效益和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他们都是特色文化村镇建设的重要内涵,应成为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开发的又一重点。首先,要系统开发,形成体系。节日文化的资源即使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要注意节日开发的先后顺序,系统开发,合理布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节庆旅游系列体系,以满足不同人群体察和领略不同节庆活动的需要。要防止节庆活动的雷同和重复建设,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开发的转变。如三圣乡的赏花节、采花节、荷花节、菊花节等,时间先后错落,既不会造成当地交通的涌堵,有一年四季,节庆不断。其次,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因素结合其他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成都市特色文化村镇的传统节日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但必须依赖于其他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要将节日文化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甚至商业节庆相结合,对节日文化进行综合开发,修复节日文化的平台。如在国庆、中秋期间推出美食节、民俗节(如黄龙溪的火龙节)等。再次,要大力开发与特色农产品结合的节庆。与特色农产品相结合的节庆,有较强的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能够充分利用“旅游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发展地方经济。龙泉的桃花节/水蜜桃节、新津的梨花节/丰水梨节、双流黄甲的麻羊节/冬至美食火锅节都是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特色文化村镇应该加以学习运用。
4、民居文化的开发
民居,被认为是建筑的方言,浓缩了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川西民居,如同川西坝子上和煦的阳光,与这方水土上的人、与这方悠久的民俗之间早已形成了融洽的亲密关系。在钢筋水泥的时代重现,它更能吸引游客满足其追求宁静、复古的旅游需求。所以,开发民居文化是发展特色文化的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要做深入调研、做好规划。特色文化村镇的民居中很大一部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因此,必须按照新的文物考察标准和要求,组织高水平、综合性的专门考察队伍进行详细考察,深入研究,彻底摸清资源家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措施和途径。对    于那些资源价值高、地域组合好、社会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古民居或古民居群,应优先开发利用;对于那些文物价值高、开发潜力大、而又濒于破败的则应优先保护和抢救维修。其次,要综合改造,加大投入。历史民居的开发极具价值,现代民居的开发也非常重要。对于现代民居,政府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综合打造。如三圣乡的民居,就是结合当地花卉旅游的特点,不同区域打造不同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民居文化开发的投入。如三圣花乡的“花乡农居”改造,就是通过先试点后推广,按照同时由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农户出资40%,政府出资60%)的方式进行改造。再次,要突出特色,丰富内容。进行旅游开发就是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从其建筑的风格、规模及其融于民居建筑中的独有文化意识中,使旅游者能感悟到其历史文化价值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单一的建筑,游人兴趣并不大,但当特色民居加入丰富的体验形式时,就成为了最生动的旅游资源。如平乐古镇的王家大院,就与“天公应物园”一起,可以居住、农事体验、观看民俗表演,极大地丰富了古建筑的文化感。
5、创意文化的开发
特色文化村镇的旅游业,是其文化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刚刚兴起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不仅能发掘出当地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地方文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文化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注重特色文化村镇创意文化的开发,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成为特色文化村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开阔眼光,提高认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还不为各级政府所深入了解。2007年8月在陕西召开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高端论坛”最新理论探索,认为:文化旅游     产业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是人们在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窘境下提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其低消耗、低污染和重创意、重智慧的特点成为当前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新出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认识的力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特色形式。其次,要抓住创意,提升产业。特色文化村镇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因此,要积极探索特色文化村镇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具体形式,结合当地特色开发创意,提升当地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如当前农家乐(度假村)的娱乐项目单一(只有棋牌、餐饮)、创      新观念不强,可以根据文化创意理念进行改造升级。结合当地农耕文化、花卉艺术、药膳养身、竹居文化、现代农业等特点,建立有完善旅游项目(如农事体验、民俗表演、生态健身、养身保健等)和独特文化特色的主题园,引入餐饮、购物、娱乐项目、房地产项目、艺术创作、相关旅游产品开发等,形成较长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提高农家乐的文化休闲附加值。再次,要多方重视,积极落实。文化再有创意,如果不具体落实,则终究只是创意。因此,从政府到社会都必须注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开发,优化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大环境。政府要引进创意人才,成立创意文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创意思想的搜集、整理、规划和开发和整合工作;对有创意的文化产品给予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和鼓励。市场要积极进入,集聚文化创意人才,成立创意公司,参与特色文化村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八、结 语
新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特色文化村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特色文化村镇的调查,既能发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共性,又能发现特色文化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性,为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成都市古镇、农家乐文化两类特色文化村镇的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发现建设中好的经验、好做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原因、提出对策,以期能够形成科学的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此次调研,得到了当地村民们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信息。同时也由于调研者水平及其时间的限制,难免存在着田野调查不够深入、发现问题不够全面、提供措施尚不完善等缺憾。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特色文化村镇文化建设的的进展,不断发现和研究新情况,以求发现潜在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措施,为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附录一:访谈记录
访谈一:
访谈时间:2007年6月8日
访谈对象: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镇镇、村干部,农民
访 谈 者:董庆佳、赵波、陶正霞
访谈地点:黄龙溪镇皇坟社区会议室、黄龙溪社区会议室、嘉禾村会议室,农户家中
访谈内容:访谈者(以下简称“甲”),皇坟社区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乙”),黄龙溪社区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丙”),嘉禾村村主任(以下简称“丁”),农民(以下简称“戊”)。
1
甲:书记您好,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您们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和意见,能够得到您们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乙:你们客气了,你们下来调查,一来可以把我们下面的想法和做法反映到上面去,二来你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思想。
甲:书记,您们社区有没有新农村文化的总体规划?
乙:有的,我们是有的。我们皇坟社区的规划是紧密围绕黄龙溪镇的规划来制定的,我们社区作为黄龙溪镇的中心,文化建设也是处于整个镇的前沿。我们每5年就有一个社区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每年有一个文化建设的短期规划。
甲:书记,您们处于黄龙溪镇的中心位置,可以说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得到的支持也较其他的地方要大得多,我想问问,您们社区有没有图书室或者说文化站?
乙:我们有一个文化站,这个站是我们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把我们以前闲置的一间房子布置出来,作为我们的文化站。现在这个文化站的利用情况也还是可以,我们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居民们有时候集体活动(扭秧歌等)都在这里。
甲:书记,您们村的集体经济如何?
乙:我们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我们有个停车场,收入比较稳定。特别是到节日的时候,我们停车场的生意格外的火暴。
甲:那您们集体经济收入又用到哪些地方了呢?
乙:我们一般都用在搞基础设施建设。
甲:书记,您觉得您们社区的风气怎么样?
乙:现在的风气好哦,比前些年好多了。前些年到处都是打麻将的,你看现在少了。不过也还有一些坏的风气,比如,一个家里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媳妇和婆婆吵架;有的人比较喜欢讲个排场。
2
甲:书记,您觉得黄龙溪社区文化建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丙:我认为黄龙溪社区的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上,比如我们有川江号子,这个我们是申请了成都市非物产文化遗产的。
甲:书记,黄龙溪社区的集体经济如何?
丙:我们的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不像皇坟社区,他们有个停车场,收入可观。我们只有集体的房屋出租,收取一些租金,这就是我们的集体收入来源。
甲:书记,您们社区经常组织文化活动吗?
丙:组织啊。我们社区有秧歌队、火龙队,只要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组织起来。我们火龙表演以前也是在全国拿了奖的。
甲:书记,那参加文化活动的人的年龄状况呢?
丙:年龄一般都是40岁以上吧,年轻人哪个来搞这个,他们要忙着挣钱。
3
甲:主任,我们来的时候,您们的镇干部就说您们的文化建设很有特色,我想了解一下,您们的特色主要在什么地方?
丁:我们的特色,主要是我们的火龙,这个是代表黄龙溪镇的。我们曾经出去表演,还是拿了奖的。我们现在火龙队伍在不断壮大,女子火龙队也组建起来了。
甲:主任,您觉得文化建设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丁: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资金。你比如我们的火龙队要排练,出去表演,这些都需要钱,但上面不给钱,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少许地给队员们一些鼓励。有的时候还是队员们自己掏钱来组织、排练、表演。
甲:那村上没有集体收入可以拿出来吗?
丁:现在那还有啥集体收入,自从国家免税之后,我们的集体收入就几乎没有了,有也就是镇上每年给个千把块钱的办公费。
甲:您知道您们镇上有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吗?
丁:有,我们开会的时候还发给我们学习过。
甲:主任,您们村有文化站吗?
丁:有啊,你现在处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活动场所。
4
甲:大爷,您好,我们是川大研究生,想和您聊聊,了解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
戊:好的,你说吧,我们农村人也不懂个啥。
甲:大爷,你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不?
戊:晓得一些,电视上在说,就记下来了。具体在做些啥就不知道了。
甲:大爷,您们现在的娱乐方式都有哪些?
戊:看看电视、报纸,参加一下秧歌队。
甲:大爷,村里边一般都组织哪些文化活动呢?
戊:现在的文化活动少多了,以前要多些。村里现在都组织些秧歌队表演,遇到一些节日的时候有文化活动。
甲:那您们喜欢这些活动不?您们有哪些意见呢?
戊:喜欢啊,咋个不喜欢喃。就是这些活动举行的次数太少。
甲:您们村有文化站(图书室)吗?
戊:有个活动场所,应该就是你说的文化站吧。
甲:那您去不去文化站呢?去了一般都是干什么呢?去看书吗?
戊:去,举办活动时还是要去的。看个啥子书哦,里边没有书,咋个看呢?
访谈二:
访谈时间:2007年7月5日
访谈对象:成都市金堂县五凤溪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五凤溪社区党支部书记,农民
访 谈 者:董庆佳、赵波
访谈地点:五凤溪镇政府会议室,农户家中
访谈内容:访谈者(以下简称“甲”),成都市金堂县五凤溪镇党委副书记(以下简称“乙”),成都市金堂县五凤溪镇副镇长(以下简称“丙”),五凤溪社区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丁”),农民(以下简称“戊”)
1
甲:书记您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五凤溪镇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吗?
乙:可以。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我有些看法。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后,我感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春天来了。我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把那两个意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打印出来,复印给每个村,同时也在村干部会议上宣传。我们说文化的春天来了,但是我们如何着手,如何和上面的政策精神对接?首先我们搞好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比如,)省上说要给5万,我们怎么把这个钱拿到村里来呢?我们只有通过项目(申请资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规划。在思路上,过去我们探讨的是     如何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但是我们意识到农民文化建设的改革、精神面貌的改革、生活习性的改革,要靠什么,靠我们的基础文化建设,靠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性,生活观念。我们力争做到一家人有一个文化人。有文化,但是他不懂文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我们所思考的。
我们现在结合五凤镇创建特色省级文化乡镇的情况,下大功夫,做好文章。由于在外地去打工的人多,一家就留一、两个人在家里。我们就从(留守户)这方面开始抓,从每家做起,全镇争取通过三五年的努力,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镇上的文明传达队以大学生自愿者为主,一共有30多人。我们镇上通过文明传达以后,镇上的环境卫生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家家乱堆的现象现在几乎没有了。
我们的文化建设,(好多活动)许多年都没有搞过,现在又搞起来。例如打更队。它既是一种文化生活,又可以起到巡夜的作用。我们制作小册子,(打更时)提醒大家晚上关水、关电、关煤气;编成顺口溜,提醒大家防火防盗。(有时候宣传的主要内容),我们结合镇上的中心工作,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另外,我们开展的活动主要有赏花活动、饮食活动、龙舟活动等,还有我们的腰鼓队、我们的健身队(几乎天天都有活动)。每天晚上我们的广场上非常热闹。
我们结合古镇的特点,打造一些旅游景点,例如成立霍林学院(霍林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建一个3千米的文化长廊等。这些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能够把老百姓吸引到文化景点来参观,来享受。把老百姓的心从封建迷信、从牌桌上拉回来,使他们思想观念转变。
我先介绍到这里,下面就请我们的镇长给大家介绍情况。
2
甲:镇长您好,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五凤溪镇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吗?
丙:我认为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队伍建设机构不全,没有人,有人有设备,有管理中心,但是都是工人,退伍的工人啊,素质(不高)。管文化、抓文化,必须要懂文化,管文化必须要有文化素养,文化素质,你没有文化素质,通过哪个来付出实施,这个是个很大的问题。二是培训机制,培训机制不健全,我们要开展文化工作,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满足不了群众文化的需要,只有通过培训干部、培训队伍,只有他们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指导下面的文化建设。第三个是钱,资金不到位,开展活动没有钱。上次我们的活动,上次的文化三下乡,组织了一个大型活动,花了十几万,那么多钱从哪里来?现在我们的财政比较薄弱,没有企业,我们这样的边缘乡镇,只有靠镇的转移支付。我认为在文化经费问题上,应该有用于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就像我们中央给老百姓的补贴一样,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也设立一个帐户,在信用社去支取,做到文化资金专款专用。
3
甲:刚才书记和镇长介绍情况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我们五凤溪社区,那么我们也很想听听五凤溪社区书记的意见。
丁:由于五凤稍微偏远一点,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往外跑了,凡是那些单位分进来的大学生都想走, 所以这个留到我们的社区的人,几乎是老弱病残。在这种情况下,我接手这个支部书记之后,考虑一些好的方式,来构筑我们这个五凤社区。因此我就想了个办法:抓     住基础(乡土)文化的主题,来构筑我这些建设这个社区。我认为古镇文化建设,就是抓建设和稳定基础,把大家的心给收回来。两年多来,我们主要抓(到建文明艺术礼仪学校)。一就是(教育收心),把这个老弱病残吸收进来,让他们来听,然后思考自己能在古镇文化建    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打造古镇文化发展的氛围。古镇文化建设搞起来过后,想走的人不走了,居住在外地的,看到镇上越来越好的人也就想回来了。我这个学校(文明艺术礼仪学校)通过思考题、解答题、参考题,建设本土的适应专业,第一个就是在党委领导下的文明劝导专业,第二个是劳动力资源与开发专业,第三个就是种植与养殖技术培训专业,最后一个专业就是互动构和谐专业。
4
甲:叔叔,阿姨您们好,我们是川大研究生。今天来想和您们聊聊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
戊:我们要干活,再说我们农民也不懂啥文化建设,你们可以去问问干部。
甲:叔叔,阿姨,我们不耽误您们的时间,就是随便和你们聊聊,你们一边做一边聊嘛。我们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了解一下文化建设情况。
戊:哦,那你们说嘛。
甲:您们知道中央提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吗?
戊:晓得,天天电视上、报纸上都在说。
甲:您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靠谁?
戊:当然是政府嘛,农民自己哪有那个能力。
甲:您当前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有哪些?
戊:主要是看电视,报纸。打打麻将,当然现在麻将打得少了。
甲:村里边组织文化活动吗?
戊:不晓得,好象没有组织过。有的时候,一年有过一次两次就不得了,组织也只是在有啥重要的活动时。比如搞个文化演出。
访谈三:
访谈时间:2007年7月27日
访谈对象: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文化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农民
访 谈 者:董庆佳、赵波
访谈地点:平乐镇政府会议室,农家茶园,农户家中
访谈内容:访谈者(以下简称“甲”),平乐镇文化干部(以下简称“乙”),农民(以下简称“丙”),农民(以下简称“丁”)。
1
甲:主任您好,平乐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我们非常想听听您们的文化建设情况。
乙:平乐镇在文化建设思路上坚持“保持乡村本色,凸现文化特色”的开发原则,对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理念予以保护,对乡村文化本着自然生态的原则予以发展:对李家大院等古民居群进行保护和修复,展现精致建筑文化;恢复重建省内最大的祭天台和祭天广场,重现昔日祭祀文化;保护千年古茶园,恢复修建御茶房,尽现千年茶风;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家乐,突出天然、朴实、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保持村寨原始风貌以及居民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在保持特色文化的同时,平乐镇还以古韵宣传栏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方式宣传大到和谐社会、基层民主、社会主义荣辱观,小至社区文明公约、居民道德观等先进文化和思想。如题为“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区文明一点歌》(“住在社区幸福点,热爱社区多一点;遵纪守法记住点,保护环境      勤快点;爱岗敬业奉献点,服务群众热心点;勤奋学习创新点,增强体魄健康点;敬老爱幼做好点,扶弱助残多帮点;诚实守信多讲点,家庭和谐谦让点;勤俭自强自信点,邻里团结互助点;你一点,我一点,共建社区快乐点。”)就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型国家等诸多先进文化思想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歌谣,置于古韵宣传栏中。
平乐的文化建设紧紧抓住“古”这个特色。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     著称。巍然卓立于白沫江畔的千年古榕,极具川西风情的沿江吊脚楼,错落有致的临江水码头,保持完好的明清古街店铺交相阡陌,横跨江河的清代“乐善桥”,展现出川西水陆商埠    的古老风韵。因此,平乐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为依托,打造绿色生态美食一条街(福惠街),     竹编、布画、草鞋、根雕等民俗风情一条街(长庆街),展现古镇夜景、竹麻号子表演、李       家大院祭祀等活动,创建以“茶马古道第一镇”为品牌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2
甲:阿姨您好,我们是川大研究生,想和您们聊聊新农村文化建设,您看可以吗?
丙:我们农民不太懂这个,随便说说也可以嘛。
甲:您就说说您的看法就可以。那阿姨您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
丙:电视上、报纸上、广播上都在说。
甲:您认为中央提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丙:那肯定是为了我们农民好,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甲:您现在一般都有哪些娱乐活动?
丙:主要是看电视了,有的时候也看看录像,有的时候还有放坝坝电影的。我们村里还组织的有秧歌队,我也参加了的。
3
甲:您们村有没有文化站(图书室)?
丁:有,我们镇上早就给我们建设了文化站,里边还配的有能上网的电脑。我们有的时候还去,主要是去看看书,有的年轻人懂电脑,还去上上网。
甲:您们村开展过文明户评选之类的活动吗?
丁:开展,差不多年年都要开展。
甲:您家有人外出务工吗?有的话,您觉得他们对文化建设有影响吗?
丁:有,我两个娃娃都在外面打工,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成都。有一些影响嘛,比如他们出去见的世面要广些,回来各个方面是比呆在农村的娃娃要强一些。
甲:您家的年均收入如何?
丁:现在不错,国家的政策也好。我们一年人均能挣5000多吧。
甲:您对文化建设有哪些期望呢?
丁:希望能搞一些技术培训,学习一些农业科技知识。也希望文化活动的形式更丰富些,不要那么单调;内容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