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芯片的中国护照:党报批郭敬明式文艺误导少年向财富及奢侈跪拜 - 超级新闻眼的日志,人人网,超级新闻眼的公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33:07

近些年来,中国的文化工业 日渐成熟,不断出现“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郭敬明的青春文学就是其中 一种。“少年新文艺,青春最小说”是郭敬明主办《最小说》的招牌,经常出现在刊物封面上。郭敬明号称青春文学的“掌门”,连载其青春文学的《最小说》以每 期超过5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文学市场的宠儿。郭敬明的“少年新文艺”这样火爆畅销,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文艺,诉诸什么样的少年,于他们有益吗?

要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郭敬明的“少年新文艺”到底新在何处。答案首先是其不再具备独创性,其接受者也不再要求独创性。大家知道,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 知多少》、《夏至未至》、《幻城》、《悲伤逆流成河》都被指认抄袭,但这并未影响广大“粉丝”对他的追捧。长久以来,独创性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必备品质, 抄袭剽窃不但不算真正的创作,而且还是十分可耻的事,但郭敬明和他的“粉丝”却不以为耻,原因何在呢?根本的原因在于,与独创性的文学创作相比,郭敬明的 这种“新文艺”具有新的社会功能。郭敬明的“新文艺”拒绝文学的独创性,即拒绝探求更合理的未来,为既定社会秩序再生产服务,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关键是生产 合格的个人主体。实际上,单靠郭敬明并不足以生产出这样的个人主体,那得靠当今庞大的文化工业才行。郭敬明身兼作家、出版商和当红艺人多重身份,说明他正 竭尽全力参与到文化工业当中去。这样看来,郭敬明的“新文艺”和网络游戏、流行歌曲、影视娱乐、八卦新闻、时尚杂志、商业广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文化工业 的组成部分,共同参与生产当今所需要的合格的个人主体。明了这些以后,就不难探究郭敬明的“少年新文艺”,到底是什么样的文艺,诉诸什么样的少年。

     郭敬明的“新文艺”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明显的阅读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向财富及奢侈消费跪拜的主体位置,这个位置是阅读快感的来源。如果读者在叙述人的引领下 落 入这个位置,那么这“新文艺”就能发挥塑造合格主体的意识形态功能。不过,这个位置实际上太过明显,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缺憾,因为只有把这个位置设计得 更加隐蔽自然,才更容易让人落入其中而不自觉;而这个位置的人为造作一旦被发觉,整个骗局就很容易被看穿。这样看来,郭敬明的“新文艺”作为意识形态产品 并不合格。这也是读者过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认识能力就不再喜欢郭敬明的原因。但即使不再喜欢,其曾经产生的意识形态作用还会持续,因为有配套的社会秩序 和庞大的文化工业在。随着市场逻辑和金钱规则的泛化,当今青少年日益被困于给定角色的牢笼。这种“给定”一是来自家庭、学校;二是来自社会秩序。一个社会 越是被市场逻辑和金钱法则统治,就越是强调生存竞争和个人功利。少年读者的这种状况与郭敬明的流行泛滥相互激发,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还会有大批郭敬明、 李敬明源源不断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