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aws ss:前赴后继湘妃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2:56:27
赴后继湘妃魂

前些天,我在家闲着没事,随手翻阅了一些红学家们的红学著作,看了之后,感慨良多。我认为,目前红学家们对红楼梦的解读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书中贾宝玉的最终结局认识错误。他们普遍认为贾宝玉在黛玉死后“奉旨成婚”,后因宝玉始终不忘黛玉,而宝钗又不变其宗,不厌其烦地对宝玉“借词含讽谏”,造成宝玉忍无可忍,弃钗为僧。---这当然是不错的,但问题是,这就是贾宝玉的最终结局么?显然不是。

道理很简单,宝玉弃钗为僧时,情绪极低落。这时的他,刚失去黛玉,心情极悲痛,那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元春为维护贾府嫡出派利益,反击庶出派进攻,下旨让宝玉与宝钗成婚。作为宝玉,当然是不情愿的,但也是迫不得已的;而宝钗,不愧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明知宝玉不爱她,却甘心情愿地答应宝玉做其名义上的妻子,双方目的一致,是为维护宝黛爱情。宝钗“成婚”后,对宝玉的服侍尽心尽意,这有第五回【终身误】可证: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根据脂批,宝玉弃钗为僧,爆发点是因为宝钗的“借词含讽谏”。可以想象,宝玉刚失去黛玉,与宝钗做的又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所以宝钗的“借词含讽谏”,势必造成宝玉的极大反感、极大愤怒。但同时,身心俱创、万念俱灭也在情理之中。此时,宝玉失去了思想上高度一致的红颜知己林黛玉,又不愿面对与自己思想完全对立的薛宝钗,所以宝玉弃钗为僧,势在必然。但是,这样的结局难道不是令人太丧气了么?这岂不是说红楼梦归根到底是宣扬色空,贾宝玉最终遁入空门?可这与宝玉“情不情”、“情僧”岂不矛盾、岂不对不上号?!

宝玉“情不情”,这有多条脂批可证,也有文本依据,比如宝玉对晴雯,宝玉对空房里的“仕女画”;那么宝玉“情僧”如何?一样,既有脂批为证也有文本依据。红楼梦第一回,“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段话,写明宝玉最终结局乃情僧。

或有人要说,宝玉弃钗为僧难道不是体现宝玉是情僧?我说当然。因为宝玉弃钗为僧是万念俱灭后的结果,行为是断情绝义,是“释迦摩尼”,与情僧两字毫不牵扯。宝玉最终做情僧,必须是超越释迦牟尼佛,虽为大佛,但对红尘充满无限眷恋,对人间充满无限爱情。

事实上,宝玉弃钗为僧并不是红楼梦结尾,它离红楼梦结尾还有十万八千里路呢。

我们来看一条脂批。

【庚辰双行夹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上面脂批位于红楼梦二十一回。“宝玉有情极之毒”,明把宝玉与释迦牟尼相提并论。但“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当是指红楼梦一回书,而不是指红楼梦结尾。对于这一点,许多红迷朋友往往误解其意。

其实,我们从红楼梦情节进展也能看出宝玉弃钗为僧不是红楼梦结尾。

我们知道,晴雯之死影射黛玉之死。晴雯在七十七回死后,宝玉悲伤之极,生病一百天,至八十回已是年底。八十一二回必然要写到元宵节后香菱去世。而香菱、晴雯、均是芙蓉,他们两人的死亡直接预告黛玉之死将立即来临。所以,红楼梦八十五回之前,黛玉应死亡,时间在红楼梦里特定的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即春末最后一天(详细论证,读者请参阅拙文《黛玉泪尽芒种节》)。

在红楼梦里,香菱是“根并荷花一茎香”,“根并”黛玉、晴雯。也就是说,她们三人均是芙蓉,分别代表正册、副册、又副册之首,其中黛玉又是她们三人总代表,是为总花神。

晴雯、香菱先后去世,紧接着黛玉去世,意味着红楼梦里芙蓉去世,而芙蓉,红楼梦里明确定位乃花神,所以黛玉死,即意味着“花神退位”,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么?!有人把黛玉去世的芒种节四月二十六说成是宝玉生日,岂不是咄咄怪事?!

黛玉一死,玉钗立马“奉旨成婚”,时间挨得很紧密。据我“探佚”,玉钗成婚,时间在五月初五端午节,离黛玉去世不过八九天样子,而红楼梦回目,应在八十七回之前。而宝玉宝钗的分道扬镳,应在九十回之前毫无疑问。

但红楼梦是一百一十回,所以宝玉弃钗为僧远在红楼梦结束之前。

事实上,宝玉弃钗为僧后又还俗,这有红楼梦伏笔为证。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里面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上面《寄生草》,写鲁智深在庙里呆了不几天又离开,这其实正是为宝玉后来弃钗为僧又还俗作伏笔。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宝玉先参禅、后悟道,体现着宝玉“空空道人”之影,结果怎么样?结果是参禅被批纸被撕,宝玉在黛玉宝钗的批驳面前只好投降告饶,“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

我写以上这些,无非证明曹雪芹笔下的宝玉必然是弃钗为僧后又还俗,如此而已。

其他蛛丝马迹当然还有,比如黛玉曾说宝玉做了两个和尚,其实,这话表面玩笑,实乃伏笔,而这正是曹雪芹行文风格、艺术特色。

那么宝玉还俗后又干了些什么呢?说来惊天动地,原来是宝玉娶了湘云为妻。--而这一点,被许多红迷诟病,拒不接受。

其实宝玉娶湘云在红楼梦里有大量伏笔,读者如有兴趣可参阅拙文《红楼梦探佚之二  从史湘云嫁宝玉说开去》,我在此不予重复。

宝玉娶湘云,有其合理性。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小说写藕官在菂官死后痛哭流涕,极其悲伤,但后来又与蕊官情同夫妻,恩爱有加,有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藕官解释是:

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以上这段话,说的合情合理又合人性,所以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

黛玉死后,宝玉极其悲伤,但这不妨碍宝玉还俗后娶湘云。其中道理正如以上所说。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许多红迷朋友并不清楚,或者说是不肯承认。在红楼梦里,黛玉、湘云是宝玉的娥皇、女英。证据相当多,我只说几个--

一、宝玉怡红院里蕉、棠两植,蕉为黛玉,棠为湘云,有何疑问?里面恰没有宝钗的位置,毫无疑问说明玉钗乃挂名夫妻。

二、湘云判词是湘江水逝楚云飞。“曲子”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所以湘云毫无疑问是红楼梦里之湘妃。但我们知道,红楼梦里黛玉是潇湘妃子,何况黛玉手帕题诗云“湘江旧迹已模糊”,明把自己比湘妃。因此很明显,黛玉、湘云是宝玉的一对娥皇、女英。

三、四十回,牙牌令。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诗里,杜甫“御座”被改为“玉座”,这明摆着不是笔误,而是为宝玉。也就是说,宝玉面前是一对娥皇女英。

四、二十一回有娥皇、女英共卧图。

宝玉送他二人到房,那天已二更多时,袭人来催了几次,方回自己房中来睡。次日天明时,便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不见紫鹃、翠缕二人,只见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

五、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花魂。--小说特写明黛湘中秋联诗是坐在两个湘妃竹凳上的!此分明表明黛湘乃宝玉一对娥皇女英。

其他例子还有许多,恕我不再一一举例。

有许多红迷朋友觉得宝玉娶湘云岂不是违反了曹雪芹为宝黛特设的“木石前盟”?其实没有。因为在曹雪芹眼里,黛湘是一对娥皇、女英,是湘妃,乃一整体。所以在菊花诗里,黛玉有许多诗句其实是替湘云代言,比如“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比如“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此分明是将黛湘捆在一起了。

另外,我们看一下湘云有些诗句--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以上这些诗句,直接关系到宝湘姻缘,这就使有些红迷朋友感到奇怪。因为他们认为湘云曾对宝玉说过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但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红楼梦里。我们必须明白,红楼梦里的故事情节是向前发展的,而人物的思想状况也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宝钗在红楼梦里可谓是顽固不化的“禄蠹”,但湘云不是。她在自己家庭被抄后,思想会发生巨大变化,何况,她本身中程朱理学的毒害不是最深。我们看黛玉“五美吟”,可知湘云主动投奔宝玉(红拂诗。在我眼里看来,黛玉五美吟分别说出了“五美”今后的命运,她们依序应是黛玉、元春、探春、宝钗、湘云)。
红楼梦里,黛玉去世,湘云接替,最终前赴后继,共同灭亡。娥皇死于泪,女英死于水。泪与水,本一脉。

湘云在黛玉死后的次年芒种节溺水身亡。接下来,才有甄宝玉送玉,宝玉重登太虚幻境。但此时的宝玉是情不情的情僧,乃是因为尘缘已满,不得不回天庭。他不是上次弃钗为僧时的思想状态,那时,他万念俱灭,遁入空门。但空门依然没有他安宁的生活。宝玉第二次“做和尚”,完全不同于第一次。那一次,宝玉心中对人世有怨有恨,而这一次,宝玉对人世充满无限的眷恋,是大彻大悟,是对人间充满大爱。宝玉两次做和尚,意义大不相同,而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贾宝玉的评价,也直接关系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否伟大。

我多次说过,红楼梦探佚是极其重要的,是对曹雪芹原著的恢复。舍此,我们读不懂红楼梦,也会歪曲红楼梦。当然,我们对曹雪芹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

但“探佚”是否科学、是否可行?答案是明白无误的。因为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非常特殊,它里面充满着伏笔、谶语、影射、暗示、对称以及文章发展趋势;何况,小说有小说的规矩,不是什么毫无逻辑毫无道理可言的乱来。我们依据红楼梦前八十回,可以基本准确地探佚出红楼梦后三十回。--当然,一些枝微末节,我们可能探佚不出,也不一定会探佚得非常准确。

总而言之,宝黛“木石前盟”,我的理解是宝玉与湘妃,即既是宝黛,也是宝湘。黛玉湘云整体合一乃湘妃。黛玉死后湘云接替,实乃前赴后继湘妃魂。

王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