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过户域名流程:国共决战东北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08:17:59
   背景说明:
    
    大同、集宁战役是国军名将傅作义将军的杰作,这场战争以共军出动晋察冀、晋绥两个军区全部主力,共50个团,十几万人,是中国内战第一次国共双方大规模的战役。
    
    1946年9月3日,傅派其头号战将,暂三军军长董其武率主力暂三军(欠暂十师)之暂十一师,暂十七师,及另一主力35军安春山之新31师共1,3万人,由中路出动;孙兰峰之骑兵主力共3千余人由北线出动,两军为一线进攻部队,猛扑卓资-集宁方向。35军郭景云之101师,李铭鼎新32师、卫景林的机动部队,刘春方骑四师为二线部队,随后增援。敌之总兵力为暂三军2个师,35军3个师及4个骑兵师共3,2万人左右。
    
    战争结果以共军完败结束,说明仅靠自己的军队共产党还没有与国军正面抗衡的实力,此后,在东北地区,依靠苏联的全力援助共军方扭转战局。
    
    战后傅作义在1946年9月20日《奋斗日报》发表了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
    
     中央社察绥二十日电:傅长官作义致毛泽东先生,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电文如下:延安毛泽东先生,溯自去年日本投降,你们大举进攻绥包,放出内战第一枪,愚鲁如我者,当时还以为这是你们一时的或一部份的冲动,决不会成为你们党的政策,故曾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致电先生,作坦白恳切的呼吁。但一年来的惨痛事实,竟证明这是你们经过长期准备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和平商谈永无结果,而全面战事乃日益扩大。最近由于你们背弃诺言,围攻大同,政府以和平解决的努力、均告绝望之后,本战区国军才迫不得已采取行动,救援大同,但这是悲痛的,并不是快意的,其目的仅仅在于解救大同之围,解救大同二万军民。然你们相信武力万能,调集了十七个旅,五十一个团之众,企图在集宁歼灭国军,城郊野战和惨烈巷战,继续达四昼夜,最后你们终于溃败了。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歼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哲等的全部主力。我不相信这是一军事上的胜利,因为诚如你们所说,本战区国军武器最劣,人数最少,战力最弱,而好战心理更不如你们,虽然失败,似乎是应该的。但我们没有失败,失败的却是你们,所以这不是一个军事上的胜利,而必须称之为人民意志上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二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怖国军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冒血,倒身路旁着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如何悲惨的画面,我不禁要问是谁杀死了他们。我按住心口问我自己,如果作战是为了我个人的私欲,或一个人的私利,那么是我杀了他们,我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我应该遭受天谴。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指导之下逞兵猖乱祸国害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1946年5月,华北。共军军队集结在大同、集宁等城市附近的乡村,随时准备对国军发动攻击。
        1946年5月,华北。中共军队在卡车上,看着美国战地记者,他们正随时准备对国军发动攻击。
     1946年5月,华北。共军军队在准备向国军发动攻击的路上,这些共产主义战士后来停下来帮助我们的摄影师,因为摄影专用卡车陷在泥浆中,他们还帮助我们解脱出来。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办公楼门口,美方代表Raymond R. Tourtillot。这座楼二战前是协和医院,它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大型综合医院,设备先进,是中华民国最著名的医院。其建筑宏大典雅,属中西结合的风格。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该医院被华北日军司令部改为日军总指挥部办公大楼。日本投降后未及改为医院,由军事调处执行部借用作为总部办公楼。
  
     背景资料
    
    ==============
    
    概念
      “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
    成立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内战即将全面爆发,美国应国民政府之邀,到中国参与国共双方的军事调停。于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特派遣前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五星上将为总统特使,来华进行军事调停。
    目的
      马歇尔抵华后,促成三方成立了一个负责进行军事调停的由国民党代表、共产党代表、美方代表组成的“三人委员会”。美国代表就是马歇尔、国民党代表起初是张群,后改为张治中、共产党代表是周恩来。为了避免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于是在“三人委员会”的领导下,1945年12月初在北平就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办公地点就设在协和医院。军调部由三名委员组成,国民党、共产党、美国各派遣一名代表,由美方代表担任主席,一切事宜均须三名委员一致通过,三名委员均有否决权,下设38个执行小组,而这些小组的任务是分赴各地执行停止内战的任务,禁止双方军队的战斗接触,妥善处理双方军队的相处与整编问题。
    组成
      军调部中,共产党委员是叶剑英,参谋长是罗瑞卿;国民党委员是郑介民,参谋长是蔡文治;美方委员是罗伯逊,参谋长是海斯。军调部只对“三人委员会”负责。
    国民党方面
      军调部国民党代表团首席代表:郑介民   军调部国民党代表团参谋长:蔡文治   军调部国民党代表团交通处长:张六师   军调处国民党代表团办公室主任:唐保黄,后改为黄天迈
    共产党方面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叶剑英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参谋长:罗瑞卿叶剑英在军调部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饶漱石、滕代远、陈士渠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副参谋长:张经武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处长:宋时轮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副处长:李聚奎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交通处长:黄逸峰   军调部沈阳执行小组中共代表:饶漱石   军调部四平执行小组中共代表:耿飙   军调部本溪执行小组中共代表:许光达   军调部徐州执行小组中共代表:韦国清   军调部张家口执行小组中共代表:赵尔陆
    美国方面人物
      军调部美国代表团首席代表:罗伯逊   军调部美国代表团参谋长:海斯
    结果
      1946年7月,内战全面爆发,于是马歇尔不得不宣布调停失败,“三人委员会”、“军调部”也都随之解散。全面内战后,参加各地军调部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相继撤回。   1946年5月,北平机场。国共双方前来迎接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Raymond R. Tourtillot,这是他与共产党代表(左,谁?)握手。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Frank J. Culley上校, 他怀中的小狗叫“鸽子”。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Henry Byroade将军,他是美军最年轻的将军。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Robert Drake 中校。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Colonel 上校在机场与前来迎接的中华民国代表国共双方合影。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美方代表Raymond R. Tourtillot上校。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军代表团交通处长张六师与美军代表Robert Drake 中校合影。
     1946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军代表团交通处长张六师乘坐吉普车前往办公室。
       1946年5月,沈阳。市民们正在看当天贴在墙上的时局海报,消息来源是美国新闻署,这时满洲上空国共双方剑拔弩张。
     1946年5月,沈阳。满洲国时期的帝国饭店现在叫东北饭店,被征用为国军指挥部,这时苏联人刚撤离不久,苏联管辖时期的画像和俄文标语还在。
     1946年5月,沈阳。中心广场已经大为改观,在苏联人撤走后,中华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将这里进行了绿化变成公园,市民们悠闲地在公园散步,苏联管辖时期的痕迹正在消除,象征苏联占领的坦克被卸下来当废铁处理了。
     1946年5月,沈阳。市中心的一条街道,城市面貌进行了整治已经大为改观,这是在苏联人撤走后,中华民国政府恢复行使主权,市民们悠闲地在街道散步,新的生活开始。
     1946年5月,沈阳。人群鱼贯而入中心市场,在中华民国恢复主权后,新的生活已经开始。
     1946年5月,沈阳。古老的东正教堂和神父Jhuda Prihodko (右),他22年前从乌克兰来到中国。
  
     1946年5月,沈阳。东正教Jhuda Prihodko 在苏联人墓地。
     1946年5月,沈阳。东正教墓地,苏联管辖时期很多满洲战役死亡的红军士兵也埋在这里,这个士兵的墓地上的十字架是用的铁轨。苏联人真的是会物尽所用哦!难道是个铁道兵?
  
     1946年5月,沈阳。东正教Jhuda Prihodko和他的中国助手在苏联人墓地,这里埋葬的是一个苏联将军。
  
     1946年5月,沈阳。苏联红军公墓。
     1946年5月,沈阳。东正教墓地,苏联管辖时期很多满洲战役死亡的红军士兵也埋在这里,这些是死于满洲的苏联飞行员,他们用螺旋桨做十字架(有创意)。
     1946年5月,沈阳。持枪的中华民国士兵在沈阳火车站执勤,背景的大楼上苏联管辖时期的标语、画像等已经全部扯下。
     1946年5月,沈阳。沈阳火车站前苏联人管辖时期建的满洲战役纪念碑,一些刚到的中国旅客在好奇地围观。
     1946年5月,沈阳。墙报是市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这是当地人在看美国新闻署张贴的中美合作海报和东北银行的商业宣传资料。
     1946年5月,中国。战争已经结束大半年,满目疮痍的中华民国城乡各地急需重建,这是乡村的一处在建桥梁。
     1946年5月,北平市。古老的皇城下等客的黄包车车夫们。
  
     1946年5月,北平市。街道边等客的黄包车车夫们。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正在和美国女乘客讲价。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面对记者的镜头,正坐在窗口,俨然一尊佛。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正在用美国产的高档清洁剂擦拭他的黄包车,这辆车是他自己购置的。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今天接到这样一单好生意。
  
   这位女士是美国红十字会驻北平办事处职员,她包下他这辆看起来干净整洁的黄包车一天。。
  
   今天是休息日,她将去参观所有古老的京城名胜古迹和购物。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在北平的一处古迹休息,包车的美国女士在游览,他则和LIFE摄影记者攀谈起来,他说着他自己的故事。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坐在自己的车上,累了一天,现在拉车的人是他的舅子。
  
     1946年5月,北平市。北平市第一招待所门口,这是黄包车车夫们息脚喝大碗茶的点。
  
     1946年5月,北平市。“菩萨” 车夫乐滋滋地和美国女士交谈,他现在是她的导游,讲述这个白鹤嘴里衔着钱(?)的故事,原文或许有误,中国传统道教故事有白鹤衔书。
     1946年5月,北平市。生活惬意的“菩萨” 车夫,他的笑容也感染了LIFE记者。
      1946年5月,北平市。在“菩萨” 车夫的家里,每一张照片都用相框装裱,他扮演各种角色秀。看来这位当年就是那样的酷爱照相啊!!!相当的自恋哦。
  
     1946年5月,北平市。一户北平普通人家的典型居所四合院,爷孙俩都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戴着瓜皮帽。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内嬉戏的儿童。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内的中国功夫,两个汉子正在比划比划。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门口的合影。又见菩萨车夫。
  
     1946年,中国。LIFE记者经过的一处中国乡村典型人家,在中国乡村的交通要道贩卖当地特产是个不错的活计,这家人在出售自家种植的水果、花生和萝卜,背景是典型的砖瓦房。
     1946年,中国。有一些乡村农民也学会并购买了自行车。这张照片背景和上一张照片一样,不知道是否是这家房屋的主人。
     1946年5月,沈阳。机场上欢迎美国军事调停的中华民国国军士兵,标语上写着“肃清东北残余势力,实现自由民主”。
     1946年5月,南满洲。国共双方控制区交界地区,中华民国国军士兵正在检查过往行人。
     1946年5月,南满洲。一户朝鲜人家庭正在搬家到城市,这些朝鲜人是清朝时候来到中国东北的,他们广泛分布在满洲地区,二战结束后基本都留在中国境内。
  
     1946年5月,南满洲。欢迎美国人调停的手写英文标语,上面写着“欢迎美国朋友加速中国和平进程”。
  
     1946年5月,南满洲。反对内战的手写英文标语,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几乎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奉天”(沈阳旧名)两个字的牌子空悬在那儿。
  
          1946年,沈阳。一些日本人被中华民国政府征调做中心广场的清理瓦砾的工作,在苏联占领时期这里被叫做红场(与莫斯科广场同名),现在这个殖民地似的名字已经取缔。
        1946年,沈阳。苏联军官在撤离前在中心广场留影,在1945年8月到1946年5月期间沈阳被苏联人强行占领,并把这里改名红场(与莫斯科广场同名),根据联合国决议他们不得不撤离沈阳并把管辖权移交给中华民国政府。
  
     1946年,沈阳。根据联合国决议苏联人撤离后中华民国政府恢复对奉天的治权,街道上日本人被征调进行清扫大街的工作,二战后的重建已经开始。
  
     1946年,沈阳街头已经有出售各种时髦洋服的小贩。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卫兵。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大门岗哨。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内,他的侍从武官上校Shen Chang-Luan (左), Peter Lee (中), W. T. Wu (右二) and 中校 K. C. Shah (右)及私人医生 Lee Wei-Kuo (左二)。
    
    注:中文名不详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他收藏的瓷器。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一位香港画家赠送的油画,迫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蒋介石无法收回香港,这是他心中的痛。
  
     直接输入图片链接即可插入图片,限5个链接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蒋介石与宋子文。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苦力们在翻填土地以便整修决口处,其时,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日夜忙碌的民工。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中国苦力拖曳的泥土和水,整个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正在开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民工在拖曳水泥,仅仅数周后整个缺口将被填平。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花园口整治工程美方项目经理Oliver J. Todd。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小孩为他的爸爸拉一堆谷草前往工地,其时,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1946年,上海。这家上海较大的老字号中药铺,中国顾客和柜台上忙碌的中药铺和抓药的师傅。
  
     1946年,上海。名中医Chen Chu和他自制的虎骨追风酒、文王百子酒,背景是药王孙思邈的画像及上海滩大亨黄金荣赠送的对联。
  
     1946年,上海。药师Kai Kou-Shao周围的一些动物标本和一只活鸭子,按中医理论所有这些都有某种治疗的意义。
  
     1946年,上海。名中医Chen Chu在位病人包扎麝香虎骨膏,他的药铺里面有一只活老虎。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住宅,这两个第二代白俄贵族少女站在私家车前,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住宅内,这个富二代白俄贵族少女Ettie穿着中国丝绸服装躺在她家的高档床上,读者时尚杂志Esquire,她面前是支名贵的波斯猫和时髦的电话,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住宅内,这个富二代白俄贵族少女Ettie穿着中国丝绸服装躺在她家的高档床上,读者时尚杂志Esquire,她面前是支名贵的波斯猫和时髦的电话,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1946年,上海。同样是俄罗斯人,驻上海的苏联派驻人员与白俄贵族则判若两人,这是红色俄罗斯人Nadia Oseroff女士,她一脸严肃地站在斯大林画像和苏联国旗下,穿得一丝不苟。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少女在名贵时装店选购高档礼服,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1946年,上海。这位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准备去美国度假,她穿着名贵的皮草坐在人力车上。有钱人真的是在任何时间都很有气质很漂亮哦。。。在她们的身上看不到任何战争的阴影。
       1946年,上海。两位在美军基地上班的上海白俄少女。也是2个美女。右边这个MM好像现在香港的明星邱淑贞。
  
     1946年,上海。白俄少女Tamara Melnifoff 在她的美术工作室内,她是一位肖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