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服务器地址获取:陕北小山村毛主席咏雪的地方——探访走出4位省委书记的清涧县袁家沟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7:40:13
   地处陕北群山中的偏僻小山村——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是个小地方,在普通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名字。
    但就是这个在普通地图上难觅踪迹的小地方,在中国政治版图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曾经是中央红军东征抗日的起点,这里是毛主席写下了雄视千古的《沁园春·雪》的地方。更为奇特的是,这个人口只有500余人的小山村,先后为共和国培养了4位省委书记: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福建省委书记白治民、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同时,这个神奇的小山村还走出了8位副省级干部、28位地师级干部和100多位县处级干部。
    偏僻而充满传奇的小山村
    初冬的黄土高原一片苍茫气色,漫山遍野都是已经采摘过的红枣树。出清涧县城一路向东,沿着新修的蜿蜒曲折的山间柏油马路,跨过无定河,再转头向北,黄河岸边土石山区的深处就是袁家沟。
    袁家沟村距清涧县城60多公里,距高杰村镇10公里。这里山大沟深,周围没有大路,没有集镇,远离热闹和繁华,显得十分偏僻。
    唯一的一条自县城而来的柏油路还是2006年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的关心、协调下,由长庆油田投资修筑的。当地干部说,之前通往袁家沟的是一条狭窄的土路,崎岖,险要。
    记者进村时,袁家沟村正组织人员重建和维修村里的文昌庙和牌楼。庙和牌楼都很高大气派,据说是依原样恢复,由此可见当初村里重视文化教育的程度。一个小山村却拥有文昌庙和牌楼,这种情况在陕北并不多见。
    “袁家沟,沟对沟,两条小溪当沟流,五百人口住两头。”这是当地老百姓的顺口溜。袁家沟内沟壑交错,地形陡峭,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横卧村中,把村子分成两条沟。有风水先生说这是一条龙山,龙头是在村口的文昌庙位置,龙身一直向北延伸,袁家沟人正是在龙身两侧而居。
    在两沟离沟口不远的相对应位置,各流出一股清泉,有人说这是龙的两个眼睛。全村人就是饮用这两股自岩石缝隙中流出的甘冽泉水。从不干枯的两溪环山逶迤径流,在村口龙首下汇合,流入附近的无定河,再汇入黄河,一路涌入大海。
    1984年冬,参加革命再没有回过老家、直到从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位子卸任后才回家探亲的白如冰,把警卫员留在了县城,独自回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袁家沟。
    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路颠簸回来的白如冰下车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咱村子也变了,路也宽了!”他当年离开袁家沟的时候,村子通往沟外的是条羊肠小道,最宽的地方只有50多厘米。
    袁家沟的道路虽然崎岖而狭窄,但这条不足50厘米宽的小路,并不影响袁家沟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白如冰是袁家沟最早走出的省委书记。他的家在袁家沟的半山坡上,紧邻当年红军的电台所在地。1927年11月,年仅15岁的白如冰便加入了共产党。从1928年起,白如冰历任袁家沟党支部书记、清涧县东区区委书记、中共陕北特委候补委员兼横山县委书记、延川县工委书记、中共西北委特派员兼延长县委书记等。1974年11月至1982年12月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
    白如冰在谈到他参加革命的经历时,不止一次提到白明善是自己的引路人。生于1897年的白明善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参加革命的白姓人。白明善是距袁家沟不远的高杰村镇人,早年曾在黄埔军校任教官。1927年,白明善发动指挥了清涧起义牞1932年,他被陕北地方军阀井岳秀杀害于榆林。
    白明善年纪较长,参加革命的时间也很早,白如冰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从事革命活动的。当时白明善不断从广州、西安等地邮寄革命刊物给白如冰。又在白如冰的影响下,又有几个白姓人相继走上了革命道路。
    白栋材出生于1916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被调到中央党校任教员、班主任、区主任,后任中共陕北三边地委书记,中央党校五部主任。1956年4月任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1979年起历任江西省委副书记、书记、省长,1982年8月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
    白治民生于1918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福建省委书记,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职。
    1946年出生的现任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是袁家沟的“后起之秀”。与前三位生于斯长于斯的省委书记不同,白恩培在12岁时就跟随父亲搬到延安。父亲白炳信时任西安草滩农场党委副书记。在那里,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白恩培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变。1965年他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在航海设备与自动控制系学习。大学毕业,先在省军区独立师农场劳动锻炼两年,后分到延安柴油机厂。
    从1972年到1983年的11年时间,白恩培从车间调度员、技术员、副厂长,一直干到厂长。此后担任延安当年最大企业延安卷烟厂的厂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干部年轻化时,很多企业有学历、懂技术的年轻厂长被作为“梯队”培养对象选拔到各级党委、政府任职。白恩培赶上这次机遇,于1983年9月出任延安地委副书记,1985年升任地委书记。1990年后,白恩培又出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委副书记。1997年调任青海省委副书记,1998年当选青海省省长,1999年6月担任青海省委书记。2001年10月调任云南省委书记至今。
    白恩培尽管在袁家沟只生活了12年,但是村里的人们对他依旧是念念不忘。今年64岁的白炳池老人是白恩培当年的小学同学。他指着村中的一栋二层的窑洞说:“这里原来是红军总部机关的所在地,后来变成袁家沟小学,我和恩培就是在这里一起读书的。我们都是调皮的孩子,当年和另外三个孩子一起号称是班上的‘五虎上将’,恩培年纪最小是五将,是最聪明也是最勇敢的。”
    老人说起自己幼时的玩伴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那时我们都小,整天瞎动脑筋。村里的大人说谁有学问就会说肚子里有墨水,我们这些娃娃就认为喝墨水能让人聪明。结果我们磨了满满一盒墨汁,打算喝了之后变聪明。可是磨好了又没人敢喝,恩培一口就喝了。不过现在看来恩培的墨水没白喝,我们几个中他确实是最聪明、最有本事的一个!”白炳池笑着回忆白恩培书记少小时的趣事。
    其实,袁家沟附近的几个村落也出了不少白姓高官,如老舍古村的白成铭、白炎波,后山里村的白向银,高杰村镇的白寿康、白炳勋等等。不过与袁家沟的这4位省委书记相比,他们的级别略低一些。
    据清涧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白晓强说,虽然清涧县的白氏官员人数众多,但其中的大多数只是“同姓不同祖”的老乡。当时陕北地区非常贫困,往往邻近的几个村子才会有一所小学,因此他们在年幼的时候便相互熟识了,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参加革命。
    淳朴而文风浓郁的小山村
    袁家沟没有一户姓袁,二百余户全部姓白。
    在村中白炳凡老人家里,珍藏着几本明朝以来的家谱。家谱由绢纸装订而成,在发黄的书页上,毛笔撰写的字迹隽秀流畅。据老人说,家谱是从父亲手中接过来的,是清涧县最老最全的家谱,最早由明代洪武年间的贡生白严生主持编订。在家谱里,白姓族人的每个人名字按金、水、木、火、土排序,五世一轮回。不过,很多在外工作的人已经不遵照家谱取名了。他们在上家谱的时候,就会按辈分顺序另取一个名字,并在旁边加注现用名。
    村子里的老人们正在筹划着续修家谱,他们合计着重修家谱也要改革,一是把在外工作或者已经举家从袁家沟迁往外地的白姓家族的人重新登记造册,二是把从袁家沟嫁出去的女子也续修在家谱里。
    村中子弟读书的历史就和这本历经几百年的家谱一样源远流长。早年间,临近的高杰村镇私塾云集,文风浓厚。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高杰村镇出了200多个举人。袁家沟不少人家都把孩子送到高杰村镇去读私塾,到后来,袁家沟有了实力,也办起了自己的私塾。
    在袁家沟,村民大多识文断字,有的还相当有才情。村党支部在开会时要求村里的党员写民情日记,然后要在支部会上进行交流。其中作为白如冰邻居的白炳池老人将自己日常的生活和思想用诗歌的形式写了出来,写得朴实而幽默。
    文风浓郁的袁家沟,据说在明朝就出了一个皇帝亲封的副督御使。相传当年一位风水先生在袁家沟山头转了几圈之后,连呼:“好!太好了!”接着他神秘地说:“袁家沟要出三斗三升菜籽官!”传说终归是传说,袁家沟能培育出如此多的高官,更多的还是源于对教育的重视。
    据袁家沟的老人讲,村上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再穷也想方设法让孩子读书。掌管着家谱的白炳凡老人掰着指头说:“我们村能出人才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四条:一是‘闹红’早,有一大批进步人士。二是毛主席东征带走一批有志青年,后来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三是由于毛主席党中央的居住,留下来的人思想觉悟高,在当地继续参加革命。四是最重要的一点,村里注重办学,从清朝开始,私塾没有停办过。如果没有文化,出去的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据介绍,袁家沟1926年就有了公办的小学,当时有10多个学生,老师是一个外乡的李姓人。“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不但有小学,而且还有初中,附近村子的孩子都来这里上课呢。”老教师李光辉感慨地说。
    有了严谨全面的基础教育,当红色浪潮来到陕北时,袁家沟人就比较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的政治理想。他们积极参加到革命实践中,成为革命的先行者。白如冰、白栋材和白治民都曾是清涧县立第一高小的学生。正是在此读书期间,他们初步接触了共产主义,并参加了党团组织。
    除了全面的基础教育外,高等教育更是最终促使袁家沟在中共党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当时有个绥德师范,即1923年创立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是陕北地区为数不多的高等学府之一。这所学校不仅在陕西,而且在全国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从清涧出去的高级干部中,大多为上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绥德师范学校的学生。
    那年,督军陕西的冯玉祥将军意欲在全省范围内创建几所师范学校,一批陕西籍的留京学生积极奔走,将其中一个争取到了绥德县。白如冰、白栋材、白治民等人就相继就读于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2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李子洲出任校长。李子洲是当时党的外围组织共进社的负责人,他受中共北方局和李大钊的派遣回到陕北从事革命活动。就任四师校长后,李子洲随即回北京招聘了一批进步青年到四师任教,并相继在四师创立了党团组织。大名鼎鼎的刘志丹当时虽在榆林中学读书,但他的组织关系却隶属于四师。
    由于距离西安路途遥远,陕西省教育厅事实上基本丧失了对四师的管辖权,此时的四师完全是在共产党控制之下的一个学校。李子洲等人将马克思主义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他的领导下,四师很快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因此,研究绥师校史的张杰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立的绥德师范在中共建党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那段红色的历史已经渐渐远离了袁家沟,现在由于年轻人大多出外打工,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当年白恩培上过的袁家沟小学早已停办。就连附近高杰村镇的二郎山中学也只有十来个学生。但是村民们相信他们的后代在外面的世界一定能接受更加好的教育,延续白家的智慧与坚强。
    辉煌而背负艰辛的小山村
    袁家沟的传奇,不仅在于这里走出了众多的白氏高官,更在于这个小山村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1936年2月5日,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三,毛主席翻山越岭,从川口过无定河经后坪里,行程30多公里,于下午到达袁家沟村。随后东征红军总部100多人也抵达袁家沟。毛主席在袁家沟住在白育才家的五孔窑洞里。而这里也是白治民、白恩培的老家。
    小山村里大多数人不知道来的是党中央毛主席。90岁的白炳乾老人回忆说:“那时可神秘啦!一般人都不知道是谁来了,只看见门口有警卫站岗,断定肯定是个大官。只有几个少数人如地下党的支部书记等三五个人知道。”
    毛主席来到袁家沟是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军,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河北及察哈尔抗日前线,借此推动全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影响,实现我党对日直接作战主张。
    《东征宣言》也是在袁家沟发表的。《宣言》这样写到:“一切爱国志士,革命仁人,不分新旧,不分派别,凡属同情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本军均愿与之联合,进行民族革命之伟大事业”。这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以一当十,是我精神,以十当一,是我实力。中华民族之不亡,日本帝国主义之必倒。
    毛主席在袁家沟住了18天。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中,他不仅与中共其他领导人组织了红军东征,同时这位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气质的人民领袖,写下了雄视千古、气壮山河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
    据说,毛主席到达袁家沟村的当晚,下起一场大雪。第二天,他带领随行人员,踏着积雪,亲自到距离袁家沟15公里、毗邻黄河的高家洼察看地形,了解渡口情况,准备挥师东征。
    毛主席站在被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看见万里河山被冰雪所封,极目远眺,一片苍茫。既是领袖,又是诗人的毛主席心中无限感慨,他任思绪飘扬,在满眼的银白色山峦中,望尽了祖国秀美的山川,在满腹涌动的思想中,横贯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无限的革命豪情油然而生。当晚回到袁家沟居住的窑洞,点着蜡烛挥毫泼墨写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月20日晚,红军抗日先锋军在高家洼塬下面的辛关渡口强渡黄河成功。23日早,毛泽东、周恩来等也先后乘木船在辛关渡过黄河,踏上艰险的东征路程。
    红军的到来使袁家沟的一切更加紧密地与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这个贫瘠的小山村为红军渡河打造了20多只木船,同时将自己哺育的优秀儿女送到了前线。当时袁家沟有20多名进步青壮年跟随毛主席加入到东征的行列中,他们中大多数后来成了革命的主力军,这里面就有白如冰、白栋材、白治民。
    今天,毛主席书写《沁园春·雪》的小方桌还安放在他当年居住过的窑洞里。
    贫穷而满怀期待的小山村
    红军走后的小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袁家沟的村民们依旧日复一日地在这里繁衍生息。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深山大沟中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在白栋材的家门口,一位叫杨竹莲的老人正蹒跚艰难地走来,她是和老伴从山上拾红枣回来的,满满的一大篓红枣将她的背压得很弯。她一边走一边说,儿女们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就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全家主要的收入都靠山上的红枣。去年年份还算好,红枣收了1000多公斤。 按一斤一元的价钱,老两口一年大约能收入2000元,而前年由于收红枣时恰逢连阴雨,红枣都烂在了地里,一家人几乎断了收入。
    这样的情况在袁家沟并不少见。据村支书白江思介绍,袁家沟共有人口536人,耕地3700多亩,主导产业是红枣,其次还种些谷子、高粱、豆子等。村里现在就像个老人村,年轻人大多数都出外打工,村里仅有五六十名劳力。像他这样快60岁的人也算村里的好劳力,前年全村的人均纯收入仅有700多元。
    贫穷是这里面临的最大困难。村支书白江思的两个女儿都在上学,一年要花掉几万元,唯一的儿子在外打工一个月挣1200多元,也仅够自己花销。给女儿的学费要靠老人东挪西借。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山上的7亩多枣树。但是红枣受天气影响太大,收成好的时候能打五六千斤,不好的时候仅有三四百斤。一家的生活也像这红枣的收成一样飘摇不定。
    在白治民家旁边,几口坍塌的窑洞格外显眼。据村里的老人说,这个村里的窑洞最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由于年代太久了,大多破烂不堪,即使修修补补后也十分危险。白源寿老人指着和自家仅一墙之隔的破窑洞不无担心地说:“我们这里太穷,搁早几年全家老小出门连条不打补丁的裤子都找不到。现在经济情况算是好点,但是要箍新窑还是不容易。住在这个塌了的窑洞旁边,我和老伴也很操心。”
    袁家沟作为“省委书记村”的名声和它的贫穷是周边十里八村都知道的。高杰村镇党委书记惠生礼说,袁家沟是全乡42个村中最穷的一个。袁家沟的百姓们期待着生活的改善,期待着党的光辉再次温暖自己的家乡。
    为了不让这个小山村继续贫瘠,2007年清涧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袁家沟打造红色革命旅游基地和红枣生态旅游基地,当年就在袁家沟投资50多万元,维修了袁家沟革命旧址。2008年又投资157万元,恢复了文昌庙,修建了碑廊,硬化了道路。
    村里的老人们经常站在村口,喜欢观察和讨论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村里,一个中年妇女的身影特别引人注意,她就是清涧县文化局局长郭彩萍,村里的人都很熟悉她。白炳池老人说,郭局长经常到村里来,一来就村前村后地忙活。袁家沟村这几年的修整工作主要由她负责,每隔几天,她都要到这里转一转,现场解决问题。
    郭彩萍说,袁家沟村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从这里走出的4位省委书记更使这里在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不能再让袁家沟贫穷下去,将它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基地刻不容缓。清涧县有决心让这里甩掉贫困帽子。
    在清涧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中,袁家沟将凸显红色文化主题,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加快红枣产业步伐,在红色旅游基地开发和红枣产业链的建设上开创富民新路。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树旺说,2009年在袁家沟村将完成 《沁园春·雪》纪念馆、东征纪念馆和袁家沟人文展览馆,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有关方面的全力支持下,几年后,偏僻落后而又声名远播的袁家沟,一定会改变模样。(陕西日报 2009-02-09 焦永兴 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