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满为患患的意思: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48:13
那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它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弘扬佛教思想,提倡的是依佛治国,反对的是皇权以及封建社会制度。

    怎么样治国,从春秋以来人们就在不断的思索和探讨,各个能人志士都自己的看法。

    最早提出治国方略的是老子,他在《道德经》里,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 尽了人间不平。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个个好大喜功,滥用权力,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痛苦不堪。针对这种情形,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要实行“无为而治”,不要劳民伤财,草菅人命,鱼肉人民,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给百姓休养生息。 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WWW.xiaoshuowm.cn^^]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

    与老子的无为而治不同的是,孔子提出了“以礼治国”的思想。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是指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www.xiaoshuowm.cn$%]狭义的礼就是指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礼节。郭沫若说:“礼,大言之,是一朝一代的典章制度;小言之,是一族一姓的良风美俗。”

    孔子提倡的礼,实际是周礼,具体表现的内容是:

    1,“礼”是礼节仪式。“礼”从向鬼神的祈福及对祖先的祭祀这样一些仪式衍变发展到“丧、祭、射、御、冠、婚、朝、聘(《礼记·礼运》)”八礼,再后来又演变成赠人的“礼物”和待人的“礼貌”之“礼“。

    2,“礼”是经济制度.《左传·宣公十五年》有:“初税亩,非礼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又有:季康子欲以“田赋”,孔子反对,因其“不度于礼”。

    3,“礼”是政治制度。“夫礼,政之舆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左传·昭公十五年》)”。

    明确了“礼”的具体内容,我们有必要再谈谈“仁”与“礼”的关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八佾》又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从孔子中“礼”与“仁”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礼”实际就是外在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行为,而“仁”则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思想模式,“仁”决定“礼”,“礼”则成全了“仁”,一个是表面形式,一个是内在核心,只有“礼”与“仁”两者结合,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后来人们在孔子的“礼”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不过《西游记》却另辟路径,提出了“依佛治国”想法来,尽管他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但也是一家之言。吴承恩的思想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他对“以礼治国”、“以德治国”、“无为治国”的失望。

    《西游记》没有直接提出“以佛治国”,但全书的主题却贯穿这一思想。书中的第一回便暗示了《西游记》的宗旨,“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本书的目的就是“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如何解厄?作者借如来(8回)的口,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如来又曰,“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这里便交代了唐僧为什么去西天取经。

    当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行程108000里,历时14年,终于到了如来那里(98回),如来又一次强调佛经三藏的意义,他对唐僧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不仅如来道出了三藏佛教的作用,而且观音菩萨也指点迷津,菩萨水陆大会上对李世民道:“你那唐僧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为了确保大唐江山永固,太宗李世民百岁,这才有唐僧西天取经故事。

    从这些断断续续的章回里,我们已经能够清楚看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就是“以佛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