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南通通州大巴:家庭实用养生二、人与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56:53
  二、人与自然
  据传说,最初世界,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开天辟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精成人;于是才有了晴天白日,有了莽莽大地,也有了华夏民族。故《黄帝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地悠悠,无情淘汰,只有“适者生存”。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又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始终指导着中国古代养生学的发展和研究。汉代大史学家班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古代养生家以顺乎自然为养生长寿的主线,作了深刻地探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在《道德经》中就已明确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
  人禀自然而生,若欲长生久视,也必须顺乎自然,以适应四时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持内外协调。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论证了顺乎自然、身体不伤的道理:庖丁解牛十九年,解牛数千头,而庖丁之刃游于骨节间隙处,不与相击,故刃能久如新制。说明顺应自然,形神不伤,则可长生。
  在养生学中,人与天地相参的关系是以四时、五行配五脏的理论表述的。木主春,通于风气在脏为肝;火主夏,通于热气,在脏为心;土主长夏,通于湿气,在脏为脾;金主秋,通于燥气,在脏为肺;水主冬,通于寒气,以脏为肾。
  一年之内,以春为首,春夏之时,气候温暖,地气升浮,阳生阴长,万物俱生;时至秋冬,气候寒凉,天气沉降,阳杀阴藏,万物俱潜。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
  天气如此,人亦应之,这样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生不息,化化无穷。
  《素问·脉要精微论》深刻地讨论了人体气血津液随时序变化的规律。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春浮在波,夏浮在肤,秋沉肤下,冬沉在骨,此处虽则讨论的是四时脉象的浮沉变化,实质上,乃是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发生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当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或者人体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人体就会生病。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春季人们易患感冒、流感,小儿肺炎的发病率也会突然升高;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季;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多发于11月至翌年3月;脑梗塞多发于夏季6~7月份;消化性溃疡多发于季节交替的时候。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生长,阳春三月,欣欣向荣。养生之道,应该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并注意举动和缓轻柔,使身心感到舒畅、活泼,以适应春生之气;切忌恼怒及杀杂刑罚之念,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
  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使人适应夏季盛长之气的能力减低,易患寒性病变。
  夏天艳阳普照,天气下降,地气一升,天地之气,相互交杂,正是万物争荣、群芳斗艳的季节。养长之道应该适应夏季的气候,晚睡早起,迎着初升的太阳进行户外锻炼,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抗病能力。此外,精神上切忌暴躁发怒,应乐观向上,以适应夏天的养长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就要损伤心气,削弱了适应秋天的能力,容易发生咳症。
  秋天,气候由凉渐寒,秋风劲急,地气清肃,万物成熟,蕊寒香冷。
  养收之道应该早睡早起,思想意识要清静安宁,神气渐收,不让意志外驰,保持肺气清静,以适应秋季寒凉的气候。如果违背了这一养生法度,就会损伤肺气,使人体适应冬季潜藏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完谷泄泻等疾病。
  冬三月冰冻虫伏,草木凋零,自然界万物生机闭藏,也正是人们“养藏”的最好时刻。冬季活动锻炼不宜起的过早,以免扰乱阳气,最好是等待日光出来以后,选择运动量较大的活动,保持心情愉快,使精、气、神内敛。如果违逆了这个养生法度,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来年春天,就要发生痿厥 一类的疾病。
  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较轻些,下午起逐渐加重,《灵枢经》指出:“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来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可见,人体阳气在昼夜中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故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气候对疾病的影响,直到近几十年才引起现代医学的普遍重视,认识到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气象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如日晒、高温可致日射病、热痉挛,寒冷可致冻伤、荨麻疹;低气压可致高山病,等等。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源泉,太阳照耀万物生长。
  《黄帝内经》说:“天运当以日光明,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太阳光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也为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一)天气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1.日光与健康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泉源,它给予地球上无穷的生命力量。由于天空辐射的关系,白天不仅在日光下处处明亮,就是在阴影里或房屋里也很明亮;不仅在太阳照射的时候光辉明亮,就是在云层遮住阳光的时候也有亮光;不仅看到太阳的时候明亮,就是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我们也可得到相当的光线——曙光和落照。这曙光和落照不仅是大地日夜寒暑更替的根据,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俗语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太阳光与人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阳光可以健身防病,阳光可以延年益寿。
  ①光对人的情绪影响:光对人体能产生激素效应。这种效应通过大脑中的松果体作媒介,从而影响生殖周期、睡眠及饮食方式、活动能力等。松果体能分泌一种激素——褪黑素。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只在晚间才释放褪黑素。褪黑素有镇静作用,人如果服用一定剂量褪黑素后,能使人的敏捷性减低,反应速度减慢。
  1980年,美国医学研究证明,人的褪黑素释放可被通常室内光线高10倍以上的光线所抑制;人如果在夜间暴露于光谱中的强光中时,其褪黑素的释放也会受到抑制。他们还证实,每天早晚用强光照射患“冬季严重的抑郁证”的病人,可使病情减轻。
  患“季节病”的病人,随着秋季来临,光照时间一天天变短,他们往往有悲哀、易怒、忧虑、嗜眠、孤僻及对工作和娱乐毫不感兴趣的现象,但与一般的抑郁病相反,他们的食欲大增,喜食碳水化合物食品,从而体重增加。
  美国有报道,将34位患“季节病”的病人每天早晚接受3小时或每晚接受5小时的超强光线照射,2~4天后,其中30位病人症状消失。
  当治疗停止时,病人症状又重新出现。
  这就表明,褪黑素是这种病的主要化学“信使”。
  患抑郁症的病人分泌褪黑素的机能发生紊乱。他们开始及停止释放褪黑素较平常早,导致晚睡早起,或开始及停止释放褪黑素较平常晚,导致晚间失眠早晨懒起。如果让第一类病人在晚间接受3小时的强光照射,以延缓褪黑素的释放;而第二类病人在清晨接受强光照射,以抑制褪黑素的释放。
  这样治疗结果,病人的病情均有好转,由此推断,光照射可预防由于高效飞行引起的生理节奏紊乱。如果你从西方飞到东方,到达目的地后,清晨应去户外多晒几小时太阳。如果你从东方飞西方,黄昏后应去户外多逗留几小时。
  ②紫外线:紫外线少量照射皮肤,可使皮肤呈黑褐色。
  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是一种酪氨酸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
  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份,骨骼中的钙含量不足时,小儿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软化症。钙、磷的正常代谢,有赖于维生素J(维生素D)的参加,如果体内维生素J缺乏,即使食物中的钙、磷物质再多,也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反被白白排出体外。
  平时,维生素J除靠食物补充外,还要靠有关物质在皮肤里进行合成。人体皮肤中含有固醇类物质,这种物质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变为维生素J。
  维生素J进入血液后改善钙、磷的代谢,有抗佝偻病、骨软化和老年骨质疏松的作用。此外,肺结核的病人只有钙化才能好转,牙齿松软的人只有补充钙才能坚固,骨折后的病人更需要大量的钙,伤口才能长得快,所以多晒太阳,对这些病人恢复大有好处。
  人体接受一定量的紫外线照射后,皮肤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使组胺酸变成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的物质。这些物质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并使其通透性增高。此外,一定强度的紫外线照射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减少疾病的传播。人体接受紫外线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增强,身体代谢功能增进,从而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
  经常晒太阳对预防皮肤病和痱子、疖肿、毛囊炎等有一定作用,紫外线还能刺激造血系统,使体内红血球、白血球、血色素增加,抗病能力增强。
  美国一位科学家指出,紫外线可以激发人体起抑制免疫反应的抑制性淋巴T细胞的释放,并有防止异体器官移植手术中发生排斥反应的作用,这使我们联想到,光疗可以治疗自身免疫病。如在胰腺组织移植试验中,紫外线辐射杀死了器官移植受体内能产生免疫反应的细胞,对能释放胰岛素的细胞却毫无影响。由此得到启示,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异体胰腺移植,以治愈糖尿病患者。
  紫外线照射能使皮肤产生维生素J,但同时也是皮肤灼伤,皮癌、皮肤皱纹的主要原因,还能增大患白内障的危险性。从药理学角度说,紫外线对人体既有利也有弊。
  ③红外线:阳光中含有的红外线约占50%~70%。红外线对人身的作用主要是热刺激,故又称“热射线”。当皮肤接受红外线照射时,一部分透入肌肉为组织所吸收,并放出热量使组织均匀加温,局部血管反射性扩张,促使局部血流加 快,皮肤温度升高,新陈代谢增强。但在炎热的夏天应避免长时的阳光曝晒。
  ④可见的光线:阳光,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种可见光线的红黄部分能引起组织充血,蓝、紫部分有镇静作用。此外,阳光还是视觉保健最理想的光。美国一位学者作了一次“视觉工作动态试验”,他发现大多数室内光线减弱了视觉效果,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他认为,只能产生单一色光的灯(如高压钠灯)最糟糕。
  他研究证实,假如有一盏灯能发出含有所有可见光谱和谐的光,则最利于我们的视觉保健,能使人的工作效率提高11.7%。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人工的灯,只能靠太阳。
  ⑤日光浴:使人体直接暴晒在阳光下,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系统的照晒,这就叫日光浴。日光浴时,人类不仅受到阳光中所含的红外线、可见光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其它气象因素的影响,因而日光浴的作用较为复杂。
  日光浴一般分直接照射法和间接照射法两种。
  直接照射法:日光浴时,无论采取卧位或坐位,都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照射。但头部应注意不宜使阳光直射。
  间接照射法:日光浴之前,也就是直接晒太阳之前,先在阴凉处利用反射的日光和弥散的日光进行几天空气浴,使皮肤和肌体有个过渡适应阶段。在每次日光浴之前,均应先做5~10分钟空气浴,特别是体弱者或不常晒太阳者更应如此。
  日光浴注意事项:每次照射将要结束时,由于人体吸收了较多的光和热,周围气温高,体温不易散,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恶心头晕等反应。出现反应时应迅速转入阴凉处或水浴。
  严格掌握时间,防止皮肤灼伤或中暑,此外,要保护头和眼。红外线过于强烈时,可以穿透颅骨,刺激脑膜或脑组织,引起日射病。紫外线能刺伤眼睛结膜、角膜,使结膜充血,角膜水肿,从而影响视力,因此,日光浴时应戴草帽、墨镜等保护用具。
  日光浴时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增加,故空腹时不宜进行。饱腹时由于血液集中于胃部,日光浴容易使内脏血液分散到全身皮肤和肌肉,势必影响胃部消化;因而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日光浴。日光浴时会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因此身体过度疲劳时不宜进行,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⑥太阳生物学: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与太阳的周期性活动密切相关。自然界的生物圈都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人类的流行病、多发病、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各种病害,无不与太阳活动有关。
  太阳活动可使大气层电离程度和地球上的光线、温度、磁场、微波辐射等发生短暂突变会影响到人体和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如太阳耀斑出现时,冠心病人的心肌梗塞和猝死发生率成倍增加;太阳黑子活动处于高峰时,可导致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引起流感大流行。在太阳活动活跃的年份,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蛋白质量增加,青光眼、角膜化脓、心绞痛、自杀和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慢性病人病情加重。每隔11年一次蝗虫灾害和太阳活动节律相关,这是因为太阳活动活跃,蝗虫繁殖加快,而蝗虫往往伴随着饥荒和疾病流行。
  在太阳活动衰退的年份,田鼠、家鼠的繁殖力增强,由鼠类传播的疾病增多。日食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心血管病人血压升高,心肌病加重,当太阳、地球和月亮运行在同一直线前夕,溃疡病出血增多。月亮的圆缺可导致胃病或心绞痛发作。最近,美国宇宙局发现,太阳异常激烈的活动,放射出大量的宇宙线和正质子,破坏大气浓度层,使人受到过多紫外线照射,会导致皮肤癌,角膜炎和白内障病人成倍增加。
  太阳生物学的兴起,为预防医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并在治疗学上也提出了一些新概念。
  2.气候与健康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其中四时气候的变化即是一例。
  四时气候变化中,古人认为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正常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毫不例外,例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
  同样的情况,四时脉搏,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机体受四时气候影响后,在气血方面所引起的适应性调节的反映。
  不但四时如此,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过程中,亦复如此。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虽然一昼夜中的变化,在幅度上并没有像四时季节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像这样人体的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的现象,也是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适应性的变化。这说明了自然变化与人体生理的密切关系。
  此外,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一带气候多湿润,北方一带气候多干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就逐渐地适应了。
  天气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引起了注意,并进行了较系统、深入地研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
  生物气象学是研究探讨天气、气候等气象因素与生物体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来预报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性的一门科学。
  天气是由日常的气象条件变化所组成,它包括气温、气湿、气压、气流、降雨和降雪等,而气候是指数十年观测到的平均天气状况。气候有大气候和小气候之分,大气候是指一定地区大气候状况,而小气候则指直接包围在生物体周围的、有限的小环境气候状况,如居室、工厂车间,或者人体周围。通常小气候是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但是,一个地区的大气候和小气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可以互相影响。
  3.天气变化与疾病
  四时气候变化,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时也成为生物生长的不利因素。
  如以人体来说,因为它适应外在环境变化以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毕竟有一定限度。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因此,疾病的形成关系到自然与人两个方面。古人就把这种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能够致人于病的其他外在因素称为“邪” ,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机能称为“正”。疾病的发生与否,就决定于邪正双方势力的消长。如果正气充沛,能抗御邪气,就不会生病;反之,邪气过盛,正不胜邪,就不免发生疾病,所以《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在四时的气候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的疾病以外,常常可以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 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例如,夏季多泄泻,秋季多疟疾等。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
  此外,还有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或者从症状出现的情况,如身体痛感的增减,也能感觉到气候季节的变动或交替。这都说明了自然变化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医生在诊治疾病的时候,倘能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包括疾病的流行情况) ,对诊断,治疗和预防是有一定意义的。
  在昼夜的变化中,对疾病的影响也很明显。
  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较轻些,下午起逐渐加重。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就是说,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此外,地方环境的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如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地区环境有关。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气象对疾病的影响,直到近几十年才引起世界医学界的普遍重视,认识到气象包括有气温、气压、气流、湿度等种种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化或者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而使症状恶化或能诱发其发生的疾病称之为气象病。日晒、高 温所致的日射病和热痉挛,寒冷所致的荨麻疹和冻伤,低气压所致的高山病,都是由一二个气象因素所致的气象病。气象因素诱发的主要代表病是风湿性疾病、神经痛等。有的病人成了天气的预报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气候条件的变化就非常敏感,患者由于关节痛加重,最早觉察到气象变化。
  也有的健康人,在气候骤变之前,会出现倦怠、乏力、头昏、思睡等症状。此外,骨折、开过刀或受过其他损伤的人,在阴天下雨前,往往伤处有疼痛感。
  气象病是天气比较短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疾病,此外,还有另一类疾病,其发病期与病情轻重,都与季节有关。如春季人们易患感冒、流感,小儿肺炎的发病率会突然升高;乙型脑炎多发生于夏季;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冬季节;慢性气管炎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某些精神病在春秋季节容易发作。支气管哮喘、花粉症和各种感染病都有明显季节性。
  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的发病率高峰是在11月至翌年的3月,脑梗塞多在夏季6~7月份。
  消化性溃疡病多在季节交替的时候,这种每年一定季节发病或加重的疾病,称之为季节病。一般说来,这两种疾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某些气象现象集中在某个季节中,而且某种疾病又呈多发性的时候,严格进行区别是很难的,如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既可叫季节病,也可叫气象病。
  (二)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
  1.地域与人体健康
  生物与自然环境,正如皮与毛一样亲密,共同构成生态系。自然环境是生命诞生的源泉,生长发育的摇蓝,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舞台,这是早已被达尔文证明了的。生命对环境长期的适应,同时也是被自然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中国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因此不同的地域,往往有不同的水土和气候环境。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由于天时有愆伏,地势有高下,就是在一个地区,气候变化也有差异,白居易《游大林寺》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咫尺之地尚且如此,何况千里万里之遥呢?生长在黄河、华东、江浙一带的棉花,栽培于华南、云南,则变一年生为多年生,如果把其移植到热带地区,原一年生的草本棉花可变为大树。可见,由天时给棉花规定的寿命,因自然环境不同,而表现出迥然差异。草木是如此,人类也不例外。人类的天然寿限基本是一致的,但由于生活在地球的不同经纬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温条件,实际寿命也不一样。
  人类要健康长寿,和其他生物一样,不能违背和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规律。祖国医学中的“天人相应学说”,是专门 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门学问,可以说是生态学之先驱。
  拿气候环境来说,地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之分,热带人,生长发育快,寿命相对短;寒带人,生长发育慢,寿命相对长;温带人则居中。
  里波等人将果蝇置于不同温度下,发现果蝇在26℃时存活35~50天,18℃时存活100天,10℃时存活200天。
  即在合理的限度内,环境体温每降低8℃,寿命可延长一倍。在温带,一年有四时的变化,“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而生物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配合四时变化。人靠生理功能的调节,体现了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统一。就地理而言,全世界有四个长寿区;中亚的高加索山,巴斯基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中国的新疆和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亦属此列。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山峦绵延,环境幽静,林木葱郁,空气清新,人口分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志闲少欲,恬谈虚无,步行爬山,经常运动。以低脂的自然食物为主,摄入维生素多,而有害食物少。
  1987年调查,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百岁老人占十万分之十三。而同时期生活水平较好的上海卢湾区瑞金街的6万多总人口中,90岁以上者仅占45人。
  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生理表现也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南方者,天地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北方地高陵居,南方地势低下,这种地域性的差异必然给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造成不同的影响。
  现代医学认为,当氧分压降低,在山区或低气压地区,氧分压从212毫巴(海平面)降到167毫巴(2000米高度)时,血中的氧饱和度就会从96%(海平面)下降到85%(3000米高度),紫外线辐射增加30%。
  人体在海拔1500米以上时,机体会发生以下改变:①肺通气量增加;②肾上腺活动增强;③心率和脉率增加;④血细胞成分发生改变(如血红蛋白增加)
  ;⑤温度调节效率增高;⑥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⑦末梢血循环增快;⑧胃酸产生减少;⑨对药物抵抗力降低。临床症状多见: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风湿性关节炎、末梢血循环障碍、一定形式的偏头痛、幻想病等。
  地理自然环境不仅可以影响人类的寿限,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疾病原因。如有些“地方病”就是这样,居住在高山区的人,由于缺碘,容易得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此外,诸如大骨节病、血吸虫病、森林脑炎,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热带病、寒带病等,都具有地区性特点。这些地方病究竟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目前尚无真正的科学考证资料,但地理自然环境对人体影响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国外研究发现,在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冠心病的死亡率男性大于女性。
  1月和2月发病最高,7月和8月最低。风湿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的类型、严重程度及发病率有很大差异,但是患者的主诉和病症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气象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寒冷的影响,这种情况在中、高纬度国家更为普遍。
  海拔高度对肿瘤有重要影响。
  Campbell等人曾对患肿瘤的鼠进行试验,把鼠放在模拟5000米以上高度条件下,发现肿物停止生长,且出现退化性变。这可能是由于氧分压降低而使细胞内氧减少所致。此外,哮喘、皮肤病等的发病率均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2.空气、水和噪音与人体健康
  ①空气:空气与人类关系至为重要,人类与其说是生存在地球上,不如说是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与存在的要素,人不可须臾离开空气而生存。自觉地利用空气达到摄生、防病、延年的目的,早在《淮南子·泰族训》已有叙述:“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可谓养性矣。”
  《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把“呼吸精气” 作为最上等的摄生方法。
  由于呼吸可以泻去脏腑之浊气,吸气可以自采天地之清气,故后世医家又将这种摄生方法发展演变为空气疗法,如张景岳在《类经·摄生》注释说:“吸阴阳之气,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寿世保元》也说:“吸清气以补心”。此外,人体健康长寿,既要靠人体自身的调和,又须经常接受外界空气对肌肤的刺激以得到锻炼。一个不与自然空气接触的人,必定是羸弱不堪。故徐灵胎在《回溪医案》中说:“避风大过,阳气不接,卫气不闭。”
  在大自然的风寒中锻炼,今称空气浴,同时呼吸新鲜空气的维生素(空气负离子) ,现代公认,无疑是可以改善健康状况的。空气浴、环境和时间的选择十分重要,以园林、田间、河畔、草地等车辆、行人少去之处为佳;以旭日初升,凉露未败,万物俱寂,千家未炊之时为优。此时的空气,才能称为新鲜空气。凡空气污染,烟尘密布之处,以及深夜之时,均不宜作空气疗法。
  据统计,大气每年在受着六七亿吨多种有害气体的污染。
  通过地球大气层的宇宙射线,海洋和陆地矿床中的放射性的物质,都长期地污染着人类的环境。
  特别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大国进行了一系列大气核武器试验。这些爆炸后的放射性物质,给人类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污染。
  同时,许多放射性废物,被置弃于海洋中,必将形成对海洋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②水:水,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份。所以,人们常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本草纲目·水部》说:盖水为万化之源“,“其体纯阴,其用纯阳”故曰“水去则营竭”,可见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赖水以濡润,气血津液赖水以滋荣。
  人可以数日不进谷食,但不可以不饮水。而供饮用之水,大多数性味甘平,具有补养之功。
  水不但可供饮用,而且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如晋代稽康《养生论》就有“润以醴泉”的记载,并说:“饮清泉,浴阳光,以此养生则寿,”还将泉煎药疗百合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则集泉水疗法之大成,详尽阐述了各种泉水的气味、主治、用途、有毒无毒和治疗经验。李氏认为:“凡饮水疗疾,皆取新汲清泉”。其中以“醴泉”最佳,“人饮之者,痼疾皆除。“而”玉井水“则”令人体润,毛发不白。”
  温泉外用,主治“诸风筋骨挛缩,及肌肤顽痹,手足不遂,无眉发,疥癣诸疾,在皮肤骨节间者,入浴。”他还强调指出:“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生者之所当潜心也。”
  各种浴疗在健康长寿中也具有一定意义。如矿泉浴、海水浴、井水浴、冷水浴、热水浴、冷热水浴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保健和治疗中。
  由于水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近些年来,水质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自然界的水,通过流动,阳光照射,空气接触以及稀释、沉淀和生物分解作用,能够将受污染的水质净化,这就是水本身的自净作用。但是当污染量过大,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危害。
  近些年污染逐年增多,像不易分解的有机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 、六六六、剧毒的氰化物、砷化物,等等。
  更多的情形是,许多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作物、水产等浓缩和蓄积,又转入蔬菜、水果、肉类、乳蛋中去,逐级密集起来,最终转入人体,危害健康和长寿;这就是通常说的“食物链”的为害途径。日本人的水俣病,就是由有机汞首先污染河水开始的,它通过水,鱼进入人体,在脑、肾等器官中“隐蔽”蓄积,到了一定程度时便破坏中枢神经,引起疾病。患了这种病的人,起初口齿不清,面部痴呆,步履蹒跚,继之听觉失灵,言语含混,全身麻木,甚至神经失常,痛苦至死。还发现有的婴儿生下来就有此病,长到十多岁也不能行走一步。此外,传染性肝炎、痢疾、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等,无不与水质污染有关。
  随着地面水域的污染,往往地下水源也遭到一定的污染,不仅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困难,也给人类生活用水带来威胁。
  如今的海洋,正受到工业“三废”以及大气层放射性微粒的严重威胁。这不仅给水生动物造成灾难,也给人类带来损害。例如,当水中的三氧化二砷为每升十多毫克时,鱼类就要死亡;当滴滴涕等农药在海水中仅为百亿分之二(0.2ppb),海蟹、海虾在二三十天里就会死去。在许多情况下,虽然没有造成水生物的死亡,但却使水产品因含毒而不能食用。
  ③噪音: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严重时还能危害人们的健康,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噪音污染已成为也界三大公害之一。
  噪音的强度用声级来表示,其单位是“分贝”。它是由人刚刚听到声音(听阈)算起的,分贝数越小,环境越安静。
  声量每增加10分贝,听起来响度大约增强一倍,比方说,在郊外万籁俱寂的夜晚,那簌簌作响的树叶声,大约是20分贝;人们轻声耳语的声音是30分贝;城市公共汽车的噪音是80分贝。一般说来,声音在50分贝以下时环境比较安静;接近80分贝时,就显得吵闹;100分贝时,环境十分嘈杂;如果达到120分贝听觉就感到难受,并有发生耳聋的可能。有人实验证明,150分贝的声音可使豚鼠听神经毁坏,以至死亡。
  噪音是多种声响的复合,其频率和声强很难测定,但在外界的声音中,多是以复合的声波出现,单一的声响除某些乐器外是很少存在的。噪音一词,人们不是以频率或其强度来衡量的,生物学家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认为凡是使人不适和厌恶的声音都是“噪音”。随着工业化的程度增高,噪音就越来越多。因此,近来国内外对于噪音与人体健康和寿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我国古代医学家都认为“静益寿,躁促寿。”这里虽然主要是指人体自身的情绪,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各种噪音如机械振动,汽车引擎,飞机呼啸,人声噪杂等,无疑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严重损害。现代科学证明,噪音能使人的神经、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发生变化,可出现神经紧张、血管收缩、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现象,因而使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以及老年性耳聋等疾患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噪音还影响人的智力和工作效率,使之大为降低,并能促使人体早衰。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会使人感到头晕、头痛、脑胀、心烦、失眠、多梦、疲乏无力、记忆减退。高噪音和强噪音还使人体在短时间内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极强噪音和超强噪音对人体的损伤更是灾难性的。
  ④环境保护:搞好环境保护的关键是思想上的重视,同时,还要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例如,认真治理工业“三废”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实行环境监测,搞好绿化,等等。
  总之,搞好环境保护,必须以预防为主,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全面规划,是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极其重要问题。在工业建设中,应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多搞小城镇,这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也解决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因为小的工业城镇,人口密度不高,工业“三废”和生活污物比较少,因此处理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同时,城镇周围有广阔的田野,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树木,这等于为城镇工业建立了巨大的净化场所,即使有少量的有害物质排出,也较易被稀释和净化。
  对于城市或工业区的建设,同样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在建设一座工厂时候,厂址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等主要条件,同时也要考虑到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和环境,以免污染城市和居民。同时,在工业建设中不但要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尽量减少工业“三废”
  排出,还要做到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力争把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或者虽有产生,也能及时得到综合利用或有效的处理,免于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也是消除污染的重要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要及时解决。
  对工业“三废”的排放,要加强分析化验和监测。对目前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减少农药残毒的根本方法,是在农作物的保护工作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合理和安全使用农药。
  努力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一高二低”新农药,以及培育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消灭噪音的最根本办法是从噪音源下手。
  常见的电动机、发动机、机床、车轮等发出的声音,都是噪音源,因此改进产品设计,提高工艺制造水平,是消减噪音源的根本方法。
  其次,噪音要经过一段“路”才能达到“作案”点,因此,把噪音源封闭或屏隔起来,也能有效地减弱它。如果噪音仍然逃窜出来,就要予以必要的防护。如用耳塞、耳罩、防护面具等护耳器来减少声纳以保护听觉器官。
  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是建造环境自然净化的绿色工厂。
  绿化有两个功能:一是起美化环境的作用,尤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花草树木,能使人们精神焕发,心情舒畅;另一功能是净化环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树木花草是维持空气新鲜的清洁器;有些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有害的物质,净化空气;森林还可防风固沙,阻滞灰尘,消隔噪音;还有些植物,能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杀灭病菌;森林植被不仅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调节气候。因此,植树造林,绿化城市,不仅可美化环境,提供林产品,而且有着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的作用。尤其是工业集中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废水、废气污染目前还十分严重的,就需要更多的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平衡。
  (三)住宅与健康
  1.住宅的卫生标准
  住和衣食一样,是人类生活中的极关重要的一项。一般说来,人的一生要在各自的住宅中度过一半以上的时间。住宅环境对寿命的影响,一直受到长寿学家的注意。我国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各种建筑,上至帝王宫庭楼台殿阁,下至山村寺庙、石屋、竹楼,许多都符合长寿的道理。
  就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住宅的朝向一般要求座北朝南。
  这样门窗面向太阳,既采光充分,又可冬暖夏凉。住宅应注意空气流通,防止潮湿。
  一般摆床铺的位置以避开窗风直吹,而且以头东脚西为好,此外,住宅周围的环境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影响作用,已大大超过了住宅本身的重要性。住宅建筑在无污染,无噪音,安静、清洁的地方,应避开高压线强电场、强磁场和超声波、放射线的地方。
  因为这些因素对人体健康长寿不利。
  在住宅旁种植些树木、花草,有防尘、减低噪音和调节空气的作用,应大力提倡。当然,对于卧室、浴室、厕所、厨房的布局,空间的大小,都应符合卫生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住房的要求,在城市中一时还很难达到,只能量力而行。
  ①居室容积:通常是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作为室内空气污染程度的间接指标。一般居室每小时能自然换气2.5~3次,因此居室容积以每人占13~15立方米左右为宜。
  但是,这种住房容积,目前只能在农村、山区可以达到,而在城市只能逐步实现。
  ②居室高度:居室的高度是指由地板到天花板的净高度或平均高度。居室讲究有一定的高度,是为了保证居室有必要的容积,满足居室采光的要求,改善室内微小气候,减低夏季居室的温度,保持室内呼吸带的空气新鲜,使居住室内的人有宽敞舒适的感觉,对体温调节和高级神经活动不致有不良影响。
  关于居室高度的卫生标准,现在各方面的看法还未完全一致。
  武汉医学院对武汉地区居室高度标准进行了实验研究。
  试验室高为2.2米,2.5米,2.8米,3.1米和3.4米。
  观察结果表明:室高的降低对夏季室温影响不大,其温度差最大仅0.6℃,并且看不到室内温度随室高的增加而降低的明显现象;他们认为2.5米至2.8米的室高是卫生上可以容许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教研组和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室高居室中二氧化碳的污染程度不同,从而建设以2.6米作为居室高的最低限。他们与重庆建筑工程院一起,从房间的热稳定性理论对室高变化与室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也认为用增加室高来降低室温是不明智的方法。
  总的说来,根据我国各方面对这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结果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用2.6米至2.8米左右的室高还是可以的。
  ③居室面积:大小视家庭成员多少及生活方式而定。如按每人需居室容积15立方米计算,居室高度设为3米,则每人所需居住面积为5平方米。
  决定每人平均居住面积的另一个因素,是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活动,避免过分拥挤和减少传染病传播。
  一般说来,居室对人的健康长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可按具体条件灵活对待,因时因地制宜,如果不切实际地强调住房对健康的作用,造成精神负担,反而对健康长寿不利。
  ④居室进深:居室的进深与采光和通风有关。在进深大的居室中,离外墙较远地点的空气停滞不动,换气困难;自然采光在靠近门窗的地方最大,离窗较远(2~2.5米)即显着下降。距窗户远的地方,其自然采光系数可减少至相当于窗口处的11~113.5。此外,窗户越高,窗户上缘距天花B B板愈近,直射和散射的阳光越容易深入到室内,室内距窗户较远处就能得到较好采光。如果居室较大,最好是居室的两对面开窗或门,形成空气对流。
  2.住宅微小气候
  住宅的微小气候是住宅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四个因素组成的。这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统一的微小气候,综合地作用于人体。
  ①温度:温度对人体的热平衡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气温过高或过低对皮肤的温度均有密切的关系。皮肤温度一般变化的规律是气温愈高,皮肤温度也愈高,反之亦然。根据前苏联资料,当气温为18~20℃时,皮肤温度基本上没有变化。
  说明在这温度范围内,机体和外界环境维持着良好的热平衡。
  哈尔滨医科大学所进行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他们发现,当空温在17~22℃之间时,胸部皮肤温度很稳定(波动于34.5~34.7℃之间),当室温降至17℃以下时,胸部皮肤温度开始逐渐下降;室温升至22℃以上时,胸部皮肤温度开始上升,至于手背的皮肤温度,亦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这表明当室温降至17℃以下或升高至22℃以上时,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开始逐渐紧张,以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关系。
  ②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相当重大影响。
  实验证明,在高温和低温的情况下,人对湿度改变的反应是很敏感的。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工作,体温和脉搏均有不同的变化。一般说来,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亦大,脉搏和体温的增加亦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湿度高的热空气妨碍了人体汗腺的蒸发,由于机体产生热蓄积现象,导致机体过热而生病。如果在低温情况下,空气湿度增高可加速机体散热,此时身体的热辐射被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吸收,同时衣服潮湿的环境中吸收水分后,其导热性增高,使人体更感寒冷。寒冷可以使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苍白,代谢减低,组织营养失调。
  ③风速:不同季节,风对人有不同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大能使机体的热量较快散发;冬季,风可使机体不能保持最低限度的热量,而造成冻僵或冻伤,因为风能带走机体较多的热量,促进人体散热。
  ④辐射:在炎热的夏季,住宅围护结构(四周墙壁,屋顶等)的表面温度比室内空气温度高,有时甚至高出皮肤温度,由于人体吸收围护结构热,这种现象称为正辐射。在冬季由于住宅围护结构辐射散热,这种现象称为负辐射。有人研究证明,当室内墙壁的表面温度比室温低5℃时,人在距离0.25米处就会感到寒冷。
  因此认为墙壁内表面温度与室温之差不宜超过5℃,最多不得超过6℃。
  因为人体对辐射散热的条件反射性调节不很敏感,容易造成由负辐射而丧失大量的热,使人受凉。
  ⑤住宅微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居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如前所述,室内不同地点的温度差异也不宜太大,这一点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
  居室的水平气温差(外墙内表面附近离地面某一高度的气温与室内离外墙较远处同一平面上的气温之差),不宜超过2~3℃
  居室的垂直温度差(近地板处的气温与室内不同高度处的气温之差),平均不宜超过3℃。当地板处的气温与离地一米高处的气温差大于4℃时,脚底皮肤温度可较平均皮肤温度降低7~10℃,使人有不舒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