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ed126.com:基层党建要适应社会结构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05:07
现代政党理论认为,政党的适应性是衡量政党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政党能够敏锐地感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乃至民众心理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及时进行组织结构与目标的调整。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利益结构的复杂化和社区矛盾的凸显化,使基层党建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之中,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亟待探寻新的工作思路与模式。

  一是基层党组织资源分散化现象突出。伴随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组织也日益多元化。在社区范围内,出现了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农城化股份公司、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各类组织。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加强,这些社区组织均设立了党组织。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和沟通渠道,这些基层党组织互不隶属、“各自为政”,难以在人才、物资、信息、阵地等方面共享,基层党建工作有待形成合力。

  二是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的渗透力度不够。尽管党在基层社会、两新组织、流动人群等领域均建立起基层组织,实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组织“全覆盖”,但是,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整合还比较乏力。

  三是公职党员社区化管理有待强化。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社区成为各种矛盾的集散地,围绕物业管理、社区环境、房屋质量、市政建设等出现各种形式的业主维权与社区矛盾。在这些矛盾当中,特别需要党员发挥凝聚社情民意,理性表达诉求的稳定器功能。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当务之急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资源整合,发挥党员在综合民意和表达诉求上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党员与群众沟通联络的平台,重构基层党建区域化的新格局。深圳市于今年9月出台文件,积极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工作,通过建立“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的组织形式,实现党建资源的区域统筹;通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党代表和公职党员等“五进社区”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区域化,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着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带动社会建设,将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当前应着重强化社区综合党委的利益整合与服务群众的两项功能。应当淡化社区综合党委的权力指挥功能,强化其利益整合功能。社区综合党委应当是一个利益协商和民主决策的平台。通过“兼职委员”制度,综合党委将社区各类组织纳入统一的协商平台,在党委会上协调解决各类利益冲突,构建起维护社区和谐的基层屏障。应当淡化社区综合党委的行政主导功能,强化其服务群众功能。社区综合党委应当是一个整合党员力量、服务社区居民的平台。贴近基层群众、服务基层群众是其最重要的职责。

  二是着力发挥党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党建区域化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公职党员、党员义工和专职党务工作者在社区的作用,形成资源下沉与重心下移的格局,但最核心的还是要发挥党代表的政治功能。作为各级党的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广大党员利益诉求的代理人,党代表要经常性深入街道社区、走访党员群众,集中意见诉求。既可以是单个党代表开展实地走访,结对帮扶困难党员群众;也可以由多位党代表围绕热点、难点,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提案议案,向各级党委有序表达。党代表开展社区活动状况,应成为其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的重要指标。

  三是着力构建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和机制。为了进一步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当前应当注重两个平台的建设。其一是党代表联系群众的平台。依托于社区工作站或者社区居委会,建立党代表联络室或党代表工作室,作为各级党代表深入基层、接访群众的场所。除了完善工作室的硬件设施建设之外,还应当注重工作室的机制建设,完善社情民意的意见收集,整理、上达、督办、落实、反馈等具体的工作机制,使党代表的民意表达和诉求代理功能真正落到实处。其二是社区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作为整合辖区党员力量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开展服务社区和服务群众活动。依托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发掘社区中离退休党员力量,成立社区治安志愿组织,社区环保志愿组织,以及关心下一代组织等,开展社区治安巡防、社区环境监测、开办“四点半”学校等活动;动员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爱心活动,参与救助捐助活动,帮扶困难群众;动员党员义工积极参与社区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的生活照顾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打造成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