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男科医生招聘:财政幻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2:22:33
2011年02月28日 10:20 BJT

《西蒙周专栏》财政幻觉

发表评论 (5)

(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从2008年开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盛会接二连三。但有一点颇令纳税人疑惑,已经办过的这些盛会,到底是赚是赔,官方迄今为止都没给过确切的说法。见诸于媒体报道的各种数字,都是毛估和猜测,不能完全当真。

质疑广州亚运花钱

按国际奥委会、国际展览局以及亚奥理事会的说法,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都堪称“史上最成功”,私下里他们也都力赞中国舍得花钱。据散见于报道的数字,北京奥运投入了3100亿,上海世博投入约4200亿,广州亚运的投入资金为1200亿(另有说法是2500亿)。当然,这些巨额投资中,有相当部分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性算在办会头上,失之偏颇,官方也不同意。

这就成了一本又一本的糊涂账!官方、民间和境外,统计口径不一,数据来源五花八门,算出来的账自然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至今,三大盛会的盈亏明细尚欠交代,而纳税人对此缺失似乎也已习惯,没有太多的人就此和政府较真和较劲。不过,又逢两会周期,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自己被蒙在鼓里,似乎不太甘心。上周召开的广州两会,就有代表委员忍不住拿亚运花钱说事。

代表委员所说,大约是三点,一点,为何亚运开支从一开始的预算20亿增加到了千亿以上,这中间为何没有经过人大同意和审核;另一点,政府说节俭办亚运,为何最终办成了空前绝后的“奢华版亚运”;再一点,广州办亚运据说背上了两千多亿债务,这到底是真是假。

钟南山“话中有话”

这当中,以名气最大的钟南山词锋最为犀利。他说,广州亚运“总投资2577亿,其中广州投资1950多亿,带来债务2100多亿”。他很担心,背着这么大的债务,广州搞民生的钱从哪里来,期望中央和省里给些优惠和支持,“这些话领导不好讲,我来讲”。

转天,广州财政局长张杰明说,亚运收支基本平衡,他反问钟南山的数据从何处得到。钟南山不含糊,立即回应说:“我的数据是从政府拿来的。”对亚运收支基本平衡的说法,他表示,“财政部门也有难处,要对外说收支平衡,我们能体谅”。

钟南山的话,说得够婉转,很给张局长面子,但言下之意已很明了,那就是财政部门算出来的账,有对内对外之分。其实,作为主办方和投资方的政府,对办会投入多少钱是了然于胸的,对长期投资和一次性投资如何分割,也有着科学的计算办法,但政府偏偏乐得有个难算账的借口,弄出若干个版本的糊涂账,让大家莫衷一是。

这就牵扯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透明问题。据致力于推行公共财政的吴君亮团队的核查,曾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广州深圳两地,在财政公开上出现了事实上的倒退。2009年,广州有114个部门财政预算公开,到了2010年却只有21个部门主动公布;深圳92个政府部门,去年只有30个主动公开了财政预算。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公开的预算报告,绝大多数如天书一般,“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所谓的预算公开和监督,就沦为事实上的走秀。

对比香港差距明显

意大利财政学家普维亚尼曾于20世纪初提出“财政幻觉”的概念。他解释,所谓财政幻觉,就是使纳税人觉得所承受的负担比实际的负担要轻,使受益人觉得供给他们的公共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比实际的价值要大。至于如何创造这种幻觉,普维亚尼指出,主要依靠精心组织税收和支出的各种制度。英国经济学家萨拉•科诺里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一书中进一步指出,“财政幻觉”是指投票者不能充分理解政府支出增长时的税收的真正含义,从而将选票投给实行高支出政策的候选人。

拿以上两个概念衡量,中国的财政预算公开,是否属于制造“财政幻觉”的类别,大概应无分歧。当然,政府这样做,是有意还是无意,则另当别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前提。现在的问题是,财政预算公开一无法可依,二无定规可循,属于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不做的放羊状态。

23日这天,香港财爷曾俊华公布了任内第四份财政预算案。虽然社会各界赞少弹多,虽然对400多亿的派糖计划,市民多以孤寒评之,但至少说明大家不仅看得懂,还能算清楚自己的责权利。与此相比,内地财政公开差距在哪里,应该一清二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