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麓花园城依云郡:道德经 新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1:20:58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有名⑤,万物之母⑥。故恒无欲⑦,以观其眇⑧;常有欲,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说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名。“无名”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名”,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得又玄妙、深远得又深远,是打开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大门。

    [意译]    “道”是宇宙的绝对真理,它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述和形容的;如果用语言来表述形容这个“道”,那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宇宙的绝对真理,这个“道”跟我们所说的宇宙的绝对真理是有差别的。“名”是事物的名称,宇宙的万事万物原本是没有名称的,我们人类为了区别认识世界,才给万事万物作了命名;经过我们命名的事物,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事物了。最初的宇宙状态,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无极状态,它是不可以用名称来加以区别分辨的;宇宙天地分开之后,就可以用名称来加以区别了,宇宙万事万物才开始有了名称,这是整个宇宙万物产生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经常处于无欲的状态,也就是要经常运用无为法的修行才能够观察体悟到宇宙绝对真理的奥妙;要经常处于有欲的状态,也就是要经常运用有为法修行才能观察运用宇宙的绝对真理。“无欲”和“有欲”,就是我们所说的无为法和有为法,它们两者的出处其实是相同的,都是我们修行进入状态的法门,只不过是名称不相同罢了。运用这两种方法修行所能达到的高深境界,是那样的玄妙又玄妙,是那样的深远又深远,进入这种高深境界就打开了宇宙天地万物玄妙的大门。

[悟解]
    道的概念和内涵:老子开篇就提出了“道”的观念,并给“道”下了定义,纵观整部《道德经》,“道”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弄清楚了“道”的概念和内涵,我们才能找到找开《道德经》神秘大门的钥匙。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规律,有人说是真理,有人说是道路,有人说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
        我们要弄清楚老子所讲的“道”的本质和内涵,首先就要弄明白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和道教的宇宙观,当然也要弄明白佛教的宇宙观,因为彼此间的宇宙观是相同的或是相近的。不管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外国,不管是佛教道教,还是其他宗教,他们都有认为,我们的整个宇宙不光是现实的物质世界,还包括虚灵的非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就是人间,非物质世界就是天堂和地狱。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成佛,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道教修行的目的则是成就大罗金仙。成佛或成就大罗金仙后,就拥有最圆满的智慧和无上的法力,就能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苦海,而获得长生不老。因此,老子在这里提出来的“道”,就是宇宙的绝对真理,掌握了这个宇宙的绝对真理,就可以自由纵横宇宙天地间,就可以永享欢乐而长生不老。所以,不管是道教的修道,还是佛教的修佛都是要掌握这个宇宙的绝对真理和无上智慧。按照佛教和道教的宇宙观,我们这个宇宙是多层次的,我们的生命也是多层次的,佛教认为现实世界之上还有33重天,人间之下还有18重地狱。道教则认为现实世界之上有36层天,人间之下也是18层地狱。我们都知道,一般面言,所谓的真理所谓的规律,都是相对的,都只在一定的范围或条件下才能成立。就如同物种一样,不管是南方的植物还是动物,到了北方就可能水土不服。更不用说到另外一个世界还能够生存了。自然,人间的规律和真理,到了地狱或是到了天堂,就绝对不管用了。而老子在这时所说的“道”,则是不管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是管用的,是放之宇宙三界十方而皆准的,因此我们就只能说这个“道”是宇宙的绝对真理或者是宇宙的最高真理。
     “道”的不可表述性:“道”既然是宇宙的绝对真理,是放之整个宇宙时空而皆准的最高智慧,在我们这个时空中,也就是在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宇宙层次里,我们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我们都知道,任何规律和真理,特别是我们物质世界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真理,都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是成立的并可公式定理来表述。但是超出这个层次和范围后,这个公式定理也就不成立了。再用原来的公式和定理来表述,那就是错误。同时,我们也明白,我们现实世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真理,有些也是无法表述的,也是不可照搬照抄的。中国用这种办法能够做成事业,在外国用这种方法就可能寸步难行。我们所说的修道,是用什么去修呢?那就是用我们的心去修,由于各人的先天条件、生活环境、文化知识等等不同,人们对道的把握和感受绝不会相同。因此,作为宇宙绝对真理的“道”,那是无法表述的。能够说出来的“道”、能够表述出来的“道”,那不是宇宙的绝对真理,只是某个宇宙时空、某个宇宙层次,甚至是某个特定范围的相对真理。老子所说的“道”和道教修行人所修的道,不是这个相对的真理,而是绝对的真理。
    可道之”道“和不可道之”道“的关系;也就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一小部分,我们只有掌握了相对真理,才可能掌握和证悟绝对真理。不管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还是从先贤大德们的修行经历来看,都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都有着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是在掌握了一个相对真理之后,随着社会和发展或修为水平的提高,原来所掌握的相对真理就成为发展提高的障碍,只有打破它的束缚才能前进;前进之后才能掌握和发现新的相对真理,其后这个新的相对真理又成为发展提高的障碍,又要经过否定之否定才能前进。从大德们的修行历程来看,从现在公开的一些修炼功法来看顾,刚开始的修行层次很低,但却很复杂繁锁;但到了修为的最高境界,却是简单得很,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但从修道来讲,这个至高的“道”,这个至简的“道”却是不可表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修道呢?老子之前,虽有传承,但都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只是到了魏晋之后,高道大德们才将具体的功法记载传承下来,唐宋之后金丹之术才规范化,特别是吕纯阳、张伯端等大德传出性命双修之法后,道教或者说道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更加系统高深的功法。
    “名”的概念和内涵:名就是名称、命名,宇宙和事物的本初状态,是没有名称的;宇宙的万事万物之所以有名称,都是我们人类为了认识区别事物,是为了互相交流不会产生混乱,才给宇宙万事万物起了名称、作了命名。这些命名,当然包括我们的语言表达,包括我们对真理和规律的表述,就是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想。万事万物本来没有名字,我们为了互相交流的需要,要把万事万物表述区别出来,就不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宇宙本来面目的万事万物。因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想所表述的东西,跟实际的事物总是有分别的。“名可名,非常名”,其实也是对前一句话的解释,这也就是“道”不可“道”的原因。比如我们形容一个人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只能用形容词来进行形容,这是虚幻的,与活生生的人相比始终有很大的差距,只有见到实际的人才能知道她到底有多美。这一虚一实的差别,就是“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的差别。
    “无名”的概念和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第一,老了的《道德经》是修行书,“无名”所指的是宇宙的本初状态,就是古人认为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那个时候天地还未分开,宇宙万事万物都混沌一体,当然就不可能有什么名称。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无极状态。宇宙的万事万物正是从这混沌一体的无极状态中来。第二,就是我们人类处于蒙昧时期的事物状态,即我们还不知道给事物命名,或者是我们还不认识的事物状态。结合《道德经》是道教重要经典的情况,我们还是按第一方面的情况来理解为好。
    “有名”的概念和内涵;我们也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第一,所谓“有名”,就是天地分开以后,万事万物就这样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的产生了,我们人类为了认识区分宇宙万物,才对天地万物分别进行命名以示区别,宇宙就是这样不断的分化,这就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这也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事情。第二,就是我们人类摆脱了蒙昧状态,为了交流思想感情的方便,而开始给事物分别起上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分辨,这就是“有名”。从“有名”和“无名”的概念和内涵看,老子在开篇所讲的“道”,就是天地本源的至道。我们都知道,修练气功的人都讲修先天真气,这个真气其实就是宇宙的本源之气,把宇宙本源之气修练得至真至纯才能够得道。
    “故恒无欲⑦,以观其眇⑧;常有欲,以观其所徼⑨。”这两句,讲的是怎能样观察把握到道的要领,也就是修道的要领。“无欲”是修行的关键,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的修行,都非常强调无欲,所以两教才有很多清规戒律。修行的人,主要就是修心,通过静坐修练,使精气神合而为一,达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进入甚深状态并最终得道。佛教一贯都主张人人都有佛性,而且每个人的佛性都是圆满无缺的,只是由于后天受到七情六欲和无名愚痴的困扰蒙蔽,才不知道自己本体与佛是平等无二的。而道家也主张,人人都可以修练成仙,只不过由于每个人的内因外缘不同而有差别。但是,要成佛成仙,就必须进行修练,而修练的首要条件就必须无欲。我们现代社会是物欲社会,各种欲望畸型膨胀,人们都成了欲望的奴隶,在这样的社会要学佛修道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各种诱惑和享受实在太多,而且不停的变幻着花样来引诱我们每个人,我们要消灭自己的欲望来学佛修道那真是难上加难。在这里,我们必须说明的是,特别是在老子的时代,虽然道教还没有产生,但是道家却是源远流长的,因为道家的传统可以追朔黄帝,黄帝是道家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而当时佛教也才刚开始传播,但却已出现了原始的僧团。在对待欲望这个问题上,佛教和道教还是有判别的,佛教是主张出家以断欲,而道家却是以节欲为主,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为要务。后世的道教发展,才出现在家道士和出家道士。我们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要消除自己的欲望那是难上加难,这是一个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佛教和道教都有数不胜数的具体功法,我们在这里不用多说。那就是那时自己真的修到无情无欲的境界了,离功夫大成也就不远了。
    古代,特别是在远古和上古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尤其是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很多人其实是通过修炼来观察体悟宇宙的绝对真理。但是,在修炼和具体观察体悟的过程中,一时片刻无欲是不行的,那是无法真正观察体悟到宇宙的绝对真理的。而要真正的进入无欲状态,就必须经过长期的修练。打坐入定之时能够经常做到无欲无求,进入修练的甚深状态,才能观察体悟宇宙绝对真理的奥妙。此后,在进入这种甚状态后,又要长时间处于有欲有求的状态,才能把握体会到宇宙绝对真理的窍门。这两句话是不是矛盾呢?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两话句其实是前后递进的关系。从道家佛家的修练来讲,打坐修道进入的境界是有层次分别的,佛教的四禅八定讲得比较清楚,道教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讲得比较简单。但是有一点都是相同的,总体上来讲都以打坐修行为要务,当然也有修睡功的、也有修其他功法的。要打坐,只有控制和减少自己的欲望才能逐渐入定,入定的功夫则根据各人的情况而定,有的人可能入定几分钟十几分钟,有人则可能入定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十天,比如陈抟老祖就可入定几十天。而要入定,功夫就是无欲,无欲才可入定,有欲则无法入定。但是入定之后所进入的境界不是空的,如果空无一物,那就是死空是顽空,也就是功夫毫无所成。空而不空,那才是真境界。也就是说,入定之后,要突破空无一物的境界,进入虚空妙有的境界,那就是进入虚灵的境界。这个境界跟我们现实境界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呢?现实世界是真实不虚的,而这个境界是虚幻的。那么,作为修行人,在进入这个虚幻的境界之后,是否还要保持无情无欲的状态呢?当然还是要保持这种无情无欲的状态,否则稍有放逸,就会重新返回现实世界。但是在虚灵境界里,人的思维、人的意识是很微弱的,按照现代科学理论,就是在潜意识状态中,人的思维和意识当然就微乎其微了。在这种潜意识境界中,要保持和控制自己的无情无欲状态,那是相当困难的,而且也不能再用无情无欲的方法来保持这种状态,而是要用有为的方法,要用有情有欲的方法保持无情无欲的状态,就是要竭尽全力才能保持好这种状态。但是,在这里有个技术性的问题,要保持和调整好这种状态,既不能过火,也不能过轻,过火和过轻都不能在虚灵境界中入定,而是要恬到好处的保持中庸状态,才能保持在虚灵境界中入定较长时间。其实,“有欲”和“无欲”,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有为法和无为法。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通过以上的分析解悟,我们可以知道“有为法”和“无为法”,它们的本源是一致的,一样的名称,叫法不同罢了。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所谓“有为法”,按照修炼来讲其实就是动功,就是一些基本的修炼套路和方法,这是修炼的低层次状态。所谓“无为法”,其实就是静功,只有修炼静功,才能进入高深层次状态。动功和静功,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修炼的过程当中,才会有静极生动,动极生静的说法。往更高一个层次说,修炼到空明和真空妙有的境界,就由突破极静而生动了,这时候会产生很多奇异的景象和修炼出一些特异功能来。从较低层次来讲,可以得到天眼通等功能,可以看到很多非现实世界的景象。从稍高一些层次讲,可以修炼出阴神来,西方学者将修炼出阴神称之为灵魂出窍,西藏的一些修行者将阴神称之为星光体。从更高的层次来讲,可以修炼出阳神来。打开天眼或者是修炼出阴神之后,人的灵体可以在虚灵世界里纵横往来,真正实现神游八荒、思接千载,从修炼的角度讲,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入门。从这个方面来讲,有为法和无为法其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不过是我们人为的加以区别罢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随着修炼层次的不断加深,通过有为法和无为法的修行所达到的境界,也就越来越变得神奇玄妙,甚至是不可思议,修炼到至高境界之时,是那样玄妙深远又玄妙深远,真是让人无法想象和不敢相信。但是,只有达到那样的境界,才算是真正进入了打开宇宙天地奥妙的大门。“玄之又玄”是一种什么境界呢?老子在这里没有明说,因为这种境界实在是太玄妙、太神奇,用语言根本无法表述和说明清楚,所以老子只能说它“玄之又玄”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玄之又玄”的境界,那就是十分高深莫测的境界,而且这种境界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甚至我们用语言表述出来别人也不会相信。参阅佛教道教的经典我们都知道,通过修行可以获得证悟许多特异功能,也就是可以获得许多神通,比如佛家讲的五眼六通,即是肉眼通、天眼通、慧眼通、法眼通、佛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等,除此之外,修炼到更高的层次,进入虚灵境界,进入天堂地狱所得到的神通就更不相同了,所经历的境界当然也更不相同,这些都是我们凡夫欲子不可思议的。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能够明白宇宙是多么的精彩。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佛教经典来进行理解。在佛教的经典里面,释迦牟尼佛祖在说法演教之时,经常展现一些大神通,这些大神通也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比如在《妙法莲花经》中,佛祖在演教说法之前就展现大神通:“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祖所展示的神通就更为神奇:“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所谓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密音、毗离耶波罗蜜音、禅波罗蜜音、般若波罗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脱音、无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一切天众、龙众、鬼神等众,悉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树神、山神、地神、川泽神、苗稼神、昼神、夜神、空神、天神、饮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来集会。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直译]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困难和容易之间相辅相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能表现出来,高和低之间也能够互相充实,音乐与歌声能够互相调和,前面和后面是互相连接着的,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正因为如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参与其中,即使有所施为也不强调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是由于不居功自傲,所以圣人就无所谓失去的东西。

[意译]    自从我们人类摆脱了蒙昧状态,有了智慧和产生了分别心之后,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那是因为能够认识分别什么是丑陋的事物;都知道善良的东西之所以善良,那是因为能够认识分别什么是丑恶的事物。所以“有”和“无”是对立统一而又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困难和容易也是相辅相成、互相转化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区别清楚的,高和低是相反相成并能够互相补充搭配的,音乐与歌声是互相和谐共鸣的,前面和后面是互相连接不可分割的。事物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这是天地间永恒的真理。所以修炼得道的圣人,就用顺其自然的无为之法来对待万事万物,不注重用语言说教的方式来施行教化天下百姓。修炼有成的圣人,听任天地万事万物自然发展而不会加以干涉,即使是有所作为,但却不会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因势利导,功成业就之后也却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圣人虽然功成业就,但却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丰功伟绩反而不会失去。

[悟解]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书的总纲,如圣人一样修道和治国这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第二章主要是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来阐述无为的重要性。这一章,表面看来不是写修行,但实际上还是在写修行。我们知道,每个修行家其实都是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们所能达到的思想深度,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理解的。从修行的具体实践来讲,修行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不断转化的过程,把握不住火候和尺度,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按照古人的宇宙观,我们的宇宙不仅仅是现实的物质世界,还包括天堂与地狱这些非现实的世界,我们人的生命也不止一次,而是轮回流转的;人死之后,好人上天堂享受天福,坏人下地狱甚至变成畜禽受到折磨。按照道教和佛教的生命学说,人的灵魂才是生命的主人,而人的肉体只不过是灵魂暂时寄居的客店,人生之时灵魂投胎,人死之后,灵魂和肉体分离,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灵魂在地狱接受审判,根据其德行善恶,确定其是否进行第二次轮回,有的人上天堂,有的人下地狱,有的人重新投胎转世。所以,在佛家和道家看来,人活着的意义是为了摆脱轮回的苦难,能够往生到更高的生命层次数去。人只有明白万事万物,包括生与死是互相对立统一又互相转化的道理,才能明确修行的目的和意义。
    老子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语言来阐述矛盾的对立统一与无为呢?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东周末期,是诸侯割据群雄混战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悲天悯人的大德,看到人间到处战火纷飞,百姓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老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既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没办法传道解救众生的苦难,所以他只能选择归隐。那么,造成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诸侯们的贪欲太大,是有为而治的结果。因为有为而治,就会造成统治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这又反过来助长了贪欲。因此,老子在这里从矛盾的对立统一阐述了无为的重要性。老子推崇的圣人是谁呢?从中国的历史看,从老子道家学说的传承来看,老了所推崇的圣人非黄帝莫属。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一位大修行家,是道家学说的祖师爷,传说黄帝用有为的方法治理天下,而天下却越来越难治,他修道后采用无为的方法治理天下,而天下大治。最后黄帝修行得道,白日乘龙飞升,连他的侍从、鸡犬都白日升天,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来由。老子的理想社会是黄帝时代无为而治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帝王百姓无所作为顺其自然,悟道修行尉然成风,高真大德辈出,得道之人众多,整个社会都无为大治。而比老子稍后的孔子,则向往西周文明礼仪的社会。
        在第二章里,老子首先从美丑善恶来阐述对立统一,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就是人们摆脱了愚味、产生了智慧的结果。因为人类有了智慧,有了七情六欲,就产生了分别心,就要分辨美丑善恶,在这分辨美丑善恶的思维过程中,这才发现了对立统一规律。接着,老子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主要就表现为互相转化、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调和和不可分割等特点。其中:“有无之相生也”,阐述对立统一的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难易之相成也”阐述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长短之相刑也”阐述对立统一的事物是互相依赖的;“高下之相盈也”阐述正反两方面的事物是互相补充的;“音声之相和也”,阐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调和的;“先后之相随”阐述,对立统一的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接着,老子第一步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永恒的真理。我们作为修炼之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很好的把握这个永恒的真理。由于把握宇宙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修炼的关键所在,所以老子才会阐述得这么具体。因为如果没有把握好对立统一规律的话,就没有办法真正修炼到高深的境界。按照今天的话来讲,如果我们没有掌握辩证法的话,我们就无法用来指导具体实践。
        阐述完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之后,老子以圣人为例,进一步阐述在修炼的过程中,应当怎样处理生活与修炼的关系。在这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从得道的圣贤君王如何治理国家来进行解释。修炼得道的圣贤君王,他会采取无为的办法来治理天下,对于天地万事万物将任其自然发展而不加以干涉阻止,他即使是有所作为,也不会强加自己的意志,而是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趋势加以因势利导,所以圣贤的君王功成业就也不会居功自傲。而是归功于天下百姓。正因为圣贤的君王功成业就却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历史将永远记载。结合《道德经》的主旨来进行分析,老子的本意在这里并不是讲圣贤的君王如何治理国家,而是用圣贤君王如何治理国家来比喻应该如何修道。对于修炼的人来讲,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治理国家和自身修炼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第二种理解,是从修炼方面来进行解释,作为修炼的圣人,在生活中应当处于无为状态,对物质欲望应该无所追求,因为他要专心于修道,所以他不能够贪图享受。正因为如此,他对天地万事万物都不会干涉,而是任其自然发展,即使对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也不会加以思考和阻拦,一切都听天由命,一切都顺其自然。这样的修道圣人,对于自己的弟子,也不注重用语言来加以教导,而是注重用实修办法来进行教育。在修炼进入万念纷呈的状态时,对于所经历体悟的境界不能够加以干涉;即使是在修炼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而需要加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之时,也是悄悄的进行,不能够影响在功能境界中的修炼。按照这样的办法进行修炼,虽然取得一点成功,但也不能够沾沾自喜,更不能够自以为了不起,因为修炼的功夫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正因为修炼有成而不骄傲自满,所以他在修炼过程中所得到的功德才不会失去。
       
[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直译]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致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致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致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意译]    不推崇重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能让天下百姓不为此而互相竞争攀比与争名夺利;不看重珍爱难以得到的珠宝财物,就能让让天下百姓不为财宝而去偷盗抢劫;不显现炫耀引起人们产生贪欲的各种事物,就能让天下百姓的心不会被贪欲迷乱。正因为如此,圣人治理国家,就要让老百姓的心灵空虚清明无所贪求;充实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就能削弱他们为生存为财物而奋斗的心志,想办法增强健壮老百姓的筋骨体质,通过这些办法就能经常让老百姓处于不胡思乱想,不争名夺利,没有心计智巧,没有各种欲望的状态。若能如此,那些有才智、有心计的人就不敢趁机起事并扰乱国家。如果能够按照无为的原则来教化百姓治理国家,那么天下百姓没有教化不好的,国家没有治理不好的。

[理解]
        第三章主要是阐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老子认为,无为是圣人修身治国的根本。首先就是要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教化天下百姓,要让老百姓经常处于无情无欲的状态。这又从几方面来讲,第一是不重用有才德的人,为什么不重用有才德的人呢?因为有才德的就必须施展自己的才干和抱负,这就容易激发人们的互相竞争攀比,甚至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重用有才德的人,就会形成有为而治的局面,人们就会为了追求政绩和功业竭尽全力,甚至因此而逆天行道。第二就是不看重金银财宝,不追求物质利益,因为重视财物和追求物质利益,就会让人们生起贪心,就会视金钱财宝为第一,就会为得到金银财宝挺而走险,甚至杀人放火。如果天下百姓都视钱财如粪土,那谁还会去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呢?第三是不炫耀让人们产生贪欲的事物,比如炫耀名誉和身份地位等等,如果让人们为名誉和身份地位而迷乱了心智,这就会让天下百姓争名夺利沽名钓誉了。老子从以上三个方面阐述了有为而治的害处,这也正是黄帝以后多数君王的治国之道,但是他们采取有为而治的方法治理国家,天下都有没有实现大治,反而越发混乱,夏、商、周几个朝代都是如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更是诸侯混战,灾祸连年。在老子看来,以上这三个方面的东西,是有为而治的具体表现,用这种方法不但治理不好国家,也是修身养性的障碍和大忌。这既是讲治国,也是讲修道。
    圣人怎样治理国家呢?老子认为,圣人就是要通过教导人们修道的方法来实现国家的无为而治。要实现天下无为而治,首先要老百姓无为而安,要引导老百姓自然无为修大道。其方法步骤:第一是要让老百姓,也就是要让每个修道之人的内心清虚空灵,无所欲求,这是修行的首要条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安静下来精神集中才能做得成功,修道就更是如此,唯有心无所求才能入静进而入定。第二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在这里的实其腹,除了吃饱肚子以外,从修道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修练意守下丹田,要使下丹田气满充足,这是修行与修道的基础。第三就是要让老百姓和每个修行之人的消弱竞争志向,只有消弱对世俗的向往和志向,安心于修行与修道,老百姓才能不为世俗的虚名薄利而互相竞争投机钻营,才能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第四就要让老百姓通过修行而强身健体,安享天年。修行能够强身健休,而身体强健又能促进修行。 通过以上的修行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大家都安然于修行,经常处于没有思想欲求,没有感情欲望的状态中,不为世俗利益而互相竞争,天下自然就无为而治了。当然,要达到这种高层次修行状态,那是非常困难的,而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高层次的状态那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达到这种高层次的状态后,修行的快乐不是世俗的快乐所能相比的,并且最重要的是修行人的宇宙观会因此而发生彻底的改变,不会再把世俗的利益和享受当成人生追求的目标,而会把证悟成就大道作为追求的最大目标。自然,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和理想境界,在现实世界中是很难实现的。
    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投机智巧之人也就失去了市场,他们也就没有办法鼓动诱惑老百姓,也没有办法趁机作乱了。
    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其实讲的是修行呢?作为一个大成就者,老子当然明白:如果不是通过修行而达到那样的境界,是很难有办法实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的,因为世俗之人,心灵空虚了反而会更加胡思乱想,饱暖之后更会纵情淫欲,没有远大志向反而会更加贪得无厌,身体强壮了反而会更加争强斗胜胡作非为,这样就更不可能经常处于无情无欲的状态中,反而会为情所困、为欲所惑,成为物欲的奴隶。只有修练功夫之人,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综合以上的分析,第三章虽然表面上讲的是圣贤君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但其实却是在阐述如何修真炼道,因为主要内容还是阐述圣贤的君王应该如何推广全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才能够真正建立无量功德并成就最高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是佛教修炼,还是道教修炼,在修炼成功之后,都还有一个宏道传法和建功立业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广积阴功、普渡众生,其目的就是要让三界十方的众生都能够脱离六道轮回,成就无上正果。这方面,佛教强调得更加突出,道教虽然没有过分渲染,但也十分注重积累阴功。为什么要普渡众生呢?因为按照佛教和道教的观念来看,宇宙天地间的生灵分为很多层次,我们人类和飞禽走兽就在不同的时空层次之中不断的轮回转世。今生我们能够得到稀有的人身,如果我们不知道修行的话,如果我们不知道提高我们的生命层次的话,那么我们在下一次轮回中就将会坠落到低等级的生命体系中,甚至会坠落到地狱里面长期受苦。所以,我们今生得到宝贵的人身,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加紧修行,以免来生坠于恶道,受尽无边的痛苦而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作为一个得道的圣贤君王,更应该普度众生,更应该宏扬无上道法,让天下百姓都能够享受到修行的快乐,让天下百姓都能够跟着修炼并且获得解脱。如果天下百姓都修炼有道,大家的德行都十分高尚,国家那里会治理不好呢?
        这样看来,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政教合一的大同理想社会,君王就应该是修行最为高深的宗教领袖。在这种政教合一社会体系里面,特别利于宏道传法,也特别利于修炼。西藏原来就是政教合一的社会,佛法就特别兴盛,并且涌现出不少的大成就者。但是,西藏政教合一社会,与老子心目中的政教合一社会还是有差别的,从中国历史和老子的本意来看,老子所推崇的政教合一社会非黄帝时期的社会莫属,当时除了黄帝以外,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修行得道的高人,比如宁封子、广成子、容成公等,可见当时修真炼道还是相当盛行的。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直译]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又是无穷无尽。“道”是那样深远啊!它好象是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这时,“道”却隐没不见了啊,但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意译]   大道虚无空灵而又无形无态,探求运用大道适用的范围,却又无处不在、永无穷尽。大道是那样的深远难测、玄妙无比啊,好象是宇宙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大道实在是奇妙得很,它在高深境界的时候,能够自行消磨掉本身的锐气,自我消解掉它的纷扰繁杂,自动调和它的光辉,自已混同如凡尘俗世。在那甚深境界里,大道是那样的深妙难测而又无形无象啊,既好象是存在又好象是不存在似的。这样神奇绝妙的大道,我不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只觉得在天帝产生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理解]
        老子在第四章中专门对道作出了具体阐述。
        老子认为道是空灵虚无没有具体形状的,作为宇宙绝对真理的“道”,它无处不存、无处不在,我们是无法形容也无法表述的,只能用心来感悟体会,这是道的总体特征。当然,作为道的具体表现的一些公式定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比如我们所说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公式定理,但是这些公式定理也是没有具体形状的,也是不可触摸的,只不过是我们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把它们表述出来而已。然而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的公式定理,只是道的极少部分的极少部分而已,它们彼此之间是互不相容不能互用的。而老子在这里所说的道,却是放之整个宇宙而皆准的大道,是包容宇宙间所有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所以是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这个宇宙的绝对真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是永远也无法探求完毕的,也是永远也用之不尽的。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在古代我们人类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我们人类拥有的知识量不知增长了多少倍,但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我们即使再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我们也无法完全掌握宇宙万物的所有真理,我们平时所说的科学的发展是没有顶峰的,也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这个道,它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呢?老子认为,道的历史极其久远,它是无始无终的,既不会消失也不会死亡,它是永恒存在的,即使宇宙万物还没有产生,道就已经存在了,即使宇宙万物已经死亡,道也不会死亡,而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与死亡,都是道的体现,都是道的结果。
    那么道又有那些具体体现呢?老子首先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其实这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第一,“道”能够消除隐藏自己的锐气,自己不会锋芒毕露,不会争强好胜,不会鹤立鸡群。作为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他在生活中是十分低调的,他也不会锋芒毕露,更不会争强好胜,可能表现得比普通人还要普通,他最大的表现就是没有脾气。其实修道的人并非天生没有脾气,而是通过修炼把自己的棱角磨掉了,把自己的锐气消磨掉了。第二,“道”能够消除尘世纷繁俗事的干扰,不会忙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之中,它会从最纷繁复杂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作为真正修道的人,他是不会整天忙于应酬交际和各种人情事务之中的,他的生活得很淡薄平静,他会专心致志的安心于修行,甚至会隐居深山脱离红尘进行修行。比如出家修行的和尚和道士,他就需要放下世俗中的事务,才有可能专心致志的修行,也才可能取得取得较好的修行成就。第三,“道”能够收敛自己的锋芒,道虽然是最圆满的智慧,但它不会自我表露出来,更不会到处炫耀自己。作为真正修行的人,即使他聪明绝顶,但也会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才智和超出常人的能力隐藏起来,大智若愚、深藏不露,这样才能够专心修道。第四,“道”表现得和寻常事物寻常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修行之人,在生活中的表现如同平常人一样,甚至生活得比普通人还不如。所以古人讲:“小隐隐于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就是这个道理。这四个方面是讲道的具体体现,其实也是讲得道高人的基本特征。得道高人的各种表现,在传奇故事和许多武侠小说中都描写得非常具体,用不着多谈。
    接着,老子再次阐述对道的感悟。这种感悟当然是在高级状态下的感悟,道是那样的虚无空灵不可捉摸,是那样的不可思议、玄妙莫测,它好象是存在又好象是不存在,你要找它却找不着,你不找它却又来了。我们不知道它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我们不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产生的,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消失,好象是天地还未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就是这个意思。佛道两位祖师的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有体会,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炼功的状态,都不要刻意进行追求,很多时候,我们拼命争取的东西总争取不到,我们不想得到的东西,偏偏却在无意中得到了。“道”就是这样,我们永远也琢磨不透的,我们永远也抓不住它,但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它无形无象、无踪无迹,它来去自如、无所不能,它深不可测、微妙玄通,它在天地未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即使天地毁灭了它也不会消失。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章主要是阐述“道”的特征。但是,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够观察体悟“道”的这些特征呢?那只有修道才能够做得到,而且要修炼到相当的层次才能够体悟认识这些特征,进入到高深的境界之后,那就能够对此有进一步的认识。作为修真炼道之人,应该对“道”的这些特征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比如作为修炼之人,他想进入某种特定状态有时是很困难的,但有时却又在无意之中能够轻易的进入那种状态,这跟“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修炼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这个“道”,要掌握和驾驭这个“道”,只有实现自由的掌握驾驭这个“道”,才算是是真正的成就了无上正果。但是,由于这个“道”有着以上的那些特征,要真正能够掌握和驾驭这个“道”那是十分困难的,只有超凡入圣的圣贤大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达到这种程度,早已超越三界,摆脱轮回,成就正果了。这样的人,就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就会同“道”一样,即使天地毁灭也不会死亡,这就是佛教和道教修炼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的人把“道”理解为场,也有人把“道”理解为能量,其实这只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场无处不在,能量也无处不在,但都不是“道”,都包容不了“道”的内涵,都不能够准确的表述“道”。当然,得道的表现,可以用就是拥有和运用超自然能量来衡量。从佛教和道教来讲,按照拥有和运用这种超自然能量的大小,可以分为许多修行的果位,比如佛教的果位有佛、菩萨、声闻、罗汉等,道教的果位有金仙、天仙、神仙、地仙、人仙、尸解仙等,因此我们不能说能量就是“道”,自然我们更不能说能量就是“道”了。
   
[注释]
    ①冲:通盅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兑(rui):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直译]    天地无所谓仁慈,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没有什么仁受,对待天下百姓就象对待刍狗那样,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和地之间,难道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见闻广博反而更加令人困惑,不如意守丹田保持虚静。

[意译]   宇宙天地虽然包容万物,但它是没有情感的,也就没有所谓的仁慈博爱,因此宇宙天地对待人类和万事万物就象对待草狗一样,都是一律平等的,没有任何分别。圣贤的君王效法天地大道无为而治,也是不推崇仁慈博爱的,对待宇宙万物和对待天下百姓,也象是对待草狗一样一律平等的,不会有任何偏爱。人类在天和地之间的整个生存空间,难道不是象是一个神奇的大风箱吗?我们的这个生存空间,它是那样空虚而又不会枯竭,越鼓动所产生的生气就越多,而且生生不息,永远都不可穷尽,实在是神奇无比。知识广博、见闻繁多,反而更加使人感到困惑和心灵空虚,还不如意守丹田,保持清灵虚静。

[理解]
        老子在这章里面讲的是天道,而人道是效法天道的,而修真炼道更是要效法天道,只有效法天道才能修炼成就大道,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我们用不着多加解释说明。
        宇宙天地作为总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它孕育包容了万事万物,但对万事万物都是一律平等的,我们人类和所有的生命,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其他物质,都是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在宇宙的怀抱中生长发育。因此,宇宙对待万事万物都没有任何偏见之心,对待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和对待小猫小狗、朽木野草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一律平等的。众生平等,这是天地的法则,作为修行人来讲,更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这样才能把握和体悟道的精髓。佛教向来主张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讲得更加明确一点。从佛教来讲,众生皆有佛性,宇宙天地间的所有生命,从理论上来说包括小猫小狗的佛性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都可以最终修练成佛,当然也可修炼成道。作为真正的修炼之人,首先就要破除骄傲自满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不要以为自己有点身份地位、有点金银财宝、有点小聪明就自视高人一等,而要把自己看成是极普通的人,这样才是正确的修行态度。往更深的层次讲,真正的修道之人,即使是在飞禽走兽等低等级的生命和植物面前,也不会为自己生而为人感到优越和高兴,而应当平等的看待飞禽走兽与各种植物,甚至还要对它们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对它们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佛教在此方面阐述得很清楚,认为三界十方所有有生命的众生在过去世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应当生起感恩之心,并努力帮助他们脱离六道轮回苦海。
        作为修炼得道的圣贤国君,要治理好天下,就必须效法天道,对待自己的所有臣民百姓都不能有所偏见偏爱,不论高低贵贱、不论美丑善恶,都不能带有任何感情慈爱,而要一律平等对待。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治理好国家,也才能够教化百姓如法的修行大道。
        接着老子用风箱来作比喻,形象阐述了如何修炼天地大道。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要具体的阐述如何修道,有时是相当困难而且说明不清楚的,为了生动形象的阐述如何修道,老子在这里用风箱作比喻来进行说明。在这个比喻里面,用虚空来比喻天,用风箱的内部活塞来比喻地,天是虚静不动的,但又是无边无际不可穷尽的,大地生长包容万物并不断运动,生命之风就源源不断的产生,无数的生命因此而生产发育、不可穷尽。从具体的修练来讲,老子这是在用风箱作比喻进行教导我们如何进行修练,所谓的“天”就是上丹田,位于我们头部的中间,所谓“地”就是下丹田,也叫气海,位于我们肚脐下面三分左右。我们练功就从下丹田开始作手,修炼到一定程度之后,下丹田真气满,就会沿督脉上升,冲破玉枕夹脊,经过百会印堂,直接到达上丹田,最终打通小周天。这样反复的修练,真气不停的在任督二脉循环运动,随着真气越练越大、越练越多,这样深入下去,就会从量变和质变,最终逐渐得道。我们知道,中国道家的很多经典,为了防止功夫外传和流失,都喜欢用隐语来表意,若是外人即使得到经书,若非得到高人的指点,纵使才高八斗,也看不懂弄不明白经书的内容,作为道家重要经典的《周易参同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结合这方面的情况来考虑,作为道教始祖的老子,当然可能用隐语来具体阐述如何修真炼道。所以,在这里“天”和“地”,既可指现实的天和地,更是指人体的上下丹田。这一段,其实是阐述修炼小周天的功夫及其所产生的感应。
        对于修道之人来讲,知识见闻越多,思想就越杂乱,就越难以入静,还不如一心不乱,意守丹田更加有效。守中,其实就是意守丹田。在这里必须特别说明的是,为什么拥有众多的知识反而成为修道的障碍呢?第一,知识多了思想复杂,就会扰乱自己的心智,难以安宁入静;第二,知识见闻多了,心中就会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优越感,经常看不起别人,更不要说尊重比他地位低下老百姓,在佛教里面这叫贡高我慢,是修行的一大障碍。第三,知识见闻多了,通常不会专一进行修炼。就会有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感觉,从修练来讲,如果今天听说这门功夫好就修练这门功夫,明天听说那门功夫好又修练那门功夫,那么练来练去自己也许永远都是门外汉,永远无法精专下来;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佛家所说的着相,即是着于文字相和知识相,就是被自己的广博知识束缚头脑,缺乏创新和打破旧有知识的勇气与活力。着于文字相和知识相,这是现代人修练的最大障碍。因为现代科技发达了,对于现代科技无法证明的佛道修行功夫,多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是所谓的伪科学与封建迷信,这就更加无法修行了。对于这个问题,佛教和道教都有很多阐述,佛教里面讲的就是着相,读书人修炼就容易着文字相和知识相。所谓“着相”,就是形成思维定势之后,被现有的知识体系束缚了思维和大脑,从而对修真炼道产生怀疑,甚至根本不相信。而修炼,只有打破世俗的所有知识体系、打破现实社会的所有条条框框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就好比一张白纸,最容易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而如果要在一张图画上画出更美更好的画来,那就很困难了,那就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在这里,原有的画就是“相”,你必须把原有的画完全涂掉,才有可能画出最美最好的画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就好比是那幅画,拥有的知识越多,画中的内容也越多,要涂掉它再重新画出一张完全不一样的画来困难重重。所以,通常情况下,没有什么知识反而更容易修道;但是如果能够不着于文字相和知识相,知识渊博的人却可能拥有更高的成就。
    本段最后的一句话,还有一层更深刻的意思,就是修行到一定程度了,随着各种各样的神通功能的出现,比如出现拥有天眼通、天耳通、阴神、阳神等等功能,在这个时候如果着力追求各种各样的功能神通,就满足于不断的开发运用这些神通功夫,以为自己已经得道了,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了,那其实是大错特错。这样,只能束缚住自己的灵性,对提高自己的修行反而会造成障碍。面对这种情况,要不贪求、不迷念于这些功能神通,对这些功能神通视同无物,甚至放弃这些功能神通,一心一意的精进修行,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取得至高的成就。为什么呢?对于一个真正修真炼道之人来讲,神通其实是小道小术,如果满足于神通就会落于下乘,因为知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大道。如果达到彻底解脱的境界,不但拥有最圆满的智慧,也拥有最广大的神通,所以修真炼道之人不应该追求开发这样那样的神通功能,而应该慎用甚至放弃神通功能,继续专心致志的修炼,直至粉碎虚空、超出三界为止。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