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s 066:家校结合——孩子教育成功的保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39:06
家校结合——孩子教育成功的保证

                       

   案例一:孩子学习成绩下滑

郑某为中度智障,在班级中智力情况算比较好的。但是各科老师反馈给我的信息是这个挺聪明的,就是有点懒惰,学习不用心,不知道上进。在我的数学课上,他也是这样,似乎不怎么在认真听讲,但一提问到他,他马上能做出准确的回答。作为班主任,看到这样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我想拉他一把。经过努力我终于见到了他的父亲,可是他却丝毫不理会我的劝说,只留下一句:我很忙,就匆匆离开了。家长的冷漠让我很无奈,虽然在学校我常督促郑的学习,可少了家里这一关,郑的成绩还是直线下降,同时自制力也越来越差。

案例二:学习用品频繁丢失

一天放学,班级中尹某告诉我早上她带来的铅笔没有了,经过仔细的询问,得知是

同桌王某觉得铅笔新鲜有趣就拿走了。我就此事教育了王,但这种事情还是接二连三地

发生,王总是拿同学的新文具。没办法我找到家长,家长当时是一口否认,认为自己

的孩子绝对不可能拿别人的东西,我继续尝试解释自己的用意,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可他的家长却有些恼怒了,更加袒护自己的孩子不肯承认。现在王还是时而拿同学的东

西,尽管我每次都批评教育他,可是收效甚微。面对这样的家长,我感觉自己有些力不

从心。

   案例三:走出“青春的误区”

有一日,邹某的爸爸特地到学校告诉我,邹近几日一放学回家就打电话给班级的张某,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意识到事情的严肃性。他们是九年级的大孩子了,对步入青春期的自己和异性的同学都很好奇,也很懵懂,这是十分正常的。可是如果处理得不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产生逆反的结果。于是我一方面经常找到邹谈心,有意无意地疏导他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认识一天天长大的自己,同时让他多参加体育活动和手工劳动,分散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我让家长在家里加强对他的监督和管教,发现有不良的“苗头”第一时间通知我,保证我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而有效。慢慢地,邹走出了“青春的误区”,与同学们相处更加单纯、快乐,他的家长也放心了。

 反思:

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小学生受教育更多是处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体化是特殊教育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趋势,在实践的检验中证明有着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教育好孩子,家庭和学校不仅仅各自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而且还要善于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家长和孩子的老师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良好的工作关系。

这是我在启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三个真实的案例。三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养方式。我与三位家长就孩子的教育问题既有共识,也有分歧。第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觉得把一旦孩子入了学校,所有的事情就都是学校的,学校可以替自己尽到全部教育的责任,不必再费心孩子的教育。而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便会回过头追问学校的原因。其实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只是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家庭对孩子尤其是智障儿童的教育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第二个案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限于自己的观点,出于家长的“面子”,一味地袒护和溺爱自己的孩子,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致使老师的工作和教育的成果大打折扣。第三个案例让我们可喜地看到,家长由于发现问题及时,而且与老师取得了联系,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克服了成长中的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取得了成功。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学校是集中培养教育人的基地,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在教育手段和艺术上相对比较系统化。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加强同老师、学校的沟通,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则慢些;有人成熟得早,而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的不足,哪方面有优势有长处都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希望家长在哪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更有助于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而且从行为矫正科学的角度来讲,更要重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不良行为,老师在学校生活和课堂里运用的行为矫正方法,只有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的效果。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更正错误的教育方法。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是孩子教育成功的保证,也是一个教育上永恒的课题,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探索,走得更深、更远,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