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员工管理制度: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22:58:39
概论:
消渴是指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的多饮,多食,多尿,机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病机,主要变化是阴虚燥热,消耗阴液,使津液不能正常敷布,病位在胰脏,与肝胆相接,损伤气分,血分.临床上分三消,上消损伤肺胃,病在气分,以大渴,大热,大汗出,脉洪大为主症,也叫肺消.中消以消谷善饥,大便秘结为主症,双关脉滑,实,滑数,其病位在胃肠,以热,燥,结为病机,热则消谷善饥,燥则津枯液竭,结则便秘不通,也叫胃消.下消,病位在肝肾,初期血虚低热,为阴虚;阴血不足,复被虚热灼伤,因而,六脉沉细而数软无力,尺脉弱,虚大为肾阴虚,相火炽盛,龙雷之火,变化无常,疾病进行性加重,出现饮一溲一,饮一溲二;阴血不足,复被寒侵,命门真火不达于四肢,故虚热化寒,肾阴肾阳俱虚,而六脉沉迟,尺脉弱,化为肾阳虚.上消治法,清热升津,以白虎加人参汤为主.中消以燥热便秘为主,热结阳明,治法通里攻下,用三个承气汤,以关脉滑为准;热而不秘,心烦,口渴重者,胃阴不足,胃火炽盛,关脉洪大,六脉滑数,六脉弦数,用玉女煎.下消饮一溲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以六味,知柏,杞菊地黄为主,以尺弱,虚大,尺滑,六脉沉数为准;肾阳虚,用金匮肾气,右归饮,还少丹加减,以六脉俱迟,尺脉纯弱,右尺弱为准.久病,气虚,乏力,困倦,气短不足以息;腹胀,便溏,食少纳呆,右寸脉微,肺气不足;右关虚,弦而无力,脾气不足.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甚至胸痛放射至左肩内臂,六脉细,弱,微为血虚;六脉结,涩为血瘀.六脉俱沉,尺弱,或数或迟,肾阴,肾阳不足;右尺独弱,六脉沉迟,命门火衰,男阳萎,女宫寒.合为气血阴阳俱不足,为劳损.治疗原则: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肾;补气以四君子汤为主,补血以四物汤加减,补肾以金匮,六味,右归,还少丹加减.消渴病机,阴虚血燥,不能敷布津液,阴虚则血热血少,燥热伤津不布.以其六脉细数,虚数为准,治疗原则,凉血,养血,生津,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地骨皮饮,知柏地黄汤为主;养血用四物汤,生脉饮,西洋参,党参,黄芪为主,生津用天花粉,生石膏,知母,玉竹,黄精,天冬,麦冬,五味子,玄参,石斛,生地为主.又花粉偏降尿糖,生石膏偏降血糖,临床常用二.三两才有效.消渴一病,病位在胰,与肝胆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发病与病前长期暴饮暴食,胃扩张.食积伤脾胰,少阳,阳明合病,久病胰腺萎缩,纤维化,胰腺虚弱,因而滋阴养胰,是治病真机,临床研究,恢复较慢,最少.80付汤药以上,平常170付左右,一般治疗,六个月1疗程,观察10个月以上,病愈还要服3个月以上,以巩固.特殊连服2年左右中药.又脉数,在八卦为震卦,随时变动之象,在病为贼脉,进行性加重之机,因而临床为消渴活动期,治疗以滋阴为主,脉象细弱,迟缓,为消渴静止期,临床以扶正为准.脉象和缓,疾病痊愈.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不节,损伤脾胰,暴饮暴食,强塞胃肠,劳伤胰脏,积热伤津,运化失司.
2.情志失调,久郁伤阴,情志拂郁,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阴虚内热,终化为瘀.
3.素体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气血不足,肝肾阴虚,龙雷之火炽盛,灼伤阴液,不能转输敷布器官组织.
4.房劳过度,房室过度,肾精亏损,精血生化不足,虚火内生,血少不能荣养肝肾,化为肝肾阴虚,精气内夺,而阴虚内热,血枯生燥,则伤津不布,.
5.过服温燥之物,久服辛辣,醇酒,药物,滋生内火,湿热,伤阴夺津.
二.病机
阴津不足,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在果,阴愈虚,燥热愈盛.燥热愈盛而阴愈虚.消渴一病,损伤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但主要损伤肺,脾,肾三脏,尤以肾最重要,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胰津不布.
肺为水之上源,肺阴不足,燥热内生,不能化生津液以养胰,反而直趋下行,化生甜尿,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口渴多饮.病在气分,汗出,烦躁,口渴,大热,脉大.
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主运化,化水谷为宗气,水谷精微,上行入肺,转变而为津,敷布于全身.脾胃受燥邪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胰脏津气不化水谷,则口渴,多饮,多食,消谷善饥;燥结,病在胰脏,胃肠,肝胆,少阳,半表半里,气分血分之间.故脉弦,滑,实,大,滑数.脾阴虚,脾气不足,不能化水谷精微为宗气入血,故形体日渐消瘦,下流肾与膀胱,而为甜尿.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胰脏,肝胆,则胃热消谷,肌瘦,阴虚阳盛,肾脏开阖失司,固摄无权,水谷精微直趋下行为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如脂膏,混浊,甜尿.
消渴病位在胰,与肝胆相连,损伤肺,脾(胃),肾,久则五脏俱损,临床常互相影响,变化百端,复杂多变,"三多"之证,常可互相并见,亦可一症不见,万变不离其踪.
范围: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甲亢.可参阅治疗.
诊断:
临床分三期:消渴前期,消渴期,消渴缓解期.
一.消渴前期:患者反复长期暴饮暴食,而致胃胀,呕吐,泄泻,心烦,低热,心悸,乏力,困倦,不眠,健忘,全身不适,手麻,肌肉酸痛等症,亦有全身肌肉紧硬,10多年后患消渴者中医一般称,伤食,食积,酒积,阴虚内热,血虚,脾眯,肾虚,风湿,心悸怔忡等,但这些诊断水十分正确,长期反复暴饮暴食,病在少阳,阳明,左关弦,右关滑,关滑,左关弦,右关弱,六脉迟缓.肝木克脾土,病在中州脾胃.当为胃阳虚本,杂病为标,升阳益胃汤症.
二.消渴期:
1.无论男女老幼,凡以多饮,多食善饥,多尿消瘦 ,或尿有甜味,即为消渴.多发中年的,及嗜食膏粱厚味,辛辣醇酒油腻之人,若青少年罹患本病,一般较重.
2.由于患者体质不同,病程长短各异,故临床表现不同.或多饮,或多食,或多尿,或诸症挟杂,伴神疲,乏力,自汗,心烦,不眠,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小便混浊,或如脂膏,或小便清白等症.舌质多红而少津,上有裂纹,苔多白腻,黄燥,厚黑,脉象细数无力,虚数,弦数,洪大,实滑,细迟,尺弱.经用西药治疗者,多见滑数相兼,细数虚数无力,亦有迟缓,正常者.
3.日久不愈,常可并发兼症.中风手足偏废,内障视物不明,耳聋,口舌生疮,肺痿劳嗽,心血瘀阻,胃肠燥结,腰疼,水肿,泄泻,口有烂苹果味,四肢麻木疼痛,疮疡肿毒,脱疽,男阳萎,女月经不调等症.亦有并发肿瘤者.
4.任何时期血糖测定,大于11.1毫摩尔,空腹血糖大于7毫摩尔,诊断成立.
三.缓解期:
经各种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糖正常,但临床还需要用一些补气,补血,补肾,疏肝,滋阴中成药,维持至少半年,或10个月以上,以免复发.另外,无论西医诊断何型糖尿病,中医临床治疗三个月以上,都能缓解一部分症状,中老年,二型糖尿病,超过服药100付以上,200付左右多数能临床治愈.
辨证论治:
一.消渴前期:尚未出现消渴症状,长期反复暴饮暴食,腹胀,便溏,呕吐,上腹部深度压痛,反跳疼,胁肋胀疼,口苦,目眩,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六脉虚数,沉缓,左关弦,右关弱,双关滑.
诊断:胃阳虚,少阳经病,胃火,风湿,痰饮,不眠挟杂者.
治则:升阳益胃,兼治杂症.
处方:升阳益胃汤加减.
人参15克 白术25克 黄芪60克 黄连10克 半夏15克 甘草20克 陈皮20克 茯苓20克 泽泻20克 防风20克 羌活20克 独活20克 柴胡30克 白芍30克 干姜20克 焦麦芽25克 焦神曲25克 焦山楂25克
水煎服.不眠加枣仁25克 柏子仁25克 远志25克.
二.消渴期:
1.上消:以口渴多饮较重,口干舌燥,烦热,汗出,尿频量多,六脉洪大,右寸洪大,舌红苔腻.
诊断:肺胃火盛.
治则:清热升津,凉血滋阴.
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生石膏120克 知母50克 甘草20克 怀山药50克 山萸肉50克 生地30克 牡丹皮30克 地骨皮30克 人参15克 天花粉120克 玉竹25克 黄精25克 白茅根30克 芦根30克 白芍30克 黄芩25克
水煎服.
2.中消:以消谷善饥为主症,常伴随大便燥结.多食善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渴,舌质红,苔黄糙,或舌有裂纹,双关滑,脉滑数,实.
诊断:胃热,胃火炽盛,燥结,便秘.
治则:养阴清胃
处方:玉女煎加减.
生地50克 水牛角丝30克 生石膏120克 知母40克 麦冬30克 天冬30克 玉竹30克 黄精30克 芦根30克 茅根30克 玄参30克 丹皮30克 石斛75克 白芍50克 天花粉75克
水煎服.便秘燥结者加大黄25克(后下) 芒硝25克(冲服).泻下后,停用大黄,芒硝.口鼻流血者加仙鹤草100克 刘寄奴100克 侧柏叶50克 小蓟50克.
3.下消:以饮一溲一为主症.尿频量多,尿甜,尿如脂膏,腰膝酸软,气短乏力,伴心悸,浮肿.舌尖红,舌光无苔,舌有裂纹,尺脉弱或虚大,六脉细数者,五心烦热,为肾阴虚.舌质淡,苔白,尺脉弱,六脉细缓,细迟,手足不温者,肾阳虚.男伴阳萎不举,女伴月经不调.
(1)诊断:肾阴虚,火旺.
治则:补肾清火.
处方:六味地黄汤加减.
山萸肉30克 怀山药30克 牡丹皮30克 茯芩30克 泽泻25克 知母30克 黄柏20克 玉竹25克 黄精25克 龟板15克(研碎) 鳖甲15克(研碎) 天花粉75克 石斛50克 五味子30克 黄芪60克 西洋参15克 苍术25克 生地30克 白芍30克
(2)诊断:肾阳虚
治则:补肾补阳
处方:金匮肾气汤加减
山萸肉25克 怀山药25克 熟地40克 丹皮30克 茯芩30克 泽泻30克 怀牛膝75克 玉竹25克 黄精25克 仙茅25克 巴戟肉25克 肉苁蓉25克 菟丝子25克 沙苑子25克 人参15克 党参30克 黄芪60克 白术25克 附子20克 肉桂10克 补骨脂25克 杜仲炭20克
水煎服.
注:以上是三消主症主方,常见于初发病者,亦见于久病.
4.脾胃气虚: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互见,腹胀,恶心,或饮食不振,神疲,乏力,困倦,舌淡,苔白而干,六脉细弱无力.或服中药伤脾胃者.
诊断:脾虚,或为凉药伤脾.
治测:补气健脾,养阴.
处方:四君子汤加减
黄精30克 玉竹30克 人参20克 白术25克 茯芩25克 甘草15克 党参50克 黄芪100克 木香30克 阳春砂15克 白蔻15克 薏苡米50克 升麻30克
水煎服.
5.肝郁脾虚,化热伤阴:胸胁苦满,烦躁易怒,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多饮,多食,多尿,舌质红,苔白腻,左关弦,右关弦大.六脉弦滑.
诊断:肝郁脾热
治则:疏肝清脾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50克 白芍50克 赤芍30克 葛根40克 黄连20克 连翘30克 虎杖30克 香附25克 郁金25克 当归30克 茯芩25克 白术25克 丹皮30克   栀子30克(捣碎)
水煎服.便秘不下,加大黄25克(后下) 芒硝25克(冲服).
6.瘀血:消渴兼见,胸前区闷痛,放射至左肩内臂;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头晕耳鸣;或心悸,健忘,不眠,哭笑无常,饮食不知饥饱者.舌质紫黯,舌体上下有紫斑紫点,六脉虚大,涩结,代散,微弱.
诊断:胸痹,中风,头晕耳鸣,痴呆,髓海空虚
治则:活血化瘀
处方:血府逐瘀,补阳还伍,地黄饮子加减
赤芍50克 川芎30克 当归25克 地龙15克 黄芪200克 桃仁25克(研泥) 红花25克 炙水蛭15克 元胡20克 柴胡20克 玉竹20克 黄精20克 生地25克 石斛50克 山萸肉20克 麦冬20克 五味子10克 石菖蒲15克 远志20克 枣仁20克 肉桂10克 附子25克 巴戟肉20克 人参15克 当归25克
水煎服.血糖高加生石膏100克 知母40克.血压高加菊花20克 草决明30克 槐角30克 夏枯球20克.双目视物不清加菊花20克 草决明30克 密蒙花25克 木贼15克 清葙子25克 枸杞25克
7.痈疽:消渴并发痈疽,坏足,肌肉大面积坏死,流水,渐至下肢五指脱落.或牙龈肿疼,久久不愈,或创伤后伤口不封,舌红苔腻,六脉弦数,滑数,虚大,实大.
诊断:气血不足,痈疽,脱疽,溃疡
治则:补血生肌,滋阴清热
处方:仙方活命饮,五味清毒饮,地黄饮子加减
(1)金银花30克 玄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30克 连翘50克 冬葵子25克 紫背天葵25克 防风25克 白芷25克 陈皮20克 川贝母10克 天花粉100克 乳香10克 没药10克 穿山甲5克 皂刺5克 黄芪60克 生地30克 生石膏100克
水煎服.
忌口:鱼虾,小米,大豆制品.
2.生肌散:清热.收敛.生肌.主治各种疮疡.外伤.褥疮.伤口不封.
煅石膏100克 枯矾15克 黄柏25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 冰片10克
共研细沫,外上患处.
三.消渴缓解期:
当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缓解.西药基本停用,血糖略高于正常值,基本没有症状.患者不想再服汤药.此时分阴虚.阳虚两大类.六脉虚数为阴虚,嘱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半年以上.六脉迟缓.尺脉弱.嘱服金匮肾气丸.配人参养荣丸半年以上.
1.消渴散:清热凉血,活血滋补,用于三消久病,机体虚弱,血糖增高,久服西药降糖患者.
山萸肉25克 怀山药25克 生地50克 麦冬25克 玉竹25克 黄精25克 水牛角粉25克 丹皮25克 白芍25克 黄连25克 人工牛黄粉25克 冰片10克 西洋参25克 五味子25克 生石膏50克 知母25克 红花25克 三七25克 人参25克
粉碎,每次1-2匙,第日2次,口服.
2.加减逍遥散:疏肝解郁,凉血降糖,主要用于病症混杂,血糖居高不下,经用大量降糖药,不能缓解者.
当归25克 白芍25克 柴胡30克 茯芩25克 白术25克 黄芩30克 连翘30克 丹皮30克 栀子30克 薄荷20克 生地30克 玄参30克 天冬20克 麦冬30克 生石膏120克 天花粉120克 玉竹20克 黄精20克 木香20克 苍术20克 黄芪100克 西洋参15克 砂仁10克
水煎服.每付服2天整,每日2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