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语入门:子在渊:热议捐赠校车无关“弱国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26:47

子在渊:热议捐赠校车无关“弱国心态”

2011年12月06日 08:3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子在渊

子在渊

11月25日,中国援助马其顿23辆校车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不解。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长期的弱国状态形成了一种弱国心态,长期的闭关锁国形成了一种封闭的心态,不能简单类比,我们的校车不行,就不能援助人家校车。

正如吴先生所说的,援助别人不一定必须比别人有钱,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的关系“无关穷和富”,不能简单地用这种价值观来衡量外交政策。何况对外援助是一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能没有对外捐助。而且仅就向马其顿捐赠校车而言,马其顿虽然人均GDP比我们高,但是国与国发展关系的过程中,我们援助其校车,也未尝不可。倘若没有国内校车事件的舆论关注,民众并不会认为有多大的不妥。

再若深究,向其他国家援助校车关涉的是外交事宜,它所承担的责任不是像民政部门一样嘘寒问暖,而是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以这样的视野来理解,也许会释然很多。

但如果硬要把网民热议理解为国民的“弱国心态”,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也许在吴先生眼中,所谓弱国心态就是心眼比较小,同时喜欢显摆,喜欢吹,怕人家瞧不起,本质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国民要摆脱这种弱国心态,应当具有一种全球的胸怀。联系其以前在一些公开场合的表述,这种全球胸怀大概可以理解为“开放、包容、自信、平等”。实际上,中国老百姓从来不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也没有以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来反对国家的对外援助行动。相反,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上,我们的国民表现得可谓相当自信、开放,比如在日本大地震后,中国民间救助力量行动迅速,得到了日本民众的认可。

而且,热议向马其顿援助校车事件,根本原因也不是我们心眼小、缺乏自信,而是民众对国内校车缺乏安全的反思。援助马其顿校车没有错,舆论也不是在故意找外交的“茬”,但校车事故刚刚过去不久,人们还未从阴影中摆脱出来,就传来援助校车的新闻,这种“巧合”让民众情绪上难以接受。尽管从数量上说,即使把援助马其顿的校车省下来,也不可能解决我们全国农村孩子的校车问题。这种舆论情绪不是国民“是非不分”,而是对“巧合”的不解。如果援助能考虑一下民众的感受,避开这个时间段,相信也不会引来多大的质疑。

所以两个不同“校车”背后的误解,不是民众对外交行为的质疑,也无关“弱国心态”,更多的是对国内校车制度的不满。在这个问题上,给民众扣上“弱国心态”的“帽子”,不是盲目自信,就是无视民意。我们还没有强大到盲目自信的地步,在很多问题上也都应该虚心听取民意。“就像一个家里也不富裕的妈妈,看到人家比自己还困难便慷慨解囊,这个妈妈的行动是崇高的”,大道理虽然都懂,但没必要刻意强求老百姓全部接受,更不能以“富国心态”自居。 

.an{background-image:url(http://res.img.ifeng.com/58114ce5495e21c0/2011/1102/rdn_4eb0f7f96d1ed.jpg);} 

相关新闻:

·长期的弱国状态形成了一种弱国心态·争议马其顿校车无关弱国心态·热议捐赠校车无关“弱国心态”·社评》“弱国心态论”误解了民众殷切之心专家称国人热议捐赠马其顿校车反映弱国心态邱震海:大国崛起 内地民众难脱弱国心态